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心律失常药之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抗心律失常药之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举报
开通vip

抗心律失常药之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心律失常发生机制null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null作者QQ:1920704973---丁老师 愿与广大师生共同研讨药理学教、学以及课件制作技巧!null重要概念: 1.静息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MP) 非自律细胞在静息时,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2.最大舒张电位: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3期复极完毕后,细胞膜内电位达到的最大负值。窦房结为-60mv左右,浦肯野氏细胞为-90mv左右。 3.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

抗心律失常药之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null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null作者QQ:1920704973---丁老师 愿与广大师生共同研讨药理学教、学以及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制作技巧!null重要概念: 1.静息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MP) 非自律细胞在静息时,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2.最大舒张电位: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3期复极完毕后,细胞膜内电位达到的最大负值。窦房结为-60mv左右,浦肯野氏细胞为-90mv左右。 3.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极和复极过程形成动作电位。 null4. 折返(reentry) 概念:是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行通路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是引发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分为解剖性折返和功能性折返。 解剖性折返:当心脏内两点间存在不止一条传导通路,而且这些通路具有不同的电生理特征时容易发生解剖性折返。如:预激综合征(wolff– parkinson – white syndrome, WPWsydrome) nullnull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按一定的频率和节奏发出冲动,并按一定的传导速度和顺序依次传递到心房、房室交界区,最后至心室肌。null正常心肌电生理正常心肌电生理 工作细胞: 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自律细胞: 窦房结、房室结、 房室束细胞。心肌 细胞心肌细胞的类型心肌细胞的类型快反应细胞:心房肌,心室肌,浦氏纤维,除极由钠内流所致。 慢反应细胞:窦房结,房室结,除极由钙内流所致。 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结,浦氏纤维) 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0相:快速Na+内流 1相:K+外流 2相:Ca2+,Na+内流 , K +外流 3相:K +外流 4相:静息期 非自律细胞的膜电位维持在静息水平, 自律性细胞由于Ca2+,Na+缓慢内流,发生舒张期自发性缓慢除极-称为自发性舒张期除极. 动作电位null窦房结细胞AP的形成窦房结细胞AP的形成nullnull动作电位时程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 指0相—3相末的时间,为膜电位恢复所需时间。动作电位时程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 指0相—3相末的时间,为膜电位恢复所需时间。nullmv30 0 -70 -900相 Na+内流 1相 K+外流2相 K+外流,Ca2+内流3相 K+外流4相APDnull有效不应期 复极过程中膜电位恢复到-60至-50mV时,细胞才对刺激发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从除极开始到这一段时间即 为有效不应期(ERP)。null ERP与APD的关系 (1) 二者同向关系,ERP在APD内,若APD延长则ERP延长。 (2)“ERP相对延长”指APD和ERP均缩短,但APD缩短更显著,即ERP/APD比值增加。null心律失常(arrhythmia) 当冲动的起源和频率、传递顺序及速度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称为心律失常(arrhythmia)。 心律失常可分为: 快速型: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等; 缓慢型: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常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一)冲动形成障碍 1、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增高: 决定自律性的因素: ①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②4相舒张期自动除极速率; ③阈电位水平。nullnull2.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后除极是在一个动作电位中继0相除极后提前发生的除极,其频率较快,振幅较小,膜电位不稳定,当达到阈电位,容易引起异常冲动发放,即触发电位。 后除极分为 早后除极 迟后除极null早后除极 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的2或3时相中,主要是由于Ca2+内流增多所引起的。由APD过度延长引起。 诱发因素:延长APD的因素如药物,胞外低钾。 钙拮抗-抑制钙内流,消除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促进K +外向 电流防止发生早后除极 null迟后除极 发生在4相中,是细胞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流所致。 诱发因素:强心苷中毒,心肌缺氧,细胞外高钙。 钙拮抗剂疗效较好。 nullmV t(s)正常动作电位nullmV t(s)早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 EAD)与触发活动nullmV t(s)迟后除极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 DAD)触发活动null冲动传导障碍冲动传导障碍折返激动 (reentry)是引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 折返是指一个冲动下传后,又顺着另一环型通路折回,并可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 病理条件下心肌细胞传导障碍是诱发折返原因。 单次可表现早搏;多次可表现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室性等); 在心房,心室存在多个折返环路时可诱发房颤、室颤。 null折返激动形成条件: A.解剖学及生理学上具有环行通路; B.单向传导阻滞 :(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及单向传导阻滞)。 C. 相邻细胞ERP长短不一致也可引起折返。null正常心肌单向传导阻滞折返形成nullnull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一、降低自律性 1.降低4相斜率,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率(β-R阻断剂); 2.增加最大舒张电位; 3.提高动作电位的阈值(钠或钙通道阻滞药); 4.延长APD(钾通道阻滞药)nullnullnull二、减少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1、减少早后除极 缩短APD的药物 2、减少迟后除极 减少钙内流或钠内流的药物能减少迟后除极。null三、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终止或消除折返激动 1、↑膜反应性, ↑传导,取消单向传导阻滞,终止折返. 2、↓膜反应性,减慢传导(β-R拮抗剂、钙通道阻滞药),变单向阻滞为双向阻滞而终止折返。 3、延长ERP:钠、钾和钙通道阻滞药。四、延长ERP:四、延长ERP:①绝对延长ERP:延长APD、ERP,但ERP延长更显著。 ②相对延长ERP:缩短APD、ERP,但APD缩短更显著。 ③相邻细胞不均一的ERP趋向均一性。 Ⅰa类药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Ⅰa类药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Ⅰb类药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Ⅰb类药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Ⅰc类药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Ⅰc类药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Ⅲ类药物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Ⅲ类药物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Ⅳ类药物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Ⅳ类药物用药前后动作电位比较
本文档为【抗心律失常药之正常心肌细胞电生理&心律失常发生机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035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23
浏览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