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历史上的书院

安徽历史上的书院

举报
开通vip

安徽历史上的书院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安徽教育史话 挂滋世业涯 业挂址越挂址派注仑 研理学 因此学术空气十分浓厚 , 理学在安徽也 遂之盛行 。 元朝中期 , 官方开始直接插手书院 政府机 构内设有专人管理学校和书院 。 书院的山长或由 官方聘任 或为官方认可 。 学习内容 , 虽然有些 书院或多或少地还在坚持自动讲学 , 研究学问...

安徽历史上的书院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安徽教育史话 挂滋世业涯 业挂址越挂址派注仑 研理学 因此学术空气十分浓厚 , 理学在安徽也 遂之盛行 。 元朝中期 , 官方开始直接插手书院 政府机 构内设有专人管理学校和书院 。 书院的山长或由 官方聘任 或为官方认可 。 学习内容 , 虽然有些 书院或多或少地还在坚持自动讲学 , 研究学问 不事科举 , 但大部分书院已变成了科举考试的补 习所 。 这时期安徽陆续兴建了几所书院 , 大都是 祀祠先人的 , 如无为的秀溪书院和兴文书院 都 是至正八年 年 所建 。 秀溪书院贾孝恭为 祀先祖宋理学名宦贾易 字秀溪 而建 兴文书 院是为祀党仲翁所建 。 合肥的三贤书院是为祀包 拯 、 马亮 、 王希吕而建 。 此外 , 官方也自建了几 所书院 , 如马鞍山的采石书院 , 宿县的 文 山 书 院 , 舒城的龙眠书院等 。 其中采石书院 最 为 著 名 。 采石书院是至元十四年 宁年 儒士赵必 晃请建 , 泰定四年 年 郡守贾焕 、 知县王 淮中重建 , 至正三年 年 廉访使金事崔教 属 、 总管胡安国等又增置田产 。因此这所书院从元 初到元末一直流传未绝 , 堪称元代书院的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 总的说来 , 宋元时期安徽的书院不甚发达 , 所建书院总共也只有三十余所 。 体俘冲玲林片礴 褥 司腻叫触州刊甘宋︹的曰︸︹上口︸︹史口︸︹历口︸︹徽口︸卜险尸︸ 一 ⋯如 一、 宋元时代的书院 “ 书院 ” 这一名称起源于唐代 。 开 元 初 年 七九 年 唐玄宗置丽正殿书院 , 十三年改 为 集贤 殿书院 。 但这时的书院只是官方用来藏书和校书 的地方 , 而不是读书和讲学的场所 。 直到唐末 、 五代时 , 书院才作为正式的教育机构出现在中国 的教斡上一安徽最早的书院是北宋皇枯元年 年 欧阳修在阜阳建的西湖书院 。 《颖州府志 》载 , “宋皇佑元年 , 欧阳修守颖 , 爱西湖之 胜 , 乃建 书院于湖之南。 ” 到了南宋淳佑年伺 , 安徽出了三个大书院 , 一是歇县的紫阳书院 , 一是当涂的天门书院 , 一 是贵池的八桂书院 。 紫阳书院是徽州太守韩补于 淳拍五年 年 为纪念朱熹而建 。 汪若揖 、 汪立中 、 汪庭桂等一些有名气的儒家学者都曾先 后在此讲学 , 并任其山长 , 紫阳书院因此一时名 声大震 。 天门书院是淳枯六年 年 当涂守 臣陈恺所建 。八桂书院是提举周必正于淳枯八年 年 为祀祠朱熹而建 。 这三所书院连同景 定五年 年 刘贡士在当涂所建的 丹 阳 书 院 在当时都有较大的影响 。 这些书院 规 模 较 大 ,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完备 , 经济状况也不错 , 志书载这类书 「 院是 “储粟有仓 , 藏书有库 。 ” 理宗年间 除八 桂书院外 , 其它三所书院都曾赐以御书院额 。 此 外 , 安徽境内尚有一些书院 如休宁的 西 山 书 院 , 是南宋进士程大昌所建 , 并在其中讲学 无为 的林泉书院 , 是南宋枢密王之道的读书处 径县 的峨岱书院是进士文澄源 、 文洪源所建 。 但这些 书院与前面所说的四所书院相 比 名声较小 。 宋亡以后 , 蒙古人入主中原 , 一些知识分子 不愿臣事异族 , 退而筑屋讲学 。 元初的安徽在这 方面是很典型的 。 如歇县汪维岳建友陶书院 曹 径筑初山精舍 望江王幼学设慈湖书院 休宁的 汪一龙在紫阳书院 , 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 在这类 书院里 , 当是不 以科举之事为然 主要内容是钻 二 、 明代的书院 到了明代 , 安徽的书院空前繁荣 。 其中又以 洪武 、 嘉靖 、 万历年间所建的书院为最多 , 共五 十三所 。 嘉靖四十五年间所建书院三十 九 所 这在安徽的书院史上是创纪录的 、。 这么多书院的 建立 , 得耿定向、 岁汝芳 、 胡攒宗三人 之 力 甚 多 。 耿 、 罗二人是理学大家王阳明的弟子 , 当时 耿任安徽一带的提学御史 , 罗任宁国知府 。胡级宗 也是一位理学家 , 时任安庆知府 。三人皆以卓然学 者当权地方 , 经他们的提倡 , 一时书院所建甚多 。 这时的书院大都是由官方所建 , 所从事的多 是科举业 成了 “ 科举嚣争 、 富贵熏心 ” 之地 其中仅有少数例外 , 如歇县的三峰精舍和斗山书 院 六安的龙津书院 , 和县的云兴书院 径县的 赤麓书院和水西书院 当涂的当仁会馆 休宁的 天泉书院 , 黔县的中天书院和林历书院 , 宣城的 志学书院和同仁会馆 , 广德的复初书院 , 绩溪的 皖溪书屋 、 光弄书屋和石丈斋 , 全椒的南樵书院 等 。 这十几所书院还坚持着独立讲学 , 不事科举 的精神 。 在这为数不多的 忆院中 有几所在当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颇为出名 。 如斗山书院 元末明初由姚琏、 唐仲 实所建 , 后湛若水 、 主歌 、 邹守益都在其中讲过 学 。 三人皆是理学大师 , 在明代学术界中地位甚 高 , 斗山书院也因之名闻全国 。 宣城的 同 仁 会 馆 , 陈履祥讲学其中 “ 从游者八百余人 。 ” 六 安的龙津书院是嘉靖六年 年 州守欧阳德 所建并在此讲学 。 欧阳德是 “嘉靖进士 , 后以宿 学居显位 , 尝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 , 与论 良知之 学 , 赴者五千人 。 ” 影响之大 , 可想而知 。 明代因党派之争曾发生过三次毁废 书 院 事 件。 最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天启五年 年 , 魏忠贤为镇压东林党人 , 广织罪名 , 株连无辜 , 进而矫旨尽毁天下书院 , 甚至不许存留 片 瓦 寸 椽 。 当时徽州 、 太平两府的书院因与东林书院有 学术上的往来 , 竟被悉数尽毁 。 后虽有所恢复 , 但因物力财力损失惨重 , 加上明末政治 、 经济都 已陷入崩溃的境地 再想恢复昔日风貌 终 究 难 矣 。 三 、 油代的书院 清代安徽的书院从数量上讲 , 可谓达到一个 新的高峰 。 前代留下来的不算 , 光清代增建的就 有百所之多。 这是统治阶级大力倡导的结果 。 雍 正十一年 年 下诏 “ 近见各省大吏渐知 崇尚时改 , 不事沽名邀誉之为 而读书应举者 , 亦颇能屏去浮嚣奔竟之习 , 则建立书院 , 择一省 文行兼优之士读书其中 , 使之朝夕讲诵 , 整躬励 行 有所成就 , 体远近士子观感奋发 , 亦兴贤育 才之一道 也。督抚驻割之所为省会之地 , 着该 督 抚商酌奉行 各赐努金一千两 。 将来士子群聚读 书 , 须预为筹划 。 资其膏火 , 以垂永久 。 ” 此诏 一下 , 各省纷纷兴建书院 。 安徽就用此款修葺 、 扩建了安庆的敬敷书院 , 并购置 田产以作日常开 支的经费来源 。 乾隆元年 年 , 又颁上谕 嘉奖书院 令荐异材 , 以示鼓舞 。 书院经过这二 次抬举 , 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 各地兴建的书院如 雨后春笋 。 当时安徽书院的制度大致如下 学习人员 。 分正课附课 正课又分内课外 课 。 内课类似于今天的住宿生 外课类似于今天 的走读生 , 附课则相当于今天的旁听生 。 内课和 外课均有膏火 相当于今天的助学金 内课生 较多 , 外裸生较少 。 内外课生名额均有限制 。 附 课生无膏火 , 名拔也光限制。 按时课试 , 分等给奖 。 课试类似于今天的 测验和考试 , 次数和时间视书院的经费 情 况 而 定 , 有一年一 、二次的 也有一月一 、二次的 。 课 卷有的是山长批阅 , 有的是由官师批阅。 课试结 果评定等级 , 分别给予奖励 , 奖金多寡视书院经 济状况而定 。 甄别升降 。 内外课生和附课生的 待 遇 不 同 , 身份亦不固定 , 经常用考试予以甄别 。 成绩 好的附课生可晋为外课生以至内课生 内课生成 绩不好亦可降为外课乃至附课生 。 官课 、 斋课 。 官课是由地方官出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斋课 由书院山长出题 , 均评定等级 。 官课有奖赏 , 奖 金由宫府资助 斋课无奖赏。 大课、 小课 。 大课专做八股时文 , 小课是 考古文 、 诗赋 、 经解 、 策论 。 时间无定 , 一般是 每月各一次 。 开课 、 闭课 。 开课常在二月初二 , 闭课常 在十二月二十二日 , 时间约四十天 , 相当于现在 的放寒假 。 。山长待遇 。 山长一般是由官方委聘 , 也有 地方公聘 , 官方认可的 。 待遇是按惯例 , 每年二 百至六百两白银不等 。 。生员出路 。 诸生中学习成绩优异者 可以 向朝廷推荐数人直接去做官 , 不用经过 科 举 考 试 。 安徽就荐有陶见信 、 江有龙二人 。 未能受荐 者可参加科举考试 。 从这里可以看出 从山长的聘请到学生的出 路 , 包括经费 、 考试 、 作息制度等官方 都 要 过 问 , 这和官办的学校已无任何差异 。 所 以 清 代 安徽书院虽然兴建得很多 , 但就其内容 来 说 , 都是以科举为唯一 目的 , 成了科举考试 的 讲 习 所 。 光绪二十四年 年 , 由于维新思潮的 影响 , 各地都兴建了一批新式学堂 安徽也将敬 敷书院改为求是学堂 。 这是安徽最早的一所官办 学堂 光绪二十七年 年 下诏改全国的书 院为学堂 , 明令省城的书院改为大学堂 , 府厅直 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 州县的书院改 为 小 学 堂 。 安徽大大小小的书院也就陆续改为大 、 中 、 小学堂 。 但直到光绪三十一年 年 “ 谕立 停科举以广学咬” , 安微书院才全部停办 , 或者 改为学堂 , 成者无形停止 。
本文档为【安徽历史上的书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606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5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04
浏览量: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