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案1,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学案1,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举报
开通vip

学案1,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西周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 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必须承担各种义务。 (2)目的:巩固统治。 (3)特点: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森严。 (4)作用:前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西周后期王权逐渐衰微。 (5)瓦解:A、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B、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6)演变历程:①西周确立、...

学案1,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西周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 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必须承担各种义务。 (2)目的:巩固统治。 (3)特点: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森严。 (4)作用:前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西周后期王权逐渐衰微。 (5)瓦解:A、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B、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6)演变历程:①西周确立、盛行,西周后期分封制开始破坏;②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公开挑战;③战国时期废除,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西汉前期死灰复燃,王国制与郡县制并存。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继承上的矛盾,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A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B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同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C大宗小宗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上下级、隶属关系。 (3)作用:A确立了一整套权力和财产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B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 (4)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在家族、家庭内宗法制起主导;上升到国家层面,分封制起主导。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基本的特点) 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以皇权为核心、人治大于法治) 2、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御史大夫(监察)、太尉(最高军事);丞相之下设九卿,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地方行政——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郡县制的特点: 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极大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中央在对地方的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皇权与在对相权的矛盾在明朝解决。 同时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长期影响政治制度。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此后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积极(主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上升时期):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融合。 消极(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衰退时期):①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②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双重影响并存、地位前后不同) 三、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1、汉武帝集权: ①建立中朝,位卑权重,牵制相权 ②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削弱地方权力、与分割相权两方面) (1)措施: 在地方:收兵、权、钱,解决藩镇割据 ①收精兵:禁军[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②削实权: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 ③制钱谷: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在中央:分割相权 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 在中央: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中书省长官为宰相,权力很大(相权回光返照) 在地方:行省制度 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省),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5、明朝:A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责。 a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皇权对相权的斗争取得彻底胜利;缺少制约皇权机制,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b.导致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B 设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没有决策权) 特点: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处理国政的侍从咨询机构 评价:无独立决策权、行政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作用 6、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但只跪奏笔录,负责传达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 五、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②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③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盛行;④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
本文档为【学案1,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241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12-04-20
浏览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