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语言学里的方言研究

传统语言学里的方言研究

举报
开通vip

传统语言学里的方言研究   [收稿日期 ] 1999- 12- 6 [作者简介 ] 谢栋元 (1939- )男, 广东梅县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语言文化研究所教授, 研究方向为训诂学、方言学。 传统语言学里的方言研究 谢栋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文化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421)   [摘 要 ] 本文在概述我国古代汉语方言研究状况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以下两个观点: (1) 西汉 杨雄的《方言》以后, 至明清一千多年间, 方言的研究并未空缺,《切韵》等韵书也是研究方言的力作, 《切韵》的方言研究性质不宜忽视; (2) ...

传统语言学里的方言研究
  [收稿日期 ] 1999- 12- 6 [作者简介 ] 谢栋元 (1939- )男, 广东梅县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语言文化研究所教授, 研究方向为训诂学、方言学。 传统语言学里的方言研究 谢栋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文化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421)   [摘 要 ] 本文在概述我国古代汉语方言研究状况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以下两个观点: (1) 西汉 杨雄的《方言》以后, 至明清一千多年间, 方言的研究并未空缺,《切韵》等韵书也是研究方言的力作, 《切韵》的方言研究性质不宜忽视; (2) 我国古代的方言研究和通语 (雅言) 的研究是互相结合、相辅相 成的。通语出于方言而又高于方言, 故通语的研究离不开方言的研究, 而方言的研究最终又是为了通 语。 [关键词 ] 方言; 传统语言学;《切韵》; 通语 [中图分类号 ] H 0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2191X (2000) 0220072203   汉语传统语言学的时限可以从先秦算起至 清朝末叶。下限有两件事可作为标志: 一是 1989 年《马氏文通》的问世; 二是 1906 年章太 炎在《国粹学报》第 12, 13 号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论语言文 字学》一文, 正式启用“语言文字学”名称。这两 件事宣告汉语传统语言学的结束, 汉语现代语 言学的开始。 我国的方言调查始于周秦时代。西汉扬雄 的《方言》是方言研究的开创性著作, 其时代局 限是“不显声读”。魏晋以后, 方言研究进入语音 层面, 研究范围广阔, 成果巨大, 影响深远。扬雄 之后,《方言》后续之作直至明季方始出现, 但方 言词汇的研究其间并未停止。《说文》、《玉篇》等 历代辞书也承担了部分方言词汇的收集、释义、 注音的研究工作。   一、 轩之使的方言调查 据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序》讲:“周秦常以 岁八月遣 轩之使求异代方言, 还奏籍之, 藏于 秘室。”周、秦王朝所以要派 轩之使坐着轻车 到各地去调查方言, 目的是为了了解民情, 为了 “辩风正俗”, 以利于国家的治理。民情往往通过 谣谚、顺口溜之类来体现, 而其载体则是方言。 所以, 轩使者的方言调查是和民谣的搜集一 并进行的。这是一种政府行为, 原本并无鲜明的 学术目的, 但调查所得的资料部分为扬雄所继 承便有了新的意义。在传统语言学里, 方言的调 查与研究, 无论是个人行为或政府行为, 对学术 都是个推进。政府的支持, 提供必要的条件, 则 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扬雄的《方言》 西汉扬雄的《方言》, 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词 汇比较专著。比较的范围涉及全国各地的方言。 其中有方言与方言之间的比较、方言和通语之 间的比较、通语和古方言之间的比较。如: 允、 、恂、展、谅、穆: 信也。齐鲁之间曰允, 燕代东齐曰 , 宋卫涩颖之间曰恂, 荆吴淮 之 间曰展, 西瓯毒屋黄石野之间曰穆。众信曰谅, 周南、召南、卫之语也。 (一卷) 此条首先是方言和通语的比较。“信”通语, “允”等七个词是齐鲁、燕代等地的方言。“众 信”是通语,“谅”是古代周南、召南、卫的方言。 《方言》不是典型的辞书, 它的词条形式并不固 定、上项和下项都可以放置被训释的词。如: 虎: 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 江淮南楚之 间谓之李耳⋯⋯ (卷八) 布谷: 自关东西梁楚之间谓之结诰, 周魏之 间谓之击谷, 自关而西或谓之布谷。 (卷八) “虎”和“布谷”显然是通语, 但置于上项。这 固然可以说明《方言》的词条形式尚未成熟定 型, 但也说明扬雄方言与通语的研究是同时并 举的。又据周祖谟考证,《方言》一书, 秦晋方言 多于其它方言, 而且解释也较为详细。[1 ]赵振 铎、黄峰也认为《方言》里面秦晋陇冀梁益方言 的资料比较多, 释语也多用描写譬况的方式。为 什么会这样? 因为秦汉时期秦晋梁益方言是汉 语同语的基础方言。[2 ] 《方言》的写作是极其严肃认真的。扬雄利 用自己身居京城的条件, 向来自各地的上计、孝 廉、内郡卫卒作方言的采访调查。他在《答刘歆 信》中说:“常把三寸弱翰, 贲油素四尺, 以问其 异语, 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罗常培说:“这简 直是现代语言工作者在田野调查时记录卡片和 第 17 卷 第 2 期 2000 年 3 月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 iaon ing Educational Institute V ol. 17 N o. 2 M ar 2000 立刻排比整理的工夫。” 综上所述,《方言》值得称道的有以下两点: (1)方言的研究与通语的研究同时并举, 而且兼 顾威古今。 (2)首创采访调查、排比整理方言资 料的方法。   三、魏晋以后的方言研究进入语音层面 魏晋以后, 方言的研究进入语音层面, 是能 体现这一时期学术识见和学术水平的是颜之推 的《颜氏家训·音辞》和陆法言的《切韵序》。这 两篇文章可以说是研究汉语方言的纲领性文 献。《音辞》开篇就谈方言:“无九州之人, 言语不 同, 生民以来, 固常然矣。”并对前代方言的研究 作了充分肯定, 同时又尖锐地指出其中的缺欠: “后有扬雄著《方言》, 其言大备, 然皆考名物之 同异, 不显声读之是非也。”这些观点, 说明《切 韵》的作者已经触摸到了语言 (或方言) 作为音 义结合体的实质, 洞察到方言的分歧首先是语 音的分歧, 因此提出研究方言要“显声读之是 非”的主张。这是两汉经来学术思想的一个极大 的飞跃。他们理论上这么说, 实践上也这么做。 《音辞》和《切韵序》列举了全国方音分歧的十几 个例子, 详加分析, 其中涉及声类韵类和声调。 用的都是当世的活语言, 所论极为中肯, 有的至 今仍有现实意义。如“南人以钱为涎”、“以贱为 羡”(从、邪不分) 以及“以石为射”、“以是为舐” (床、禅无别) , 仍然是今天推广普通话过程中要 注意纠正的方音。同时这两篇文章对魏晋以来 的韵书、前世反切、古书的注音、现世语音混乱 的情况, 搜集十几个例子, 一一加以讥评。虽然 所论并非完全正确, 但重视语音, 把方言的研究 完全推入语音层面, 这是前所未的有。 时间和空间是失去世间万物向前发展的两 个巨轮。《切韵》的作者清醒地意识到时空对研 究方言与共同语的重要性, 因而提出“论南北是 非, 古今通塞”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看作是研 究汉语方言、共同语的原则和方法。瑞士费尔迪 南·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人 们很容易忘记时间的因素, 因为它没有空间那 么具体。但实际上, 语言的分化正是由时间因素 引起的。地理差异应该叫做时间差异。”[3 ]王启 涛说: 更可贵的是, 颜之推还看到了方言的形成 (即语言的空间差异) 是由时间因素所造成的, 这一论断比‘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早提出 1000 年。”[4 ]此说不为过誉。长孙讷言赞《切韵》 云:“此制酌古沿今, 无以加也。”[5 ]特标举时间 因素为本书特色, 可谓颜、陆的知音。《切韵》这 部书就是在“论南是非, 古今通塞”的原则和方 法指导下撰成的。而且这个原则和方法一直影 响到现在。 《切韵》的制作, 不是为了诗人作诗而提供 韵字, 也不是为了场屋之事 (唐以后的官修韵书 则与开科取士有关) , 而是为了审音、正音 (动 词) , 审音正音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正音 (名词)。 正音就是标准音。中国的知识精英从来都希望 在中华大地上能有一个普遍通行的共同语, 颜 之推、陆法言等就是其中的代表。颜、陆等人认 为共同语标准音的求得, 不能取于一时一地, 而 是要“共以帝王都邑, 参校方俗, 考核古今, 为之 折衷。”可见共同语必须以大城市为基础, 然后 参互考核各地方言、古代通语、古代方言, 最后 进行综合。“榷而量之, 独金陵与洛下耳。[6 ]所以 选择洛阳与金陵, 因为两者都是古都。对大城市 的文明崇拜, 古今中外都不能例外, 选择大城市 作为通语的基础, 其影响力可想而知。总之,《切 韵》一书是对当时南北方言、古代方言、古代韵 书的一种综合。所谓“酌古沿今”就是综合。黄 侃说:“酌古则可见向来传统不乱; 沿今则可以 通行全国”[7 ]对于中华大国, 综合思想最符合国 情。 《切韵》的作者对汉语方言的界划还提出了 南北两分的方法。《音辞》篇和《切韵篇》用’南 方”、“南人”、“江南”、“吴楚”代表南方方言。用 “北方”、“北人”、“河北”、“燕赵”代表北方方言。 这种两分法, 稍早于陆法言的陆德明《经典释文 ·序录》中也有涉及:“楚夏声异, 南北语殊”、 “方言”差别, 固自不同, 河北江南最为钜异”。直 到今天, 两分法仍然使用, 甚至专业以外的人士 也用“南方话”、“北方话”来称说现代汉语两大 方言。 《切韵》世人都说是一部韵书, 当然没错。但 我们认为,《切韵》是一部方言研究、共同语研究 同时并举的语言学著作。《切韵》音系是隋唐时 期汉语共同语基础方言的音系。从现代汉语方 言研究、现代普通话语音研究离不开《切韵》(包 括《切韵的后身《广韵》) 这点来看, 把《切韵》仅 仅视作韵书是不够的, 应该强调它的方言研究 的性质。在汉语传统语言学里, 方言研究的最大 成果, 应该是《切韵》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成书于“先秦甲子 秋”[8 ] (公元 1324)。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语言学著 作。周德清在自序中说:“言语一科, 欲作乐府, 必正言语; 必宗中原之音”。可见他的规范意识 也相当强烈。“中原之音”, 有人说是元大都的语 音系统。李新魁则认为“这个‘中原之音’, 实际 上是指当时还相当通行的共同语语音, 即以洛 阳为主体的河南音, 或称中原音、中州音。”[9 ]也 就是说《中原音韵》研究的是元代中叶北方话的 37谢栋元: 传统语言学里的方言研究 基础方言。这个“中原音”是现代普通话基础方 言的源头。研究近代北方方言语音发展的历史, 《中原音韵》是最主要的依据。明代正统七年 (公 元 1442 年)云南人兰茂所著《韵略易通》是以云 南的北方话为依据对象的, 因为它的内容也是 涉及基础方言, 对近代北方方言语音发展史的 研究也极有价值。   四、扬雄以后的方言词汇研究 《方言》之后, 直至明清才出现仿《方言》的 著作, 但不等于方言词汇的研究停滞了一千多 年, 而且这期间仿《方言》三卷, 南宋前人王诰撰 《方言》十四卷, 惜乎不传。”[10 ]可见系统研究方 言词汇还是有的。东晋郭璞的《尔雅注》、《玉 篇》等历代辞书也载有一定数量的方言词。 《说文》收录的是当时较为浒的方言词。笔 者点算,《说文》一书共收录 184 个方言词, 涉及 的地点方言、区域性方言共有 67 个。[11 ]《玉篇》 共收方言词 147 个, 其中约三分之二录自《方 言》、《说文》, 约 1ö3 采自当时的活方言。辞书里 的部分方言词语可以称为“准雅言”、“准通语”, 因为它比其它方言词语流通范围广一些, 进入 通语的可能性就大一些。例如《说文》的“绫”指 明是齐方言、“ ”是秦晋方言、“蚊”是楚方言。 到了《玉篇》这些词都成了通语。方言和通语互 相转化的情况可以通过对勘几部不同时代的辞 书得到。辞书里的方言还具有“新”的特点, 方言 的新词新义往往收入辞书。例如, 汉代之前称船 头了“阁闾”,《方言》卷九:“(船) 首为之阁闾。” 到了魏晋时代, 吴方言又出现了称说船头的新 词:“飞闾”。郭璞注《方言》已提到这个新词,《玉 篇》加以吸收, 在“闾”下注曰:“今江东呼船头为 闾也。”又如《字汇·尸部》:“ , 闽人谓阴也。” 这是闽语在元明时代出现的新词, 明代之前的 辞书未见此字。今客方言用此词指称男阴。我 国辞书收录方言词语是从《说文》开的头, 历代 相承, 直到现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等仍然继承这个传统。 明清以后, 研究方言词汇的著作陆续问世, 如明李实的《蜀语》、岳元声《方言据》、陈士元 《俚语解》、杨慎《俗言》等。清代有杭世骏《续方 言》、程先甲《广续方言》、吴文英《吴下方言考》、 毛奇龄《越语肯綮录》、范寅《越颜》、钱大昕《恒 言录》、杨恭桓《客话本字》等等。这些书, 正如罗 常培的评述:“大都是从史传、诸子、杂纂、类书, 以及古佚编等抄撮而成, 除去一两种外, 始终在 ‘文字’里兜圈子, 很少晓得从‘语言’出发。”[12 ] 罗常培还提到清初的刘献迁和清末的章太炎。 刘献迁曾经起用他自己所定的《新韵谱》来研究 全国的方言, 刘氏说:“以诸方土音填之, 各郡自 为一本, 逢人便可印证。如此授诸门人子弟, 随 地可谱, 不三四年九州之音毕矣。”(《广阳杂记 ·卷三》) 罗常培赞扬刘献迁在十九世纪以前, 语言学没有成为科学的时候, 居然能用现代语 言学的方法来调查方言, 实在了不起。刘氏确 实有雄心而又有方法, 但在那个时代, 他的计划 是不可能付诸行动的。今天,《现代汉语方言大 词典》分卷本 41 种在李荣教授的主持下出版 了, 刘氏欲调查全国方言的理想隔数代而得以 实现, 刘氏地下有知应感到欣慰。章太炎是 19 世纪、20 世纪之交的文化巨人, 他的《新方言》 撰写于 1906 年, 发表于 1907—1908 的《国粹学 报》上。《新方言》搜集全国各地不同的方言词语 共八百余条, 依据传统的声音通训诂的原则, 加 以排比研究, 使之逐一得到蔬解。罗常培说:“章 炳 的《新方言》运用古今音转的定律来整理当 时的活语言⋯⋯算是知道拿语言作对象的。不 过, 他一定要把‘笔札常文所不能悉’的语词, 都 在《尔雅》、《说文》里求得本字, 硬要证明‘今之 殊言不违姬汉’那就末免拘泥固执没有发展观 念了。”[13 ]章太炎是汉语传统语言学与汉语现 代语言学接轨时的报道者, 在他的学术思想库 存中国时拥有新旧两种工具是很可理解的。 [ 参 考 文 献 ] [ 1 ]周祖谟. 方言校笺[M ]. 中华书局 1993. [ 2 ]赵振铎, 黄峰. 方言[M ]. 里的秦晋陇冀梁益 方言. 四川大学学报, 1998, (3). [3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M ]. 商务印书馆, 1996. [ 4 ]王启涛. 颜氏家训·音辞: 新论[M ]. 四川师 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 (3). [ 5 ]广韵: 卷首[M ]. [ 6 ]颜氏家训·音辞[M ]. [ 7 ]黄侃述, 黄焯.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M ]. 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8 ]中国古典戏曲论集成 [M ]. 中国戏曲出版 社, 1959. [ 9 ]李新魁. 汉语音韵学 [M ]. 北京: 北京出版 社, 1986. [ 10 ]方言[J ]. 1999, (2). [ 11 ]冯蒸. 说文同义词研究[M ]. 北京: 首都师 范大学出版社, 1995. 书中统计《说文》方言字目 共有 160 余条, 涉及到 64 个方言区域或方言 点. 因统计方法不同, 故与本文有出入. [ 12 ] [ 13 ]方言校笺·罗常培序[M ]. 中华中局 1993. (责任编辑: 刘向宏) 47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2 期
本文档为【传统语言学里的方言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43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8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27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