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理论(十讲)

新闻理论(十讲)

举报
开通vip

新闻理论(十讲)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新闻理论讲义 参考书目: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 一:新闻与宣传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互相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但新闻 绝对不是宣传。 宣传的概念: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 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 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新闻与宣传的差别: 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新闻理论(十讲)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新闻理论讲义 参考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目: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 一:新闻与宣传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互相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但新闻 绝对不是宣传。 宣传的概念: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 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 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新闻与宣传的差别: 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四,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发散联系:传播学中的宣传效果研究。 二:新闻与舆论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但是多数新闻报 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 能说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新闻与舆论有较密切 的关系,但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 发散联系:媒体与话语权、接近权。新媒体真的能实现草根话语权的充分实现与 平等吗?(微博:人人都在说,谁在听?) 三:新闻的定义 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的报道。其背景是 1942年延安的《解放日报》改版。 新闻的特性: 第一,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第二,强烈的时效要求 第三,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 第四,现代新闻业造就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发散联系: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发展(解放日报改版、人民日报改版、毛泽东、 刘少奇、邓拓等)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第二讲 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新闻价值的理念,揭示的是一种实用意义的社会关系。 第一, 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 第二, 接受者的“不知”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第三, 除了“不知”这个前提,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也是新闻价值理 念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 二:为什么人能够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 价值是一种效用,就是使用价值。对于新闻接受者来说,新闻价值是一种特 殊的即时性信息效用。对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价值是从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信 息效用的目的出发,选择事实、予以报道的职业衡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人们关注有价值的新闻,原因如下: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人对相关利益的 关注;人对个人偏好的关注。 三: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 第一, 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第二, 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 有新闻价值 第三, 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四, 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 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五, 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六, 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 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发受众的关注 第七, 凡是含有冲突的事实,多少都有新闻价值;内含的冲突越大,越具 有新闻价值 第八, 越能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人的情感的事实,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九, 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十, 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四: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 在现实的传媒工作中,我们会受到很多限制,不能够完全实现事实的新闻价 值: 第一,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 标准选择事实,这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第二,从传媒市场的角度看,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 的简单事件。 第三,从新闻实务的角度看,事件在一天的什么时候发生、记者是否恰好 在场、值班主任的个人偏好、照片的清晰度、版面文字的容量或时间 容纳新闻条数的限制、信息等级的确定、版面位置等等,都会影响新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闻价值的实现程度。 、 五:传媒选择事实时的实际运作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因素影响我们按照新闻价值要素去选择新闻。 第一, 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 第二, 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 第三, 事实的清晰度 第四, 文化接近或利益接近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五, 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六, 符合报道连续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七, 版面或节目组合中,从整体均衡出发,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 中 第三讲 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 一: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 第一,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 是有限的 第二,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 免的简约,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有机的 报纸运动) 第三,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第四,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 以被完全确认 第五,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生 差异 二: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原因 第一, 文学性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 第二, 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第三, 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第四, 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传媒假事件不是一般意义的假 新闻,它的“假”有几个特征:1、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2、传媒 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要求,或记者的单纯职业主义动机;3、 方式上,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4、事件媒体化;5、暧昧的‘真实’) 第五, 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第六, 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第七, 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 生的事实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 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第一, 从 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 第二, 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实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 第三, 传播科技的发展支持着客观性理念 二: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 新闻客观性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理念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作 为一种信念,客观性理念是对“事实”的信奉和对“价值”的不信任,并且在报 道中努力把二者分开。当然,也必须指出,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并不能保 证它的完全客观,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不可能跳出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 实的环境,不可能完全摆脱既定思想的影响。 第一,诚实 第二,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 第三,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 第四,不牵扯个人利益 第五,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 三: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 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写作、编辑中的具体贯彻: 第一, 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 第二, 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 第三, 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 不同的表述体裁有更具体的要求: 第一, 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够被核实 第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性新闻,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 第三, 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的语句 四:新闻表现立场与客观报道是否存在矛盾? 第五讲 大众传媒的职能 一:一种泛化认识: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 二: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第一, 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二, 把传媒的职能比喻为“喉舌”(表达了一种传媒所处的地位,即它本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身不是独立的,而是属于一定阶级的组织、国家政治的组织,经济的 集团,或更直接成为某个党的领导机关的一部分) 第三, 传媒的职能表现为某种“工具” 第四, 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观点 第五, 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 第六, 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传媒的党派属性 第七, 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职能的极端错误的认识 第八, 如何论说传媒与政治的职能定性 三:关于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 第一, 拉斯韦尔和赖特关于传媒四大职能的观点 1、 对环境进行监测 2、 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 3、 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4、 提供娱乐(赖特补充) 赋予人和事物知名度:事实、人物、商品、意见等一经大众传媒的报道,就 会获得一定的知名度或社会地位,从而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 效果。 “麻醉功能”:这是一种对传媒功能的批判性比喻。大众传媒以庞杂的信息 战有了大众有限的休闲时间,导致人们疏远很多传统的社会关系;传媒以丰富多 彩的内容虚幻地满足了公众,使他们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 降低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第二, 瓦耶纳关于大众媒介基本职能的观点 1、 主要的报道职能 2、 随意的辩论职能 3、 附带的娱乐职能 第三, 关于传媒的“舆论监督” 四: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在传媒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有三种商品的交换方式: 第一, 新闻源和传媒之间的商品交换 第二, 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 第三, 传媒和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 五:从传媒形态本身定性传媒的职能 异化:不是指异常变化,而是指人创造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后来反过来控 制了人。 第六讲 新闻出版自由 一: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权的书报检查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新闻出版自由的对立面是书报检查制度,这种制度存在着多少内在的无法摆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脱的矛盾,我们的先人们从这种发动制度推导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念,以及这个 理念对于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 1、第一个出版自由的文献——《论出版自由》 2、书报检查的内在矛盾导致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提出 二:18世纪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献 1798年 法国 《人权宣言》 1791年 美国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三:19世纪关于言论自由的文献——《论自由》 四:20世纪以来共产党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献 五:国际上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件 六: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理论讨论 第一, 新闻出版自由公认应受到四方面的法律限制(诽谤、侵犯隐私权、 侵犯知识产权、泄露国家机密) 第二, 新闻出版自由是谁的自由?(公民个人、新闻出版机构) 第三, 不能将“传媒是新闻出版自由的主体”搬到中国 第四, “信息自由”更能全面体现公民的自由权利 第五, 关于新闻业自由主义政策的三句话(观点的自由市场,自行调节的 过程,传媒的社会责任——指自律层面的社会责任) 第六,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使用“liberty of the press”表达的意见 第七, 一种对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理解 第七讲 新闻法 一: 区分“法制”与“法治” 制定新闻法的目的,是要实现就新闻领域的法治。 二:世界上的两大法系: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 大陆法系必然要使用成文法,法律尽可能涵盖所有问题,其新闻法也必须是 具体的和成文的法律。 三: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就是指新闻传播法内容的恶法律依据。按照国际社会的 要求,新闻法的法律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条约和公约 第二,中国的宪法 第三,国家的基本法、法律 第四,国务院制度的法规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第五,行政规章 四:中国新闻立法的历史 五:新闻法的基本理念和应有的内容 1,新闻法的“四权”理念,即知晓权、隐私权、隐匿权、更正与答辩权 第一, 公众对权力组织的知晓权。最早指的是公众通过传媒享有了解政 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属于新闻自由的范畴。2007年《政府信 息公开条例》 第二, 维护公民的隐私权。新闻侵权官司 第三, 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权。隐匿权是新闻提供者在与新闻传媒建 立关系时拥有的一种权利。 第四, 更正与答辩权。新闻内容出现差错,当事人有权提出要求更正或 答辩。传媒也有责任主动更正错误,或允许当事人在报道的同一 版面或时间段发表更正或答辩的声明。 2,区别“诽谤”与“侮辱” 3,新闻法应包含的大体内容 第一, 总则 第二, 新闻传播媒体的创办 第三, 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 法律范围内的对传媒的管理 第五, 更正与答辩 第六, 新闻侵权与诉讼的程序和惩罚条款 第七, 外国新闻机构驻在人员的管理 第八, 附则 六:我国新闻法难以出台的原因 第一, 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弹性的矛盾 第二, 法的权利的普遍性与传媒全力实际上的等级性的矛盾 第三, 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随机性的矛盾 第四, 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的矛盾 第五, 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七:我国新闻实践中的“新闻官司” 第八讲 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一: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解 1、 新闻职业道德:即一个新闻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 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 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职业道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职业规范和职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业道德规范。 2、 体现新闻职业道德的自律文件 3、 新闻自律组织 4、 新闻职业道德在政治与市场之间所处的位置 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 播专业的操作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第一, 专业意识: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 第二, 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第三, 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 第四, 严格、客观的专业资格的认可制度 第五, 专业内部的自律 第六, 专业精神的范例 二:我国职业新闻从业者道德意识现状 三: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第一, 体制转型 第二, 商业利益 第三, 行业内混岗 第四, 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四:目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第一, 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第二, 立足于同行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内化而形成 第三, 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 第四, 提升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学术质量 五:目前普遍存在的违反职业规范的 16种现象 有偿不闻、媒介审判、传媒假事件、隐性采访 六:新闻职责忠诚的两个金字塔模式 第九讲 宣传学 一:宣传概念的历史和定义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态度、控制人们行 动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二:宣传的几个特点 第一, 宣传的本质是劝服 第二, 它以单向传播为主,宣传者始终处于主动者的地位 第三, 宣传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道者,一类是未被卷入宣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传的人群 第四, 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的效果 第五, 宣传不是万能,是有条件的,纯粹的技巧必须与环境背景相契合 三: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 四:宣传伦理 宣传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第十讲 舆论学 一:舆论概念的历史和定义 舆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 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 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二:舆论的八要素 第一, 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的主体是自在的、对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 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第二, 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第三, 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第四, 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 第五, 舆论的强烈程度 舆论的强烈程度与公众对舆论客体的知晓程度相关 第六, 舆论的持续性 第七, 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第八, 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 三:舆论的形成过程 1、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 第一, 社会发生较大的变动,或者积累了一些问题,大家对周围的变化和 存在的问题议论纷纷 第二, 多样化的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 第三, 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 2、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分析舆论的形成 3、形成舆论的一种条件:舆论场效应 舆论场,可以把它理解为舆论形成和存在的空间: 第一, 一定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和交往频率 第二, 空间的开放程度 第三, 空间的感染力度或诱惑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培训辅导:QQ:744569778 4、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社会动员带来的舆论问题 5、消除传闻 重要性、模糊度、批判能力 6、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传媒在哪些方面引导舆论 第一, 把对财富的贪欲冲动、单纯的牟利动机,转变为一种社会成就感和 社会责任感 第二, 把投机风气和追求虚幻的泡沫经济意识,转变为一种实业精神 第三, 把你死我活、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经济交往观念,转变为互惠互 利的经济交往观念 第四, 把对财富的挥霍和单纯的享乐意识,转变为对文明生活价值和生活 意义的追求 第五, 把对自然资源的单纯占用和消耗,转变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 理意识 四: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见的形态,对各种权力组织和其工作人员, 以及社会公众人物自有表达看法的客观效果。 舆论监督达到的客观效果应当是:保证公共权力和社会权力的正确行使、促 成并维护以法治国的社会机制、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本文档为【新闻理论(十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059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3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4-02
浏览量: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