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信局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通信局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举报
开通vip

通信局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 #$%&—’$$# ( 总 则 !"#"! 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通信局(站)造成的危害,确保人员安全和通信系统的 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扩 建、改建及现有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改造工程应参照执行。 !"#"% 通信局(站)应采用系统的综合防雷措施,包括:直击雷防护、联合接地、等电 位连接、电磁屏蔽、雷电分流和雷电过电压保护等。 !"#"& 通信局(站)的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

通信局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 #$%&—’$$# ( 总 则 !"#"! 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通信局(站)造成的危害,确保人员安全和通信系统的 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扩 建、改建及现有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改造工程应参照执行。 !"#"% 通信局(站)应采用系统的综合防雷措施,包括:直击雷防护、联合接地、等电 位连接、电磁屏蔽、雷电分流和雷电过电压保护等。 !"#"& 通信局(站)的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和局(站)性 质,选择合理的保护等级,确保必要的防护置信度;同时也应防止过度保护造成不必要的 浪费。 !"#"’ 通信局(站)的通信电源系统,应采取适当、有效的雷电过电压分级保护措 施。 !"#"( 通信局(站)接地系统应采用等电位设计,对通过一般连接难以达到等电位 效果的设备(端口),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过电压保护措施。 !"#") 本规范是通信局(站)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维 护和各类浪涌保护器件选择的技术依据之一。 !"#"* 通信局(站)内使用的浪涌保护器,应经信息产业部认可的防雷产品质量检 测部门测试合格。 !"#"+ 通信局(站)的防雷、接地、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必须符合信息产业部颁 布的《通信网防御雷电安全保护检测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 在通信局(站)防雷、接地工程中,应对隐蔽工程实行随工验收、并加强监理, 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 通信局(站)所在地年雷暴日的确定,应依椐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 或者参照本规范附录 )和附录 *的范围确定。 !"#"!$ 通信局(站)设计中涉及建筑、构筑物的防雷接地部分,还应符合 +,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在设计中应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 批。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术 语 !"#"$ 雷暴日("#$%&’()*+(, -./) 一天中可听到一次以上的雷声则称为一个雷暴日。 !"#"! 雷电活动区(0’(.$%12 3+%’)) 根据年平均雷暴日的多少,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 少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 !4天的地区; 中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在 !5 6 78天的地区; 多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在 79 6 :8天的地区; 强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超过 :8天的地区。 !"#"% 雷击(;1<#*%1%< =*(+>’) 雷云对大地及地面物体的放电现象。 !"#"& 直击雷(-1(’2* ;1<#*%1%< ?@.)#) 直接击在建筑物或防雷装置上的闪电。 !"#"’ 非直击雷(A%&1(’2* ;1<#*%1%< ?@.)#) 击在建筑物附近的大地、其他物体或与建筑物相连的引入设备的闪电。 !"#"( 雷电过电压(;1<#*%1%< BC’(C+@*.<’) 因特定的雷电放电,在系统中一定位置上出现的瞬态过电压。 !"#") 地(D.(*#,E(+$%&) 大地或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导电体。 !"#"* 接地(D.(*#1%<) 将导体连接到“地”,使之具有近似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可以使地电流 流入或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 !"#"+ 接地系统(D.(*#1%< =/)*’,) 接闪系统、雷电引下线、接地网、接地汇集线(排)、接地线、建筑物钢筋、接地金属支 架,以及接地的电缆屏蔽层和接地体相连的设备外壳或裸露金属部分的总称。 !"#"$# 综合防雷(=/%*#’*12.@ ;1<#*%1%< F(+*’2*1+% "’2#%+@+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其原理是将雷云边界等效为一个球面 (半径 56’),用假想球沿被保护物体的外廓滚动时;球面不能到达的区域就为保护区,触 及球或穿入其表面位置均为非保护区。 !"#"$’ 雷电引下线(7/8( $ 9/(4:9%/# +,-%&’)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 均压带(."(0 ;/(4:9%/#) 围绕建筑物形成一个回路的导体,它与建筑物雷电引下导体间互相连接并且使雷电 流在各引下导体间分布比较均匀。 !"#"$) 土壤电阻率(<)#%2 .&-"-%"="%,) 表征土壤导电性能的参数,它的值等于单位立方体土壤相对两面间的电阻,常用单位 是!·’。 !"#"$* 接地体(<)#%2"(0 <*&9%#/4&) 为达到与地连接的目的,一根或一组与土壤(大地)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土壤(大地)之 间的电气连接的导体。 !"#"$+ 接地网(>#/:(4 >#"4) 由一组或多组接地体在地下相互连通构成,为电气设备或金属结构提供基准电位和 对地泄放电流的通道。 !"#"!# 接地引入线(<)#%2"(0 ;/((&9%"/() 接地网与接地总汇集线(或总汇流排)之间相连的导电体称为接地引入线。 !"#"!$ 接地装置(<)#%2 $ %&#’"()%"/( +,-%&’) 接地引入线和接地体的总和。 !"#"!! 基础接地体(?/:(4)%"/( <)#%2 <*&9%#/4&) 建、构筑物基础中地下混凝土结构中的接地金属构件和预埋的接地体。 !"#"!% 工频接地电阻(@/8&# ?#&A:&(9, >#/:(4 .&-"-%)(9&) 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体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相 对远方大地的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 冲击接地阻抗(B’1:*-& <)#%2"(0 B’1&4)(9&) 冲击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对地电压的峰值与流入大地电流峰值的比值。 !"#"!’ 跨步电压(+%&1 C/*%)0&) 大地表面一步距离(取 DEF’)的两点之间的电压。 —FF—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接触电压(!"#$% &"’()*+) 接地的金属结构和地面上相隔一定距离处一点间的电位差。此距离通常等于最大的 水平伸臂距离,约为 ,-。 !"#"!% 联合接地(."--"/ 0)1(%2/*) 使局(站)内各建筑物的基础接地体和其他专设接地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共用地网, 并将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逻辑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以及建筑物防雷 接地等共用一组接地系统的接地方式。 !"#"!& 等电位连接(03#24"(+/(2)’ 5"/62/*) 将不同的电气装置、导电物体等,用接地导体或浪涌保护器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以 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 接地端子(0)1(%2/* !+1-2/)’) 接地线的连接端子或接地排。 !"#"(# 接地汇集线(7)2/ 0)1(%2/* ."/6#$("1) 接地汇集线是指作为接地导体的条状铜排(或扁钢等),在通信局(站)内通常作为接 地系统的主干(母线),可以敷设成环形或线形。 !"#"() 接地汇流排(0)1(% (+1-2/)’) 与接地母线相连,并作为各类接地线连接端子的矩形铜排。 !"#"(! 总接地汇流排(7)2/ 0)1(% 8 (+1-2/)’,70!) 单点接地的星形接地系统中,系统的第一级主汇流排。 !"#"(( 楼层汇流排(9’""1 +3#24"(+/(2)’ 0)1(%2/* (+1-2/)’5")16,905) 建筑物内各楼层的第一级接地汇流排。 !"#"(* 局部等电位汇流排(:"$)’ +3#24"(+/(2)’ 9)1(%2/* (+1-2/)’5")16,:05)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汇流排。 !"#"(+ 接地基准点(0)1(%2/* ;+<+1+/$+ ="2/(,0;=) 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引接点。 !"#"($ 浪涌保护器(>#1*+ =1"(+$(2?+ @+?2$+A,>=@) 通过抑制瞬态过电压以及旁路浪涌电流来保护设备的装置。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 元件。 !"#"(% 开关型(间隙型)浪涌保护器(>B2($%2/* (C4+ >=@) 无浪涌时呈高阻状态,对浪涌响应时突变为低阻的一种 >=@。常用器件有气体放电 管、放电间隙等。 !"#"(& 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2-2(2/* (C4+ >=@) 无浪涌时呈高阻状态,但随着浪涌的增大,其阻抗不断降低的 >=@。常用器件有氧化 锌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等。 —DE—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混合型浪涌保护器(!"#$%&’(%"& ()*+ ,-.) 由开关型和限压型器件混合组成的 ,-.。 !"#"&# ,-.残压(,-. /+0%12’3 4"3(’5+) 雷电电流通过 ,-.时,其端子间呈现的最大电压。 !"#"&’ 标称导通电压(6"#%&’3 0(’/( 7 2* 4"3(’5+) 在施加恒定 8#9直流电流情况下,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启动电压。 !"#"&! ,-.的标称放电电流(6"#%&’3 1%0:;’/5+ :2//+&(,<6) 表明 ,-.通流能力的指标,对应于 = > ?@!0模拟雷电波的冲击电流。 !"#"&$ 最大通流容量(A’B%#2# 1%0:;’/5+ :2//+&(,<#’B) ,-.不发生实质性破坏,每线(或单模块)能通过规定次数、规定波形模拟雷电波的最 大电流峰值。最大通流容量一般大于标称放电电流的 ?CD倍。 !"#"&& 二端口浪涌保护器((E" 7 *"/( ,-.) 具有独立输入输出端口的浪涌保护器。在这些端口之间插入有一个专门的串联阻 抗。 !"#"&( 电缆入口接地排(!’$3+ F&(/’&:+ F’/(;%&5 G’/,!FFG) 可以通过接地排将电缆入口设施各个户外电缆与 AFH或环形接地体进行连接的接 地排叫 !FFG。 !"#"&) 电缆入口设施(!’$3+ F&(/’&:+ I’:%3%(),!FI) 将光电缆内接地和金属外皮连接接地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靠近户外电缆的入口处的 设施,称呼为 !FI;如通信大楼的进线室。 !"#"&* 垂直接地主干线(J+/(%:’3 K+%0+,JK) 垂直接地主干线(垂直接地汇集线)是一组在电信设备和主接地端子间提供工程低电 阻路径的垂直导体,垂直贯穿于通信局(站)建筑体各层楼的接地主干线。 !"#"&+ 公共接地网(!"##"& G"&1%&5 6+(E"/L,!G6) 是通信局(站)内实施接地连接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组被特意互连或者偶然互连的金 属物体。这些物体包括:连接到地网的建筑物钢结构、建筑钢筋、金属管道、交流电力线槽 道和 -F线、金属支架以及连接导体。 !"#"&% = > ?@!0冲击电流波形(= > ?@!0 <#*230+ !2//+&( M’4+N"/#) = > ?@!0波形为常用模拟雷电流冲击模型,其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为: —@O—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 #$ !%波形的电流与时间关系图 & 通用规定 &’( 地网结构 !"#"# 通信局(站)必须采用联合接地。 !"#"$ 通信局(站)的地网宜采用围绕机房建筑物的环形接地体,有建筑物基础地 网时,环行接地体应与建筑物基础地网多点连通。 !"#"! 通信局(站)内具有多个建筑时,应使用水平接地体将机房地网与其他建筑 物地网相互连通。 !"#"% 通信局(站)内设有铁塔时,铁塔地网应使用水平接地体与机房地网多点连 通。 !"#"& 在大地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可使用辐射形水平接地体分散雷电流。 &’# 接地体 !"$"# 接地体埋深宜不小于 $’)*(接地体上端距地面的距离)。在严寒地区,接地 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在土壤较薄的石山或碎石多岩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接地体 埋深,在雨水冲刷下接地体不应暴露于地表。 !"$"$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不小于 #’+*(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埋设地网的土质及 地 ’ 理情况决定垂直接地体的长度)的热镀锌钢材、铜材、铜包钢或其他新型的接地体,垂 直接地体间距为垂直接地体长度的 ( , #倍,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地网大小、地理环境情况 来确定,地网四角的连接处应埋设垂直接地体。 !"$"! 在大地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地网的接地电阻值难以满足要求时,可设置 辐射形接地体、使用液态降阻剂或使用专用接地棒。 !"$"% 水平接地体应采用热镀锌扁钢(或铜材),扁钢规格不小于 -$ ** . - **。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为 !"#$的不小于 #%$$ & #%$$ & #$$热镀锌角钢, 使用钢管时壁厚应不小于 ’"#$$。 !"#"% 接地体之间的所有连接,必须使用焊接。焊点均应做防腐处理(浇灌在混凝 土中的除外)。 !"#"& 接地体应避开污水排放口和土壤腐蚀性强的区段。难以避开时,其接地体 截面应适当增大,镀层不宜小于 ()!$。也可选用混凝土包封电极或其他新型材料。 !"#"’ 接地体扁钢搭接处的焊接长度,应为宽边的 !倍;采用圆钢时应为其直径的 *%倍。 !"#"( 建筑物周围设置的环形接地体,应与建筑物基础地网每隔 # + *%$相互作一 次连接。 ’"’ 接地引入线 !"!") 接地引入线长度不宜超过 ’%$,宜采用 ,%$$ & ,$$或 #%$$ & #$$热镀锌扁 钢。接地引入线不宜与暖气管同沟布放,其出土部位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及防腐保护措施。 !"!"# 当垂直接地主干线直接与地网连接时,应从地网上不同的两点引接地引入 线。 !"!"! 在土壤腐蚀性强的地段,接地引入线应作防腐蚀处理。 !"!"* 接地引入线不宜从铁塔塔脚附近引入。 ’", 室内等电位连接 !"*") 通信局(站)室内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一般可采用网状、星形或网状—星 形混合型接地结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结构和组合方式见图 ’","* - *和图 ’","* - !所 示。 图 ’","* - * 等电位连接的基本结构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Absent Image File: 0 图 !"#"$ % & 等电位连接的组合方式 !"#"$ 通信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方式,采用 ’型还是 (型,除考虑通信设备的分布和 机房面积大小外,还应根据通信设备的抗扰度及设备内部的接地方式来选择。 !"#"! 各楼层室内等电位连接网络应与垂直接地主干线()*)可靠连接。使用局部 汇流排(+,-)的等电位连接网络,应引至本楼层汇流排(.,-)或水平接地汇集线。 !"/ 接地汇集线 !"%"& 接地汇集线一般采用铜排或热镀锌扁钢,不同金属连接点应防止电化腐蚀。 !"%"$ 接地汇集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或材料机械强 度来确定,一般应 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0122& 的铜排,高层建筑物的垂直接地主干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1122&的铜排。 !"%"! 垂直接地主干线()*),应贯穿于通信局(站)建筑物各层,其下端连接在建筑 物底层的环形接地汇集线上,同时与建筑物各层钢筋(或均压带)连通。当机房采用星形 等电位连接方式时,各楼层汇流排(.,-)就近与垂直接地主干线()*)连接,如使用多根垂 直接地主干线()*)时,每条 )*应与楼层均压网相互连通。 !"%"# 当各层机房使用网状或网状—星形混合结构等电位连接方式时,应使用多 根垂直接地主干线,垂直接地主干线与每层机房的水平接地汇集线连通。当建筑物的钢 筋结构符合 3- /1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建筑物钢筋作防 雷装置的规定时,可不设垂直接地主干线()*),直接利用其建筑钢筋结构作为接地装置。 !"%"% 使用网状或网状—星形混合结构时,水平接地汇集线应根据通信设备的分 布分层设置,并应充分利用机房内楼柱的预留接地端子多点接地。各类通信设备的接地 线应就近从水平接地汇集线或局部汇流排引入。 !"0 接地线 !"’"& 通信局(站)内的各类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和机械强度选 —!5—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Absent Image File: 0 择。 !"#"$ 一般设备(机架)的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的多股铜线。 !"#"! 各层接地汇集线与机房分汇流排(%&’)的连接线,在距离较短时,可采用截 面积 !"##$多股铜线,当距离较长时,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 !"#"% 数据服务器、环境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器等小型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 积不小于 *##$多股铜线连接到本机架的汇流排,然后用 !"##$ 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水平 接地汇集线(或机房汇流排)。 !"#"& 光缆的金属加强芯和金属护层应在分线盒或 +,-架内可靠连通,并与机架 绝缘后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 的多股铜线,引到本机房内第一级接地汇流排(或汇集 线)上。 !"#"# 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 接地线布放时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绕。 !"#"( 多股接地线与汇流排连接时,必须加装接线端子(铜鼻),接线端子尺寸应与 线径相吻合,压(焊)接牢固。接线端子与汇流排(汇集线)的接触部分应平整、紧固,无锈 蚀、氧化,不同材料连接时应涂凡士林或黄油防锈。 !"#") 一般接地线宜采用外护套为黄绿相间的电缆,大截面积电缆应保证接地线 与汇流排(汇集线)的连接处有清晰的标识牌。 (./ 各类入局缆线的防护 !"’"* 各类缆线应埋地引入,避免架空方式入局。 !"’"$ 高压电力电缆入局时,埋地长度应大于 $00#;低压电力电缆入时,埋地长度 应大于 !)#(高压电力电缆已做埋地处理时,低压电缆的埋地长度可不做限制)。当埋地 引入有困难时,应适当增加电源系统第一级过电压保护设备的防护等级。 !"’"! 当变压器或高压避雷器频繁受到雷击损坏时,可要求电力部门将变压器高 压侧的 )12配电避雷器更换为强雷电负载避雷器。 !"’"% 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入局时,应将金属护套接地。无金属外护套的电缆宜 穿钢管埋地引入,钢管两端做好接地处理。 !"’"& 入局市话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在进线室或 3,-架下做接地处理。 !"’"# 市话电缆的空线对,应做接地处理。 (.4 光缆线路的防雷 !"("* 光缆路由选择时应有意识地避开下列雷害事件发生概率较高的地点: !.!0#深处的土壤电阻率!!0发生突变的地方; $" 石山与水田、河流的交界处,矿藏边界处,进山森林的边界处,某些地质断层地带; —*5—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面对广阔水面的山岳向阳坡或迎风坡; #" 较高或孤立的山顶; $" 以往曾屡次发生雷害的地点; %" 孤立杆塔及拉线,高耸建筑物及其接地保护装置附近。 !"&"’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 !"的地区,以及有雷击历史的地段,光缆线路应采取防 雷保护措施。 !"&"! 无金属线对,有金属构件的直埋光缆线路的防雷保护可选用下列措施。 #$ 排流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 % #"""·&的地段,可不设排流线; !)!#"为 #"" ’ ("""·&的地段,设一条排流线; ))!#" * ("""·&的地段,设两条排流线; +)排流线的连续布放长度应不小于 !,&。 !$ 光缆在野外长途塑料管道中敷设时,可参照下列排流线设置原则: #)!#" % #"""·&的地段,可不设排流线; !)!#"!#"""·&的地段,设一条排流线; ))排流线的连续布放长度应不小于 !,&。 )$ 光缆接头处两侧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通。 +$ 局站内的光缆金属构件应做接地处理。 ($ 雷害严重地段,光缆可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结构形式。 -$ 在易遭受雷击的地区,光缆接头盒宜采用两端进线的方式。 !"&"# 光缆线路应尽量绕避雷暴危害严重地段的孤立大树、杆塔、高耸建筑、行道 树、树林等易引雷目标。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消弧线、避雷针等措施对光缆线路进行保护。 !"&"$ 架空光缆线路除可采用本规范第 )$.$)条 )、+、(款措施外,还可选用下列防 雷保护措施: #$ 光缆架挂在长途明线的下方; !$ 光缆吊线间隔接地, )$ 雷害特别严重地段敷设架空地线。 !"&"% 局间架空光缆的防雷应满足下列要求: #$ 架空光缆宜避开易遭受直击雷的特殊地段(如山梁、水坝、河边开阔地及山谷内的 开阔地段);光缆吊线应每隔 )""&利用电杆避雷线或拉线接地,每隔 #,&左右加装绝缘 子进行电气断开; !$ 雷害特别严重地段的架空光缆上方应设架空地线。 !"&"( 局间或高山微波站、基站的直埋光缆与进站低压电力电缆可酌情利用沟槽 同沟埋设,埋深宜根据地质情况或满足进局低压电力电缆的要求。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其他设施的接地 !"#"$ 机房楼顶的铁塔和各种金属设施,均应分别与楼顶避雷带或雷电引下线就 近多点连通。 !"#"% 楼顶的航空障碍灯、彩灯、无线通信系统铁塔上的航空障碍灯及其他用电设 备的电源线,应采用有金属外皮的电缆。在楼顶横向布设的电缆,其金属外护套或金属管 应与避雷带或接地线就近连通。上下走向的电缆,其金属外护套应至少在上下两端各就 近接地一次。 !"#"! 机房内各类金属管道均应就近接地。大楼所装电梯的滑道上、下两端应就 近接地,距离地面 !$%以上时,宜向上每隔一层就近接地一次。 !"#"& 大楼竖井内的金属槽道或连通式垂直电缆柜,其自身节与节之间应确保电 气接触良好,并就近多点接地。 !"#"’ 室内的走线架及各类金属构件必须接地,各段走线架之间必须电气连通。 !"#"( 太阳能电池的馈电线应采用金属护套电缆,其金属护套在机房入口处应就 近接地。 & 综合通信大楼的防雷与接地 &"’ 一般原则 &"$"$ 综合通信大楼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将围绕建筑物的环形接地体、建筑物基 础地网及变压器地网相互连通,共同组成联合地网。局内设有地面铁塔时,铁塔地网必须 与联合地网在地下多点连通。 &"$"% 如局站内有多个建筑物时,应使用水平接地体将各建筑物的地网相互连通, 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距离较远或相互连接有困难时,可作为相互独立的局站分别处理。 &"$"! 综合通信大楼供电应采用 ()(() * +、() * , * +)方式。 &"- 接地系统设计 &"%"$ 综合通信楼的地网应参照图 &"-"’执行。 &"%"% 综合通信楼内可设置一根或多根垂直接地主干线(./),敷设方式应参照图 &"-"-执行。 &"%"! 垂直接地主干线的数量可根据机房平面大小和竖井的数量确定。在高层建 筑物内,垂直接地主干线至少应每隔一层与楼层均压带连通一次。 &"%"& 当建筑物横梁和楼柱的钢筋结构电气连接不可靠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置 接地总汇集环,垂直接地主干线由接地总汇集环接地。接地总汇集环与建筑物均压带的 —0#—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图 !"#"$ 综合通信大楼的地网示意图 图 !"#"# 综合通信楼垂直接地主干线(%&)的连接示意图 连接方式应参照图 !"#"!执行。 !"#"$ 综合通信大楼内各楼层的接地系统,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楼层面积、楼层 数量和通信设备情况,选用以下两种连接形式。 $" 当采用第一种连接形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注:接地总汇集环与建筑物均压带每相隔 ! " #$%相互作一次连接 图 &’(’& 底层接地总汇集环与均压带的连接示意图 #)各、楼层(或机房)的等电位连接方式可参照图 &’(’! ) #; 图 &’(’! ) # 第一种连接形式的机房接地示意图 ()水平接地汇集线宜敷设成封闭的环形结构; *)水平接地汇集线应沿墙壁或走线架安装,并与垂直接地主干线连接,同时就近与室 内楼柱预留接地端多点连通; &)当建筑物的钢筋结构符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利用建筑物钢筋作防雷装置的规定时,水平接地汇集线可直接利用机房内楼柱钢筋引出 的预留接地端子多点接地; !)根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情况,可在环形水平接地汇集线范围内,沿走线架增设水平 接地汇集线形成适当的网格;水平接地汇集线上应预留连接孔(一般直径 .%%); /)机房通信设备应由水平接地汇集线就近接地; —.0—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机房内使用星形接地的子系统,应连接到楼层汇流排("#$)或就近与水平接地汇 集线连通。 %& 当采用第二种连接形式时,综合通信楼内的等电位连接方式参照图 ’&%&( ) %。 ’&* 通信设备的接地 !"#"$ 总配线架(+,")宜设置在大楼低层的进线室附近,+,"接地引入线应从地 网两个方向就近分别引入(或从建筑物预留的接地端子及底层接地总汇集环引入),连接 到 +,"架汇流排上。 !"#"% 当不同通信系统或设备间因接地方式引起干扰时,可分别设置独立汇流排 (-#$),各通信系统设备的接地线连接到各自汇流排(-#$)后,再分别引至楼层汇流排 "#$(或汇集线)接地。 !"#"# 综合通信大楼中通信设备的直流配电系统的接地与连接宜参照 ./0接地手 册的规定。 !"#"! 采用分散供电的综合通信大楼,直流电源应在各自机房的接地汇集线(或机 房内一级汇流排)接地。 !"#"& 严禁使用中性线作为交流接地保护线。 ’&’ 传输接口的保护 !"!"$ 交换机与传输设备使用 %+123信号线连接时,交换机房与传输机房应就近设 置,避免因两机房之间等电位连接不好,造成 %+123线路过电压保护困难。对交换机至传 输设备的 %+123连接线,主要保护措施应以改进等电位连接和加强线路的电磁屏蔽为主, 问题无法解决时,可改用光纤连接。 !"!"% 对局外引入的 45+电缆、移动基站的 %+123信号线和远端机房引入的信号 电缆,应在 ,,"架的相应端口安装 64,。 !"!"# 为增加 %+123线路的屏蔽效果,降低端口的雷电过电压,,,"架(包括接头 插座)应可靠接地。 ’&( 计算机网络的保护 !"&"$ 综合通信楼内的网管系统中,应对远距离、跨楼层和楼外引入的网络线、控 制线,采用两端过电压保护。 !"&"% 对综合通信楼内的计算机网络,应对网络设备端进行过电压保护。各办公 计算机终端应保证电源插头的 4#线可靠连通。对重要的和曾经发生雷击损坏的办公计 算机终端,可根据情况安装“电源 7网络综合保护插板”。 !"&"# 各楼层计算机插座的电源配电箱宜安装 64,进行保护,4#线应与由 64,接 地的汇流排连通。 —88—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图 !"#"$ % # 综合通信楼第二种接地连接方式示意图 !"#"! 网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接口的 &’(应满足设备传输速率的要求,&’(接口的 线位、线序应与被保护设备接口兼容。 !") 监控系统的保护 !"$"% 环境监控和视频监控系统应根据情况对相应线路两端接口及设备电源进行 过电压保护。当楼外的监控点不在联合地网范围内时,必须在信号线路及电源线路两端 接口安装 &’(。 !"$"& 监控线缆的布放应避免使用架空线路,尽量远离铁塔,并采用屏蔽电缆或穿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金属管敷设。电缆屏蔽层和外部屏蔽体,应两端接地。 !"#"$ 选择各类监控接口(如 !" # $%$、!" # &’(、!" # &$&、视频等)")*时,应满足 设备传输速率(带宽)的要求,")*接口与被保护设备接口应兼容。 &+, 建筑物防雷 !"%"& 综合通信楼的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满足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外, 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0+ 建筑物防雷装置中的雷电流引下线宜利用机房外围各房柱内的外侧主钢筋(不小 于二根)。钢筋自身上、下连接点应采用搭接焊,其上端与楼顶避雷装置、下端与地网、中 间与各楼层均压网焊接连通,形成法拉第笼式结构。楼顶设有塔楼或铁塔时,塔楼柱子和 铁塔塔脚亦应按以上要求设雷电流引下线。 $+ 楼高超过 %/1时,楼顶宜设暗装避雷网,房顶女儿墙应设避雷带,塔楼顶应设避雷 针,且三者间应相互多点焊接连通。 %+ 暗装避雷网、各均压网(含基础底层)可利用该层梁或楼板内的两根主钢筋按网格 尺寸不大于 0/1 2 0/1相互焊接成周边为封闭式的环形带。网格交叉点及钢筋自身连接 处均应焊接牢靠。 ( 有线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0 市话接入网站、模块局 ’"&"& 有线接入网站应符合下列要求: 0+ 有线接入网站应在建筑物外四周设置环形接地体; $+ 机房的接地引入线应从外设环形接地体就近引入,与总接地汇流排连通,3*4架 接地母线就近由总接地汇流排接地; %+ 当有线接入网站内的 3*4架和总接地汇流排相距较远时,3*4机架可就近由外 设环形接地体直接入地,3*4架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大于 %(11$的多股铜线; &+ 有线接入网站接地方法可参照图 (+0+0执行。 ’"&"( 有线接入网站与移动通信基站共址时,应提高第一级 ")*的防护等级,")* 的选择可参考同类移动基站。 ’"&"$ 接入网站的供电系统采用的 55供电方式时,单相供电时应选择“0 6 0 型” ")*,三相供电时应选择“% 6 0型”")*。 ’"&"! 利用农村民用建筑物作机房外设环形接地体有困难时,应根据机房环境条 件做一组接地体(接地电阻宜不大于 0/!),建筑有基础钢筋的要在地下与接地体相互连 通。 —0/0—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图 !"#"# 有线接入网站接地示意图 !"#"! 在公共建筑物中建接入网站时,应利用建筑物的基础地网作为接地体,预留 接地端较远时,可敲开室内楼柱,由建筑主钢筋引出接地端子。如果室内有上下水管,可 作为辅助接地体。 !"#"$ 模块局的地网、接地和电源雷电过电压保护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应参照接入网站。 !"#"% 无线接入网站机房的地网应采用环形接地体,并用水平接地体与天线塔杆 地网多点连通,机房接地引入点应在远离塔杆一侧。 !"#"& 无线接入网站的发射天线,应在塔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馈线的金属外 护层应在进入机房前做接地处理。 !"#"’ 无线接入网站接地方法可参照图 !"#"$执行。 图 !"#"$ 无线接入网机房接地示意图 !"#"#( 无线接入网站的接地电阻值宜控制在 #%!以内。在接地电阻难以达到时, 可在地网四角增加辐射形水平接地体。 !"#"## 市话接入网站和小型模块局机房的总接地汇流排和第一级 &’(,应设在市 电引入的交流配电箱(柜)旁。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宽带接入点 !"#"$ 宽带接入点机房的接地,宜就近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体,不能利 用时应就近制作简易地网,并将接地引入线连接 " 到交流配电箱旁的总接地汇流排上。 !"#"# 宽带接入点的室外铜缆宜穿钢管敷设,钢管两端应接地。 !"#"% 网络交换机接口有出、入建筑物的铜缆时,应在线路端口加装网络线 $%&。 !"#"& 接入点机房内网络交换机、’()、光端机的交流配电箱内,应加装交流 $%&。 !"* 光缆中继站 !"%"$ 光缆中继站的地网设置和电源雷电过电压保护,应参考有线接入网站。 !"%"# 光缆中继站第一级 $%&应安装在配电箱附近。 !"%"% 站内 +&,、&&,机架应就近接地。 -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 一般原则 ’"$"$ 移动通信基站必须采取联合接地、站内等电位连接、馈线接地分流、雷电过 电压保护和直击雷防护的综合防雷措施。 ’"$"# 移动通信基站的地网设计应根据基站构筑物的形式、周边环境、土壤组成、 土壤电阻率、地形以及地网的雷电有效冲击半径等因素,确定地网的边界和形状。 ’"$"% 移动基站电源系统第一级 $%&的指标,应根据年雷暴日、海拔高度、地理环 境、建筑物的形式、供电方式以及当地的供电电压的波动范围来选择,并应考虑各级 $%& 的配合问题。 -"# 基站地网 ’"#"$ 移动基站的主地网应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组成,或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 和变压器地网组成。 ’"#"# 机房地网由机房建筑基础(含地桩)和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环形接地体应 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敷设,并与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焊接连通。 机房建筑物基础有地桩时,应将各地桩主钢筋与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 ’"#"% 铁塔地网应采用 /011 2 /11的热镀锌扁钢,将铁塔四个塔脚地基内的金属 构件焊接连通,铁塔地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 *1 2 *1。 ’"#"& 铁塔位于机房旁边时,应采用 /011 2 /11的热镀锌扁钢,在地下将铁塔地 网与机房外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之间可每隔 * 3 !1相互焊接连 —*0.—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通一次,且连接点不应少于两点。 !"#"$ 机房被包围在铁塔四脚内时,铁塔地网与机房的基础地网应联为一体,外设 环形接地体应在铁塔地网外敷设,并与铁塔地网多点焊接连通。 !"#"! 专用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外,且距地网边缘 !"#以内时,应用水平接地体 与地网焊接连通。距地网边缘大于 !"#时,可不与地网连通。 !"#"% 移动通信基站所在地区土壤电阻率低于 $""!·#时,基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 阻宜控制在 %"!以内;当基站的土壤电阻率大于 $""!·#时,可不对基站的工频接地电阻 予以限制,此时地网的等效半径应!&"#,并在地网四角敷设 &" ’ !"#的辐射型水平接地 体。 !"#"& 埋设辐射形水平接地体时,可根据周围的地形环境确定接地体的走向、埋 深、长度和根数。 !"#"’ 移动基站使用钢管塔时,应从钢管塔基础敷设不少于两根辐射形水平接地 体,水平接地体应根据周围的地形环境,向远离机房的方向敷设。钢管塔的地网应和机房 地网在两侧用水平接地体可靠连通。 !"#"() 对接地电阻较高的基站,应适当提高电源一级 ()*的保护等级、增加各个 端口的保护措施等予以补偿。 +,! 直击雷防护 !"*"(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安装在建筑物房顶时,如天线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 内,不宜另外架设独立的避雷针。 !"*"# 安装在建筑物房顶的基站天线,如不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内,应在抱杆 (或增高架、铁塔)上安装避雷针,抱杆(或增高架、铁塔)应于楼顶避雷带或避雷网焊接连 通。 !"*"* 移动通信铁塔的避雷针应将移动机房和塔上通信设备置于保护范围内,可 使用塔身作接地导体。当塔身金属构件电气连续性不可靠时,应使用 -"## . -##的热 镀锌扁钢设置专门的铁塔避雷针雷电引下线。 !"*"+ 铁塔位于机房屋顶时,铁塔四脚应利用建筑物柱内的钢筋作雷电引下线,或 与楼(房)顶避雷带就近不少于两处焊接连通。建筑物无钢筋结构作雷电引下线时,铁塔 四脚应专设雷电引下线,并与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 !"*"$ 移动基站建在办公楼或大型公用建筑上时,铁塔(或增高架、抱杆)应与楼顶 避雷带、避雷网或楼顶预留的接地端多点连接。机房的接地引入线可以从机房楼柱钢筋、 楼顶避雷带或邻近的预留接地端引接。 !"*"! 使用活动机房的移动基站,机房的金属框架必须就近做接地处理。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馈线的接地保护 !"#"$ 铁塔上架设的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天线处、离塔处以 及机房入口处外侧就近接地;当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长度大于 !$%时,宜在铁塔中部增 加一个接地点,接地连接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 的多股铜线。室外走线架始末两 端均应接地。 !"#"% 铁塔建在机房上时,馈线及其他同轴电缆下端除在离塔处接地外,还应在机 房馈线入口处设室外汇流排,作为馈线的接地点,室外接地排应直接与地网相连。馈线及 同轴电缆下端接地点不宜接在铁塔一角。 !"#"& 移动基站建在郊区、山区、市内孤立高大的建筑物上(或地处中雷区以上), 且馈线较长时,宜在机房入口处安装馈线 ()*(或在设备中内置 ()*),馈线 ()*接地线从 室外汇流排接地。 !"#"# 安装小微波的基站应将微波设备的室内和室外单元可靠接地,内外单元之 间射频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在铁塔的上部、下部接地,室内单元的 ’+,-.(或使用的其他 类型信号)接口应安装 ()*。 !"/ 机房内的等电位连接 !"’"$ 采用环形等电位连接时,应在机房内沿走线架和墙壁设置环形接地汇集线, 环形接地汇集线应多点就近与地网连通,站内设备由环形汇集线就近接地。站内连接方 法参照图 !"/"&执行。 图 !"/"& 环形接地汇集线与设备及地网连接示意图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采用星形等电位连接时,基站的总接地汇流排,应设在配电箱和第一级电源 !"#附近,开关电源以及其他设备的接地排母线均由总接地汇流排引接。如设备机架与 总汇流排相距较远时,可以采用两级汇流排,连接方法参照图 $%&%’执行。 图 $%&%’ 星形接地汇流排与设备及地网连接示意图 !"#"% 机房采用星形接地方式,并使用二级接地汇流排时,第一级电源 !"#、交流配 电箱及光纤加强芯和金属护层的接地线,应从总接地汇流排接地;站内其他设备从第二级 汇流排接地。两个接地汇流排应用截面积为 ()**’以上的多股铜缆相连。 $%$ 接地引入线和室内接地处理 !"!"& 接地引入线的长度不宜超过 +)*,材料为 ,)** - ,**的热镀锌扁钢,或截面 积为 .&**’的多股铜缆。接地引入线应从机房地网环形接地体引到机房环形接地汇集 线(或总接地汇流排)。 !"!"$ 接地引入线与地网的连接点宜避开避雷针的雷电引下线及铁塔塔脚。接地 引入线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和绝缘防腐的措施。 !"!"% 环形接地汇集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 **’铜材或 /$)**’热镀锌扁钢。 !"!"’ 使用星形连接方式的机房,总汇流排应为不小于 ,))** - /))** - &**的铜 排,并预留相应的螺孔以便连接。 !"!"# 机房内走线架、电池架、机架、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做接地处理, 走线架应电气连通。室内走线架不得与室外馈线架直接连通。 $%( 供电线路的防护 !"("& 移动基站的电力电缆应埋地敷设,使用专用变压器时高压电力电缆的埋设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长度不宜小于 !""#。低压电缆进入基站机房时,其埋地长度不宜小于 $%#(当高压电力 电缆已采用埋地敷设时,低压侧电缆一般不做要求)。低压埋地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铠装 层的电力电缆或穿钢管埋地引入机房,电缆金属铠装层和钢管应在两端就近与变压器地 网和机房地网连通。 !"#"$ 站内、外使用的电源配电箱应安装断路开关,不得安装漏电开关。 !"#"% 山区经常遭受直击雷侵入的架空电源线,可在架空电源线上方 $#处,同杆 架设避雷线(即架空地线),避雷线可以使用中 &##以上的钢绞线,每隔 ’ ( %杆做简易地 网接地,避雷线垂度应与电源线一致。 !"#"& 对高压避雷器及变压器频繁受到雷击损坏的基站,可要求电力部门将变压 器高压侧的 %)*配电避雷器更换为强雷电负载避雷器。 + 小型无线通信站的防雷与接地 +,$ 一般原则 #"’"’ 考虑到小型无线通信站的使用和安装环境,应采取经济、合理的防护措施, 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 #"’"$ 小型无线通信站的接地,应充分利用所在建筑物的避雷带、避雷网或其他接 地构件。 #"’"% 在民用建筑物上安装小型无线通信基站应考虑建筑物内的居民安全。 +,! 直击雷防护 #"$"’ 室外站、边界站应在其杆塔或通信平台的上方安装避雷针,其收发天线应在 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 #"$"$ 小型无线通信基站的天线及设备应在建筑物避雷针或其他避雷装置的保护 范围内。无法利用建筑物避雷装置保护时,应在天线支架上安装避雷针作为接闪器。如 建筑物有完善的建筑防雷装置时,天线支架和避雷针应就近由避雷带、避雷网等接地。 #"$"% 小型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钢管,采用圆钢时直径应不小于 $-##;采用钢管 时直径应不小于 !% ##,钢管壁厚度不小于 !,%##。避雷针的针尖应高出天线顶端 $#。 #"$"& 避雷针的接地引下线应采用!&镀锌圆钢或截面积不小于 ’%##! 的多股铜 线。采用多股铜线做接地引下线时,应在入地处套钢管防止机械损伤。 #"$"( 小型无线通信基站设备与避雷带距离较近时,应将基站设备放到避雷带下 方。 +,’ 地网 #"%"’ 新建的公共建筑物、办公大楼宜直接利用建筑物的建筑地网接地。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民用建筑物可利用建筑物梁、柱的主钢筋作引接地点,或将避雷带与钢筋相 连后做接地点。对设计规范、连续完整的避雷带,可直接做接地引入点。 !"#"# 建筑结构质量较差的民用建筑物,没有合格的避雷带或建筑物是砖混结构 时,必须在楼下设置接地网,新设地网应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相连,并引至楼上接地汇流排。 !"#"% 室外站、边界站使用通信塔杆时,宜围绕杆塔半径 ! "范围设置封闭环形接 地体,并与杆塔地基钢板四角可靠焊接连通,如接地电阻大于 #$!,应在环形接地体的四 角敷设 #$ % &$"的辐射形水平接地体,参考图 ’(!()执行。 !"#"& 室外站、边界站使用室外通信平台时,宜围绕通信平台四周,在 !"远的距离 设置封闭环形接地体,避雷针引下线直接与地网相连,如接地电阻大于 #$!,应在环形接 地体的四角敷设 #$ % &$"的辐射形水平接地体。 图 ’(!() 室外通信塔杆地网示意图 ’() 接地汇流排 !"%"’ 小型无线通信基站的接地汇流排,应设置在设备的下方,作为基站设备、电 源 *+,、信号 *+,及天馈线 *+,的接地参考点。接地汇流排使用截面 )$"" - )""的铜 排,长度和螺柱孔的数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装在室外通信平台的室外站、边界站的接地汇流排,应设置在配电箱内,接 地汇流排使用截面 )$"" - )""的铜排,长度和螺柱孔的数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缆线屏蔽与接地 !"&"’ 出入小型无线通信基站的缆线(信号线、电源线)应选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 缆,或将缆线穿入金属管内布放,电缆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与接地汇集排或基站金属支架 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 !"&"$ 小型无线通信基站设备的机壳及机架等非通信用的金属构件应进行接地处 理。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 电缆空余线对必须进行接地处理。 !"#"% 缆线严禁系挂在避雷网或避雷带上敷设。 ! 微波、卫星地球站的防雷与接地 !"# 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 &"’"’ 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 微波站、特别是高山微波站的雷电活动十分强烈,雷电通过交流电力线和铁塔进 入机房,经常对局(站)造成危害。确保微波站构筑物、站区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站内通信 设备的正常工作,必须对微波站进行综合防雷保护。 $" 微波站的防雷、接地和过电压保护设计,应在联合接地的基础上,采取泄放、消峰、 屏蔽、等电位设计和过电压保护等综合防护措施。 %" 微波站的供电电缆及其他进出缆线,必须具有金属外护层或穿金属管道敷设,并 埋设于地下。 &"’"( 微波站的地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微波站地网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变压器地网及地面均压网组成; $" 机房地网应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自然横竖梁内的 $根以上主钢筋(必要时辅以相 同尺寸的钢筋),组成网格不大于 %& ’ %&的机房基础地网,并围绕机房建筑物外设立的 环形接地体,将机房基础地网与外设环形接地体多点连通组成机房地网; %" 微波铁塔设在机房旁边时,其地网应延伸到塔基四脚外 #"(&以远的范围,网格尺 寸应不大于 %& ’ %&,周边为封闭式结构;同时应利用塔基地桩内 $根以上主钢筋作垂直 接地体,与铁塔外围地网焊接连通,组成铁塔地网。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应每间隔 % ) (& 相互焊接连通(至少有两处连通),并组成封闭的地网; *" 微波机房位于铁塔内或铁塔位于机房屋顶时,机房地网与铁塔地网合二为一; (" 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内时,变压器可与机房合用一个地网;电力变压器设置在 机房外,且距机房地网边缘 %+&以内时,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应相互焊接连通; ," 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在微波站内有人员活动的空地地下,应敷设网孔不大于 #+& ’ #+&的均压网,均压网使用扁钢,埋设深度可根据土层厚度决定,一般以 +"* ) +"- &为 宜,均压网应与机房地网、铁塔地网等互连通形成更大的封闭网格; -" 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降低地网地电位,可以在联合地网四周土壤情况较好的地 方,增设辅助地网和附加集中接地装置,集中接地装置一般可敷设 % ) (根垂直接地体; !" 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可在地网外围增设一圈环形接地体以扩大其面积,并 在四周敷设多根辐射形水平接地体,其长度宜在 $+ ) %+&;增设的环形接地体与联合地网 —.+#— 第一部分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规范 (包括均压网)之间应每间隔 !"#左右相互焊接连通一次;外围环形接地体可根据具体地 形、土层情况决定其边界形状,当垂直接地体埋设有困难时,可以根据土层情况减少埋设 深度或数量; $% 高山微波站地网可参照图 &%!%’执行。 图 &%!%’ 高山微波站地网示意图 !"
本文档为【通信局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784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1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9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2-05-22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