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明法師開示錄

慧明法師開示錄

举报
开通vip

慧明法師開示錄慧明法師開示錄   慧明法師主講 陳耀智 敬述   緣起 第一座 信願行 第二座 戒定慧 第三座 四皈依 第四座 心地法門 第五座 禪密兼修之心宗 第六座 心宗醫心病 第七座 本法假修與真修 第八座 本法心念與關節 第九座 煩惱菩提 第十座 三世因果 第十一座 事與理 第十二座 大乘小乘與淨土 第十三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四座 出世與入世 第十五座 有為無為之不二 附錄一 心地法門之透關 附錄二 心地法門之佛魔一心 附錄三 記慧明法師   緣起   吾師弘法江漢,越四年矣。同人隨侍丈席,得師一言半偈,如甲...

慧明法師開示錄
慧明法師開示錄   慧明法師主講 陳耀智 敬述   緣起 第一座 信願行 第二座 戒定慧 第三座 四皈依 第四座 心地法門 第五座 禪密兼修之心宗 第六座 心宗醫心病 第七座 本法假修與真修 第八座 本法心念與關節 第九座 煩惱菩提 第十座 三世因果 第十一座 事與理 第十二座 大乘小乘與淨土 第十三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四座 出世與入世 第十五座 有為無為之不二 附錄一 心地法門之透關 附錄二 心地法門之佛魔一心 附錄三 記慧明法師   緣起   吾師弘法江漢,越四年矣。同人隨侍丈席,得師一言半偈,如甲坼在原,被春風而不為如其長養。曩者,裒其旨要,輯為語錄。閒違謦欬,資以啟發,顧以言簡意遠,難抉幽微,兢兢以不得正如見以懼。乙亥秋,師歸自南京,展禮之餘,群思廣益,環請開示。師曰:「佛法本能定法可說,禪密兼修,只重證悟,不尚言說。於離言法中,必欲以言顯說,則言說亦成筌蹄,能會斯旨,不妨方便數演,用策事修,若執筌蹄,失宗義矣。」同人唯唯,迨圓音廣播,語語具含多昧,法法攝歸一心,心地法門之大旨,咸備于是。而方便導引,意則由淺及深,語則深入淺,不即經教,不離經教。於是執教者,自慚隔霧觀花,始分根蒂,初機者,自幸荒陬失路,頓識歸途。罷講之餘,同聲贊歎,遠地同人,阻於勝會,僉以瀑懸絕巘,隔壑聞聲;月在中天,萬川現影,不有紀錄,何以傳薪?不付棗梨,何從分膳?紛紛函述,所請胥同。師鑒其誠,遂許可焉。乃彙輯成篇,刊而布之。言曰開示錄,俾與會者,入耳成因;未與會者,亦得因言會意。惟耀智闕於修而淺於學,不能仰見吾師指外之月,遂難繪箜篌指上之音。筆述既竟,慚悚實多,謹志端倪,以明緣起。   丙子春 弟子 陳耀智 敬述   第一座  信願行   諸同學,禪宗法門,以「心即是佛」為究竟,所以不立語言文字,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路絕」。密法道理,更不可說。今以大家再三啟請,又因各位修持有年,對本法已有認識,姑且隨緣,方便說之,不過使大家知道的過程,以作修特之策進。望大家淨心諦聽,勿起分別;一起分別,便生知見。   「心即是佛」一語,是禪宗的根本,無論講到何處,都離他不開,以一切唯心故。信、願、行三字,有循序漸進的意義,學人往往隨便看過,未加審思。須知此此三字中,每一字都有其過程與差別,在座諸同學也有知教理的,也有初發心的,我且把信、願、行三字的過程與差別,略略解釋如下: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就重一個「信」字。但信有真妄之分,其間更要經歷許多過程。如果不明瞭這種過程,難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發生其他差別。「信」字過程,簡單說,有下列幾種:   一、不信。眾生本具佛性,與佛無二,但為多劫以來的業力障蔽,故上來對於佛法,是不信的;以後漸經親友勸導,或因環境關係,一時為外力促動,乃存一姑且試之之念。此時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雖學佛,而心中實未起信。   二、疑信。何謂疑信?疑者,惑而不定也。初學者,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懷疑。今天覺得學佛是好,明天又覺得學佛是不好。今天遇一善因緣之人來讚歎,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惡因緣之人笑為迷信,便又生疑惑。自己與自己矛盾;此種信,名為疑信。然則此疑,究竟從何處生出來的?當知還是從自心上出來的。試問自心既已生信,何又生疑?蓋信為真心所動,疑乃業力所生。眾生業力太重,故一念真心將起,而無邊業力即來遮障,不許學人起信修侍,此乃佛魔交戰關頭,何等危險,所以必須斷疑,方能生信。   三、淺信。初學人經過熏習,對佛法稍有認識,疑減信生,但發心不真,其信也淺;或為世法上之一切希望,或求知識上之淵博多聞,如此是普通之信,不能發生願與行的力量。何以故?因其信淺,等到利益不見,或環境變遷,便置信心於九霄雲外。這種信,譬如空中毛,遇到一陣風,就不知吹到何處去了。   四、深信。學佛人經過相當修持,已得受用,覺得佛法是有真理,從事修持,立志不變,此時還算不得真正認識,只可說是牆上草,雖說有根,一旦遇風吹來,遠足二面倒;即信佛之根基雖立,而恬帥、信法之心未固,今天皈依這個法師學禪,明天又皈依那個法師學密,若境生心,見異思遷,此乃不明白心佛,不知一門深入的道理。   五、定信。定信即是堅定之信,學人修到此時,熏習已久,業障漸消,信心才算堅定。如樹大根深,風不能搖,信師信法,獨一無二,猛勇精進,不生厭怠。但風大時,大樹還可動搖,如修行人根本業障翻動,加以外境壓迫,信心還是不免差別,所以定信仍非究竟。   六、真信。真信即是契合真如之信。真如是如如不動,清淨無相。信心到了如此地步,故曰真信。真信不動,也就同虛空一般,無可動搖。此時自心與佛、法、師,心心相應,息息相關,無纖毫痕跡,亦無絲毫分別。故,《金剛經》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到了這個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照上述「信」字過程看來,分析似乎嫌多。其實非將此等差別分析清楚,不能發生真信。如何能真?去妄即真,所以去妄是最要緊、最直截的工夫。然去妄又談何容易?若要容易,最好先從語言上下手;「信」字從人從言,即示人以下手方法。大家必以為此「信」字是世法上信實之信,與佛法上信仰之信,有何相干?須知佛法不離世法,言從心生,人以信立,慧明以前要大家守心口如一的戒,其用意即在此。大家不要把「心口如一」四字看輕了,此戒即是去妄立信的實際工夫。佛要比丘自陳過失,即徵信故;儒家亦說「言而有信」、言忠信等,亦是教人從言語上建立「信」字的基礎。即以商場論,有數百年的老商店,他們的貨物,比別家都貴,而生意鼎盛,歷久不衰。別家的貨比較便宜,人反不相信,此何以故?因為一則是真「一言堂」,貨真價實;一則喊價齊天,還價齊地,有欺妄故。即此一點,已可證明言行不二,才能立信;更可見「信」字的好處。世法上說:「民無信不立。」佛法上說:「信為功德母。」足見「信」字是世出世法上的根本。希望諸同學,時時審查自己,是否心口如一、言而有信,切勿信口開河,輕諾寡信,信用一失,做人的立場,尚且不夠,何能談得上學佛?   復次「願」字,凡作一事,必先有願,無願絕對不成,所以名曰願力。因要有一種願望,才能發生一種力量;有力量,才能向前推進。故信心已具,即當立願。但,願有小願、空願、真願、大願之分。   云何為小願?初學佛者,多半只求自利,其願力小。小願略說三種:一者、求現世榮樂,即求名利福壽,乃至妻財子祿等。二者、求來世福報,即求來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貴,享受快樂。三者、為求自了,著於涅槃。殊不知名利恭敬、妻財子祿,皆吾人往劫有漏善因所致,本不待求;即求得矣,而人生如夢,轉眼皆空。生人生天,富貴快樂,總在輪迴之中,難逃生老病死之苦。故六祖曰:「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凡此皆是小願。而妄求涅槃者,只圖自了,不知如來應世為的是救世度生,苟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是執頑空,亦是小願。   云何為空願?空願如空頭支票,不能兌現。即學佛人雖具信心,而業識之障蔽仍深,偶爾激於情感,一時興奮,輕立誓願,心口仍不相應,一願出口,轉身便忘;或但逞口說,借博虛名,如此立願,不但易墮妄語,且增違背誓願之大罪。   云何為真願?即真實不虛之願。無論願之大小,均出至誠,詳加審思,願心一發,存心動念,不敢隨便,任憑景況如何,始終如一,絕不違背。譬如發願對同參互相親愛,便隱惡揚善,遇事恆順;發願不動瞋恨,便事事和靄,煩惱不生,漸漸做到冤親平等。但其願真而不大,雖有受用,仍非究竟。   云何為大願?學佛到了因緣成熟,得遇善知識,徹底明瞭佛法真義,深知佛恩難報,發至誠不二之心,立利他無我、弘法利生、眾生不盡我誓不盡之大願;至於為法捐軀,傾財盡命,猶屬其次,此所謂宏誓大願。   大家當知願心即是因心,有因心才有果覺。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不但學佛要立願心,才能由因生果,即一種政策主張,或一種技術創造,亦必先具真確的見解;具了真確的見解,還須具有堅定的願望,艱險不避,百折不回,然後才可達到目的。若胸無定見,固不能成功;而願力不堅,必至精神渙散,還是失敗。這種事例很多,不必細舉。學佛人在自利方面,為明心見性;在利他方面,為濟世度生。濟世度生,固是難事;而明心見性,亦非近功,所以更非立真實的大願不可。吾人發願與發誓同,故名誓願。凡違背者,必受嚴重譴報。   復次「行」字。學佛人開始就要行,所謂依法奉行,但行是根於願來的,真實心願已發,即當照願實行,若有願無行,或行之不力,即同口說玉膳,不得一飽。所以無論願之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須難行要行、難忍要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計,行不達願,終不移改。但「行」字範圍甚廣,簡單說,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即是六度萬行,然萬行不離六度。依佛說,以布施度慳貪,以持戒度毀犯,以忍辱度瞋恨,以精進度懈怠,以禪定度散亂,以般若度愚癡,此六度均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之意,亦即「行」字之義。然則度人度己,二者何先?須知人我一體,自他兩利,何有後先?蓋度人即是度己,度己正為度人。大乘菩薩無我相、無人相,故只知利他;惟其只知利他,結果眾生未盡,而自己先度。小乘菩薩著於我相人相,只知自利;惟其只知自利,故我執難破,結果不易自度。即此可知,自利不利,尚在此岸;利他無我,才是彼岸。   總之信、願、行三字,皆由心發,大家現學心地法門,更當時時在心上用功。故六祖教人,一則曰:「此項心行。」再則曰:「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曰:「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望大家依心起信,依心立願,依心力行。心是真如,真如是真實不虛、如如不動之義;念念能依如是之心,則成真信、真願、真行。心本無量,體大無外,處處能依如是之心,則成大信、大願、大行,既真且大,自然心佛同體,感應道交。   慧明所說的話,都很粗俗,但話雖粗俗,亦不無理由。禪宗古德,誰不懂教?誰不是以粗俗的話來開示學人?其所以如此者,乃恐學人離開自心自性,專在經教文字相上枉用工夫,徒增理障故。   第二座  戒定慧   諸同學,上次講過信願行,今天講的是戒定慧。信、願、行、戒、定、慧,這六字是學佛人最要緊的基礎,而且是不能分開的。因為要有真信願行,方能談到戒定慧;亦要能持戒、習定、生慧,方能有真信願行。   禪宗以「心即是佛」為根本,一切都要在心上用功。心以無相為相,今天便講無相戒定慧。但既名無相,何以又有戒定慧?此即六祖所謂「隨方解縛」之意。蓋眾生業識甚重,若無方便,何能深入?故學佛人要先從持戒做起;能持戒,方能習定生慧。   云何為戒?心地無非自性戒。戒有有相與無相之分,有相名曰身戒,無相名曰心戒。習心地法門者,應嚴持時心戒,大家現在打坐,即是做心戒的工夫。何以故?因上座後,一心持咒,藉咒力鎖住一切妄念,久之妄念不生,便是心地無非的境界。不但上座如此,下座後還是如此,一切時、一切處,皆不起分別,不生煩惱,自然動靜一如,方算完成心地無非之戒。心戒境界雖然太高,只要真能發心,具有真信願行,又何難之有?不過業力未消,定力不夠,容易見境生心,心隨境轉,故不如兼守有相戒,比較有益。望大家參照以前所訂的透關八條(後附),仔細體會。何者屬於事相?何者屬於心相?事相是有相戒,心相是無相戒。由事相而戒到心相,就是從有相戒達到無相戒。須知守戒為佛法最要緊之事,無論何宗何派,皆重戒律。儒家亦有君子之三戒,顏子之四勿;而佛法包世出世法,更非持戒不能入門。中國佛法,近來不能盛行,因學人未能於身戒心戒實行遵守,故引人疑謗。我等亟應以身作則,努力在戒字上用功,以心地無非為戒本,以利他無我為正行,以透關八條為策進。戒身不妄作,戒心不妄動,久之定水澄清,心珠自現。   云何為定?心地無念自性定。學佛以得三昧為主,三昧者,正定之意。如何方能正定?就要一念不生。經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即是如如不動,不動即是定;苟一念微動,則無明煩惱隨之而起,心便不定,所以說:「心地無念即是定。」惟其無念,即名正念,而萬德具足,一切智慧自然現前。諸同學,不但學佛人要有定力,力不被魔擾,不為境遷;即世法上的一切,亦非具有定力不能成功。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定力所致。定力是由修養得來的,古來所有功在天下,名垂萬世者,未有不致力於修養。如諸葛武侯,一生功業,皆成就於「寧靜致遠」四字。所謂「寧靜」,即由修養得來的定;「致遠」,即由寧靜得來的慧。   云何為慧?心地無我自性慧。吾人的自心佛,妙用無量,不可思議,只緣迷人不知四大本幻,把假我看得太真,將本來般若勝智之真我遮障住了。學佛人第一要破我相,因為有我相,便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若無我相,即無一切相,則當體空寂,一切智慧自然現前,便能度一切苦厄,所以說:「心地無我自性慧。」試看古德及世法上聖賢豪傑,那一個不是從無我得來的?即如烈士捐軀,節婦殉夫,皆因一念無此假我,便能殺身成仁,捨身取義,名垂千古。學佛人若欲珠光顯露,起大智慧,即應先破我執。偈曰:   萬法唯一心 有我非覺體 權且立虛名 無相乃真成   諸同學,佛法法門雖多,總不離戒定慧三學。不過在三乘之中,三學境界各有不同,如六祖告志誠云:「汝師戒定慧,接小根智人;吾戒定慧,接大根智人。」蓋戒定慧之體同,而用不同,故境界不同。三學之道,不獨佛法為然,儒家亦然;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即是戒定慧三學之漸次。因為克己乃去物欲,即是「戒」:復禮乃恢復本然之性,本性不動,不動即是「定」;天下歸仁,乃妙用無窮,即是「慧」。可見世出世法,理無二致,一切唯心故。復次,戒定慧三學,戒中有定,定中有慧,慧中有戒;所謂一而三,三而一,皆不出自心。學人果能明白自心,自然悟得無相戒定慧矣。   第三座  四皈依   諸同學,四皈依有相皈依與無相皈依,今日所講是無相皈依。佛法有顯密之分,學顯者,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學密者,於三寶之外加一皈依師,因密法無上,重上師故,然此皆有相皈依。慧明所講無相皈依,是根據禪密兼修的道理,且依次略略說之。   皈依佛:是皈依那一佛?皈依釋迦佛,釋迦佛已滅度;皈依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西方;皈依十方諸佛,十方諸佛無量;皈依木雕泥塑繡繪之佛,雕塑繡繪之佛是表法而無知覺。然則究竟皈依那一佛?當知佛者,覺也。佛與眾生,本無差別,只覺與不覺之分。學佛人,是以始覺覺本覺;然始覺本覺,不離自心。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覺,並非皈依心外的佛。然則心外有佛否?曰:確有。釋迦佛雖滅度,而實末滅度;阿彌陀佛雖在西方,與十方諸佛的法身皆無量偏滿。但是諸佛雖無量偏滿,我等若自心不覺,諸佛與我等何干?必須自心常覺,方與十方諸佛感應道交,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覺。   皈依法:佛法法門無量,法法平等,我等究竟皈依那一法?當知法者,正也。皈依法,即是皈依正。學佛人要具正知正見,立正言正行。云何為正?清淨慈悲為正,心地無非為正,利他無我為正,無念無相為正。然清淨慈悲乃至無相,以及佛說八正道等,皆不出自心,心正一切正,所謂「一即一切」故。所以皈依法,即是皈依自心正。   皈依僧:僧之本義,即眾多比丘,一處和合。但過去僧不可見,現在僧很多,高僧亦不少,究竟皈依何僧?當知僧者,淨也。皈依僧,即是皈依淨。我等自心,原本清淨,只因多劫以來,汙染習深,以致靈明晦昧,造業受苦。從今以後,要掃去一切煩惱習氣種子,纖塵不染,回復本來清淨面目。所以皈依僧,即是皈依自心淨。   皈依師:學佛人迷時師度,悟才自度。一切眾生,有五性差別。若不定性之凡夫,遇大乘學大乘,通小乘學小乘,遇外道學外道。師的關係,最為重要;但此言有相之師,非無相之師。無相之師,即是自心。何以故?自心本來具足恆沙功德,與諸佛一體故。若捨自心,專向外求有相之師,縱遇明師,不在自心上時時檢點覺察,又何能與師心相應?大家從我學法,若依我色身為師,我之色身與大家何異?《慧明語錄》上明明說以心傳心為玄;既云玄,當非肉心,因肉心妄執,障蔽靈知故。既云心傳,當非語言文字可說,即此玄心,就是大家本心,即三世諸佛之果體,一切眾生成佛之正因,亦即吾人唯一無二之真師。所以皈依師,即是皈依自心師。   總而言之,四皈依:佛是覺,法是正,僧是淨,師是心;大家把此四字連貫起來,反正一看,就是覺、正、淨、心,心、淨、正、覺,即此可以悟到覺正才能淨心,心淨便得正覺。皈依覺、正、淨、心,皆是皈依自心。大家日日念著四皈依,不知四皈依的道理就是如此。而迷人總在相上去求,不在自心上體悟。當知離心外求,論顯教,有三藏之多;論密法,有五部之繁。試問:從那裹去修、去學?我佛出世,就為的是「心即是佛」一段大事因緣。禪宗古德紹承心法,故功德無量。吾人學佛,即應在自心上致力,方合佛旨。   諸同學,四皈依也是方便說的,正如一把鑰匙,交給大家拿去開鎖,鎖開了自然會見自心珍寶;但不能悟到無相四皈依者,總在相上打攪。若初發心時,或修持時,或禮佛懺悔時便覺;一轉念間,便又不覺。這種覺,是有相妄覺,非真覺也。希望大家把這種妄想差別的著相念頭,如快刀斬亂麻,一齊割斷,專從自心上用功,從覺上做起;去有相覺,悟無相覺,便是真正自覺。   復次說「正」。大家有了覺,才能正;若是不覺,便是不正,不正便是邪。邪則戒定慧都談不上,信願行也談不上,還說什麼四皈依?至於世法上,以合法律與道德的行為為正,否則不正;擇善而從則正,不善即不正。凡行不正者,不惟無益,而且有險。譬如鐵道雙軌,要平正無斜,火車才能通行:苟軌道傾斜不正,車便不通,如勉強開駛,便要出險。學佛的道理亦復如是。   復次說「淨」。學佛就是由染求淨,譬如白布一疋,汙染太甚,必待洗滌,然後能淨。吾人自忖,能否無染?不但名利恭敬,成種種貪愛之染;而且無明煩惱,成念念塵勞之染。當知一染,已足為身心之害,何況多染乎!所以修行人必須六根無染,三業漸消,庶可內障不生,外塵不染,如此始能清淨。   復次說心。釋迦佛五年尋師,所遇皆非,雪山成道,究依何師?豈非依自心寂照為師乎!六祖云:「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可見自度者,方算悟人;不依自心,云何自度?學佛人如果不依自心真空無相之師,專向心外馳求,今天說這個法師本領高,明天說那個法師神通大,試問:法師的高大與吾人本分有何相干?馳求愈甚,離心愈遠,如此學佛,何異南轅北轍,終難見性。   如上所述,可見佛、法、僧、師,皆不離自心;若離自心,則學顯學密,談性談相,皆屬客塵影事。若明自心,則無量法門如自藏家珍,取用不竭;不但顯密圓融,性相不二,即佛、法、僧、師亦不可得,故曰無相皈依即成無相菩提。   第四座  心地法門   諸同學,「心地法門」四字,吾人在表面上,每每忽略看過,不知這四字的意義最為緊要,最為廣大,如能細心領會,便可悟道,何在多求。這四字分開來講,「心」便是佛,「地」喻心量,「法」者正也,「門」者路也。就是說,此心若能如地,即入正覺之路也。   吾人自心,本來無量偏滿,能生萬法;亦加地具有博大深厚之德,能生萬物,故以為喻。地之所以能生萬物者,以其能任運隨時,行所無事,渾然無知,寂然不動。而眾生迷真逐妄,見境生心,遇物即動,於是自蔽靈明,轉增障礙;學佛人以妄修真,即當取法乎地。然山河大地,皆因妄生,有成有壞,吾人何必以妄為法?須知地雖是妄,它的功德,卻是無量。地能生一切物,能載一切物,能容一切物,而且生一切物,是來養育眾生,而不自私自利。載一切物,是大小兼收,淨穢一體,而無取捨分別之見;容一切吻,聽人汙穢毀鑿,寂然不動,而無厭拒瞋恙之念,所以稱為大地。假使吾人的心量,能夠與地同其大,能夠同地一樣利他,無取捨、瞋恚的我執,一切不動,便不難與真如本心相契,還有不成就的麼?我等學的是心地法門,日日說心地無非,利他無我,到底我等的心,能不能像地一樣的大?能不能養育眾生?能不能兼收並容,聽人汙毀而不動?不要說不能任人汙毀,恐怕一句空話都不能容;不要說養育眾生,恐怕對自己親屬,尚不免自私自利,如此還說什麼心地無非?學心地法門的人,時時刻刻,都要將自小與地比一比,看究竟比不比得上。據我看來,不要說像大地那樣大,甚至連一畝地那樣小,都比不上。何以故?一畝地,一午四季還能生許許多多的東西,來養育眾生,也有犯而不校的容量。試問:我等心量,比這一畝地的生育容量如何?大家若不在這個上面去思索、去用功,無論如何,得不著受用。   地能大能生,能載能容,與天合其德,所以古人稱天地之德曰大德。凡屬心量功德,同大地一般大,即為大德。學佛人已有成就,亦稱大德。儒家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學佛而成大德者,對於位祿名壽,已如夢幻泡影。惟初發心不明佛法者,多有為求位祿名壽而來,但是要得位祿名壽,必須到大德的地位才行;若想成為大德,則心量與功德,必須同大地一般才行。   諸同學,何謂登地菩薩?因其心量功德,儼然同大地一般大;至於二地、三地的菩薩,其心量功德,就同二地、三地一般大,乃至遠超十地,方稱等覺、妙覺。大家思量思量,我等心量功德,有一個地大沒有?須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等自心佛,本來具足無量功德,比十地遠大,只緣妄心不息,時時執著外境,遮障真如自住;亦如日月光明,本可普照,只因雲霧遮蔽,遂不顯現,一旦雲霧消散,光明頓復。修行人,一念真心,頓超十地,亦復如是。故廣額菩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大家要明白,地所以能夠成就如此大量功德,就好在渾然無知,寂然不動。我等其所以不能夠的,就壞在知見多、容易動;須知知見多、容易動,皆緣妄心不息所致。妄心就是火,吾人妄心一動,就如火在心內燃燒,遂生煩惱,故煩惱亦名熱惱,即是造業受苦之根本。   三界唯心,亦名火宅,火宅中本有法王,學佛人是要在火宅中覓法王,才算真有受用。而凡夫認幻為真,捨真逐幻,所謂「一翳在眼,空花亂墜,只見空花,不見法王」。殊不知三界一心,轉識即智,離妄即真,真即法王,不覓自見。凡夫不悟此理,自心中常被無明烈火燒著,不但不見法王,且被此火燒絕本具之功德,所謂「一念瞋心起,燒盡功德林。」我等學大乘法門,應知諸法如幻,諸法亦真;凡事不動無明,不生煩惱,認定壞就是好,好就是壞,一切一切,不取不捨,不但火不能燒,而且這個火,也就轉成智慧光,徹照無邊,與諸佛同體。吾人自心,原能自主,但因定力不夠,常被業境所轉;然業無自性,只要我等能把得失心、是非心、瞋恨心、分別心,乃至一百六十種相續心、八萬四千塵勞心,一概空去,妙明真心自然現前,便可與天地同德。   心地法門,以禪密兼修,而頓超直入,即凡成聖,亦是登地菩薩所修。大家能修此無上法門,即是大家因緣成熟,慧明不過指路而已,希望大家難行要行,難忍要忍,難捨要捨,難成要成,努力在心地上用功。如果遇而不遇,見同未見,錯過勝緣,豈不可惜!當知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等學佛是來解決生死問題的,若別有作用,不惟不得真實受用,且恐轉增業障。我等且不說解決生死問題,當這種末法劫難之際,何等煩惱!若無安心立命之道,易生厭世之心。但能依心地法門,切實修心,學地之量,法地之德,不僅清涼自在,且能轉動一切,又有何劫難之可虞?佛法目的,原是濟世利主;簡言之,就是要挽救人心。學佛人欲挽救人心,應該先救自心。欲救自心,應當在心念上用功,懺除一切惡念,增長一切善念,更要時時檢查自心正不正?大不大?能不能同地一樣不動?有沒有與地一樣功德?如此方是真修心地法門。我再給大家四句偈,仔細參思,自然有益:   學佛在心不外求 貪瞋癡愛疑妄盡 心地慈悲德具足 不動無明是活佛   第五座  禪密兼修之心宗   諸同學,禪密兼修之心宗,道理本不可說,今方便解釋其義,先將「禪」字略略說之。此「禪」字,或以為是六度中禪那之禪,或認為是六度之般若波羅蜜,其實禪宗之「禪」,統攝大度萬行,乃以心傳心之義。故永嘉禪師云:「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又有分為如來禪與祖師禪者,不知祖師禪與如來禪,同一心傳。禪宗乃釋迦佛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獨傳迦葉尊者,名為西方初祖;歷代單傳,至二十八祖達摩大師,為東土初祖,代代相承,心心密付,所謂教外別傳。   佛法真理,離言絕相。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乃無上法門。初祖東來,即為此「心即是佛」一大事因緣故,但禪宗境界太高,根機鈍劣者,不但鮮有言下即悟,且多流為口頭禪。蓋末法時代眾生,大都業障深重,故兼以密;密仗佛力,禪憑自力,佛力自力,合而為一,方可應機,深入究竟。   禪密兼修之心宗,有通別兩義。云何通義?先釋心:禪乃自心,密乃佛心。佛心自心,本來一心,皆此妙明圓覺之心。次釋宗:凡以文字顯者為「教」,不立文字者為「宗」。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故名為宗。密法雖有咒文,但循其音,不了其義,說等不說,有文字與無文字等,故亦名宗。所以禪密兼修,名曰心宗。云何別義?禪密各有其二:   首釋禪:一、依祖意。禪乃達摩祖師所傳之心法,不立語言文字,但以心傳心,故曰心宗。二、遵佛旨。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午,而自云未說一字,且於靈山會上,傳心迦葉尊者,囑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咐囑於汝,勿令斷絕。」是此正法眼藏,即是實相無相之玄心,故曰心宗。   次釋密:一、總釋。《大日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故曰心宗。又密咒亦名真言,梵音曰陀羅尼,即總持之義;一切密咒,皆諸佛菩薩微妙本心,密奧難知,可持而不可說,做曰心宗。二、別釋。密咒有八萬四千種,此六字大明咒,乃觀自在菩薩所說,是觀自在菩薩微妙本心,即諸佛之妙心,亦即眾生之一心,傳授六字大明,即是以心傳心,故曰心宗。   禪宗教外別傳,不依經教,不立漸次,即心即佛,所謂以心傳心。古德教人,多於喜怒哀樂之中,旁敲側擊,明啟暗逗,大機大用,無非使學人頓悟自心,舉足便踏入如來寶所,故名最上乘。然其流弊,易使學人淺悟即了,不復事修;或取靜為行,不知起用。密宗儀軌繁重,循序漸進,由小而大,不遺一法,不越一法,先修加行,然後傳本尊真言;復由念誦而觀想,漸及無相般若,以自力他力,歸入三密一如,即凡成聖。然其流弊,易使學人炫於神通,著入魔境,且製辦法器、莊嚴道場、供養上師等等,非富有資財而兼有閒暇者不辦。惟禪密兼修,取禪宗之自心是佛,實相無相,以救密法著相入魔之險;取密法之專重事修,藉不可思議之威力,感化有情,以濟禪宗淺悟即了,無相無得,不起度生之偏執。故禪密兼修,不偏執事壇,不具習漸次,只要根機相應,因緣成熟,無論貧富老幼,皆可修持。一面知道禪宗心即是佛,而不廢事修;一面知道密法以佛力加被故,心外有玄,而不著玄相,如此定能即身成就。末法時代,這才是應機普攝的法門。   密法雖有神通,須知此神通,是從微妙本心不可思議中生,仍是幻妄,學人千萬不可貪著。凡修密人喜說神通者,不但淆惑觀聽,且易入魔。古德云:「神通治病,皆聖末邊事。」當知密法功用,即凡成聖,不可言說,豈在神通治病乎!現在東密、藏密,風行全國,誠為佛法之勝緣,但學者每每貪多務得,接受一座法,尚未修得感應,又想第二法。今日來一金剛上師,去皈依;明日來一阿闍黎,亦去皈依,不知學到何處方是究竟?須知修密要一門深入,信師信法,更要始終不二,方能達到不可思議之境界。   佛說一切法門,究竟都歸一心,因眾生著相,恐其執著文字,乃於教外別傳,離言絕相,以顯心即是佛之體,特說密法,以示諸佛菩薩微妙本心之用。如來如此慈悲,以種種方便,顯示心要,而眾生是顯非密,是密非顯,自遺衣珠,良可悲憫!慧明現弘禪密兼修之心宗,是以禪為體,以密為用;以禪攝密,以密護禪,亦即以心攝心,以心護心。大家須知,禪也密也,其名雖二,其實則一;惟禪密兩宗,一則重悟,一則重修,禪密兼修,即應修悟並重。大家切勿謂禪乃頓悟,不待事修,須知理雖頓悟,事責漸修,何以故?風息浪未平,糞除臭味在,多生習氣,要修才能清淨。如黃金在礦,本質固然是金,但不採、不淘、不煉,即不能成為純金。六字大明,功德無量無邊,只要至誠專修,心念不二,自然有不可思議之力量,以消根本業障,而即身成就。若不能一門深入,差別心重,或不起大悲之心,均不相應。當知禪密兼修,以救世度生為心願,以佛心為自心,本尊是我,我即本尊,能發如此大心,自與諸佛菩薩以及本尊心心 相應,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曰心宗。   第六座  心宗醫心病   諸同學,近日天氣失常,傷風者多,須知吾人之病,尚不止此,且將病源及治法,略說如次。   凡病有無形、有形兩種。無形之病,貪、瞋、癡、愛,及一切煩惱等是;有形之病,外感內傷,及一切四大不調者是。無形之病為心病,有形之病為身病。身病起於心病,心若無病,身亦不痛。然此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云何有病?只因最初一念妄動,遂有此身,有身即是病。更以受、想、行、識,堅執我故,於是妄想執著;由貪瞋癡愛而起八萬四千煩惱,又生心病;由此心病,生出種種身病;所以生老病死隨業輪轉,無時無刻不在痛苦之中。我等既知身病源於心病,心病源於動念,病源已明,即應對症下藥。云何為藥?禪密兼修,即正本清源之阿伽陀藥,此藥乃釋迦佛傳下來,醫治眾生生老病死苦之妙藥,普治一切身心等病,所以如來亦稱大醫王。   學佛人知病求藥,故能離苦;而眾生夢夢,在病不知病,認苦為樂,不知茫茫業海,無量無邊,貧富賢愚,逃不出生老病死之苦。故有也苦,無也苦。有者不過往劫善因較多,然善因一盡,惡果隨之,輕則再轉人身,癡愚殘疾,重則墮三惡道,長幼沉淪。此等因果輪迴的事跡,或載之往籍,或播於軼聞,決非虛誕,惜乎世人不悟,病上加病,良可悲憫。近來天災人禍,層見迭出,不獨生者痛苦顛連,而死者亦成千成萬,此等共業,皆由眾生共同心病所致。然共同心病,即由各個人一念妄動所感,蓋自心不淨,遂致他心不淨,輾轉相引,而成共業;若悟得一切是幻,念念清淨,則當下身心輕安。若自心病減,共同心病亦減。何以故?自心清淨,他心清淨故。若不肯放下,事事執著,事事均足以病己病人。諺云:「心病無藥醫。」故勞我佛慈悲,廣說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塵勞之病。大家現學禪密兼修之心宗,即是能斷病源之心藥,只要肯吃,絕對能愈心病。心病愈,不但身病亦愈,一切病皆愈,又何勞更覓八萬四千種法藥耶?大家每日除打坐時間,稍能淨心片刻外,該有多少念頭?每一念頭都是病,又該有多少病?須知一病,且能使人不起,況多病乎!近日大家有患傷風者,初起本是小病,如不及早醫治,或是吃錯藥,便可轉為重症,致人於死。吾人一念之差,常情以為無足輕重,殊不知念念相續,遂至煩惱無邊,病上加病。當知生死事大,人壽幾何,希望大家猛省,速急依法修心,以治心病。茲有一偈,可治有形無形之病:   自身有病自心知 身病還須心藥治 心要正時身亦淨 心生還是病生時   諸同學,此偈雖是四句淡話,大家果能仔細參玩,或當作真言持誦,自有妙用。須知禪宗的方法,普通就是參話頭,有活話頭,有死話頭,看學人程度深淺以授之。此偈可當作活話頭參,久參必有所悟,大家切勿以其平淡而忽之。   吾人有病,因為不知病源,所以醫藥亂投,而歸無效,若終不自知,則病重業深,三途墮落,更難知了。知於何等?知病由業生,業由煩惱生,煩惱由無明生,無明一動,心病即成身病,故曰:「自身有病自心知。」根本之病,非醫藥能治,專仗佛力,亦難收效。蓋病由心生,還須心治,故曰:「身病還須心藥治。」何為心藥?心正是藥,所謂正如、正見、正思惟。若心有所忿懥,有所恐懼,有所好樂,有所憂患,皆是煩惱,皆不得其正;心既不正,則隨境妄動,起惑造業,而成身病。若心能正,則心安體泰,其身自淨。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即是心正身淨之理,故曰:「心要正時身亦淨。」心體本來空寂靈明,動即成礙,不但惡念是病,有念皆病,所謂有念皆非。此乃更進一層的說法,故曰:「心生還是病生時。」   這四句偈,講法甚多,太講清楚了,反不好;因禪宗話頭同密法真言一樣,都有破除知見的功效,久參久持,自可悟道。現在劫難未已,眾生皆在病中,大家因緣成熟,來學此無上心地法門,既知病源,又如治病之藥,希望照此藥方,依法奉行,一面悟,一面修。云何為修?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即是利他,利他才有功德;有功德,才能正,才能淨,淨則無病。若不行利他之事,徒然持咒打坐,雖有功德,得益不大;如果發心真實,漸次業消,亦可減少身心之病。禪密兼修之心宗,不但是要醫治自己心病,更要醫治眾生心病,何以故?我等應本「眾生不盡,我不盡」之願,視眾生之病如己病,故應大雄無畏,一切慈悲,弘揚心地法門,普治眾生之心病,若眾生無病,我病亦無,這才是心宗醫心病之本旨。   第七座  本法假修與真修   諸同學,禪密兼修,有假修、真修之分。而真修中,又有決心與有恆之不易。須知:學佛容易修行難,假修容易真修難,真修容易決心難,決心容易有恆難。學佛人凡修到中途退悔者,皆因不是決心真修,或決心而無恆。若立願真修,又具決心,且能有恆,決不會退。今方便分此四種意義,略說明之:   云何假修?我等包身,本來是假,為求真故,於是有修,故云「以假修真」。能捨假,方能得真。若處處在假我上著相,不在真我上用功,是名假修。一切法門,皆起源於心。心即真我,離心外求,即不相應,亦名假修。心地法門,教人打坐,便是修心;教人時咒,即是攝心。如上座時,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時,口持而心不持,亦名假修。禪密兼修,以心地無非為戒本,以利他無我為正行。真修此法者,即是行菩薩道;若僅知打坐,專圖自了,甚至憍誑妒嫉,動生煩惱,即與本法不相應,亦是假修。   云何真修?一切時中,一切處所,對一切事物,不著相,亦不離相。在上座時,身心俱坐;持咒時,心口同持。身心打成一片,且本「利他無我」之旨,發大慈大悲之心,起弘法利生之行,苦口婆心,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己更須心行不二,始終如一,乃為真修。如此真修,並非難 事,所以不能實行者,只緣未下決心,易被外境所轉耳。   云何決心?即放下一切,一門深入,勇猛精進之意。佛法根本,是為了脫生死,普度眾生,何等重大,何等艱難,苦不立下決心,豈能倖致!釋迦佛以皇太子之尊榮,正當青年有為之時,因見生老病死苦,便能悟假趣真,敝屣王位,偏訪名師五載,雪山苦行六年,其決心為何如乎!二祖慧可,趨謁達摩初祖時,終宵立雪,而初祖面壁不顧,反呵斥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尚不得至,豈微勞小效,而輒求大法。」二祖聞誨,以刀斷臂,其決心又何如乎!大家思量思量。初祖原為授法二祖而來東土,泛海三載,面壁九年,迨二祖千里來謁,何以始則不顧,更加呵斥?及見斷臂示志,方許入門,此即驗其有無決心耳。大家修此法門,即應以我佛我祖之決心為決心。況我等今生學佛,以有因緣故,得聞無上心地法門,既不必出家為僧,又無雪山斷臂之苦,若再不下決心,豈非自甘暴棄?   云何有恆?即始終如一,百折不回之意。學佛人已經決心,立願精進,或為時不久而精神渙散,或遭遇逆境而疑慮叢生,遂生差別,此何以故?病在無恆。無恆則百事無成,何況學佛!雖有一時之決心,仍與未決心等。當知學佛成道,非九苦九難,不得究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偶一鬆放,前功盡棄。所以,決心真修之後,必須全無間斷,一往直前,虛空可壞,願力不移,自然垢淨光明,水清月現。然則有恆無恆,究從何起?是在發心之至誠與否耳。凡決心而無恆者,乃由一念衝動,非出至誠;若發心出自至誠,則確有定見,斷不至半途而廢。所謂「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即有恆,有恆自能見性;若不能決心有恆者,皆因無始以來業力所障,故應虔誠加誦《金剛經》、《心經》以作加行。此兩部經均是實相般若,感應特殊,不僅能消無始夙業,且能增長福慧,若持之有恆,即可明心見性。   禪是諸佛心傳,密是諸佛心印。禪密兼修,確是無上法門,難逢難遇,要具無上之決心,至誠之行願,方可深入。有傾財盡命的勇氣,堅苦卓絕之精神,纔有明心見性的希望;蓋大捨大得,不捨不得故也。現在末法時候,菩薩雖乘願而來,亦有隔陰之迷,如不速急覺悟,恐與眾生一同墮落,豈不危險!大家發心精進者,固然甚多;間斷無恆者,亦所不免,旋進旋退,終歸自誤。昔時佛恐比丘懈怠無恆,有一警示之法,即教比丘若生厭怠時,自摩其頭,摩頭即感覺到落髮為僧,為的是了生死;既想到了生死,雖千辛萬苦,粉身碎骨,亦所不辭,自然精進心起,厭怠心退。大家在家修行,雖不能摩頭自警,但憶親長故舊,或老或少,死去很多,並默想其臨死痛苦情狀,同時警覺我身,不久亦當如是,自然能下決心,自然有恆了。所以云:「佛者覺也,覺了即佛。」覺於何等?覺一切世法如幻,覺生老病死可怕,覺自身種種煩惱痛苦,畢竟難免;乃至世法上一切成敗興亡,皆如夢幻泡影,都是促我等覺悟的對象,苟能時時借鏡,到處都可覺悟,何患不能有恆?   諸同學,禪宗現在正是回光返照的時候,而禪密兼修,也是有時間性的。花只一開,月難再圓,切勿錯過此生機會。六字大明,功德無量,已詳載《大乘莊嚴寶王經》中,大家若能決心真修,恆久不變,自有不可思議之受用。同學中,曾得不可思議之感應者甚多,須知此等感應,即是諸佛加被,譬如老年父母,僅一獨子,忽然迷失,久無音信,一旦從外歸家,如何不歡躍愛護!然此父母所以愛護逃歸之子者,非僅為其一身有所依怙,蓋喜有人繼承家業,傳嗣接代;諸佛菩薩,對真修人慈悲愛護,亦復如是。但真修人,應當負荷如來家業,弘揚正法,化度眾生。然化度眾生,首在功德,自己功德不夠,眷屬尚不能化度,何能化度其他?故儒家云:「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何謂功德?心地無非是功,利他無我是德;心正是功,行正是德;大度萬行,是大功德。達摩初祖所謂淨智圓妙,體自空寂,是真功德。此等功德,本非容易,然吾人果能真修,既具決心,而又有恆;大雄無畏,慈悲無我,視一切眾生,皆未來諸佛,現在活佛,或往劫父母。則我欲仁,斯仁至矣,又何難哉?   第八座  本法心念與關節   諸同學,禪密兼修,法簡而易。但心念與關節,最為緊要,若不在心念上用功,便是心外求法;不明關節,則漫無準的。不知心念微細之相,不但無由精進,且恐中途差別。何以故?禪宗見性成佛,密法即凡成聖,皆是無上法門,若非心念相應,關節明瞭,何能深入!今將本法心念與關節,略說如次,望大家注意。   密法出現於世,是有不可思議之大事因緣,為令三惡道眾生,生三善道;三善道眾生,超出三界,速成佛道。修密者,得三密加持,能令地獄猛火變成七寶蓮池;無邊熱惱,當下清涼。以七粒米,普令法界飢虛餓鬼皆得飽滿,離苦得樂,此乃我佛攝化眾生救世之妙道,豈僅治病祈雨,無關慧命之小術乎!此等不可思議之功德,非心念相應,具有大德者,又何能致?故密宗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本;禪宗根本,自心是佛。云何為佛?離相即佛。六祖云:「禪宗法門,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念無相,即是菩提。菩提起用,即是慈悲。由此言之,禪密兩宗,均以菩提心為因,大慈大悲為本。菩提心,即是大慈大悲心,禪密兼修,必具此等心念,方可相應。   凡修密法者,全仗佛力加被。欲得佛力加被,必須先發菩提心,視萬物為一體,六道如同命,憫自他生死之苦,誓願度盡眾生,然後依法精進,不容有剎那違背慈悲之心念;精誠所至,自然感動佛天,則佛力加被一人,即所以加被一切,焉得不感應道交!若只知自利,著相妄求,萬難相應。禪宗見性成佛,必須以般若智,破除一切虛妄之相;以慈悲平等之心念,普度一切,然後圓滿菩提。若只知寂坐枯參,不起悲心,何能與自心佛相應?然自佛他佛,本來不二,相應只在心念而已。但,言之非艱,行之維艱,此又何故?蓋宿世業習,人各不免,修持之際,即成障礙。《大日經義釋略》云:「因地菩薩,有五種蓋障:一者煩惱障,即根本煩惱,乃至八萬四千上中下品,障蓋淨心。二者業障,即過去現在,造諸重罪,業障未除,不能入道。三者生障,以宿業牽累,或病或魔,受無暇之身,不能精進。四者法障,即往劫有障法因緣,今生不聞正法,或不能一門深入。五者所知障,即已遇善知識,以種種知見,兩不和合,妨修般若。」夫以因地菩薩,倘有如此蓋障,況下焉者乎!若非具廣大之真心,勇猛懺悔,何能除去一切蓋障?所以菩提慈悲之心念,為禪密兼修之根本。   菩提無相,亦無可得。學人若處處著相,處處求得,則其心念,不能與無相菩提相應。如求福報者,報盡還墮,枉費辛勤;求病愈者,生老病死,終不能免。此等著相妄求,得且未必,何況有得即有失乎!得失擾其心,疑貳搖其信,未有不差別退悔者。惟以無相為本,視一切有相,皆是虛妄,則得失不足以動其心,困苦不足以餒其志,危難不足以折其氣,自然大雄無畏,猛勇直前,至誠不二,自可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不求得而自得;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乃至自他不二,平等為懷,視眾生之苦痛顛連,無異身受,度一切眾生,亦無能度、所度之心念。如此,乃是即相離相之無相菩提。   修密法雖有一時發通者,然神通之事,絕對不可說,不可露,否則必招魔障。何以故?故意顯露,即是著相有求,著相有求,即是自心不淨;自心不淨,即是自入魔境;自入魔境者,不僅以神通自陷而已,必使觀聽者,拋卻自心,同入魔網。如此,則是驅佛弟子,作魔眷屬,罪大惡極,應墮地獄。《楞嚴經》五十種陰魔,喜有喜魔,怒有怒魔,甚至著空、著清淨,即有空魔、清淨魔,何等危險!所以密法非人不傳,學密者,必須大德阿闍黎傳授。修法時,更須阿闍黎監護。東密、藏密,且有種種法器儀軌莊嚴道場;至清潔壇場事宜,亦須自理。蓋一則根據密教儀軌,以啟虔誠;一則收攝心念,以免攀緣外境。須知神通本性具足,不自外求,只要具大慈大悲之心念,艱苦卓絕,百折不回,至誠所感,自然得大善知識,加以啟迪,待水清月現,即證萬法不離自心。若不發大心者,依樣葫蘆,著相求得,縱稍有感應,仍是心外之玄:若作聖解,便入魔道。至於大家修法,各有感應,須知皆由大家發心,故佛力加被,以堅固信心,而助精進。此等感應,不作聖解,即是境界。所以《慧明語錄》上云:「吾人坐中所見境界,不宜著境生心,以不喜不懼,不取不捨為正義。」茲有一偈:   執相心著魔 一切平等觀 離相心自在 無取亦無拾   禪密兼修,走方便法門,開門見山,不從漸入,不重事相,亦不偏談理論,下手即在心念上用功,心念清淨,則生菩提,超凡入聖;若心念不清淨,則起惑造業,斯即凡夫。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故凡聖之分,只在心念而已。但其中具有關節過程,不可不知。禪宗參話頭,與密法持真言,雖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然自他不二,同是不可說,同是以此鎖一切妄念。真言功用,更不可思議,故本法只持六字真言,不用話頭,即以此真言,破除一切妄念種子,待知見不生,妄念已淨,自然真心現前,自佛他佛,一體相應。   所謂關節者,參禪通分三關,即初關、重關、牢關;本法亦其三關。云何初關?學人持誦真言,持到萬念歸一,不起二念,名透初關,但此乃以石壓草,倘非究竟。云何二關?真言持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是誰在持,自己亦不知,乃至同時好似有二人同持,是名三昧現前,亦名透二關。云何三關?真言持到真、妄、法三者不知,深入三昧,而得離持正定,一無所有,即證實相,一切具足,名透三關。從上參禪者,透一二關者有之,透三關者甚難。此等關節,關係甚大,若不明瞭,則莫辨淺深,易蹈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之險。至於修禪者,往往一句自心佛,成為口頭禪,所謂十人九差路;而修密者,爭奇炫異,相上求相,皆非究竟。   禪密兼修之心念與關節,歸納起來,不出三種:一者破妄,二者顯真,三者真妄不二。三密加持,即是破妄;真言持至一無所得,即是顯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即是真妄不二。禪密兼修者,能本此三種,在心念上用功,透過關節,自然破妄顯真,乃至真妄不二。   第九座  煩惱菩提   諸同學,何謂煩惱菩提?蓋煩惱與菩提,不出一心。煩惱之事,確是修行人證悟菩提必有的過程,今略說之。煩惱菩提,含有二義:一則火中生蓮義,二則轉識成智義。   云何火中生蓮義?火喻煩惱,蓮喻菩提;煩惱是苦,菩提是樂。學佛人要苦昔得樂,須於煩惱火宅之中,生出紅蓮,方為究竟。何以故?火有毀滅之威,不實之物,一經其焰,莫不隨之而化;亦有鍛鍊之功,堅真之質,受其鎔冶,即成金剛不壞之體,不但不被一切所破,而且能破一切。修行人須於煩惱火宅中,磨礪陶鎔,借煩惱為促進發心之善緣,以困苦為鍛鍊身心之爐灶,如此用功,方成法器。若無煩惱磨鍊,不但難發大心,縱小有成就,一遇環境逼迫,即隨境轉。如二祖之立雪斷臂,六祖之賣柴舂米,憨山之為法入獄,乃至或行乞執役,或燃指燒身,或捨身飼虎,如此之例,不勝枚舉,無一不從艱難險阻中磨礪而來,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曰:「道在苦中求。」且學佛乃是逆行返本之事,不逆行,何能返本?逆行之道,不獨學佛為然,一切事事物物,莫不皆然。如劍不磨,則不利;玉不琢,不成器;天無秋殺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長之榮?人無堅苦卓絕之逆行,何能創濟世利人之功業?舜無父頑、母嚚、象傲之逆境,何能成其大孝之名?禹無洪水、鯀殛之逆境,何能成其治水之功?可知煩惱之火,即菩提之因,此即火中生蓮之義。   云何轉識成智義?著相分別為識,即相離相為智;識即煩惱,智即菩提。何以故?煩惱由無明業識而生,菩提由清淨慈悲而長,惟識與智,非一非二,所以者何?識是妄,智是真,離真無妄,離妄無真故。眾生迷真逐妄,遂生煩惱,煩惱愈深,離真愈遠。若發心真切,磨礪功深,則忽然識妄為幻,進而不離於幻;即幻為真,進而不著於真,當下清涼,識即成智。蓋世間苦樂,原無自性;云苦云樂,皆由業識妄心自加分別,認苦則苦,認樂則樂。如名利場中,趨承奔走,熱中之人認為樂,而清高之士則以為苦;舞榭歌場,燈紅酒綠,束身之士認為苦,而荒唐之人則以為樂。故寒山消遙岩阿,甘濾滓如美味;拾得執爨廚下,轉笑語以為樂;南嶽思因病識幻,頓轉輕安;乃至顏子簞瓢陋巷,人不堪其憂,而顏子不改其樂。可知煩惱與菩提,皆是一心,本無自性,能轉煩惱為菩提,即是轉識成智義。   大家既明白煩惱菩提之義,即當不畏苦,不怕難,要在苦中難中,尋得快樂,方為真樂。世人所以畏難苟安,畏苦趨樂者,皆是以識障智故;若能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自不致認苦著苦,認樂著樂。雖然如是,若不從苦難中,一件一件磨鍊透過,則苦來還是著苦,樂來還是著樂,業識仍難破除,何能轉識成智?不能轉識成智,何能火中生蓮?即此可知,火中生蓮與轉識成智兩義,互相為用,才是煩惱菩提之真義,學佛人應當把此二義,作為座右之銘,時時用以自勉。   諸同學,既明此義,切勿輕將煩惱菩提一語,當作煩惱即是菩提解。若遽作此解,即是自誤。何以做?煩惱是苦,菩提是樂,苦非樂故;煩惱是暗,菩提是明,暗非明故;煩惱是業識妄心,菩提是清淨真心,妄非真故。一般口頭禪者,多半借「煩惱即是菩提」一語,以為一悟即了,貢高我慢,不屑事修,殊不知未到大做大悟之時,何能輕言即妄即真,等煩惱於菩提。所以初學佛人,萬不可說:「煩惱即是菩提。」只可說:「無煩惱不成菩提。」   何以故?菩提是覺心,煩惱是啟發覺心的善知識。蓋人生夢夢,如處暗室,惟處於暗,故生求明之心;惟其煩惱,故生厭離煩惱之心。釋迦佛當日因見生老病死苦,方立「不斷八苦不回王宮,不成正覺不轉法輪」之願;乃至更歷五年訪道,六年雪山,一麻一麥之苦,方得圓滿菩提。而眾生日在生死煩惱苦海之中,執迷不悟,不但不能認煩惱為善知識,而且在煩惱中造煩惱,雖稍有覺悟之人,而又不知火裏生蓮,轉識成智之妙義,但種有漏之因,貪求來生福報,殊不知福報足以障菩提。何以做?福大業亦大,業大則障深;業大障深,更離菩提路遠。所以不曰福報菩提,而曰煩惱菩提。六祖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此即福報障菩提之意。   學佛人並非完全拋卻福報,但須知此福報,乃前世有漏善因所致,報盡還墮,故有福報不作福報想。所謂不作福報想者,即是不作自己享受想,轉而置於弘法利生,作成人成物之用。如此則福報大者,功德亦大。若只求自己享受,一旦善報已盡,惡報即來,追悔何及!與其享有限之福報,而受無窮之惡報,何若本利他無我之行,早登覺岸。   學佛人眼光要遠,心量要大,不可貪求小利,不可故步自封。須知:不能大捨,即不能大得;不能大苦,即不能大樂。大覺世尊,是由大捨大苦中得來的。故儒家云:「天之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具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可見不但學佛如此,即世法中欲負大任,亦須經歷如許煩惱;不獨負大任者為然,小如一名之顯,一技之成,乃至科學上一切發明,皆非久經磨鍊,深研苦思,不能成功。語云:「國亂出忠臣,家貧出孝子,嚴師出好徒,茅屋出公卿。」皆是由苦得樂的道理,故曰「煩惱菩提」。望大家認清此點,逆來順受,逆順不二,即是至誠。所謂:「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不但化煩惱為菩提,且能化度一切矣。   第十座  三世因果   諸同學,學佛無他,根本要明因果。因果之道,絲毫不爽,不獨善惡報應逃不出因果的定律,即宇宙間萬象森羅,皆不外此。佛說無量法門,即是說明因果的道理,世上一切興衰存亡,即是證
本文档为【慧明法師開示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1816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4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14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