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笔录卷49

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笔录卷49

举报
开通vip

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笔录卷49本地分中菩薩地 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地品第三 壬七、地品(分三科) 癸一、總名建立(分四科) 子一、標 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 這是普攝學果這一大科裡面的第一科,標示品類。這一科裡面的第二大科,次相等攝,分八科。現在是第七科,地品。地品裡面分三科,第一科,總名建立,分四科,第一科標。 「如前所說十三住中」,這十三住,我們已經學過了,在四十七卷說這個十三住的。「應知隨彼建立七地」,現在這裡說〈地品〉,就是七種地,這七種地是隨順十三住建立的。「前...

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笔录卷49
本地分中菩薩地 第三持究竟瑜伽處地品第三 壬七、地品(分三科) 癸一、總名建立(分四科) 子一、標 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 這是普攝學果這一大科裡面的第一科,標示品類。這一科裡面的第二大科,次相等攝,分八科。現在是第七科,地品。地品裡面分三科,第一科,總名建立,分四科,第一科標。 「如前所說十三住中」,這十三住,我們已經學過了,在四十七卷說這個十三住的。「應知隨彼建立七地」,現在這裡說〈地品〉,就是七種地,這七種地是隨順十三住建立的。「前之六種唯菩薩地」,七地之中的前六種地,完全是指菩薩說的,所以叫做菩薩地。「第七一種」就是最後一種,是菩薩和如來「雜立為地」,就是相間,立之為地的,就是裡面也說菩薩、也說佛。這一科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徵。 子二、徵 何等為七? 第三科就是回答。 子三、列 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 這是列出來七種地的名稱。下面第四科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出名雜地。 子四、釋(分三科) 丑一、出名雜地 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 這是把最後一地,略略的解釋一下。下面第二科,配菩薩地。 丑二、配菩薩地 前種性住名種性地,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名行正行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 「前種性住名種性地」,前面的文說十三住,第一住就是種性住。種性住,在七地裡面來說就是種性地。這個「住」和「地」在這裡來看,它們有相同的意思,所以又名為住,又名為地。但是在《仁王般若經》上,有很簡要的說明;怎麼叫做「住」呢?「入理般若名為住」,能覺悟第一義諦的智慧那叫做「住」。「住生德行名為地」,這個智慧證悟了第一義諦以後,能建立種種的功德,叫做「地」。這樣說呢,「住」有「相應」的意思,「地」有「能生」的意思。 「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這十三住裡面,勝解行住的時候,那叫做勝解行地。「極歡喜住」名叫「淨勝意樂地」。這「歡喜住」是說你見第一義諦的時候,心裡面歡喜。因為在勝解行住的時候,希望能見到第一義諦,但還沒見到,經過很辛苦的用功修行,這一下子見第一義諦了,他心裡歡喜。從這一方面立名字。說「淨勝意樂地」那是進一步的發大悲心,有很多很多的意願,叫做「淨勝意樂地」,就是極歡喜住,就是得無生法忍了。 「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這一共是五個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這是六個住。六個住,在這裡說叫做「行正行地」。這立出來不同的名字,但是那個義還是相同的。「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叫「決定地」,那就是第八不動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這個第八不動地,為什麼名之為「決定地」呢?「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理由就是這樣子。 《披尋記》一六二五頁: 墮在第三決定中故者:〈功德品〉說:菩薩略有三種墮於決定。何等為三?一者、安住種性墮於決定,二者、發菩提心墮於決定,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陵本四十六卷十一頁)此說決定,唯取第三不虛修行,故作是說。 「墮在第三決定中故者:〈功德品〉說:菩薩略有三種墮於決定」,就是三種決定。「何等為三?一者、安住種性墮於決定」,他現在是聲聞種性,那就一定是可以得阿羅漢,他不能成佛。有佛性的決定會成佛的,這就叫做決定,「墮於決定」。「二者、發菩提心墮於決定」,在前面的文解釋這一段文的時候,這個是發勝義菩提心,不是世俗的菩提心;發菩提心也是墮於決定,也是不退轉了。「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這(陵本四十六卷十一頁)「此說決定,唯取第三不虛修行,故作是說」,這底下說第八菩薩地叫做決定地,是「不虛修行」,他是決定勇猛有大成就的,而不會徒勞的,所以叫做「不虛修行」,所以叫做「決定地」。 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最上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名到究竟地。 「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這是第九善慧地菩薩,他成就了四無礙解,所以「決定行地」,就是決定了以後,又繼續有大智慧的弘揚佛法,所以決定行地。「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第十地法雲地菩薩,「及如來住」,合起來名為「到究竟地」。這是配菩薩地。下面第三科,指如來地。 丑三、指如來地 如來住地於後建立佛法品中,當廣演說。 那裡詳細解釋,這裡不多說了。 癸二、隨釋疑難(分二科) 子一、問 問:菩薩從勝解行地隨入淨勝意樂地時,云何超過諸惡趣等? 這是第二科,隨釋疑難。前面把這個地配菩薩地,配了以後,裡面還應該加以解釋。解釋,就是沒有全面的解釋,選擇的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菩薩從勝解行地的時候。這種性地,那還沒有發心,那個不算,就不說。勝解行地這個時候,發無上菩提心修學聖道。「隨入淨勝意樂地」,隨他的止觀相應了,就契入到淨勝意樂地,就是初歡喜住,初極喜住。這個時候有特別的功德,就是能超過諸惡趣,就是得無生法忍以後,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說「云何超過諸惡趣等?」什麼理由,他不到三惡道呢?這是提出這個問題。下面第二科,就回答這個問題。分兩科,第一科,辨修習,又分三科。第一科,修習哀愍。 子二、答(分二科) 丑一、辨修習(分三科) 寅一、修習哀愍 答:是諸菩薩依止世間清淨靜慮,於勝解行地,已善積集菩提資糧;於如前說百一十苦諸有情類修習哀愍,無餘思惟。 「是諸菩薩依止世間清淨靜慮」,說這麼多的菩薩,就是勝解行地的菩薩,他是「依止世間清淨靜慮」,就是他的那個心,他那個修學聖道的心,是「依止世間清淨靜慮」。這「依止」就是住在那裡頭,就是他心安住在四禪裡面,安住在色界四禪。但這個四禪不是出世間的,是世間的、有漏的世間靜慮。但是「清淨靜慮」,這個「清淨」,在《俱舍論》上有解釋,就是他沒有愛著,雖然勝解行地還沒有斷煩惱,他還是凡夫,不是聖人。但是他在禪定裡面,在色界四靜慮裡面,他沒有愛著心,這個時候就名之為「清淨靜慮」;這是一種功德。這個地方有點事情,他成就了色界的四靜慮,他就沒有欲界的欲,所以不到三惡道去,這就是個理由。若有欲,那就靠不住。可也不說決定,但是有可能就會做惡事,就會到三惡道去。現在這位淨勝意樂地的菩薩,他的內心成就了色界四靜慮,他以色界四靜慮為他心的住處,他住在這裡。這是一樣勝功德。 「於勝解行地,已善積集菩提資糧」,這第二功德。就是他在這個程度的時候,勝解行地這個程度的時候。「已善積集菩提資糧」,他已經能善巧的積集六波羅密,就是無上菩提的資糧,以此為因,可以得無上菩提。那這又是一個功德,所以也不會到三惡道去。 「於如前說百一十苦諸有情類修習哀愍,無餘思惟」,他這裡又提出來這個功德,這是第三種功德。就是他在四靜慮裡面,如前面的文所說的,有「百一十種苦」。這個「百一十種苦」是誰苦?就是「諸有情」,這有情類的苦。「諸有情類有百一十種的苦惱」,而這位淨勝意樂地菩薩,在四靜慮裡面「修習哀愍」,就是如理作意了。在禪定裡面思惟眾生有百一十種苦惱,這樣修習,所以他這哀愍心建立起來,就是眾生苦,同情眾生。「無餘思惟」,沒有其他的染污的思惟,所以他不會到三惡道去。 《披尋記》一六二六頁: 百一十苦諸有情類等者:百一十苦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說。(陵本四十四卷十一頁)觀唯是苦,修悲無量,由是說言修習哀愍,無餘思惟。 「百一十苦諸有情類等者:百一十苦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說。(陵本四十四卷十一頁)」,在那裡說的。「觀唯是苦」,這位淨勝意樂地菩薩,在四靜慮裡面觀眾生就是苦、沒有樂可言的。「修悲無量」,修這個慈悲喜捨這個悲無量心。「由是說言修習哀愍,無餘思惟」,所以就這麼說。 這裡面,就是說出來他不墮三惡道的理由,是這樣子。不是我們一般的人,我們就是在色聲香味觸,在這兒上貪瞋癡;你若這樣子,那不能保證你不到三惡道去。但是淨勝意樂地菩薩他不是這樣,所以他就不到三惡道去。這是第一科。現在第二科、得悲意樂。 寅二、得悲意樂 由此修習為因緣故;於彼色類諸有情所,得哀愍意樂及悲意樂。 前面是修習哀愍。這一科是說得悲意樂。這哀愍,只是說眾生有苦值得哀愍。得悲意樂,還是眾生有苦,但是有心拔苦,有心去除掉他的苦惱,有這麼小小的不同。 「由此修習為因緣故」,就是觀察眾生百一十種苦,修習哀愍的關係。「於彼色類諸有情所」,於那一些各式各樣的諸有情受苦的境界,「得哀愍意樂」,有同情心,沒有在這裡造殺盜婬妄這些事情的。「及悲意樂」,另外有除滅眾生苦的意樂。這是得悲意樂。 寅三、心發正願 由是因緣,為利惡趣諸有情故;誓居惡趣,如己舍宅。作是誓言:我若唯住如是處所,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亦能忍受,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諸惡趣業,以淨意樂,悉願自身代彼領受苦異熟果。為令畢竟一切惡業永不現行,一切善業常現行故;心發正願。 這是第三,心發正願。這第三科,就是在這樣苦惱的境界裡,他會發了願。「由是因緣」,由於前面修習哀愍、得悲意樂的因緣,得悲意樂的關係,這位修習人「為利」益三「惡趣」的眾生的關係。「誓居惡趣,如己舍宅」,就是決定,「誓」是「決定」的意思,居住在三惡趣裡面,就像住在自己的家似的,這樣子。「作是誓言」,他心裡面就是發這樣的誓願。「我若唯住如是處所」,我假設是沒有別的地方好住,只有住在三惡道裡頭,這樣子。「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住在這裡,我能證無上菩提。「亦能忍受」,我就忍受三惡道的苦。 「為除一切有情苦故」,這個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自利,現在同時也除滅一切有情的苦、這是利他。「一切有情諸惡趣業,以淨意樂,悉願自身代彼領受苦異熟果」。「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的諸惡趣業」,那就是殺盜婬妄這些事情,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瞋癡這些的活動,就是「諸惡趣業」。「以淨意樂」,以這個慈悲喜捨,哀愍的意樂,大悲的意樂,清淨意樂,「悉願自身代彼」三惡道的眾生「領受」苦惱的果報,發這樣的願。「為令畢竟一切惡業永不現行」,我到那三惡道幹什麼?就是令這個三惡道的眾生,究竟一切惡業永久也不再活動,不再現行了。「一切善業常現行故」,勸導眾生要造一切的善業的功德,能顯現這樣的行動故。「心發正願」,他的心就能發出這種如法的意願,如法的誓願。這是前面這一段文。這是第一科辨修習。 《披尋記》一六二六頁: 以淨意樂等者:於諸眾生發起利益安樂意樂善故名淨,非由無漏世間清淨靜慮攝故。 「以淨意樂等者:於諸眾生發起利益安樂意樂善故名淨」,他不是做有罪的事情,這是做善法。對眾生有安樂意樂,有利益意樂,有這樣的善法功德故,名之為淨。「非由無漏世間清淨靜慮攝故」,不是說出世間的,滅除煩惱那個清淨的靜慮,這是世間靜慮,約這個來說的。 丑二、明超越(分三科) 寅一、斷麤重 彼由修習如是世間清淨靜慮悲願力故;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於自所依皆得除遣。 這是第二科,明超越。第一科,先斷麤重。「彼由修習如是世間清淨靜慮悲願力故」,「彼」這個淨勝意樂地,彼淨勝意樂地,「由修習如是世間清淨的靜慮」,還有悲願。一個靜慮的清淨,還有悲願力故,這兩種力量。「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能令眾生墮落三惡道的那些諸煩惱品,那就是貪瞋癡,造殺盜婬妄這些,這就是惡趣的諸煩惱品。「所有的麤重」,所有麤重的種子,或者是,這些都是麤重。「於自所依皆得除遣」,在他自己的色受想行識裡面已除滅了,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殺盜婬妄、貪瞋癡的這些事情,都除遣了。這是斷麤重,下面第二科是獲轉依。 寅二、獲轉依 由此斷故,菩薩不久獲得轉依;於諸惡趣所有惡業,畢竟不作。於諸惡趣,決定不往。 「由此斷故,菩薩不久獲得轉依」,由於「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都除遣了,所以「菩薩不久獲得轉依」,不會很久了,他的色受想行識就轉變了。怎麼叫做「轉變」呢?怎麼叫做「轉依」呢?「於諸惡趣所有惡業,畢竟不作」,這位淨勝意樂菩薩,他惡趣所有惡業,殺盜婬妄這些惡業,決定是不作了。「於諸惡趣,決定不往」,那他不造惡因,也就不會受惡報,所以於諸三惡趣決定不會到那兒去了,不會墮落三惡趣的。這是獲轉依,下面結異名。 寅三、結異名 齊此菩薩,說名超過一切惡趣;亦名超過勝解行地;亦名已入淨勝意樂地。 「齊此菩薩,說名超過一切惡趣」,就是以此為限,到這裡,就是這位菩薩,他就是可以說是超過一切惡趣了。「亦名超過勝解行地,亦名已入淨勝意樂地」,就是得無生法忍了。這是第三科,結異名。 癸三、顯淨治法(分三科) 子一、總標 如前住品所說信等能淨修治諸住十法,今於此中,當知亦能淨修治地。如是十法,所有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皆應了知。 這是第三科,叫顯淨治法。第一科、總名建立,第二科、隨釋疑難,這兩科都結束了。現在是第三科,顯淨治法,就是顯示清淨對治的方法,清淨對治的法門。分三科,第一科是總標。 「如前住品」裡面「所說」的,「信等能淨修治諸住十法」,「信等」一共有十種,它能夠清淨的「修治諸住」這十法,這個諸住十法是指極歡喜住以上的十地菩薩都是聖人。「今於此中,當知亦能淨修治地」,現在在勝解行住這裡,他也能修治令他心清淨,「能淨修治地」,也修這淨勝意樂地。「如是十法,所有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皆應了知」,這「信等十法」所有安立,這「信等十法」也就是佛所安立的,佛所施設的,佛所開示的,它有所治、有能治。這「信等十法」是能治,「能治」就在對治、來消除「所治」的過失,有所治、有能治。「略義次第」,簡要的裡面義意前後的次第都應該明了的,這是標,總標。下面第二科,別釋。分三科,第一科安立,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子二、別釋(分三科) 丑一、安立(分四科) 寅一、標 謂彼十種淨修地法,能對治彼所對治法,故得安立。 「謂彼十種淨修地法」,謂彼信等十種淨修治地的「淨修地法」,淨治、來修治勝解行地的法門。「能對治彼所對治法」,能消除所消除的過失。以此之故,安立這四種方法。 《披尋記》一六二六頁: 如前〈住品〉所說信等能淨修治諸住十法等者:前說十法:所謂淨信、悲、慈、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與此正同。然彼修治唯說地上,今於此中偏說地前,由是說義有差別。如下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皆約種性地勝解行地為論,不通所餘一切上地,由彼上地於前〈住品〉已釋其相,是故略不具說。 「如前〈住品〉所說信等能淨修治諸住十法等者:前說十法:所謂淨信」,這是一個。「悲、慈、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這十法的名字是這十種。「與此正同」,前面那個十住所說的十法,和這裡是一樣的,名稱是一樣的,但是義意可是不一樣。「然彼修治唯說地上」,前面那個十住,用這十法來修治是指地上的菩薩,就是聖人,入了聖位的菩薩。「今於此中偏說地前」,現在這一段文也是說這個相同的十法,可是地前,還沒有證聖位,這就有差別。「由是說義有差別」,這個理由,一個地前、一個地上,就是一個凡、一個聖,所以這十個法,雖然名字相同,這義意有差別了。「如下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那個要義的次第。「皆約種性地勝解行地為論」,下面說這個十法,是約種性地、約勝解行地,這兩個位的菩薩都是凡夫,約凡夫來講解這十法的。「不通所餘一切上地」,那就和上地那個聖人的境界是不一樣了,不相同了。「由彼上地於前〈住品〉已釋其相」,已經解釋他的相貌。「是故略不具說」,這裡就不再說了。 這是第一科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徵。 寅二、徵 何等為十? 是徵。下面第三科,解釋。分十科,第一科、就是信。 寅三、釋(分十科) 卯一、信 謂一切種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是名為信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信。 「謂一切種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是名為信所對治法」,這個信所對治的、所消除的過失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謂一切種」全未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就是這個人還沒有相信三寶,還沒有相信佛法的,他對佛法還沒有信心的,說「全未發心」。這「未發心」,這還是一般的境界,這是一個過失。「全未受持菩薩學處」,他還沒有受戒,還沒有受持菩薩所學的十波羅密,學處。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受戒,他也沒有發菩提心,這時候,他的身口意都還在過失裡面活動。「是名為信所對治法」,你若有了信心的時候,就不會有這種事情了,有了信心就是發菩提心了,有了信心也會受戒的。「對治彼故,安立為信」,對治彼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的過失,所以安立這個信作為能對治的,可見這個信是最初的一樣功德。 卯二、悲 於諸有情有損害心,是名為悲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悲。 這個第二就是悲。那個「悲」是能對治的,什麼是悲所對治的呢?就是悲的力量所消除的過失是指什麼說的呢?「於諸有情有損害心」,這個人、他雖然相信佛法了,但是他還不能控制自己,他有問題的時候,他還有害人之心。那怎麼辦法能對治呢?就是悲,用悲,發悲心就能對治害人之心了。「對治彼故,安立為悲」,對治彼害人之心,就安立這悲,你要對他…都是很苦惱,怎麼可以傷害他呢? 卯三、慈 於諸有情有瞋恚心,是名為慈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慈。 這位佛教徒,他心裡面有瞋恚心,憤怒的事情。那麼要怎麼樣辦法才能夠消除去呢?就是要發慈心,慈能與樂,我們要對他有好心腸、要給他安樂嘛!怎麼可以憤怒呢?是「慈所對治法」。這看出來,或者是在家居士也好、或者我們出家人也好;誰也不用恥笑誰,誰都有這種煩惱的。這煩惱、應該學習一個對治的方法。不是說:「你不要煩惱!」這句話有用嗎?我看說了等於沒說。所以佛菩薩告訴你一個法門來消除內心的煩惱,要這樣做才合適。我們今天的出家人有這樣做嗎?這上面說「是名為慈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為慈」,這佛菩薩大智慧,對治你內心的煩惱,給你施設一個假名字,這個假名字有作用,你若這樣的如理作意,這個瞋恨心就沒有了,傷害人的心就沒有了。應該這樣對治。 卯四、捨 於身命財有所顧戀,是名為捨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捨。 「於身命財有所顧戀,是名為捨所對治法」,對於這個身命財,我們的身,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身體。還有這個命,命就是生理和心理合和在一起沒有分離,就是命。還有財富,「有所顧戀」,愛著自己的身體、愛著自己的生命、愛著財富,「有所顧戀」就是愛著的意思。這件事也是個障道因緣,你對身體特別的愛著、對這個命也特別的愛著,你辛苦一點都不行啊!「我不可以辛苦!」說是;「你靜坐、修止觀!」,「太辛苦!我不可以!」對財也特別的愛著,特別的愛著,就是要努力的去找財去。這樣子你能修學聖道嗎?所以「是名為捨所對治」就是對於生命財要不執著,你不要太愛著它。「對治彼故,安立為捨」,這叫做「捨」。 卯五、無倦 於諸有情希求報恩,見彼邪行貪著利養多有所作,是無厭倦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無倦。 說這個修行人,對「於諸有情」,他若對他做一點利益人家的事情,他就「希求」、我不能無條件的利益你,你要報恩,要酬謝我,這樣。這是一個問題啊!「見彼邪行貪著利養」,看見那個眾生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其中一樣就是貪著利養,就是貪著財啊!「多有所作」,這個「多有所作」這句話可以作兩方面講;他貪著利養,他要去多有所作,不然這個財富怎麼能來呢?這一個解釋法。那個人貪著利養,這個修行人,這個菩薩就是…啊!你貪著利養,多多的幫助你!幫助你,叫你發財,叫「多有所作」。你這樣子,他得要報恩啊!所以這麼回事。可以這麼解釋「多有所作」。這樣情形呢,你貪著報恩,這是有問題。「是無厭倦所對治法」,你幫助別人做事是可以,但是你不要希求人家報恩,不要希求這個事。那這樣子,我就是白辛苦了。「是無厭倦所對治法」,你不要怕辛苦,為別人做事、對別人有利益,可以做,但是你不要怕辛苦,不要希求報恩,是這麼回事。「對治彼故,安立無倦」,就是來消除自己,你不要希求人家報恩,對治這個心情,是「安立無倦」。「你若不報恩,那我就不幫你忙了」,不!你還要幫人忙,不要怕辛苦,這個意思。 《披尋記》一六二七頁: 於諸有情希求報恩等者:由希報恩,於彼有情多有所作。或見彼邪行而復貪著利養為因緣故,多有所作。於利他事能為障礙,令不究竟,由是說彼是無厭倦所對治法。 「於諸有情希求報恩等者:由希報恩,於彼有情多有所作」,是這個意思,他不能無條件的對你好嘛!所以,你一定對他要好!「由希報恩」的原因,「於諸有情多有所作」,多多的幫助別人。「或見彼邪行而復貪著利養」,或者是這樣子,看見那個人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又還有一樣事,「貪著利養為因緣故,多有所作」,因為貪著利養,這是一個原因,所以要做很多事;作很多事,他就給我紅封了,「多有所作」。「於利他事能為障礙」,這樣你所有作為都是為了利益自己,你完全沒有利益別人的心,所以「於利他事能為障礙」,障礙你無條件的利益人的這個功德,你作不來了。所以「於利他事能為障礙」,「令不究竟」,使令你為他人做事這個功德不圓滿。「由是說彼是無厭倦所對治法。」看,佛菩薩把這件事說出來,把它明白的說出來。這眾生的確是有這回事情。 卯六、善知諸論 無有方便善巧加行,是善知論所對治法;對治彼故,立善知論。 這是第六、善知諸論。「無有方便善巧加行」,就是作事情。世間上、無論為了生存、為了修學聖道也好,就是要有很多事要作。但是我沒有方便智慧去作這種事,「無有方便善巧」,就是沒有智慧去採取各式各樣的行動,我沒有智慧去作這些事,那怎麼辦呢?是「善知論所對治法」,那你要多讀書、多學習,然後你會開智慧,開智慧就能對治。「對治彼故,立善知論」,對治、消除自己沒有智慧作事情,所以立這個「善知論」,就是要開發智慧。這個就是、一方面跟別人學習、一方面多讀書,就可以對治這件事。 卯七、善知世間 性不柔和,不於他心隨順而轉,是名善知一切世間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間。 「性不柔和」,就是他的心不調柔,就是很強烈的。「不於他心隨順而轉」,別人和我的想法不一樣;不一樣,我放棄我自己的想法,我隨順那個人的想法去作事。但是,「我不!不隨順別人的想法,我固執我自己的想法,我願意這樣作就這樣作,你那一套我不要」,是「性不柔和、不於他心隨順而轉」。「是名善知一切世間所對治法」,這要善知一切世間的……就是經驗老道、經驗豐富的人,智慧多了,他就會隨順別人的心情作事。隨順別人的心情作事,你性格就得要柔和一點,就是隨順別人的心情而轉,就能對治這個過失。這是一件事。的確,我們人是有這種事情的。「對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間」,這善知一切世間,也就是有智慧。這個有智慧,有兩個辦法:就是要看別人作事、怎麼作,要學習。一個是、多讀書也會有智慧。這是第一個方法。第二個方法,要自己如理作意,就會開智慧。那就叫作「善知一切世間」。 卯八、慚愧 於修善法放逸懈怠,是名慚愧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慚愧。 這是第八、慚愧。這對於修行各式各樣有義意的事情,我不歡喜,我放逸懈怠,作那個善事,我不歡喜,我歡喜怎麼作就怎麼作,我不願意作就不作,這叫作「放逸懈怠」。對善法放逸懈怠,對惡法倒不放逸、就不懈怠了。「是名慚愧所對治法」,若是心裡面有慚愧心,就能對治善法的懈怠,放逸懈怠能對治。有慚愧心。 這個「有慚愧」也還是很厲害的。當然社會上的事情,不學習佛法的人,那是另一回事。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相信有佛菩薩,也相信有護法善神,相信這件事。我作惡事的時候,佛菩薩明明白白的,完全知道,護法善神也知道。人…肉眼凡夫是不知道,但是護法善神、佛菩薩都知道。人…雖然是放逸,不願意作善,而歡喜作惡。但是你若說他作惡,他還不承認,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什麼呢?他還是有一點良心的。你說他作善事,他願意承認,你若說他作惡,他不承認。這「不承認」本來是一個過失,不誠實嘛!但是在這一方面看,他還是有點良心,他認為「作惡不好」,還有這麼個心情。這就是「慚愧」,這就是微小的慚愧。所以我們佛教徒,常學習佛法,常讀誦經典,就知道佛菩薩明明白白的,這個慚愧心會擴大。擴大了,就不敢作惡,就歡喜作善。 所以是「於修善法放逸懈怠,是名慚愧所對治法」,就是你若有慚愧心,就不敢懈怠作惡事;「哎呀!佛菩薩知道我作惡事了,馬上不敢作」,那就是慚愧心啊!若是「你知道,我也不怕!」那就是無慚愧了。「我作惡事,不怕你知道」,這是無慚愧啊!「怕你知道」,這是有慚愧。當然是,有的人怕你知道,我隱藏,叫你不知道,這也是無慚愧。因為佛菩薩還是知道的嘛!所以我們佛教徒,你要常常讀經論,常常拜佛,你心裡面有佛,「哎呀!不可以作惡事」,增長慚愧心。 「對治彼故,安立慚愧」,佛菩薩為了消除眾生的放逸懈怠,就安立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叫「慚愧」,這個法門告訴你,你要知道慚愧。 卯九、堅力持性 於其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斷生死大苦深生怯弱,當知是名堅力持性所對治法;對治彼故,所以安立堅力持性。 菩薩「長時」期,在「種種猛利」的,各式各樣,不是個輕微的事情,特別的「猛利」,就是嚴重的情形,這種苦惱的事情還不間斷的出現;什麼苦惱的事情?「生死大苦」。我們若常常靜坐的時候,多少的這個身體有一點輕鬆自在的感覺,這個輕鬆自在的感覺,你常常靜坐,你有這個感覺;幾時一懈怠、不坐了,這個自在的感覺沒有,就是麤重,就感覺到苦。你常常靜坐,雖然沒得輕安樂,就會感覺到輕鬆。就在這個地方,就知道,你若努力的修學善法,就自在安樂;你若作惡事,作惡事就麤重苦惱。若到三惡道,就更不得了了。所以「於其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斷生死大苦,深生怯弱」,深深的感覺害怕,長在生死流轉,感覺恐怖。但是若發無上菩提心,要度化眾生這件事來說,你不在生死裡流轉,怎麼能度眾生呢?這也是問題。「當知是名堅力持性所對治法」,你就得要多多的修學無漏的戒定慧,成功了,這些苦惱的事情,在你心裡就沒有苦惱。這個事情也是很妙。 說是我們靜坐,假設你得到欲界定,這和沒有得定的時候不一樣。等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就很明顯的和沒得定有差別。我們說一切法都是空的,我感覺有嘛!我這身體、很明白在這裡有個身體嘛!怎麼說沒有呢?我看這山河大地都是有嘛!但是你得到未到地定,立刻的你有不同的想法了,本來我感覺有身體,一入定的時候不感覺有身體,你看這個事情怪不怪?不感覺有這個身體。沒得定的時候,千真萬確的有個真實的身體在這裡,但是得到未到地定,身體沒有。這個不一樣。就是心若有點定的時候,這不是說智慧,是說你有定的時候,這現前的境界就和沒有定的時候不一樣。從這地方可以知道,我們沒有學習佛法的時候,沒有修學戒定慧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所認為的那些事都靠不住。你認為是這樣子,但是不一定。我們執著這個牆壁,這個高山,這是個真實的東西在這裡,但是鬼他就從那裡出入,好像沒有牆似的。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執著的事情都不一定是真的,都不一定是正確的。 所以這個地方,這生死大苦實在也是這麼回事。你若有堅力持性,假設你有般若波羅密的智慧的時候,這生死如幻如化,就是沒有這麼回事,所以「堅力持性所對治法」。「對治彼故,所以安立堅力持性」,你一定要修學聖道,修學聖道的時候,凡夫的知見都是錯誤的。你說那是好,也不一定好,你說那是不好,也不一定是不好。那虛妄分別都是錯誤的。所以修學聖道成就了堅力持性,這個事情就改變了。 卯十、供養如來 於大師所猶豫疑惑,當知是名供養如來所對治法;對治彼故,所以安立供養如來。 這是第十科,供養如來。就是我們這個凡夫境界「於大師所猶豫疑惑」,就是有佛嗎?有菩薩嗎?心裡面迷迷糊糊的,不十分那麼相信。但是你若常常的誠心的拜佛、供養佛,慢慢的這個思想就會改變的。 尤其是現在,南傳佛教來到我們北傳佛教這裡來,就會常是說:「大乘非佛說」。說一個人本來念阿彌陀佛念得很誠懇,接觸了南傳佛教「大乘非佛說」,這阿彌陀佛就不念了,然後寫出書來《超出彌陀的光環》,有那麼一本書,那上面,親近了很多淨土宗的大德啊!誠心念佛的。等到這思想改變了,不親近了,就親近南傳比丘,他不相信這件事。這件事,我頭幾個月我才知道。我不知道這些弘揚淨土的大德他們知道不知道這件事?我認為李炳南知道這件事,因為那個人,他說了他親近李炳南大德的。那麼他就是不相信淨土了,那淨土宗這位大德怎麼辦?有什麼想法? 「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我不用三藏十二部,我就念佛!」這件事要改變一下。你弘揚淨土,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讚成。但是若有不同的因緣,你一定叫人開智慧,開了智慧的時候,他這個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的這個信心就會「堅力持性」,就會站得住。誰說「大乘非佛說」,他不相信這句話。你常常拜佛,你就與佛會有感應,你就相信有佛。我們常常讀經、思惟勝義,也會相信有佛。別人說:「我都沒看見,那裡有佛?」這句話不能動搖你。其實你常常拜佛、常常讀經,不須要別人說出什麼理論來,你對佛的信心就會強起來,就能建立起來。 所以這上面說「於大師所猶豫疑惑,當知是名供養如來所對治法」,這供養如來,你常常誠意的供養佛,你常常誠意的禮拜佛,就會對治這個對佛的猶豫,也能滅出去。「對治彼故,所以安立供養如來」。 寅四、結 如是且說所治能治安立十法。 這結束前文。有所治、有能治,這是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安立這個法門。這看出來,這十種法,前面已經說了,是在地前,就是勝解行住的時候,勝解行地的時候,你修這十種法,這十法就會建立對佛法僧的信心,慢慢、慢慢,你就可以得無生法忍的。 丑二、略義(分四科) 寅一、徵 云何復名如是略義? 前面是安立這十個法門,有所治、有能治。現在是第二科,是略義,就把它的要義提出來。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復名如是略義?」這十個法門的要義是什麼?你說給我聽聽!這是徵。下面第二科,標。 寅二、標 謂此十法,略顯二義。 簡單的說,有兩個道理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標,下面第三科是列。 寅三、列 一者、顯示意樂清淨。二者、顯示加行清淨。 這十個法門,就是兩件事。第一個、顯示你內心的意願清淨,你心裡面的思想清淨。第二種、「顯示加行清淨」,顯示你的行動是清淨的。你的思想是清淨的,你的行動也是清淨的,就是顯示這兩件事。這是第三科,是列。下面第四科是配,配合。 寅四、配 當知前三,顯示菩薩意樂清淨;其餘七種,顯示菩薩加行清淨。 說出來這兩個要義,現在用這兩個要義和這十法來配合一下。就是,你要知道這十法的前面這三種法,就是信、和悲、和慈這三法,這三法顯示菩薩的內心的清淨,初發心、他是有種性的,而後勝解行地,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他修這十個法門的時候;你能這樣修,你內心就清淨,就是因為有了信、有了悲、有了慈,心就清淨,有這個作用。「其餘七種」法門,「顯示菩薩」的「加行清淨」,就是由這個信、悲、慈發出來的行動也是清淨的,這佛菩薩大智慧,用這個方法可以清淨你的心,又能清淨你的行動,是很妙。 這是第二是要義,略義。下面第三科,論它的次第,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丑三、次第(分三科) 寅一、徵 如是十法,次第云何? 這十個法門的次第,什麼道理這樣安排它的次第呢?這是徵。下面解釋。 寅二、釋 謂諸菩薩,於大菩提,先深淨信。次於有苦諸有情類,發起悲愍。起悲愍時,如是誓願:我應拔濟一切有情令其安樂;而起慈心。起慈心已,一切能捨,於身命財,無所顧戀。無顧戀已,即為彼義精勤加行,無有厭倦。無厭倦已,善知諸論。善知論已,如世間轉,即如是知。知世間已,若自煩惱率爾現行,深生慚愧。生慚愧已,不隨煩惱自在而行,便能獲得堅力持性。由正獲得堅力持性,於正加行能無退轉,無量善法運運增長;能於如來奉獻上妙正行供養,財敬供養。是故最後,供養如來。 「謂諸菩薩,於大菩提,先深淨信」,就是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最初對無上菩提,先是深深的信、而沒有疑惑。這個「淨」就是沒有疑惑的意思,你若有疑惑,就是不清淨,那信心也不能建立了。相信佛菩薩有大菩提,有無上菩提。當然這件事,佛在世的時候你能看見佛、看見佛現大神通,那信心也容易建立,看見佛有無礙的辯才宣揚妙法,你也會有信心。就是種種的因緣,那時候容易建立信心。佛滅度以後,那就不容易了。退而求其次,佛的弟子得阿羅漢了、得無生法忍了,他也能現大神通,有廣大的威德宣揚妙法,也容易建立信心。如果佛教徒不去修學四尋思、四如實智,不去學習四念處,就是一般的淺顯的法門這麼修,你不容易得聖道,那你那個大威德的境界顯現不出來,那能令人建立信心嗎?就難啊!就不容易建立了。 很多年前,那時候還在香港,虛雲老和尚在廣東雲門,被地方的什麼人打得要死,後來又活過來了。後來有人報告的李濟深,李濟深是信佛的人,報告了葉公綽這些人。這些人不知道是怎麼談過,就是派人到雲門請這個虛雲老和尚,就到北京去。虛雲老和尚在武昌的時候寫一首詩。這首詩,我就說個大意。那意思就是要去感化某某人叫他信佛。我認為這件事沒有成功。虛雲老和尚有這個悲心,但是沒成功。那個詩上提到關羽,關羽是遇見天台智者大師。天台智者大師在那兒入定七天,就把關羽感動就信佛了。智者大師入定七天,這關羽給造廟,七天把廟造好了。造好了以後,智者大師在那裡講《摩訶止觀》,是第二天?是第三天?關羽就來,就是白天大眾之中,關羽來聽《摩訶止觀》,智者大師為他受五戒,有這個事情。隋煬帝給智者大師的信上也提到這件事。這是智者大師把關公度化了。現在虛雲老和尚也有這個心情要度化某人,我那麼推測,好像沒成功。說這個末法時代,當然,我們不能說是誰不對,這個因緣如此。一個眾生的根性是鈍了,眾生根性鈍了,而我們出家人也是鈍了,就是這麼回事。 「謂諸菩薩於大菩提,先深淨信」,這句話是對,但是若佛在世的時候比較容易。佛滅度後,有大德,那也比較好一點,「先深淨信」。「次於有苦諸有情類,發起悲愍」,你對無上菩提有深淨信之後,你還要對有苦的諸有情類發起悲愍心,眾生在這兒流轉生死,沒有智慧,愚癡、顛倒、迷惑,要對他發悲愍心,所以第二是悲,第一是信。「起悲愍時,如是誓願」,起悲愍的時候會怎麼樣呢?就是、他就這樣子建立他的願:「我應拔濟一切有情令其安樂」,使令他們不要受生死苦了;「而起慈心」,慈能與樂。「起慈心已,一切能捨,於身命財,無所顧戀」,這個慈心一建立起來會怎麼樣呢?「一切能捨」,一切都不愛著,「於身命財無所顧戀」,都不愛著這個。「無顧戀已,即為彼義精勤加行」,沒有愛著心以後,那就對身命財就不會那麼執著。「即為彼義」,即為彼第一義諦精勤加行修菩提分法、修六波羅密、修四念處。「無有厭倦」,我不怕辛苦。 「無厭倦已,善知諸論」,你不怕辛苦,你長時期的學習,你就開智慧了,就是「善知諸論」,也就是一切的書。「善知論已,如世間轉」,善知論已,世間上的人情,世間上的事情,一切事情你都明白了,就能「如世間轉」,就能夠隨順他人的心意去活動,不會固執己見,就是「我是對的,你都是錯的」,不會這麼執著。「如世間轉,即如是知」,就懂得人情,也會懂得人情,也會懂得大智慧。「知世間已,若自煩惱率爾現行」,若自己的貪瞋癡的煩惱,「率爾」、忽然間,這個貪瞋癡就出來了。「深生慚愧」,這是不對的。所以若能知道自己不對,那還是不錯的,還不容易啊!「生慚愧已,不隨煩惱自在而行」,生了慚愧心以後就能控制自己,這個煩惱受到控制,就不會輕易的活動出來。「便能獲得堅力持性」,這時候逐漸的,你的戒定慧就有力量了。 「由正獲得堅力持性,於正加行能無退轉」,你獲得了堅力持性之後,對於「正加行」,如法的戒定慧的修行,六波羅密的修行,四念處的修行,你就能夠不退轉。「無量善法運運增長」,你繼續不斷的用功修學止觀,很多很多的功德「運運增長」,就是漸漸的就增長了。「能於如來奉獻上妙正行供養」,能對佛陀,不但是能以「上妙的正行」,就是四念處。修學四念處;有小乘的四念處,有大乘的四念處,就是用這樣的正行來供養佛陀。「財敬供養」,不但是這個,另外有香華的供養,禮拜的供養,那是財敬的供養。「是故最後」就是「供養如來」。 寅三、結 是名十法次第修證。 這個十法的次第是這樣子,你就可以成就十法的功德了。這是第三科,結。下面是總結。 子三、總結 當知如是十種善法,於一切地能淨修治。 這十種善法,在一切地都能用得上,但是現在是指勝解行地,勝解行地初開始應該修學這十種方法。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三持究竟瑜伽處.行品第四 壬八、行品(分二科) 癸一、略舉四行(分四科) 子一、標 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菩薩行。 前面是〈地品〉,〈地品〉主要還是說的勝解行地,說出來十個法門,主要是說這一點。下面這「第三持究竟瑜伽處」是〈行品〉。這是第八科。前面是〈地品〉是第七科。現在第八科是〈行品〉。分兩科,第一科是略舉四行。分四科,第一科,標。 「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這樣說勝解行地包括外凡、內凡都在內,不單是指內凡說的。從這勝解行地開始發菩提心、修學聖道,乃至到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種菩薩行」,這是標,下面徵。 子二、徵 何等為四? 第三科是列。 子三、列 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 「一、波羅密多行」,波羅密多,這是一種修行。「二者是菩提分法行」,三十七菩提分法。「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一共這四種。這是第三科,是列。下面第四科來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別辨四行。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分四科,第一科是波羅密多行。分兩科,第一科、標十種,十種波羅密多。 子四、釋(分二科) 丑一、別辨四行(分二科) 寅一、辨(分四科) 卯一、波羅密多行(分二科) 辰一、標十種 前說六種波羅密多,及方便善巧波羅密多、願波羅密多、力波羅密多、智波羅密多,如是十種波羅密多,總名波羅密多行。 「前說六波羅密多」,前面文說六波羅密多。「及方便善巧波羅密多」,這是第七個了。「願波羅密多」是第八。「力波羅密多」是第九。「智波羅密多」是第十。「如是十種波羅密多,總名波羅密多行」,這樣的法門,就是十波羅密多,這是第一種修行。這是標十種。下面第二科是釋後四,解釋後面的四波羅密多,前六波羅密多不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第一義。就是有第一義的解釋,有第二義的解釋,現在是第一義。分四科,第一科是方便善巧,先解釋方便善巧。 辰二、釋後四(分二科) 巳一、第一義(分四科) 午一、方便善巧 如前所說十二行相方便善巧,當知說名方便善巧波羅密多。 這方便善巧波羅密多,就是這十二行相方便善巧。 《披尋記》一六二八頁: 如前所說十二行相方便善巧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說應知。(陵本四十五卷四頁) 「如前所說十二行相方便善巧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說應知」,就是在四十五卷第四頁。這十二種方便善巧,我念它一遍。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當知略說,有十二種」,這十二種分兩類,第一類是「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方便善巧。「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也有六種。加起來就是十二種。怎麼叫做「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對眾生的苦惱發出悲心,不能棄捨一切眾生。這是第一個方便善巧。「二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這又是一個方便善巧,對一切有為法,你要認識它,這是智慧。前面說「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這是悲心。「於一切行如實遍知」,這是智慧。一個悲、一個智,這兩個善巧。 「三者、菩薩恒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這個事情也還是很重要。第三個方便善巧是什麼呢?就是對佛的無上菩提,佛的無上菩提就是佛的妙智慧,對這個佛的妙智慧「深心欣樂」,就是非常的誠懇,「希望我也能成就」,這就是菩提心,就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這件事主要就是在內心裡面能夠現行,內心裡面你要有這樣的作意。這個作意,我再解釋一下。這個「作」是生起的意思,就是把這個心生起來。就是你自己主動的發起這一念清淨心。或者是跪在佛前也可以,或者是坐在佛前也可以,你心裡面寂靜住,然後發起這一念歡喜、愛樂、希望成就無上菩提的這個願,把它發動起來,要這樣子。這件事不簡單,因為你這樣一作,還是唯識的道理,熏習了阿賴耶識。你在阿賴耶識裡面熏習了,熏習了以後,這個不是那個種性的佛性,這是由種性現行了一下,這樣的菩提心。 這樣的菩提心一熏習就不得了啊!將來它還要再活動的。怎麼叫做活動?我在想,我們古代的像天台智者大師這些人、華嚴宗清涼國師這些人,這些人做皇帝都有這個能力,可以做皇帝的。但是他發過無上菩提心,就棄捨這件事,我不做皇帝,我要求無上菩提。為什麼他能夠這樣子,他以前發過無上菩提心,熏習過。熏習過,他會再現行,他也是有智慧「世間上都是苦」,不歡喜做這個事情。若是你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你雖然在佛法裡面也出了家了,也好像做了一些事情,但是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好像也有信心,但是他沒有發無上菩提心,等到來生的時候,他那個無上菩提心、它不現行;不現行,就跑到…「哎呀!做總統也很好嘛!」他就去做總司令去了。所以你要發動,發動一下。也應該數數的發菩提心。你現在數數的這樣作意,「哎呀!沒什麼了不起」,但是不得了,這裡面有事情。 所以這個事情「菩薩恒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不是很淺薄的、很膚淺的;很深的,就是非常誠懇的;誠懇的「我願意成就佛的大智慧」,要發這個菩提心,這是一種。 「四者、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眾生很苦,我能度化眾生;我若棄捨眾生,我不度化眾生了,我不行,我心裡不忍,這樣子。「五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為依止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對於這一切有為法「如實遍知」,這些都是如幻如化,是畢盡空的,所以你在這裡流轉生死,心不染污,心裡不受染污。若是我們不能如實遍知「這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畢盡空的」,那你在生死流轉,為生死所染污。這大小乘也有差別。「六者、菩薩欣樂佛智為依止故,熾然精進」,因為想要得無上菩提,只有願不行嘛,還要有實際的行動,所他還勇猛精進的修學聖道。這是自己修證一切佛法的六種方便善巧。 還有依外成熟一切眾生的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小小的修點善法,就能得很大的功德。眾生就是歡喜撿便宜;「我不要用很多力量,我能佔到很多便宜」,就是歡喜。「你要我特別的努力,那我不行」。這是「以少善根感無量果」。這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它是舉一個例子,為什麼以少善根能得到滿意的果報呢?它舉的例子是;譬如你用一個小小的一點食品,不是說供養佛,也不是說供養高僧、大德,就給一個狗,送給牠。狗也不算是一個了不起的良福田,也不是這樣子。那麼小小的一點食品,這也不須費什麼力量,你給了狗吃了。但是你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小小的布施給狗,這不是什麼殊勝的事情,但是迴向無上菩提很厲害,就是能得很多很多的滿意的果報。「以少善根感無量果」,這是第一個。 「二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這個也是少用功力,用力也不多,但是得到很多很多的功德。那這指什麼說的?說是有的眾生歡喜打餓七,「我能夠一個月不吃飯」行這個苦行,這樣子會得到什麼果報。佛說;「不要那麼辛苦,你還是吃飯,或者晚上不吃可以,你受八關齋戒。」受八關齋戒有什麼難事呢?就不得了,將來得的果報就超過釋提桓因,釋提桓因的果報所不能及,所以是少用功力就能「引攝廣大無量善根」。「三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惱」,這個事可不容易,這是第三。「四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處中有情令其趣入」,「處中有情」,他也不謗毀,但是也不相信,對這樣的眾生你能勸導他,叫他相信佛法不容易。「五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趣入者」,已經相信佛法的人「令其成熟」,使令他善根要成熟。「六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成熟的有情,令他得解脫」,這個也不簡單。 這是菩薩教化眾生這一方面有六種方便善巧。這地方,在《瑜伽師地論》也有解釋。那個應該是記錄,就是「菩薩隨順慧通方便善巧」,這是大智慧。這一段文是在第四十五卷,金陵刻經處那個本子,四十五卷四頁。應該把那一段重新溫習一下。 這是十二行相方便善巧,當知說名方便善巧波羅密多,是這樣子。 午二、願 如前所說五種大願,當知名願波羅密多。 這是第二,是願。前面是方便善巧波羅密多,現在是願波羅密多。願波羅密多是什麼呢?如前面說的五種大願,那就是願波羅密多。 《披尋記》一六二八頁: 如前所說五種大願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說應知。(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頁)。 這五種大願,第一個是發心願,第二受生願,第三所行願,第四是正願,第五是大願。那個大願裡有十種。 午三、力 所有十力加行清淨,當知名力波羅密多。 這個十力,就是佛的十種智力,這是叫做力波羅密多。 《披尋記》一六二八頁: 所有十力加行清淨者:〈力種性品〉說:菩薩於是內明所顯正因果相,如實知已,精進修習令處非處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陵本三十八卷十四頁)又說:菩薩於是內明所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其自業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又說:菩薩或由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無倒教授,能令所餘八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一頁)此應準知。 「所有十力加行清淨者:〈力種性品〉說:菩薩於是內明所顯正因果相」,「內明」就是佛法是內,佛法裡面的道理,所顯示的正因果相,就是如法的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實知已」,你真實的明白這正因果相。「精進修習令處非處智力種性漸得清淨」,你精進的修學止觀了,修四念處,或者修四尋思、四如實智,你能精進的這麼修習,就是處非處的智力,就是因果的智力、種性,「漸得清淨」,你的智慧就是由淺而深,逐漸、逐漸的清淨了,「漸得增長」。在(陵本三十八卷十四頁)說的。「又說:菩薩於是內明所顯已作不失」,這是業智力。「內明」就是佛法中所說的,就是「已作不失」,你已經這樣作了,這個業力就成就了,它不失掉的。「未作不得」,你沒有作,你不會得果報的;若作,它就能得果報,不作是不能得的。「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其自業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 「又說:菩薩或由從他得正教授」,從別的人那裡得到正教授的智慧。「或由施他無倒教授」,或者你布施別人的正教授。「能令所餘八種力種性」,一共十力,前面說兩種,還有八種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一頁)此應準知。」 午四、智(分二科) 未一、釋自性 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 有四種修行的法門:第一是「波羅密多行」,這一科裏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十種波羅密多,第二科是解釋後四波羅密多。在這一科裏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第一義」,第二科是「第二義」,就是有二種解釋。第一種的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方便善巧」,第二科是「願」,第三科是「力」,這三科解釋完了。現在是第四科解釋「智」,「智」裏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是「釋自性」。 「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自性」,就是自的體性,唯有它有這樣的體性,所以叫做自性,是不共於其他法的自性的,所以「自性」實在說也就是別性。「別」,是特別,就是此法的體性不同於其他法的體性,所以叫做「自」,也叫做「別」。它的體性是什麼樣子呢?「於一切法如實安立」:「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都包括在內,「如實安立」:如其真實的相貌,如其真實的體性假借名言把它安立出來。假借名言把它安立出來,也就是假借名言把它表示出來。你能通達這件事,那是誰呢?誰能通達這件事呢?就是「清淨妙智」。清淨的妙智,能通達一切法如實安立的假名字,都是假名安立。能這樣通達的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智波羅密多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通達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的,那個通達者,就叫做「智波羅密多」。 念佛是誰?念佛就是你的心,其他的法能知道念佛嗎?就是你的心,我說      的對不對?參禪的時候參念佛是誰?念佛就是心,別的不會念佛,其他的法不會念佛。覓心了不可得,是到第一義諦了。就是你不知道這件事,你自己想,看念佛是誰?這是說智波羅密多的體性,就是如實的通達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那就是智慧波羅密多。這是第一科, 未二、簡差別 今於此中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淨妙慧,當知名慧波羅密多。能取世俗有分別轉清淨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如是名為二種差別。   第二科是「簡差別」,就是智波羅密多還有一點差別。 「今於此中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淨妙慧,當知名慧波羅密多。」現在在「智波羅密多」裏還有一點差別的,有什麼差別呢?「能取勝義」,「取」當「緣」,能緣、所緣的緣字講,或者是能夠證悟;能夠證悟勝義無分別轉的智慧,那個清淨妙慧叫做慧波羅密多。勝義是所緣境,慧波羅密多是能緣,但是這裡「緣」的智慧有二種,一種是無分
本文档为【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笔录卷49】,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50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3KB
软件:Word
页数:9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27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