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民意识的形成规律论析

公民意识的形成规律论析

举报
开通vip

公民意识的形成规律论析 《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 2期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2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 精神过程,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 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社会存在的发 展,推动整个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是 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多层次的结构。从意识主体的角度 看,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公民意识是社 会意识中的个体意识。公民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 化。公民意识的形成受社会关系、历史传统、文化...

公民意识的形成规律论析
《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 2期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2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 精神过程,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 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的来源;社会存在的发 展,推动整个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是 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多层次的结构。从意识主体的角度 看,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公民意识是社 会意识中的个体意识。公民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 化。公民意识的形成受社会关系、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 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一、公民意识释义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政治生活中地位和作用 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 据,以自身作为国家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 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知。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 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 翁的责任感、权利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理性的基本理 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 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公民对于社会政治系统以及各 种政治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公民意识以特定 价值为导引,以理性认知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归宿。 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身份意识,即公民对自己身份 的认识。只有公民具有了身份意识,才能产生公民主体意 识。如果没有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就不可能认识到国家与 自己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完整准确 的认识,也就无法充分享受和承担政治权利和义务。缺乏 对公民身份的认识,就不会产生相应的公民意识;同时还 会模糊公民身份与其他身份,最终迷失公民意识。公民身 公民意识的形成规律论析 冯 留 建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 据,以自身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公民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走向文明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研究公民意识的形成特征、分析公民意识的形成规律,对于培育公民意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公民意识;形成特征;形成规律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11)02—0010—05 收稿日期:2011-01-05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资助课题“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执政党政策选择研究”(项目号:10JDJNJD183)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冯留建(1965~),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教授,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0 份观念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公民身份是指公民在法律上的 角色,特指在公民社会中,个人作为参与或监督国家公权 力运行的独立主体的一种身份。判断公民是否具有公民意 识,必须考虑到他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自己是国 家与公民关系模式中的权利义务主体,而不是其他的角色 身份。在不断延续发展的文化历史上,人类潜在的非公民 身份角色意识也不可能在某个历史阶段突然消失,如市 民、国民、人民等。但市民侧重于在经济生活领域对个人利 益的追逐;国民的范围比公民广泛,其作为中性词的色彩 更为明显;人民则是一个政治词汇。这些非公民身份的意 识对主体产生的引导作用各不相同,并直接影响着公民身 份意识的形成。 二、公民意识的形成特征 研究公民意识的形成特征既是为了将公民意识区别 于公民其他所应具备的素质,也是为了把握公民意识形成 的特殊性,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指导。 1.公民意识形成的层次性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级形式,是人对现 实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反应。它具有自觉性、目的性、 能动性和社会性。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主 体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是指向审视者和反思者自身的意 识。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的属性。作为一种属 性,自我意识是指向人的,是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 说,具有自我意识是人之为人的标志。如果丧失了自我意 识,就失去了人的现实存在。自我意识,其内容具有特定社 会性,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社会内容的自我意识。在社会心 理学看来,自我意识的现代形态,就是公民意识。 一个社会公民意识的形成一般分三个层次:首先,是 一小部分先进分子自觉接受新的思想行为模式而对传统 的思想行为模式进行改变;接着,先进分子对新的思想行 为模式的示范和倡导引起一部分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们 的响应和仿效;最后,当一套新的思想行为模式通过多种 途径在社会上取得了优势地位以后,它就会使全体社会成 员接受。由于公民行动方式是在众多个人的行动中建立起 来的,因而研究个人的行动机制乃是研究共同行动的基 础。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动是由行为动 机和行动能力构成的。而作为一个特定社会中的人,动机 所趋的事决不仅仅是由自己的感知经验和思维想象所认 定的,每个社会都有一套历史形成的规定“善”与“恶”的价 值观念,这套价值观念为社会成员所遵奉,成为评价好坏 善恶的先验准则。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动机支配的,而思想 动机却受到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公民意识形成的层次性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征。 共时态考察世界历史,如果一个国家仅有臣民,它很可能 会被外族征服,如近代中国;如果一个国家仅有公民,过多 的公民为了政治目的行动起来就有可能爆发政治革命,如 近代法国。因此,臣民意识使人们服从政体;公民意识使人 们关注政治权利与义务。臣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共生发展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但是,公民意识的强化 与臣民意识的弱化却是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 2.公民意识形成的曲折性 公民意识的形成受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实践活动等 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公民意识的形成 必然有很多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尤其是公民意识作为 个人的自我意识,它的形成更易受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导致公民意识形成的曲折性。公民意识形成的曲折性特点 主要体现在“意识障碍”和“知行脱节”两个方面。人们学习 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的过程, 在这个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只要人们能理解弄懂,就能接 受,不存在感情上能否接受的问题。公民意识的形成,虽然 同样经历对自身地位,尤其是应有权利和义务的了解从无 到有的过程,但与前者不同的是还要解决一个情感上是否 愿意接受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公民虽然理解和掌 握了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但并不一定能接 受,他们有时表现为“忽视”或表面服从和接受,内心却不 情愿,有时表现为“对立”情绪,甚至拒绝接受。这种不愿接 受和拒绝接受在心理学上称为“意识障碍”[1](P859)。公民意识 形成过程中的意识障碍是指人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认识 和反映能力的障碍。有意识障碍的人有时表现出与周围环 境不协调的行为,就是公民头脑中存在的某些思想观点或 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从而 不能将这些权利和义务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形成意 识,并付诸实践。 产生意识障碍的原因,一是这种权利与义务的要求不 符合某些公民原有的心理状态和水平。二是对公民权利与 义务的要求与某些公民目前的内心需要相矛盾。公民物质 上需要和浅层的娱乐性的精神需要在公民意识的心理结 构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想成为有权利义务的公民并承担 11 责任居于次要的地位。三是存在的落后传统意识和观念, 尤其是中国传统社会心理中臣民意识的影响,使某些公民 对权利和义务的要求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尤其不 愿意行使自己的权利。四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很多不良现 象,诸如个别强权主义对他人权利的践踏、对应承担义务 的蔑视、助人为乐的行为得不到理解等现象;以自我为中 心、自私自利等行为都给公民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使公民 产生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的不信任感,也没有积极性来承 担义务。可见,对公民意识的形成的关注不能仅停留在对 权利与义务有关知识、技能的获得上,主体能否从情感上 愿意接受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某些公民已经认 识到应该承担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但却不愿意付诸实 践,知行脱节,造成公民意识的曲折发展。造成公民意识形 成上知行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公民理解水平不 高,限制了对公民应有权利和义务认识的理解内化,不能 正确理解,就不能在社会生活中运用。针对这种情况,就应 该加强公民教育,在知识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把使其内化 作为首要的目标。二是公民意识缺少公民情感上的认同和 意志力的保障,所以在环境得不到保障或与个体的利益关 系冲突的时候,公民行为通常居于弱势。公民意识形成的 曲折性特点,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提出很高要求,要求公民 教育在承认公民意识形成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尽可 能地调整和引导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认识状态,促使个体形 成社会认同的公民意识。 3.公民意识形成的复杂性 公民意识的形成问题归根到底是自我意识的形成问 题。一个人自我意识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关的 人的自我意识形成的理论也很多,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 派、精神分析学派都有相关的论述,本文仅以具有代表性 的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来解释公民意识形成的过程。乔治·赫伯特·米德认为仅仅 从孤立个体的刺激———反映行为来说明意识的产生是荒 谬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产生取决于个体间的符号相互作用 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机制。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 如动作、形象、言词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 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他说:“我们———尤其是通过运 用各种语音姿态———持续不断地在我们身上导致我们在 其他人那里所导致的那些反应,所以,我们在自己的行为 举止中采用了其他人的态度……我们不知不觉地使自己 处在其他人的位置上,并且像其他人那样活动。”[2](P73)依据 米德的理论,公民意识是通过个体间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 的。在公民意识形成过程中,个体借助表意符号与他人相 互作用的行为使个体能够了解和采取他人的态度,进而扮 演他人的角色。通过角色互换,个体可以体察别人的观点、 态度,从而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 义务,进而形成应有的公民意识。 米德认为,人在行动时还可以了解到群体多数成员的 态度,也称“概括化他人”的态度,知道行动的限度,并在这 个限度内进行自己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然后付诸实施。可以把使个 体获得其自我统一体的有组织的共同体或者社会群体,称 为“一般化的他人”。一般化的他人的态度,也就是这整个 共同体的态度[2](P167)。对于任何一个既定的人类个体来说, 没有生命的客体、其他人类有机体和人类的活动,都有可 能构成这种一般化的和有组织的、完全社会化的、他人的 组成部分。当个体能够采取他人看待自己的态度时,他就 有可能形成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当个体能够在有组织的集 体活动中采取该共同体的态度时,他就可以获得一个完整 统一的、充分发展的自我,而且他作为这些社会规划或者 合作事业的个体参与者,也因此而能够驾御他自己的行为 举止。公民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必然受到“一般化他人”的 态度的影响,公民必然受其所在的共同体所持态度的制 约,而只有在这种制约下,公民才有可能形成充分发展的 健康的自我。应处于何种地位,是否具有权利和应尽怎样 的义务,都是在共同体整体态度的影响下,个体形成的对 自我的认识。公民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参照群体相应的使个 体必须遵循的行为标准,也有赖于公民能否借参照群体作 为比较标准和出发点用以评价自己和他人,进而确认自己 地位或对他人应有的权利和责任。公民意识形成的复杂 性,为公民意识形成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也为公民教育提 出了较高要求。 4.公民意识形成的个体差异性 个体公民意识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但更突出 的是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性。公民意识形成存在个体差异 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个体素质之间存在巨大 的差异。不同的个体受教育的程度、社会认知能力和自我 认知水平、思想价值观念、实践活动能力都存在着差异,这 些差异决定着不同个体在不同环境下作出不同的选择,形 成不同的观念意识,而且在同一环境下,其对社会、对自我 的认识都千差万别。这要求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个体的特 点,利用不同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手段,因材施教,辅以不同的引导,帮 12 助每个个体都能形成健康的公民意识。二是因为虽然每个 个体所处的总体环境是基本相同的,但每个个体还有自己 小的生活空间,受这个小的生活空间的直接影响是非常大 的。这个生活空间主要包括个人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的 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态度、家庭经济状况、主要亲戚关系的 受教育水平和生活态度、所在社区的整体氛围、同伴团体 的组成情况和活动内容等,这些生活环境上的差别使个体 符号相互作用的对象和所选择的参照群体有所不同,形成 的对自我的认识也就不同而使公民意识的形成具有了个 体的差异性。 三、公民意识的形成规律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中重要的个体意识之一,它是人 的思维领域研究的范畴。公民意识的形成既要遵循心理学 的规律,又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公民意识形成的心理学 规律不是这里探讨的范围。这里主要探讨社会环境对公民 意识形成的影响。 1.公民意识的形成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前提 公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只有对社会制度的 性质、政府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机制、市场经济内部的运行 规律、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社会基本规范有一定程度的了 解,只有掌握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法和途径,才有可 能形成健全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形成是个体间符号相 互作用的结果,但是符号的相互作用还需要每个个体对社 会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如果缺少这些,个体就不具有先 期的思想观念基础,就不具备进行符号相互作用的条件, 公民意识当然很难形成。比如,处于童年时期的儿童的相 互交往是难以形成公民意识的,原因在于这种相互作用建 立在“无知”的基础之上,儿童尚不具备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能力,不知道权利为何物,也不懂义务意味着什么,更不知 道如何去做,无论为他们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和进行多少 实践活动,儿童都无法形成公民意识。这对教育所提出来 的要求就是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分阶段地教给学生公民 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学科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 生整体的理解能力;也包括与公民意识形成息息相关的知 识和技能,为公民意识的形成作好先期准备。 2.公民意识的形成以公民实践为基础 公民意识形成必须以公民实践为基础,首先是因为人 类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人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这在马克思主义 原理中已经清楚地证明了。另外人类社会发展所出现的 “狼孩”现象,也说明了离开了实践,即使具有人类的生理 特点,生存在社会环境中,仍然不能形成认识,不能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公民意识作为人类自我认识活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必然不能脱离实践。其次是因为公 民意识形成的复杂性的特点。作为人自我意识的一种,公 民意识产生于个体间的符号相互作用中的角色扮演机制。 享有共同的符号是相互作用的前提,而符号的掌握必须要 有相关的学习实践,否则,符号仅是外在的存在,无法加以 运用。单纯掌握共同的符号,也难以形成公民意识,还需要 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需要实践活动。个体将符号 作用于他人,引起他人的反应,同时也在自己身上导致这 种反应,从而采取某种态度,形成一定的意识观念。公民意 识的形成还受“概括化他人”态度的影响,也就是受共同体 态度的影响,而共同体作用于个体的方式是通过个体在社 会环境中的活动实现的,只有个体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 动,才能对共同体的态度有所了解,才能对自身的态度有 所规约和调整,以最终实现对自己权利义务的正确认识和 践行。 3.公民意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此处所指的社会环境是指个体的工作、生活环境,它 既包括所处时代的人们总体的社会风气、生活观念、文化 氛围、工作作风、大众传媒等,也包括个体生活的家庭环 境。公民意识的形成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环境为公民 意识形成提供大的背景,提供个体间符号相互作用的场 所,文化氛围更为公民意识形成提供了文化上的滋养。制 度不是公民意识形成的惟一保障,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所 形成的公民意识是不同的。在专制的文化氛围中,民主是 没有一席之地的,公民缺少民主文化的熏陶,即便制度上 有了保障,这种保障也会因缺少环境的支持而失去作用。 而在民主的文化氛围中,即使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公民仍 然可以形成一定的公民意识,而且反过来可以有助于形成 良好的民主制度。因此,公民意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密切 相关。 4.公民意识的形成受多种教育因素的影响 公民意识形成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 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场 所,学校教育的系统性、目的性、有效性,使其能够为公民 意识形成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是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场 13 所,但学校教育不能提供公民意识形成所需要的全部条 件。首先,学生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不仅仅限于学校,学 生度过的大部分时间和所进行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学校 范围之外的,与社会发生着更多更紧密的联系,学生所受 的影响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家庭。其次,学校教育 本身的局限性,其内容不能囊括学生所要了解的所有知 识,满足其全部的情感上的需要,提供所有解决现实问题 的指导,其方法手段未必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其评价结果 也不能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价。再次,公民教育是一个终 身教育体系,虽然青少年时期是公民意识培养的关键期, 但公民意识形成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需要公民不断 学习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学校教育只能在某一阶段上起 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在不自觉中 接受了来自于环境各方面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 不容忽视的,是必须利用和开发的教育资源。因此,公民意 识培育必然是多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公民意识的强弱受文化价值观取向的制约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 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 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 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 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 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改革开放以来,自由与秩序、效率与公 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二律背反日益突出。如何处理这些 关系,不同社会通过将某种特定价值社会化、普遍化的方 式作出不同的安排。有的社会确立了重视权利的价值观, 有的社会则推行了强调义务的价值观。于是,在传统的社 会中,可以发现两种相反的导向:一种是权利导向的文化 传统,一种是义务导向的文化传统。在权利导向的文化传 统中生活的公民,权利意识更强一些;在义务导向的文化 传统中生活的公民,义务意识更强一些。应该指出,权利意 识的强弱并不表明文化的优劣高下,只表明某种文化取 向。一般说来,权利意识较强的文化,通常是重视个人的文 化;权利意识较弱的文化,一般是重视群体的文化。如果说 这两种文化取向在传统社会中各有利弊的话,那么,到了 近现代,特别是在实行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奉行价值多 元化的时代,前一种类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6.公民意识的形成以民主政治发展、市场经济完善为 保障 在政治、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公民意识是难以 形成的,也就是说公民意识的形成需要政治、经济制度的 保障。首先需要民主政治制度的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前,我国的民主政治不健全,致使公民的合法地位和 权益得不到制度保障,民主权利得不到体现,相应的公民 意识也就不存在。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公民意识能够形成 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从制度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参政议 政的民主权利,公民有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条件和动 力。其次需要市场经济制度的保障。市场经济以平等交换 为基础,要求参与者平等的身份和地位,市场经济得以维 系下去就必然要求个体在交换过程中能够履行权利和承 担责任,而个体要生存下去就必然遵守这种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从而加 强了对自身地位和权利、义务的认识,最终形成稳定的公 民意识。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美]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霍桂桓,译,北 京:华夏出版社,1999. 其他参考文献: 1.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2. 3.[法]卢梭 .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责任编辑:杨 宪] 14
本文档为【公民意识的形成规律论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904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28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