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语史讲义

汉语史讲义

举报
开通vip

汉语史讲义汉语史讲义 第一讲 绪论 思考题 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哪些著名的学者和重要著作? 这些著作的性质和体例大致是怎样的? 内容提纲: 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⑴何谓汉语史 ⑵汉语史的研究对象 ⑶汉语史的研究意义 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一 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⑴何谓汉语史 所谓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说的语言.而汉族是由汉朝得名.汉语、汉族都是汉代以后才有的名称. 汉语这一名称最初见于六朝:“高坐道人不作汉语”.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

汉语史讲义
汉语史讲义 第一讲 绪论 思考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哪些著名的学者和重要著作? 这些著作的性质和体例大致是怎样的? 内容提纲: 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⑴何谓汉语史 ⑵汉语史的研究对象 ⑶汉语史的研究意义 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一 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⑴何谓汉语史 所谓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说的语言.而汉族是由汉朝得名.汉语、汉族都是汉代以后才有的名称. 汉语这一名称最初见于六朝<世说新语·言语>:“高坐道人不作汉语”.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谦以大教虽行,而经多梵文,虽未翻译,已妙善方言,乃收集众本,译为汉语。” 汉语史,即汉语发展史的简称. ⑵汉语史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即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一般内部规律即指针对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律。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就是语言的一般规律之一。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 ⑶汉语史的研究意义 研究汉语史,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 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话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 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语义研究阶段 (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 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作品是汉代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 《尔雅》是中国最古的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书。关于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三国魏人张揖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汉代郑玄认为是孔子门人,欧阳修认为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之言尔。”郭沫若认为“《尔雅》虽号称周公所作,然实秦汉之际之所纂集,其中且多秦汉人语。”何九盈认为战国末年齐鲁一带的儒生所作.《尔雅》的成书年代也存在西周初、战国末年、西汉等不同说法.王力先生认为应在西汉。 《尔雅》按意义分类,全书十九章,每章篇名都是用“释×”表示 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宋代邢邴的《尔雅疏》(十三经注疏之一)流传至今.模仿《尔雅》的书很多,形成“雅学”。最早的是三国魏人张揖的《广雅》,书名是“尔雅的扩大”的意思。 《方言》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西汉成都人扬雄作,原为十五卷,今本十三卷,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方言》也是按照意义排列,但是不像《尔雅》的分类那样系统,也没有“释×”的篇名。内容包括古语、今方言(汉代方言)和共同语(通语、凡语)。注明方言词的来源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受《方言》影响的著作,现存而且常见的有清杭世骏的《续方言》三卷,是从古书中搜寻材料来补充《方言》的,钱大昕《恒言录》六卷、郝懿行《证俗文》十九卷等,主要是从古籍中收集材料以印证当代俗语,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撰,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第一部按字的偏旁编排的字典。这部书决定了将近两千年汉语字典的命运,因为后代的字典基本上都是继承说文的。全书收9353个单字,1163个重文(异体字),归入540个部首进行解释。唐宋以来,《说文》是研究中国文字的主要参考书。 《释名》东汉刘熙著,27篇。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分类略同《尔雅》也采用“释×”或“释××”的篇名,后人有的称之为《逸雅》。刘熙认为语音和语义有必然的联系,从语音可以探寻语义的来源。例如: 江,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苦,吐也,人所吐也。 火,亦言毁也。物入其中皆毁也。 可见,“声训”就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作解释的一种释义方法。 词义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诗经》的毛传、郑笺,《尚书》孔安国传、《三礼》郑玄注、《左传》杜预注、《论语》何晏注、《孟子》赵歧注、《国语》韦昭注、《公羊传》何休注、《谷梁传》范宁注、《尔雅》郭璞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朱熹《诗集传》、《四书集注》等等。近人的词义研究专著重要的有张相《诗词曲语辞语汇释》、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二)语音研究阶段 (南北朝初(5世纪)——明末(17世纪))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韵学,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原本已经不存在.现在通行的是宋真宗时陈彭年、丘雍奉命重修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共分206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五卷。一般人所说的“切韵系统”实际上是根据“《广韵》系统”。根据《切韵》的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联今音.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上可以从《切韵》上得到解释。 此外,后世的韵书还有明代乐韶风,宋濂奉敕编撰的《洪武正韵》、兰茂的《韵略易通》等。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一部根据十四世纪北方话语音系统编著的一部韵书。全书共分十九韵,声调方面首次提出“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中原音韵》一书所反映的音系,是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源头和基础,在中国语言学史具有划时代意义。 现存最早的韵图是《韵镜》和《七音略》,都是十二世纪的。《切韵指掌图》时代较晚,相传为司马光所作。 (三)全面发展阶段 (清初(17世纪)——太平天国(19世纪)) 汉学和朴学 汉学 西夏时设汉学,同藩学相对立 朴学 清代出现朴学,研究文献主要是汉代的材料,精神上像汉代的经学家一样注重考据。 汉学家 现代研究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国外学者。 主要研究成果: 官书: 《康熙字典》陈廷敬等编,214部首。 《佩文韵府》收集作诗用的复音词和短语。 《骈字类编》主要收集双音词。 《经籍纂诂》阮元等编,收集经、史、子、集的各家注解。 《说文》研究(文字学) 清代《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语义学(即训诂学) 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 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王氏父子的最大优点是不以《说文》出发,不拘泥于字形,一切以语音为准,即采用”以声求义”的研究方法,这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章炳麟,清代朴学殿军。同其弟子黄侃一起被后人称为“章黄学派”。主要著作《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等。 古音学 顾炎武作《音学五书》,分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学者划分上古韵部的基础。其后,江永分古韵十三部,戴震分古韵九类二十五部,段玉裁十七部,孔广森十八部、王念孙、江有诰各分二十一部,章炳麟二十三部,黄侃二十八部。 清代学者在声母研究上作出重大贡献的只有钱大昕一人,他证明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 古文字学 金文学 吴大澂《说文古籀补》 孙诒让《名原》 甲骨学 孙诒让《契文举例》 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 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考释》、《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等。语法学 中国第一个语法学家是清代马建忠,他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语法学著作。 第二讲 汉语史的研究根据和方法 思考题: 研究语言史的根据有哪些? 研究汉语史应遵循哪些原则? 什么是“历史比较法”?主要缺点是什么? 一 汉语史的根据 1.历来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 研究汉语语音史材料有哪些? 研究汉语词汇史、语法史的材料有哪些? 2.前人的研究成果 3.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 外语借词包括借入和借出: 汉语里的古奉母字,现代日语吴音都读〔b〕(並母),像“肥”〔bi〕、“妇”〔bu〕、“饭”〔bon〕;古微母日语吴音都读〔m〕(明母),像“武”〔mu〕、“微”〔mi〕、“万”〔man〕,可以证实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的说法. 古汉语也从外语里借过来一些词.例如“印度”,梵语原音为“indu”或“Hindu”,汉代张骞通西域, 译作“身毒”,六朝时译为“天竺”,唐代译为“印度”. “竺”和“毒”、“度”音相近, “竺”知母, “毒”、“度”定母,可以证实钱大昕“古无舌上音”的说法. 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 汉语偏正式复合词的构成,通常是“小名冠大名”,如“松树”、“蝗虫”、“鳝鱼”.清代学者俞樾指出,上古汉语有一种“大名冠小名”的构词法,如“鸟乌”、“草芥”、“鱼鲔”.汉台语里恰恰有类似的构词法.如云南罗平侬语的“李子”〔ma man〕、“桃子”〔ma ta:u〕、“石榴”〔ma sa:n〕,其中〔ma〕是果类大类名.这就给俞樾的说法提供了有力旁证. 4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厦门话“方、飞、夫、分”等字声母念〔p〕,正是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的证明;“知、诛、猪、张”等字声母念〔t〕,正是上古汉语没有舌上音的证明.广东话“急”念〔kép〕、“月”念〔jyt〕,“握”念〔ak〕正是古汉语入声有辅音韵尾〔-p〕、〔-t〕、〔-k〕的证明. 古代地名和人名也往往保存古音,如山东“费县”的“费”旧读bi,西藏的“吐蕃”旧读“bo”,广东的“番禺”旧“pan”,《左传》“是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的“逢”旧读“pang”,都保留重唇音。 现汉方言对于词汇史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有些古词古义,现代普通话已经不用了,却往往在方言中保存了下来。例如用粘土放在模型里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古代叫做“墼”(ji)。东汉许慎《说文·土部》:“墼,未烧也。”。现代普通话只叫做“土坯”,河北张家口一带方言仍叫“土墼”。再如,略微斜着眼睛看,上古叫做“睇”(di)。现在广东话“我咁样睇 [tai] ” ,词义有所扩大。 二汉语史的研究方法 ㈠研究汉语史,首先应把握四个原则: 1.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 语言的研究可分为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 静态的研究:着眼于某一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 动态的研究:着眼于不同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 2.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 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语言的发展。 3.重现语言各方面的联系 在语言的构成部分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着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辨认语言的发展方向 可从两方面看:第一、古代语言循着什么方向达到今天的情况;第二、今天的语言将来要朝哪一方向走。 ㈡研究方法 历史比较法 最初叫比较语法。就是通过两种或几种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以探索语言的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印欧系语言的研究基础上诞生的。 十九世纪初,欧洲的语言学家发现在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中回呈现出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对系.例如: 德语 英语 妻子 weib wife 小牛 kalb calf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b和f的对应规律。 德语 英语 舌头 Zunge tongue 十 Zehn ten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z和t的对应规律。 德语和英语在语音上具有这些成系统的对应规律,绝对不是偶然的。说明两者具有共同的来源,两者之间具有亲属关系。语言学家据此建立德语和英语的亲属关系,它们同属日尔曼语系。 历史比较法的缺点:一是不能联系社会的发展来研究;二是不能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 此外,还有归纳法、统计法、实证法、探源法、转换法、推演法等。 归纳法,即从许多语言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研究方法。这是汉语研究中应用最广又比较可靠的方法。段玉裁的古音十七部是归纳《诗经》用韵的结果。 第三讲 汉语的亲属及汉语的历史分期 思考题 1、什么是亲属语言? 2、汉语和汉藏语系其他诸语言在语音语法两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和主要的差别? 3、汉语史分期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 汉语的亲属 1、什么叫亲属语言? 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语言学家就把它们叫做亲属语言。 2、什么是语系? 语系是从语言历史的角度研究语言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假设,是将语言之间的关系比作和家族关系相似的谱系关系的一种模式。 根据语言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把有关的语言归入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方言、土语……这样一种分类的层级体系之中。 3、 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究竟包括哪些语族和哪些语言?系属怎么划分? 目前国际上有两种对立的看法: 一种以我国学者李方桂为代表,另一种以美国语言学家白保罗为代表。 王力对汉藏语系的划分: 汉藏语系 汉台语群 汉语 暹罗侗傣语族 苗瑶语族 越南语 其他 藏缅语群 藏语 彝语族 缅甸语 其他 汉语和汉藏系诸语言的亲属关系: 一、语音方面: 声调是音位的组成因素,这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点。汉藏语系所有的语言都具备声调;绝大多数的语言具有辩义的声调。 大多数语言具有--m,- n,- ŋ韵尾,并且还有-p,-t,-k韵尾和它们作十分整齐的配合。 二、 语法方面 形尾和词头、词尾不丰富,构词词素大多数是单音节的。 大部分的汉藏系语言(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汉台语群)都具有单位名词。 汉语和侗傣语、暹罗语、越南语等的关系较近,和藏语、彝语、缅甸语等的关系较远。也可从语音、语法两方面看出: 语音方面: 汉台语群大多数语言具有-m,- n,- ŋ韵尾,并且和-p,-t,-k韵尾配合整齐。而藏缅语群里的语言则没有这两种韵尾的相配。 语法方面: 从语序上看,汉台语群和藏缅语群的结构是不同的: 汉语: 我 打 他 黎语(侗傣语族):hou t‘a:i na 撒尼语(彝语族):ŋa k‘iדּ dæ 汉语和同一语群其他语言的主要差别: 语音方面: 同一语群许多语言都有长短音的分别,而汉语没有。 语法方面: 汉语以外的其他汉藏系语言,形容词通常总是放在其所修饰的名词的后面,而汉语则相反。 例如:汉语:公牛 哈尼语:nu po 逐词翻译“牛公” 汉语:女人 武鸣壮语:xun pa 逐词翻译“人女” 词汇方面: 汉台语群里许多语言单位名词已经发展为冠词的性质。例如壮语的“匹马”大致相当与英语的“the horse”,这和汉语也是不同的. 三 汉语史的分期 关于汉语史的分期,主要有两种标准。 吕叔湘先生根据“文言”和“白话”两种书面语言,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大阶段.至于现代汉语,它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 王力不同意以文体的转变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 他认为:“必须从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去定出语言的历史分期。”王力将汉语史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即商周秦汉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特点: ①判断句一般不同系词 ②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 ③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为去声)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即六朝、唐、宋时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特点: ①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 ②处置式的产生 ③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 ④形尾“了”、“着”的产生 ⑤去声字的产生. 等等 近代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即元明清时期)。(自1840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特点: ①全浊声音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②-m尾韵在北方话的消失 ③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等等 现代期: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 ) 特点: ①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 ②大量地增加复音词,等等 第四讲 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思考题: 1、什么是反切?其原理是什么?掌握10个字的反切。 2、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列出三十六字母。 3、掌握下列概念:字母、五音、清浊、韵、韻部、韵类、韵摄、四声。 一、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是研究历代的汉语语音系统、汉语语音的发展过程以及规律的科学。 20世纪以前,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叫“小学”,音韵学是小学的一个分支,此外还有训诂学和文字学。 三个分支中,训诂学产生得最早,先秦时已出现;文字学产生于汉代。音韵学产生最晚,南北朝时才正式建立。 二 、反切 汉代以前,还没有科学有效的注音方法,汉代的注释家往往用“急气”、“缓气”、“急言”“缓言”、“长言”、“短言”、“闭口”、“横口”、“舌头”、“舌腹”等名词解说字音。此外,还用“声近”、“声同”、“读若”、“读如”、“读为”、“读曰”等等说明一个字的读音跟另一个字的读音的关系,实际上往往是说而不明。 到了东汉,反切的方法被创造出来了,标志着字音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音韵学进入萌芽时期。三国时李登的《声类》是专门分析字音的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音韵学专著,可惜早已亡佚。 反切是中国古代的拼音法,产生于东汉末。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用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来表示: ×,AB反 或×,AB切 ×代表被注音的字,叫被切字;A和B代表用来注音的字,A为“反切上字”;B为“反切下字” 。 “反”和“切”是注音的标志字,隋唐以前用“反”字,唐代以后通用“切”字。 反切的原理:把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一个新的音节,即是被切字的读音。 前提是: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跟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例如: “冬,都宗切。” “都tu+宗tsuŋ55 →冬tuŋ55” “号,胡到切”。 “胡xu+到tau51 → 号xau51” 三、 声母的概念和分类 (1)声、声母、纽、字母 、声类 传统音韵学里,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黄侃古音十九纽)。“纽”即枢纽。宋代等韵图上称之为“字母”。“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如“三十六字母”。清末学者陈澧则称之为“声类”,他首创“反切系联法”考证《广韵》得四十声类,实际上是反切上字的分类。 (2)五音、七音、清浊 这是等韵学分析声母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的术语。唐宋时代,声母按发音部位分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大类,称作“五音”,此外还有两个小类,分别叫做半舌音、半齿音,这样就成了“七音”。“清浊”主要指气流性质而言。凡发音振动声带的为浊,不振动声带的为清。 清浊又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小类: 清音中将不送气音与送气音分开,前者为“全清”,后者为“次清”。 浊音中将塞音、塞擦音、擦音与鼻音、边音、半元音分开,前者为“全浊”,后者为“次浊”。 从现代语音学来看,“全清”即是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p]、[t]、[k],塞擦音[ts]、[tʂ]、[tɕ]和擦音 [f]、[s]、[ʂ]、[ɕ]、[x];“次清”即是送气的塞音[p‘]、[t‘]、[k‘]和塞擦音[ts‘]、[tʂ‘]、[tɕ‘]。 “全浊”指带音不送气的塞音[b]、[d]、[g]塞擦音[dz]、[dʐ]、[dʒ]和擦音[v]、[z]、[ʒ];“次浊”指带音的鼻音[m]、[n]、[ŋ] ,边音[l]和半元音 [j]。 (3)三十六字母(附现代所构拟的隋唐时读音) 七音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清 浊 唇音 重唇: 帮 p 旁p‘ 並b 明m 轻唇: 非f 敷f' 奉v 微ɱ 舌音 舌头: 端t 透t' 定d 泥n 舌上: 知ȶ 彻t‘ 澄ȡ 娘ȵ 齿音 齿头: 精ts 清ts‘ 从dz 心s 邪 z 正齿: 照t ɕ 穿tɕ‘ 床dʑ‘ 审ɕ 禅ʑ 牙音 见k 溪k' 群g 疑ŋ 喉音 影○ 喻j 晓x 匣ɣ 半舌 来l 半齿 日ȵ 四、韵母的相关概念 (1)韵、韵基、韵类、韵部、韵摄等。 传统韵书所说的“韵”,即押韵的“韵”。最基本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是“韵腹与韵尾”相同。为了便于称呼,近年来音韵学家给“韵腹+韵尾”取一个专名叫“韵基”。押韵的基本要求是韵基相同。 韵基(即韵腹加韵尾)相同,并且声调也相同的汉字归为一类,叫做一个韵。韵和韵母是不同的概念。 韵类是指反切下字的分类。即韵母相同(即韵头、韵腹、韵尾都相同)、声调也相同的汉字归纳为一个类,这样的单位叫韵类。 韵部是指韵基相同的字的归类。“韵”和“韵部”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用逻辑学的术语说,“韵”是指内涵,“韵部”是指外延。 韵摄是等韵学上的一个概念。宋元等韵图把《广韵》206韵归纳为16摄 ,只要韵尾相同,韵腹相近就归为一个“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2)开合、四等 开合,即开口呼、合口呼。 凡韵头是[u]或以[u]为主要元音的,就叫合口呼。反之,即韵头不是[u]或不以[u]为主要元音的,就叫开口呼.元明时期汉语语音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明代开始,才有开、齐、合、撮四呼的说法。 四等是兼用于韵头和韵腹的概念。等韵图把所有的韵类分属于一、二、三、四等。四等的区别既在于韵腹,也在于韵头。凡是以i为介音的韵类都属于三等韵;没有i介音的韵类分别属于一、二、四等;韵腹为后元音[u] [o] [ɑ] [ɒ]的韵母是一等韵;低元音[a]和次低元音[æ][ɛ]作韵腹的韵母是二等韵;前、半高元音[e]作韵腹的韵母是四等韵。一、二等韵属于“洪音”,三、四等韵属“细音”。 传统音韵学上依照韵尾的不同,又把古韵分为三类: 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合为一类,叫“阴声韵”。 以鼻音收尾的韵叫“阳声韵”。在阳声韵中,把收[-m]尾的音节叫“闭口韵”. 以塞音[-p]、 [-t]、 [-k] 收尾的韵,叫“入声韵”。 五、声调的分类 (1)四声 四声指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2)平仄和阴阳 平仄,是诗韵中的重要概念。平,即平声;仄,是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阴阳,指声调的阴阳,是以原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清声母字的调类叫阴调类;浊声母字的调类叫阳调类。 第五讲 上古音系统 思考题: 1、上古韻部划分的情况及依据。 2、上古声母划分的情况及依据。 3、在上古声调研究方面主要有哪些主张? 一 、上古韵部的划分 上古音是指从西周初年到汉末长达一千二百余年时间的汉语音系. 王力认为先秦古韵是二十九部,战国时代侵、冬分开,则为三十部。 韵部划分的依据 上古韵部的建立主要依靠两种材料:一是先秦韵文,特别是《诗经》的用韵;二是汉字的谐声偏旁。 古音学家分析《诗经》用韵,用系联韵脚字的方法,确定上古韵部系统。 例如《诗经》里以下一些诗的韵脚是: 《关雎》四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采、友 《芣苢》一章:(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苢、采、苢、有 《葛藟》二章:(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涘、母、母、有 《将仲子》一章:(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子、里、杞、母 《载驰》四章:(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子、尤、思、之 《泉水》一章:(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扉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淇、思、姬、谋 《氓》一章:蚩、丝、丝、谋、淇、丘、期、媒、期 系联的结果,“采、友、苢 、有、涘 、母、子、里、杞、尤、思、之、淇、姬、谋、蚩、丝、丘、期”等字都属于同一个韵部,称为“之”部。利用这种系联韵脚字的方法,参照谐声偏旁,就可以归纳出《诗经》的韵部系统。 谐声字即形声字,即一半表示读音、一半表示义类的字。表示读音的那部分叫“谐声偏旁”,也叫“声符”或“声旁” ;表示义类的那部分叫“意符”或“形旁”。比如“诚、城、盛”,“成”就是谐声偏旁,“言、土、皿”是“意符”。 清代学者段玉裁提出一个著名理论叫“同声必同部”。 意思是同一谐声偏旁的字,一定属于同一个韵部。(例如“每、悔、海、侮、梅、敏”等字现代读音是不同的,但它们在上古同属“之”部。) 例如《诗·豳风·七月》六章: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其中“瓜、壶、苴、樗、夫”押韵。 “瓜”能和“壶、苴、樗、夫” 押韵,可见“瓜”字古音应该念得像“孤”; 而从“瓜”得声的字如“孤、弧、狐、軱、呱、觚、罛、苽”等字也正是和“壶、苴”等字的韵母是一类的,可见“瓜”字本身的韵母也不能不同类。 “苴”从“且”得声,“且”是“祖”的初文,“且”声的字还有“诅、阻、俎、组、租、徂、殂、助、疽”等,它们都属“鱼”部。 阳声韵→阴声韵:如“山”字本来是收[-n]的阳声韵[san],可是现代苏州、上海等吴方言,则念成[sε]之类的音,鼻音韵尾[-n]丢失了。 还有: “两”[liaŋ]→[lia](俩) “三”[san]→[sa](仨) 阴声韵→阳声韵,如: “能”字古音念[nai],今音念[nəŋ]. 豫东方言里“奶” [nai]也可以念成[nan]. 又如“木”字,本为收[-k]尾的入声字,但山西太原方言念成[məŋ],变成阳声韵了。又如“帖”从“占”是阴声韵字,而“帖”在古汉语里是入声字,这是阳声韵转化成入声韵。这种阴、阳、入三类韵尾互相转化的现象,在音韵学上就叫做“阴阳对转”,清人把入声韵归入阴声韵里了。 当然,这种变化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主要元音相同。 比方说[san]→[sa] 阳声韵变成阴声韵;[nai]→[nan],这是阴声韵变成阳声韵。都叫“阴阳对转”。都只是韵尾发生了变化。在这种阴阳对转中还有一种是应注意的:比如上海人读“山”[san]为[sε]。阴阳对转的现象到十八世纪清代的古音学家江永和他的学生戴震才觉察到古音中这种对转的变化,至于把它叫做“阴阳对转”并提到音韵理论上来认识的,则是戴震的学生孔广森。 二、上古声母的划分 王力原定上古声母为6类32个,晚年他在《汉语语音史》中增加一个“俟”母,成为33母,分类如下: 第一类:喉音 见 k 溪k‘ 群g 疑ŋ 晓x 匣ɣ 影o 第二类:舌头音 端t 透t‘ 馀d 定d‘ 泥n 来l 第三类:舌上音:(中古的正齿音三等) 章t 昌t‘ 船d ’ 书ɕ 禅ʑ 日 第四类:齿头音 精ts 清ts‘ 从dz‘ 心s 邪z 第五类:正齿音(中古的正齿音二等) 庄tʃ 初tʃ‘ 床dʒ’ 山ʃ 俟 第六类:唇音 帮p 旁p‘ 並b‘ 明m 上古声母分类的依据 1.谐声字 汉字80%以上是谐声字,这就为我们研究上古声母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声母不一定相同,所属的声类(指发音部位相同的音类,即五音)却大致相同。例如“高”属见母。“敲”属溪母,“蒿”属晓母,都是牙喉音;“单”属端母,“啴”属透母, “弹”属定母,都是舌头音。 2.异文 《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礼记·檀弓》引《诗》作“扶服”《左传·昭公21年》:“扶伏而击之。”《战国策·秦策三》“(伍子胥)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 “匍匐”、“扶服”、“扶伏”、“蒲伏”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古声母应当相同。 3.读若或读如 《说文·水部》:“冲读若动”。“冲”为澄母。“动”为定母,可见上古舌头、舌上音是不分的。 4.声训 《释名》:“邦,封也。”,“马,武也。”“封”与“邦”,“马”与“武”声母相同,古代它们都读重唇音。 三、上古声调系统的研究 1.四声一贯。清顾炎武的主张。他认为“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 2.古无去声。段玉裁主此说。他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 3.古有四声。王念孙、江有诰都认为古人实有四声,江有诰说:“古人所读之声与后人不同。”为了证明这个不同,他写了《唐韵四声正》。 4.古无上去。黄侃主此说。他说“古无去声,段君所说。今更知古无上声,惟有平入而已。” 王力认为上古声调分两大类,四小类: 平声 高长调 舒声< 上声 低短调 长入 高长调 促声< 短入 低短调 第六讲 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 思考题: 1、《广韵》的三十五声母与三十六字母有哪些区别? 2、《广韵》有多少韵?多少个韻类?多少个韵母? 3、什么是“平水韵”? 4、十六摄的名称是什么? 一 、中古音及其代表 “中古音”是指六朝、隋、唐至宋800余年历史时期的汉语语音。 中古音以《切韵》反映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切韵》是隋代陆法言所著。但“切韵系统”并不代表隋代都城长安的实际语音,而是代表当时的读书音。 《切韵》成书后,出现了好多种增补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唐代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和孙缅的《唐韵》。到宋代,宋真宗又令陈彭年、丘雍等人再度重修,定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是《切韵》系韵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切韵》系韵书的唯一代表。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把《广韵》当作中古韵书的首要代表。 二 《广韵》的声母(35个) 喉音:影o 余j 晓x 匣ɣ 牙音:见k 溪k‘ 群g 疑ŋ 舌音:端t 透t‘ 定d 泥n 来l 知ţ 辙ţ‘ 澄d 齿音:精ts 清ts‘ 从dz 心s 邪z 庄tʃ 初tʃ‘ 崇dʒ 山ʃ 章ʨ 昌ʨ‘ 船dʑ 书ɕ 禅ʑ 日nʑ 唇音:帮p 滂p‘ 并b 明m 清代以前,多数学者以为三十六字母就是《切韵》的声母系统,直到晚清,著名学者陈澧才真正用《广韵》内部材料去研究《切韵》的声韵系统。他用系联《广韵》反切上字的办法去发现《切韵》的声类,用系联《广韵》反切下字的办法去发现《切韵》的韵类。他所创立的“反切系联法”是对汉语音韵学的重要贡献。 陈澧,广东番禺人。著《切韵考》一书。陈澧研究的对象是《广韵》,书名却叫《切韵考》,他说:“《切韵》虽亡,而存于《广韵》。”“据《广韵》以考陆氏《切韵》,庶可得其大略也。” 他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反切上下字的系联。声母方面系联的基本条件是反切上字的同用、互用和递用。 “同用”例:“冬”都宗切。“当”都郎切。“冬”、“当”都用“都”作反切上字,故“冬”、“当”声母同类。 “互用”例:“当”都郎切。“都”当孤切。“当” 、“都” 互为反切上字,故“当” “都”声母同类。 “递用”例:“冬”都宗切。“都”当孤切。“冬” “都” “当”递相为用,声母同类。 陈澧因为不信三十六字母就是《广韵》的声母系统才创造了系联法,系联的结果证明他的看法很正确。《广韵》的声母系统虽然与三十六字母比较接近,但是差别也很明显。 两个系统之间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1.《广韵》无娘母。 2.《广韵》无轻唇音“非敷奉微” 3.三十六字母的正齿音,据《切韵》反切上字应分两类,即“庄初崇山” 和“章昌船书禅” 。 4.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据《切韵》反切上字应分两类:“云”类和“余”类,“云”类在《切韵》系统中应归“匣”母。 三《广韵》的韵母 《广韵》总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206韵不等于206个韵母。原因有二:一,相配的平、上、去三个韵差别只在声调,韵母是相同的,如“江、讲、降”。二,一个韵内部可能包含两个以上韵母,最多的4个,如“一东”韵有2个韵母,44庚韵包含4个韵母。(见教材63页)。 从上表可知: 1、206韵共分为61个韵类,141个韵母. 2、四个声调:平、上、去、入 3、入声韵只与阳声韵相配:ŋ:k n:t m:p 206韵141个韵母反映的实际上是隋代文学语言的韵母系统。由于《切韵》韵部划分过细,一方面诗人苦难遵守,另一方面,汉语韵部系统简化,一些原来不同的音变得同音了,于是诗人按“同用”的变通方法押韵。其中有些韵在隋唐时期已经没有区别了,例如支、脂、之三韵,唐诗往往同用,元音可能都已经变成[i]了。但《切韵》为了保存古音或方音,分立为不同的韵部。 所谓“同用”,即某几个邻近的韵,因为元音相同或相近,可以在一起押韵。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尤)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侯) (尤、侯同用)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侵) 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侵)(侵韵独用) 十三世纪,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得107韵.后来又有人并“拯”于“迥”得106韵,就是所谓的“平水韵”。从唐到清,诗人用韵,基本上都是按照这106韵来押韵的。下面是平水韵的韵目: 东董送屋 冬肿宋沃 江讲绛觉 支纸寘 微尾未 鱼语御 虞麌遇 齐荠霁 泰 佳蟹卦 灰贿队 真轸震质 文吻问物 元阮愿月 寒旱翰曷 删潸谏黠 先铣霰屑 萧筱啸 肴巧效 豪皓号 歌哿个 麻马祃 阳养漾药 庚梗敬陌 青迥径锡 蒸职 尤有宥 侵寝沁缉 覃感勘合 盐琰艳葉 咸兼陷洽 宋代等韵学者为研究的方便,又将206韵归并成若干大类,叫做“摄”。一般分为16摄。归并的原则:主要元音相近。 十六摄的名称及包含的韵如下: 通 摄 :东冬钟[-ŋ] [-k] 江 摄 :江[-ŋ] [-k] 止 摄 :支脂之微 遇 摄 :鱼虞模 蟹 摄 :齐佳皆灰咍祭泰夫废 臻 摄 :真淳臻文欣魂痕[-n] [-t] 山 摄 :元寒桓删山先仙[-n] [-t] 效 摄:萧宵肴豪 果 摄 :歌戈 假 摄 :麻 宕 摄 :阳唐[-ŋ] [-k] 梗 摄 :庚耕清青[-ŋ] [-k] 曾 摄 :蒸登[-ŋ] [-k] 流 摄 :尤侯幽 深 摄 :侵[-m] [-p] 咸 摄 :覃谈盐添咸衔严凡[m][p] 再来认识一下韵图。 韵图就是声、韵、调配合表。 现存最早的韵图是宋代的《韵镜》 图略 左边的竖行是“东董送屋”四个韵目表示韵和声调:东—平声韵,董—上声韵,送—去声韵,屋—入声韵。 横行代表声母。它没有直接标出声母的名称,而是用五音和清浊来表示。共六大栏: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舌音齿(半舌、半齿)。 图中小格里的汉字是音节代表字。每个汉字所处的地位,是由它的声、韵、调决定的。找到某个汉字的位置,就能分析出它所代表的这个音节的声、韵、调。空白圆圈表示这个音节没有字或不能相拼。 每一方格排四个横行,这是按四等分的类。自上而下依次为一、二、三、四等。用现代语音学来分析,“等” 是从韵腹和韵头两方面为韵母分的类。凡是以[i]为韵头的都属三等韵,没有[i]韵头的分属一、二、四等,其中以后元音[u]、[o]、 [ɑ] 、[ɒ]作韵腹的是一等韵,以低元音[a] 、[æ] 、[ɐ]作韵腹的是二等韵,以前、半高元音[e]为韵腹的是四等韵。 第七讲 汉语声母的发展 思考题: 1、什么是“古无轻唇音”?轻唇音是在什么时候分化出来的?它的分化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古无舌上音”?我们怎样从谐声偏旁和现代某些方言的读音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3、汉语普通话声母浊音清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提纲 一、轻唇音的产生 二、舌上音的产生 三、匣母的分化 四、唇音清化 五、中古到现代声母的发展 1、 轻唇音的产生 上古无“非、敷、奉、微”四个声母(清 钱大昕:“凡轻唇之音,古皆读为重唇”《音韵问答》) 例证: 1.异文 如“匍匐”又作“扶服”;“伏羲”又作“庖羲”,“汾水”又作“盆水”,“文水”又作“门水”。 2.声训 如“负,背也”;“房,旁也”;“邦,封也”;“望,茫也” 3.读若 如《说文》“娓,读若媚”。《周礼》注引郑司农云:“纷,读若豳”。 4.直音 如“苻音蒲”、“闽音文饰之文”、“蔓音万”、“繁音婆”。 5.反切 如“冯,皮兵反”、“方,蒲郎反”、“卑,府移切”、“眉,武悲切”。 钱氏“古无轻唇音”的结论是可信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谐声字、方言、外语借词中得到证明。 谐声字: 从“甫”得声的字: “浦、匍、捕、铺”为重唇,“辅、黼”为轻唇;“畐”声的字: “逼、偪”为重唇,“福、辐”为轻唇;“非”声的字:“排、徘”为重唇,“诽、菲”为轻唇。 方言: 在厦门方言的白话音里,许多轻唇字仍然读为重唇音。 非母:风、斧、分——p 敷母:藩、蜂、讣——p‘ 奉母:饭、房、冯——p 帆、浮、缝——p‘ 微母:未、尾、无——b 问、物、晚——m 外语借词: 从古代借自梵文的音译词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轻唇音读为重唇的例子。例如Buddha译为“浮屠、佛”(说明“佛”当时读重唇音)Puchya译为“弗沙、富沙”(意译为“慧星”),pundavika译为“芬陀利、芬利”(意译为“白莲花”),punyatara译为“弗若多罗”(意译“功德”)。“浮、佛、弗、富、芬”都是轻唇音字,古人用它们来翻译原文中的重唇音,是因为它们在古代都读重唇音。(“房”韩语也读pang) 上古汉语没有轻唇音。 守温三十字母里唇音也只有一类,到三十六字母里才明确地分为轻唇音、重唇音两类。那么,轻唇音产生于什么时候呢?笼统地说是产生于唐代. 具体说,从初唐到中唐轻、重唇声母有分化的趋势,晚唐以后才彻底分化。 分化的情况是这样: 帮[p] 帮[p] 非[f] (合三) 滂[p‘] 滂[p’] 敷[f‘] (合三) 並[b] 並[b] 奉[v] (合三) 明[m] 明[m] 微[ɱ] (合三) 重唇音的一部分字分化为轻唇音,分化的条件是合口三等。凡是合口三等的重唇音字到了后来一律变成了轻唇音。 到了十二、三世纪浊音清化的时代,奉母[v]变为非母[f];而读送气的敷[ f’ ]是根本不存在的,与非[f]母没有区别,[f]是擦音,没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分,也就是说,帮[p]和滂[ p’ ]的合口三等字分化出来后都读非[f]。这样一来,非敷奉合流了;同时,微母由ɱ变为v。由此看来,现代普通话的p、p’、m 是从中古合口三等以外的帮[p]、滂[p’]、明[m]来的,现代的f是从中古合口三等的帮[p]、滂[p’]、並[b]来的。 二、舌上音的产生 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这个问题也是钱大昕提出的。他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一直被认为是上古声母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 “古无舌上音”是指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它们在上古应归入“端”、“透”、“定”。钱氏说:“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清代读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切、异文、声训等方面: 读若:《说文》:“冲,读若动” , 反切:《书》:“惟予冲人。”《释文》:直忠反。 异文:《诗》“蕴隆虫虫”,《尔雅》作“爞爞”,郭“都冬反”,韩诗作“烔”,音徒冬反,是“虫”与“同”音不异 。 声训:《诗》“陟其高山”笺:“陟,得也。 钱大昕对于“古无舌上音”的论证是可信的,谐声字和现代方言里可以提供更多地证明: 谐声字 端知:都 猪  點 沾 透彻:汤 畅 他 池 定澄:途 除  涛 筹 同声符的字表现出“知、彻、澄”和“端、透、定”相通。 现代方言 厦门话,许多舌上音读作舌头音: 知 张 竹——知母,念[t] 彻 痴 抽——彻母,念[t] 澄 直 丈——澄母,念[t] 到了唐代,舌上音从舌头音分化出来,分化的情况是这样: 端[t] 端[t] (一、四等)答 打 多 知[t ] (二、三等)折 卓 知 透[t’] 透[t’] (一、四等)他 拖 贴 彻[t ‘] (二、三等)耻 抽 畅 定[d] 定[d] (一、四等)度 达 地 澄[‘ ] (二、三等)择 郑 除 舌上音从舌头音分化出来的原因,是由于韵母的不同,即受韵头i和e的影响。一四等字保持舌头音不变,二三等字受介音影响分化成舌上音.声母受了舌面元音的同化,本身也就变成了舌面辅音(即 )。 三、匣母[ ]的分化 上古音中,匣母[ ]从汉以后分为匣、云两类,从晚唐开始,云又和上古的余(以)母合并为喻母。即: 匣〔 〕 < (一二四等) -匣〔ɣ〕 (三等) -云〔 ɣj 〕 余〔dj〕(四等) -以〔 j 〕 > 喻〔 j 〕 “云”母即“喻”母的三等字,所以“云”母又称“喻三”。“余”母是“喻”母的四等字,所以“余”母又称“喻四”。曾运乾先生在他的著名文章《喻母古读考》一文中提出“喻三归匣”、 “喻四归定”的论点,前者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后者仍有不同看法。曾先生证明“喻三归匣”的例子如: 古读“于”如“乎”,古读“域”如“或”,古读“王”如“皇”等。 曾运乾“喻三归匣”的结论是可信的。不仅上古音云(喻三),匣合一,就是在《玉编》和《经典释文》中云、匣的反切也还没有分开。 除了曾先生所举的古读的例子之外,谐声字、现代方言也可以为证。例如: 谐声偏旁属“云”母而被谐字属“匣”母: 云 魂 爰 缓 被谐声属“云”母而谐声偏旁属“匣”母: 完 院 华 烨 同一谐声偏旁而中古分属“云匣”两母: 垣 桓 运 浑 现代粤方言广州话合撮两呼的“云匣”两母的字相混: 圆 玄 越 穴 “云 匣”分化的原因,是由于最高部位的韵头i影响到声母ɣ的失落,同时这个i更加高化,变为辅音j加韵头i。 到晚唐,云(喻三)和余(喻四)逐渐没有区别,到宋代就完全合而为一了,并为喻母. 四、 浊音清化 浊音清化的规律是: 1.如果浊声母是一个破裂音或破裂摩擦音,那么平声字变为吐气的清音,仄声字(上、去、入)变为不吐气的清音。 (甲)平声(吐气) b—p’ 婆 排 培 旁 d—t’ 台 桃 头 谈 (乙)仄声(不吐气) b—p罢 败 抱 病 d—t大 特 道 淡 (丙)入声变阳平(不吐气) b—p拔 渤 白 别 d—t达 敌 独 夺 2、如果这个浊声母是个单纯的摩擦音,没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别,一般是变为相应的清音。例如: v—f (平) 肥 凡 坟 房 (仄)吠 犯 愤 父 r—x(平)和 孩 胡 红 (仄)害 汗 恨 后 (入变平)活 五、中古到现代声母的发展 《切韵》35个声母反映的是隋唐以前(九世纪以前)的语音系统,三十六字母反映的是北宋以来(十二世纪以前)的声母系统。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唇音分化为重唇和轻唇两类。 2.庄系和章系合流了。(合为照 穿 床 审 禅) 3.云母从匣母中分化出来,并同余母合流。(合为喻母) 到了元代(十四世纪)语音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十四世纪的中原(北方)共有二十五个声母:(《史稿》24个,129页.《汉语语音史》25个;目前音韵学界对《中原音韵》的声母分类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较普遍的看法是21.见林焘,耿辰生《音韵学概要》 ) 舌根音:k(见) k ‘(溪) x(晓) 舌尖中音: t(端) t’(透) n(泥) l(来 舌尖前音: ts(精) ts’(清) s(心) 舌面前:tɕ(照) tɕ' (穿)ɕ(审)r(日)j喻 舌尖后: tʂ(纸) tʂ(齿) ʂ(史) ɽ(耳) 双唇音: p(帮)p’(滂)m(明)w(吴) 唇齿音:f(非) v (微) 到了十五世纪,北方话的声母变为20个。明代兰茂《音略易通》(1422年)中有一首字母歌叫《早梅诗》代表20个声母: 东 风 破 早 梅, 向 暖 一 枝 开。 (t) (f) (p’) (ts) (m) (x) (n) (o) (tʂ ) (k’) 冰 雪 无 人 见,
本文档为【汉语史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349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5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4-13
浏览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