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二五”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举报
开通vip

“十二五”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1 ““““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经济经济经济经济发展发展发展发展形势分析形势分析形势分析形势分析 (根据收集的最新资料整理)(根据收集的最新资料整理)(根据收集的最新资料整理)(根据收集的最新资料整理) 2010 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从上半年 的政策调整趋势看,中国已经明显表露出向传统产业“动刀”的强 大决心。研究分析“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对各行各业制定 实施“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一、中国经...

“十二五”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1 ““““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经济经济经济经济发展发展发展发展形势分析形势分析形势分析形势分析 (根据收集的最新资料整理)(根据收集的最新资料整理)(根据收集的最新资料整理)(根据收集的最新资料整理) 2010 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从上半年 的政策调整趋势看,中国已经明显表露出向传统产业“动刀”的强 大决心。研究分析“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对各行各业制定 实施“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 (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调整与增长特征(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调整与增长特征(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调整与增长特征(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调整与增长特征((((图图图图1111)))) 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 9 7 8 1 9 7 9 1 9 8 0 1 9 8 1 1 9 8 2 1 9 8 3 1 9 8 4 1 9 8 5 1 9 8 6 1 9 8 7 1 9 8 8 1 9 8 9 1 9 9 0 1 9 9 1 1 9 9 2 1 9 9 3 1 9 9 4 1 9 9 5 1 9 9 6 1 9 9 7 1 9 9 8 1 9 9 9 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1 2 3 1978-2009 三轮经济周期 一是改革开放调整后的高增长:波峰与软着陆,1989 年通货膨 胀引起的治理整顿,导致的硬着陆; 二是 1992 年小平讲话带来新一轮增长高峰(投资热,开发区 热),1994 年宏观调控与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三是新世纪的持续高增长,直到 2007 年底“双防”(防过热、防 通胀)、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进入新的调整阶段。 (二(二(二(二))))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需求特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需求特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需求特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需求特征 背景:①短缺经济结束:轻工业商品基本上由卖方市场转为买 方市场,温饱得到解决,衣着、食品需求增长速度放慢,住、行比 重上升;②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③城镇化步伐加快。 2 (图 2) 对GDP增长的贡献 0%0%0%0% 20%20%20%20% 40%40%40%40% 60%60%60%60% 80%80%80%80% 100%100%100%100% 1979-19841979-19841979-19841979-1984 1985-19901985-19901985-19901985-1990 1991-20001991-20001991-20001991-2000 2001-20072001-20072001-20072001-2007 消费 资本 出口 � 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因素;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 需求特征:需求特征:需求特征:需求特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推动力(表 1) 投资率投资率投资率投资率 消费率消费率消费率消费率 对对对对GDPGDPGDPGDP增长的贡献增长的贡献增长的贡献增长的贡献 消费消费消费消费 资本形成资本形成资本形成资本形成 净出口净出口净出口净出口 1979-1984 33.7 66.0 69.4 30.3 0.3 1985-1990 36.7 64.2 60.4 35.3 4.2 1991-2000 37.8 60.2 62.2 35.4 2.4 2001-2008 41.2 53.9 42.1 47.5 10.4 ((((三)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特征三)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特征三)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特征三)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特征 1、工业化过程:第二、三产业,主要是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 力量 投资成为推动经济 增长的第一要素 3 (1)速度分析 ◎第一产业:低速增长 ◎第二产业:高速增长 ◎第三产业:与 GDP 同步 (图3) (2)增量分析:各产业贡献大小与经济周期有关(图 4) 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贡献 -20.0 0.0 20.0 40.0 60.0 80.0 1 9 7 9 1 9 8 1 1 9 8 3 1 9 8 5 1 9 8 7 1 9 8 9 1 9 9 1 1 9 9 3 1 9 9 5 1 9 9 7 1 9 9 9 2 0 0 1 2 0 0 3 2 0 0 5 2 0 0 7 0.00 5.00 10.00 15.00 20.00 第一产业 工 业 第三产业 增速 ◎高增长期:主要靠工业带动→二、三产业共同带动 ◎农业:与经济周期相关性不大 (3)比例分析::::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高比重 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工业化的推进,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 前比较特殊的工业化过程的基点上所进行的:片面推进工业化,工 业比重很高,使得改革开放以后的结构变化与理论分析有一定的不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1 9 7 8 1 9 8 0 1 9 8 2 1 9 8 4 1 9 8 6 1 9 8 8 1 9 9 0 1 9 9 2 1 9 9 4 1 9 9 6 1 9 9 8 2 0 0 0 2 0 0 2 2 0 0 4 2 0 0 6 2 0 0 8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高增长时期:工业一直是带 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4 一致性。 1978-2007产业结构变化 0 10 20 30 40 50 60 1 9 7 8 1 9 8 0 1 9 8 2 1 9 8 4 1 9 8 6 1 9 8 8 1 9 9 0 1 9 9 2 1 9 9 4 1 9 9 6 1 9 9 8 2 0 0 0 2 0 0 2 2 0 0 4 2 0 0 6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图(图(图(图 5555)))) □□□□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初至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产业结构的“拨乱反正”时 期:非常规变化 2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以轻工业增长为主导的阶段 3 90 年代以来的重化工化阶段 表表表表2222 20202020世纪世纪世纪世纪90909090年代以来中国年代以来中国年代以来中国年代以来中国 GDPGDPGDPGDP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工工工工 业业业业 1990 27.1 41.3 36.7 31.6 2000 15.1 45.9 40.4 39.0 2008 11.3 48.6 43.0 40.1 2、工业内部结构:重工业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非常规演变”””” 5 重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能源、原材料工业(含采掘)和 机械电子所占比重提高, 而轻加工业比重下降。 规规规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比重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比重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比重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比重::::由由由由2000200020002000年的年的年的年的60.260.260.260.2%%%%→→→→2009200920092009年的年的年的年的72727272%%%% 1980 -2007 年轻重工业比重变化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980年 1984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4年 2007年 轻工业 重工业 调整型增长格局调整型增长格局调整型增长格局调整型增长格局→→→→常规型常规型常规型常规型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增长 3.8%→4.2% 第二产业增长 6.6%→9.5% 第三产业增长 8.3%→8.9% ◎轻工业领先增长→重工业领先 轻工业增长 8.2%→9.7% 重工业增长 6.6%→11.5% 轻工业率先启动,重工业下半年呈现改善趋势 (四)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四)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四)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四)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9 年来,我国 GDP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10.01%,实现了两位 重工业成为经 济增长的主导 6 数的持续高增长。(图 6) 2.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我国 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大国。 2000-20092000-20092000-20092000-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年主要经济指标年主要经济指标年主要经济指标 (表(表(表(表3333)))) 指标指标指标指标 单位单位单位单位 2000200020002000年年年年 2009200920092009年年年年 增长绝对量增长绝对量增长绝对量增长绝对量 年均增速年均增速年均增速年均增速%%%% GDP 亿元 99215 335353 236138 10.01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2918 224846 191928 23.8 财政收入 亿元 13395 68477 55082 19.88 进出口贸易额 亿元 4743 22073 17330 18.63 外汇储备 亿美元 1656 23992 22336 34.59 居民储蓄存款 亿元 64332 260772 196440 16.83 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点 我国人均 GDG 已超过 3000 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 2000 年的 6280 元/年提高到 2009 年的 1717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由 2253 元提高到 5153 元。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开始 由温饱型的衣食消费为主,向全面小康型的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 升级。(表 4) 7 指标名称 2000200020002000年 2009200920092009年 增长(%%%%) 人均 GDPGDPGDPGDP(人民币) 7858 25125 219.7 人均 GDPGDPGDPGDP(美元) 949 3679.6 287.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6280 17175 173.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253 5153 128.7 城市人均住宅面积((((平方米)))) 20.3 28(08 年)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24.8 32.4(08 年) 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辆)))) 0.5 8.83(08 年) 近期:扩大内需,取得明显成效 ◎GDP 增长加快:上半年增长 7.1%,全年增长 8.7% ◎工业急速下滑趋势得到遏制,呈现“V”型反转态势 4、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成为世界贸易大 国。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由 2000 年约 4743 亿美元,增长到 2009 年的 22073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 18.63%,出口额由 2492 亿美元增 加到 12017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 19.1%。同期,我国外汇储备 大已由 2000 年 1656 亿美元增加到 2009 年 23992 亿美元。(表 5) 指标名称指标名称指标名称指标名称 2000200020002000年年年年 2009200920092009年年年年 增长(%)增长(%)增长(%)增长(%)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4743 22073 365.4 出口额(亿美元)出口额(亿美元)出口额(亿美元)出口额(亿美元) 2492 12017 382.2 进口额(亿美元)进口额(亿美元)进口额(亿美元)进口额(亿美元) 2251 10056 346.7 外汇储备(亿美元)外汇储备(亿美元)外汇储备(亿美元)外汇储备(亿美元) 1656 23992 1348.8 5、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 8 从 2000 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投资总额已由 2000年的3.3万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2.48万亿元,年均增长 23.8 %。9年间,投资额的年增量达到 19 万亿元,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 长的又一主要因素。(图 7、图 8) 9 二二二二、、、、““““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新世纪的前 10 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 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 了 13 亿人民,在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发展累积的矛盾和 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也开始集中显现。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发展仍前景良好,但发 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 (一)(一)(一)(一)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 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还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但从长期 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前景良好。 1.1.1.1.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率每年增长近 1个百分点的增长趋势分析,每年约 1000 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和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及房 地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需求市场,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 持续和强劲的动力。 2.2.2.2.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在主要工业产品已经可以基本满足国内 需求的同时,发展先进生产力,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产业结构 的高速和全面升级,仍是我国工业发展要完成的重点任务。传统工 业的发展不是停滞而将是全面的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更具有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 3.3.3.3.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大。我国经济发展在区域间的不平 衡,即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解决这一问题也是我国保 10 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机遇,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资源、 能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条件上,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市场需求潜力有更大的增长空间,经济 发展有更大的增长前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心,已开 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也在进一步 加快。 4.4.4.4.国内市场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国内市场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国内市场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国内市场消费增长潜力巨大。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阶段,消费结构也进入全面升级阶段。在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体 制,提高劳动者收入报酬,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效解决居民 消费增长的制约瓶颈之后,国内市场的消费增长仍具有十分巨大的 潜力。 5.5.5.5.““““海西海西海西海西””””崛起对我国沿海经济带的拉动效应不可估量。崛起对我国沿海经济带的拉动效应不可估量。崛起对我国沿海经济带的拉动效应不可估量。崛起对我国沿海经济带的拉动效应不可估量。海峡 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得到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海内外 的广泛呼应,台港澳和周边地区的积极参与。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 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通过政治与经济的 交融,不断拓展福建发展空间,服务周边地区,推进福建与长江三 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对接,形成从环渤海湾到珠江三角洲沿海 一线的完整发展布局,为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提供一条快捷顺 畅的对外开放战略通道。因此,海西的崛起,对我国沿海经济带的 拉动效应不可估量,同时,必将形成东中西部良性互动的全国区域 发展新格局。 (二)(二)(二)(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看前景良好,但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 问题与挑战,虽然,这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但问题如果不能及 时有效解决,将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经济结构失衡(图 9)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 出。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经济主要靠消费和投资拉动,90 年代主要 靠投资拉动,2000 年以后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国内消费严重不 足,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已从 80 年代的平均 51%,2000 年降到 46%,2008 年进一步降到 35%。而投资占 GDP 的比重,已由 1980 年的 20%,增加到 2000 年的 33.2%;2009 年进一步上升到 67%。 我国的净出口率也从 2000 年的 2%,上升到 2008 年的 6.5%。我国 的外贸依存度已由 1980 年的 23.5%增加到 2000 年的 39.6%,2008 年进一步增加到 55.7%。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不可持续。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不可持续。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不可持续。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不可持续。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国际贸易长期失衡,不仅具有较大的 风险,也导致贸易磨擦加剧。 12 ————————投资长期高速增长不可持续投资长期高速增长不可持续投资长期高速增长不可持续投资长期高速增长不可持续。。。。(图(图(图(图10101010)))) 过度投资,不仅影响消费,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闲置,加大 金融风险的隐患。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2.2.2.2.中国产业结构:问题与应对 ————————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高于一般国家重化工化高潮时期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高于一般国家重化工化高潮时期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高于一般国家重化工化高潮时期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高于一般国家重化工化高潮时期 五个发达国平均五个发达国平均五个发达国平均五个发达国平均 17.9 (1989) 美国美国美国美国 13.7 (1990) 21.0(1980) 28.8(1965) 日本日本日本日本 16.7 (1989) 26.6(1965) 32.0(1953) 韩国韩国韩国韩国 17.9 (1988) 24.1(1979) 29.1(1971) 印度印度印度印度 27.2 (1986) 29.6(1963) 巴西巴西巴西巴西 31.5 (1989) 34.5(1974) 39.0(1961)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 33.79(2007) 31.6 (2000) 35.6(1993) 表表表表 6666 主要国家原材料部门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主要国家原材料部门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主要国家原材料部门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主要国家原材料部门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 ————————技术进步速度缓慢技术进步速度缓慢技术进步速度缓慢技术进步速度缓慢 经济增长仍然高度依赖投资等物质要素投入 ◎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看,资本投入对经济增 13 长的贡献率最大。(图 11) ————————产业链高端环节过度依赖外资和固化比较优势产业链高端环节过度依赖外资和固化比较优势产业链高端环节过度依赖外资和固化比较优势产业链高端环节过度依赖外资和固化比较优势 ((((1111))))产业链和价值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产业链和价值链::::过度依赖外资,只是在制造环节发挥劳 动密集的优势,起到制造车间的作用。 ◎过度依赖制造环节,国内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 ◎高附加值的营销、研究开发、供应链管理、品牌等环节由跨 国公司垄断,除直接导致了经济效益较低外(很多出口企业靠出口 退税支撑),还导致了服务业发展; ◎加工制造环节对能源、资源要素投入远远高于“两端”,给资 源环境带来压力。 ((((2222))))价值链的竞争:价值链的竞争:价值链的竞争:价值链的竞争:制造环节地位下降,利润来源多元化。 0%0%0%0% 20%20%20%20% 40%40%40%40% 60%60%60%60% 80%80%80%80% 100%100%100%100% 五五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1982-1982-1982-1982- 1990199019901990 1991-1991-1991-1991- 1999199919991999 2000-2000-2000-2000- 2007200720072007 1978-1978-1978-1978- 2007200720072007 资本 劳动 TFP 14 (图(图(图(图12121212)))) ((((3333))))微笑曲线:微笑曲线:微笑曲线:微笑曲线:附加值在不同环节的分布(图13) 后果与应对之一后果与应对之一后果与应对之一后果与应对之一 :::: 资源、环境难以为继→节能减排,发展低 碳经济。 中国承担的主要环 节:过度竞争 15 过度地依靠生产环节,过度地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再加上技术 水平低,→资源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出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大,形 成对资源供给的强大压力; ◎单位 GDP 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 5~10 倍; ◎生产过程中排放废物量大,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使自然生 态系统恶化。 后果与应对之二:后果与应对之二:后果与应对之二:后果与应对之二: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贸易条件恶化→向产 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自主创新+营销体系)迈进 价值链和附加值高端环节被外方控制,结果:贸易条件呈现持 续恶化的趋势→GDP 增长靠出口商品数量增加;国民所得上升很慢。 (图(图(图(图14141414))))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总贸易条件指数 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 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指数 3.3.3.3.资本泡沫的过度膨胀如不能有效抑制资本泡沫的过度膨胀如不能有效抑制资本泡沫的过度膨胀如不能有效抑制资本泡沫的过度膨胀如不能有效抑制,,,,存在潜在金融危机的存在潜在金融危机的存在潜在金融危机的存在潜在金融危机的 风险风险风险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的大幅度增长 1995-20041995-20041995-20041995-2004年,我国贸易条件下年,我国贸易条件下年,我国贸易条件下年,我国贸易条件下 降了降了降了降了33.4%33.4%33.4%33.4%(出口产品价格与进(出口产品价格与进(出口产品价格与进(出口产品价格与进 口产品相比,下降了口产品相比,下降了口产品相比,下降了口产品相比,下降了1/31/31/31/3)))) 16 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大量投入基础货币,为保持经济的增 长,我国较长期实行了低利率政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去年实行 了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保增长和上项目,地方政府去年第一次 发行债券 2000 亿元。同时,通过各级政府地方融资平台的建立,大 力举债,到 2009 年底银行贷款债务总额达到 7.38 万亿元。 ◎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 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突出表现在房地产价格 的高速增长。建筑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 和人民消费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但高房价已严重背离了主要以满足 人民住房需求的产业功能,成为高度投机的市场,房地产价格泡沫 在不断吹大,并成为地方政府十分重要的收入来源。美国的次贷危 机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已给予我们很好的警示,有效调控房地产价 格的过快增长,逐步挤出房地产泡沫,是保持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必然政策选择。 4.4.4.4.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城乡差距扩大:1980年2.5倍,2009年3.3倍1111 2222 行业差距:最高与最低差15倍3333 城镇收入差距:东部21969;中部14280; 西部14060;东北14280 17 4444 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18倍 5555 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128倍 6 7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从 1980 年的 2.5 倍,扩大到 2009 年 的 3.3 倍,而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 加大,最高与最低相差 15 倍左右。不同收入群体间收入差距在迅速 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收入差距平均在 18 倍左右,国企高 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 128 倍。 从反映社会平均收入差距的基民系数来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 从 90 年代中期的 0.35,2000 年达到 0.4,2006 年达到 0.496,目 前已达到 0.5。广东、北京地区已超过 0.6。我国收入最高 10%人 群和收入最低 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 1988 年的 7.3 倍上升到 2007 年的 23 倍。 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不均,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影 响社会的安定。“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已是政府的 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政策调控,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已 势在必行。拟议中的国民收入倍增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如能在“十二五”期间实施, 10%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差距: 1988年7.3倍,2007年23倍 基尼系数:90年代中期0.35;2000年0.4;2006年 0.496;目前已达到0.5 18 将会对增加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扩大居民消费,产生显 著的作用。 5.5.5.5.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加大(图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加大(图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加大(图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加大(图15151515)))) 由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 年 新增贷款规模近 10 万亿元,今年计划的新增贷款计划 7万亿元,预 计控制指标也有可能突破。货币超发和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和物价 的上涨有一定的滞后期。我国存在物价普通上涨的风险。 同时,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必然导致 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税的改革,使得土地和资源等的要素成本提 高,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使得环境成本的提高。世界经济复苏后, 我国大宗进口的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矿产的价格都可能有较大 幅度提升。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因素。我国 “十二五”期间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加大。 6666.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 ◎城市空气污染状况仍未改观 19 ◎水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工业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农村污染问题进一步显现 ◎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 重大问题 由于“十二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经济高速增长积累的问题与矛盾必须有效加以解决。加之我国经济 总量规模已经很大,调整经济结构失衡,拉动经济增长由以出口和 投资为主逐步转向以国内消费为主。调结构,稳增长;增收入,保 民生;控投资,挤泡沫,防通胀。将是解决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问 题的必然政策选择。 国民经济发展在“十二五”期间面临进一步调整的可能,经济 发展将在波动和调整中前进,我国经济发展有可能从两位数的高增 长期,进入 8~9%左右的稳步发展阶段。 (三(三(三(三))))““““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支撑长期增长的基础条件不变,但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1.国际环境和条件显著变化 ————————国际经济贸易低速增长国际经济贸易低速增长国际经济贸易低速增长国际经济贸易低速增长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分工深化,推动了 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增长动力不足,世 界经济将缓慢复苏。 ◎过于依赖出口模式难以为继,对我国出口导向型产业形成挑 20 战。 ————————以绿色能源为主的新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中以绿色能源为主的新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中以绿色能源为主的新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中以绿色能源为主的新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中 21 世纪的人类社会将面临三个影响全局的突出矛盾: ①能源、原材料短缺; ②环境问题, ③人口老龄化。 解决这三个矛盾,将促使能源、原材料、环保设备和环保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 医药供求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在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的同时, →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设备和新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理念和重点转变发展理念和重点转变发展理念和重点转变发展理念和重点转变 国际上对气候变化关注度增加,新能源、低碳经济及气候变化 将成为未来国际关系或国际经济竞争的重点。 ◎推进清洁生产机制(CDM)、发展新能源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 国际贸易中的规则约束。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 将对我国产业发展选择和产业发展方式产生很大影响,对我国 传统高物质和高能源消耗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提出极大挑战。 ————————发展中的大国:发展中的大国:发展中的大国:发展中的大国:国际上对我国发展日益敏感,需要谋求和 谐的国际环境 ◎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赖过大 ◎世界经济低速增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 ◎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导致贸易摩擦日益突出 21 构建和谐国际关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中国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变与变化 ————————推动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条件未变推动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条件未变推动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条件未变推动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条件未变 ◎发展中大国的后发优势 ◎广大而持续扩展的市场 ◎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条件 ◎日趋改善的基础设施 ◎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等 ◎近期: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降低了我国工业化成本。 ————————工业化阶段性转变工业化阶段性转变工业化阶段性转变工业化阶段性转变 需求变化和需求升级需求变化和需求升级需求变化和需求升级需求变化和需求升级 ◎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有可能稳中略降 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时期,从各国经验来看, 投资率保持上升趋势。 (图(图(图(图14141414)))) 不同发展阶 段投资率和 储蓄率的变 动趋势 我国投 0.000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0.300 1 2 3 4 5 6 7 8 9 储蓄 投资 22 资结构的变动两个特点: ◎制造业发展与升级需要加大设备投资,带动机械电子等装备 行业的发展; ◎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高投入期,形成对能源、原材 料工业的较大需求; 从长期来看,第一方面的变化趋势更为强烈。 消费需求变化消费需求变化消费需求变化消费需求变化 ◎未来消费所占比重将基本稳定或略有提高(见图 15) ◎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特征 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②衣着消费支出比重略有下降; ③住宅消费支出比重较快增长; ④文教娱乐、医疗、社区服务、交通等支出比重较快增长; ⑤金融保险、法律、信息咨询等服务在消费需求中的比重趋上升。 0 . 0 0 1 0 . 0 0 2 0 . 0 0 3 0 . 0 0 4 0 . 0 0 5 0 . 0 0 6 0 . 0 0 1 9 9 0 1 9 9 5 2 0 0 0 2 0 0 4 2 0 0 5 食 品 衣 着 家庭 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 通信 教育文化娱 乐服务 居住 杂项商品与 服务 图图图图15151515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909090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化趋势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化趋势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化趋势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化趋势 23 中间需求增加中间需求增加中间需求增加中间需求增加 工业化水平提高推动产业升级和专门化,“迂回化”生产趋势明 显→直接使用矿产资源比重↓,中间产品需求比重↑。 带动三方面产业的发展变化: ①对中间投入产品品种、规格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提高,带动新 型材料和元器件地位的上升。 ②中间需求中的制成品比重上升。 ③带动物流配送、金融、信息服务、法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 业的发展 ,而且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供给变化供给变化供给变化供给变化 ◎资本积累能力提高和资本深化趋势 ①企业更新技术装备、用先进设备代替劳动、出现资本代替劳 动力的趋势,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②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为促进分工深化细化, 向深加工方向和研发设计与营销、品牌等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提供 了条件。 劳动力供给将出现转折劳动力供给将出现转折劳动力供给将出现转折劳动力供给将出现转折 ①劳动力供给将开始进入转折时期,“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 ②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劳动力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从 2015 年左右,中国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就从提高的 趋势转而逐年减少。2015 年前后是中国“人口红利”阶段的转折点。 “十二五”时期将结束劳动力供给高峰,随后我国的就业压力 24 将趋缓 ————————技术进步加速的趋势技术进步加速的趋势技术进步加速的趋势技术进步加速的趋势(表 7) 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 初期初期初期初期 中期中期中期中期 后期后期后期后期 经济增长动因经济增长动因经济增长动因经济增长动因 要素投入增长要素投入增长要素投入增长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贡献超过资本技术进步贡献超过资本技术进步贡献超过资本技术进步贡献超过资本技术进步超过技术进步超过技术进步超过技术进步超过50%50%50%50% 三三三三、、、、““““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十二五””””期间宏观政策趋势期间宏观政策趋势期间宏观政策趋势期间宏观政策趋势 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将是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五年;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五年;是积极应对全球 金融危机,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 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国民经济发展在“十二五”期 间面临进一步调整的可能,经济发展将在波动和调整中前进,我国 经济发展有可能从两位数的高增长期,进入 8%左右的稳步发展阶 段。 未来一段时期 出现技术进步 加速态势 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增加教育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和研发 投入,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 2000年的0.9%,提高到2008年的1.52%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创 新的市场需求和供给条件 25 (一)(一)(一)(一)经济发展方式围绕经济发展方式围绕经济发展方式围绕经济发展方式围绕““““三个转变三个转变三个转变三个转变”””” 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在这个时机向党员干部推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该书以 2007 年为基数,2010 年为转 变新起点,围绕“三个转变”提出了 2015 年、2020 年的中期和长 期目标:第一个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 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贡献率从 2010 年的 35%,逐渐提高到 2015 年的 40%和 2020 年的 45%,相应投资贡献率从 45%逐渐下降到 40%和 35%,而净出口贡献率保持在20%不变;第二个转变,由主要 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 一产业贡献率从 2010 年的 3%,逐渐下降到 2015 年的 2.5%和 2020 年的 2%,第二产业贡献率从 52%逐渐下降到 49%和 45%,而第三产业 贡献率则从 45%逐渐提高到 48.5%和 53%;第三个转变,由主要依靠 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 变,本书选择了四个指标作目标,即科技贡献率从 2010 年的 46%, 逐渐提高到 2015 年的 53%和 2020 年的 60%,公共教育投资占国内生 产总值(GDP)的比重从 4%逐渐提高到 4.7%和 5.5%,单位 GDP 能耗 (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煤/万元)从 1逐渐下降到 0.8 和 0.6,而主要排放物总量 每 5年减少 10%。这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和第二个转变互为因果, 第三个转变是核心和关键。这些重要阐述,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目标任务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二)(二)(二)(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既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又要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26 与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 的工作,解决三个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增收入、保民生、扩内需 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目标是实现民富国强,2020 年前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及 2050 年左右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是为了实现 这一目标。因此,增收入,保民生,扩内需,应成为拉动和实现我 国经济发展目标的最主要动力。 增收入,增收入,增收入,增收入,要在国家财力比较充裕的基础上,通过收入分配政策 的调整,在国民收入一次分配中,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比例,使 劳动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收入总量和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稳步 提高。 保民生保民生保民生保民生,,,,就是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在教育、 医疗、养老、基本住房需求等方面负担过重,支出过多及无保障问 题。 通过增长入、保民生,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负担,从 27 而稳步提高消费意愿、消费水平和消费率,使消费成为拉动国内经 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切实解决国内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不足问题。 2、工业产业的全面改选与升级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十二五”期间,将是完成工 业化中期的任务并向工业化后期转变和过渡的阶段。 工业产业的全面改选与升级,包括发展的两个层面。 一是传统工业产业,生产总量的增长已是发展要解决的主要矛 盾和问题,总量增长的空间,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已不是太大。以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正在 加速推进并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应转向提高产业的高端竞争力,从产品生产制 造为主,向产品的研发设计,产业供应链的完善,营销渠道的建立 和完善,品牌建设等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以提高持久竞争力,保 持竞争优势。 二是加快培育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航空航天、新 能源、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大 28 国家投入,加快发展,以争保持在新兴产业中的竞争优势。 工业产业的全面改选与升级,将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3、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我国政府已向世界承诺,到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40~45%。以碳减排为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以节 能、减排、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化环境保护和治理为重 点的绿色发展战略,将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全国 全面推进。 (三)(三)(三)(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1111、、、、政策重心政策重心政策重心政策重心::::由部门倾斜为主,向关键环节支持的功能性政策 为主转变(环境、就业、创新、区域)。从直接生产环节支持向功能 性环节转移,调控部分行业的过剩产能。 2.2.2.2.支持内容支持内容支持内容支持内容::::研究开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技术)、 职业培训、就业,营销网络、品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 生产体系。 3333、、、、支持方式支持方式支持方式支持方式::::产学研合作、组建开发联合体或技术联盟,发展 风险投资和孵化器等;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标准建设,为中小 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加速人力资本的形成,促 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重组与改善竞争 环境。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 29 务艰巨,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将是保持我国经济社 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本文档为【“十二五”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61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2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9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3-14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