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举报
开通vip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本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教学观念转变问题以及应遵循的三大原则;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现有“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深入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实际和系统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主要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分析,提出了本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教学观念转变问题以及应遵循的三大原则;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现有“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深入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实际和系统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构想,并经多年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课程现状与问题
  
  该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学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外,教学内容的改革仍然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不少内容仍是传统的一套,另外还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1)“学”与“用”严重脱节
  有些内容“学的用不上”,如花费大量学时讲授的分立元件及放大电路,在后续的专业课中用得不多;有些内容“学了不会用”,讲授的电路往往是原理性的、孤立的,缺乏一定专业应用背景实例和系统的综合性运用,不知在哪儿应用?怎样应用?有些要用的内容却没有学,如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的内容、电子系统的整体概念和设计思想、电路应用的条件、背景和原则等。
  (2) 教学方法不当
  淡化器件内部的问题虽已讲了多年,却未彻底解决。花费在讲解各种器件和集成块内部电路的时间仍然不少,而宏观思维的内容,特别是如何依据应用需求来构建电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器件和电路的能力仍较欠缺。各种电路的分析计算追求“讲全、讲细、讲透”,缺乏浓缩提炼、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后续典型应用课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时,经常会分析P0-P3口的内部结构,其中含有一个模电中的重要器件:场效应管,很多学生竟然不知道它的基本外特性,主要原因就是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时过多地注重了内部细节原理分析,而对其基本的宏观“导通、截止”外特性没有掌握牢固的结果。
  
  3改革的基本思路
  
  3.1要实现教学观念的三个转变
  (1) 实现由“学科系统式”向“应用系统式”的转变
  高等工程教育是在大学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完成某一工程领域的专业训练,工程教育面对的是某一工程技术领域,而不是某一学科领域,科学家要去发现世界,工程师是要去创造世界,现代高等教育提出“由科学向工程回归”。强调科技服务于工程实际和社会。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偏重理论化、学科化,忽视工程应用的内容,就必然造成理论和工程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也就违背了工程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不能仅仅顾及学科自身的系统、全面,而应该更多地从工程教育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基础理论的学习中考虑专业的需要,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渗透工程技术内容,变理论的抽象性为理论的应用性,变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为工程系统的系统性。实现“学科系统式”向“应用系统式”的转变。
  (2) 实现由“微观局部式”向“宏观整体式”的转变
  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进行“工程思维”训练,要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只强调外部特性,不过多追求内部是什么,只强调近似的分析,不追究理论计算的精确,这就是所谓的“黑匣子”理念。因此,完全可以忽略一些“局部细节”,更多地关注“系统整体”,实现“微观局部式”向“宏观整体式”的转变。
  (3) 实现由“面面俱到式”向“精选式”的转变
  面向二十一世纪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为适应知识更新日趋加快的社会环境,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认真筛选,留有让学生自学和发散思维的空间,实现从“面面俱到式”向“精选式”的转变。
  3.2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1) 宜精不宜泛
  要精选精讲教学内容,尤其要选择问题的精华、分析的规律、思维的方法,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自己去获取知识。
  (2) 宜外不宜内
  以分析器件、模块外部特性为主,少讲或干脆不讲内部原理。跳出微观局部的狭小圈子,更多地关注宏观整体。
  (3) 宜粗不宜细
  要突出主干,突出宏观全局,突出定性分析。是由于电子设备逐渐集成化,那种停留在分立元件电路上深挖细节的传统作法应当改变;另一方面,随着EDA等现代化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手段的普及,定量计算可以逐渐淡化,而应突出概念的形成和总体的构思,培养由局部到整体的应用能力。
  
  4教学内容的更新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选用重点大学的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本身,而是依据改革的基本思路,对教材进行下述的增删整合。
  (1) 强化集成,淡化分立
  改变分立电路唱主角的作法,形成以集成电路为主导、分立元件及电路为基础的新格局,分立电路只保留电路构成和基本原理,淡化设计、计算、调整方面的内容。
  (2) 强化器件外特性,淡化器件内部原理
  对于分立器件,除了简介N型和P型半导体外,其它内部机理全部删除,重新构建从外部电路分析电子器件的教学内容;对于集成电路,只要求粗略了解其内部电路简化图,而把重点放在器件和模块的选用、连接、匹配等外特性上。
  (3) 增强模数接口,减少放大电路
  鉴于放大电路运用范围趋窄,模拟和数字信号接口部分应用趋多,我们减少了放大电路的内容,加大了模-数信号的产生、处理和转换方面的内容。
  (4) 强化宏观设计应用,淡化微观细节内容
  强化电子系统的宏观整体概念,建立“系统—局部—系统”的新体系,即从电子系统的整体设计出发,引出局部功能电路,在讲清局部电路的基础上再搭建电子系统,这样才能把局部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我们把重点放在概念、电路和应用上,并增加了对电子系统总体介绍和工程设计的内容。
  (5) 强化定性分析,淡化定量推导
  从工程思维的观念出发,不过分追求理论分析的严谨。因此,要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一般应先定性概念理解,后定量分析,能定性概念理解不作定量分析。比如,“频率响应”一章,教材中先从RC电路的定量分析导出波特图,公式推了几大篇,人们却不知所云。我们尝试先从物理概念入手,定性讲清影响频率响应的因素,引出频率特性曲线,再定量分析频率特性的各参数,引出波特图,教学效果很好。
  (6) 精练内容,不面面俱到
  我们突出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注重分析规律和思维方法的讲授,分析电路以典型电路为例,一种电路讲透了,其它类似电路只介绍不同点,举一反三。比如,在讲清基本放大电路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再讲解差动放大器时,只需分析出其求IEQ的方法、公用发射极电阻Re对有用信号不起作用、等效负载电阻为实际负载的一半三个不同点即可,而不必再进行太深入分析。
  
  5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总结归纳出以下四条教学方法:
  (1) 强化“三基”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解PN结的电容效应时,指出电视接收机的电调谐模块,就是利用了变容二极管的电容效应,通过谐振电路实现“选台”作用。并和黑白电视接收机的机械调谐方式相比较,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在讲解计数器的概念和分类时,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交通灯控制系统,阐明他的定时部分就是一个对秒信号计数的减法计数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计数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知道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从而为后续内容的学习,起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作用。

(2) 化零为整,加强宏观思维
  比如,集成运放可以组成分散在不同章节中的很多种应用电路,学生缺乏整体概念,搞不清各个局部之间的联系,会张冠李戴。我们将这个顺序颠倒过来,先总体介绍一个集成运放外接反馈电路不同,可以组成各种不同功能的电路,然后,把各个电路展示,分析它们的共性与个性,在学生头脑中先建立整体印象,再分头去研究各个电路,以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
  (3) 化三为一,举一反三
  模拟电路常分为三种组态,虽然分析计算的公式和结果不同,但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一致,我们对三种电路只讲一个思路,将单纯讲解改为思路讨论,比如讲放大器静态工作点计算时,先讲解题的思路步骤,然后以提问形式启发学生依据这个思路列出一种形式电路的方程。最后,组织大家对另外两种形式的电路展开讨论,引发学生思维,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 化单一课型为多种课型
  单一的理论讲授课,即使教师加进一些“启发式”,也仍然没有脱离“传授”模式的桎梏。因此,一定要设计多种课型,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如讨论课、练习课、小结课、答记者问式课、提问式课等,让“启发式”真正落到实处。可以化单纯理论为动手操作。包括人工操作和智能化仿真实验。
  
  6教学手段的改革
  
  6.1运用EDA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强化教学重点、克服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模拟电路的晶体二极管、三极管教学过程中,用Edison软件通过声、光、动画技术,以栩栩如生的3D组件形式,逼真地模拟了实际电路的工作形式。操作者只需通过鼠标拖拉,就可在电脑屏幕左边连接成实物构成的电路图,同时在屏幕的右边自动生成该电路图的原理图。提供的实物模拟图,会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刚开始接触电子技术的学生来说,把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和实物图形联系起来便于记忆。在数字电路的VHDL教学过程中,用MaxplusⅡ软件演示用VHDL语言开发电路、数字系统的过程,观察仿真结果,使学生很快就掌握用VHDL设计电路的过程,并明白了用VHDL设计电路和用原理图设计电路的区别、优点。如果只是用文字、图表讲述开发过程,学生普遍感到较抽象,效果不理想。
  6. 摘要:高职学生个性化学习行为是目前高等教育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构建了一个通用的、可扩展的、智能学习环境中的高职学生学习模型。
  关键字:学习行为;决策树;学生模型
      
  0引言
  
  高职学生是当前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生源来自普通职业中学或普通中学,由于他们的学习动机、知识基础、自我控制能力差异大,表现的学习行为也各不相同。以学生为主体,在了解其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规则为学习者制定学习策略、分配教学资源和内容,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成为针对高职学生网络教育的重点。个性化教育涉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根据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性格、动机、偏好等个性化属性构建学生学习模型。本文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甄选出科学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分类体系,从而了解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高职学习者学习模型。
  
  1建立网络学习行为分析系统
  
  学习模型是指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按主观意愿和客观能力分类的模型[1]。为正确分析和评价学习者学习模型,我们设计了一个网络学习行为智能分析系统,如图1所示。
  
  通过该系统采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行为、方法和效果数据,经过筛选、量化、分类和评价,根据影响学习效果的学习者内在因素和个性特征对学习者进行分类。
  
  2分类算法改进
  
  本文在指标筛选过程中采用决策树中的ID3算法,以信息熵为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建立了学习者课程学习评价分类指标体系[2]。为了能更准确、快速的建立学生学习分类,我们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2.1引入用户兴趣度α区分属性重要性
  为了区分属性重要性,计算属性信息熵时引入了人为的用户兴趣度,区分不同信息属性的依赖性。用户兴趣度:给定 , 称为用户对不确定知识的兴趣度,其大小由决策者根据先验知识或领域知识来确定。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通常指关于某一事务的先验知识,包括领域知识和专家建议,具体到决策树学习中则是指在决策树训练过程中除了用于生成和修改决策树的实例集之外的所有影响决策树规则生成和选择的因素。
  
  3) 如果X中所有对象属于同一类!该节点为叶子节点,将其标记相应的类别后返回;或者,如果属性用完,计算各类的置信度水平CF值,选取最大的作为该叶子节点的类别标记后返回;
  4) 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该节点为测试节点,其产生过程如下:
  ① 对同一分支上每个未用过的属性 ,计算 ,选取使之最大的属性A作为该节点的测试属性;
  ② 将X按A的值划分为 ,分别产生新的节点 ,并将每条边依次标记上A的属性值;
  
  3学习模型的实现
  
  通过对数据采集处理,构造学生决策树分类模型。
  3.1数据来源及处理
  数据采集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 测试评价:包括学习者在课程学习前对原有学科知识水平的摸底测试、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自我测试及课程结束后对学习效果进行的综合性测试。
  2) 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和学习动机。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问卷,对在读高职学生进行调查。
  3) Web访问日志:通过Web访问日志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倾向,同时判断学习者在网络学习活动中掌握学习工具的数量程度。
  数据采集完成后的结果是大量离散的无规律的信息,我们通过统计分析模块将离散的数据进一步量化,然后分别存储在学习能力数据库、学习方式数据库和学习动机中。
  学习者学科学习前的测试成绩或摸底成绩是离散数据,我们可以将其量化为3个等级。
  
  其中 是原有学科知识水平,α是测试成绩。
  我们将问卷中的题目按考察目标进行归类,分别统计学习者学习动机、元知识能力、学习方式中的个体性、合作性、交流性、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理智性、适应性和依赖性,项目值在 [0.0-1.0] 范围内。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于属性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也可以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分类的规则。
  
  4总结
  
  根据高职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特点,选用改进的ID3算法进行决策学习和规则提取。计算各属性的信息熵,构建学生学习模型,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教学工作指导提供参考,也可作为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和设计依据。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model to classify the factor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s
  DING Rongtao1,2
   (1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jiang Hangzhou 310032
  2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Zhejiang Hangzhou 310053)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s are currently the research interest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versatile and extendable intellig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 with computer data-mining technology fo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learning behaviors;decision tree;student model
  
  参考文献
  [1] 钟国祥等. 采用贝叶斯网络建立一种智能学习环境学生代理模型的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06, (33):203-206.
  [2] 魏萍萍,王翠茹.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高校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2003,129 (11):87-89.
  [3] 刘小虎,李生. 决策树的优化算法[J]. 软件学报,1998,9(10) :798-8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计算机软件开发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无论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程,都离不开实践,而项目可以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探讨整体项目驱动模式人才培养的急迫性和先进性,并给出具体的实施过程,为今后高校计算机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下载毕业论文ppt模板下载毕业论文ppt下载关于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临床本科毕业论文下载 制度改为实训制度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整体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受金融危机以及高校扩招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以我校05软件工程为例,那些基础知识扎实、有项目经验的学生可以较顺利地找到工作,但是,仍有一半学生找工作较困难,这部分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因没有项目经验,被用人单位直接筛掉;或因基础知识不牢固,在笔试阶段被用人单位剔除;那些没有社会知识,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一般在面试过程中被剔除;他们缺乏明确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另外,我校是二本院校,不是“211”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无法和“211”院校的学生相比,也没有足够信心去和“211”院校的学生竞争。
  鉴于此,笔者依据多年一线工作经验,提出从大二开始,学生在学习主要课程的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并行采用公司级管理体制下的项目[1]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项目经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新知识。利用项目驱动像“滚雪球”一样,将4年的知识学习形成一个整体。利用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国内外各大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项目驱动教学,但是项目驱动教学[2]主要应用在课程教学方面,从学生从进校起就对其进行整体项目驱动培养应用十分少见,原因是该种培养模式难度大,并需要丰富项目经验和公司体制管理经验的教师,一般的高等院校缺少这种人才,所以,普通高校不敢采用这种培养模式,另外,这种教学采用公司运作模式,任课教师的工作十分繁重,因此,这种培养模式应用不广泛,但它却是一个发展趋势。
  1整体项目驱动模式
  目前各大高校计算机的课程都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一种是基于课程内容进行的课程设计[3],一种是作为项目模拟教学[4]的方式,最后一种就是毕业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设计[5],这三种模式和真正的公司级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有很大区别,它们都是理论上的一种学习模式,而不是真正的实践项目教学模式。本文所提出的整体项目驱动模式是采用公司级管理模式下的项目实践教学,采用的是真正的项目管理模式,而且贯穿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它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真实性。项目来源于社会、科研课题,因此项目具有真实性。
  (2) 完善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培训制度、考勤制度、数据管理制度、软件开发流程制度、测试制度等。
  (3) 团队性管理。将学生按软件团队模式进行管理,按软件项目管理模式设立不同的角色,并由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团队将按项目的特征以及学生的个人爱好或者特长进行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动性。
  (4) 有固定的场地。类似于软件公司,有固定的场地作为学生“上班”的地方。当学生没有课的时候,可以来“公司”上班。
  (5) 发放“工资”。因为项目都来源于社会、科研课题,学生是承接方,根据课题的大小和作出的贡献,给予学生团队一定的费用。
  (6) “出租员工”。整体项目驱动模式中,学生都是“员工”,如果其他公司需要,可以将部分学生介绍给社会上的公司,这些学生由学校和公司共同管理。
  这是整体项目教学的典型特征,也可以叫做项目实训模式。
  2整体项目驱动模式的意义
  (1) 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就能成为企业的实用或骨干人才;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弥补人才培养制度的不足,让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才培养制度更加完善。
  (2) 利用新老学生进行良性的相互培养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管理,弥补学生做人的缺陷。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学到如何做人,教师的课堂说教不能让学生有亲身体会,但是在项目管理制度中,如何做人成为重要环节。
  (3) 利于学生学习目的性、主动性的建立,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项目过程中,会感觉知识不够用,对以前知识的理解较为肤浅,项目制度,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明确学习目的。
  (4) 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发现薄弱环节,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整合院校资源,让学生充分消化吸收已有知识并培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项目实施过程
  (1) 作为08软工的班主任,笔者已经从08软工开始,加强项目驱动引导,并在2009年暑期布置了具体的软件开发项目。同时,通过与湖北世纪天成公司合作,为其开发财务软件,该项目由08软件工程部分学生开发。
  (2) 成立工作组具体部署。笔者创建了“民大土豆花园软件工作室”,引导学生开发项目,并利用社会资源免费提供软件开发服务。
  (3) 在项目驱动过程中,形成典型项目并将其融入各个课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驱动课程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进行项目驱动培养模式。
  (4) 有计划地在计算机科学学院形成整体的规划,让项目带动专业课程,让专业课程融入项目;形成完整的项目驱动教学计划。
  (5) 用项目驱动代替传统的毕业设计。目前,很多毕业设计是走过场,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学生很难学到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三年的项目驱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这也为今后用实训制度代替本科毕业论文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 计算机科学学院为软件工程专业批出专门的场地,并让学生进行项目实践,目前,我们考虑以“511”机房作为项目实践场地,并根据需要增加相关场地。
  4存在的问题
  (1)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部分学生有抵触情绪,主要原因是项目占用了他们的课余时间及暑期打工时间,对此,我们要引导并采用激励措施,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成功是逼出来的”、“年轻无极限”的口号,并多次召开动员会议。
  (2) 调动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师资力量。靠项目研究者一人之力,难以胜任全部任务。笔者目前是以08软工为对象,在小范围内进行项目驱动试验,尽管如此,目前学生也还不能在一个场地同时进行项目实践。
  (3) 项目实践场地问题。项目驱动必须得到有效公司级的管理,与社会对接,这就需要解决专用的场地的问题。
  (4) 项目来源问题。目前,08软工采用的是自选项目方式,这不能有效发挥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为此,项目研究者提出免费为社会开发软件,在提供源代码时适当收取一些费用,经过初步的接触,我们与一些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
  总之,整体项目驱动模式是促进学生加强“滚雪球”式学习的动力,它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作出具体的职业规划,为其今后成长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Bob Hughes, Mike Cotterell.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Fourth Edition)[M]. Columbus:The McGraw-Hill Co.,Inc, 2006.
  [2] 张莹. 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 江苏高教,2008(1):137-139.
  [3] 迪•芬克,李康. 大学课程设计自学指南:如何设计课程以促进意义深远的学习(续)[J]. 复旦教育论坛,2008(2):85-88.
  [4] 董琼华. 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2):36-38.
  [5] 许平. 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建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8(2): 202-204.
  Study of the Computer Software Training Based on the Integral Project Mode
  WANG Xin-nian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y, Computer Science College,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a professional major include the basic theory and professional sessions depend on the practices. The projects make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theory knowledge and raise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employment abilit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gral project training to enable the software specialized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software industry development well, and gives the detail practiced processes to mak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basis of the practice rules instead of the graduate paper rules.
  Key words: integral project training; the ability training; the teaching architectures
  

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将如何应对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信息;集群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图书资料信息的需求正日益增长。所有图书馆读者,必然都希望能够方便迅速地获得尽可能多的图书资料。传统形式的公共图书馆经营方式存在诸多缺陷。这种服务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经营方式和文献信息的充分利用,只有建立图书馆资源集群管理系统,使图书馆的组织形成规范化、规模化,转换图书馆现有的管理机制,既不降低图书馆服务成本,互通有无、方便读者借阅,又可增强图书馆事业的生存能力。才能真正达到共建、共享,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潮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图书资料信息的需求正日益增长。所有图书馆读者,必然都希望能够方便迅速地获得尽可能多的图书资料。这时公共图书馆应该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当前状况之下,各基层馆的读者却难以满足这种愿望。基层馆藏书必然有限,而跨馆借阅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于实现。如何应对将是图书馆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传统形式的公共共图书馆经营方式中的缺陷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历史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在图书馆建设和经营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局面:区域各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处于“各自为政,不相往来”的状态。因而,各个图书馆下属的基层馆在建立自已的文献资源时,不得不追求“小而全”,由于这些资源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而无法相互流通,每个图书馆只能依赖本馆资源服务读者,不能提供有关其它图书馆藏品的信息,也不能利用其他图书馆所拥有的藏品。时至今日,这种服务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的需要,其表现形式有:第一、区域内基层馆的经费和文献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上级馆很难实现统筹规划,由于基层馆不得不以“小而全”的方式建设馆藏,各馆对低档图书的重复购置就很难避免。同时由于各馆在资金和技术力量方面的限制,高档资料的积累又很难开展,因而会出现所谓“你有我有大家有,你无我无大家无”的状况,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第二、限制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依照传统管理模式,各基层馆所需处理的信息相对独立,不能与上级馆建立畅通及紧密的联系,这种局面也就限制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在今天,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我国政府已经大力投资于网络建设以推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图书馆属于信息传播渠道,本应利用大好形势积极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传播图书信息,联络、服务读者社会。但落后的装备和工作方式却使这些工作难以实施。
  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基层图书馆整体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提高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经营方式,文献信息的充分利用,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经济一体化。它所带来的文化趋同化、信息网络化、自然资源全球化、资源利用综合化等趋势。正对整个世界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由于世界每年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任何一所图书馆都没有能力将人类记录收集齐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其必然趋势。
  1.文献增长与需求的矛盾。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献信息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献信息量以年8%的速度急剧增加。书刊价格却不断上涨,国内图书价格每年上涨约20%,期刊价格上涨约28%;国外图书价格每年上涨约15%,期刊价格每年上涨约40%。而国家和地方政府拨给图书馆的文献购置费是有限的,文献购置费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文献信息量和文献价格的上涨,文献购置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约为35%,高校图书馆约为45%,中科院图书馆约为17%,中国科技情报所约为30%,文献利用率极低。要解决文献激增,价格上涨和利用率不足的矛盾,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唯有馆际合作,资源共享。
  2.图书馆信息服务活动分散化。自动化程度低,服务质量差,专业技能发挥不充分,是目前各图书馆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各图书馆间缺乏合作。建立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系统,使图书馆的组织形成规范化、规模化,既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户对文献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又可使图书馆改变以往分散服务的工作方式,转换图书馆现有的管理机制,既不降低图书馆服务成本,互通有无,方便读者借阅,又可增强图书馆事业的生存能力。
  3.区域互联的现实需求。根据目前我国国情,要把各级各类图书馆组成全国性的文献信息共享网络系统,还有待努力。但在一定区域内,由于相邻各馆地理位置较近,不容易受交通、通讯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便于组织、便于各成员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各馆根据自己的任务和特点,在文献收藏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只要稍作调整,即可进一步强化各馆的藏书特色,取长补短,即能减少因同种文献重复订购造成浪费,又可结合本地区长远发展规划,回顾本地区的历史,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充分开发利用地区内的文献资源,有效地解决本地区文献贫乏和不匀问题,增强整个地区文献资源的综合能力。
  
  三、建立区域性图书馆集群管理体系
  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是目前国内图书馆管理领域正在发展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经营模式。它是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打破传统区域图书馆彼此分立营运的局面,将一定范围的各个区域馆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服务机构网络,在馆与馆之间实行合作,互通有无,进而统一规划图书采购、配送;统一登录、检索,完成图书资料统一布局,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
  建立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服务体系需要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建立区域内图书馆的统采、统编(总馆指导分馆共同进行编目)、配送传递体系,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第二、建立区域内图书馆的网上检索、阅览、咨询体系,使读者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检索书目信息、借阅图书、享受网上的咨询服务;第三、健全、充实区县公共图书馆资源,并以此资源为源头向下级馆进行垂直流动,同时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图书资源可在社区图书馆间进行水平流动,从而使社区图书馆实现“小馆舍、小馆藏、大流动、大资源”;第四、建立区域内图书馆的“一卡通”借阅体系(即所有图书馆通用统一借书证),使读者既可以就近利用社区图书室借阅,又可完成跨馆借阅,亨用其他图书馆较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这种改革是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也可以:1.治理区域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料的“人有我有,人无我无”,重复和短缺现象并存的状况,使有限的经费投入得到更大的产出,确保国家财政开支用得其所,做到一次开发,多次利用;一家开发,多家利用,使区域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布局逐步趋于合理;2.改善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使读者可以更为方便地获取更多的资料信息;3.改善图书馆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各基层图书馆可以有效地了解图书供给、需求状况,管理、出借馆藏,并与读者进行及时交流。这种新型管理系统的建设还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国家信息通道预留接口,以便在未来构成广泛的基层信息网络。
  总之,建立域性图书馆集群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各馆快速有效地图书信息交流,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将所有参与服务网络的图书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图书资料信息可以在网络内自由流动,不但可以使图书馆、读者、以及有关管理机构可以彼此有效沟通需求,调度资源,还可以实现图书馆管理自动化,提高管理业务水平,是解决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付永华,周九常.我国图书馆知识共享调查分析报告[B].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
  [2]黄莜玲,郑章飞.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3]杨丽芸,马学林.论建立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施机制[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

 

 

 摘要:怎样合理的对油田资源进最大量的开采使油气公司的产值效益得到最大化,对油田的开发作出准确及时地动态分析,在整个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使油田开发生产业务信息化。
  关键词:现阶段;解决方案;基础数据;实现功能

  
  Computer Technology Using in Oilfield
   Development
  Lv Weidong
  (Daqing Oilfield Co., Ltd,4th Oil Production Test Brigade,Technology Research Office,Daqing163511,China)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oilfield that rationalization the maximum amount of oil exploitation get maximized benefits for Oil and Gas Company an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ilfield accurate and timely.We need make oil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enterprise information grows.
  KeyWords:Present stage;Solution;Basic data;To achieve functional
  
  一、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油田的应用状况
  要想使油田开发生产业务信息化,必须做到将采油厂应用的业务流全部转化为软件能够执行的数据流,要想有效存储数据,必须有合理的数据模型,通过对以往的数据存储模式进行,确定出模型设计原则:设计模型要遵循信息技术与石油行业紧密结合、技术领先、高效实用等原则。才能使模型设计合理、使用周期长:存模型确立后,就要依托模型开发 基础数据维护T具软件,使基本实体的基础数据通过有效渠道进入模型,合理、有效存储基础数据。
  但是,现阶段油田内部特别是油气田开发系统内部使用的应用和管理系统也越来越多。这些系统可能应用在不同的部门,管理着不同的对象,但是它们之间也有很多相互交叉,甚至重复的信息和数据。而各个应用系统又是相互独立运行,相互之间没有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这样的后果是在油田中经常会出现信息和数据的更新不同步甚至不一致,从而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给油田中不同部门的人员在进行交流时带来很多问题,对外会出现一些前后不一致的信息,影响油田的形象和信誉;此外油田的这些应用系统一般都是传统c/s应用模式的,不利于开发信息发布及各部门对开信息进行操作和管理。另一方面是油田间、油田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加,也要求油田的应用系统是一个基于B/S应用模式的开放式系统,以便利用INTERNET获得竞争优势。
  目前,可作为开放式企业应用集成的规范和平台的技术主流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微软公司的COM+规范Microsoft.Net解决方案,另一种是SUN公司的EJB规范和J2EE解决方案。
  二、构建油田开发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原则
  目前,各种企业级的解决方案琳琅满目,几乎都声称成本最低、应用效果最好,究竟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最适合油田企业?选择一个应用方案的标准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主要看所选择的方案:是否是开放式的网络架构,是否基于石油行业标准,是否适合应用于石油行业;是否满足开放式网络环境,合作伙伴是否可以在此环境上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基于应用层间考虑,是否提高了应用的独立性和互操作性,使客户能够以最少的成本添加新的能力,并实现快速部署。是否能适应现行的油田生产经营状况,超前的和滞后的解决方案,不管从理论上讲多么科学,也是不可取的,能满足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需要的解决方案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否得到油田应用人员认可和肯定;寻求合作伙伴时,以我为主,以应用为主,不求先进但求成熟;是否在硬件平台上向下兼容。
  三、基础数据维护模式设计
  (一)数据流程描述设计
  依据基础数据维护内容,划分数据维护岗位,确定数据维护流程,把岗位人员按公司、厂、矿、队划分好用户级别,同一级用户再按基本实体维护内容划分成不同角色,每个角色都规定好具体负责的维护内容,形成树状维护管理机制,每个节点都不能出差错,做到职责明确,维护内容清晰,避免了不同角色间发生数据交叉和重复的情况发生,从源头上把住数据入口关,确保数据维护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从而确定数据维护流程;其中,按设计一完钻一投产一变更顺序进行井的基础信息维护,反映出井的整个生命周期,涵盖了井生产管理的所有业务。
  (二)数据模型的确立与优化
  一般油田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经数据梳理和综合分析后,形成了基础数据维护流程,确定了PCEDM模型。它是在EDM模型的基础之上融合了中石油数据模型的特点扩展而来的,不仅遵循石油行业的POSC标准.而且遵循勘探、开发一体化原则,基本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和数据需求,实现了横向之间、纵向之间、专业之间广泛的信息集成与共享。为确保基本实体数据模型的合理性,将基本实体数据同生产日数据、报表所需日、月、年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单井生产为基本单元,以油水井日常生产管理为核心内容进行数据采集,把基本实体管理做为核心构架,确定基本实体数据表的主(外)键、唯一性约束、非空约束和索引约束,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并保证所用数据模型在中石油系统内部的一致性。
  (三)基础数据包含内容
  油田开发生产涉及油藏、采油、集输等许多专业领域,横向上业务覆盖范围广,纵向L贯穿公司、厂、矿、队各级行政管理位,数据量大,数据构成复杂,必须以基本实体为主线,确定好基础数据的维护内容。
  (四)基础数据现状及分析
  以往是由油田各采油厂采用DQ—PDPMIS软件进行油田开发生产数据管理,它是一个单机版的应用系统,采用《开发数据库逻辑标准及填写规定》的数据库标准。小队:PC机上用VFP进行生产数据录入。将录入结果上传到矿级Oracle服务器,采油矿信息室将矿级业务处理完成后,再将数据上传到厂级服务器,厂机关科室、地质大队等厂级用户依据此数据开展相关应用工作,各级用户为了使用数据方便。甚至将数据导入到Excel或VFP中进行维护,缺乏限制和缺少约束,造成同一数据多个岗位维护.导致数据库存在冗余、存储分散、数据存储版本多的现象。甚至不同部门之间存储的同一数据内容也不一样,不利于后续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四、结论:
  以人为本,按技术标准规范及时准确采集数据,并通过系统应用检验数据质量;模型上控制就是通过合理的数据模型把好数据人员关,减少数据冗余,确保数据的安 全性、唯一性和准确性;软件实现上约束就是通过基础数据维护工具对关键数据项进行录入限制,避免重复录入数据,建立统一的生产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生产计划的执行跟踪机制,实现生产计划和生产统计的数据采集、上报下达、汇总统计和分析,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油田开发信息系统,完全有能力适应未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必将推动油田的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宋学民.油田自动化仪表使用中的故障分析经验总结[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5
  [2]李丽芳.油田开发信息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初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5

 

摘要:本文针对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的教学现状,提出实验教学组织模式、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的改革措施,并通过范例详细介绍了实验教学改革具体的实施过程,其中一些观点和方法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G642
  
  1引言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两大特点,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是学好这类课程的关键,这也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与工程相关的硬件课程,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相关的课程知识,更应该通过实际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学会逻辑思考,为后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接口与通信、嵌入式系统原理等硬件系列课程打好基础,这就要求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由于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历,习惯用数学思维思考,不做可行性分析和定性分析,所以对课程的学习经常抱怨“上课听不懂、实验没头绪、太难……”,最后失去对硬件系列课程的兴趣,不能很好地理解计算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很多问题,包括软件设计等问题都不可能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如何通过实验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实验课程改革思路
  华南农业大学为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计划学时数为88学时,其中授课64学时,实验24学时。以下介绍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所提出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实践情况。
  2.1实验组织模式的改革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主要包含验证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和创新实验四大类。在实验课上针对这四种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实验,采用不同的实验组织模式,如图1所示。
  
  图1实验组织模式
  对于重点考察基础知识、基本分析设计能力的验证性、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个实验又包含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难度分级适当,既有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基本设计和制作,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并获得成就感,又有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可激发学生的研究探索兴趣,以期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是单独设立的一个实验教学环节,学时数为两周,时间安排在讲授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之后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开课之前,用以加强数字逻辑的学习,并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学习作好预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组队合作完成,设计过程采用开放式的管理。
   
  创新实验是在完成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后,吸收部分对硬件感兴趣的优秀学生加入到创新实验的团队中来参加各种创新项目。
  实验课的组织模式涵盖了各种层次的需求,既满足课程要求,又有延伸。
  2.2实验内容的改革
  实验内容的设置非常重要,不但要涵盖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还要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要有新意,与工程应用相结合;难度有层次性,既可以使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基础实验,又有挑战性。“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实验安排如表1所示,每个实验都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相关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巩固基本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二部分是延伸实验,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字系统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培
本文档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59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8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2-04-18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