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B42T_511-2008_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_

DB42T_511-2008_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_

举报
开通vip

DB42T_511-2008_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_QX/T ××××—×××× 目 次 I前 言 II引 言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 一般规定 34.1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前应具备的条件 34.2 基本要求与检测程序 45 检测方法及周期 45.1 检测方法 45.2 检测周期 46 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46.1 建筑物 56.2 机电系统 76.3 加油加气站 86.4 测试阻值的要求 9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防雷装置现场调查...

DB42T_511-2008_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_
QX/T ××××—×××× 目 次 I前 言 II引 言 11 范围 12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 一般规定 34.1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前应具备的条件 34.2 基本要求与检测程序 45 检测方法及周期 45.1 检测方法 45.2 检测周期 46 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46.1 建筑物 56.2 机电系统 76.3 加油加气站 86.4 测试阻值的要求 9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防雷装置现场调查表 10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雷电防护区划分 11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 17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20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接地电阻的测量 22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前 言 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附录B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C、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湖北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防雷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雷光防雷有限公司、武汉市蔡甸区防雷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学良、刘学春、陈立、张涛、鲁明响、张谦、梁如贵、何兵、黄克俭、段振中、叶志明、郭际东、谢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引 言 鉴于高速公路建(构)筑物、机电系统、加油加气站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在湖北省内开展,而在检测技术标准方面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规范湖北省境内高速公路建(构)筑物、机电系统及加油站防雷装置检测行为,给检测技术人员在检测工作时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引用和参考现行标准并认真分析高速公路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特点,结合防雷装置检测实践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6章和6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检测方法及周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等。 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检测方法及周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高速公路建筑物、机电系统、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 50054 低压配电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7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JTG D80-2006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2-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 机电工程 JTJ 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及GB50057、GB50343中相关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接闪器 air-termination system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引下线 down-conductor system 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 接地体 earthing electrode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接地线 earthing conductor 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的连接导体。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LPS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的总合。 接地电阻earthing resistance 接地导体与大地之间的电阻。 自然接地体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 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施等的统称。 人工接地体 manual earthing electrodes 为接地需要而埋设的接地体,称人工接地体。一般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二者可以结合使用。 共用接地系统common earthing system 一建筑物接至接地装置的所有相互连接的金属装置,包括防雷装置。 等电位连接网络 bonding network 将建筑物和建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到接地装置的一个系统。 等电位连接带equipotential bonding bar;EBB 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 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main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MEB 将多个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的金属板。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local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LEB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端子板。 电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按照电涌保护器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电源电涌保护器、天馈电涌保护器和信号电涌保护器。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creen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雷击电磁脉冲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LEMP 是一种干扰源。本规范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和建筑物附近所引起的效应。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被雷电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电磁辐射干扰。 雷电防护区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 传输系统 transmission system 为满足道路交通通信各子系统和信号、电力监控、防灾、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和计重收费等系统各种信息传输的要求而建立的以光纤通信为主的系统网络。 加油加气站automobile gasoline/gas filling station 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防雷装置检测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and measure 对高速公路建筑物、机电系统、加油加气站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查、测量和信息综合处理的全过程。 4  一般规定 4.1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前应具备的条件: a)防雷装置的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并具有结论报告; b)防雷装置的工程安装质量检验合格,并具有结论报告; c)已提供相应的技术文件、工程实施和质量控制记录。 4.2  基本要求与检测程序 4.2.1  对高速公路防雷装置实施检测的单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检测资质。防雷检测人员应具有防雷检测资格证。 4.2.2  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应执行高速公路作业的有关规定。 4.2.3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1的框图进行。 图1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4.2.4  现场防雷环境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宜参照附录A(资料性附录)进行,应包含下列内容: 4.2.4.1  根据GB50057第二章的规定,划分一、二、三类防雷等级。 4.2.4.2  根据本标准附录B(规范性附录)规定,划分雷电防护区。 4.2.4.3  检查被检测场所的防雷设计、施工资料,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防直接雷击、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措施;检查接闪器、引下线的安装和敷设方式;检查接地形式和等电位连接状况等。 4.2.4.4  检查及了解供电制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状况、管线布设和屏蔽措施等。 4.2.5  检测前检查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应符合被检场所的使用规定,保证其在计量合格证有效期内,并处于正常状态。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4.2.6  防雷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应在无降雨、无积水和非冻土条件下进行。 4.2.7  检测的原始数据,应记在专用的原始记录表中相应栏目,宜参照附录C(资料性附录)提供的表格填写。检测记录应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楚,严禁涂改;改错应划一条斜线在原有数据上,并在其右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原始记录必须有检测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 4.2.8  对检测数据应逐项对比、计算,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给出所检测项目的评定结论,提供检测报告。 4.2.9  检测单位应将检测报告连同原始记录一并存档,至少保存两年以上。 5  检测方法及周期 5.1  检测方法 5.1.1  目测 查看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装置的安装工艺、焊接状况、防腐措施、线缆敷设情况等项目,记录在现场调查表及原始记录表中。 5.1.2  器测 5.1.2.1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使用多功能地阻测试仪或综合测试仪,测量土壤电阻率,用于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 5.1.2.2  接闪器高度的测量 使用光学经纬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接闪器高度,用于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5.1.2.3  材料规格的测量 使用游标卡尺和测厚仪,测量防雷装置的直径、长宽、厚度等,用于装置所选材料规格的判定。 5.1.2.4  连接状况的测量 使用等电位连接电阻测试仪或微欧计,测量接闪器与引下线的电气连接、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干线的电气连接及法兰跨接的过渡电阻,用于电气连接、等电位连接和跨接连接的电气连接质量判定。 5.1.2.5  接地电阻的测量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用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的判定。 5.1.2.6  辅助项目的测量 使用卷尺、直尺、温/湿度表、万用表等辅助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场所环境条件的辅助测试。 5.2  检测周期 5.2.1  定期检测周期 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高速公路建筑物、机电系统应每年检测一次;高速公路加油站应每半年检测一次。 5.2.2  不定期检测 根据建设项目防雷工程施工进度或对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的场所,应实行不定期检测。 6  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6.1  建筑物 6.1.1  接闪器 6.1.1.1  检查接闪器的材质、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与引下线的焊接工艺、防腐措施、保护范围及其与保护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1的要求。 6.1.1.2  检查接闪器不应有明显机械损伤、断裂及严重锈蚀现象。 6.1.1.3  检查接闪器上不应绑扎或悬挂各类电源线路、信号线路。 6.1.1.4  测试接闪器与每一根引下线的电气连接。 6.1.1.5  测试屋面电气设备、金属构件与防雷装置的电气连接。 6.1.1.6  测试防侧击雷装置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 6.1.2  引下线 6.1.2.1  检查引下线的设置、材质、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焊接工艺、防腐措施应符合附录(规范性附录)表D.2的要求。 6.1.2.2  检查引下线不应有明显机械损伤、断裂及严重锈蚀现象。 6.1.2.3  检查各类信号线路、电源线路与引下线之间距离,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交叉净距不应小于0.3m。 6.1.2.4  检查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2的要求。 6.1.2.5  宜按附录E(资料性附录)提供的测试方法,测试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设有断接卡的引下线,每次检测应断开断接卡测量其接地装置电阻。 6.1.3  接地装置 6.1.3.1  查看设计、施工资料,检查接地形式、接地体材质、防腐措施、取材规格、截面积、厚度、埋设深度、焊接工艺以及与引下线连接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2的要求。 6.1.3.2  检查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2的要求。 6.1.3.3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6.1.4  等电位连接 6.1.4.1  检查穿过各雷电防护区交界的金属部件,以及建筑物内的设备、金属管道、电缆桥架、电缆金属外皮、金属构架、钢屋架、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应就近与接地装置或等电位连接板(带)作等电位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1.4.2  检查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及连接线的安装位置、材质、规格、连接方式及工艺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3的要求。 6.1.4.3  检查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查的位置,且不应设置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 6.1.4.4  检查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6.1.4.5  检查高度分别超过45m、60m的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应将其相应高度及以上外墙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6.1.5  电磁屏蔽 6.1.5.1  检查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金属线槽宜采取全封闭,两端应接地,测试其电气连接。 6.1.5.2  检查建筑物之间敷设的电缆,其屏蔽层两端应与各自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1.5.3  检查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至少应在两端且宜在防雷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应至少在两端做等电位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1.6  电涌保护器 6.1.6.1  检查SPD的安装场所应与使用环境要求相适应。 6.1.6.2  检查多级SPD之间的间距。在电源或信号线路上安装多级SPD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应按生产厂提供的试验数据。如无试验数据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长度达不到要求应加装退耦元件。 6.1.6.3  检查SPD的工作状态。SPD的状态指示器应与生产厂说明相一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1.6.4  检查SPD连接线的安装工艺。SPD两端的连接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超过0.5m,连接线的截面积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3的要求。 6.1.6.5  测试SPD接地线的接地电阻。 6.2  机电系统 6.2.1  机房 6.2.1.1  检查机房宜设置在所处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的LPZ1区及其后续雷电防护区内。 6.2.1.2  检查机房外墙内的钢筋应采取电气连接,检查机房的金属门、窗和金属屏蔽网与建筑物内的主筋应做可靠电气连接。 6.2.1.3  检查机房内设置的等电位连接带,其规格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3的要求。 6.2.1.4  检查机房内防静电装置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3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 6.2.1.5  检查机房内设备机柜、金属外壳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3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 6.2.1.6  检查机房内设备距外墙及柱、梁的距离不应小于1m。 6.2.1.7  检查机房的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6.1.6条要求。 6.2.1.8  检查进、出机房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应就近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6.2.1.9  检查机房的接地线应从共用接地装置引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6.2.2  收费系统 6.2.2.1  检查计重系统、收费系统及收费棚防雷系统宜共用接地装置,共用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宜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2的要求,测试其接地电阻。 6.2.2.2  检查收费亭、自动栏杆、信号灯、车道护栏、立柱、车道摄像机支撑架(杆)、地下通道的门、扶栏等所有的金属构件与收费岛共用接地装置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3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 6.2.2.3  检查收费亭内的金属机柜、各种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与收费亭内预留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电气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2.2.4  检查计重收费系统的设备外壳、金属框架、线缆的金属外护层或穿线金属管及相关的SPD接地等与收费岛共用接地系统连接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3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 6.2.2.5  检查进、出收费亭的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6.1.6条要求。 6.2.3  监控系统 6.2.3.1  检查可变限速标志、可变情报板、气象检测器、车辆检测器及监控摄像探头应处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内。 6.2.3.2  检查可变限速标志、可变情报板、气象检测器、车辆检测器及监控摄像系统传输线路、配电线路的敷设形式、屏蔽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 6.2.3.3  检查监控系统前端设备采取的独立接地与共用地网间距应符合附录D(规范性附录)表D.2的要求。 6.2.3.4  检查监控系统各路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端口处设置的SPD应符合6.1.6条要求。 6.2.3.5  检查监控系统配电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6.1.6条要求。 6.2.3.6  测试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可变标志的显示屏、机箱等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 6.2.4  通信系统 6.2.4.1  检查通信站、塔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应符合6.1.1、6.1.2、6.1.3条要求。 6.2.4.2  检查通信机房应符合6.2.1条要求。 6.2.4.3  检查通信线路的敷设形式、屏蔽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 6.2.4.4  检查埋地光缆上方埋设的排流线或架设的架空地线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符合设计要求,测试其接地电阻;检查光缆人、手孔处及引入机房前应将其缆内金属构件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 6.2.4.5  检查直埋电缆金属铠装层或屏蔽层的各接续点应保持电气连通,两端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 6.2.4.6  检查紧急电话机箱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6.2.4.7  检查通信系统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5.1.6条要求。 6.2.5  低压配电、照明系统 6.2.5.1  检查中心(站)变电所、配电房建筑物直击雷防护装置应符合6.1.1、6.1.2、6.1.3条要求。 6.2.5.2  检查引入高压架空供电线路在进入变电所、配电房前应转用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力电缆穿钢管埋地,埋地距离不小于50m引入变压器输入端。 6.2.5.3  检查配电房低压配电线路应采取TN-S型供电制式。 6.2.5.4  检查由配电房引出的各配电专线线缆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钢管埋地敷设,并应符合6.1.5条要求。 6.2.5.5  检查与外场设备连接的直埋电缆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两端就近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 6.2.5.6  检查高杆灯防雷引下线及接地体用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6.2.5.7  检查低压配电、照明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6.1.6条要求。 6.2.5.8  测试外场设备电源箱、配电箱、分线箱与安全保护接地的等电位连接电阻。 6.2.6  桥梁、隧道的机电系统 6.2.6.1  检查桥面敷设的供配电线路、信号线路、照明线路应采取屏蔽措施,其屏蔽层两端应接地,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 6.2.6.2  检查桥梁的供配电线路、信号线路、照明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6.1.6条要求。 6.2.6.3  检查隧道的车辆检测器、气象检测器、环境检测器、紧急电话系统、可变标志、闭路电视消防、监视等系统的防雷措施应符合6.2.3条要求。 6.2.6.4  检查隧道的环境检测设备、报警与诱导设施、通风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本地控制器的供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应采取屏蔽措施,其屏蔽层两端应接地,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 6.2.6.5  检查隧道的环境检测设备、报警与诱导设施、通风设施、照明设施、消防设施、本地控制器的供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6.1.6条要求。 6.2.6.6  检查隧道监控中心的防雷措施应符合6.2.1条要求。 6.3  加油加气站 6.3.1  检查油(气)罐、储气瓶组防雷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6.3.2  检查油(气)罐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放空管及安全阀等金属附件应采取电气连接并接地,测试其电气连接。 6.3.3  检查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及管道拐弯、分岔处应按要求设置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 6.3.4  检查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接地一次,测试其接地电阻。 6.3.5  检查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每隔20~30m作电气连接,当管道交叉且净距小于100mm时,应作电气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3.6  检查管道的法兰应作跨接连接,在非腐蚀环境下不少于5根螺栓可不跨接,测试法兰跨接的过渡电阻。 6.3.7  检查加油、加气管道与充装设备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应按要求共用接地,测试其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 6.3.8  检查加油、加气软管(胶管)两端连接处应采用金属软铜线跨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3.9  检查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车和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场地,应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测试其接地电阻。 6.4  测试阻值的要求 6.4.1  检测高速公路建筑物、机电系统、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6.4.2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采用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但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重要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Ω。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方法参见附录F(资料性附录)。 6.4.3  当建筑物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按各系统要求中的最小值确定。 6.4.4  当采取电气连接、等电位连接和跨接连接时,其过渡电阻不宜大于0.03Ω。 6.4.5  专设的静电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6.4.6  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6.4.7  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工作接地、安全接地、防雷接地当不共用时,工作接地、安全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防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资料性附录) 表 A.1防雷检测现场调查表 编号: 被调查单位名称 被调查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人 建(构)筑物高度 m/层 防雷等级 □ 一类 □ 二类 □ 三类 被检测装置处于 □LPZOA 区 □LPZOB区 □ LPZ1区 □LPZ2区 防直击雷措施 □有 □无 □其它 接闪器类型 □针 □带 □线 □网 □其它 防侧击雷措施 □有 □无 □其它 类 型 □均压环 □等电位联结 □其它 接闪器安装方式 □明设 □暗敷 □其它 接闪器高度 m 被保护物高度 m 需要保护的最大半径 m 接地引下线 根 锈蚀程度 □未 □锈蚀 □严重 □其它 接地形式 □共用 □联合 □独立 □其它 防雷电感应措施 □有 □无 □其它 类 型 □接地 □等电位连接 □其它 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有 □无 □其它 类 型 □管线埋地 □电涌保护 □其它 等电位连接 □有 □无 □其它 类 型 □星型 □网型 □混合型 □其它 电涌保护器(SPD) □有 □无 □其它 类 型 □电源SPD □信号SPD □其它 屏蔽及隔离措施 □有 □无 □其它 类 型 □空间屏蔽 □管线屏蔽 □其它 调查情况说明 调查时间 调查人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雷电防护区划分 A.1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将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 A.2  雷电防护区应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防护区、第二防护区和后续防护区,并符合下列规定: 注: :表示在不同雷电防护区界面上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表示起屏蔽作用的建筑物外墙、房间或其它屏蔽体 :表示按滚球法计算LPZ的保护范围 : 表示中间省略部分 图 B 建筑物雷电防护区(LPZ)划分 A.2.1  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A.2.2  直击雷防护区(LPZ0B):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A.2.3  第一防护区(LPZ1):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0B)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A.2.4  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A.2.5  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 表 C.1 资料类记录表 记录编号: 报告编号:台雷检字[2003]第( )共 8 页 第 1 页 受检单位名称 邮政编码 受检单位地址 前次报告 编 号 受检场所名称 联 系 人 受检场所地址 联系电话 委托单位名称 主 要 检 测 设备及编号 检 测 依 据 天 气 情 况 检测日期 综 合 评 定 检测人 复核人 表 C.2 现场检测示意图表 记录编号: 报告编号:台雷检字[2003]第( )共 8 页 第 1 页 测 点 平 面 示 意 简 图 备 注 注:根据检测场所一处一表。 表 C.3测试类记录表 记录编号: 报告编号:台雷检字[2003]第( )共 8 页 第 1 页 序号 检 测 项 目 标 准 要 求 实测结果 评 定 1 接 闪 器 保护范围 材料规格 搭接形式与长度 防腐状况 2 引 下 线 材料规格 根数 平均间距 搭接形式与长度 防腐状况 3 侧击雷防护 首道均压环高度 环间距离 连接状况 搭接形式与长度 4 接地装置 人工接地体规格 自然接地体 搭接形式与长度 防腐状况 5 SPD 安装位置与环境要求 SPD级间间距 运行状态 引线长度 引线线径 表 C.4 测试类记录表 6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材料、规格 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连接状况 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状况 长距离架空管道、桥架的接地状况 7 卸液台、充装台、加油机、管道、法兰盘 卸液头跨接状况 烃(油)泵 压缩机 冲装(抽残)枪 衡器 导静电接地桩 加油(机)枪 鹤管 法兰跨接状况 跨接点间距 8 油(气)罐 阻火器 呼吸阀 量油孔 罐壁(顶板)厚度 接地点数 接地点周长距离 接地线规格 通气管规格 通气管高度 放散管规格 放散管高度 表 C.5测试类记录表 低压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 低压供电线路入户方式 □埋地 □架空 低压供电制式 保护级数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状态指示器 参数 SPD型号 最大通流量Imax(KA) 标称放电电流In(KA) 电压保护水平Up(V) 工作电压Un(V) SPD安装位置 接地线长度(m)/规格(mm) SPD的漏电流(μA) SPD的启动电压(V) 冲击接地电阻值(Ω) 信号电涌保护器 线缆敷设方式 □埋地 □架空 保护级数 SPD型号 接口形式/SPD数量 安装位置 标称放电电流(KA) SPD接地线规格(mm2)/长度(m) 冲击接地电阻值(Ω) 天馈电涌保护器 线缆敷设方式 □埋地 □架空 保护级数 SPD型号 接口形式/SPD数量 安装位置 标称放电电流(KA) SPD接地线规格(mm2)/长度(m) 冲击接地电阻值(Ω) 表 C.6 测试类记录表 记录编号: 报告编号:台雷检字[2003]第( )共 8 页 第 1 页 序号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 实测结果( ) 评 定 续 前 第 项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表 D.1 接闪器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装置名称 标 准 要 求 接闪器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避 雷 针 针长1米以下:圆钢ø≥12mm; 钢管ø≥20mm,厚度≥2.5mm; 铜材有效截面≥50mm2。 针长1 ~ 2 米:圆钢ø≥16mm; 钢管ø≥25mm,厚度≥2.5mm; 铜材有效截面≥50mm2。 烟囱、水塔顶端针:圆钢ø≥20mm; 钢管ø≥40mm,厚度≥2.5mm; 铜材有效截面>50mm2。 避 雷 带 圆钢ø≥8mm; 钢管ø≥20mm,厚度≥2.5mm; 扁钢截面≥48mm2 ,厚度≥4mm; 铜材截面≥50mm2。 烟囱(水塔)顶部避雷环(带):圆钢ø≥12mm; 扁钢截面≥100mm2,厚度≥4mm。 避 雷 网 圆钢ø≥8mm; 扁钢截面≥48mm2,厚度≥4mm。 网格尺寸:一类≤ 5m 5m或6m 4m; 二类≤10m 10m或12m 8m; 三类≤20m 20m或24m 16m。 避 雷 线 镀锌钢绞线截面≥35mm2。 金属板屋面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金属屋面不宜作接闪器; 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厚度≥0.5mm; 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铁板厚度≥4mm; 铜板厚度≥5mm; 铝板厚度≥7mm。 钢管、钢罐 壁厚≥2.5 mm; 一旦遭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4mm。 防腐措施 热镀锌、涂漆、暗敷、不锈钢材质等。 搭接形式 与长度 扁钢与扁钢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圆钢与圆钢搭接:双面施焊时长度≥6倍直径,单面施焊时长度≥12倍直径; 圆钢与扁钢搭接:搭接长度为双面施焊≥6倍圆钢直径; 金属板采用搭接时,连接长度≥100mm。 保护范围 按GB50057规范滚球法计算,且符合GB50057表3.2.1要求。 安全距离 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接地装置与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相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按GB50057计算,≥3m; 避雷线与突出屋面物体间的距离按GB50057计算,≥3m。 表 D.2 引下线及接地装置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装置名称 标 准 要 求 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根数 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1根; 周长<25m,高度<40m的三类建筑物:≥1根; 其它情况:≥2根。 平均间距 一类≤12m,金属屋面或钢筋混泥土屋面的钢筋18~24m; 二类≤18m; 三类≤25m。 材料规格 明敷:圆钢ø≥8mm; 扁钢截面≥48mm2 ,厚度≥4mm; 铜材截面≥50mm2。 暗敷:圆钢ø≥10mm; 扁钢截面≥80mm2 ,厚度≥4mm。 烟囱(水塔):圆钢ø≥12mm; 扁钢截面≥100mm2 ,厚度≥4mm。 防腐状况 热镀锌、涂漆、暗敷、不锈钢材质等。 安全距离 独立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与被保护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按GB50057计算,≥3m 搭接形式 与 长 度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圆钢与圆钢搭接:双面施焊时长度≥6倍直径,单面施焊时长度≥12倍直径; 圆钢与扁钢搭接:搭接长度为双面施焊≥6倍圆钢直径; 柱筋内熔焊、紧固件紧固按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人工接地体 水平接地极:扁钢截面≥100mm2 ,厚度≥4mm; 圆钢ø≥10mm; 角钢截面≥100mm2 ,厚度≥4mm。 垂直接地极:角钢截面≥100mm2 ,厚度≥4mm,长度≥2.5m; 钢管管壁厚度≥3.5mm。 埋设深度:≥0.5m。 距建筑物的出入口或人行道≥3m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应敷设环形接地体。 自然接地体 圆钢:≥2×ø16mm; ≥4×ø10mm。 安全距离 独立装置的接地装置与被保护物的安全距离按GB50057计算,≥3m。 搭接形式 与 长 度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圆钢与圆钢搭接:双面施焊时长度≥6倍直径,单面施焊时长度≥12倍直径; 圆钢与扁钢搭接:搭接长度为双面施焊≥6倍圆钢直径; 自然接地体内熔焊、紧固件紧固按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表 D.3 防侧击雷及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装置名称 标 准 要 求 防 侧 击 雷 装 置 首道均压环高度 一类≤30m; 二类≤45m; 三类≤60m。 均压环环间距离 建筑物高度30m以下环间垂直距离≤12m; 建筑物高度30m以上环间垂直距离≤6m。 材料规格 扁钢≥100mm2, 厚度≥4mm; 圈梁外筋:圆钢ø≥12mm。 连接状况 建筑物天面和外墙的高大金属物构件须与防雷接地进行可靠连接。 搭接形式 与 长 度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圆钢与圆钢搭接:双面施焊时长度≥6倍直径,单面施焊时长度≥12倍直径; 圆钢与扁钢搭接:搭接长度为双面施焊≥6倍圆钢直径。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装置 等电位连接与材料规格 机房内安装的等电位连接带:铜或镀锌钢,截面积≥50mm2; 连接带与总等电位连接带连接线:绝缘铜芯导线,截面积≥35mm2。 LPZ0与LPZ1交界处等电位连接材料规格:铜线≥16mm2;铝线:≥25mm2; 钢材:≥50mm2。 LPZ1与LPZ2交界处局部等电位连接材料规格:铜线截面积≥6mm2;铝线截面积≥10mm2;钢材截面积≥16mm2。 屏蔽及埋地 第一、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入户低压线路埋地引入长度应按GB50057式3.2.3计算,≥15m。 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应与接地装置相连。 设备、设施 金属管道 接地状况 进出建筑物界面的各类金属管线与接地装置连接。 建筑物内设备管道、构架、金属线槽与接地装置连接。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顶端和底端与接地装置连接。 建筑物内设备管道、构架、金属线槽连接处作跨接处理。 架空金属管道、电缆桥架每隔25m接地一次。 屋内接地干线 材料、规格 ≥2处。 截面≥16mm2 。 电涌保护器SPD 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电涌保护器SPD 第一级:SPD连接相线铜导线≥16mm2;SPD接地连接铜导线≥25mm2 第二级:SPD连接相线铜导线≥10mm2;SPD接地连接铜导线≥16mm2 第三级:SPD连接相线铜导线≥6mm2;SPD接地连接铜导线≥10mm2 第四级:SPD连接相线铜导线≥4mm2;SPD接地连接铜导线≥6mm2 两端连接线长度宜≤0.5m。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接地电阻的测量 接地电阻的测量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所测得数据为工频接地电阻,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见附录F。 D.1  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原理 原理图见图E。 图 E 接线原理图 图中三个接线端子E、P、C分别接到接地体、电流探针和电位探针。其中E端子连接待测接地极,P端子连接电位极,C端子连接电流极。测量时,在C端子产生一个恒定电流I,该电流经电流极—大地—接地极—E,形成电流回路。只要x和d足够长,且具有合适的比例关系,通过测量E、P之间的电压U,其电压U和电流I的比值就是接地电阻R,即: R=U/I ………………………………(E.1) D.2  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D.2.1  C点、P点至E点的距离应符合所选测量仪器的要求。 D.2.2  测量时,要根据现场情况仔细选择C点,E点至C点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一定要通过地网的中心点G,即CE连线要垂直于地网边缘。 D.2.3  P点要选在C点至地网的中间,若对测量的数据有疑问时,可多选几个P点进行测量,再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得出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D.2.4  测量时,测试线一般要求不要互相缠绕。 D.2.5  测量时要避开地下的金属管道、通信线路等。如对地下情况不了解,可多换几个地点测量,进行比较后得出较准确的数据。 D.2.6  在测量屋面接闪器时,通常要加长E点的测量线,加长的测量线对小地网的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必须减掉加长线的线电阻,该线电阻可通过对比法得出或用电桥测出;如果是加长P点和C点的测量线,此时加长线的线电阻可忽略不计。检测时,加长线不应盘绕在一起。 D.2.7  在防雷检测中常采用两点法测量,其测得的接地电阻是待测接地极与辅助接地极之和,与待测接地极阻值相比,辅助接地极阻值可忽略不计。这种测量要注意的是辅助接地极一般选用的金属自来水管道系统,其管道接头处无绝缘措施;待测接地极其接地电阻较低时不适用。 D.2.8  对大型地网(如发电厂等)和特殊场所(如有严重干扰场所)接地电阻的测量,测量方法参方法见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E.1  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应按下式确定: R~=ARi      ………………………………(F.1) 式中:R~ ─ 接地装置各支线的长度取值小于或等于接地体的有效长度le或者有支线大于le而取其等于le时的工频接地电阻(Ω); A ─ 换算系数,其数值宜按图E.1确定; Ri ─ 所要求的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Ω)。 图 F.1 换算系数A 注: l为接地体最长支线的实际长度,其计量与le类同。当它大于le时,取其等于le。 E.2  接地体的有效长度应按下式确定:   ………………………………(F.2) 式中:le ─接地体的有效长度,应按图F.2计量(m); ρ─敷设接地体处的土壤电阻率(Ω·m)。 E.3  环绕建筑物的环形接地体应按以下方法确定冲击接地电阻: E.3.1  当环形接地体周长的一半大于或等于接地体的有效长度le时,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应为从与该引下线的连接点起沿两侧接地体各取le长度算出的工频接地电阻(换算系数A等于1)。 E.3.2  当环形接地体周长的一半l小于le时,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应为以接地体的实际长度算出工频接地电阻再除以A值。 E.4  与引下线连接的基础接地体,当其钢筋从与引下线的连接点量起大于20m时,其冲击接地电阻应为以换算系数A等于1和以该连接点为圆心、20m为半径的半球体范围内的钢筋体的工频接地电阻。     图 F.2 接地体有效长度的计量 环境调查 接受检测申请 确认仪器、设备状况 现场检查与测试 检测数据记录与整理 计算分析与结果判定 检测报告 接闪器 埋地线缆、管道 接地装置 LPZn LPZ2 LPZ1 LPZ0B LPZ0B LPZ0B LPZ0B LPZ0A LPZ0A LPZ0A LPZ0A N 说 明: 简图中标有“●”符号的为各检测点标志。 制定检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c) 多根水平接地体,l1 ≤l l l1 le (d) 接多根垂直接地体的多根水平接地体,l1 ≤ l 、l2 ≤ l、l3 ≤ l l l3 l2 l1 le (b) 末端接垂直接地体的单根水平接地体 le l (a) 单根水平接地体 le l l /le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5 1.0 1.5 A 2.0 2.5 3.0 ICS 13.260 K 09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 DB42/T 511—2008 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test code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f expressways 2008-11-20发布 2008-12-20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I _1104577347.unknown _1245593373.dwg _1245593536.unknown _1104577276.unknown
本文档为【DB42T_511-2008_高速公路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271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82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2-03-23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