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行不至 不为不成

不行不至 不为不成

举报
开通vip

不行不至 不为不成主动学习——想学习·会学习·不断学习 摘要:本文提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思路;分析了主动学习三层次——想学习、会学习、不断学习的内涵;介绍了主动学习的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的特点讨论了主动学习的切入点。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创新;学习;实践;计算机;问题解决        1主动学习的内涵    大学教师比较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介绍往往不太注意,结果自己在教学上花了很多心血,但教学效果的提高却不明显。国际上有些学者注意到这一点,...

不行不至 不为不成
主动学习——想学习·会学习·不断学习 摘要:本文提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思路;分析了主动学习三层次——想学习、会学习、不断学习的内涵;介绍了主动学习的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的特点讨论了主动学习的切入点。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创新;学习;实践;计算机;问题解决
      
  1主动学习的内涵
  
  大学教师比较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介绍往往不太注意,结果自己在教学上花了很多心血,但教学效果的提高却不明显。国际上有些学者注意到这一点,提出了发现学习、意义学习等方法。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法,指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习得新信息、转换、评价,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和信息提取。奥苏贝尔提出了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和意义学习法,学生的学习有意义才会有价值,意义学习有两个前提:学生表现出一种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我国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对于学习上的过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如果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方法不当、缺乏恒心和毅力,即使是高考状元也有不能顺利大学毕业的可能,这种例子在高校中屡见不鲜。高等教育部门认识到这些问题,开始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型大学的建立,倡导研究性学习。“学习型学校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就被列为江苏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的重大课题。
  主动学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为核心和基础,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综合了发现学习、意义学习、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的特点,将学习分成想学习、会学习、不断学习三个层次,其关系如图1所示。想学习是最低层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既倡导刻苦学习,更强调学习要有兴趣、目标、动力,要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最佳的心理状况;学习也要有好的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会学习鼓励新方法、新发现,提倡发散性、批判性、逆向性、创造性思维,鼓励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解答,沿着不同思路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不断学习是最高层次,强调学习的延续性,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所创新。通过主动学习的实践,真正做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主动学习提倡终身学习,认为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而是一种需求和生存方式。
  
           图1 主动学习的三个层次
  
  2主动学习的方法
  
  2.1 想学习
  2.1.1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兴趣使人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做事聚精会神且相对轻松,兴趣引发自主学习,学习成功后又强化了兴趣。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好奇心是创新人才重要的素质,只有培养兴趣、渴求知识,才能学好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2.1.2 明确学习目的
  只有兴趣没有目标的学习,不可能深入思考,很难出成果。“目的”是人的行为得以展开和维持的内引力。学习的目的从大的方面说是为了振兴中华、报效国家,从小的方面说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和自己的学业、工作、事业。如果有些同学学习仅仅满足于及格,那他就很难达到优秀。已故计算机科学家王选院士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谈到自己的终身体会:“年轻人如何出成果,如何出创造性的成果,一个必要的方法,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这会使他们创造出难以想象的成果”。可见明确学习目的是何等重要!有需求有目标才有动力。
  2.1.3 热爱所学专业
  大学新生入学时,学校都要进行专业介绍,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因为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现在有些学校做法较好,允许少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重新选择专业。
  2.2 会学习
  光想学习是不够的,还要付诸于行动,摸索出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抓住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
  2.2.1 制定学习计划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学习也不例外。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考虑教学计划、课程难度、自己的学习情况等因素,量力而行,要合理分配时间、注意科学用脑、劳逸结合,最好要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和每门课程的总计划。有计划学习能够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2.2 提高听课效率
  大学课堂里老师讲课面广量大,一般会介绍该课程在本专业的位置、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等,学生听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要记课堂笔记,特别要记下老师强调的地方。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记笔记,而是课后拷贝老师的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这种习惯并不好,因为很多精彩部分都是通过黑板展示出来,通过老师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要提高听课效率最好加强预习和复习。
  2.2.3 加强实践训练
  理论是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理论部分的理解。学生必须重视实验,对实验结果要认真进行分析。学校要提供完善的实验条件,有的学校做得较好,将实验室对学生免费全天开放,以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学生还要主动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有些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出去实习,回校 后很受欢迎,甚至被推荐为免试研究生。学生要主动实践,在毕业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中力争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命题;学校也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
  2.2.4 发挥讨论作用
  讨论是学生课后互相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最好以寝室为单位,充分利用吃饭、睡前等课余时间讨论学习内容。讨论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帮助,成绩好的同学千万不要认为帮助了别人会影响自己的竞争力,事实上讨论使每个人对讨论内容的理解都更加深刻,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当然如果时间允许,老师要适当安排讨论课。同学也可以通过BBS、Email、QQ、电话等方式与老师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每次讨论完成,要学会整理、归纳,进行必要的总结。
  2.2.5 不断总结梳理
  学生应该学会总结,要对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每天、每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建议每天睡觉前回顾一下白天所学的内容。课后最好不要拷贝老师的教学课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自己动手做,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现在有的学生不会总结,也不想总结,临考前才复习,这种习惯很不好。
  2.2.6 重视考试环节
  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促进学生系统复习的手段。复习时要从老师的角度理解教学内容,最好自己模拟出考卷,这样复习就不会钻牛角尖,就能抓住重点。完成作业或考试时要领会每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如果知道了老师命题的意图,解题思路就不会发生偏差,答题时不能只给出简单的答案,还要写出必要的解题思路与过程。
  2.3 不断学习
  要想有所创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就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可以采用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法。
  2.3.1 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针对机械性学习而言的。通常采用自学的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造血”能力,通过短时间的集中学习可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2.3.2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是在自主性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或专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由学生“自主选题、自己探索、自由创造”的原则,重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选择、分析、判断和运用能力。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要求学生要自己查找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进行仿真或实验验证,并对结果进行总结、提高,最后能够写出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或研究论文。


  3主动学习的切入点
  
  以上讨论了当前大学生学习的一般性问题并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应该结合各门课程特点、各人实际情况和所学专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校应该尽可能提供硬件、软件条件,形成培育创新人才的土壤,还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好的学风;任课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教学设计中的切入点,尽早将学生“领进门”,讲课要生动、互动,内容要有系统性、要与科研和前沿技术相结合,课间要活跃气氛,课后让学生自己做教学课件,布置有挑战性、有趣味性的作业,我的学生就给我发电子邮件谈做课件的体会:“起初很不理解,但做完课件以后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首先要想学习,要对计算机产生好奇心,给计算机赋以人情味,了解计算机设计者的思路,懂得当今社会不懂计算机就是如同不会写字,不学计算机将寸步难行的道理。其次要会学习,要联想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电脑以人脑为基础,是人脑的模拟和功能的延伸,人脑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能力,而逻辑学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演绎、推理、归纳等逻辑学方法在计算机学科中均有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与数字逻辑的发展紧密相关,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冯·诺依曼结构为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从体系结构、开发方法到程序设计都离不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方法。最后要不断学习,现在计算机界主要从增加计算机的功能、扩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降低使用计算机的门槛等方面研究计算机,如研究自然计算、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图形学等。我们在学习计算机新技术时不能仅仅机械地接受,必须主动学习,从引进新技术的目的和解决现有的问题等角度去理解它、掌握它,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提出自己的观点,争取有所创新。
  当前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而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实施科教兴国策略任重而道远。现阶段要保证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有一定难度 摘要:信息社会需要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才,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两年本校新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和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专业发展及社会用人需要等方面为基点,研究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动态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信息素养;大工程观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中指出“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第三次研讨会提出:要使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传授转变为“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不可缺少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我校与很多地方高校一样已建立了较完善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但缺少变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1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1.1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现状调查
  我们对茂名学院今年入学新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进行的问卷调查见表1。
  
  参加有效调查的总人数共842人(文科257人,理科585人),来自理工科、文科共12个专业,其中生源来自乡镇占75%,一般学校占71%。调查数据显示:
  ●虽然“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但由于各种原因,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乡镇学校。有超两成学生“都没学过”或“完全不会”,超七成学生处于“一般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中还要保留及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在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中,大部分对网络知识兴趣较大,而对Office和编程感兴趣的都不足三成;这说明多数学生都充分认识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为主)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学生一般对Office操作已有较好的掌握,而对编程则了解不深。
  ●有超九成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说明他们都非常认同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也愿意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因此,从“以生为本”的角度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要有目的性与针对性,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眼,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认证、资源建设等都应进行深入的整改。
  1.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技能需求分析
  根据“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接收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或专科生在入职阶段所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满意度”中选择“一般”的占52%,这表明现状与他们的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用人单位“对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相关计算机认证的真实度”中选择“一般”的占75%,显示普遍认为这并不能真实体现实际水平。同时,55.2%的用人单位对新职员不提供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而是希望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好,内容包括:文字编辑、数据管理、演示文稿、网络应用、安全防范等,同时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及再学习能力。调查报告显示:
  ●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的重要因素。用人单位期望求职的毕业生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便在工作结合专业岗位有效地开展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需求促使计算机课程必须改革。由于应用需求与我们的课程设置有脱离现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校期间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开展多层次计算机基础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我们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在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基础上,要多设置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计算机选修课程。
  ●同时,还要完善认证与考核,使其成为促进学习的平台,并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
  
  2地方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宗旨
  
  计算机技能已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的重要因素,并且要求变得更加具体。“大工程观”要求: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而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是“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核心。高校(特别地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因应发展要求,要了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岗位的具体需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宗旨要以学生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大限度缩小毕业生的出校技能与就业岗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减少用人单位的再培训成本,使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同时要注意学生基础的差异性,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用人的不同要求,设置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教育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学习要求。
  
  3构建计算机公共课程动态体系
  
  3.1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计划
  我们设置“三层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如表2),并且纳入学校“三大层次”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之中,作为基础课程与技术基础课程共同建设。
  
  3.2 基本课程设置
  据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结构,我们设计如下几类核心课程或课程包,作为各专业类别选择的依据,见表3。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如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3)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不同要求选择不同语言,如C或C++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C++或Java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同时程序设计课程从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和工具级程序设计。不论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4)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5)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6) 网络技术与应用。
  3.3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及“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要求,循序渐进建设立体化三级课程资源:一是根据本校实际,按照“课程目标→章节目标→问题(任务)→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知识扩展”的建设思路,编写有针对性的校本特色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二是构建包括有“广东省计算机公共课程共享中心”课程库等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三是建立面向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开放性实验环境,并实现分层次开放。第一层次为基础教学实验,对一二年级开放,其中包括组装和维修电脑、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无纸化测试系统,企业用人单位模拟环境等,把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应用联系起来;第二层次为综合性教学实验,以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为主,突出内容的前沿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生可以创造性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查阅文献、设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实现构思,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应用能力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第三层次为参与各种竞赛的学生提供场地和指导,积极配合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第四层次为课题研究开发、系统设计等实验项目,由老师申请课题,吸引那些感兴趣又有能力的学生加入课题研究,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多学科综合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3.4评价方式与实施建议
  评价目标:变考试为能力认证,体现真实的计算机技能水平,让学生抛开考试的恐惧。
  评价方式:通过教考分离,促进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建设无纸化考核平台,把一次性考试变为多次的通过性考核,真正以“考”促学。
  评价内容: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一般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新生有七成。因此我们可在新生入学后进行“通过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测试进行分流,通过者自动获得该课程学分,不通过者可选择参加自学(学校提供充足的立体化学习资源),或者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课程;对已通过考核的学生,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个丰富的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并开设专题讲座,形式可模拟用人单位的办公环境,让学生真正置身到岗位的实际操作中,如模拟策划与推广岗位,让学生排版和设计;如模拟金融与财务岗位,让他们学习一些财务管理软件,使他们能真正去处理财务管理问题,如计税、纳税等等。这些都能体现“大工程观”建设中关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并推出一系列比赛和奖励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课程设置采取“1+X”方案,即计算机应用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当然必修与选修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不同专业有不同设置。如科学计算类专业,其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建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
  
  4结束语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出现很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与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些变化,提高教学效率,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平台,该平台的构建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岗位的需要、学生发展与专业要求等,建立动态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采取动态的教学方式和多种形式评价方法与考核认证,最终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 摘要:本文针对西部地区高校中,计算机专业的少数民族班学生学习的现状,分析了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其他同类地方学校的教学起借鉴作用。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计算机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计算机普及和专业教育工作。但是,长久以来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工作比较落后,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比较低,加上计算机专业内容均采用汉语教材授课,内容又比较抽象,都造成了计算机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如果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中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与汉族学生同样的教学计划和方法讲授计算机专业知识,从长远看,将会严重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工作。
  我们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帮助民族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提高教学质量?究竟应该怎样为新疆的信息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信息技术专门队伍,加快和促进了新疆信息化建设?
  
  2针对上述问题的探讨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有抱怨情绪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听到个别教师抱怨:少数民族学生上课纪律差,知识接受慢,教学跟不上进度要求等。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这些抱怨是要不得的,这只会使教学效果更加不理想。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表述通俗化
  根据民族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汉语水平,尽量把深奥难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例如,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形象化。用具体事例说明理论问题,使理论的表述浅显化,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然后再抽象成一般性的结论。对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注意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防止以偏概全,不能为了通俗易懂,而用特殊代替一般,用具体代替抽象,结果导致错误的思想方法。
  (2) 给学生一个活泼、可以发挥想象力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他们能听懂了,感兴趣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纪律也就自然好了,从而也提高了教学质量。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上面提出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2教学过程不能“一刀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有时会民汉同班,民汉使用同一个教学计划,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民汉“一刀切”。这很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消化专业知识。因为民族班学生运用汉语言的能力较差成为学习的一大障碍。在计算机专业中,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课程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内容抽象,二是理解和实践操作的内容很多。而这些则给民族班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带来很大困难。民族班学生运用汉语言的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很难清楚明晰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也很难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老师必须费很大的劲才能搞清楚他们要问的是什么问题。这对他们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形成很大的障碍。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尽量让民族班小班单独上课
  教师一定要做好民族班课前的教学设计,精心安排两学时的教学内容,争取使整个教学过程最优化。虽然以教师讲为主,但也要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处处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我们要制定适合少数名族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
  (2) 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如在计算机上机课中,对基础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应进行启发教育,如发现其闪光处,多作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爱好;对于学习基础较扎实,课堂接受和理解较好的学生,须用高标准严要求,引导这类学生去自己看、自己检查、自己对照、自己编写的程序的“得”与“失”。实践证明,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教学方法能照顾个别少数民族学生乃至整个集体,可以改善教学效果。
  2.3不应过奖或责备过多
  学生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虽然要充分肯定,加以鼓励,但是对学生的鼓励应有分寸,适可而止,不能过奖,因为过奖不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不利于学生以严要求自己,不利于学习进步。另外,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言的能力较差成为学习的一大障碍,因而在上课时,如果对知识的接受较慢,教师除了适当的鼓励、疏导外,还应避免过分求全责备,以免造成课堂死气沉沉,闷闷不乐,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课程望而生畏,影响教学效果。
  2.4上课不能搞“一言堂”
  如今绝大多数计算机课程都采用幻灯片授课,这比板书授课可以讲授更多的内容,但也常常造成了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迷迷糊糊地听。同时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往往还是云里雾里,有的心不在焉甚至打瞌睡,这就是教师们常抱怨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况且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课上的不良状态会直接导致上机课上对老师布置的题目无从下手,毫无思路,最后只好打游戏了。因此,老师可以针对少数民族同学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采用提问式教学,或者布置一些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兴趣的小课题,让学生积极地通过查资料、互帮互学地完成。
  其实,教育家叶圣陶老前辈早就说过:“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修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教给学生实际动手过程中的评改和自改的方法,这又是一关键。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切忌教师的“一言堂”。变“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让同学们自己赞赏好的,评点不足,引导同学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做上课的主人,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5上机不应该搞“包教包会”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少数民族学生上课效果不理想,上机课不会操作,有些老师不得不手把手地告诉学生每一步该怎样做。这是一种“保姆”似的“包教包会”现象,很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有位计算机教学前辈说过:“计算机教学中应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老师检查出的错误应多引导学生,少去改它,改得越少越好”。对于上述主张,笔者深有体会。笔者上少数民族班级“VB程序设计”这门课时,就观察到很多同学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常常向笔者提出一些问题和自己的想法。上机过程中,笔者就有意让学生对别人已经完成的题目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老师在学生上机过程中,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对学生在编写程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一改到底,只需简单提示修改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上课学习的知识去思考。同时,理论课上,老师可以演示一些上机中出错的或者较好的程序,引导学生一起对程序进行评价,并且让大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方案。这样上机实践和理论课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一定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结论
  
  高校培养大量的少数民族信息技术人才,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之一,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事业,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项挑战性工作,要求我们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用我们的“爱心、关心、耐心、尽心”去关怀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 刘永曾. 教育创新认识与实践[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2] 杨春鼎. 教育方法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张先华. 教育思想的革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Computer Classes for Ethnic Minorities of Teaching Methods
  CHEN Yan-hong1, LIU Feng-hua2
  (1.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lumuqi 830052,China ;
  2. Computer Science of Xinjiang Industrial College, Ulumuqi 830091,China)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s of minority students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 analysis of teaching methods in a number of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computer science; minority students; teaching methods

基于CDIO教育模式软件技术专业项目教学实践

  关键词:CDIO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授课体系;考核评价
摘要:本文探讨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项目教学。我们分别从课程体系构建、授课体系改革、评价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使学生在项目开发和工程实际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CDIO模式简介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典型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团队获得Nut and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0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and learning简称PBL)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该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教育改革的各项成果,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标准、教学大纲及评估标准,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CDIO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将会带来不同以往教学改革的实质性成效。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中,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按照CDIO的理念开展了项目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
  
  2 构建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专业课程体系
  
  2.1 总体思路
  在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示范性院校3年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系统的精髓所在。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确定了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就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体现CDIO大纲理念,其标志是整个课程体系以项目为主线,把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目标融入到项目教学过程中。特点是学习内容都围绕项目这个核心进行,并与核心融合成一个整体。在3年的教学安排中,通过合理规划的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设计和综合项目等,把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内容及应达到能力目标融于项目之中,并通过实施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基于CDIO的项目均为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习、探索、应用知识,掌握实际项目开发的工作流程、组织与管理,培养CDIO能力。
  
  
  2.2 课程体系内涵
  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时,我们依据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及项目本身的规模设计了3种类型的项目:课程项目(学习领域项目或学段项目)、学期项目(阶段项目)、毕业设计项目和综合实践项目。课程项目是针对课程教学计划中单门课程(学习领域)内容的理解而设置的,设立的必要性、涉及的能力要求等是根据课程的需要和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而定;每个学期针对几门核心课程的学习设计项目叫做“学期项目”,引导一组相关核心课程的学习,重点突出对某项能力的培养要求;毕业设计及综合实践项目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群,体现本专业主要能力要求。通过以上三种类型的项目设计,整个培养计划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以项目为载体设计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项目设计与开发完整地贯穿于整个3年的教学阶段,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因此项目设置是CDIO培养计划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为此,我们设计了基于CDIO理念的以项目为载体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里,我们要求学生首先完成计算机办公综合应用、网络组建与微机调试、计算机数学、软件技术基础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专业基础,并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作好准备。
  第二、三、四、五学期,我们打破每学期几门课程并行开课的方式,而按单门课程分段开课。完成一门课程教学(课程项目)任务后,再开设另一门课程,完成一门课程学习的时间段为“1学段”,一学期大约为2~3个学段,每学段约6~8周左右,每学期共完成2~3门项目课程学习,最后3周完成学期项目的学习。我们按照学习学段渐进学习的原则确定课程顺序,每学期在相应的工程背景下确定教学目标。课程项目的设计与学期项目相关联,每个课程项目都是学期项目的一部分或几个模块,学生学完整个学期的几门课程后,也就完成了各个课程项目的学习任务。通过最后3周的学期项目练习,学生感觉自己在课程项目中完成的并不是零碎的程序段,而只需将之前完成的多个小项目内容作一些修改,再做必要的链接、整合,就可以实现学期项目的设计。
  
  2.3 教学实践
  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学会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我们将学生组成4人左右的项目团队,教师也组成指导团队,指导学生反复尝试构思、设计并实现一个系统。在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我们都要求学生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团队研讨、交流,在导师指导下不断完善构思、设计、实现,并在各个阶段接受质量评估,最终达到教学要求。通过项目训练,学生掌握了课程所要求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提高了个人能力、团队交流及创新思维能力,达到了预期要求。
  
  3 建立CDIO模式的课程项目教学授课体系
  
  在学习课程的每个学段,教师要明确所授课程在本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安排一个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和全身心投入,增强概念学习,强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加强学习反馈机 制。
  
  3.1 教师角色的转换
  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甚至感到疲劳、枯燥。CDIO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强调教师团队的指导作用。教学实施通常是围绕某问题、任务或项目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3.2 项目教学的实践
  项目设计是一项非常系统和复杂的工作,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课程项目教学效果。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要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必须选取一个具有实际应用功能,适合学生掌握的软件开发案例。以,Net开发平
台与C#编程课程为例,该课程选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作为总项目,将课程项目划分成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统计分析等若干个子模块,并把每个子模块涉及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对其要实现的目标和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然后按照教学内容设置由浅入深的任务,制定项目教学计划。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出所要完成的功能,并讲授项目涉及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功能布置任务,提出要求。例如:在设计和实现“登录窗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窗体、文本框、标签、按钮等控件的常用属性、方法和事件;变量命名规则、变量数据类型、变量的声明语法:赋值、条件语句的使用”等相关知识群,学生在明确目标驱动下学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将小组方式与独立方式相结合,全班每4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项目组长组织组员进行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功能测试等,组员分工协作,也可独立完成某一新知识型任务;对于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任务,可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也可以咨询教师,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担负着答疑和指导的任务,鼓励学生们用不同方法完成任务,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这种方法,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协作完成,提高创作热情,锻炼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和思考能力、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建立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4.1 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考试测评方式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依据,一般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考试课程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依据平时作业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10%~30%,期中考试成绩占20%~30%,期末成绩占40%~70%。期末考试方式多采用闭卷笔试。考查课成绩也采用百分制,主要依据各种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符合现代工程教育价值观。
  
  4.2 理念的转变
  CDIO模型理念的考核评价以“过程”为基础开展,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关注实践环节及工程应用能力,力求知识与能力的协调统一。在强调技术基础的同时注重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基于团队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和主题研究项目的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4.3 考核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式上,由教师制定评价标准,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一般采用分组讲解,成果展示的形式,由教师组织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方法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和改进自己的合作学习,将学生打分和教师打分作为整个开发小组的分数;而学生的个人分数则在小组分数的基础上再加上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得分。实践中,我们通过多种方法收集学生获得预期学习效果的证据,如用笔试和口试、课堂表现、产品审查、记录、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
  (1)笔试和口试。通过笔试和口试有效评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测

DDR3、DDR2我该选哪个?

 临近12月份,DDR2内存颗粒持续着涨势,虽然对比之前几个月平缓了许多。但是相较于几个月前的低价市场主流型号产品出现了百元左右的大幅上涨。由于INTEL和内存厂商错估DDR2内存市场,造成三星等大厂全力投入DDR3内存,而市场对DDR2内存的实际需求却并未减少,尤其是笔记本厂商对DDR2内存的需求更是持续不减,这将导致未来DDR2内存持续缺货,价格也将继续上涨。
  
  DDR2真的便宜很多吗?
  在DDR3刚刚推出的时候,或许我们会因为它的高价格和整体平台定位高端的原因而不去选择。但现如今DDR3与DDR2不大的价格差和几乎没有区别的平台定位,还有什么理由去放弃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呢?
  ▲截止至11月中旬,DDR2内存颗粒的报价还在持续上涨。
  我们以主流平台为例,来计算一下DDR3平台和DDR2平台的价格差。
  
  DDR3性能提升有多少?
  DDR3相比DDR2内存主要是速度上的提升。DDR3预取机制从DDR2的4bit提升到8bit,核心同频率下数据传输量将会是DDR2的两倍,在相同频率下,DDR3的数据传输率是DDR2的两倍。
  而另一个方面,抛开了FSB总线的束缚无论是采用K10核心的AthlonⅡ、PhenomⅡ还是i5、i7都对内存带宽有着很大的需求。
  ▲游戏测试中DDR3表现出不错的素质,提升幅度在7%左右,与价格的提升成正比。
  看完过上面的对比,想必大家心里也有数了,DDR3平台在价格提升不大的情况下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性能提升。考虑到日后升级的原因,DDR3更是不二之选。

 

摘要:本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特点和学分制改革的需要,根据我校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给出了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分层设置方案,以及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和措施,以提高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1 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和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 ”等文件精神,我们在2004年将目前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名称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将各类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统一定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多样化、立体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和充实了课程教学内容,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强化计算机文化、信息处理基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内容的教学;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强化程序设计思想,突出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类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均得到较大的重视,除了正常的课内教学之外,均增加了等量的课外实践学时,与此同时加大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了解国内同类课程的设置,加强与国内同行间的交流,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力图与国内著名高校接轨。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和积极探索,通过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我校基本构建起比较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定的特色。2006年4月经专家验收,“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2 我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入学条件
  
  我校的专业设置和2005级以及以前学生入学条件如表1所示。
  
  
  3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方案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识素养和能力与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通识素养和能力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例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等。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能灵活自如地把计算机技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实践证明,许多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有成就的人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技术,跨学科的人才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和培养。
  在研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和教学时应当充分围绕这两个层次素质与能力。为此我们提出“3+1+X”(3门通识课+1门限选课+X门任选课)的分层课程设置方案,开设8门核心课程 ,表2给出了8门核心课程名称以及学时设置。
  
  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为”为全校通识课,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适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们学校已将它们纳入学校通识课范畴,并作为学校重点课程来管理和建设。
  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不同、计算机基础不同、专业需要不同,由学生所在院系在“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语言程序设计”和“多媒体基础应用”四门课程中任选一门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在三门通识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中选择一门作为专业限选课。
  为了达到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学校在学分制下采用的是多模块、多层次的进阶式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的基础各异,学校还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实际应用需要选修一些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实用技能课程。为此,我们还设置了一系列信息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自主选修课程设置表如表3所示。
  
  
  4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改革设想
  
  4.1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站的建设
  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程网络课堂内容。2006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网络课堂目前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两门课程。在使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扩容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堂,将建设包括8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堂,完备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
  (2)完善网络作业平台,实现在网上向学生布置作业、网上辅导答疑、网上做作业、网上批改作业、网上测试、网上讨论等一系列网络教学活动
本文档为【不行不至 不为不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241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2-04-19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