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

举报
开通vip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第五讲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 第一节 何谓结构和结构主义 一、何谓结构 结构:在直接感受到的经验之下潜藏的各种社会安排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结构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或者不同过程之间稳定的关系网络。 只要各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就会产生有规则、有秩序地构成的结构。 多种结构(structures)所构成的整体,就是系统(system)。 一个结构借助关系(relation)来确定,一个系统则借助有关部分之间的沟通(communication)活动来界定。 结构分析研究系...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
第五讲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 第一节 何谓结构和结构主义 一、何谓结构 结构:在直接感受到的经验之下潜藏的各种社会安排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结构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或者不同过程之间稳定的关系网络。 只要各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就会产生有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有秩序地构成的结构。 多种结构(structures)所构成的整体,就是系统(system)。 一个结构借助关系(relation)来确定,一个系统则借助有关部分之间的沟通(communication)活动来界定。 结构分析研究系统内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功能(function)分析则研究系统内不同部分之间的沟通活动。 结构在哪儿? 无意识的心智之中——弗洛伊德 物质关系之中——马克思 神话或者语言的符号关系之中——列维-斯特劳斯,索绪尔。 二、社会结构 可以把被观察的现象当做一个指定类型,如角色、阶级、价值担当、社会性别、社会等,的一系列组成单位来分析; 这些单位之间彼此存在相当明确的关系; 单位间的这些关系结合在一起,使被观察现象具有一种独特的模式,需要把这个模式理解为一个总体; 这样一个关系模式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三、结构主义的基本理念 形式主义 普世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悖论性结合 去主体中心 四、结构观念进入社会学理论思考的路径 建构主义:结构是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是人的行动的突生性后果; 方法论意义上的,即观察的范畴:社会结构不一定是实体的,亦不一定是建构主义的,是呈现在社会学家脑海中的一个概念,涵括所有有规律的、持久的关系面相,同时排除了不可预测的关系面相。柏拉图的ideal,拉德克列夫-布朗的方法,Simmel,G.的形式社会学。 实在论或本质主义:欧陆传统。结构是隐藏于外在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象下的决定性因素,支撑它的是日常社会经验与信念等假象,实在隐藏在假象和意识之下,社会学家应该还原这个本质的决定性的力量。 第二节 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经济基础vs.上层建筑 矛盾论 二、涂尔干的结构主义 社会分工背后的结构主义:功能的相互依赖关系 原始分类的结构主义:知识的结构 三、弗洛伊德的强制性思维 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弗赖堡(现捷克,原在奥匈帝国)一个犹太人家庭,在维也纳学医。提出精神错乱是心理原因而非生理原因。创造精神分析法。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性本能(sex instinct)vs.自我维存本能(instincts of self-preservation)——他人依恋vs.自我依恋——生殖/性爱本能(生本能)vs.攻击性、自毁性/仇恨本能(死本能)。 本我vs.自我vs.超我 对内在结构冲突的解读方式:梦、失言、玩笑和生理症状。 四、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弗尔特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年),瑞士语言学家,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先驱者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 语言(language)与言语(parole):语言是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语言系统或结构,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是使具体语言行为成为可能的总体结构和一般规则;言语是进入实际使用阶段的个人言语行为。 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由具有心理性质的语音形象和概念内容两个部分相联结而成的,语音形象即“能指”,概念内容即“所指”。 五、列维-斯特劳斯的原始思维 人性永恒不变,原始人与现代人无异。 心智的无意识活动给内容强行规定了形式。 要对所有制度与风俗做出解释,需要理解潜藏在特定制度与风俗下的无意识结构。 外婚制与乱伦禁忌关系不是出于心理需求也非出于生理诉求,而是受作为无意识结构的交换原则的决定。血亲婚姻造成的是内循环,无助于社会的生产,没有交换就没有社会。 结构的四个特征: 系统特征。结构由一定量的元素组成,任何元素的变化都影响到其他元素。 元素之间的关系能够转换,能够反复出现在不同领域。 元素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一个元素发生变化,人们可以预测结构作何反应。 结构的存在意味着社会生活的所有元素在原则上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节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一、概况 Anthony Giddens(1938-),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前院长,布莱尔政府智囊团成员。 吉登斯试图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进行整合,再建构社会理论。马克思、韦伯、涂尔干、齐美尔、帕森斯、符号互动理论、沟通行动理论、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学、心理学,等等,都对吉登斯产生了影响。 吉登斯基于英国传统,从个人主义角度,糅合韦伯的诠释学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和常人方法学,对社会的构成做近建构主义的解释。 吉登斯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结构和行动的关系,思考结构和行动之间的二重性是如何可能的,并以之来分析现实社会的构成,包括风险社会的生成逻辑。 二、结构化理论 结构:行动者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互动语境”中所利用的规则(rules)和资源(resources)。这些规则和资源即结构在互动中得到再生产。 结构是一系列的中介性规则和资源,但它并不具有具体的时空存在,而是一种“主体不在场”的“虚拟秩序”和表现在社会系统中的“结构性特征”(structural property)或——更为精确地说——“结构化特征”(structuring property),主要以如下三种形式存在:作为“怎样做某件事情”的知识以记忆痕迹的形式存在于社会行动者的意识——主要是实践意识——中,作为由这种知识反复发动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实践而存在,作为这些实践生产所预设的能力而存在(Giddens,1979:64)。 规则:行动者在各种环境下理解和使用的“可归纳而得的程序”,一套或清楚或模糊的行动程式和方法论或技术。规则(1)经常用于谈话、互动仪式和个人的日常例行性活动中,(2)行动者策略性地理解和掌握,是合格行动者的“库存知识”的一部分,(3)是非正式的,(4)在互动中具有可变性。如何利用和建构规则,体现了行动者的资格能力。 资源:行动者用来处理事务的工具。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组织能力方面的。掌握和利用资源,产生权力。行动者能对资源相机地重新组合、动员,为我所用。 规则和资源是中介性的和可转化的,是社会关系的纽带。 结构 各种形态 社会系统 规范性规则(合法性)——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裁决 配置性资源(控制)—— 实现目标的手段————权力 权威性资源(控制)—— 实现目标的手段————权力 解释性规则(意义)——解释框架和库存知识—— 沟通 在这里,结构是行动者互动时可以使用的东西,而非外在的挤压行动者的“社会事实”。 制度:社会当中跨越时空的互动系统,是在“社会中历经时空而深层次积淀下来的”东西。在较长时间的确切的地点中,当规则和资源被再生产时,就可以说制度就存在于一个社会中了。 符号秩序:解释性规则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规则和资源。 政治制度:权威性资源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资源和规则。 经济制度:配置性资源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资源和规则。 法律制度:规范性规则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规则和资源。 结构性原则(structural principles):各个社会或者社会总体在结构上的一般性特征,是实现社会系统整合的基础。不同的结构性原则的社会,具有不同的形态:部落社会、阶级分化社会(农业社会)、现代民族国家。 系统:结构的制度性聚合的跨越时空边界的再生产。与结构不同,系统横向地存在于时空之中;系统虽然不是结构,但具有结构即结构性特征,是结构丛(制度是其体现在社会系统中的最具跨越性、最为持久的形式)通过实践在时空中聚合、束集的结果,因此,虽然系统还具有其他的特征,但结构性特征是系统构成的最重要的规定性特征,人类生存其间的世界之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系统形式,根本原因在于不同行动者在作为总体的结构丛中凸显了某一方面的“结构性原则”的结果(吉登斯,1998a:266)。 能动者 例行化:本体性安全的获取,本体性焦虑的驱除 话语意识-实践意识-无意识 行动的反身性监控(reflexive-monitoring of action) 反身性自我调控(reflexive self-regulation) 结构二重性(duality of structure)和双重诠释学(double hermeneutics) “结构二重性”:结构既是社会实践中的行动者的行动结果,又是其中介。换言之,行动与结构之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循环的与相互建构的关系,这种循环性是社会得以构成和变化的根本机制,是社会生活基本的、构成性的特点。 理解吉登斯的这个概念的最合适的方式也许是把它比喻为一个个体和社会、行动和结构、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相互融合的熔炉,或者是一架这些因素包括意外后果在其中生产和再生产、蒙在“黑箱”中不可洞察的的精巧的孵化器,个体创造历史的理性能力在其中彰显,这种理性能力的有限性在其中昭示,意外后果在其中繁衍,结构和社会系统在其中构成、变迁,地方性的行动情境在其中跨越时空的边界,跨越时空的边界的因素在其中构成地方性行动的情境…… “双重诠释学”表征的是社会科学同其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阐释和相互建构的关系,即:一方面,“社会学知识的发展依赖于外行能动者的观念;另一方面,在社会科学的元语言中创造出来的术语又重新进入它们最初由之提取出来,并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行动领域中去。”(Giddens,1990/2000b:15/13) 意外后果与风险社会 “结构二重性始终是社会再生产跨越时空的连续性的主要根基,反过来,它又是行动者身处并构成日常社会活动绵延的反身性监控过程的前提。不过,人的认知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行为流持续不断地产生出行动者意图之外的后果,这些意外后果又可能以某种反馈的方式,形成行动的未被认识到的条件。人类的历史是由人的有意图的活动创造的,但它并不是某种合乎意图的筹划;它总是顽固地躲开人们将其置于自觉意识指引之下的努力。虽说如此,人类还是始终不断地作着这样的尝试。环境告诉人们,人类是唯一能认识到自己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动物。这样的境况既含有威胁,又带着希望。人类正是面对这种威胁和希望,进行着他们的尝试。”(吉登斯,1998a:91) 这段精彩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社会生活中“反身性”的三种维度之间的博弈情形,也充分展现了吉登斯的虽在逻辑上充满悖谬但在实践上却十分迷人的结构化理论的风采:一方面,行动者竭力提升自己的理性能力,试图对自己的行动以及行动情境进行全景式反身性监控,以有效地控制住行动后果,使之能遂人愿;另一方面,结构二重性恰恰又给予了人类理性这种希望,让人参与社会结构的形塑和变革并成为这种变动的根本动力,还偶然性地让人们从“自我实现的预言”中品尝到理性的甜蜜;但是,与此同时,结构二重性又努力遮蔽住自己的真实面孔,保持自身的神秘性,“经常以迂回曲折的方式确定了一些条件和结果”(吉登斯,1998a:444),使理性在其跟前总显得捉襟见肘;在其转化机制中,行动者本以为是万无一失的行动却总会遭遇到始料未及的情境,从而生产出完全意料之外的后果;不仅如此,结构二重性还把这些意外的后果吸纳进其新一轮的循环中,创造出与行动者的初衷愈行愈远的结果和社会情境;更为吊诡的是,即使是行动的反身性监控这种理性化力量亦不可以逃脱结构二重性的魔掌,都无可豁免地被置于结构与行动之间的无尽循环中,成为生产它欲图控制的不确定因素的始作俑者之一。 乌托邦现实主义 第四节 布迪厄的结构主义的建构主义 三、基本思想 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大,左派倾向明显,关注弱者的生存处境。 结构主义的建构主义,同斯特劳斯保持一定距离,但总体上在结构主义的传统中。结构制约和限制了意志,但同时,人们利用其思考、反思和行动的能力来建构社会和文化现象,他们在现存结构的限制中进行建构。用于文化和与社会的结构,它们独立于行动者并引导着其行动,然而它们也创造着选择、可能性以及为富有创造性的行动与新颖、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提供了方法。 试图把历史主义与理性主义、结构主义与行动主义融为一体,强调生成性。 四、基本概念 「场域」(champs / field):一个社会被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场域,在这些不同的场域(已经结构化了的一些场所)展开一些为了特定目标的竞争。“场域”有田野的意思。布氏从人类学起家,自然受到田野方法非常深的影响。 场域不是一个实体存在,而是一个虚拟空间,一个分析工具,一个在各个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想象上的领域,场域其实有边界,但是各个在特殊场域内的行动者,都难以说清楚场域为何,但是如果他真的从属于各个场域,就会知道该怎么作,谁是老大,谁在挑战。 场域本质上是一个功利斗争的空间,利益的争斗和权力的获取和再生产是其核心目标。权力场域是元场域(meta-field)。每一个场域都存在斗争,存在为争夺界定场域的权力的斗争 场域是一个关系结构,是行动者之间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本开展斗争和争夺的空间。 “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正是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厉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33-4) 惯习(habitus):在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的行动的关键原则。Habitus中文严格说没有对应翻译,该字是布氏根据罗马文改用而来,具有习惯、习性的意味,但不是单纯反射性的习惯(habits),而是一个透过长时间生活实践,累积下来的,视为理所当然的一种习性,诸如中国人觉得吃米饭才算吃饭,吃汉堡不算。放到社会阶层与场域理论去看,当在特殊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个体,自然受到该环境文化深刻影响,很多日常生活视为当然的东西,未必在另一个环境视为当然。比如,一个没落王孙,虽然经济无法支持,但仍有深刻对精英生活怀念,无法降格习惯庶民生活。 “惯习”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指涉的是人在具体历史情境中接受社会化所形塑成的性情倾向系统。这种性情倾向系统是个人在其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形塑而成的,是被社会实践“结构化的结构”(structured structures),亦是使社会实践得以结构化的“结构”(structuring structures)。具体地说,它是个体能动者在由其文化取向、个人生活轨迹以及个体适应社会互动游戏的能力等因素结构化而成的那些即时性和临时性的(improvisation)过程中产生的,并向个体身体化和内化的结果,作为个体的心智结构的构成性部分在无意识层面上发挥作用。从这些界定可以隐隐断定,“惯习”是一个历史主义的概念。 “惯习”是在特定的场域中形塑而成的,“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或一系列彼此交织的场域,它们彼此交融或歧异的程度,正是惯习的内在分离甚至是土崩瓦解的根源)固有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个体的惯习所表征的正好是该个体在特定场域中的地位和处境,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在特定场域中所生成的游戏感、厉害感即实践感,这些感觉暗含了个体参与场域游戏的“趋向和能力”(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61)。 但是,惯习对于场域而言并不仅仅处于这样一种被形塑的消极地位,特定惯习既内在于某特定场域,又外在于这一场域。某特定惯习并不是完全受某一特定场域的形塑,还受着特定个体和群体的其他方面的因素以及其他生活情境——惯习持有者同时会生活在多种关系网络中——的影响,布迪厄在《实践理论大纲》(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1972)中就指出,惯习是那些一直延续到当下的过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幼儿期教育的影响,虽然以后的经验会对之作不断修改,但还是受最早期经验的支配。 惯习也不全然是对特定生活情境的刺激的反应,而是各种策略性行动的一个环节,包含着人之理性能力的因素。是故,惯习一方面是权宜性的和临时应付性的,另一方面又是这类行动的长期积累的产物,“某个个人对他人哪怕是最细微的‘反应’,也是这些人及其关系的全部历史孕育出来的产物。”一方面是灵活的,具有“转换能力的”——“由于惯习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它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地强化,或是调整自己的结构”,能“根据场域引发的游戏,不断地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可以从适应某一场域转到对另一场域的适应,另一方面又正是这种灵活性赋予其持久性和稳定性,它作为“铭刻在自我的社会建构中”的一种形态,能变成一种“反身性自我监控的习惯”,发挥着对外来信息进行过滤的作用。 惯习对场域还具有非常显性的建构作用,二者之间“又是一种知识的关系,或者说是认知建构的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你去投入、去尽力的世界。”(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72)“情境强加给我们的力量有一部分正是我们赋予它的,我们可以去改变对情境的感知理解,从而改变我们对它的反应。这使我们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通过位置和性情倾向之间的直接契合关系而发生作用的决定机制,进行监督和控制。”(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81) 在特定的结构条件下,它甚至能彻底地改变场域的结构。换言之,惯习通过改变自身而改变场域的各种构成,如场域的边界,自身在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立场,自身的资本结构和数量,场域的关系构成,等等。这种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不仅特定能动者的资本类型本身是其惯习的产物,而且特定场域的专门特征也是将在该场域中运作的能动者的惯习具体化的那一客观化历史。 资本(capital):场域的边界不在于场域本身,而取决于场域参与者,即具有一定资格能力的行动者,以及这些行动者所具有的惯习、行动能力,所掌握的资本的数量、类型和结构。资本是可以用来交换和再生产利益和权力的象征物。 这种权力斗争本质上是一种资本之争,资本既是争斗的目的,同时也是争斗的手段,其胜负最终受争斗者所掌握的资本的类型、结构和数量决定:如果把场域比作一个游戏空间,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游戏者之间力量关系的状况在决定某个场域的结构。……她所采取的每一步行动,……取决于她拥有的资本的数量和结构。”因此,不同的资本形式的构成及其在各种活动场域中的可转换性就成为了场域研究的核心主题。 三种基本的资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参与竞争的资本的类型决定了场域的性质,决定了参与场域的人的资格能力。 双重历史性(double historicity):“惯习,作为一种处于形塑过程中的结构,同时,作为一种已经被形塑了的结构,将实践的感知图式融合进了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之中。这些图式,来源于社会结构通过社会化,即通过个体生成过程,在身体上的体现,而社会结构本身,又来源于一代代人的历史努力,即系统生成。……实践理论是一种普遍人类学,它考虑到了认知结构的相对性,同时继续承认行动者普遍作用于这类历史结构的事实。” “社会现实是双重存在的,既在事物中,也在心智中;既在场域里,也在惯习中;既在行动者之外,又在行动者之内。” “在布迪厄看来,人的感知和思想模式是在人的长期社会生活中,经历史实践活动的反复循环的感染,行动者将其亲历的主客体相互关系网中一切因素加以内在化的结果。但这种内在化过程并非单独地或单向地内化,而是在同时地不断外在化的过程中实现的。换句话说,布迪厄把内化和外化看作是同一个实践活动中同时发生的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高宣扬,1997:44) 五、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 如果按照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所遵循的逻辑对布迪厄的“双重历史性”的所指作进一步推演,就必然得出“个体行动和惯习、惯习与场域都处于永恒的动态变化中,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是社会构成的一个不可克服的特征,也是学术活动必然遭遇的致命性问题”的结论,但是,布迪厄正好在这里表现出其法国结构主义传统的立场。 布迪厄认为,无论如何,就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惯习与场域的关系而言,后者始终处于决定性地位,前者总是在后者的魔掌中运作,社会行动者的“(自我)决定的原则是由感知和评价的各种范畴提供的,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范畴本身又是由制约它们的建构过程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81),而社会存在归根结底是结构主义性质的,即一种客观的、规律性的存在,具有涂尔干所说的对行动者而言的外在性、强制性特征,诠释学循环始终只能在这种强制情境中有限地进行。因此,如果说他的“双重历史性”具有“诠释学循环”的味道,那也是不浓郁的,是弱的,可以克服的。如是之故,布迪厄就有效地规避了他学说中本来包含的“不确定性”,为反身性社会学的出场创造了合法性基础。 至此,我们可以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布迪厄关于社会构成的基本理念: 第一,“社会行动者是历史的产物”(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81),是一种历史性的和社会性的存在。这种特征既表现在其生存情境即场域上,又表现在其个人所接受和建构的社会性性情倾向即惯习上。说场域是一个历史性的和社会性的空间,首先是因为场域的具体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域中的行动者的具体情况,如资本构成、惯习特质等,对场域的分析必须落实到对“行动者的惯习,亦即千差万别的性情倾向系统”的分析上(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43),其次是因为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场域,不同场域具有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这些逻辑和必然性是不可被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的(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34)。 说惯习是一种历史性的生成和存在,是因为它是社会行动者在具体的生存场域中开展生存斗争而逐渐形塑、身体化而成的。不仅如此,它的变化也充分体现了行动者具体的生存经验的变动,而且,惯习是行动者的个体生物性特征和其生存经验相互结合的结果,表征了具体个体的利益取向、“性情倾向、品味和偏好”(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76)。甚至在科学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那里被喻为超历史的“理性”、“策略”等概念也属于惯习的构成性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生成的个体性品质。 第二,从历史决定论角度看,社会行动者是历史的产物,是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形塑而成的——当然,这种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涵义主要是从曼海姆对历史主义的界定的角度上说的。但是,社会个体同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远非这一个面相,而是,个体在接受社会的形塑和左右的同时,他们也在改变着其生存环境:“社会行动者并非被外力机械地推来扯去的‘粒子’。正相反,他们是资本的承载者,而且,……他们具有一种使他们积极踊跃地行事的倾向,其目的要么是竭力维持现有的资本分配格局,要么是起而颠覆它。”(布迪厄 & 华康德,1998:149)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的,构成了社会变革的基本动力。 第三,人之存在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以及社会行动者对社会生存环境的改变作用的结合,使人和社会都处于一种永恒的弱“诠释学循环”之中:“社会事实是对象,但也是存在于现实自身之中的那些知识的对象,这是因为世界塑造了人类,人类也给这个世界塑造了意义。”(华康德,1998:7)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情境形塑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的性情倾向,个体又把这种倾向系统作为视角和意义之源来阐释和建构其生存其中的社会世界,并以此为背景行事;不仅如此,社会世界因此而发生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行动者,改变着他的性情倾向系统即惯习的结构;如此循环往复,使无反思的个体和群体都难以认识更遑论逃脱自己戴着“有色眼镜”行事的实质。 第五节 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理论 三、福柯的多重面相 “不要问我是谁,也不要要求我始终一致。” 理论来源多样性: 韦伯的理性化:但理性化并非始终如一普遍存在,而且反抗始终存在。 马克思的权力理论和阶级理论:但不追求宏大叙事,探求微观权力政治学,重点在各种社会制度上 现象学:却一再强调主体之死和去主体性 尼采的知识与权力理论、谱系学:却在社会学意义上运用 结构主义:但反对模式化的行为方式存在。 福柯是在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断裂处寻找突破口,从思想的反面寻找论证的起点,用微观反对宏观,用权力反对真理,从非主体反对主体,从弱势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福柯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但福柯本身的结构主义色彩是浓郁的。 四、知识考古学 方法论:考古学、谱系学 “谱系学在话语之网上向我们提供了过程视角,于此形成对照,考古学方法则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快照,一个穿透那些话语连接的横断面。” 研究对象:话语形式。研究话语性的实践,不管口述还是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面陈述,揭示使一种特定的话语成为可能的条件。但福柯不研究话语主体,而研究存在于特定时间和场所中的基本话语的规则和实践。换言之,研究形成科学话语之基础的基本的话语实践,从中寻找构成话语的规则。陈述。 考古学:关注各种客体,即没有历史联系的事物,从过去遗留下的文章、沉默的遗迹。 考古学不同于观念史,后者强调思想的起源,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前者拒绝起源和连续性,而注重矛盾和断裂,突出矛盾,比较各种不同的矛盾,拒绝整体性和结构,而专注于对陈述的详细分析。 在《词与物》中,福柯“尝试着为散布于整个古典时期的博物学、经济学和哲学(或语言学)当中的全部科学‘表述’或‘作品’确定一个共有的基础或考古学体系。”追问其中知识型(episteme)的变迁,即从前古典到古典(17C中)到近代(19C初)的转变。这种转变没有进步,只有事物秩序的变化。 福柯反对结构主义,但在《知识考古学》中,他在寻找“世界的秩序”时,又说,必须寻找“在事物的表面加以显示的那些被掩埋的相似性,一种有关相似的知识正是在挖掘和辨认这些信息时被发现的。” 知识型的变化:16C,知识贫瘠;17世纪,强调事物的相似性,出现了表格方法,给事物命名,标示其存在;18C,主体彰显,成为知识体系的中心。 五、权力谱系学 知识考古学忽视了权力,特别是忽视了权力与知识的关系。 权力谱系学借鉴尼采的道德谱系学,关注历史条件下的起源和非连续性的权力/知识体制的发展。 话语是危险的,掌握权力的人试图对认为对自己构成威胁的话语形式进行控制。 每一种话语中都有自己的言说规则,如序列、资格,等等,通过这些来实现内部控制。 权力意志和求真意志合谋,形成话语控制。如真理话语对癫狂话语,对性话语。 人文科学恰恰是在权力意志的诉求中发展出来,如19C科学心理学与临床医学从疯癫与理性的分野中产生。《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 话语的道德化。 六、监控(全景敞视)社会的诞生 从酷刑到惩罚,从肉体到精神,从体罚到规训,从个别到普遍,权力经济学、政治学 监控社会的方式:层级监视(gaze)、规范化裁决、检查(examination)。 从整体转向微观:权力和话语是以微观的形式存在的,无所不在。 反抗的微观性 5
本文档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792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2-03-19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