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的关系_兼论商族起源问题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的关系_兼论商族起源问题

举报
开通vip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的关系_兼论商族起源问题 华夏考古 H U A X IA A R CH A E O L O G Y 19 9 4 年第 4 期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 的关系 兼论商族起源问题 奕 丰 实 T he r e la tio n sh lp b e rw e e n th e Y u e s h iC u lt u r e a n d t he e a r ly S ha n g e u lt u r e in Z h e n g zh o u a r e a sh o u ld b e s r u d 一e d w ith ...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的关系_兼论商族起源问题
华夏考古 H U A X IA A R CH A E O L O G Y 19 9 4 年第 4 期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 的关系 兼论商族起源问题 奕 丰 实 T he r e la tio n sh lp b e rw e e n th e Y u e s h iC u lt u r e a n d t he e a r ly S ha n g e u lt u r e in Z h e n g zh o u a r e a sh o u ld b e s r u d 一e d w ith in th e is s u e a b o u t t he o r ig in o f th e S h a n g n a tio n . T h e e a r ly S h a n g e u lt u r e , w h ieh w a s r e p r e s e n t e d b y th e lo w e r la ye r o f N a n g u a n w a i s ite in Z h en g zh o u , w a s dir e e tly o r ig i - n a t e d fr o m a b r a n eh o f th e Y u e s h 一C u lt u r e , th a r w a s the Y u e s h i C u lt u r e w h ie h dis t r lb u te d in th e t e r r lt o r y n e a r b y S ha n d o n g , H e n a n , a n d A n h u i p r o v in ee s . T h e o w n e r s o f th e Y u e s h i C u lt u r e in rh is a r e a w e r e th e p o p u la t lo n o f p r e 一 S h a n g p e r io d · T h e h is to r ie a l lite r a t u r e s h a d r e e o r d e d t he S h a n g n a t l o n o r ig in a t e d fr o rn th e e a s t . T h is w a s id e n tie a l w ith th e a r e ha e o lo g ie a l d a t a . T h er e fo r , t h e t r a d it zo n a l p o 一n t th a t S ha n g n a t io n o r ig in a t e d fr o m th e a r e a b e tw e e n E a s te r n H e n a n a n d W e s t e r n S ll a n d o n g 15 b e lie v a b le . 岳石文化的识别与确立 , 是最近 10 余年来山东地 区考古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 。 而岳石文化的发现 , 则 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初 。 1 9 3。年发掘的章邱城子崖遗址 (原隶属于历城县 ) 和 1 9 3 3 年在辽东半岛双 陀子清理的积石墓中 , 都包含有岳石文化的遗物¹ 。 五十年代末 , 在江苏北部的赣榆下庙墩和山东平度东岳 石遗址 , 再次发现 比较单纯的岳石文化遗存 º 。 虽然当时已经注意到这批遗存的独特风格 , 但由于可资比较 的资料的双重性 , 仍将其归入到龙山文化之中 。 七 十年代末期 , 随着海岱地 区北辛— 大议 口—龙山文化序列的建立 , 在探讨这一地 区龙山文化的去向问题时 , 有人注意到以平度东岳石 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这一批与龙山文化 风格迥异的文化遗存 , 认为它有可能是晚于龙山文化的另一类型 » 。 不久 , 有人提议称之为 “岳石文化吐 。 至此 , 认为在山东地区 , 龙山文化的下限延续到早商时期的观点 已成为历史 。 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 , 主要包括 山东全省 、 苏皖的淮河 以北和豫东地区 , 而具有岳石文化因素的范围则 达到 了江南 、 中原 、 东北和甚至更为遥 远的地 区 。 岳石文化以其风格独特的器物群 , 尤其是含有大量的夹砂褐陶而显著区别于以灰 、 黑陶为主的龙山文 化 。 以至到 目前 , 我们虽然找到了两者之间具有传承关系的若干证据 , 但仍未达到 密切衔接的程 度 。 同时 , 岳石文化与同时期分布于中原地 区的二里头文化之 间 , 也少有共同之处 。 在二里头文 化中 , 我们 只发现少量 具有岳石 文化特征的遗物 , 比较明确的 , 如侈 口深腹夹砂褐陶中 日罐 、 斜颈近筒形褐陶大 口罐 、 腰部饰附加 堆纹的褐 陶残颤 , 以 及半月形双孔石 刀等 。 而在岳 石文化 里 , 还 很少发现 明显具有二里头 文化特征的遗物 , 即使是在邻近二里 头文化分布区的鲁西 南地 区也是如此 。 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 的是 . 岳石文化 与郑州地区的早期商文化 , 尤其是与其较早阶段 , 有着极为密 切的关 系 。 郑 州地区 的商代文化遗存极 为丰富 , 现 已发表材料的早期遗址 (不包括属于二里头文化的洛达庙和上街 等遗址 ) , 主要有郑州南关外 、 二里岗和商城等数 处 5 。 这些 遗址的商代文化遗存 , 归纳起来 , 可以划分为 依次的三期 , 即南关外期 (以郑州南关外下层为代表 ) 、 二 里岗前期 ( 以 二 里岗下层为代表 ) 和二里岗后期 (以二里岗上层 为代表 ) 。 中原地区 , 尤其是在郑州洛阳一带 , 考古学文 化的序列完整 , 年代关系也 比较清楚 。 尽管在二里头文化与二 里岗文化的期别对应关系 丘尚有不同意见 , 但对 于南关外期和二里岗前后期均属于 商文化系统这 一点 , 认识是一致的 这里 , 有必要先澄清南关外中 、 下层与 二 里岗 下层的关系问题 。 除原报告明确地将其分为两期 , 即把南 华夏考古 H U A X IA A R CH A E O L O G Y 1 9 9 4 年第 4 期 关外下层称为南关外期和将南关外中层归为二里岗下层之外¾ , 还有两种意 见 : 一种是抽出二里岗遗址下层 中偏早的部分单位 (如 C I H g 、 C I H 4 等 ) , 与南关外中 、 下层合并 , 称之为先商文化南关外型 , 或将南关外 下层归为二里头 四期文化¿ ; 另一种意见认为 , 南关外中 、 下层 “属 于二里岗期下层文化 ” 文化 , “二里头 四期与二 里岗下层及南关外下层 (包括南关外中 、 下层在内— 引者注 ) 是同时的商文化 ” 。À我认为 , 尽管南关外中层由于 “直接迭压在商代文化的下层之上 , 发掘时为了防止下层遗物混入 , 所 以清理得就较深些 , 因而中层可能混入了一部分下层的遗物 ” , 但若与下层相比 , 差别仍然是极为明显的 。 这主要表现在 : ( 1) 陶 质陶色有别 。 下层中砂质和泥质褐陶 “数量最多 , 约占 80 % 以上 ” , 而中层是以 “泥质灰陶最多 , 砂质褐陶 次之 ” , 其差异十分明显 。 <2 ) 两者主要陶器器类在形制上有显著差别 。 如下层出土的腰部施附加堆纹 、 肥 硕袋足直接着地的献和大口深腹罐不见于中层 ; 下层 的小口鼓腹罐 、 敞口平底盆和中层的同类器差异较大 ; 应属于下层的翠和扁 ( 《郑州南关外商代遗址的发掘》 图一一 , 1 2 、 9 , 原发掘简报就定为下层 Á ) 分别与 中层偏早的同类器 (同前图一一 , 10 、 3) 有一定演变关系 。 因此 , 原报告把在层位上早于二里岗下层 , 并 具有显著的自身特征 , 而又与二里岗下层有一定渊源关系的南关外下层遗存 , 单独定为 “南关外期 ” 。 这一 结论是符合考古实际的 , 因而也是适当的 。 下面 , 首先分析岳石文化与南关外期商文化的关系 。 岳石文化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两类七种 , 即扁薄单刃石铲 、 长方形孔多刃石撅 、 半月形有孔 (多为双孔 , 也有个别的为单孔或三孔 ) 石刀 、 窄身石镰 、 蚌铲 、 蚌镰和蚌刀 。 南关外下层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很少 , 主要有石铲 、 石镰和蚌镰三种 。 石镰为扁平长方形 , 背部有窄肩 , 岳石文化也发现同类有肩石铲 。 石镰与蚌 镰比较接近于岳石文化的同类器 。 此外 , 南关外中层还发现一件类似岳石文化的半月形单孔石 刀 , 孔系对面 琢透 , 这种穿孔方法与岳石文化也完全相同 。 蚌刀系以蚌壳较厚的边缘部分为背部 , 而于中部较薄部位磨出 刀刃 , 这种加工蚌刀 的取材方法与岳石文化是一致的 。 岳石 文化的陶器 , 以各种颜色不纯 正的褐色陶为主 , 约占总数的 60 % 以上 , 尤其是夹砂陶 , 绝大多数 为褐陶 , 其中有相当多的质地较松的粗砂褐陶 。 南关外下层的陶器 , “以砂质褐陶和泥质褐陶数量最多 , 约 占 8 0 % 以上 ” 。 两者陶质陶色十分相似 。 在器表装饰上 , 绳纹 、 弦纹 、 划纹 、 泥饼 、 附加堆纹 和夔龙纹等是两者共有的纹样 。 南关外下层的绳纹 纹道较细 , 印痕清晰 , 所占比例较大 。 岳石文化的绳纹数量较少 , 主要有三种 : 一种是整齐的竖行细绳纹 ; 一种是排列较乱 、 印痕较深的细麻绳状横行绳纹 : 还有一种是成列的颗粒状绳纹 , 细看每个颗粒都有毛刺 , 这种绳纹在龙 山文化晚期 已 习见 。 两者 比较接近的是第 一种 。 此外 , 在附加堆纹之上再按捺窝纹的做法 , 两 者也是一致的 。 岳 石文化陶器的器类较多 , 约 有二十余种 其中最 常 见的是罐 、 献 、 鼎 、 盆 、 豆 、 尊 、 盆和器盖等 , 也 有少量的离和矍 南关外下层 由于发掘面积的关 系 , 出土遗物较少 , 陶器的种类不多 。 计有高 、 戚 、 罐 、 盆 、 翠 、 爵和 策 子七类 (原报告陶器 小目上有瓮 , 描述部分则无 ) 。 其中与岳石文化比较接近的有五类六种 。 下 面分别予 以说 明 。 颧 : 岳石文化的献均为夹砂褐 陶 。 形制特征是侈 口 , 斜沿 , 细腰 , 肥硕的炮弹形袋足直接着地 , 无实足 尖 要及档部多有附加堆纹 , 堆纹之上往往再饰捺窝 、 指甲 、 楔形刺点和 “ 又 ” 形刻划纹等 , 有的器身留有 细 密的蓖状刮 抹痕迹 。 南关外下层出土的陶颧 , 陶质和 形态与岳石 文化完全 相同 , 只是器表加饰细绳纹 , 三 足外撇稍甚 ( 图一 , 1 、 9 ) 。 同类陶颤在辽 东半岛的高丽寨下层亦有发现 , 日本学 者小林行雄曾指出过其与 南关外下层陶献之间的密切关系 (图二 ) 尽 。 大 口深腹罐 岳石文化的典型器物之 一 。 多作大 口 , 斜领 , 颈稍内收 , 上腹微鼓 , 深腹 , 小平底 , 均为 夹砂褐陶 。 南关外下层发现一件 , 原报告将其定为颧之 上部 , 不确 。 陶质 、 形态均与岳石文化的大 口深腹罐 相似 , 只是陶胎较薄 , 器表加饰细绳纹 (图一 , 6 、 13 ) 。 小 口鼓腹罐 岳石文化常见器类 多为小 口外侈 , 卷领 , 广斜肩 , 鼓腹 , 平底或内凹 。 器表为素面或饰 竖行细绳纹 。 均为泥质陶 , 陶色有灰黑和褐色两种 。 同类器南关外下 层出土二件 , 形制与岳石文化极为相似 (图一 , 4 、 12 ) 。 平底盆 岳石文化常见器类 。 形制为大敞 口 , 圆唇 , 斜壁 , 浅腹 , 平底 。 素面 , 或磨光 。 泥 质灰陶或褐 陶 。 南关外下层亦发现 同类盆 , 只是盆腹更浅 。 平底盆是 一种延续时间较 长 、 分布范围较广的一种器物 , 其 华夏考古 H U A X IA A R CH A E O L O G Y 1 9 9 4 年第 4 期 南南南 关关关 外外外 期期期 里里里 岗岗岗 月月UUU 期期期 气气气 {{{{{ 即1 . 1 6 10 2 . t、,里米 图 岳石文化 与郑州地 区 毕期商文化陶器比较 图 1 、 9 、 16 、 2 3 . 禽瓦 2 、 1 5 . 鼎 3 、 1 1 、 18 、 1 9 、 2 2 . 盆 4 、 12 . 小 口罐 5 、 6 、 1 3 、 1 7 、 2 1 、 2 4 . 罐 7 、 ] 4 . 翠 8 、 2 0 . 直 口罐 1 0 . 高 (l . 安邱姻堆 出土 2 一 5 、 7 、 8 . 尹家城出土 6 . 奕 台出土 9一 1魂、 2 2 . 南关外出土 15 一 21 、 23 、 2 4 · 二 里岗出土 ) 中心是在大议 口 一 岳石文 化的分 布区之 内 (图 一 , 3 、 1 1 ) 。 翠 岳石文化的陶翠为敞 口 , 柬颈较 长 , 腹部微鼓 , 卜接三个锥状袋足 , 一侧有絮 手 . 沿面设置一对平 顶矮柱 , 两柱之间有小流 。 器身饰刻划纹 , 有的遗有细 密的蓖状刮抹痕迹 夹细砂褐陶 。 南关外下层的同类 翠 , 陶质陶色相同 , 形制相似 , 器身亦饰刻划纹 , 沿面之上 设矮柱 。 只是袋足较浅 , 无流 (图 一 , 7 、 1 4 ) 策子 岳石文化发 现甚多 。 圆形 , 均为夹砂褐陶 有两种形制 : 一种是 周沿 卜卷呈浅盘状 ; 另 一种是 圆 饼形 。 其上均穿有数量不等的细孔 , 少则几个 , 多则 十几个 , 策 眼细且极不规则 , 往往 一 面凸起 , 有许多甚 至未穿透 , 或穿透后 又被迷住 。 同类器南关外下层出上 一件 , 圆饼形 , 中部穿四个细孔 , 夹砂褐陶 从照 片 华夏考古 H U A X IA A R C H A E O L O G Y 1 9 9 4 年第 4 期 观察 , 与岳石文化第二种笨子的形态完全相同 。 图二 高丽寨下层 出土的敲 南关外下层还发现一定数量的扇 , 如果把这些 高和中层出土的同类型扁联系起来分 析 , 我们发现 , 这些扁的特色十分明显 , 均为厚胎砂质褐陶 , 弧形档 。 与那种分档的薄胎 灰陶高明显不同 。 据已复原的两件标本观察 , 这种高的较早形态是侈口 , 卷领 , 腹微鼓 , 微弧档 , 近似款足 。 逐渐过渡到 二里岗下层那种折颈近似分档离 。 其演化规律是由卷沿到 折沿 , 袋足从浅向深变化 , 档部由微弧档 、 弧档再到微分档 , 整体则由矮到高 , 其递变的 轨迹 比较清楚 。 那么 , 这类陶质陶色和形态均较独特的陶扁 , 显然不是当地的传统 , 也非 来自豫北冀南地区 。 考察袋足器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可知 , 袋足器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 : 一条是翠式途 径 , 即在鼎等实足器的启发之下 , 将预先做好的三个空足接成一器 , 逐渐形成较深的分档 ; 另一条是渐变的途径 , 即由实足 (鼎式 ) 、 款足 (高式 ) 到深袋足 (翠式 ) , 表现在档部就 是由平档到弧档进而分档 。 对陶赢的演变 , 苏秉琦先生曾做过精辟而详尽的研究珍 。 纵观 海岱地区大汉 口— 龙山文化时期的豁 、 觑 、 高等袋足器的产生与发展 , 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重复上述两个过程 。 南关外下层这种微弧档的陶高 , 按发展规律推测应源于某种鼎类器 。 我们注意到 , 岳石文化 (主要是其西部地区 ) 存在大量的厚胎夹砂褐 陶鼎 , 鼎身上半部的形制与南关外下层的早期扁极为 相似 , 两者似应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图三 ) 。 在二里岗遗址下层 , 也确实见到了这种稍加 改造的陶鼎 (详 后 ) 。 图二 岳石 文陇 日匀鼎与南关外陶离 1 . 陶鼎 (尹家城 。 T 2 29 ¿ : 5 ) 2 、 3 . 陶南 ( 南关外 , T 8 6 : 5 3 H 6 2 , 1 9 ) 南关外下层的陶器中有一部分爵 , 并存在较 多的绳纹装饰 。这些应与二里头文化的影响有关 。 上述分析表明 , 南关外期商文化的主要文化 内涵 , 来自东方的岳石文化 , 而 不是其它地 区 。 同 时 , 也较多地吸收了二里头文化的因素 , 这也可能 是有人将其归为二里头文化四期的一个原因 。 接下来 , 我们 比较一下岳石文化和 二里岗前 期之 间的关系 。 岳石文化与二里岗前期在生产工具方面 , 仍 然存在 着若干共性 例如 , 两者都有窄身宽尾小石 镰 , 石器的穿孔方法均为对面琢打穿透 , 都发现较 多的蚌器 , 其中蚌刀取材和磨 刃方法也相 同 , 等等 。 但是 , 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极其明显的 , 例如 , 岳石文化 用于收获的农具主要是石刀 和蚌 jJ , 镰很少 , 而二里 岗前期的收获用具主 要为石镰 属于二里岗前期的南关外中层 , 陶器 “质地可分为砂质褐陶 、 砂质灰陶和泥质灰陶 、 白陶 、 釉陶和原始 瓷器等六种 其中以泥 质灰陶数量最多 , 砂质褐陶次之 ” , 。 二里岗遗址的陶器未做分层统计 , 除了个别单 位 (如出夹砂粗红陶特别多的 T g 、 T 12 、 H g 和 H 10 等 ) 之外 , 从总体 L看 (包括二里岗上层在内) , 绝大 多数为灰陶 , 也有一小部分风 格特殊的夹砂褐陶 , 当时就指出其 “好象另是一 系统 ”耳 。 曾参加过二里岗遗 址整理工作的邹衡先 生 , 也认为这 一 作风迥 异的陶系 ‘确属 另一 陶系 三 }多年来 , 我们一直未找 到其 归宿 。 今天才明 白 , 这就是 山东省岳石文化中最 主要的陶系之一 ’, 广 。 在陶器的器表装饰上 , 二里岗前期仍有许多与岳石文化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 例如 , 大型器物外壁多附加 若干周泥条 , 泥 条之上往往刻 压成索状或加饰 ‘· 只 ” 、 短直条和 圆窝等纹饰 , 一些器物外表饰有压印小方格 纹 、 云雷纹 、 刻划折线纹和 网状纹等 。 尤其是在弦纹 中间加饰双泥饼 ( 见 《郑 州二里岗》图叁拾 : 2 1) 和遗 留在夹砂褐陶表面的细密的蓖状刮抹痕迹 , 与岳石文化完全一致 。 二里岗前期的陶器种类较多 , 其中与岳石文 化作风相似 、 形态接近的器形 , 有鼎 、 颤 、 罐和盆四类中的 部分器形 。 鼎 二里岗下层 陶器中鼎的数量不多 , 特征明显 的是 I 式鼎 , 形制为侈 口 , 直颈微束 , 深腹 , 圈底 , 下 接三个扁圆锥状足 , 外表饰竖绳纹 , 厚胎 , 夹砂褐陶 。 此类鼎在其它文化中少见 , 当直接来源于岳石文化的 同类鼎 (图一 , 2 、 15 ) 。 华夏考古 H U A X IA A R CH A E O L O G Y 1 9 9 4 年第 4 期 傲 是二里岗下层 的主要炊器之一 。 与岳石文化作风相同的是 l 式傲 , 仅残存献腰 以上部分 。 形制为大 口 , 斜领 , 上腹微鼓 , 下腹急收成细腰 , 素面 , 夹砂红褐陶 , 质地较松软 。 此类傲当承自岳石文化的同类器 (图一 , 1 、 1 6 ) 。 罐类是二里岗遗址出土数量最多的器类 , 其中具有岳石文化风格的有深腹罐 、 小罐和直 口罐三小类 。 深腹罐 形制为圆唇 , 侈口 , 沿外卷 , 深腹 , 小平底 , 最大腹径居上 。 素面 , 或外表有细密的蓖状刮抹 痕迹 , 夹砂灰陶或夹砂褐陶 。 这种罐在二里头文化中亦有少量发现 , 其源是在岳石文化 (图一 , 5 、 1 7 ) 。 小罐 侈 口 , 颈略束 , 腹较深 , 平底较大 。 素面 , 泥质或夹砂灰陶 (图一 , 2 1 ) 。 直 口罐 或可称为子母 口罐 。 直 口较高 , 下部起棱 , 呈子母 口状 , 圆鼓腹 。 泥质灰黑陶 。 此种罐在二里 岗下层 中比较少见 , 其它文化则更少见 , 应与岳石文化中数量较多的子母 口罐有渊源关系 (图一 , 8 、 20) 。 盆 与岳石文化风格接近的盆主要有卷沿鼓腹盆和 敞口盆两种 。 卷沿鼓腹盆 这种盆的特征是侈口 , 颈部卷折 , 鼓腹 , 多平底 。 多为素面 , 泥质灰黑 陶 。 南关外工式盆 (H 6 2 , 15 ) , 卷沿 , 深腹 , 底残 。 《郑州二里岗》 V 式盆 , 近似折沿 , 腹稍浅 , 平底 。 前者更具岳石文化作 风 , 可能时代略早 。 这一类作风的盆在岳石文化中较为常见 , 如果再进一步追溯其渊源 , 当为龙山文化中晚 期习见的鼓腹双霎手小平底盆 (图一 , 1 8 、 2 2 ) 。 敞 口盆 形制为大敞 口 , 宽沿微卷 , 斜腹近底部微曲 , 浅腹 , 大平底 。 此种盆具有 岳石文化作风 , 当直 接源于南关外下层的浅腹大平底盆 (图一 , 1 8 ) 。 此外 , 二里岗遗址下层 出土的 工式器盖和体较厚且侧边外鼓明显的纺轮等 , 均与岳石文化同类器 比较接 近 。 上述比较表明 , 二里岗前期遗存中所包含的岳石文化因素 , 较之南关外下层时期显著减少 , 并且是风格 与作风近似者多 , 形态完全相同者少 , 这应与时间的早晚和文化内涵的发展 、 变迁有关 。 最后 , 再讨论一下岳石文化与二里岗后期之间的联系 。 到二里岗上层时期 , 具有岳石文化作风的遗物 , 在郑州地区 已经极为罕见 。 从地域上说 , 二里岗后期之 时 , 商文化的分布范围已扩及到 山东中部地区 , 即蒙山 、 鲁山一线 , 即使在这一区域 , 具有岳石文化因素的 遗物 , 在整体文化中已退居到极次要的位置 , 充其量只是遗风而 已 。 郑州地 区在二里岗后期见到的具有岳石 文化风格的器物 , 主要有戚和中口罐两种 。 敲 颤的上腹部残缺 。形制为粗腰 , 近似筒形袋足 , 着地一端有高实足尖 。 器表有蓖状刮抹痕迹 , 薄胎 , 夹砂褐陶 。 形制相似的傲在济南大辛庄商代早期地层中亦有发现 。 这种陶傲 , 从风 格上说 , 确有一定的岳石 文化遗风 , 但器物形态与岳石文化的陶敲 已判然有别 (图 一 , 23 ) 。 中 口罐 二里岗遗址仅见一件 (H ll : 53 ) 。 侈 口 , 颈 圆折 , 深腹 , 底部残 。 颈下与腹部有二周附加堆 纹 , 其上划有 “ x ” 形纹饰 , 夹砂褐陶 , 胎较厚 。 这件陶罐从形制和 纹饰上看 , 均接近 于岳 石文化的同类器 , 其时代应早于二里岗后期 (图一 , 2 4 ) 。 综上所述 , 我们看到这样 一种现象 , 就是郑州地区的早期商文化遗址中 , 在时代最早的南关外下层 时期 , 岳石文化或具有岳石文化因素的成分占据主导地位 , 东方气息极为浓厚 。二里岗前期 , 二 里头文化因素激增 , 而具有岳石文化特征的遗存仍然存在 , 但面貌 已有所变化 , 比重大大下降 , 已经退 居次要位置 。 到二里岗后 期阶段 , 带有岳石文化遗风的遗物虽然也偶有所见 , 但实属凤毛麟角 。 要之 , 郑州地区早商遗址中 , 时代越 早 , 岳石文化的成分越多 , 东方色彩越浓厚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典型岳石文化的因素越来越少 , 并不断发生 变化 , 以至到晚商时期全部消失 。 需要加 以说明的是 , 郑州地区商文化的较早时期 (即南关外期 ) , 在年代上要略晚于大家目前所认识的 岳石文化 。 其理由如次 : 1 . 从某些器类的演化趋势看 , 南关外期较晚 。 例如 , 岳石文化的陶傲 , 三袋足外撇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 而南关外期的献 , 外撇明显 , 远较岳石文化为甚 。 如前分析 , 南关外期的侈口微弧档陶高 , 与岳石文化形制 相近的鼎之 间有 一定承继关系 , 而在岳石文化较晚阶段 , 也确实发现个别的弧档绳纹离和素面赢 。 卑在岳石 文化中出现较晚 , 并且袋足为深空足 , 几乎没有实足尖 , 仍有早期卑的作风 , 而南关外期的翠类器 , 袋足内 空较浅 , 实足尖较高 , 正处在袋足向实足的过渡的中间环节上 。 2 . 早年在辽东半岛的高丽寨下层 , 曾发现一件与南关外期极为相似的陶傲 , 两者时代应相去不远 。 从 华夏考古 H U A X IA A R C H A E O L O G Y 1 9 9 4 年第 4 期 出土遗物分析 , 高丽寨下层的时代大致与双陀子三期同时 , 而 晚于出土有大批典型岳石文化遗物的双陀子二 期 。 这也间接说明 , 南关外期应略晚于岳石文化 。 3 . 已测定的岳石文化碳 一 14 数据共有 17 个 , 除去部分 明显偏早或略嫌偏晚的之外 , 多数落在公元前 18 9 0— 1 6 7。年之间 (均按树轮校正值计算 ) 户 。 南关外期的年代 , 可根据二 里岗下层来比定 。 被二里岗下层所迭压的郑州商城城墙夯土 内出土的木炭标本 , 经测定为公元前 16 2。二 1 35 年 (树轮校正值 ) 孚 。 由此可 知 , 二里岗下层的上限 , 不会超过公元前 1 6。。年 , 而时代早于二里岗下层的南关外期 , 年代在这之前 , 但 估计不会超过公元前 1 7 0。年 。 因此 , 南关外期的年代应略晚于 目前所认识的岳石文化 , 或与岳石文化晚期 稍有重迭 。 这与邹衡先生的分析是基本一致的玲 。 至于在山东地区介于现在所认识的岳石文化与二里岗后期 之间的缺环 , 还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现和进 一步研 究认识 。 对岳石文化与郑州地 区早期商文化之间的这种关系应做何解释呢 ?我认为 , 应 当将这 一问题置于商族起 源的大格 局中加以考察分析 。 关于商族起源 问题 , 是上古史中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 之一 , 一直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 家所关注 。 长期以 来 , 众说纷纭 。 近年来 , 注重考古发现并加 以论证的 , 归纳起来 ,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 1 . 夏商同族说 。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 , 夏和商是同一文化的前后两段 , 只有政权的更迭 , 没有文化的 更迭 。 因此 , 没有必要在二里头文化 内去硬找 “突变 ’, 。 。 2 . 太行山东麓起源说 。 认为商族起源的中心地区 , 在冀南漳河和淳沱河之间的太行山东麓一线 。 随着 其势力的增长 , 辗转南下征战 , 最 后灭夏 。 其文化代表是先商文化漳河型和辉卫型 @ 。 3 . 东方起源说 。 认为商族起源于东方 , 即豫东和鲁西南地 区 。 其文化代表是分布于上述地 区的龙山文 化青锢堆类型 (或称王油坊类型 ) 忿 。 此外 , 还有晋南起源说 、 东北起源说等 。 至于从文献上考证商族起源的说法就更多了 , 除了没有涉及到 南方地区之外 , 其它地 区均有论 及 。 详尽地论证商族起源诸说 , 非本文的主旨 。 下面 主要讨论一下东方起源 说 。 商族起源 于东方 , 文献资料比较确凿 , 与考古实际 比较符合 。 因此 , 传统的商族起源于豫东鲁西一带的 说法是可信的 。 由于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 , 商人 “不常厥 邑” , 经常迁徙 。 据史书记载 , 成汤 以前的先商时期共有 八迁忿 。 对于这八次迁徙的具体地望 , 近代学者王国维曾做过详尽的考证À 。 依其所说 , 汤以前八迁的地望 , 除 了砒石不详之外 , 余者均在今豫东 、 鲁西和豫北这 一范围之 内 , 尤其是集中于豫东和鲁西南一带 。 因此 , 上述范围最有可能是商族早期的活动区域 。 《书 · 商书序》云 : “汤 始居毫 , 从先王居 ” 。 先秦文献提到汤都毫 (或薄 ) 者 , 不下十余种之多 。 因此 , “毫 ” 的地望之确定 , 对于研究早商及先商文化至关重要的意 义 , 是 不言而喻的 。 多数人认为 , “毫 ” 地不是 固定于一地的 , 而是随着都城的迁移而移动 , 就象后来的 “京 ” 一样 , 定都西方的叫 “西京 ” , 定都东方则 叫 “东京 ” , “南京 ” 、 “北京 ” 亦属此理 。 我们赞成 以灭夏为界 , 将 “毫 ” 的地 望分别考察的观点 。 灭夏之前 , “汤从先王居 ” 之毫在东京 。 灭夏之后 , 为了加强对中原地 区的控制 , 迁 “毫 ” 于西方 。 东方之 “毫 ” , 现有 南毫与北毫两说 , 我们更倾向于北毫说 。 除 了文献证据较充足之外 , 众所周知 , 宋为商人后裔 , 宋都在商丘 而置宋庙于北毫 (两地直线距离约 4。公里 ) , 当非出 自无故 。 不过 , 无论是北毫或者是南毫 , 有 一点是共同 的 , 即都在传说中商族早期活 动区域的中心地带 。 因之 , 从文献记载方面说 , 商人先祖发祥地在东方 , 即在鲁豫皖交界地 区的说法较之其它诸说更为可信 。 从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看 , 商族起源 于东方 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 关于郑州南关外 下层文化 , 原报告作者曾这徉指出 : ‘’这层 出土的陶器 , 如厚胎敛 口高 、 敞口细腰胖袋 足献 、 敞口细腰弧档翠 、 有流无尾 圆底或平底爵 、 敛 口 短颈鼓腰瓮和 圆饼形器 盖等 , 形制是 比较特殊 。 同时 , 陶器又以棕褐 色的较多 。 这 些特征 , 与郑州商代遗址二里 冈期和洛达庙期的同类器 , 都有着显著的不 同’, 3 。 据此将其定为早于二里 冈下层的 ‘’南关外期 ” , 无疑是正确的 。 也正因为如此 , 才有人指出 : “对于郑州来说 , 南关外期是一种外来的文化类型 ”才 , “是从中途插进来的 ’, 冬 , 是一种 “从外地迁到郑州南关外一带居住的人 们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 ’, 。 以南关外下层为代表的早期商文化的直接来源 , 既不是龙山文化青烟堆类型 , 也 不是所谓先商文化 “漳河型 ” 和 “辉卫型 ” , 而应是岳石文化中的一支 , 即分布于鲁豫皖 一带的岳石文化 。 关 华夏考古 H U A X IA A R C H A E O L O G Y 19 94 年第 4 期 于这一地 区龙山文化之后和商文化之前的文化面貌 , 过 去一直是不清楚的 。 最近几年 , 首先是菏泽安邱烟堆 遗址的发掘忿 , 证明了岳石文化在这一 区域北部的存在 。 接着是鹿邑栗台遗址 , 表明南部地 区仍然是岳石文 化 , 并且首次在这一区域发现二里 岗下文化遗存À , 证实了岳石文化的年代 (至少是在其西部分布区 ) 是与 二里头文化大致平行的 。 鲁豫皖一带岳石文化 (或可称为安邱姻堆类型 ) 的创造者 , 就是先商时期的居民 , 到夏朝晚期 , 他们在 成 汤率领下 , 北 征西伐 , 来到郑州 , 留下 “南关外期 ” 遗存 , 最后 “奉梁众以克有夏 ” ( 《墨子 · 非攻篇》) , 救夏民于水火 。 同时 , 在文化内涵上大量摄取 、 吸收发达的夏文化的 “营养 ” , 逐渐融和形成独具特色的二 里岗期商文化 , 这也是 二里岗期文化中岳石文化 因素渐次减少的主要原因 。 应该承认 , 由于鲁豫皖地 区岳石文化材料发现较少 , 引用的资料多出自更靠东的遗址 , 南关外期遗存发 现的也不多 , 因此 , 上述论证还是初步的 。 不过 , 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则是 不容置疑的 。 我们相 信 , 随着今后这一区域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 , 商族起源问题的真象是会大白于天下的 。 释 : 李济等 : 《城子崖 》, 1 93 4年 ; 江上波夫等 : 《旅顺双台 子山新石器时代遗迹 》. 《人类学杂志 》, 49 卷 1期 , 19 34 年 南京博物院 : 《江苏赣榆新石器时代至汉 代遗址和墓葬 》. 《考 占》 1 9 6 2年 3 期 : 中科 院考古所 山东队 : 《山东梁 山青烟堆发掘简报 》, 《考古》 1 9 6 2 年 1 期 。 黎家芳 、 高广仁 : 《典型龙山文化的来源 、 发展及社 会性质初探》, 《文物》 1 97 9 年 11 期 。 严文明 : 《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 《文物 》 1 9 81 年 6 期 河南省博物馆 : 《郑州南关外商代遗址 的发掘》, 《考古学报 》 19 7 3 年 1 期 ; 河南省文 化局工 作队 : 《郑 州二里 冈 》, 科学出版社 , 1 9 5 9 年 ; 河南省博物馆等 : 《郑州商代城遗址发掘报告 》, 《文物资料丛刊》, 1 。 尽雾河南省博物馆 : 《郑州南关外商代遗址的发掘》, 《考古学报》 1 9 7 3年 1期 郭邹衡 : 《试论夏文化 》,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 , 1 9 8 0 年 ; 罗彬柯 : 《小议郑州南关外期商文化》, 《中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物》 19 8 2 年 2 期 。 仇祯 : 《关于郑州商代南关外期 及其 他》, 《考古 》 1 9 8 4 年 2 期 。 赵霞光 : 《郑州南关外商代遗址发掘简报 》, 《考古通讯 》 1 9 5 8 年 2 期 山东大 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 《山东泅 水尹家城遗址第二 、 三次发掘 简报 》. 《考 占》 1 9 8 5年 7 期 ; 《山东泅水尹家 城遗址第四次发掘简报》, 《考古 》 1 9 8 7 年 4 期 ; 《山东泅水尹 家城遗址第五次发掘简报》, 《考古》 19 8 9 年 5 期 ; 《泅水尹 家城》. 待刊 。 以下引用的岳石 文化资料 , 凡未加注号者 , 皆出 自以上几种 。 水野清 一 、 小林行雄 : 《考古学 辞典 》, 308 页 . 东京 , 创元社刊 。 苏秉琦 : 《瓦高的研究》,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文物出版社 , 1 98 4 年 河南省文化局工 作队 《郑 州二 里冈》. 科学 出版社 . 1 9 5 9 年 。 珍邹衡 : 《论荷泽 ( 曹州 ) 地 区的岳 石文 化》, 《文物与考古 论集》, 文物出版社 , 1 9 8 7 年 小川静夫 : 《极 东先史土器内一考察 》, 东京大学文学部考古学 研究室研究纪要 , 第 1 号 , 1 98 2 年 。 全部数据 见 《山东龙 山文 化研究 文集 · 附录一 》, 齐鲁书社 , 待刊 河南省博物馆等 : 《郑 州商代城遗址发掘报告》. 轰文物资料 丛刊》. 1 郑 光 : 《二里头遗址的性质与年代》, 《考古 与文物》 1 9 8 8 年 1 期 ; 赵芝荃 : 《试论二里头文化的源流》, 《考古学 报 》 19 8 6 年 1 期 。 吴秉楠 、 高平 : 《对姚官庄与青烟堆两类遗存的分析芳. 《考古》 19 7 8 年 6 期 : 孙飞 , 《论南毫与西毫 》. 《文物 》1 9 8。 年 8 期 。 《书 · 商书 序》: “ 自契至于成汤 八迁 ” 。 王国维 : 《说 自契至 于成汤 八迁 》. 《观堂集林万 卷 }, _二 参见杜 金鹏 : 《先商济毫考略 》. 《殷都学刊》 198 8 年 3 期 孙飞 : 《论南毫与西毫 》, 《文物 》 19 8。年 8 期 邹衡 : 《论汤都郑毫及其前后的迁徙 》,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 文物出版社 , 19 8。年 。 安金槐 : 《对于郑州南关外商代遗址分期的再认识 》. 《华夏考古 》 19 8 9 年 1期 。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等 : 《菏泽安邱姻堆遗址 发掘简报 》, 《文物》 1 9 8 7 年 H 期 。 河南省文物研 究所 : 《河南鹿 邑栗台遗址发掘简报 》, 《华夏考古》 1 9 8 9 年 1 期 。 注工º 且¼必 ¾¿ ÀÀ皿 垂垂珍诊公珍ƒ侈勿ƒ婴 垂垂公易写垂雾乳88
本文档为【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的关系_兼论商族起源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366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1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27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