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地名丰富的文化内涵_江苏地名溯源_代前言

江苏地名丰富的文化内涵_江苏地名溯源_代前言

举报
开通vip

江苏地名丰富的文化内涵_江苏地名溯源_代前言 !""#年第四期江苏地方志 新书评介 原则、开放自立的思想观念、胸怀天下的主人公精 神,立论较为科学。历史上绍兴文人善做师爷,江苏 文人喜当官和当老师、做医生,浙江百姓善经商,敢 闯天下,江苏百姓重实业,安土重迁,以及江苏人的 女性情结等文化现象的论述,都颇为中肯。 近年以来,学术界一些人不愿在收集资料等基 础性工作上下功夫。《江苏民性研究》则不同,它不仅 注意广泛地搜集二十四史、《清史稿》等主要史籍中 有关江苏的史料,而且特别重视搜集明清两代有关 江苏的地方性资料,并努力通过系统、翔实的资...

江苏地名丰富的文化内涵_江苏地名溯源_代前言
!""#年第四期江苏地方志 新书评介 原则、开放自立的思想观念、胸怀天下的主人公精 神,立论较为科学。历史上绍兴文人善做师爷,江苏 文人喜当官和当老师、做医生,浙江百姓善经商,敢 闯天下,江苏百姓重实业,安土重迁,以及江苏人的 女性情结等文化现象的论述,都颇为中肯。 近年以来,学术界一些人不愿在收集资料等基 础性工作上下功夫。《江苏民性研究》则不同,它不仅 注意广泛地搜集二十四史、《清史稿》等主要史籍中 有关江苏的史料,而且特别重视搜集明清两代有关 江苏的地方性资料,并努力通过系统、翔实的资料来 说明各种民性现象。例如,为了阐述江苏作家的艺术 风格,作者系统地统计了四库全书中所有江苏籍作 家诗文集提要的风格评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种 扎实的治学精神也是应当提倡的。 当然,民性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民性也是 随着社会发展而进步的,不同时代的民性具有新的 特征;至于民性中的惰性因素则是个敏感的话题,书 中有关江苏民性惰性的内容过于单薄,其不足之处 也是显而易见的。 (责任编辑 缪小咏) !!!!!!!!!!!!!!!!!!!!!!!!!!!!!!!!!!!!!!!!!!!!!! 一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地理学著作中,考索地名的 缘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汉书·地理志》曾经对$"多 个地名作溯源性解释,涉及到以山水为名等地名命 名规则%种。东汉末应劭的《汉书集解》、《地理风俗 记》、《十三州记》、《汉官仪》等,共对一百六七十个地 名释源近!""处,涉及到以方位为名等地名命名规则 &#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共为&"""多处地名释 源,涉及到地名命名规则约!#种。此后,明郭子章的 《郡县释名》(明万历四十二年刻本)、民国吕式斌的 《今县释名》(北平恒和商行&’(&年本)和清李兆洛的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年影印本),在地名溯源方面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而对于地名命名规则的概括也不尽相同。尽管如此, 因地理因素命名、因历史旧迹命名、因出产命名、因 传说命名、因美愿命名、因避讳命名、因合成命名等, 却基本上为诸家所认同和采用。江苏的政区地名,正 是这些命名规则的产物与实证。 因历史旧迹得名的,如吴、徐州、宜兴、邳州、仪 征、洪泽、江宁、姜堰、泰兴、高邮、太仓、沧浪、金阊、 相城(今属苏州),鼓楼(今南京、徐州均有鼓楼区)、 下关、维扬、京口、润州、姜堰、宿豫等。因出产得名 的,如无锡、铜山、盐城、盐都等。因传说命名的,如金 陵、金坛、金匮(今属无锡)、丹徒、宝应、雨花台等。因 美愿得名的,如镇江、江宁、阜宁、睢宁、海安、淮安、 清河、泰州、泰兴、兴化、高淳、常熟、丰县、武进、启东 等。因避讳得名的,如宜兴、晋陵、仪征、崇川、建邺、 尚元、昆珊、宿豫等。因合成得名的,如江苏、泗洪、灌 云、建湖、金湖、大丰等。 在各种地名命名规则中,因地理因素命名无疑 是最为重要的,它包括以地理实体得名、以地理特征 得名、以地理方位得名等几种。其中,以地理实体得 名主要又可以分为因水为名、因山为名两类。因水为 名的,如江宁、江都、江阴、吴江、靖江、东海、海安、滨 海、淮安、洪泽、新沂、灌南、灌云、建湖、金湖、溧水、 溧阳、射阳、沭阳、响水、涟水、沛县、张家港、泗洪,以 及南京的玄武、秦淮、浦口,无锡的滨湖,苏州的平 江、沧浪,徐州的贾汪,南通的港闸,连云港的新浦、 海州,淮安的清河、清浦、淮阴,扬州的邗江、甘泉,泰 江苏地名丰富的文化内涵 ———《江苏地名溯源》代前言 !《江苏地名溯源》编写组 &% !""#年第四期江苏地方志 新书评介 州的海陵、高港等。因山为名的,如铜山、昆山、句容, 以及无锡的惠山、锡山,徐州的九里、云龙、泉山,连 云港的锦屏等。因地理特征为名的,如海门、如皋、京 口、东台、启东、阳羡、通州、滨海、响水、句容、高淳, 以及南京的六合,扬州的广陵,常州的延陵。因地理 方位得名的,如南京、南通、新北(属常州)、北塘、南 长(均属无锡)、东海、东台、如东、启东、扬中、吴中 (属苏州)、下关(属南京)、灌南、江阴、淮阴(属淮 安)、丹阳、沭阳、泗阳、溧阳、射阳等。 二 地名是时间的见证,历史的化石,蕴涵着江苏的 昨天和前天。 在江苏全省现行$%个市县中,有部分县与省辖 市的地域在历史上一度是重叠的,如铜山和徐州、通 州和南通、宿豫和宿迁。其余$#个市县中,建置始于 汉代和汉代以前的有!$个,分别为南京、无锡、徐州、 苏州、常州、连云港、淮安、扬州、盐城、镇江、宿迁、宜 兴、邳州、丰县、沛县、溧阳、赣榆、涟水、盱眙、高邮、 仪征、江都、宝应、句容、丹阳、泗阳,占全省市县总数 的#"&$’(。它们大都已经走过!"""多年的岁月。其中 邳、丰、沛、徐州、无锡、盱眙、江都、高邮、句容、丹徒 等不少地名,建置后政区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还 有不少政区,虽然建置相对较晚,但地名却是历史上 早就存在的。上面这些地名无不显示,江苏历史悠 久,文化积淀深厚。 例如徐州得名于古代的方国徐。徐也称徐国、徐 夷、徐方、徐戎,在甲骨文、金文中又写作“余”、“余阝” 等,程憬、杨伯骏、容庚、郭沫若、李白凤、朱玉龙等学 者就认为,徐的国名早在金文、甲骨文时代就已出 现。而《文献通考》、《通典》等则根据《尚书·舜典》、 《史记·夏本纪》、《孟子·万章上》等先秦典籍的资料, 认为徐国始封于夏,历殷商、西周、东周,直到公元前 )*!年才被吴国消灭。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 夏代的起始年份在公元前!"%"年,灭亡于公元前 *$""年。这表明,早在距今#"""年左右,徐就已经立 国了,而且其历史一直延续了一千五六百年。徐国灭 亡后,作为徐人的主体,即广大的徐民仍然留在他们 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辛勤劳作,繁衍生 息,徐文明和徐文化也得以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两 三百年之后,以刘邦为首的丰沛集团和以项羽为首 的下相集团从当年徐国故地脱颖而出,经过多年的 战争,刘邦统一了全国,并将徐汉文化传播到全国, 加速了高度统一的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 今扬州古名广陵,建于周慎王二年(前’*+),因 广被丘陵而得名。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广陵县 易名邗江县。邗江的得名源于春秋时期的邗沟、邗 城。公元前#,$年,吴王夫差为了巩固在江北的统治, 并进而向北方的齐鲁和中原地区扩张,在今扬州一 带开沟筑城,开沟以沟通江淮,筑城以驻兵戍守。因 古代称水边为“干”,遂于“干”右加“邑”称“邗”,谓之 邗沟、邗城。 高邮虽然建县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但地 名却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邮驿。早在公元前)世纪, 吴王夫差(前#+)-前#%’年在位)就在今高邮一带设 驿路,水陆驿道并行。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因 这里水网密布,地势低洼,不便交通,遂于此处筑高 台,建邮亭,二十七年筑成驿道,秦邮、高邮由此而 来。今坐落于高邮市的盂城驿,便是全国现存规模最 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驿站。 今南京战国时期称金陵,秦始皇三十七年(前 !!!)改秣陵,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孙权又改秣陵 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的大业。此后历称建邺、建康、 江宁、应天、京师、南京、天京等。其地名的演变过程 正折射出今南京地区历史上曾经作为三国吴、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和太平天国、中华民 国十朝古都的光辉历史。 我国的封建社会是个以皇权为本位的宗法社 会。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状态下,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的尊卑关系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写 文章或讲话遇到当朝君主或尊长的名字时,是不能 直接写出、说出的,而要用各种方法加以回避,谓之 避讳。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江苏地名对于这种 独特的文化现象当然有所反映。今苏州的虎丘区,得 名于区内的虎丘,因山丘形状酷似蹲虎,故名。唐代 因避唐高祖祖父讳曾被改为“武丘”。又因孔子名 “丘”,而古人在避帝王们名讳的同时还必须避孔孟 等人的讳,谓之避圣贤讳,所以“武丘”当时又被改为 “武邱”。晋武帝太康二年(!,*)在今南京秦淮河以北 地区置建业县,次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 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为建康。宿迁原名宿 豫,唐代避代宗李豫讳,遂改为宿迁。宜兴原名阳羡, 因境内荆溪北面多山,南面多衍沃,“衍”与“羡”音近 义通,故名阳羡。西晋永兴间(’"#-’")),阳羡周处之 子周 三兴“义兵”平定了“叛军”,使摇摇欲坠的晋 王朝得以复兴,朝廷特改阳羡为义兴,用以表彰周氏 *, !""#年第四期江苏地方志 的功绩。北宋太平兴国元年($%&),为避宋太宗赵光 义的讳,改义兴为宜兴。常州古名毗陵,西晋为避东 海王世子司马毗讳,改称晋陵。仪征在北宋时名真 州,得名于境内熔铸的玉皇、圣祖、太祖、太宗金像仪 容逼真。明与扬子县合并,改名仪真。清雍正元年 (’%!(),为避雍正帝胤 讳,改仪真为仪征。昆山,太 平天国时避南王冯云山讳,一度改为昆珊。 三 地名是心路的足迹。试以美愿地名和合成地名 为例。 美愿政区地名主要体现了江苏人民对于风调雨 顺、天下安定的追求,和对家乡壮美的夸饰。 江苏濒海涵江,自古以来洪涝是最大的自然灾 害。每当洪水泛滥,茫茫数百里,浩淼如大洋,舟行城 市,田禾荡然,人为鱼鳖。人们在与大自然不屈不挠 斗争的同时,也通过政区的命名,寄寓了对于美好生 活的无限憧憬。海安、江宁、睢宁、淮安、清河等就分 别寓意大海、长江、睢水、淮河、黄河风平浪静,人民 生活安定。 三国、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南北纷争,战乱频频, 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西晋虽然实现了国家的 统一,但为时非常短暂。数百年中,国家的稳定与统 一,天下的安定与祥和,成了人们的最大愿望。江宁 的地名首次出现于西晋永嘉中(("%)(’(),当时晋怀 帝以江南初入中原,江外无事,自此宁静,遂改临江 县为江宁县。三国吴大帝孙权崇尚武功,曾以统一大 业为己任,于嘉禾三年(!(#)诏复丹徒为武进,取以 武而进之意,故名。武进的命名,表现了孙权以武力 统一全国的英雄气概。五代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大 动乱的年月,初置于南唐 元元年($(%)的泰州即取 国泰民安之意。明代倭寇猖獗,屡犯江苏沿海、沿江 等地,平定倭患也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靖江的设置 与命名,既有大江不扬波,江水不泛滥的寄托,更有 倭患平息的厚望。阜宁的得名与此也相类似。 邳建国于夏代,初在今山东微山西北,春秋时迁 于今地,为区别于原址,根据“北上南下”的语言习 惯,故称下邳。考“邳”字从“丕”,“丕”在古代的基本 义是大,郭沫若解释说:“丕,大国之义,后因失国,丕 人怀故土,乃加(邑)旁,演为‘邳’”。“邳州”即泱泱大 国之谓。 江苏的合成地名是比较多的。省名江苏就是由 江宁和苏州的首字集合而成的。其他再如,灌云系由 灌河与云台山的首字合并而成,建湖系由建阳和湖 垛的首字合并而成,金湖由金沟和白马湖拼字而成, 大丰系大中镇和新丰镇拼字而成,等等。这可能与江 苏人宽广的胸怀、包容的性格有关。 四 地名又是地情的名片,社会发展的老照片。 江苏为著名的水乡,境内湖荡众多,河网密布, 有大小河流约!!""条,天然湖泊近(""个,内陆水域 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内陆水域面积所占比率居全国之冠。在江苏现行’!" 个省、市、县(市、区)三级行政区划中,有,(个行政实 体的地名中带有“水”字旁,或者与水密切相关的用 字,大量的政区地名正揭示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水是生命的绿洲,文明的摇篮。文化人类学的研 究证明,人类文明正是从大河地区诞生,循大河沿线 发展,最终传播到各地的。水造就了江苏优美的环 境,丰饶的物产,因此江苏历来被人们誉为人间天 堂。早在五代和宋时,“苏常熟,天下足”、“苏湖熟,天 下足”的民谚就已广为流传。对此,江苏地名也给予 了充分的反映。丰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始置于汉 代,得名于此处土沃地饶,百植蕃芜。常熟最早设置 于南朝梁大同六年(,#")。当时北方士族的南下加速 了太湖流域的开发,经过多年的治理,常熟一带水利 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旱涝无忧,“常熟其田”,故称 常熟。江苏省名中“苏”字的繁体,也透露了鱼米之乡 的信息。 说地名是社会发展的老照片,最有力的证据自 然是江苏东部地区的成陆史和开发史。 黄河入泗夺淮后,由于黄河来水的泥沙含量非 常高,洪汛期间,常常“每水一斗,其泥数升”。浊浪在 为害江苏的同时,也为江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所夹带的泥沙沉积于江苏东部沿海等地,使得陆 地不断淤长,海岸线一再向东退缩。北宋天圣年间, 范仲淹曾沿东冈一线筑捍海堤,东冈北起赣榆范口, 经灌云下车、灌南城头、滨海潘冈、阜宁沟墩、建湖上 冈、盐城、草埝、东台,迄于海安。这就是当时的海岸 线。但至清末,当年的海岸线早已成为良田沃土了。 长江沿线的情况与这非常类似。靖江原为长江 之中的沙洲群,至明代才和泰兴、如皋接壤。明成化 七年(’#%’)于此设县,当时这一带“盗匪”出没,倭寇 频犯,取扼江海门户、大江安定之意,名靖江。扬中原 来也是江中零星的小沙洲,后因长江泥沙沉积,各洲 新书评介 日 升 ’$ !""#年第四期江苏地方志 !""$年%月,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辑 的《新方志纠错百例》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件 值得重视和喜人的事情。说它值得重视,是因为此举 表明了中国当代志人,对我国修志优良传统的继承 和发扬。 古语有云:“世有千载不刊之书,而无百年不葺 之志。”(牛若麟《[崇祯]吴县志》序)中国地方志书与 其他类书籍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它的连续性。凡建 置较久的地方,志书都 是一次一次地连续修 纂的,续修七八次、十 几次的地方多有,有的 更是连续纂修达!"次以上者。如人们熟知的江苏常 熟市,历史上留下的志书,仅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 录》著录的,就有!!种之多。正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 组组长李铁映同志所指出的,方志事业是“伴民族, 新书评介 逐渐并连。光绪末年,清政府才在这里设置太平厅。 宣统三年(&%&&)改为太平县。&%&#年,因与安徽、浙 江等省的太平县重名,取位于扬子江中之意,改为扬 中县。 在江苏现行区划中,建置始于明清的有’个,分别 为高淳、太仓、东台、阜宁、扬中、靖江。始置于民国的( 个,分别为启东、如东、东海、灌云、大丰、射阳、建湖。 始建于解放后的有%个,分别为新沂、张家港、灌南、洪 泽、金湖、响水、滨海、姜堰、泗洪。这一类市县共有!! 个,占全省市县总数的$!)*#+。其中大部分政区只有 短短的一两百年,有不少甚至只有数十年的历史。 在左下的《江苏晚出政区分布示意图》中,空心 圆符表示明清时设立的政区,半白半黑的圆符表示 民国期间设立的政区,实心圆符表示解放后设立的 政区,自南至北贯通全省的曲线为中轴线。如图所 示,江苏较晚设立的政区绝大部分都处在全省南北 中轴线的东半部。泗洪、金湖、洪泽三县虽位于中轴 线之西,但却地处洪泽湖周边地区,而洪泽湖正是因 黄河夺淮而形成,并且在历史上也是受黄河夺淮影 响最大的地区。此外,政区设置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还 大体上表明,政区设置时间愈晚,其空间位置愈偏 东。 启东可以说是江苏大地不断扩展的缩影。启东原 为长江入海口,因长江泥沙长期沉积,不断有沙洲出 露,并逐渐并连成陆。&%!*年民国政府于此置县,因县 境为江北大陆最东端,沙洲仍在向东继续接涨,取启 我东疆之意,特称启东县。境内入海口的寅阳乡圆陀 角是长江、黄海、东海三水交汇处,因每日寅时(早上, 时)就可见到日出,故名。!""&年元旦,曾有,万多中外 游客欢聚圆陀角观赏新世纪第一缕阳光。年轻的启东 正如冉冉升起的红日,充满勃勃的生机和青春的活 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执笔:张乃格) (责任编辑 缪小咏) !!!!!!!!!!!!!!!!!!!!!!!!!!!!!!!!!!!!!!!!!!!!!! 承继和发扬中国修志传统之举 ———写在《新方志纠错百例》出版之际 !诸葛计 江苏晚出政区分布示意图 !"
本文档为【江苏地名丰富的文化内涵_江苏地名溯源_代前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437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0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13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