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联鉴赏

名联鉴赏

举报
开通vip

名联鉴赏 名联鉴赏 松风送抱,正荡胸怀,近看镜海波光,莲峰岚影; 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嫣阁钟声。 ——佚名撰 澳门松山寺联 【注释】(1)松风送抱:松风,梁简文帝诗:“城傍疑复道, 树里识松风。”送抱,《南史·张元传》:“充与王俭书曰:所可通 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松风送抱是指风从松林间 入人的怀抱。(2)镜海:形容大海水平如镜。(3)莲峰:美称山峰, 秀如芙蓉。(4)岚影:岚,山林中的雾气。王维《送方尊师归嵩 山》诗:“瀑布沙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

名联鉴赏
名联鉴赏 松风送抱,正荡胸怀,近看镜海波光,莲峰岚影; 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嫣阁钟声。 ——佚名撰 澳门松山寺联 【注释】(1)松风送抱:松风,梁简文帝诗:“城傍疑复道, 树里识松风。”送抱,《南史·张元传》:“充与王俭书曰:所可通 梦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松风送抱是指风从松林间 入人的怀抱。(2)镜海:形容大海水平如镜。(3)莲峰:美称山峰, 秀如芙蓉。(4)岚影:岚,山林中的雾气。王维《送方尊师归嵩 山》诗:“瀑布沙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岚影,指山林树 木在云雾笼照中呈现出的奇异景色。(5)山雨欲来:唐许浑《丁 卯集·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6)青洲渔唱:青洲,指长满青草的小洲。渔唱,指渔民们互相 唱和的歌声。(7)嫣阁:指佛寺中雕刻华丽的楼阁。这里指松山 寺的楼阁。(8)澳门松山寺:澳门,在广东省珠江口西侧,原属 香山县。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暴晒水渍货 物,强行上岸租占。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范围,光绪十五年(1887 年)进行强占。松山寺就在澳门境内。 【鉴赏】澳门地处广东珠江口西侧,面对浩瀚大海,奇绝出 1 峰,是一个雄伟壮观、气象万千,具有沿海特色、风景优美的好 地方,而座落在这里的松山寺更是个山青水绿、松柏连绵、环境 幽雅的胜地。对联作者在这里用饱含激情的笔墨,通过对水平如 镜的大海、美如芙蓉的山峰、雕刻华丽的松山寺楼阁的生动描绘, 对渔歌互答、钟声和鸣乐境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 的深厚感情。 这是一副名胜风景联,它采用了互相衬托,动静结合的艺术 手法。将澳门松山寺周围的景色,描绘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 有如一幅瑰丽的图画。上联写的是静,它将山峰,浩海风光与松 山寺名胜融为一体,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无边大海象一面镜子, 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熠熠生辉;美丽的山峰,葱郁的树木, 在云雾的笼罩下,变化莫测,气象万千;海风从松树间扑入怀抱, 散发出阵阵清香,荡漾着人的胸怀,给人一种气势壮观而又庄严 静穆的感觉,把人带入蓬莱仙境之中。下联写的是动景,描绘的 是山雨欲来,游人停步躲雨时的情景,把从长满青草小洲那边传 来的优美渔歌和松山寺传出的嘹亮钟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曲 渔歌互答、钟鼓和鸣的动人交响曲,令人读之,心畅神怡,置身 瑶台,乐而忘归。这种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艺术手 法,使对联产生出较高的艺术效果,倍增诗情画意。 这副对联运用了“集引”的修辞手法,直接地引用几人几处 2 的话语,集引恰当,使用适宜,加强了对联的艺术感染力,达到 精炼语言的目的。上联“松风送抱”的“松风”,引自梁简文帝 诗,“送抱”引自《南史·张元传》,将海风从松林间吹入怀抱的 情景,描绘得更加活泼,形象生动,耐人寻味。下联的“山雨欲 来”,引自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这里虽只引了短短的四个 字,却将“山雨欲来”前,那种风起云涌,日色昏暗,风满楼的 景状,描摹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让人自然产生出驻足避雨的 念头,与下文的“且留脚步”,有不谋而合、水到渠成、异曲同 工之妙。 这副对联所运用的另一修辞手法是“镶嵌”,运用“鹤顶格”, 将“松”、“山”二字镶于上下联首,切地切景,值得称道。 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入律,用“松风送抱”对“山 雨欲来”,“正荡胸怀”对“且留脚步”,“近看”对“遥听”,“镜 海波光”对“青洲渔唱”,“莲峰岚影”对“嫣阁钟声”,动词对 动词,名词对名词,恰到好处。而且文辞优美,用词讲究。上联 的“近看”,将松山寺周围的浩海、秀峰、苍松、翠柏,尽收眼 底;下联的“遥听”把渔歌、钟声尽入耳中。一个“近”,一个 “遥”,相反相成,巧妙结合,互相村托,妙趣横生,起了画龙 点睛、连结全联的妙用,真称得上是神来之笔。这样一副情景交 融,幽雅别致,新颖自然的名胜风景联,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在远近闻名的松山寺, 3 是最恰当不过的,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无怪乎,题在地处边远的 山寺的一副对联尚能传扬中外,并为对联家们所选用和赞赏。 1. 风声雨声读书声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 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 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 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 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 闻书声琅琅。 (《楹联丛话》卷六)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楹联丛话》 卷六)云: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苏文洋《古今联话》第 139 页)云: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 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 4 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2. 重九节塞上称觞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楹联丛话》卷 二)。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乾隆 55 年(1790 年)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 宫。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 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 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 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不是文字游戏,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 联极品。 3. 今年季子不回家 出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 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 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 儿子袁寒云的老师(《名联趣谈》284)。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 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方把东家捧为孟 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 杰作"。王君实先生在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 5 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未知其来源。 此联在结构上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读起来,节 律感很强,用二元序列表示为:110,110,1100011 / 001,001, 0011100 可以看出:三言句式重复一次,而且与七言句式的前三 位相重,因此,在结构上,三言句式只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 这是我们上面没有提到的最佳结构。此联在用典上也非常讲究, 上联用《冯諼客孟尝君》的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的 故事,都出自《战国策》。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 4. 东墙倒西墙倒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楹联丛话》卷一)。朱熹是宋代理学家, 但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总是道貌岸然。此联很有人情味,很幽 默。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 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 对比强烈。这是最早的用韵联,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梁章钜也写过一副用韵联如上(《楹联丛话》卷十二)。此联挂在 "藤花吟馆",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他在 58 岁引疾归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 6 评价,对联用韵,并非必要,但用了韵,读起来更入调。十年后 他又将此联作了修改: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此联挂在浦城的"草堂",时年 68 岁(《楹联续话》卷二)。将两 联比较,可以了解梁章钜 在诗艺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 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 留 此联是何淡如(1820-?)为佛山"春色赛会"写的对联(《名联谈 趣》54 条)。写出了民间欢乐的元宵节情景:灯月交辉,游人如 织,多么美好的春夜! 用韵后加强了欢快浪漫的气氛。 5. 酒狂称圣草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 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这是梁章钜为江苏常熟草圣祠写的对联(《楹联续话》卷一)。唐 张旭曾为常熟县尉,善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 7 世称"草圣"。此联将张旭的书酒风格写活了。如见其人,如观 其字。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这是清代诗人顾复初为成都杜甫草堂写的对联(《古今联话》第 148 页)。杜甫是"诗圣",风格与"草圣"不同,而且草堂不是祠 庙。此联从时代着眼, 上联以感叹口气说,几千年来能有几个杜甫这样的诗人。下联说, 即使像这样的诗人在当时也并不得意,但他 的精神财富是流传 下来了。 6. 萍水因缘成一梦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因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这是小凤仙挽蔡锷联(《古今联话》第 202 页)。此联情词并茂, 款款道来,儿女情长而不减英雄本色。论者以为非小凤仙所作, 究竟出自何人手笔尚待考证。燕支即燕脂,与鹏翼相对。因缘比 姻缘意义更广。 名既大谤亦随焉学术之争犹有待千秋定论 健则行倦则睡耳哲人屦萎究难消一代沉哀 8 这是梁寒操挽胡适联(《名联谈趣》390 条)。上联说,胡适是大 名人,也是最有争议之人,但在学术问题上不必"盖棺定论"。 下联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浮生若梦,人人都有一死,但对他的 去世难免使一代人感到悲哀。此联持论公允,语气老成,不颂而 自扬,不悲而更哀。是耐人寻味的挽联精品。 哥了了无言潦草文章拼命酒 子归归不得落花风雨葬魂诗 这是太仓吴养涵先生挽胡粹士联。钱钟书先生在《槐聚诗存》中 有一诗题为《乡人某属题哭儿记,儿从军没缅甸,其家未得耗, 叩诸乩,神降书盘曰,归去来兮,胡不归》。"乡人某"即胡粹士 (1888-1946)。胡太仓沙溪人,1931 年赴美留学,获电机工程硕 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教授兼图书馆 馆长。抗战期间爱子敬侃殉职缅甸,因作《哭儿记》以文志痛, 借酒浇愁。吴曾任太仓图书馆馆长,系知名学者,与胡知交。上 联说"老兄无声无息地走了,留下的是《哭儿记》和拼命喝酒的 悲痛形象",下联说"令郎想回也回不来了,只有让春天的落花 在风雨中把您的诗魂埋葬。"此联巧妙地用"哥了"谐音爱发鸣声 的"知了"与无言形成强烈对比,用"子归"谐音思乡以至啼血的 杜鹃鸟"子规",而且用了叠字,如闻呜咽之声。对仗工丽,含 义深切,悲痛之情用艺术手段表达得淋漓尽致,堪称挽联精品。 此联由书法家胡绳祁先生凭五十年前记忆提供,难能可贵,否则 9 将淹没无闻矣。 7. 衔远山吞长江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这是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上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 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句,下联集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句, 天然浑成(《古今联话》第 128 页)。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 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著,一举两得,其乐无穷。 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这是郭沫若题丽江得月楼联(王存信王仁清《中国名胜古迹对联 选注》第 471 页)。此联写得月楼的山水环境,令人神往。联家 需要有诗人的想象力才能化优美为神奇。 8. 沧海日赤城霞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潮匡庐瀑 布合宇宙奇观 绘我斋壁 青莲诗摩诘画右军书左氏传南华经马迁史薛涛笺相如赋屈子离 骚收古今绝艺置吾山庄 10 这是明李东阳题书斋联(《名联谈趣》589 条)。此联与众不同的 是大量使用三言句式,以最简练的文字,网罗宇宙奇观,古今绝 艺,绘我斋壁,置吾山庄 。这确是联坛奇观,联家绝艺。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 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 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岳阳楼 联 苏 164 这是清何绍基题岳阳楼联(《名胜鉴赏词典》第 109 页)。杜少陵 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 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 废俱兴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 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即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上联写 岳阳楼人文,下联写洞庭湖水势。悠悠历史,浩浩江水,不胜感 慨。 9. 过到六旬犹少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 旧纸放浪吟哦 11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祗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 新花纵横穿插 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以多 这是清郑板桥六十自寿联(《楹联丛话》卷十二)。此联虽系述怀 言志,却写得生动活泼,其中有养生之道,经验之谈,显示了郑 板桥的个人风格。 10. 五百里滇池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 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世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 就风鬟云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 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睡在想汉习楼船唐标 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 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祗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 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是孙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楹联丛话》卷七)。此联已传诵海 内,成为不朽之作。其结构特点是反复运用四言模式(0011,1100, 1100,0011 / 1100,0011,0011,1100),以三组同边自对为中心, 在不同位置上添加不同数量的领衬字,联文顾盼多姿,声调连绵 一气。 12 1、此江若变作春酒 问余何事栖碧山 此联为 1930 年 3 月,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来采石游 览,参观广济寺时所题。系集李白诗句而成。上联出自李白《襄 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 初发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下联出自李白《山 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一生爱好诗酒,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各 地名山胜水,无不流连。广济寺位于太白楼之西,始创建于三国 吴赤乌二年,旧名石矶院,又名资福院,香火极盛。此联题于此 处,无论从李白诗意,还是结合当地景致,都十分贴切。 2、蓬莱文章建安骨 青莲居士谪仙人 此联为采石太白楼后李白祠正厅两侧木柱上所镌刻楹联,亦系集 李白诗句而成。上联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 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 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 朝散发弄扁舟。” 本意是称赞汉代文章和建安诗人的作品辞情慷 慨,语言刚健,富有遒劲之风。下联出自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 问白是何人》一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 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谪仙人”本是贺知章对李白的 13 戏称,意为李白天才绝世,非人世之人,当是贬谪凡间的仙人。 李白对此称呼十分满意,多次在诗中自称“谪仙”。此联不仅巧 妙地集李白诗句而不露痕迹,更妙在称誉李白之诗仙风采与绝世 文才。后人读此联,便宛然可见李太白之潇洒风神。 3、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教先生低首; 韩荆州差解事,肯借阶前盈尺地,使国士扬眉! 此联为采石太白楼主楼一楼两旁抱柱上所镌的金字楹联,原系清 代吴鼒撰,后由安徽省著名书法家葛介屏重书。 谢宣城指南 齐诗人谢朓,是齐梁诗人的杰出代表。曾任宣城太守,后人因称 其为“谢宣城”。其五言诗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大 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等深受李白推崇,故清人王士祯《论诗 绝句》有云:“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 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韩荆州为唐朝的荆州长史韩朝宗,有 声望,喜欢识拔后进。凡是得到他赏识的文士,都能一鸣惊人, 声名鹊起。李白曾写过《与韩荆州书》,有“君侯何惜阶前盈尺 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之句,希望能得到他的褒 奖。此联上联以问句起笔,感慨谢朓能得到李白的推崇,下联则 遗憾韩朝宗不能慧眼识人才,不肯提携李白,致使李白那样的高 士,竟不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一问一叹,写尽诗人一生的坎 坷,令人读后,油然而生悲凉伤感之情。 14 4、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此联为姚兴泶所撰。上下联均出自杜甫诗句。上联“世人皆 欲杀”出自《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 来。”李白晚年因接受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的邀请,加入其幕 府,并为其写过一些歌功颂德的诗歌。后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也 受到牵连,被判长流夜郎。当时的处境是“世人皆欲杀”,只有 杜甫这样的老友“独怜才”,可见二人相知之深,友谊之厚。下 联出自《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 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在“世人皆欲杀”的情 况下,依然故我;醉时纵然天子相呼,犹不肯上船,可见其狂士 之态。此联借用杜甫诗句,并加上“狂”、“醉”二字,活脱脱勾 画出李白那种我行我素、纵情诗酒的狂放与豪侠之气。 5、扬波喷云雷,笔落摇五岳; 举杯邀明月,垂辉映千古。 此联为当涂县青山李白墓园中太白祠楹联,为赵朴初先生手 书。四句均为李白诗句,惟最后一句因平仄要求改动一字。“扬 波喷云雷”出自李白《古风•其三》:“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笔落摇五岳”出自《江上吟》,原句为“兴酣笔落摇五岳,诗 成笑傲凌沧洲。”此处为字数统一,删去前面修饰性的两个字。 “举杯邀明月”则出自著名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 15 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垂辉映千古”出 自《古风•其一》,原句为“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此联集 李白四句诗,生动地表现了李白诗歌“惊天地、泣鬼神”的雄浑 气势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其辉映千秋的巨大影响,可谓生 动贴切,匠心独运。 6、 侍金銮,谪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 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原、 汉曼卿、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地空阔。试凭栏远眺,不可 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 白苎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这副长联共 118 字,是太白楼楹联中最长的一副,为黄琴士 所撰。黄氏为泾县人,曾主讲翠螺书院。 此联上联说李白生平既曾有侍奉玄宗于金銮殿的显赫,又有 被远谪夜郎的酸辛,但他生性磊落豁达,何尝对个人得失耿耿于 怀?什么“仙”呀、“狂”呀、“文章身价”呀,都难以 概括 简爱每回概括100字简爱每回概括200字简爱盖茨黑德府概括简爱的概括水浒传回目概括 真实 的他。数千年间,只有他能集战国时屈原的忠愤、汉代东方朔的 狂傲、晋代陶渊明的旷达于一身。下联则由回忆李白转入自己在 太白楼所见的景致与感怀。登临绝壁临江、千古一秀的采石矶, 俯视脚下浩荡东流的长江水,顿时觉得江天浩渺,天地空阔。在 此处凭栏远眺,怎么能无诗,怎么能无酒,又怎么能无李太白那 16 样的高谈阔论,一抒胸中怀抱?在此高楼上就该盘桓个四五日, 不仅仅要饱览牛渚明月、白苎浮云、青山烟雨,更要缅怀李太白 之绝世才情与坎坷身世。 全联之妙就在于有历史,有现实;有景物,有情感。情景交 融,胸襟开阔;诗情画意,快人快语,通过排比夸张,将眼前景 与胸中情结合起来,一气呵成,感人至深。 7、有句思谪仙,争看炉火照天地; 此山腾傲气,岂惮鼻息吹虹霓。 此联为太白楼二层“李白纪念堂”横匾两侧楹联,系赵朴初 先生自撰自书。上下联中各嵌进李白诗一句。上联中“炉火照天 地”出自《秋浦歌十七首》其八:“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联中“鼻息吹虹霓”出自《古风 其二十四》,原诗为讽刺斗鸡之徒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路逢斗 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斗鸡者趾高气 扬,吹出的气息都能冲上天,使路边的行人胆战心惊,可见其小 人得志之态。这里赵朴老说,在此登临,心中不由想起李白描写 冶炼工人劳动场面的诗句,仿佛看到被炉火映红的冶炼工人的脸 庞,争看钢花飞溅的壮观;而翠螺山因为有太白楼在,也沾染了 李白的傲气傲骨,又怎怕那些得意小人的不可一世。全联巧妙地 嵌入李白诗句,表达自己对一代诗仙的崇敬、怀念与向往,堪称 佳作。 17 8、击楫几登临,看白纻环来生成画稿; 推窗一凭眺,问青莲在否同放诗杯。 此联为清代彭玉麟所撰。彭氏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早年追 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谥刚直。 光绪三年(1877 年),彭玉麟时任兵部右侍郎,捐俸重建太白楼。 他十分喜爱采石山水,每年巡阅,必来此游览。 上联是楹联通常写法,即由景入手,说自己几度浮舟过此登 临,只见白纻山等众山环绕长江矗立,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宛然 一幅天生的水墨山水画卷;下联转景入情,写自己在此登楼推窗, 凭栏远眺,不由问苍天:“李太白尚在否”?如能与他一起对酒 当歌,畅抒怀抱,该是何等赏心乐事啊。只可惜斯楼依旧,江流 亦千古,而斯人已难觅仙踪,想起他往日诗酒风流,怎不令人感 怀惆怅。 9、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倚山枕渚; 奇才诗酒老,忆记取当年犯放,动地惊天。 此联为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采石矶时所题。上联说自己 置身于背倚翠螺山、头枕牛渚矶的太白楼上,见到山青水秀,胜 迹如画,千万不要辜负了这大好河山;下联转入评论李白,说他 一生奇才出众,又独好诗酒,曾写过多少惊天动地的诗歌文章, 却生性狷狂,不谙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不幸晚年惨遭长流夜郎, 18 这教训可值得记取啊。蒋氏是政治人物,深谙权谋之道,他除了 以“奇才诗酒老”称誉李白外,更看到了李白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这一点,也是和历来其他文人所见不同的。但太白楼既是东南名 胜,李白又是这样一位飘然若仙的天才,触景生情,又怎不令人 扼腕叹息呢。任何人想起白居易写李白墓的诗句:“可怜荒垄穷 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都难免要为李白的绝世才情,多舛遭 遇而同声一叹,蒋氏又何能例外? 10、公昔去长沙,笛吹黄鹤楼中,梅花默然; 我今望秋月,帆挂翠螺上下,枫叶纷纷。 此联上下联均化用李白诗句,但意思十分贴切。上联出自《与 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原诗为:“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 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写的是李白在 黄鹤楼中听笛时所触发的愁思。这里作者在联首用了一个“公” 字,表示那是发生在李白身上的往事。下联出自《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 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本来诗意是李 白秋夜在牛渚江面上泊舟,想起东晋袁宏在此吟诵自己所作的咏 史诗,恰巧被谢尚听到,十分赏识,从此声名日著的故事,不禁 触景生情,感怀自己空有满腹才情,可惜却无人欣赏,致使平生 抱负不能实现而生发的惆怅。这里作者加了一个“我”字,表示 自己追寻诗仙足迹,浮舟翠螺山下,来到太白楼,登舟望秋月, 19 重新见到了李白当年见到的枫叶纷纷景致。风景既然如故,想来 情怀亦如太白当年。“梅花默然”与“枫叶纷纷”都无语,但它 们所触发的人的情感却如丝如缕,胜过千言万语。上下联虽均出 自李白诗意,但意境上一古一今,一诗仙一自己,既有对李白风 采的怀想,又有自己和李白的心灵相通,用在太白楼,可谓意味 深长。 11、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 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 此联上下联说的均是李白平生最为人拍手称道叫绝的地方, 可谓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如果说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高峰 的话,那么,李白无疑就是站在这座高峰之顶的巨人。所以,用 “诗中无敌”来赞誉李白,是毫不为过的。李白“斗酒诗百篇”, 只要有美酒,他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人们只要想到酒,就 自然会想起李白,“太白遗风”亦因之名布千古。所以,用“酒 里称仙”来形容李白也是历来大家的共识。正因为李白一生诗酒 风流,作者才有“才气公然笼一代”之评。下联说,李白当年得 到唐玄宗赏识,待诏翰林院。一次乘醉在金銮殿上,曾让高力士 为其脱靴。晚年又曾身披宫锦袍,自金陵往牛渚玩月,与崔宗之 等人在舟中饮酒畅谈,旁若无人。此等风采,何等令人向往,故 作者说他“狂名直欲占千秋”。值得一提的是,“力士脱靴”虽然 只是传说,未必可靠,但历来文人心知肚明,却宁愿信其有,就 20 是因为代表了不向权贵低头的铮铮铁骨,大快人心,酣畅淋漓。 正因为这样,李白之“狂”,非狂妄之气,乃是不与权贵同流合 污的傲骨,也是千秋万代人们所推崇的崇高品格。 12、万里大江来倚翠嶂高楼,月朗风清依旧; 六朝陈迹尽瞻锦袍遗像,天长地久犹新。 此联上联写出了太白楼“风月江天贮一楼”的气势与风光。 江水回旋,波涛汹涌,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倚靠在太白楼上的栏 杆处,依旧能见到皎洁的明月,沐浴到轻柔的微风。下联说,采 石矶作为六朝京畿天然屏障,目睹了多少六朝的成败兴衰。瞻仰 着太白楼中陈列的李白的锦袍遗像,仿佛又看到了风神潇洒的李 太白在世。这种风采,历久弥新,可与日月争辉,能使山河增色。 “翠嶂高楼”上的“月朗风清”,连接着的是李白的“锦袍遗像” 所带来的“天长地久”。江山代谢,人世浮沉,庶民尘土,帝王 亦尘土,惟有李白这样的诗仙才能不朽。此联之妙,全在于从李 太白、太白楼,联想到了历史的沧桑兴替,令人读后不胜感慨。 13、莫上层峦,睹江水狂澜,洒不尽英雄涕泪; 聊倾蚁酒,听秋林落叶,感从来才子飘零。 上联说千万不要登上高山,因为登高望远,看到滚滚东逝的 长江水,淘尽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让英雄人物也禁不住要洒下 涕泪。下联说,在太白楼上,百无聊赖,倾满蚁酒,听着秋风中 21 飘落的树叶,不由感慨自古才子亦如这秋叶般飘零。英雄涕泪, 才子飘零,从来都让人心动。更何况自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 常有,又有多少英雄才子,怀才不遇,郁郁终生。在那种个人命 运完全掌握在帝王等权贵人物手中的年代里,帝王的赏识,就是 士子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唯一渠道。得则高歌,失即万事皆休。 宇宙无穷,人生有限,个人是多么渺小。在太白楼上登高望远, 有多少人借李白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千古英雄千古泪, 由来才子自飘零,明月楼高,江湖日远,对酒凭栏,同声一叹。 身世如浮萍,飘忽不定,这就是那个年代有傲骨的读书人的命运。 所以,无论是英雄,还是才子,需要的都是知己的赏识。而那种 知遇之恩,却可遇而不可求,又岂是个人所能决定的?“零落成 泥碾作尘”,也就难免。 14、去日苦难留,须臾六十四年,觉浮生仕真若梦,游真若梦; 高风洵寡偶,上下三千余载,问何人诗可称仙,酒可称仙? 此联上联说时光飞逝,转眼间六十四年就过去了。回首往事, 只觉得仕途真的如梦,交游亦如梦。总之是浮生若梦,恍如隔世。 下联说李白高风亮节,难有匹敌。三千多年间,又有何人能象他 那样,被人称为诗仙、酒仙?上联是慨叹,纵使多才如李白,亦 只不过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闪光的一个石子,终究难以挽留住逝 去的时光。所以才会有“仕真若梦,游真若梦”之感慨。但伟人 终究是伟人,他的生命虽然难以再现,但诗仙、酒仙的风采却会 22 长流人间,不会因为他肉体的消失而消失。所以,下联转而又说, 从这一点讲,“诗可称仙,酒可称仙”的李白便可以没有什么遗 憾。毕竟,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象他那样千载留名呢?李白生 前就已被人称为“天上谪仙人”,非寻常凡夫俗子可比。身后更 是推崇者无数,能够集“诗仙”、“酒仙”称呼于一身,的确是几 千年间难得一见的奇才。此联之妙,在于将李白短短一生放到历 史的长河中去,虽不免有“生命如花,转眼凋零”的遗憾,但更 有一份看破人生浮沉得失之后的旷达。 15、酒家何处?杨柳依垂,每当月白风清,胜地也应招子美; 潭水依然,桃花无恙,到此心旷神怡,前身或许是汪伦。 此联上联先以问句起头,因为李白生平最爱美酒,所以作者 上来就问:“何处有酒家?”每当月白风清的夜晚,杨柳依依垂 拂的时候,对着如此良辰美景,总不由想到,应当招来李白的好 友杜甫,让诗仙、诗圣一起品酒、赏月、吟诗、畅谈,才不失为 一桩赏心乐事。下联写道,桃花潭的潭水依旧象李白游览时那样 清澈,桃花也依旧妩媚动人,自己到此只觉得心旷神怡,仿佛神 游数百年,穿越了时空隧道,与李白在一起。或许自己的前身就 是那个在桃花潭畔踏歌为李白送行的泾县汪伦吧。此联把美酒、 良辰、风物、胜景,与人物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曾与李白“醉眠 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杜甫,还是李白笔下“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汪伦,都是李白的好友,都曾与李白一起留 23 下一段让后人神往的佳话。这里,作者也禁不住神思遐想,自己 也是李白的异代知音,或许前身还就是李白的同时代人,也曾追 随李白左右,也曾与李白把酒畅话,醉歌抒怀呢。 16、谗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 快登百尺,一楼风景一楼诗。 此联上联说李白遭谗,起因是《清平调三章》中“借问汉宫 何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句中以赵飞燕比杨玉环。本来李白此 诗是赞美杨妃美貌如花,娇俏动人,只有汉宫中的赵飞燕可比。 传说高力士却故意在杨玉环面前挑拨说:“以飞燕比妃子,是贱 之甚矣。”杨妃于是十分生气,遂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 玄宗想以官职授李白,也为宫中所悍而止。后来李白在朝廷就呆 不下去,玄宗终于“赐金放还”,李白就结束了不到两年的待诏 翰林生活,他的第一次从政也就此宣告失败。所以上联说,李白 怀有千古之才,但也正是因为他有才,谗言遂因之而起,致使李 白这位“千古才人”怀抱着“千古遗恨”。下联转说自己登上百 尺高的太白楼,眼前所见是一楼风景,一楼诗词。如果除去上下 联前面四个字,“千古才人千古恨,一楼风景一楼诗”同样是一 幅妙对。 17、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24 此联上联“把酒问青天”出自宋苏轼词《西江月》:“明月几 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意为把酒问 苍天,世间已无觅高力士这样的谗毁小人的踪影,而人们对李太 白的怀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见清者自清,浊者自 浊,是非自有公道。下联“登舟望秋月”出自李白《夜泊牛渚怀 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意为象谢尚那样能够识别人 才的高风亮节,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赞赏。大家每当读到李白 的《夜泊牛渚怀古》一诗,都要想起这位谢将军的旷怀。正象一 位诗人写的那样:“有的人死了,可是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 可是他却死了。”象谢尚那样的人,纵然肉体已化作尘土,人们 却依然时时记着他;而象高力士这样的人,死后又有谁会追念他 呢?“爱屋及乌”,人们因为喜爱李白,所以连带着对他所推崇 的谢尚也加以怀念,而对以谗言中伤他的高力士却十分厌恶。这 一正一反的强烈对比,反映了人们对李白的热爱之情与追思之 深,可谓道出许多人的心声。 18、大江淘尽英雄,山经百战楼仍在; 诗卷长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此联上联上来就说,千百年来,被这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带去 的英雄有多少啊,正应了罗贯中所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 淘尽英雄”!“采石之险甲江南”,作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翠螺 山见证了多少险恶的战争,至今依然矗立在江畔;太白楼饱览了 25 多少朝代兴衰的往事,依旧在蒙蒙的江南烟雨中勾起人们那份绵 绵不尽的怀思。下联说,斯楼虽在,斯人已往,而他的诗卷却长 留天地间。千载后重来,楼中依旧可见后人拜祭时奉上的美酒。 因为大家知道,李白一生就爱好诗酒,所以来拜祭他,别的可以 没有,却不可无诗,不可无酒。表面上是说酒不空,实际上是说, 人民对李白的怀念经历了千秋万载,也不会消除磨灭。此联只有 短短的 26 字,却以“山”对“人”,以“酒”对“楼”,以“英 雄”对“天地”,处处可见对仗之工。江山千古,江流千古,楼 亦千古,诗亦千古,人亦千古。 八角亭楹联鉴赏 金秋气爽,菊艳桂香,时逢闲暇盛世,余邀朋携友同登八角亭。 凭栏远眺,昭阳景色历历在目,然而,使人留连不舍的是楹柱上 的不少对联,恰与四方景色互相映衬,可谓画龙点睛,频添了许 多情趣。尤其是挂在显著位置的三副楹联,读之联韵铿锵,清新 流畅,寓意深远,回味无穷,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内涵。 笔者谨录于此浅析粗释,同乡士邦人共赏。 其 一 我辈复登临,何尝是水远山遥,万里烟霞归咫尺; 古今即息瞬 说甚么天长地久,一楼风月竟无边。 其 二 登危楼,天空心远,看八面云山,万家灯火; 26 凌霄汉,气爽神清,对一亭风月,四季景花。 其 三 寄慨抒怀,叹饶公安在,想梓里,夏属梁州,周称窦甸,汉 设朱提,宋曰乌蒙,清定昭通,几度沧桑,留下些稀世奇珍:秦 栈道、孝琚碑、晋霍墓、唐摩崖,悠哉文化,看毓秀山川,地灵 人杰,卧虎藏龙,开来继往; 凭栏览胜,赏亭宇新辉,眺郭外,东含象岭,西照云屏,南 翔凤燕,北漾碧波,其间风物,顿铺锦绣,描绘这蓝图美景:褐 煤田、版纳毯、画苑烟、葡泉酒,壮矣前程,喜归耕鹤寿,墨翰 书林,品茗对弈,曼舞轻歌。 以上三副楹联都是昭通学者殷美元先生所撰。1988 年 9 月, 八角亭于原旧址重建竣工,昔日对联无载无考,经地、市有关部 门及老龄委组成的筹委会向社会公开征稿,当时应征者甚众,为 求质选优,作品经无记名遴选评定,殷美元先生的两副对联(其 一、其二)分别获该次评选最佳联第一、二两名。是日,筹委会 又特约殷先生并指定撰写:“将昭通历史、人文、物产、景观及 老干部活动情况溶为一体的昭通史上的首副长联”挂于八角亭 (其三),斯联面世,深受各方游客韵士的赞誉。 第一副楹联,作者以“我辈复登临”开头,道出太平盛世, 八角亭重建新辉。“何尝是”三字,将壮丽的万里河山尽收眼底。 体现了在这盛世时期,游人凭栏远眺的豪迈心情。下联作者提示 游客人生易老,岁月无情,从古至今无非瞬间之事,莫说什么天 27 长地久,百年人世,而应抓住时机,积极努力,奋发向上,把握 住时机,切莫错过这良辰美景,无边风月。 第二联作者以精粹的语言纵情地讴歌祖国的和平盛世,江山 的壮丽多娇,人民的安居乐业,市镇的灯火辉煌。登楼远望,微 风吹拂,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同时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对 家乡、对生活、对自然的爱恋之情。 第三联共 152 字,虽字数不算多,但当时在我区的名胜风景 和昭通史上属首副长联。作者用精炼、准确、形象的白描手法, 神笔巨揽,流畅简洁,一气呵成,毫无牵强凑合之感。上联写史 从感叹当初修八角亭的清代举人饶绶起笔,继而依次列举昭通从 夏、周、汉、宋、清朝各个时期的不同称谓,其间内涵着昭通数 千年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成败兴衰,同时又顺理成章地概述了昭 通几处古代遗留下来的重点文物。作者妙笔灵活,转折自然,并 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盛赞昭通的山川灵秀,文化悠久,人才辈出, 卧虎藏龙而继往开来。下联以极凝炼之笔呈现出昭通四周风景, 地方宝藏,名特产品,事业前景,随继笔锋从远到近写出离退休 老干部在八角亭活动中心的娱乐情景,或品茗对弈,或泼墨赋诗, 或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展现出一幅太平盛世,歌舞笙篁,老有 所乐的生动画面。 三副楹联分别悬挂于不同楼层的主要位置,情趣各异,却相 互呼应,潇洒豪迈。三联既独立完整,又能构成一个整体,匠心 独具,联语玑珠,实为难得。 28 (一) 莽乾坤能得几人闲?早安排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好风月不用一钱买,休辜负青山红树,送爽气西来。 ——王珊森撰安庆大观亭联 【注释】(1)莽乾坤:即莽莽乾坤,意同“苍茫大地”。(2)铁 板铜琶:演奏歌曲时的乐器。宋俞文豹《吹剑录》:“学士词,须 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学士指苏轼。(3) 大江东去:词牌名,即《念奴娇》。(4)好风月不用一钱买:唐 李白《襄阳歌》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这里是化用。(5)红树:秋天枫树的枫叶,因霜后叶子呈红的颜 色,故称红树。元勃罗御史《南吕·一枝花·辞官》:“芦花千顷 雪,红树一川霞。”(6)安庆大观亭:在安庆市西南隅正观门外, 为明代知府陆钶创建,是江南有名的亭台之一。 【赏析】这副对联既是一副名胜风景联,又是一副抒情联。它既 赞美了大观亭这个名胜景观,缅怀了千古风流的历史人物,又抒 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上“风流人物”的崇敬 心情。 这副对联,寓意深刻,用典得当。对仗工整,文词讲究,令人读 来,心胸开朗,豪情满怀。 29 (二) 松风送抱,正荡胸怀,近看镜海波光,莲峰岚影; 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嫣阁钟声。 ——佚名撰澳门松山寺联 【注释】(1)松风送抱:松风,梁简文帝诗:“城傍疑复道,树 里识松风。”送抱,《南史·张元传》:“充与王俭书曰:所可通梦 交魂,推襟送抱者,唯丈人而已。”松风送抱是指风从松林间入 人的怀抱。(2)镜海:形容大海水平如镜。(3)莲峰:美称山峰, 秀如芙蓉。(4)岚影:岚,山林中的雾气。王维《送方尊师归嵩 山》诗:“瀑布沙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岚影,指山林树 木在云雾笼照中呈现出的奇异景色。(5)山雨欲来:唐许浑《丁 卯集·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6)青洲渔唱:青洲,指长满青草的小洲。渔唱,指渔民们互 相唱和的歌声。(7)嫣阁:指佛寺中雕刻华丽的楼阁。这里指松 山寺的楼阁。 【赏析】澳门地处广东珠江口西侧,面对浩瀚大海,奇绝出峰, 是一个雄伟壮观、气象万千,具有沿海特色、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而座落在这里的松山寺更是个山青水绿、松柏连绵、环境幽雅的 胜地。对联作者在这里用饱含激情的笔墨,通过对水平如镜的大 30 海、美如芙蓉的山峰、雕刻华丽的松山寺楼阁的生动描绘,对渔 歌互答、钟声和鸣乐境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深 厚感情。 (三)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 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 元勋。 ——成都武侯祠联 【注释】(1)谨慎: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 崩寄臣以大事也。”(2)七擒:七擒孟获。刘备去世后,彝族首领 孟获与建宁豪强雍闿起兵反蜀。建兴三年(225 年),诸葛亮南征, 曾对孟获七擒七纵,使之心悦诚服,誓不复反(后仕蜀,为御史 中丞)。(3)南渡:渡过泸水(金沙江)南征。(4)六出:六出祁山(在 甘肃省)。相传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北征曹魏。但据《三国志·诸 葛亮传》,亮出兵伐魏仅五次,而出祁山者仅两次。(5)五丈原: 古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公元 234 年诸葛亮伐魏, 出斜谷,驻军屯田,相持百余日后,病卒于此。(6)十倍:《三国 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水安病笃,召亮于成都, 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 31 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7)八阵:古代的八 种兵阵。其名目不一。《三国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 阵图。”诸葛亮的八阵为:洞当、中黄、龙腾、鸟飞、折冲、虎 冀、握机、连衡。(8)两川:一曰“二川”。东川、西川的合称。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年),剑南道置东川西川两节度使,因有两 川之称。(9)三分:指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 【赏析】本联仅用 52 字,简明扼要地评价了三国时蜀汉政治家、 军事家诸葛亮光辉显赫的一生。上联第一句,以“谨慎”二字首 先点出了诸葛亮的主要性格特征。第二、三句,作者以两个短小 对仗的排比句,概括了诸葛亮的两大重要业绩。接着用“何期” 二字,将笔锋一转,道出了诸葛亮病逝沙场的憾事。这一句充满 了感情色彩,似哭、似吼,惋惜、意外、悲怆、崇敬之情跃然纸 上,令人深受感染,读来催人泪下。最后一句,指出诸葛亮虽已 去世,但其精神永垂不朽,其未竞事业,后继有人。下联从刘备 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写起,进一步歌颂了诸葛亮的才能。第二句 写诸葛亮长于巧思,智慧过人。最后,作者以讴歌诸葛亮善结统 一战线,从而三分天下的丰功伟绩结束全联。全联从大处落笔, 一气呵成,把诸葛亮的历史功勋及其深远影响写得恰如其分,真 实感人。 对联鉴赏琐谈 32 近年来,对联创作可以说是繁荣到了“纵非绝后却空前”的 地步了,大部头的传统对联总集收联达到十万副之多,已被称为 洋洋大观,而仅一次“沱牌杯”国庆礼赞征联,收联就已逾十万, 每年度全国对联创作的总量肯定会是个更高一些的数字,可以说 是势头十分强劲。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对联的创作理论及鉴赏理 论却是极度的滞后,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对联创作仅仅是泡沫般的 繁荣,缺乏精品,另一方面对联作者创作水平也很难得到进一步 的提高。总之,联界迫切需要在对联鉴赏理论方面有一个长足的 发展,以启发和指导对联创作。 虽然近年来在对联鉴赏上出现了一些较好的赏析评介文章 和图书,但从整体的印象来说,指导对联创作的却还只是一些征 联活动的评审结果和许多私自设立的“病联医院”。就像有竞技 体育和健身体育的区分一样,竞技式征联的评判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存在的机械 性并不能全面指导对联的艺术创作,由于强调硬性指标的可比性 以及主题的功利性,征联活动的繁荣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形式主 义泛滥以及获奖佳作被大量“克隆”而成为陈词滥调的负面影响。 而许多无照经营的所谓“病联医院”只是以“启蒙”的水准对一 些初学作品进行冬烘先生式的指点,甚至对一些上乘的古今联作 妄加评判,从而误导了大量作者。 对联鉴赏是一个主客观交互作用的审美过程,虽然对某一副 联语的品评会因人们审美取向和鉴赏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 33 差异,但总体而言还是存在着一般性的规律。对联作为审美的客 体,对它的鉴赏可以从多个层次上展开。 从宏观而言,我们可以欣赏对联的形式美及其内涵美。 对联的形式美可以包括对仗、声调、节奏、词藻、书写形式、 制作载体等等。就形式方面而言,应当明确对联最基本的形式要 素是对仗。对仗有工对与宽对的分别,对于大量联作来说,可能 只是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但是,必须纠正的一个误区,便是并 非工对优于宽对,它们应该是等价的。与过分拘泥工对所造成的 缺乏张力与创意的“死对”不同,佳联均是本着形式服务内容的 方针,以意为主,亦宽亦工,变化之妙,存乎一心。高手制联常 常是在重要部位以及数字、颜色、方位等处设置以精工的对仗, 次要部位则多施以宽对甚或似对非对,既不失整饬之美,又充分 保证了语义的流畅。除了宽与工之外,对仗还有异和同的分别, 上下联言同一事物,走向极端便是合掌,上下联言不同的事物, 走向极端便成了对而不联,高手的功力便在于能游刃于这一对矛 盾之间而有余,如书法中两笔划之间的顾盼牵连,也像长调词里 的过片一样,既有一个大的跳跃,但又保证文脉的贯通,这种似 联非联便是所谓“张力”。从某种角度讲,只有悟到了“对与不 对之间、联与不联之间”的妙处,始可与言对联。 声调的和谐也是对联创作及欣赏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这方面 的一个最大的误区,在于谈对联必言“联律”,谈联律惟言声律、 谈声律只言律诗式的平仄格式,这是一环紧扣一环地将人引入牛 34 角尖中。现在这种思维方式已经造就出了一大批这样的对联“鉴 赏家”:在他们的词典里,全部的汉字也只有“平”和“仄”两 个,每见到一副联语,首先(也可以说是自始至终)便掏出他视 为至宝的那条律诗“平仄竿”,然后逐字标定,最终得出对这副 联语的鉴定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某字失替某字失对某字应平而仄某字该仄而 平……,仿佛对联文学只是一门平仄排列的手工技艺。其实对联 从它直接脱胎的律诗和骈文中也承袭了它们的声律要求是自然 而然的事情,但从这一文体成形并开始发展起,它便不停地被其 它各类文体所“侵蚀”,有人以词为联,有人以曲为联,有人以 赋为联,有人以古文为联,有人甚至以白话为联。在它的发展进 程中或许从来没有真正形成过一套整齐划一的类似格律诗的“联 律”。正如陈方镛所说“古传诗律,未闻有所谓联律者”,今人整 理出“联律”,也只能是以利初学,也就是说只能当初学者的一 块敲门砖,登堂入室后没人会拿它当回事儿。大凡名家作手,胸 中哪有什么一套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平仄格式?他们只不过因势 而成格,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语境、风格、节奏而灵活运用, 多变中自有法度,即所谓“法无定法,非法法也”。正因为其学 养可以驾驭,所以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读者多选取名家 佳作,细加品味,久之可会其中妙处。近年来有所谓“格律联、 非格律联”之说,似是而非,其实是联皆有格可寻,只是“格” 是死的,人是活的而已。若从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节奏把联句分为 “律句、非律句”,则对于拘泥律诗平仄者还是有一定的启发作 35 用的。 总之,对联文学在其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以对仗 为主,包括声调、节奏等方面的基本定型但又十分灵活的一系列 法度,这一切决定了对联文体独特的形式特征。也构成了对联鉴 赏的形式要素。 对联的内涵美是指作品的思想、志向、情感、趣味,以及具 体描写的人物、景观和事件。内涵才真正是联语的灵魂,诗言志, 诗缘情,而联亦然,优秀联作能够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胸 襟、情操和感触并感人至深。即使等而下之,亦能够状难摹之境 如在目前,使人神往之。或浓缩人物一生而成数语,令人物形象 跃然纸上。对联同诗歌一样也是语言的艺术,作者要动用一切可 能的修辞手段来营造出一个完美的意境,遣字造语须顾及整体的 和谐,一字不谐,如队列中夹杂一名跛者,风景大煞。古今佳联 妙对可以说已形成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有含蓄之美、有洗练之 致、有高远之韵、有宛转之态,但都会立足于一个根本,即有感 而发。从这一角度而言,对联的创作和鉴赏绝不能为对联而对联, 要上溯到中国诗歌发展史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长河中去汲取 养料,也只有从这一高度,才能真正把握对联艺术的真髓。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对联的形式与内涵是相对而言的,在不 同的层次上互为形式和内涵。如音调和词藻互为形式和内涵,而 词藻和思想又互为形式和内涵。明白这一点会有助于我们的鉴赏 活动。 36 同样从宏观上来看,我们可以从对联的文体特点的几个角度 展开对联的鉴赏: 一、从对联的最高境界上说,首先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抒情文 体,我们可以欣赏其文
本文档为【名联鉴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644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6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07
浏览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