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举报
开通vip

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惊奇的回归 惊奇的回归 ——《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甘文平’ 内窖提要: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美国19世纪文学中的经典小说。它的魅力主要 体现在:小说结构匀称,人物性格丰满,反映时代文化语境,传承西方传统文化等。上述美学 效果,皆由小说的女主人公海斯特·自兰最终从欧洲回到美国的行为创造的。本文基于白兰 的最后“回归”这一前提,从一个新视角展示小说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结合的独特个性。 关键词:结构赎罪叛逆家庭小说替罪羊 “⋯⋯一天下午,一些孩子正在那茅屋旁玩耍,忽然看见一个身穿灰色长袍...

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惊奇的回归 惊奇的回归 ——《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甘文平’ 内窖提要: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美国19世纪文学中的经典小说。它的魅力主要 体现在:小说结构匀称,人物性格丰满,反映时代文化语境,传承西方传统文化等。上述美学 效果,皆由小说的女主人公海斯特·自兰最终从欧洲回到美国的行为创造的。本文基于白兰 的最后“回归”这一前提,从一个新视角展示小说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结合的独特个性。 关键词:结构赎罪叛逆家庭小说替罪羊 “⋯⋯一天下午,一些孩子正在那茅屋旁玩耍,忽然看见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体形修长 女人走进屋里。这屋的门这些年来从未开过;⋯⋯虽则,她只犹豫了片刻,但她胸前的红字 还是清晰可见。就这样,海斯特·白兰回来了,又拣起她早已遗弃的耻辱!”(霍桑201—202 )这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翟桑的小说《红字》(1850)最后一章中的一段话。读者阅读至此, 不禁要问,既然她的丈夫和情人都已死去,她唯一的女儿珠儿在欧洲幸福地生活着,她为何 不继续留在女儿的身边,重新追求她失去的欢乐和幸福?她为何还要回到那个让她受尽屈 辱、与世隔绝的海滨小茅屋t白兰也许真不该回来。然而,如果我们把作为艺术化的人物 ——白兰置人小说语境中,就台发现,作者安排白兰的最终“归来”是小说本身结构美的需 求,是作者对白兰的人物性格刻画的需求,是小说创作的时代思想的需求,更是作者对西方 传统文化母题——“替罪羊”模式重构的需求。一言以蔽之,是《红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 结合的需求。 一、文本形式对称美的要求 翟桑的几个有名的短篇或长篇小说都有一个明显的共性:结构完整。不包括“前言”,《红 字》共分24章。第一章是序曲,简述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故事的历史背景。它象征性地告诉 读者,那是一个清教思想异常浓厚的时代,波士顿小镇的刑台和监狱便是证明。第二章引出 故事的全部人物:从总督、牧师到普通市民,其中当然包括四个主要人物:白兰、她的丈夫齐 灵渥斯(在人群中未直接露面)、她的情人——牧师丁棒斯代尔以及她的女儿珠儿。白兰抱着 她与牧师“一夜情缘”的结晶——珠儿第一次站在刑台上受罚。第2至第11章分别主要介绍 上述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第12章是全文的第一个高潮。丁梅斯代尔独自站在刑台上忏悔。后 来碰到白兰和珠儿后,他们三人一起站上刑台。同时,在暗中观察他们的齐灵渥斯也来到刑 .甘文平,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厦门走学外止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美国小说研究。 ·64·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外国文学研究 2003年第3期 台边。这是刑台及四位主要人物的第二次出现,它既呼应了第2章,又预示了第23章中他们 四人的“刑台会”。第13至第22章进一班描述四个人物的关系及其心理活动。经过激烈和痛 苦的思想斗争,丁梅斯代尔忍受不了齐灵渥斯复仇的折磨,终于在第23章主动地拉着白兰 和珠儿走E刑台,向众人展示他的罪恶。同时,小镇上的各阶层人物再次出现。它是小说的 第二个高潮,也是刑台和四位主人公的第三次复现。所以,刑台成为小说的焦点,成为故事情 节展开和发屉以及故事人物活动的中心。第24章是尾曲,描写小镇的后来生活以及四个主 要人物的结局。跟故事的开头一样,白兰仍然生活在渡士顿小镇,直到离开人世。小说到此 划上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第2、12、23章用同一个刑台作为小说的三大支点:故事的同样人物在同样的 地点反复汇合,形成传统戏剧般的美学效果。第1、24章恰好是片头和片尾。第12章正好将 全文一分为二,小说结构的匀称美全部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这个结构形式与人物的生命 及思想发展历程达到高度的契合。无怪乎马尔科姆·考利认为,《红字》发现了一个新的小说 建筑形式,这一形式被后来的亨利·詹姆斯等其他有才华的小说家反复模仿。正因为如此, 说霍桑把握了希腊悲剧的精华毫不过分(Bradley330)。 二、双重人物性格刻画的需求 《红字》中四位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具有多重性。尽管作者本人、故事人物白兰和丁梅斯代 尔都认定齐灵渥斯是真正的罪人,但从小说内容本身看也未必尽然。因为他率人也是受害者 (戴绿帽子的人),况且他将在英国和美国的人笔遗产留给妻子与他人所生的女儿。同理,虽 然丁梅斯代尔颇孚众望,最终承认罪过井死在刑台上,也未得到人们的斥责,但我们币能,f:: 说他的人品中有虚伪和罪恶的一面。至于珠儿,连她的母亲也无法理解她。母亲有时视她为 天使,有时却称她为恶魔。对于白兰,人们更多的是给予同情,因为她竟需要用一生来朴偿她 的“一夜风流”罪。但在佩带红字“A”蚍示忏悔和赎罪方面,白兰一方面诚心悔过,善始善终, 另一方面却表现出始终不屈的叛逆心理.她的忏悔与反抗一直交织滋生,有时让人难辨彼 此。这种似是而非的效果正是由她的最后归来创造的。 自被迫罚站刑台和戴上象征耻辱的红字“A”后,白兰一直毫无怨言地和珠儿一起住在 一问孤陋的小茅屋里。她终日以为他人编制衣物为生。这是她生存和赎罪的唯一方式,也是 她渴望与人交流的唯一寄托。她过着最简朴、最艰苦的生活,一直穿着颜色最暗淡的粗布衣 服。她要求领养珠儿是因为“珠儿就是红字,她有千万倍的力量使她赎偿自己的罪孽”。而且, 她答虚止夫,为他保密,让他折磨丁梅斯代尔,这实际上是在折磨她本人。她年复一年地含辛 茹苦地牛活,从未向公众提出什么要求,以补偿她所受的苦难。她以自己的言行最终赢得人 们的尊重,人们再也不肯按本意来解释那个红色的宁母“A”(Adultery),而认为那是“能干 (Able)IT之意。她最后从欧洲回到美国使她的美德得到进一步升华。她成了镇上人们特别是 妇女心中的圣徒的化身:她们经常来到她的茅屋,寻求解除人间一切痛苦、不幸和罪恶的良 方。至此,她佩带的红字从“女通奸犯(Adultress)”走向“能干(Able)”、“慈爱(Affection)”、 “天使(Angel)”;扶“艺术(Art)”、“赎罪(Atonement)”走向“升天(Ascension)”、“(耶稣)圣 徒的传道行为(Acts。ftheApostles)”(Bradley341)。她圆满地完成丁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 堂的“天路历程”。 在众人的眼里,白兰收露一副虔诚悔过的姿态,而且她的确做得相当成功。但是,在她内 ·65·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惊奇的回归 心深处始终跳动着一颗鲜活的叛逆之心。随着她的“回归”,她那颗跳跃的心发出的声响又回 荡在波士顿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当白兰站在刑台上,不论牧师或人群中的人怎样厉声问她, 要她说出珠儿的真正父亲时,她始终或缄默不语,或简洁地回答,“我不说!”“我坚次不说!” 她最终没有妥协。这是她取得公开反抗权威的第一次胜利。她胸前佩带的红字本来像沉重 的十字架,是耻辱的象征,可她把它刺绣得十分奇妙精巧,使之成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艺术 品。同样,她总是用最奢华的料子,使珠儿的衣服做得极为绚丽和富有激情,包括珠儿的名 字:这些令总督大人不得不认为“这孩子的母亲想必是一个鲜红色的女人,一个地道的巴比 伦女人(卖淫妇)!”(霍桑87)总之,只要有机会,她就会充分展示自己与社会秩序格格不入 的个性。在总督和牧师要求把珠儿从她身边带走时,她据理力争:“上帝给了我这个孩子!目 的是以她来补偿我被剥夺了的一切。她是我的幸福,又是我的痛苦!⋯⋯你们不能夺走她! 我宁愿先死掉!”(89)尽管她触犯禁令,但她仍坚持认为她有权追求幸福。她敢于藐视权贵, 并战胜对方。这是她的第二次胜利。 最能全面凸现白兰的斗争个性的是小说的第17和18章中她与丁梅斯代尔在森林幽会 的情景。在这片元人的林中,白兰将久蕴心中的激情与思想暴露无遗。她主动热烈地拥抱对 方,鼓励他与她一道远走高飞,追求新的自由生活。她取下红字,把它抛进枯叶堆里,象征性 地要抛弃扼杀人性的清规戒律。“她摘下束发帽,卫黑又长的秀发立刻飘洒在肩上。”“她的女 性美、她的青春,以及她的绰约丰姿全都回来丁。”在翟桑、爱伦·坡等其他许多作家的小说 中,女人的长黑头发象征浪漫和情欲,这在清敬徒的眼中就是罪恶。可见,无论身处多么严酷 的环境,身心遭受多么非人的折磨,白兰的浪漫热情之心跳动不止,对幸福渴求之情依然未 泯。她清楚,在这个时代里,个人反抗社会犹如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但她从未放弃以各种形 式表达自己的反叛决心。 最令读者感到惊奇的是,白兰多年后又回来了。她的“回家”重新打破了那块土地的宁 静。当人们早已认为“A”不再代表耻辱,她可以把芒取下来时,她却仍然戴着它。这凸现了白 兰坚持不渝的反叛性格。她仍在刺绣色彩绚丽、款式奢华、“一定会引起轩然太波的”一件婴 儿衣裳。这是否表明她仍想在下一代人身上展示她的反清教思想呢?当村里的人.特别是妇 女们主动上门找她,视她为解除他们一切不幸和烦恼的救世主时,这难道不是白兰对当时的 社会和思想的最大嘲讽吗? 三、时代文化语境的需求 1852年《格雷厄姆》杂志称《红字》为“该时代最道德的书”,因为评论家们认为它跟19世 纪40至50年代最畅销的“家庭小说(DomesticNovel)”一样给予他们需要的东西:女性自我 克制的传统美德。这正是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Joseph308—309)。霍桑注意到当时观众 的审美趣味的变化。因此,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他必须使他小说中的主人公迎合人们的趣味。 事实证明他做得很成功。所以,虽然他为男性,但他的故事人物白兰和同时代一些女性作家 笔下的女主人公(如苏珊·瓦勒的《宽宽的世界》里的艾伦和玛利亚·苏珊娜·卡明的《点灯 人》中的格蒂)共享一些鲜明的特点:她们都有令人称赞的力量和美德,但也有缺点或罪过。 于是,她们被扔进一个完全孤立无助的环境里,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自我改造旅程。但是,她 们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强烈的情感。她们一方面学会了服从和行善,但另一方面,她们的思想 一直是独立和反抗的。而且,她们有时甚至在语言和行动上公开地反抗社会。不过,随着时 ·6R·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外国文学研究 2003年第3期 间的推移以及对社会感受的加深,她们迸渐变得寡言少语,对社会也毫无怨言。她们的改过 之心日渐虔诚,并最终修炼成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理想的道德妇女模型:自我牺牲,利他主义, 有同情心,并注重实际行动。从上文对白兰的分析来看,她的双重性格正好符台这些特点。特 别是她的最后同归,更为代表时代女性道德风尚的人物形象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霍桑对 女性现实性的深度描述在众多男性作家中实属罕见,特别是他将女性描写为强大的道德代 言人形象,成为美国文学的一大遗产,以致像亨利·詹姆斯和威廉·福克纳等小说名家都出 他后尘。 四、“替罪羊”原型主题重构的要求 “诗人,任何艺术的艺术家,谁也不能单独的具有他完全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 他们的鉴赏就是鉴赏对他和以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洛奇130)。也即是说,一个作家 要想创造不朽的作品,他必须具有历史意识。他不仅要了解传统文化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 解它的现在性。换言之,他要r解文化中人类共有的认知体验和普遍真实。从这一意义上讲, 《红字》的主题思想之一就是对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被无数作家使用的文学原型——“替 罪羊”主题的重构。(!) “替罪羊(Scapegoat)”一词最早由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廉·廷德尔(1492—1576)将《圣 经》译成英语时所创。它本是指一对用于献祭的羊中的一只羊的名字。在赎罪节,犹太大祭 司将双手放在一个活羊头P,向它忏悔以色列孩子们的罪过,表明将人的所有罪过转到羊的 身上。然后,将它赶到无人居住的荒野。白兰的最终回归很好地体现了替罪羊原型的主要特 征。首先,白兰在欧洲婚姻不幸,夫妻问毫无感情可言。当时的清教思想禁锢若她的心灵,使 她无法追求到爱情和幸福。因此,她希望像许多人一样,来到爱德华·约翰逊称为“新天堂” 的黄洲大陆,放纵自己的激情。然而,正像D-H·劳伦斯所说,美国并未脱去宗教这张皮。 特别是在新英格兰地区,清教思想气息异常浓厚。波士顿当然也不例外,《红字》中描述的监 狱和刑台便是证明。白兰触犯了大逆不道的通奸罪,(在这个罪名成立的前提下,丁梅斯代尔 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白兰年轻、貌美、迷人和性格开朗不能算是她的过错。从世俗的角 度看,她在丈夫杳元音信后对爱的追求是台乎伦理道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白兰是无辜 的。)成了邪恶的化身。因此,她注定要成为波士顿小镇的替罪羊,受到一系列的惩罚:坐监 牢,站在刑台上示众,佩带象征耻辱的红字“A”,被人们孤立,与女儿珠儿住在小茅屋里。这 正好符合驱邪前的情形:白兰的兴奋和冲动超越丁当地的道德樊篱。其次,在小说结尾,她的 丈夫和情人都已死去,她可以留在女儿身边,在欧洲追求她失去的幸福与欢乐。但是,“替罪 羊”形象要求她回到美国的那个孤寂的茅屋。她不能有任何奢求,只能替人们赎罪,一直到 死。从这一意义上讲,她虽未被处死,但她的精神追求已经死亡。而且,她最终还是为赎罪而 死。因此,她成了典型的“替罪羊”形象。第三,白兰过着荒原式的生活:孑居海滨的茅屋,与 世隔绝。这也符合历史上人们对替罪羊的处理。第四,白兰回到美国之后,继续过着赎罪的 生活。当地的人,特别是妇女都来找她,向她倾诉自己的不幸或罪恶。在他们的心目中,白兰 就是替罪羊,可以帮助他们消除一切不幸或罪孽,并向他们预示新生活的来临。这也完全符 合弗雷泽的总结:驱邪之后迎来了新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不仅如此,白兰还亲手创造了其他两个“替罪羊”——牧师T梅斯代尔和她的丈夫齐灵 渥斯。前者犯了通奸罪,但将它隐藏得很深。后者像撤旦一样,窥探他人内心隐秘并折磨他 ·67·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惊奇的回归 人。从宗教的角度上讲,白兰也许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引出不同性别、职业、阶层的“替罪 羊”,让他们带走人间的所有邪恶,使美国大陆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第二个伊甸园。由是, 我们作如下总结:作者对白兰的刻画不仅是对“替罪羊”原型主题的重构,而且是对它的扩 展。这是他的《红字》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霍桑也许是美国文学史 上第一个重构“替罪羊”主题的作家。“⋯⋯她面前的世界是自由的,她可以回到她的诞生地, 也可以去欧洲任何地方,隐姓埋名,重新做人。⋯⋯出人意料的是,这妇人却偏回到这块地 方,以此为家,而在这里她只能成为耻辱的典型。⋯⋯不过,对海斯特·白兰来说,在新格兰 这里生活,较之在女儿成’r家的他乡异地要更为真实”(霍桑202)。读者尽可能像小说里的 观众,乃至小说家霍桑本人一样对白兰的最后归来作各自理解。爱也罢,恨也罢;想也罢,不 想也罢:白兰毕竟回来了——她这一“回归”正好成为令读者百缕不厌的《红字》发射无穷的 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的源头。 注解【Nores] ①参见JohnB.Viekery,TheScapegoat:RitualandLiterature(HoughtonMifJ2inCompany,】972)386. 该书将《红字》放在“#罪羊”主题目录的第一位,但未加任何分析。 引用作品[WorksCitedl Bradley,Sculley,edTheScarletLetter!AnAnnotatedTextBackgroundsandSourcesEⅡaysinCriticism Cambridge&London:TheMITPress,1968 纳桑尼尔·霍桑:《红宇》.熊玉鹏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Nawthorne,Nathaniel.TheScarletLettel。.Trans.XiongyupengBeijing:BeijingYanshanPublishing House,2000.] Joseph,Bristow·andThomasWortham,eds.Nineteenth--CenturyL“erature.V01.54.No.3.University ofCaliforniaPress.1999. 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葛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I987年。 [Lodge·DavidTheTwentiethCenturyLiteraryC—ticism.V01.1TransGeLin,eta1.Shanghai: ShanghaiTranslationsPublishingHouse,1987.] 贵任编辑:章柳 ·68·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 作者: 甘文平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英文刊名: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 2003(3) 被引用次数: 13次 参考文献(5条) 1.Bradley;Sculley;ed The Scarlet Letter: An Annotated Text Backgrounds and Sources Essays in Criticism Cambridge & 1968 2.Joseph;Bristow;Thomas Wortham;eds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Vol. 54, No. 3 1999 3.纳桑尼尔·霍桑;熊玉鹏 红字 2000 4.John B Vickery The Scapegoat:Ritual and Literature 1972 5.戴维·洛奇;葛林 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 1987 引证文献(13条) 1.郝东平 论象征在《红字》人物塑造上的运用[期刊论文]-时代文学 2010(4) 2.常丽丽 小议红字"A"背后海斯特的反抗精神[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09(35) 3.刘丹 浅析《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女性美[期刊论文]-时代文学 2009(10) 4.刘喜玲 抗争中的坚忍,妥协中的坚持——《红字》海斯特·白兰性格解读[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9(9) 5.吕秋薇 浅析《红字》的艺术价值[期刊论文]-世纪桥 2009(5) 6.孙晓敏 宗教道德压抑下的人性——评《红字》中的海丝特[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8(29) 7.李世强 论《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8.黄海明 红字A对《红字》主角的象征意义[期刊论文]-新余高专学报 2008(3) 9.侯静 象征手法在《红字》主人公刻画中的运用[期刊论文]-时代经贸(学术版) 2006(z3) 10.曹庆艳 海斯特:雌雄同体的新女性[期刊论文]-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6(4) 11.张巧毅 颂教义于文学藉文学斥宗教--探赜《圣经》与英美文学的关系[期刊论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2006(3) 12.彭爱民 论《红字》中的孤独主题[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3.徐晓芳 《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期刊论文]-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5(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gwxyj200303017.aspx
本文档为【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5359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8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26
浏览量: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