首页 北大之精神

北大之精神

举报
开通vip

北大之精神马寅初: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做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苟有北大之牺牲精神,无论举办何事...

北大之精神
马寅初:北大之精神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做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苟有北大之牺牲精神,无论举办何事,则结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今以浙江一省而论之,如以北大牺牲精神,移办政府与党务,则不出一年,必可为全国之模范省。盖浙江现时之地位,较他省优良之点甚多。财政之统一,一也:浙江之财政厅,尚能统辖全省财政,较之江苏、安徽、福建等省,俱远过之。江苏因为孙传芳之战事未了,所统一者仅长江以南之一部分;安徽在前数月间虽征收税吏,俱归二三军队首领所委派;福建即菜担妓女,亦俱贴印花,其财政上之紊乱,可以想见;至湖广江西等省,更无须深论矣。金融之平稳,二也:全省无滥发纸币,引起金融之扰乱。军队之统一,三也。教育之优良完全,四也。此次革命军兴,全省所受之损失不大,五也。既具此五种之优点,苟政治能上轨道,办事人员俱抱北大精神而徐图改革,则将来之浙江,必较今日可以远胜万倍。 虽然,欲图改革,必须自环境之改造入手。重心不在表面,而在人心。今日国家社会之所以每况愈下,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堕落。如寅初回浙未久,而请寅初代谋统捐局长者,不知凡几,且有欲寅初推荐往禁烟局者。彼辈之心理,以为寅初现正在反对禁烟局,则寅初推荐之人员,禁烟局不敢不留用。际此生活困难之时,在政界谋事,果属生活问题,情尚可原。然来寅初处谋事之人,甚至预先说价,必须月薪至若干元以上,或有其他不正当之收益者而后可。是故中国大半人民,虽其私人道德亦有甚好者,但脑筋中实无一“公”字之印象。故公家观念之薄弱,已达极点,而对一己之升官发财,譬诸厕所之苍蝇,群相鹜集。故无论何界,苟有一人稍有地位,则其亲戚朋友,全体联带而为其属下,家庭观念之深切,世无其右。当知吾人对于国家社会之义务,应以人民之幸福为前提,不当以个人弥补亏空或物质享受为目的。北大昔日既为群众之导师,今而后当如何引导人民,打破家庭观念,而易以团体观点;打破家庭主义,而易以国家主义,恢复人生固有之牺牲精神。否则,若仅有表面之革命,恐虽经千百次,于国家于社会仍无补于事也。 且中国人民之心理,对公家事,若不相干,可以不负责任。如寅初此次反对鸦片,时有人以“在此种社会何必做恶人”之语来相劝勉。若寅初家中妇女如作此语,寅初本可不加深责,然此种浅薄之语,竟发诸现在之官吏与夫东西留学生之口。呜呼!一人公正之勇气能有几何?今不以努力助鼓励,而反以冷水浇头,人心至此,可深浩叹!中国人以“不”字为道德,如不嫖不赌,不饮酒,不吸烟,果属静止之道德,然缺乏相当之努力,与夫牺牲之精神,以尽人生应有之义务。虽方趾圆颅,实类似腐尸。西人谓life is activity,否则,反不如截发入山,做和尚之为愈,何必在世上扰扰哉。 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牺牲于社会,对于全国,或以范围过大,尚须相当时日,若仅浙江一省,则改造之目的,诚可立而待也。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举凡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 (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马寅初演讲集》第四集) 【注释】 ①life is activity--意为“生命活力”。 【说明】 1927年12月19日,在杭州北大同学会举行的纪念校庆二十九周年集会上,刚刚脱离北大的经济系教授马寅初(1882-1982)发表演讲,题为《北大之精神》。此文收入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的《马寅初演讲集》第四集,流传不多,值得广为介绍。 关于北大传统的概括,历来五花八门,就中当推马先生的说法最为别致。不但“精神”,而且“主义”,在外人看来,或许有“大北大”的嫌疑。可将为了国家与社会,“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作为“北大之精神”,我以为还是抓住了根本。 身为北大的首任教务长,马寅初五十年代方正式出任校长,时间长达十年。五十年代的大学校长与三十年代的大学校长,其所处环境及责任、权利等均有很大差别。即便如此,你仍能感觉到马校长不时露出的棱角。发表《新人口论》,主张控制人口增长,“单枪匹马”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与上述“北大之精神”若合符节。 附: 永恒的北大之光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纪念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暨诞辰12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在北京大学聚会,纪念前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伟大的爱国民主人士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发表50周年和诞辰125周年,意义重大。   1951年5月,马寅初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57年7月,马老提出用普遍宣传避孕节育的方式来控制人口的“新人口论”。历史证明,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   马寅初先生是“北大精神”的光辉典范。1927年12月19日,在杭州北大同学会举行的纪念校庆29周年集会上,马寅初先生曾经发表《北大之精神》的重要演讲。马老提出:“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马老认为:“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马寅初精神是20世纪的中国留给21世纪的人类一笔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学习马寅初精神。   首先,我们要学习马老爱国爱民、敢说真话的精神。   纵观马老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鲜红的主线,就是马老身上闪耀着爱国主义的情操和威武不屈的气概。举凡有关国家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这根“红线”就会立即牵动他,让他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荣辱兴废都与他的爱国主义、独立思考和敢说真话有关,他因从不盲从的灼见而蒙难,也因不同俗流的真知而传世。马老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敢怒敢言见精神。马寅初常对人说:“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所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所不敢言,就更难。我就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1955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浙江小组会上,马老提交了题为《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发言稿,遭到了很多非议。马老坦率地说:“我为什么要这样讲呢?这完全是因为人口问题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确实太重要了,我既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就一定要坚持到底,直到最后胜利。否则,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和人民代表,我就没有尽到自己对祖国和人民应尽的责任。”   在新人口论遭遇批判之后,马老坚定地说:“检讨什么,我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提出控制人口问题,如果只为个人着想,我完全可以什么都不管。”马老一再声明,为了原则和真理,“不怕坐牢,不怕下油锅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其次,我们要学习马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精神。   马老的观点和理论之所以能历久而弥新,就在于马老非常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通过调研来获得真知灼见的求是精神。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之后,马老于次年前后三次到浙江、上海视察,深入细致地调查。他发现农村儿童太多,浙江各地的人口增殖率偏高,每年增长22‰,甚至达到30‰。马老敏锐地发现并抓住了人口增长太快与国民经济不相适应的种种矛盾,感到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向党和政府提出自己的控制人口主张以引起重视。   1957年3月,经过多次修改、充实和完善,在扩大的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畅谈“新人口论”,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赞赏。6月,马老又多次对新人口论进行修改,并作为一项提案,正式提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7月5日,“新人口论”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其基本主张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再次,我们要学习马老坚持真理、舍生取义的精神。   在大是大非面前,马老立场坚定、是非清楚。1958年至1959年,马老曾先后两次遭遇全国性的大批判,大字报上千,文章上百。在巨大的压力和攻势面前,马老胸怀坦荡,无所畏惧。1959年,在发表于《新建设》的“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附带声明中大义凛然地表示:“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回顾马老的一生,年幼时岳飞、文天祥、于谦、海瑞等爱国忠良的人格教育塑造了马老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马老曾亲笔书写过对联“碎身粉骨不必怕,只留清白在人间”,道出了他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的崇高信仰。   第四,我们要学习马老虚心好学、坚忍不拔的精神。   古人咏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虚心劲节、刚正不阿、朴实无华的品格深为马老所重,马老常以竹的品格自励自律。马寅初先生的母亲爱莲,常常在院子的花缸里养一些荷花,荷花“入夏始开,不与百花争春;退居池水,不与群芳争艳”的谦德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超凡绝俗的品性一直感染和熏陶着马寅初先生。   1955年,马老提出了控制人口的主张,但在人大浙江小组讨论时听到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些意见是出于善意,继续广泛征求意见。1957年4月,马老在北京大学大饭厅讲演人口问题,广泛听取北大师生的意见。   马寅初先生身上还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1951年,马老70岁开始学俄语,用整整3年的时间,以惊人的毅力掌握了继英语、法语和德语之后的第四门外语——俄语。   第五,我们要学习马老生命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马老的一生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一生,也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一生,勇于挑战、勇攀高峰的一生。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强健身心两方面都体现了这种精神。1963年至1965年,被免职赋闲的马老在家中继续撰写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农书》,初稿约100万字,可惜毁于文革。马老坚持数十寒暑洗热冷水浴强健身心的故事闻名遐迩。锻炼身体是马老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坚持了大半辈子,年近八旬还坚持热冷浴、爬山、散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马寅初先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烈一生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先生的道德文章,必传之千秋万代。   马寅初先生的风骨不仅传承了北大精神,而且发展了北大精神。当年马寅初先生提出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主张依然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政策导向。北京大学十分重视人口学科的发展,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口健康与发展中心以国家重大项目“973”等为龙头大力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的理论和对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以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中国老年学家前沿论坛、中国人口问题高级资讯会为开放的学术平台,以关怀民生、求真务实、创新知识的学术精神积极开展人口问题、老龄问题的前沿性、交叉性和战略性研究,产生了广泛而且良好的学术影响。马老的精神代有传人,马老的思想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缅怀、追思和学习马寅初先生,归根到底,是要学习和光大马老的精神和气节。中国的大学和社会有了这样的精、气、神,就一定能开创人文社科辉煌发展的新时代, 也一定会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2007年7月3日)
本文档为【北大之精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548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9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2-05-27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