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基础总结复习资料(详)

会计基础总结复习资料(详)

举报
开通vip

会计基础总结复习资料(详) 会 计 基 础 概 述:一、会计职业前景 二、授课的出发点及学习目的。 三、参加考试的必要性。 四、考试情况。 五、会计是干什么的。 六、怎么提供信息 七、会计 6要素、2等式、2报表。 八、教材基本框架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1、产生和发展。最早产生于西周。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2、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

会计基础总结复习资料(详)
会 计 基 础 概 述:一、会计职业前景 二、授课的出发点及学习目的。 三、参加考试的必要性。 四、考试情况。 五、会计是干什么的。 六、怎么提供信息 七、会计 6要素、2等式、2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 八、教材基本框架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1、产生和发展。最早产生于西周。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2、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是管理活动。  (三)分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1、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2)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职能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  (4)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 2、实施会计监督 (1)会计监督的三个方面:真实性审查 合法性审查 合理性审查 (2)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未来)、事中监督(正在发生)和事后监督(已发生)。 (3)会计监督的特点  3、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1)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2)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会计的其他职能 以工业企业为例。1、资金投入 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 2、资金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 (3)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 经济业务(交易),资金运动,经济事项,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单位内部发生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1、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  2、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存货、固定资产等):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四)资本的增减(所有者权益):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核算(收入、费用)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指的是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的费用。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利润)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一般来说,法人(或称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2、意义   (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3、作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否则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  例如,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计量,并按期(假设按5年)提折旧;否则,固定资产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要把未提取的折旧在清算前全部分摊。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季度、月度、半年度。这里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以后期间的差别,从而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季度、月度、半年度。这里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以后期间的差别,从而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时用的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对外提供报表时,应该折合成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一般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日常核算,但在向国内报送财务报告时,也要折算成人民币。 关系:   四项基本假设,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   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第三节 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1、含义2、种类 二、权责发生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三、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四、适用范围: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经济业务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1)10月10日销售同时收款   10月,即销即收    10月     2)10月10日收款,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约定12月10日交付商品     12月,预收账款      10月     3)10月10日销售,12月10日收款    10月,应收账款      12月     4)10月10日购入办公用品一批且付款    10月,即付即费     10月     5)10月10日预付明年全年房租     明年各月,待摊费用      10月     6)10月10日预提当月房租(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约定全年房租于年底一次付清)   10月,预提费用      12月   例题:某公司2008年6月份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销售产品一批,售价40,000元,货款尚未收回。 (2)预付下半年的财产保险费3,600元。 (3)摊销本月份负担的报刊费1,000元。 (4)支付上月份的水电费2,400元。 (5)预收销货款30,000元。 (6)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26,000元。 (7)预提本月借款利息400元。 要求:分别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计算本月份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收付实现制:收入=30000+26000=56000 费用=3600+2400=6000 利润=56000-6000=50000 权责发生制:收入=40000 费用=1000+400=1400 利润=40000-1400=38600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6 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一)资产  1、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1)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企业拥有或控制。(3)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3、分类(按流动性进行分类)   1)流动资产: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或一年内变现、出售或耗用。①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 ②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 ③存货 2、特征1)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企业拥有或控制。(3)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3、分类(按流动性进行分类)  (1)流动资产: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或一年内变现、出售或耗用。①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 ②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 ③存货 (2)非流动资产: ①长期股权投资 ②固定资产 ③无形资产 ④在建工程 4、确认条件(同时具备)(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赊销商品形成的应收账款 存货跌价 固定资产减值 (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决算前 (二)负债  1、定义: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特征  (1)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法定义务:赊购材料形成应付账款、向银行贷入款项形成借款、依税法应交纳的税款等   推定义务:企业销售政策中的售后保修服务  (2)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偿还方式:现金、实物资产、提供劳务  (3)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3、分类(按流动性进行分类)  (1)流动负债: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或一年内到期偿还的债务。   ①短期借款 ②各种应付及预收款项  (2)非流动负债  ①长期借款 ②长期应付款 ③应付债券  4、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与推定义务有关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净资产。   内容: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2、特征 (1)是一种剩余权益。只有清偿了所有的债务后,才可以把剩余的资产分给所有者。 (2)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3)所有者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3、分类(按其构成不同) (1)实收资本(或股本)(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1、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经济利益流入:日常活动--收入 非日常活动--利得 2、特征 (1)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而非偶发 (2)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 (3)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4)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流入,即为净收入。 (5)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即非追加投资引起。 3、分类 (1)按性质不同分   ①销售商品收入 ②提供劳务收入 ③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按主次不同分   ①主营业务收入(经常发生的、主要业务) ②其他业务收入(其他兼营业务) (五)费用  1、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经济利益流出:日常活动--费用 非日常活动--损失 2、特征 (1)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 (2)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导致所有权益的减少 (4)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3、分类 (1)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2)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六、利润  1、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重要指标。 2、分类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总结: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计量就是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确定会计要素的金额。  1、历史成本(过去发生的金额) 2、重置成本(现在重新取得需支付的金额) 3、可变现净值(将来可以流入的金额)4、现值(折现后的金额,即若干时期后的某一金额可算作现在的多少)5、公允价值(大家公认的公平金额)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一)定义 :会计科目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要求,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是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划分。资金运动第一层次划分是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第二层次划分是会计要素。 (二)意义:(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 (一)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类。   熟悉每一类中所包含的常用会计科目。(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如:原材料--钢材--圆钢       --水泥--白水泥           --黑水泥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有明细科目,如库存现金。 两者关系 :总分类科目: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提供总括性指标,统驭控制着明细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详细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提供详细、具体指标,具体化和详细说明总分类科目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以保证会计信息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统一和相互可比。  2、相关性: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常用会计科目介绍:P24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会计等式的内容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种类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特点 会计分录的概念、分类及编制方法 平行登记的概念及要求 第一节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   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来源渠道:所有者投入资本 债权人借入资金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反映企业某一时点上资产的分布和负债的构成。 会计基本等式的重要作用  1、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2、设置账户、试算平衡、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基本等式的重要作用  1、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2、设置账户、试算平衡、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一切交易或事项 1、对“资产=权益”的影响  ①等式左边一增一减;②等式左右同增; ③等式左右同减;④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1) +- (2)  +  + (3)  +       + ①等式左边一增一减; (4)  -  - ②等式左右同增; (5)  -       - (6)    +- (7)     +- ③等式左右同减 ④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8)     +   - (9)     -    + 二、收入-费用=利润  1、等式的建立(第二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说明:实际工作中应经过利得和损失的调整后等于利润。   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2、第二会计等式的作用 企业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三、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即两张基础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1、会计期初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会计期间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会计期末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会计期末企业对利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期末结账后会计等式又恢复到会计期初的形式。 第二节 复式记账 记账方法概念    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将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记账方法种类  1、单式记账方法:    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记账时重点考虑现金、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的发生。   2、复式记账方法: 一、复式记账法  (一)概念   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二)意义 (三)种类   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   目前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2世纪的意大利。在这一时期,西方封建社会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在商品交换中,为了适应借贷资本家管理的需要,产生了借贷一对矛盾的概念。借贷资本家以经营货币资金的借入和贷出为主要业务,对于借进的款项,记在贷主的名下,表示自身债务增加;对于贷出的款项,则记入借主的名下,表示自身债权增加。 借贷资本家:借:债权-应收款 贷:债务-应付款 (一)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贷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三)会计科目结构   1、资产类会计科目 计算公式: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2、权益类会计科目 计算公式: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类会计科目  成本类会计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均与生产产品有关,最终会转入库存商品,故该类会计科目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登记方法相同。    “生产成本”有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在产品成本,计算公式与资产类相同。 “制造费用”期末结转至“生产成本”后无余额。 4、损益类会计科目 (1)收入类会计科目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后该类账户一般无余额。 (2)费用类会计科目 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后该类账户一般无余额。 (四)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对应关系   经济业务的发生,导致会计科目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存在着对应关系的会计科目互称为对应科目。 2、会计分录 (1)概念   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要素:应借应贷方向,对应会计科目名称,应记金额 (2)分类 ①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②复合会计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 、“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3)编制步骤 ①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会计要素; ②确定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及增减; ③根据会计科目的性质确定记账方向; ④确定会计科目和金额的正确性。 (4)书写格式  一般是借方科目在上,贷方科目在下;借和贷要分行书写,并且文字与金额均应错开。   借:×××    ×××     贷:×××     ××× 例如: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库存现金    10,000 (六)试算平衡   1、含义: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的记录进行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2、分类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①含义:它是根据本期所有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②公式: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③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余额试算平衡法  ①含义:它是根据本期所有会计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②公式: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③依据:会计恒等式 实际工作中,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  例外情况: ①漏记某项业务 ②重记某项业务 ③业务记错账户; ④业务颠倒记账方向;⑤借贷方偶然一多一少相互抵消。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一)关系  1、联系(1)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2、区别:(1)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2)作用不同。 (二)平行登记  1、概念:每项经济业务事项,相关总分类科目和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均要进行登记。  2、要求  (1)依据相同 (2)方向相同 (3)期间相同 (4)金额相等 第四章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原始凭证的概念、种类及填制 记账凭证的概念、种类及填制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一)概念: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任何单位办理一切经济业务,都要经办人员或有关部门填制或取得能证明经济业务内容、数量、金额的凭证。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和基本环节,也是对经济业务进行日常监督的重要环节。  会计凭证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会计凭证是表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和完成的证据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  (2)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3)会计凭证是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二)种类  按会计凭证填制的程序和用途分,可以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都是会计凭证,但两者有所不同: 1、原始凭证  ⑴记录的是经济信息,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⑵由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经办人员填制或取得;  ⑶内容不同,格式各异,种类繁多,对应关系不直观; 2、记账凭证  ⑴记录的是会计信息,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⑵由企业会计人员根据所取得的原始凭证填制,用来登记账户;  ⑶将原始凭证中的一般数据转化为会计语言,介于原始凭证和账簿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登记明细分类账户和总分类账户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第二节 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概念:“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它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始资料,是记账的原始依据。如购买原材料时供货单位提供的发票、出差乘车的车票、住宿费发票等。凡是不能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各种单据、文件,如购货合同、请购单、费用预算等,都不属于原始凭证,不能作为记账的原始依据。 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一)按照来源不同分类  1、外来原始凭证   从其他单位或个人处直接取得。   外来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   如:供货单位开给的发票、收款单位或收款人开给的收据、出差乘坐的车船票、从银行转来的收付款通知及其他结算凭证等。 2、自制原始凭证   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或人员自行填制。   入库单──保管部门验收材料时由仓库保管员填制 领料单──生产部门向仓库领用材料时填制 报销单──由报销人员填制,出纳员据以付款 注意:在判断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时,并不以是企业自行填制还是外部单位填制作为判断标准的,而应从其证明的效力是来自于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作为标准,如发票。 二)按照填制手续和内容不同分类  1、一次凭证  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  所有的外来原始凭证和大部分的自制原始凭证都属于一次凭证。  如收料单、领料单、借款单、发票。 (2)累计凭证  一定时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  填制手续是随着经济业务发生而分次完成的,它主要是适用于一些经常重复发生的,且有消耗定额或计划的经济业务。  如工业企业使用的限额领料单,它可以在核定的限额内多次领用材料,并可以多次记载有关的业务内容。 3、汇总凭证  又称原始凭证汇总表,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  如根据同类原始凭证定期编制的“发料凭证汇总表”、“工资汇总表”、“现金收入汇总表”等。 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一般为自制凭证。 (三)按照格式不同分类  1、通用凭证   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   通用凭证的使用范围,因制作部门不同而异。可以是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也可以是全国通用。   如全国统一的异地结算银行凭证,部门统一规定的收料单、领料单,地区统一规定的发货单等。 2、专用凭证   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   如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折旧计算表、借费单、工资费用分配表等。 三、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原始凭证名称(江苏省增值税专用发票);  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3、凭证的编号;  4、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抬头人);   5、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  6、填制单位签章(红章,代表开据单位);  7、有关人员签章(部门负责人、经办人员);  8、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  9、凭证附件。 四、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记录要真实 2、内容要完整 3、手续要完备 4、书写要清楚、规范  5、编号要连续 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7、填制要及时 五、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一)一次凭证的填制  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经办人员填制,一般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反映若干同类性质的经济业务。  1、收料单  2、借款单 (二)累计凭证的填制  一定时期内不断重复地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的凭证,由经办人员重复填制。  限额领料单 (三)汇总凭证的填制  将一定时期内若干份记录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集中反映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发料汇总表 六、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经济业务发生时,由外单位经办人员填制。 七、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1)完全符合要求,及时据进行核算;(正确) (2)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负责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再办理正式核算;(错误,但不严重) (3)不真实、不合法,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错误严重且违法)  第三节 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概念   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一)按内容分  (1)收款凭证   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2、付款凭证   付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  对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相互划转的收、付款业务,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3、转账凭证   转账凭证是指用于记录不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会计凭证。 (二)按照填列方式分类  1、复式凭证   是指将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的一种凭证。   前述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都是复式凭证,是实际工作中应用最普遍的记账凭证。   复式凭证可集中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科目对应关系,便于分析对照,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全貌,减少了凭证数量,但不利于会计人员分工记账。  2、单式凭证   是指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账凭证。   填列借方科目的称为借项记账凭证,填列贷方科目的称为贷项记账凭证。 三、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记账凭证的名称。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3、记账凭证的编号。  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 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  7、记账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9、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签章。 四、记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内容填写完整 2、连续编号 3、收发室清楚、规范 4、填制依据  5、除结账和更正错账外,均应附原始凭证 6、发生错误应重新填制   7、空行的注销 (二)收款凭证的编制要求 【例1】企业2008年5月20日销售货物一批,价款4万元,收到购买单位支票一张,收讫4万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 (三)付款凭证的编制要求 【例2】2008年6月20日购入甲材料一批,买价30000元,开出支票一张支付购料款。   借:原材料——甲材料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例3】2008年7月25日,将当日多余的现金35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5000     贷:库存现金     35000 (四)转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例4】企业2008年5月31日计提当月折旧2万元,其中生产车间计提折旧15000元,厂部管理部门计提折旧5000元。  借:制造费用     15000     管理费用       5000     贷:累计折旧       20000 五、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1、内容是否真实。 4、金额是否正确。  2、项目是否齐全。 5、书写是否正确。  3、科目是否正确。   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才能据以登记账簿。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1、会计凭证的概念  2、会计凭证传递的内容  (1)规定传递线路  (2)规定传递时间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1、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2、会计凭证封面注明相关信息。  3、加贴封条,防止抽换。 4、原始凭证较多时可单独装订。  5、严格遵守会计凭证保管期限要求。 第五章 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的概念及种类 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记账规则 账簿的登记方法 对账 错账的查找与更正方法 结账 第一节 会计账簿概述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1、定义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  2、意义  (1)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2)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3)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4)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二、会计账簿与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实际工作中,两者不作严格区分。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 1、左方为借 (1)、登记资产、成本、费用账户增加额 (2)、登记权益、收入账户减少额 2、右方为贷 (1)、登记资产、成本、费用账户减少额 (2)、登记权益、收入账户增加额 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日期、记账凭证编号、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三)账簿与账户的关系  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账簿序时、分类地记载经济业务,是在个别账户中完成的。因此,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真实内容。  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三、会计账簿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序时账簿  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适用: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2、分类账簿  对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类别而设置的分类账户进行登记的账簿。 分类账簿 1、总账 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 2、明细账 按照明细分类账户分类登记 分类账簿提供的核算信息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3、备查账簿  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  表外账簿,其记录与编制会计报表无直接关系。 (二)按账页格式分类  1、两栏式账簿   两栏式账簿是指只有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金额栏目的账簿。   适用:材料采购、应收票据等 2、三栏式账簿   三栏式账簿是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基本栏目的账簿。   适用:各种日记账、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 三栏式账簿 1、设对方科目 2、不设对方科目 (摘要栏和借方科目栏之间是否有 “对方科目”栏) 3、多栏式账簿   多栏式账簿是在账簿的两个基本栏目借方和贷方按需要分设若干专栏的账簿。  适用:收入、费用明细账(管理费用明细账、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 4、数量金额式账簿   数量金额式账簿的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栏目内,都分设数量、单价和金额三小栏,借以反映财产物资的实物数量和价值量。   适用: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明细账 (三)按外型特征分类 1、订本账  订本账是启用之前就已将账页装订在一起,并对账页进行了连续编号的账簿。  适用:总账、日记账 2、活页账  活页账是在账簿登记完毕之前并不固定装订在一起,而是装在活页账夹中。当账簿登记完毕之后(通常是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之后),才将账页予以装订,加具封面,并给各账页连续编号。  适用:各种明细账 3、卡片账  卡片账是将账户所需格式印刷在硬卡上。  严格说,卡片账也是一种活页账。  适用:企业一般只对固定资产明细账的核算采用卡片账形式,也有少数企业在材料核算中使用材料卡片。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登记规则 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1、封面  主要用来标明账簿名称、记账单位和会计年度。  如总分类账、各种明细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至少4类账簿  2、扉页  “账簿启用登记表” 3、账页  是账簿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  ①账户的名称  ②登记账户的日期栏  ③凭证种类和号数栏  ④摘要栏(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  ⑤金额栏(记录经济业务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⑥总页次和分户页 二、会计账簿的启用   在启用会计账簿时,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并在账簿扉页上附启用表,表内详细载明:单位名称、账簿名称、账簿编号、账簿页数、启用日期、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有关人员的签章和单位公章。 更换记账人员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在交接记录内填写交接日期和交接人员姓名并签章。启用订本式账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账页,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号页码,另加目录,记录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 三、会计账簿的记账规则  1、登记及时,内容完整  2、做出记账标记  3、书写规范  4、使用规定的笔墨 5、按规定使用红色墨水  6、连续登记  7、结出余额  8、正确办理转页手续 9、实行电算化的单位,总账和明细账应当定期打印。 第三节 会计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一、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一)库存现金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库存现金日记账的格式   现金日记账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库存现金每天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的账簿,其格式有三栏式和多栏式两种,都必须使用订本账。 2、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出纳人员根据同现金收付有关的记账凭证,按时间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并根据公式,逐日结出现金余额,与库存现金实存数核对。 收入方 1、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2、部分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支出方 库存现金付款凭证  借、贷方分设的多栏式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是:先根据有关现金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收入日记账,根据有关现金支出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支出日记账,每日营业终了,根据现金支出日记账结计的支出合计数,一笔转入现金收入日记账的“支出合计”栏中,并结出当日余额。 (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银行存款日记账是用来核算和监督银行存款每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的账簿。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和币种分别设置,每个银行账户设置一本日记账。   收入方 1、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2、部分库存现金付款凭证 支出方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二、总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一)总分类账的格式   总分类账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以提供总括会计信息的账簿。总分类账最常用的格式为三栏式,设置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基本金额栏目。 (二)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总分类账可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也可以根据经过汇总的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等登记。 三、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一)明细分类账的格式  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   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栏目,用以分类核算各项经济业务,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簿,其格式与三栏式总账格式相同。   适用于只进行金额核算的账户,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债权债务结算账户。 2、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是将属于同一个总账科目的各个明细科目合并在一张账页上进行登记,即将借方或贷方再细分出若干栏目。   适用于成本费用类科目的明细核算,如生产成本、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等。  3、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其借方(收入)、贷方(发出)和余额(结存)都分别设有数量、单价和金额三个专栏。   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数量核算的账户,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4、横线登记式明细分类账   横线登记式明细分类账是采用横线登记,即将每一相关的业务登记在一行,从而可依据每一行各个栏目的登记是否齐全来判断该项业务的进展情况。   适用于登记材料采购、应收票据和一次性备用金业务。 (二)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明细分类账可根据管理需要,依据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逐日逐笔或定期汇总登记。   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等明细账应逐日逐笔登记;   库存商品、原材料、产成品收发明细账以及收入、费用明细账可以逐笔登记,也可定期汇总登记。 对于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的登记说明:  1、只设置借方栏的:   平时借方栏正常登记,若需登记贷方栏,可以用红字的借方栏登记,表示冲减。  2、只设置贷方栏的:   同上类似登记 (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要点:同据-依据相同     同期-期间相同     同向-方向相同     等额-金额相等 第四节 对账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指对账簿、账户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通过对账,应当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一、账证核对 会计账簿 ~ 会计凭证:1、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 日记账~收、付款凭证 总 账~记账凭证 明细账~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 二、账账核对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 1、总账借方发生额合计 ~ 贷方发生额合计(试算平衡) 2、总账借方余额合计 ~ 贷方余额合计(试算平衡) 3、总账余额 ~ 所属明细分类账余额合计(平行登记) 4、总分类账 ~ 序时账 5、明细分类账 ~ 明细分类账 三、账实核对 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账面余额 ~ 实有数额 1、库存现金  每天  2、银行存款  一般至少每月一次  3、各项财产物资  定期核对  4、有关债权债务  定期核对 第五节 错账更正方法 一、错账查找的方法  1、全面检查:全部账目逐笔核对  (1)顺查法  按照记账的先后顺序查找,工作量大,适用于错账较多,难以确定查找方向与重点范围的情况。  (2)逆查法   与记账顺序相反,逆向查找错误,能减少工作量,实际使用较多。 2、局部抽查  (1)差数法  (2)尾数法  (3)差额除2法  (4)差额除9法    数字写小、数字写大、数字颠倒 二、错账更正方法 (一)划线更正法  用红线划销原错误记录,重新登记正确记录的更正方法。  一般适用于会计账簿记录中文字错误或结账前发生的过账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只是账证不一致的错误。 更正时,先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整个数字)上划一条红线注销,并使原来的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在错误文字或数字上方空白处用蓝字或黑字填上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在更正处由记账人员盖章。 (二)红字更正法  红字冲销法是指用红字凭证冲销原错误会计凭证,以更正或调整原会计账簿记录的一种方法。 1、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错误并已登记入账  (1)用红字编制一张内容与错误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第X号凭证错账,用红字金额记入有关账户并登记入账,以冲销原来的错误记录;  (2)用蓝字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中注明更正某月某日第X号凭证错账,并记入有关账户。 2、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账户正确,但所填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将多记金额(错误金额大于正确金额的差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注明冲销某月某日某号记账凭证多记金额,然后据以登记入账。 (三)补充登记法  补充登记法是指在原记账凭证的基础上再补充编制一张记账凭证,以调整原错误记录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 更正时,将少记的金额(错误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差额)用蓝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注明补充登记某月某日某号记账凭证少记金额,然后据以登记入账。 第六节 结账   结账就是在会计期末(月末、季末、年末)将本期内所有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以后,计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结账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 ①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 ②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 一、结账的程序  1、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  2、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  3、将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  4、结算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并结转下期。 二、结账的方法  1、对不需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的账户。  2、日记账和需要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明细账。  3、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某些明细账户。 4、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出月末余额。    注:以上前3条是对明细账或日记账的要求,第4条是对总账的要求。   5、年度终了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要将其余额结转下年,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账户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注意:只有12月末即年底才需要划通栏双红线。 第七节 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一、会计账簿的更换   会计账簿的更换通常在新会计年度建账时进行。一般来说,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但有些财产物资明细账和债权债务明细账由于材料品种、规格和往来单位较多,更换新账,重抄一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可以不必每年更换。各种备查账簿也可以连续使用。 新旧账簿有关账户之间
本文档为【会计基础总结复习资料(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018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金融会计考试
上传时间:2012-03-19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