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服帕金森书稿完整版

征服帕金森书稿完整版

举报
开通vip

征服帕金森书稿完整版 内 容 提 要 左右摇晃的头、不停颤抖的手、强直僵硬的身躯、迟缓蹒跚的步伐……帕金森病,让人类颤抖的不只是身躯,还有那颗脆弱的心! 你了解帕金森吗?人类战胜帕金森的路还有多远?人类征服帕金森这一世界性疑难脑病的脚步从未停止。 《征服帕金森》一书是孙作东脑细胞激活论系列丛书中最具学术地位及影响力的一部科普性读物。本书对帕金森病的由来及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讲述了帕金森病治疗研究所经历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的三大历史时期,科学地分析了各个时期治疗手段的利与弊,有争论,有立论,观点新,理论新,阐释了以...

征服帕金森书稿完整版
内 容 提 要 左右摇晃的头、不停颤抖的手、强直僵硬的身躯、迟缓蹒跚的步伐……帕金森病,让人类颤抖的不只是身躯,还有那颗脆弱的心! 你了解帕金森吗?人类战胜帕金森的路还有多远?人类征服帕金森这一世界性疑难脑病的脚步从未停止。 《征服帕金森》一书是孙作东脑细胞激活论系列丛书中最具学术地位及影响力的一部科普性读物。本书对帕金森病的由来及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讲述了帕金森病治疗研究所经历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的三大历史时期,科学地分析了各个时期治疗手段的利与弊,有争论,有立论,观点新,理论新,阐释了以“脑细胞激活论”为基础研发出的奥博帕金森治疗仪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所取得的里程碑式的突破。 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深奥的医学理论,科普而又不失科学,浅显而又不失严谨,与一些深文奥义的学术著作相比更为深入浅出。对于从事医学研究的专业人士而言,可分享借鉴;对于普通的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更是受益匪浅,实为一本理想的科普读物。 感 言 人生困惑多多,不可一日无师。 我虽不迷信“权威”,但崇拜“大家”,敬仰“导师”。“大家”与“权威”不同,“大家”是有真才实学的,是大度、宽容、高尚的,而“权威”却有压制人、胁迫人的感觉。但凡在我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并曾给过我真诚指点与无私帮助的“大家”,我都视其为“导师”。今天,我就想到了他们—— 王奎民,我的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语文老师,擅长“咬文嚼字”,通晓哲学,尤其是辩证法。在他眼里,没有不好的学生,他总能千方百计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并大加赞扬与鼓励。有一次,为了支持和验证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他竟从家里“偷”出36元钱给我做路费去了一趟吉林,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山村、坐过火车、到大城市、见大学教授。在30多年前,对于一个农村小学老师来说,“36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正是这种鼓励式的教育方式,让我懂得凡事不但要想,更要去做。 张作新,我的大学哲学教授。一次期末考试,哲学所出的八道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没有一道是我能够准确解答的。于是我自拟了第九道题,题目是“在大学期间如何学好哲学用好哲学”。几天后,成绩宣布了,“孙作东,98分,全班第一”。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张作新老师不拘一格的育人方式,现在回想起来,特别难能可贵。是他,强化了我敢于向传统说“不”的性格和勇气。 陈雷,抗联老战士,原黑龙江省省长。在大学毕业时,他老人家为我这样一个刚要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题写了“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师恩无尽处”14个大字,于是才有了多年后我与老省长的忘年交,才有了报告文学《感恩的心》。老人家的叮嘱让我懂得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学会感恩。这一点让我受益终身。 王世华,哈尔滨市副市长。15年前,我怀揣专利投奔哈尔滨市南岗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几乎已身无分文的我获得了创办企业的第一笔科技经费的支持,20万元的抵押担保物竟是“孙作东的人格”,当时的区长就是王世华。没有当年的20万,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奥博”。他让我体会到了诚信的力量,也是我们企业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到今天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张建平,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时任医疗器械处处长的他,在我创办企业之初,第一个到奥博公司现场指导工作。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是在国家管理政策还不健全、相关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是他一步步地帮助我把企业办了起来。正是因为他的理解与支持,我才有可能把一个个“研究成果”变成产品推向市场,让众多脑病患者从中受益。他是真正把我引入医疗器械行业的第一人。 杨宝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2002年,当我手捧《激活沉睡的脑》的书稿忐忑不安地走进杨校长的办公室时,他的一句“这个书名真好”立刻消除了我的拘谨。我的第一本书《激活沉睡的脑》,就是杨校长亲自帮助把关和修改的。当我取书稿时,杨校长十分感慨:“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能写出这样一部有关脑科学方面的书,实在不容易!”杨校长是鼓励并引导我步入脑科学神圣殿堂的第一位导师。 孙尧,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黑龙江省副省长。多年来一直都在关心着我个人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鼓励与肯定,在各个方面屡次破格举荐。他是鼓励我们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第一人。就是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企业也没有盲动,而是毅然地选择了“坚持”,逆势而上,潜心钻研,搞新产品开发、搞技术储备。我们坚信,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企业会越走越远,路会越走越宽。 杜宇新,哈尔滨市委书记,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有一次到我们的企业考察工作,原定20分钟的活动,却与我促膝长谈了两个多小时。“脑健康医疗器械行业是一片‘蓝海’而不是‘红海’,不要盲目地追求大而全,贵在专一,要把这个领域做精、做深、做透。”他还说:“无论是为官,还是经商,最难的事莫过于选择,学会放弃也是一种能力。官员和企业家一样,要能够耐得住寂寞、抵挡得住诱惑,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杜书记为我们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通向“蓝海”的方向,脑健康将是我们一生都做不完的事业。 …… 在我的心中,他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权威”,而是真正的“大家”,是我所敬仰的“导师”。在我人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正是他们引领我一路前行,让我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人。 伴随着帕金森病治疗仪和抑郁症治疗仪科技攻关项目的产业化,我的脑科学专著《激活沉睡的脑》又一次再版,《征服帕金森》、《孙作东带您走出抑郁》也出版在即。这一切,对于我本人和企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意味着是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起点、新的发展机遇。回想自己走过的历程,有创业的艰辛,更有收获的喜悦,云云种种经历得太多太多,但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么久,总有些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清晰。 饮其流者思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作者:孙作东 2010年5月28日于北京 目 录 第一章 了解帕金森病 “帕金森”的由来 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体征 帕金森病的病因 多巴胺与帕金森病 第二章 以左旋多巴为代表的药物治疗时代 “左旋多巴”的问世 左旋多巴的应用 由左旋多巴的副作用引发的争论 “用进废退”学说解析左旋多巴的副作用 第三章 以脑起搏器为代表的手术治疗时代 手术的起源 毁损术的应用 脑起搏器的应用 其他治疗方法的前景展望 第四章 以奥博帕金森治疗仪为代表的物理治疗时代 内源性神经递质调控技术的应用 奥博帕金森治疗仪的诞生 奥博帕金森治疗仪的原理分析 奥博帕金森治疗仪的效果分析 附 录 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参考文献 第1章 了解帕金森病 “帕金森”的由来 1817年,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首先发现了一组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系统慢性进行性疾病,并将这种病称为“震颤麻痹”。但随着人们对该疾病的更多认识和了解,逐步认识到“震颤麻痹”的命名并不确切,因为这类患者除了有肢体的不自主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外,还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些复杂症状伴随,因此,为了给这一病症一个更为科学的名字,也为了纪念其发现者詹姆斯·帕金森医生,于1892年将“震颤麻痹”改名为“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PD)。 帕金森病是一种“民主病”,在男女人群中同样常见,不单单侵犯某一个职业人群或某个民族,多发于50~65岁,青年人极少。目前,全球大约有超过400万帕金森病患者,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超过200万。据估计,我国每年有近10万人成为新发的帕金森病患者。 随着帕金森病发病率的逐年激增以及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帕金森病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日”,以此纪念最早描述这种疾病的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这天也是他的生日。 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起病是缓慢的,且呈逐渐加剧的趋势。最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临床表现也常常“因人而异”,但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以下几种: 震颤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安静休息时出现单手或双手抖动(震颤)而肢体运动时抖动(震颤)减少或消失。频率相当慢且有节律,约每秒钟5次,通常在睡眠期间消失。 强直 强直是指要活动时肢体僵硬并感到费劲、沉重、无力,但肌力消失并不是帕金森病的特征。 运动迟缓 运动迟缓表现在三方面:缺乏自发性运动(运动不能);开始运动及运动过程中动作缓慢(运动徐缓);字愈写愈小(写字过小征)。书写时可表震颤征。 姿势异常 姿势异常是指疾病晚期患者颈部、躯干前屈,双臂内收,腕、肘关节及双腿轻度屈曲,髋及膝关节也可能屈曲。 平衡丧失 平衡丧失常伴有姿势异常,病人难以纠正踉跄及蹒跚步伐(直立反射消失),因此易于跌倒。他们把身体重心向前倾但又不能保持平衡,于是可能变成小跑步伐(医生称之为慌张步态),如轻推患者,他不能控制地向前跑或蹒跚向后倒。 小常识: 虽然帕金森病的症状因病人而异,但有一系列常见的共同特征。 ●扣纽扣困难 ●不能翻身 ●不能从椅子上站起来 ●面部无表情 ●经常跌倒 ●双足僵硬 ●皮肤油腻 ●很少眨眼 ●拖步行走 ●进食缓慢 ●运动缓慢 ●声音细小 ●肢体僵硬 ●震颤 帕金森病的体征 医生检查时会注意到某些体征。与症状一样,体征在病人之间各不相同,同一病人不同时间的体征也有变化。例如,明显地运动迟缓,缓慢地从椅子上站起或在进入诊室时步履缓慢且为小步。单侧或双侧上肢可见缓慢有节律的震颤,在抓椅子或其他物体时震颤消失。许多年前,这种征象被比拟为手的搓丸样动作——“搓丸样震颤”。当医生屈伸患者的腕、臂或下肢时会有一种抵抗的感觉,好像弯曲铅管一样;同时也能感到震颤叠加,产生一种转动齿轮的感觉(称为“齿轮样强直”)。 自动运动 活动明显费劲。我们大多数人在舒适的坐位时自动运动是无意识的,这引起运动例如:眨眼、双腿交叉或不交叉状及全身坐立不安等,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不会见到。行走时,帕金森病患者步履短小及拖行,好像脚被粘在地板上似的。步态踌躇,当走到门口或遇有阻塞,或走在街上前面有狗或陌生人穿过时,其步态更犹豫,步伐短小。有时病人走路中突然停住,病人感到脚冻结在地上。如发生这种情况,可有意把注意力集中前方的一点并把僵硬的腿对准这一点,可以发现常又能开始行走。 面部表情与语言 面部缺乏表情,眼有些凝视。晚期患者有流口水的倾向,不是由于(唾液)分泌增多而是由于无意识的自动的正常吞咽动作减少。声音轻,有时嘶哑(发音困难),言语含糊(构音困难)。这些问题可能不引人注意,但患者可能在洗澡时发觉唱歌困难,或在合唱团唱歌时显得狼狈。 大小便习惯的改变 便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于肠道肌肉像肢体一样的运动迟缓所致。虽然不是严重的症状,但确实令人关心和忧虑,特别是老年人。膀胱肌肉同样收缩无力,常有尿频、尿少及尿急。老年男性同时发生的前列腺增生会加重症状,排尿缓慢及夜尿。 吞咽困难 帕金森病常会引起吞咽困难,但需要特殊试验证实这一症状是由帕金森综合征之外的原因引起的,因为由帕金森综合征偶尔也会导致。 其他问题 其他问题偶尔给病人造成麻烦。虽然颈部、背部及四肢的强直和疼痛十分常见,但对大多数病人来说疼痛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自动运动减弱,可能发生冻肩或肩强直;男士因为疼痛而不能从裤子后袋中取出钱包,女士拉拉链及扣乳罩感到困难;患病多年之后出现晚期征象;患者偶尔会为书写痉挛所困扰,药物副作用也能引起该症状。 要点 ●帕金森病的症状包括震颤、强直、运动不能、姿势异常及平衡丧失。 ●症状有很大程度的不同,疾病晚期可能有排尿、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吞咽困难。 ●体征包括自动运动减少、面部表情及语言改变等。 帕金森病的病因 从目前所知的化学病理学的观点看,帕金森病患者均有纹状体多巴胺的减少。有些病例可能是多巴胺能的黑质纹状体神经元的变性,另一些则可能是纹状体内含多巴胺受体的神经元减少,还有一些则可能是纹状体多巴胺的药理性耗竭或多巴胺受体阻断。 从病理解剖的角度看,神经病理学家普遍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脑内有色素的神经元的选择性丧失(特别是在黑质的致密部)是一种最恒定的表现。蓝斑和迷走背侧运动核中也有类似变化。 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是由于多巴胺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引起的原发性多巴胺缺损。多巴胺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是抗衡纹状体内的兴奋性胆碱能活动,是纹状体的抑制性调制机制之一。纹状体内含有大量的乙酰胆碱。正常健康状态下,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效应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帕金森病发病时,多巴胺减少,乙酰胆碱浓度没有改变,此时平衡被打破,胆碱能活性占优势。但还不能肯定,多巴胺的减少是否是仅有的缺陷,它是否是帕金森病所有表现的唯一基础。 实际上,医学界曾经提出其他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GABA)在帕金森病发病时也可能原发性或继发性地减少。在死于帕金森病的人中,半数有GABA及其合成酶(谷氨酸脱羧酶)的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和5-HT也广泛减少。尽管企图通过给予前体来增加这些递质,但并未产生临床改善,可见这种替代的策略还未完全得到开发。 目前,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内源性神经肽在引起或改变帕金森病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脑内源性肽在调节多巴胺能通路,特别是黑质纹状体通路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几种肽可能与其有关。正常脑的纹状体内含高浓度脑啡肽,其他部位浓度较低。β-内啡肽能抑制多巴胺释放,将它注入大鼠脑脊髓液内,可诱发伴有僵直、自发性运动丧失的紧张症状。这一效应可被一特异的阿片拮抗剂——纳络酮所阻断。有一位研究者观察到,给予高浓度的纳络酮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但是其他人未能证明。 特别吸引人的是,近来的研究表明,肽类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共存于同一细胞。如果这种情况在黑质细胞也存在的话,那么帕金森症状的发生和治疗就要考虑到神经肽是否缺损的问题。目前有证据表明,神经肽在纹状体传递中起作用,但是关于肽类在治疗上的和病因学的含义还只能是一种推测。 小常识: ★蓝斑(Locus Coeruleus):蓝斑核的简称,位于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是脑中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部位,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据某些估计,蓝斑内的单个神经元可以通过其巨大的轴突分支激活几乎整个大脑皮质。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致信号从突触前递质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神经肽(Neuropeptide):是泛指存在于神经组织并参与神经系统功能作用的内源性活性物质,是一类特殊的信息物质,痛觉、睡眠、情绪、学习与记忆乃至神经系统本身的分化和发育都受神经肽的调节。 ★腺体(Dody of gland):指动物机体能够产生特殊物质的组织,这种物质主要为激素。“腺体”的归类方式很多,可以依照组织所在部位、功能(作用)划分,解剖学和生理学上归类不完全相同。 ★激素(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多巴胺与帕金森病 说起帕金森病,就不得不提及“多巴胺”,多巴胺的缺损作为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已成为医学界、科学界研究的重点。 多巴胺为一种神经传导物质,是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爱情其实就是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作用的结果,吸烟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根据研究所得,多巴胺能够治疗抑郁症;而多巴胺不足则会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情况严重时会令病人的手脚不自主地震动或导致帕金森病。 多巴胺在1910年即已合成,但与其密切相关的生物源儿茶酚胺,即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相比,由于相对较弱的拟交感神经活性而长期地被忽视了。一直到动物组织内发现了L-多巴脱羧酶,多巴胺才作为正常人尿液中的组成成分而被观察到。随着更为灵敏的检测方法的发现和神经心理药理学领域的迅速进展,大部分关于多巴胺的知识是在近50年内获得的。由于以往没有合适的多巴胺生物检测方法,所以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on)发明了一种高灵敏度的荧光测定多巴胺的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才发现了多巴胺在脑内的正常存在,其含量高于去甲肾上腺素,尤其集中于脑部基底核,基底核是控制运动机能的重要部位。这说明多巴胺除了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以外,还可能有其他功能。支持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证据是观察到多巴胺在脑内的分布与去甲肾上腺素有明显的不同,啮齿动物脑内多巴胺的含量80%存在于新纹状体。 卡尔森证实了多巴胺是脑内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并且和帕金森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卡尔森还做出了其他几项进一步的发现,使人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多巴胺在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包括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卡尔森在实验中用“利血平”来降低实验动物神经递质的浓度,受试动物丧失了自主运动能力,但当运用左旋多巴(多巴胺前体,能够在大脑中转变为多巴胺)治疗,动物的运动能力得到了恢复。另一方面,运用神经递质5-羟色胺治疗并不能改善动物的运动能力。实验中还发现摄入左旋多巴的量决定了多巴胺的浓度。 卡尔森的发现为科学家们进行多巴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人们对多巴胺这个神奇的小分子在大脑内的作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通过研究释放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美国神经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揭示了信号通过突触时分子的级联活动,突触是神经细胞间的联结。另一个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的研究表明,突触机能的变化对学习和记忆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阿尔维德·卡尔森、保罗·格林加德、埃里克·坎德尔三位科学家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共同分享了2000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小常识: 多巴胺(Dopamine)(C6H3 (OH)2-CH2-NH2)由脑内分泌,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1,2-二醇,简称DA。多巴胺按系统命名法,名为邻苯二酚乙胺,属于儿茶酚胺类物质。其盐酸盐为白色、有光泽结晶,熔点243~249℃(分解),无臭,味微苦,置于空气中及遇光时颜色渐变深,易溶于水。 要点 ●多巴胺不仅仅产生于黑质,还存在于蓝斑和迷走背侧运动核中。 ●黑质也不仅仅产生多巴胺,还包括5-羟色胺、生长抑素及去甲肾上腺素。 ●与乙酰胆碱的效应保持平衡的可能不仅仅依赖于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减少可能不是仅有的缺陷,也可能不是帕金森病所有表现的基础。 ●肽类与神经递质共存于同一细胞。多巴胺、乙酰胆碱都应视为脑内激素,同样具有激素的显著作用特性。 第二章 以左旋多巴为代表的 药物治疗时代 “左旋多巴”的问世 根据阿尔维德·卡尔森的发现,研究人员合成了左旋多巴。1967年,乔治·柯奇斯医生和他的同事首次将左旋多巴应用于临床,并在他们撰写的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中宣布口服大剂量左旋多巴对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显著。 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现在这篇论文仍被奉为经典,柯奇斯本人也称左旋多巴是“这个世纪真正的奇迹药物”。 对于左旋多巴的研究源于帕金森病的病因。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是脑内缺乏多巴胺所致,因此,向脑内补充多巴胺是治疗帕金森病最基本的方法。而多巴胺是不能穿越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组织的,因此,左旋多巴作为多巴胺的前体,经多巴脱羧酶脱羧而转化为多巴胺,可以穿越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发挥药理作用,对帕金森病的症状改善尤为显著。 自左旋多巴应用于临床治疗帕金森病以来,就一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至今仍是治疗帕金森病最重要的药物,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期,左旋多巴被引进到中国。 左旋多巴的问世,给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使得帕金森病手术治疗的数量大大减少,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延缓了疾病的发展速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左旋多巴制剂是最主要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是人类在征服帕金森病的艰难历程中树立的第一大里程碑。 左旋多巴的应用 在左旋多巴问世后的几十年里,左旋多巴即成为世界上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被广泛应用。美国神经协会对治疗帕金森病主要药物的评估结论是:左旋多巴是所有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中最有效的,尤其是针对运动迟缓和强直症状;多巴胺激动剂可以控制帕金森病的各类症状,但效果不如左旋多巴且价格较高;丙炔苯丙胺可能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但其神经营养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它还有抗抑郁作用,从而减轻患者部分症状。以上这些药物都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相关症状,并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而其中左旋多巴最为有效。 然而,在应用左旋多巴作为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的若干年后,人们发现几乎所有帕金森患者必须终身服药,而且绝大部分帕金森病人对左旋多巴最初的治疗反应是良好的,但在2~5年的症状缓解期(亦被称为“蜜月期”)后,很多病人产生了由慢性左旋多巴治疗带来的各种副作用,并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 因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所引起的副作用最普通的是包括面部、四肢和躯干肌肉的异常非随意运动(运动障碍及张力障碍)。这种症状主要与服药的剂量与时间有关,随着减少药量或暂停服药而消退,但通常也会伴随帕金森病患者症状的恶化。运动障碍可能是由于外源性左旋多巴过量地合成多巴胺,而它又作用于敏感的多巴胺能受体的缘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还能引起短暂性精神症状,如幻觉。这是由于在边缘系统和皮层结构中形成过量的多巴胺,也可能是由于干扰了中枢的5-羟色胺的机制而引起的。 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独特而复杂的症候群,其疗效的降低可能伴随着最初的药物有益作用的不断减效而发展。服用一段时间后,病人开始体会到每次给药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所持续的时间可能越来越短(从5或6小时到30分钟或者更短),摄取一次量左旋多巴到药效出现之间的这段潜伏期的不断延长,有时甚至发生对单次药量的左旋多巴完全无反应的偶然情况。 帕金森病在治疗中对左旋多巴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因素是几种机制综合的结果:伴随黑质纹状体进一步变性的病情发展,可能降低纹状体将外源性左旋多巴转变为多巴胺并加以贮存的能力;纹状体中突触后多巴胺能受体对由左旋多巴转变成的多巴胺的反应可能发生改变,包括脱敏感作用、去极化阻断、异常代谢产物的竞争性抑制或受体数目减少;左旋多巴在肠道的吸收以及被运输至脑均可能受到影响。 在帕金森病常用药物中,除了左旋多巴,研究人员还针对改善左旋多巴产生的副作用而研制出了多巴胺激动剂、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等药物,与左旋多巴配合服用,目的都是为了尽量推迟或减少左旋多巴的使用剂量,延长使用时间,缓解由左旋多巴所产生的症状波动、异动症及不良反应。然而,这几种药物的应用在改善左旋多巴的副作用的同时,却又对病人造成了新的不良反应。 小常识: 有研究显示,左旋多巴大量存在于蚕豆、猫豆中。整个蚕豆植物都含有左旋多巴,包括叶、根茎、豆荚,以及未成熟的蚕豆仔;猫豆又名狗爪豆,是豆科黎豆属植物龙爪黎豆的种子,其主要有效成分也是左旋多巴。以上研究也说明这类富含左旋多巴的豆子可能至少在过去的很多世纪里都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民间药物。 由左旋多巴的副作用引发的争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用左旋多巴治疗只能控制症状而不能治愈,且不能停止或改变疾病的发展,其日益突出的失效现象和不良反应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使得其治疗地位存在争议和挑战。 一、氧化应激学说 关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有人提出了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氧化应激学说”,即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及细胞的氧化损伤最终导致了帕金森病患者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死亡。由于左旋多巴的自身氧化作用可产生细胞毒性自由基(如过氧化物、醌类甚至儿茶酚胺能的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胺),故理论上它可以破坏尚未受损的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加速帕金森综合征的发展。然而没有找到支持这种机制的证据。 帕金森病“氧化应激学说”的最初理论根据即是多巴胺的体内代谢过程。外源性左旋多巴及其产物多巴胺易于通过自身氧化或酶促氧化产生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帕金森业已存在的氧化应激条件下,这种特性使人们推想,左旋多巴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的氧负荷,对残存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从而加速帕金森病的进行性过程。 二、左旋多巴毒性作用学说 1990年,美国专家Michel和Hefti发表了一篇题为《左旋多巴对神经细胞的作用体外研究》的论文,在帕金森病治疗领域掀起波澜,似对应用了几十年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提出了质疑。他们对幼鼠中脑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时发现,高浓度多巴胺会减少培养基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数量。相关报告也指出,当左旋多巴的浓度高于50μM时,会对体外培养的多巴胺神经元和其他一些细胞产生毒性。 但是上述体外研究的培养基中不含有胶质细胞,而胶质细胞有营养和支持神经细胞的作用。Mena小组证实,在有神经胶质细胞的培养基中,胶质细胞能保护中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不受左旋多巴毒性伤害。研究更进一步证实,胶质细胞产生的可溶性物质也有相同的保护作用。 根据细胞培养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反映完整的动物实验情况,因为:(1)在培养的条件下,神经元呈分散状态,比活体内密集组织更多地暴露于左旋多巴;(2)培养细胞缺乏自然条件下的充分防御机制,如清除自由基的酶系、神经生长因子及其他细胞防御系统;(3)培养细胞液中的左旋多巴浓度,远远大于实验动物或患者全身给药所达到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浓度。 动物实验证实,虽然高浓度左旋多巴可能对培养的无胶质细胞保护的多巴胺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但尚未证明长期使用左旋多巴会对健康的、未受损伤的动物或人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毒性。 在大量研究中仅有2项报道称:左旋多巴可能加重已经受6-OHDA损害的啮齿动物体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1项研究表示有细胞数减少,但重复实验无法验证。 三、左旋多巴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学说 最近,Murer研究小组检测了左旋多巴口服治疗对中等或重度6-OHDA导致黑质纹状体损伤小鼠模型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结果证明,经6个月左旋多巴治疗,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体内剩余的多巴胺神经元没有毒性,而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可促进小鼠纹状体内部分损害神经元的修复。Datla研究小组也报道了相似的结果,并指出经过12周左旋多巴治疗,多巴胺神经元明显修复,细胞数没有减少。 临床研究的证据表明,左旋多巴没有毒性,不会导致黑质细胞死亡;非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误诊)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并没有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在PET扫描时并没有显示荧光多巴水平改变;对这类病人尸解亦未发现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的证据;帕金森病病人在未使用左旋多巴时的死亡率是同龄人的3倍,而使用后该数字下降了一半。 近期由美国二十多个中心参加的长达4年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研究(ELL DOPA)发现,361例临床确诊的早期(发病在2年内,尚未使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人使用高剂量左旋多巴,不但没有加速疾病进展,反而有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证明,服用左旋多巴制剂是安全的,并且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 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比较发现,体外研究和体内研究由于左旋多巴浓度、细胞密度、胶质细胞和抗氧化剂等条件存在显著差异,而导致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并未发现左旋多巴的毒性作用,相反却发现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四、运动波动学说 那么,为什么用左旋多巴的患者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加长而加重呢? 又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认为运动波动的机理是多因素综合所致,其中左旋多巴的血浆药物浓度的半衰期短是运动波动的主要原因。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是依赖其药代动力学,即使应用了多巴脱羧酶抑制剂(DDCI),左旋多巴的半衰期仍然只有1~1.5个小时。但是在PD的早期,残存的黑质纹状体末梢足以缓冲(通过重吸收)左旋多巴的血浆浓度波动,因此在“蜜月期”(3-5年)内可以很好地控制症状。随着神经元不断变性,其缓冲能力逐渐消失,左旋多巴短的半衰期就通过多巴胺受体过度高或低的激活反映出来,表现为运动波动症状。胃的排空延迟导致口服左旋多巴吸收延迟,动物和人体试验表明任何导致胃排空速度减慢的因素都会延缓左旋多巴入血,从而进入脑内也随之减慢,食物蛋白与中性氨基酸竞争通过胃肠道和血脑屏障转运载体是运动波动的另一原因。 因此,运动波动的症状主要与左旋多巴短的半衰期相关,而非左旋多巴的毒性所致,根本原因在于疾病的进展,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不断变性死亡导致其缓冲能力下降。 研究者据此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了“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ontinuous Dopaminergic Stimulation,CDS )”概念,即用多巴胺能药物对纹状体进行持续的(非脉冲的或者非间隙性的)刺激推迟或者阻止与左旋多巴相关的运动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延长左旋多巴的疗效,目前至少有三种药物是围绕左旋多巴的代谢来进行的,将来应该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药物、不同剂量制订出更加有效而且经济的个体化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服用左旋多巴为什么会导致神经元继续死亡和使人致残呢?以上的学说仅停留在了有毒无毒和如何减少副作用或延长使用左旋多巴时间上,而没有针对为什么长期服用左旋多巴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副作用这个问题得出一个科学、明确的结论,似乎人们十分不情愿接受“越治越严重”这样的一个事实,或者不愿相信这种现象与服用左旋多巴有关,而仍然坚持认为左旋多巴是目前治帕金森病的金标准,是最好的选择。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 左旋多巴对人类的贡献功不可没,这是人类在征服帕金森病的过程中,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的一种无耐的选择。这有点儿像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了减轻疼痛而注射杜冷丁一样,只要能缓解病痛,是否是毒品,是否会成瘾等,都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来考量。 左旋多巴有毒论与无毒论争论不休,各种说法都有试验数据和结论做依据。然而,争论归争论,临床上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数年后疗效进行性下降、持续服用不能阻止帕金森病的进展、长期服用还可增加运动波动并发症甚或致残已是不争的事实。研究者应进行更为深入的探寻。 “用进废退”学说解析左旋多巴的副作用 关于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和帕金森病发展的关系这方面的实验已有很多科研人员在做,也包括在读博士写的毕业论文,实验结论虽没有找到神经毒素杀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证据,却得出了左旋多巴加速多巴胺能细胞死亡的结论。 其实,多巴胺的作用特性与激素十分相似。激素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或组织液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高度专一性,即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组织、靶器官,有选择地调节某一代谢过程的特定环节,当一个信息引起某一激素开始分泌时,往往调整或停止其分泌的信息也反馈回来。即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随时收到靶细胞及血中该激素浓度的信息,或使其分泌减少(负反馈),或使其分泌再增加(正反馈),常常以负反馈效应为常见。在我所著《激活沉睡的脑》一书中一篇题为《善良的谎言》的文章,曾提出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人们长期人为的补给胰岛素(激素的一种),虽然缓解了糖尿病症状,却使胰岛的自泌功能逐步退化,甚至彻底失去了自泌功能,最终造成糖尿病症状的无药可医。由此可见,激素长期的刺激会使得机体本身分泌激素的功能衰退,激素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缓解病情,减少患者的病痛,但也有可能使患者上瘾,对激素产生依赖性,所以很多人称激素为“魔鬼”。 基于激素的这一特性,依据“用进废退”进化学说及我所提出的“脑细胞激活论”,对多巴胺做进一步分析。多巴胺主要生成于黑质部位的细胞群,但不是全部来源于黑质;黑质部位主要分泌多巴胺,但又不单一分泌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还可能分泌多种我们人类至今还没有发现的其他神经递质。当我们在帕金森病治疗的过程中长时间给脑补充替代品多巴胺时,无意中闲置了黑质等部位多巴胺能细胞群自泌多巴胺的功能。长此以往,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泌功能将逐步退化且造成神经元大量凋亡,致使多巴胺能细胞群萎缩,进而变成废用性萎缩。因此,长期过量服用左旋多巴,不但会使病情加重,而且会产生药物成瘾性依赖性,最终导致药物失效。 同理,自泌功能退化的部位不只局限于黑质一个部位,这些部位又不仅仅分泌多巴胺一种激素,当这些已知的黑质、蓝斑、迷走背侧运动核或未知的分泌腺类细胞群被抑制而退化萎缩时,同步减少的其他已知的多巴胺、5-羟色胺、生长抑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未知的激素所带来的副作用和疾病也就随之而来。当黑质细胞群变成废用性萎缩时,其功能是不可逆的。这也是为什么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一旦停用,病情会加重并伴有其他疾病的原因所在。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激活和恢复包括黑质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自泌多巴胺的功能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 小常识: ★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色氨酸经色氨酸羟化酶催化首先生成5-羟色氨酸,再经5-羟色氨酸脱羧酶催化成5-羟色胺。5-羟色胺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又名血清素,在大脑皮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是调节神经活动的一种重要物质,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可能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最初是从羊和猪的下丘脑提取液中分离和鉴定的一种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RIH),于1973年人工合成,最初鉴定并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是由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肽SS-14。生长抑素在体内分布广泛。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在脑内以下丘脑正中隆起的浓度为最高。在新皮层、边缘系统下杏仁核、海马等部位也广泛存在,以皮层含量最高。其生理作用是抑制多种激素、肽类物质的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或L-arterenol):是从副肾髓质和肾上腺素一起被提取出来的激素(广义),儿茶酚胺化合物中的成员之一,存在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细胞内,是哺乳动物交感神经系统节后神经的神经递质。其对脑的大多部位具有兴奋性作用,从而加强觉醒状态,并预备脑的神经元对未来刺激的响应。 要点 ●左旋多巴制剂是最主要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是人类在征服帕金森病的艰难历程中树立的第一大里程碑。 ●几乎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必须终身服药,而长期服药会引发一系列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致残。 ●由左旋多巴副作用引发的争论、学说各执一词,尚未得出一个科学、明确的原因。 ●依据“用进废退”学说及“脑细胞激活论”提出新观点:激活和恢复包括黑质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自泌多巴胺的功能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 第三章 以脑起搏器为代表的 手术治疗时代 手术的起源 和其他很多重要的发现一样,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也是在不断的试验和失误中进行的。在运动障碍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历史长河中既充满科学又有运气的成分。在左旋多巴发明之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帕金森病,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外科手术,最早的帕金森病手术治疗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早在1909年,Horsley就发现采用感觉运动皮层部分切除术治疗帕金森病,术后患者的肢体震颤明显减轻。到上世纪的20年代,锥体外系在调节运动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当时许多神经内科医生反对通过阻断这些神经传导通路来治疗帕金森病,甚至连著名的神经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Dandy也认为毁损基底节的神经传导通路将是致命的。直到1939年,Russell Meyers通过开颅大脑半球中间入路基底节尾状核毁损术,成功地治疗帕金森病,才证明了Dandy的错误。 1953年,Cooper医生在一次偶然的手术失误中意外发现了苍白球手术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症状。但直接手术产生的高死亡率仍难被人接受。 1962年,立体定向手术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手术的精确性得到提高,术后的并发症也有所减少。 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肌强直等症状,但由其引发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同样也是严重的,这些直接破坏运动系统的手术虽能治疗疾病但常常以病人瘫痪为代价。 1968年左旋多巴问世后,由于其在帕金森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此后药物治疗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在使用了左旋多巴等各种药物治疗多年之后,很多患者出现了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由药物引起的不自主运动等多种不良反应,且无法控制,只有停药后才会减轻消失。这又成为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神经学家及其患者开始面对这种戏剧性的和有明显缺陷的现实。 此时,医学界又把注意力重新转回到了手术治疗上,这也标志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再次复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CT、MRI、数字血管造影等神经影像学技术和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应用,定向手术的靶点定位越来越准确,使影像为基础的立体定向手术比以前更加安全、有效。 1987年,法国人Benabid首次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术(又称脑起搏器、DBS)刺激丘脑腹外侧核治疗帕金森病的震颤取得了成功,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逐步替代毁损术,开启了DBS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纪元。 目前,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主要有: 1.立体定向毁损术,即临床上所说的丘脑毁损术和苍白球毁损术。 2.脑深部电刺激术,又称脑起搏器(DBS)治疗。由于其案例性和长期疗效的可靠性,在欧美国家已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毁损手术,但国内由于经济原因,估计毁损术仍将继续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3.其他,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核团局部注射和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技术还在基础研究中,预计在将来若干年后,可用于临床治疗。 毁损术的应用 毁损术是通过立体定向切除丘脑腹后中间核或苍白球腹后内侧核的神经核团,显著改善“关”状态下的动作过缓以及左旋多巴诱发的动作困难的手术。目前的立体定向毁损术包括丘脑毁损术和苍白球毁损术,用于毁损的靶点主要是丘脑腹后中间核(Vim)、苍白球腹后内侧核(GPi),也有少量的丘脑底核(STN)毁损。 20世纪50年代初期,Irving loopet进行大脑脚切除术治疗帕金森病时,由于牵拉脉络膜前动脉引起出血,被迫结扎此动脉,停止手术,但术后患者对侧肢体震颤消除。此后loopet进行了一系列脉络膜前动脉结扎术治疗帕金森病,后来他直接采用了破坏苍白球的方法。 在丘脑这个靶点被发现的过程中,科学与机遇共同起到了关键作用。历史还要回到cooper及其同事在苍白球毁损术中毁损错误的医疗事故中去。 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一位帕金森病人进行苍白球毁损手术后效果特别好,其对侧肢体震颤完全消除了,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死亡。通过对他的尸检医生却发现,原来这个病人手术的位置并不是当初预定的位置——苍白球,而实际的手术位置是——丘脑。立体定向放射学及解剖学研究均证实,毁损电极没有破坏苍白球而是破坏了丘脑腹外侧核。从此,人们发现“丘脑”对身体震颤的改善有特别好的效果,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位置慢慢从“苍白球”移动到“丘脑”这个位置上来了。此后cooper开始采用冷冻的方法进行丘脑毁损术治疗震颤,到1954年Hassler通过基底节区解剖学研究证实丘脑腹外侧核后部是控制震颤的最佳部位,并精确的确定了丘脑靶点。 一次失误的手术,却使得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种“偶然”对于医学界来说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像这样“歪打正着”的事件在医学界屡见不鲜,然而结果却不一定都是乐观的。 毁损术其实就是针对患者出现的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不同的帕金森症状,将控制其症状的部位毁损,以此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早期的外科方法,常常是以病人的瘫痪为代价来治疗帕金森病。徒手毁损脑深部结构,其目的性的靶点不能被精确的定位,同时没有办法验证是否已经到达靶点,极有可能会因为定位不准而导致患者出现瘫痪、讲话不清等后遗症。比如说病人手抖,就把病人大脑皮层关系到手抖的地方切除掉,切掉之后发现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瘫痪了,这种毁损是不可逆的。其实,在没有影像学之前,这种残忍、危险的做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自左旋多巴出现副作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被再一次启用后,以影像为基础的立体定向手术比以前更加安全、有效。CT、MRI和数字血管造影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手术提供了更加精确的解剖学数据。其次,微电极记录技术的出现也为靶点的选择、靶点范围的确定提供了精确的功能性指标。可以说,立体定向术的应用,使手术效果更好,准确性更高,致残率更低,但仍存在术后的不可逆性。 立体定向毁损术可明显改善震颤、僵直和运动缓慢等帕金森病的症状,但脑神经一旦损毁就无法复原了,而且术后恢复也很困难,还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有的终身致残,损伤是不可逆的,是永久性破坏,风险太大。在某些病例中,病情的改善在术后持续长达4年,之后运动缓慢和僵直的症状通常会再次出现,有些患者在术后会产生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失效的情况。另外,帕金森病人多数会出现双侧症状,而双侧手术会使术后并发症大大增加,所以单侧毁损很少能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活质量改善。 由于上述原因,现已不主张采用毁损手术。 目前,部分以单侧症状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以及由于无法负担昂贵的脑起搏器治疗费用者,毁损术仍然是一种寻求短期改善的治疗手段。 小常识: 立体定向手术诞生于20世纪初的1906年。Robert将三维定位和坐标测定,这两个古老问题相结合,制造了第一台立体定向仪,他和Victor Horsley一起研究小脑深部核团。Clark在1912年申请了人脑立体定向仪的专利,并且推出了多种类型的立体定向仪,但却难以劝服任何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应用他的仪器,甚至Victor Horsley本人也相信,立体定向手术只能局限在动物试验中。直到1926年Clark死时他也没有见到他的专利得到应用。 脑起搏器的应用 早在1987年,法国Benabid 医生最先使用了这项技术。在他准备进行丘脑切开术的时候注意到,通过在脑的这个部位给予高频电刺激,可以控制帕金森病人的震颤症状。因此,他推测在丘脑部位给予持续的电刺激,可能是一个控制震颤的有效办法。这个想法导致了深部脑电刺激器和治疗帕金森病震颤的新疗法的出现。 脑深部刺激术实质是在脑内安装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其原理与心脏起搏器异曲同工。“心脏起搏器”是安装在体内,为了维持心率失常患者的正常心脏跳动的仪器。顾名思义,“脑起搏器”就是安装在脑内,为了维持脑病患者的正常脑活动的仪器。其抑制刺激部位神经细胞的活性,降低造成运动功能失常的神经信号的传递,影响肢体震颤和肌肉强直的相应部位,保证大脑指挥部发出正确的指令。 “脑起搏器”的专业名字叫脑深部电刺激器,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采用高频电流对某些神经核团,如丘脑腹后中间核、丘脑底核、苍白球内侧核长期慢性刺激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目前,DBS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老年性震颤、扭转痉挛、斜颈、癫痫等病症的首选外科手术方法。由于电刺激丘脑可以有效地治疗严重的帕金森病的震颤症状,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于1997年批准了这项治疗方案。中国自1999年起开始采用此项技术来治疗帕金森病。 严格的说,我们并不知道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确切机制。为什么抑制脑部细胞的活动可以对帕金森病的症状有治疗作用?这可能与人的运动系统的构造特征有关。正常的肌肉张力、运动速度和协调运动能力都依赖于脑部一个复杂的神经传导通路。运动系统部分被连接到一个环路上,电信号在这个环路上持续的循环传导。电活动在环路的一个部位产生,然后传回到其起始点,组成了一个反馈环路,以抑制肌肉过度的活动。而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这个环路发生了异常。采用一种损毁性手段或者深部脑电刺激,可以阻断异常信号在脑部不同部位的传播。它虽不能将帕金森病从脑内清除,但是它改变了电活动,使其接近正常,从而缓解了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 人脑中存在着控制运动和辅助运动的神经环路,而这些环路通过一些兴奋性或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一旦某些神经递质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神经环路的平衡障碍,从而出现症状。如黑质纹状体分泌多巴胺减少,可导致神经环路中的丘脑底核和苍白球外侧核的兴奋性增加,继而产生对运动皮层的过度抑制,临床上就可产生肌强直、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症状。所以,我们选择苍白球内侧核或丘脑底核作为手术目标,用毁损或刺激的方法人为干预这些神经核团的过度兴奋,使神经环路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由于这个手术对脑部结构没有破坏,医生们便开始尝试新的治疗区域,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医学研究表明,“丘脑”这个部位与手的颤抖有关系,“苍白球”这个部位与身体的僵硬有关系,但这两个地方对病人运动障碍的效果都不好。后来,医生发现,“丘脑底核(STN)”对三个主要症状的治疗效果都比较满意。神经外科医生一般认为毁损STN易造成半身舞蹈症的危险,故基本上不选择STN作为毁损的靶点。而此时DBS更是显示出其优越性,使STN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成为可能,临床上通过STN电刺激治疗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DBS之所以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手术方法,是因为其具有如下显著优势: 1.DBS能够改善和控制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病的症状,疗效显著; 2.DBS是一种神经调节治疗,它只是个“刺激”,对脑结构没有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是可恢复的,不影响今后采取其他新的治疗方法; 3.可随病情的不断发展随时调节参数,比如电压、电流、频率,对病人进行个性化治疗,改善症状; 4.可以减少以往手术由于患者紧张等因素造成疗效判断不准确、手术失误致残等现象; 5.能够长期有效控制症状,很少出现副作用,尤其是对于部分出现双侧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解决了毁损双侧苍白球或丘脑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问题,是病人乐于接受的一种手术形式。 但DBS也有其不足之处: 1.DBS是介入疗法,在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其需要在脑内植入异物,也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2.做过手术的人行动受限,不可离开服务区,一旦症状出现须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 3.5~8年需要通过再次手术取出埋藏体内的刺激器重新更换一次电池; 4.最大的缺憾是手术费用极其昂贵,国产的脑起搏器价格为12万~16万元,进口的为20万~26万元,且不含手术费用,因此有条件做手术的患者十分有限,难以让众多帕金森病人都能受益; 5.DBS治疗在理论上具有不可知性。比如说前篇提出“尸体解剖”的那一事件,由于手术的失误,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脑起搏器治疗而言,其治疗原理要比毁损术复杂的多,有些甚至现在还没有完全清楚,DBS能够有效治疗帕金森病的理论依据还有待医学专家的进一步探索。 脑起搏器治疗是目前最理想的帕金森病外科治疗方法,是人类在征服帕金森病的艰难历程中树立的第二大里程碑。 小常识: 人的大脑神秘而骄贵,掌管着人类所有的活动与意识,如何在脑子里安装一个起搏器,风险大不大呢?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担忧。 其实,“脑起搏器”是一套治疗系统,装在脑子里面的其实只是一根刺激电极。具体的安装方法是先安装立体定向头架,通过磁共振获得需要植入电极的核团位置参数,然后在头顶开一个指甲盖大的骨孔,将刺激电极放入大脑相应核团。由于大脑本身没有痛觉,因而不会感到疼痛,且手术过程中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始终是清醒的。植入电极后,医生通过测试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进一步调整电极位置,以最佳改善为宜。脑内电极安装完毕以后,医生在锁骨下方的皮肤处切一小口,将火柴盒大小的刺激发生器植入到患者皮下,脑内电极和刺激发生器之间有导线连通,连接导线也是埋入皮下的,所有装置从外表都看不出来。刺激发生器里面记录着设定好的刺激脉宽、电压和刺激频率等重要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根据病情再做调整。 其他治疗方法的前景展望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新技术。近年来,基因治疗帕金森病显示了其良好的潜力和发展前途,人们对
本文档为【征服帕金森书稿完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9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5KB
软件:Word
页数:6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5-03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