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敬畏与智慧_道德经_的启示

敬畏与智慧_道德经_的启示

举报
开通vip

敬畏与智慧_道德经_的启示 ·中国哲学· 敬畏与智慧 : 《道德经 》的启示 3 郭 淑 新 “敬畏”既是一种情感、态度 , 亦是一种信念、德性 , 更是一种博大的智慧。何谓 “智慧 ”? 这 无疑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看来 , 真正的智慧 (绝非小聪明 ) 应该是 “三 去 ”: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 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 不可为也 , 不可执也。为者败之 , 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 , 故无败 ; 无执 , 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 , 或嘘或吹 ; 或强或羸 , 或载或隳。是以圣人 去甚 , 去奢 , 去泰...

敬畏与智慧_道德经_的启示
·中国哲学· 敬畏与智慧 : 《道德经 》的启示 3 郭 淑 新 “敬畏”既是一种情感、态度 , 亦是一种信念、德性 , 更是一种博大的智慧。何谓 “智慧 ”? 这 无疑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看来 , 真正的智慧 (绝非小聪明 ) 应该是 “三 去 ”: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 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 不可为也 , 不可执也。为者败之 , 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 , 故无败 ; 无执 , 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 , 或嘘或吹 ; 或强或羸 , 或载或隳。是以圣人 去甚 , 去奢 , 去泰。” (《道德经 》第二十九章 , 以下只注章数 ) 老子认为 , “天下 ”体现的是自然法 则 , 人们不可以主观妄为 , 不可以强行占有。主观妄为必然失败 , 强行占有必然丧失。因此 , 智者应 遵循自然法则 , 因势利导 , 顺水推舟 , 戒除那些偏执迷惑、骄奢淫逸的观念和行为。于是 , 老子警示 人们 : 不要太自信、乐观、专制、独断。认识宇宙、体证天道 , 应该具有 “豫兮若冬涉川 , 犹兮若 畏四邻 , 俨兮其若客 ” (第十五章 ) 般的戒慎恐惧之心。《道德经 》中倡扬的 “去甚 , 去奢 , 去泰 ”, 强调的是对自然法则的 “敬畏 ”, 彰显的是人生大 “智慧 ”。 一 中国古人把天视为父母 , 将自己看作是天所养育的子民 , 对 “天 ”充满了敬畏之情。在此基础 上 , 哲人们抽象出了 “天道 ”的观念 , 认为天道是天的法则 , 也是世间万物的法则 , 亦是人道的依 据。因此 , 古往今来的圣贤大哲穷尽毕生心血试图去破译 “天道 ”的密码 , 老子就是这众多智者中 的一位。他发现 “道 ”或 “天道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 “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第 四十二章 )。“道生一 ”, 即 “道 ”自生 , “自本自根 ”, 自生自成。老子之所以强调道 “自本自根 ”、 道 “生 ”万物 , 在一定意义上是为了杜绝超自然的力量 (神、上帝等 ) 对宇宙万物乃至 “道 ”的主 宰。为了论证 “道 ”的本原性、至上性或超越性 , 老子十分明智且创造性地赋予了 “道 ”以 “超言 绝象 ”之特质。 所谓 “超言 ”, 即 “道可道 , 非常道 ” (第一章 ) , “道之出口 , 淡乎其无味 ” (第三十五章 )。 “道 ”只能体悟而不可言传 , 一旦说出 , 就已经不是那个 “非常道 ”了 , 于是就 “淡乎其无味 ”了。 因而对 “道 ”的理解 , 就不像对其他 “对象性 ”的具体存在物那样 , 可以用知识去认识、用理性去 把握 , 而是 “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 ”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即是 “涤除玄览 ”, 排除主观臆 断 , 把心灵打扫揩拭得像一面明镜 , 这样才能真正地体悟 “道 ”、把捉 “道 ”。 所谓 “绝象 ”, 即 “大象无形 ”。老子明言 : 道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搏之不得 ⋯⋯是谓 无状之状 , 无物之象 ” (第十四章 )。如此 “深不可识 , 微妙玄通 ”的 “道 ”绝非可见、可闻、可搏 ·85· 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项目 (编号 09YJA730001)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之 “具象 ”之物 , 而是 “绝象 ”之道。把握 “绝象 ”之道 , 就绝不同于把握 “有形 ”之具象之物 , 因为 “道 ”不是一个具体的认识对象 , 知识、理性、语言在道面前都丧失了其特有的功用。 正是在此意义上 , 《道德经 》十分明智地认为 : “天下皆谓我 : ‘道大 , 似不肖。’夫唯大 , 故似 不肖。若肖 , 久矣其细也夫 !” (第六十七章 ) 作为万物本原的道 (“大 ”) , 与具体事物 (“细 ”) 具 有本质的不同 : 只有 “似不肖 ”, 才能 “唯大 ”, 才能创生万物 ; “若肖 ”, 只能成为这一个或那一个 的具体事物 , 即 “细 ”。因此 , 创生万物的道 , 就必须 “大 ”而不 “细 ”, 具有“超言绝象 ”、“大象 无形 ”之特质。 正是由于 “道 ”所独具有的这种 “超言 ”、“绝象 ”之特征 , 才成就了它作为创生万物本原的性 质 , 使其成为至高无上的造化之根 ———“天下母 ”。正如后来汉代的贾谊所言 : “道者无形 , 平和而 神。” (《新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道德说 》) 所谓 “道者无形 ”, 意即 : “道者 , 其本者谓之虚。” (《新书 ·道术 》) 此 “虚 ”, 即 “无形 ”、“唯大”、“绝象 ”。所谓 “平和而神 ”, 意即 “道 ”是万物之 “神 ” (法则 ) , 是 宇宙万物自然而然 (“平和 ”) 之大化之 “神 ”。如此神圣之 “道 ”, 自然会使人产生敬畏 (“恐 ”) 之情。 老子试图用具有本原性、至上性或超越性特征的 “道 ”, 去消解人们对传统的有意志的人格神的 崇拜 , 从而确立对至上的造化之根 ———“道 ”的信仰与敬畏。老子主张 , “以道莅天下 , 其鬼不神 ; 非其鬼不神 , 其鬼不伤人 ” (第六十章 )。在老子看来 , 即使是天帝鬼神的属性 , 也是由 “道 ”赋予 的。能超越世俗的羁绊 , 而 “长生久视 ” (第五十九章 ) 的得道之人 , 才能够 “以其不争 , 故天下莫 能与之争 ” (第六十六章 ) , 并成为 “死之不亡者 ” (第三十三章 )。如此神圣的 “道 ”, 自然会使人 在对其敬畏的同时极力去探求它、体证它 , 以期得到智慧的启迪。 二 《道德经 》曰 :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第二十五 章 )。在老子看来 , “道 ”的本性是 “自然而然 ”, 人类应保持谦卑和敬畏之心 , 任何的自我膨胀、自 我放大 , 都将妨碍虚心静气地倾听天籁之声、顺应自然之大化。敬畏自然无为的天地之性 , 就应该尽 可能不主观人为地去干预自然 , “以辅万物之自然 , 而不敢为 ” (第六十四章 )。“不敢为 ”, 意味着 对 “道 ”、对自然万物有敬畏之心 , 不敢随意乱为。 在老子看来 , 道是天地万物的宗祖 , 天地万物都从道那里获取自己的本性与存在的依据 , 因此 , 天地万物的本性与道是一致的 , 其存在、运行都以道的法则为规范 , 而道的法则是自然。正如王弼所 注 : “道不违自然 , 方得其性。法自然者 , 在方而法方 , 在圆而法圆 , 于自然无所违也。” (《老子注 》 第二十五章 ) 宋吕惠卿曰 : “道则自本自根 , 未有天地 , 自古以固存 , 而以无法为法者也。无法也 者 , 自然而已 , 故曰道法自然。” (《道德真经传 》卷二 , 见 《道藏 》第 12册 , 第 159页 ) 也就是说 , “道法自然”并不意味着在 “道 ”之上还有一个主宰 , 而只是强调 “道 ”的本性是自然 , 道本身亦 是遵循自然而然的法则运行 , 从而突出了道的自然无为的天性。 既然万物的总根源是 “道 ”, 总法则是 “自然 ”, 那么 , 万物皆须遵循自然法则行事便是毋庸置 疑的。道是天、地、人的宗祖 , 宗祖效法自然 , 天地人亦须效法自然。有鉴于此 , “法自然 ”、“宗无 为 ”就成为 《道德经 》的宗旨和核心 , 也成为理解天人关系的枢纽。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探讨的主要论题之一。殷代以 “敬命 ”为天人关系的核心 ; 西周 以 “敬德 ”为天人关系的宗旨 ; 孔子以 “知天命 ”、“畏天命 ”为天人关系的枢要 ; 而老子则以 “法 自然 ”、“宗无为 ”为天人关系的根本。老子以 “自然 ”、“无为 ”来解决天人关系的内在张力 , 在中 ·95·敬畏与智慧 : 《道德经 》的启示 国思想史上无疑是深刻的、具有原创性的。如果说孔子的 “知天命 ”还是偏重于把天人关系作为一 种类似于对象性的东西来加以沉思与敬畏的话 , 那么老子的 “道法自然 ”, 则第一次以 “自然无为 ” 之道把天人关系融贯起来。自然无为是人类真正应该效法天地之道的根本 , 也是 “天人合一 ”的真 谛所在。 “天道自然 ”法则 , 其本质意蕴在于 : 天道自然恒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 以其不自生 , 故能长生 ” (第七章 ) ; 天道自然均平 ———“天地相合 , 以降甘露 , 民莫之令自均 ” (第三十二章 ) ; 天道乐利好生 ———“天之道 , 利而不害 ” (第八十一章 ) ; 天道自然无为 ———“道常无为 ⋯⋯万物 将自化 ” (第三十七章 )。《道德经 》以天道作为人事的准则或依据 , 对人事的把握以天道的自然法则 为宗而验之于人事。天道自然 , 人道无为 , 就是要人们顺其自然 , 按自然必然性行事。也许当时的老 子已经预感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日后将会趋于紧张 , 意识到了人与人的关系正处于不自然的状态 , 因 此他极力主张人应当效法天地宇宙的和谐。为了使人顺应自然之道 , 老子主张人应该若 “木 ”、若 “朴 ”、若 “谷 ”。 “无为”是 “道 ”的本性。“大道汜兮 , 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 功成而不有 , 衣养万 物而不为主。” (第三十四章 ) 虽然 “道 ”在客观上生养万物 , 但却不去支配万物、主宰万物。老子 认为 : “以道佐人主者 , 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 , 荆棘生焉。大军之后 , 必有凶年。善 有果而已 , 不敢以取强 , 果而勿矜 , 果而勿伐 , 果而勿骄 , 果而不得已 , 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 是谓 不道 , 不道早已。” (第三十章 ) “道 ”虽无为 , 却又无所不为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 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 , 夫将不欲。不欲以静 , 天下将自正。” (第三十七章 ) 老子 强调 “道常无为 ”与 “道法自然 ”是相辅相成的 : “道常无为 ”是 “道法自然 ”的必然结论 , 而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又是法自然、宗无为的必然结果 , 因为顺应自然之大化 , “不欲以静 ”, 必定能 够成就 “天下 ”之 “自正 ”。 《道德经 》明示 : “我有三宝 , 持而保之。一曰慈 , 二曰俭 ,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 , 故能勇 ; 俭 , 故能广 ; 不敢为天下先 , 故能成器长。” (第六十七章 ) 进而说 : “用兵有言 : ‘吾不敢为主 , 而 为客 ; 不敢进寸 , 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 攘无臂 ; 扔无敌 ; 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 , 轻敌几丧吾 宝。故抗兵相若 , 哀者胜矣。” (第六十九章 ) 在此 , 老子的 “三宝 ”彰显了 “去甚 , 去奢 , 去泰 ” 的睿智 , 其 “不敢为主 ”、“不敢进寸 ”的 “用兵有言 ”, 显露了对自然无为之道的敬畏。 三 老子认为 , 世俗之人总是十分看重身外的宠辱毁誉 , 有的甚至将其看得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 , 老子提倡 “贵身 ”———重视自己的身体、生命和人格 ; 轻视荣辱之类的身外之物。《道德经 》曰 : “宠辱若惊 , 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 宠为下 , 得之若惊 , 失之若惊 , 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 患若身 ? 吾所以有大患者 , 为吾有身 , 及吾无身 , 吾有何患 ? 故贵以身为天下 , 若可寄天下 ; 爱以身 为天下 , 若可托天下。” (第十三章 ) 在老子看来 , 人之所以有大患 , 是因为有身体存在 ———有生老 病死之 “肉体 ”之患。既然大患来自人的身体 , 那么防止大患就应该 “贵身 ”。老子认为 , 以贵身的 态度对待天下的人 , 才可以把天下交托给他。因为只有这样的人 , 才可能不因为荣辱毁誉而使 “身 ” 受到损害 ———轻身、弃身、忘身 , 因而才可以担当天下之大任。 “身 ”作为人的生命赖以存在的载体 , 必须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生存 , 因此 , 人要 “贵 身 ”就必然 “有大患 ”: “患 ”生命载体 (“身 ”) 得以存在的环境和条件是否适合 “身 ”存的要求。 ·06· 《哲学研究 》2010年第 4期 在此意义上说 , 人们要贵身 , 就必须在保身、敬身、畏身的同时 , 重视、敬畏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 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存环境。 真正拥有智慧的人类应该是 “忧天 ”、“敬天 ”和 “畏天 ”的。在这一点上 , 老子的思想也有现 代同道者。生命伦理学家阿尔贝特 ·史怀泽在其 《敬畏生命 》一书中认为 : 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 人的生命意识中 , 存有对毁灭和痛苦的惧怕、对生存和快乐的渴望 ; 而人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 识 , 因此 , 人类在自身演化的征途上 , 必须爱护、“敬畏 ”其他生命 , 同自然万物保持亲近、和谐 , 而不是对抗、扞格。之所以要敬畏一切生命 , 是因为生命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人的存在有赖于其他 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敬畏 ”感是人类在自然面前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来的一种神圣的道德情感。只有维持人 与自然的有机和谐与生态平衡 , 才能尽到人类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伦理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 尽显人类的生存智 慧。 (参见史怀泽 ) 当代核物理学家兼散文作家詹克明在其散文 《裸猿 ·道德篇 》中 , 以其犀利的笔触、辩证的分 析 , 逻辑地论说了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类自我保存的真实关系。他认为 , 我国煤炭资源发现于汉代 , 石 油资源发现于宋代。而对天地存有敬畏之心的古人 , 明知这两种物质的用途却没有大力开采。汉代人 称煤为 “劫灰 ”, 推测它是由树木等生物遭 “劫 ”后生成的 , 是无法再生的祖产 , 因而 “不敢 ”进 行挖掘。宋人认为可以燃烧的石油是大地的血液 , 由于对天地的敬畏而 “不敢 ”为地球 “放血 ” (不 否认当时存在开采技术限制等原因 )。而现代人明知煤与石油是近 50亿年才形成的的宝贵资源 , 却 打算在几百年中挥霍殆尽 , 这无疑是竭泽而渔的行为。 (参见詹克明 ) 人类无度的享受欲与占有欲 , 是造成人类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的根本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说 , “敬畏 ”感对于根治人性贪欲的无限膨胀 , 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对宇宙的虔诚 , 对自然的敬畏 , 有 助于发掘 《道德经 》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睿智 , 从而引导人类理智地 “去甚 , 去奢 , 去泰 ”, 以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伦理地对待自然 , 不再让自然用发怒惩戒的方式警告人类 , 从而也使老子的 “大患 ”得以释然。 人类不仅是自然存在物 , 亦是社会存在者。在老子看来 , 人类的社会生存环境同样影响到 “身 ” 的存在 : “唯之与阿 , 相去几何 ? 美之与恶 , 相去若何 ? 人之所畏 , 不可不畏。荒兮 , 其未央哉 !” (第二十章 ) 社会与自然一样也具有自身的运行法则 , 对此法则如果 “民不畏威 , 则大威至 ” (第七 十二章 ) ; “勇于敢则杀 , 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 , 或利或害。天之所恶 , 孰知其故 ? 是以圣人犹难 之。天之道 , 不争而善胜 , 不言而善应 , 不召而自来 , 纟单然而善谋。天网恢恢 , 疏而不失 ” (第七十 三章 )。人们在是非善恶面前 , 在面临重大抉择时 , 必须要有敬畏之心 , 缺失了敬畏之心 , 也必将受 到惩治。 至此 , 可以对 《道德经 》关于 “吾所以有大患者 , 为吾有身 ”之警句作一新的注解 : “大患 ” 来自对 “身 ”的敬畏 , 来自对 “身 ”之所处之 “自然 ”、“社会 ”环境的忧虑。 四 人们之所以要敬畏道 , 乃因为 “道 ”是这个世界的 “宗主 ”, 而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道本身所显 示出的 “玄德 ”: “道生之 , 德畜之 , 物形之 , 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 , 德之贵 ,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生而不有 , 为而不恃 ,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一章 ) 道之 “玄德 ”, 就体现在蓄养万物、无为而无不为的过程中。人类只有 “尊道而贵德 ”, 自觉地按照天道之 “绝对命 令 ”———自然法则行事 , 才能体道得道 , 才能自觉地把 “人道 ”与 “天道 ”加以贯通。 人类之所以要 “尊道而贵德 ”, 是因为道与德是相互融通的 : “德 ”来自 “道 ”, 而 “道 ”又体 ·16·敬畏与智慧 : 《道德经 》的启示 现为 “德 ”。“德 ”蓄养万物 , 其实就是 “法自然 ”、“宗无为 ”, 让万物 “自然生长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 , 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 而况于人乎 ? 故从事于道者 , 同于 道 ; 德者 , 同于德 ; 失者 , 同于失。同于道者 , 道亦乐得之 ; 同于德者 , 德亦乐得之 ; 同于失者 , 失 亦乐得之。信不足焉 , 有不信焉。” (第二十三章 ) 尊道贵德 , “道 ”“德 ”也乐于与其相通。“道 ” 具有奖善抑恶、损余补缺的天职 : “高者抑之 , 下者举之 , 有余者损之 , 不足者补之。天之道 , 损有 余而补不足 ” (第七十七章 )。对道的这种神圣天职的敬畏 , 既有助于遏制人类贪婪的弱点 , 亦有利 于人类社会的公平、和谐。 在老子看来 , 不同的人 “闻道 ”有不同的表现 : “上士闻道 , 勤而行之 ; 中士闻道 , 若存若亡 ; 下士闻道 ,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四十一章 ) “上士 ”由于敬畏 “道 ”, 因而 “勤而行之 ”; “下士 ”因为无视 “道 ”, 敢于嘲笑 “道 ”———“大笑之 ”。由是 , 《道德经 》警示人类应该 “使我介 然有知 , 行于大道 , 唯施是畏 ” (第五十三章 )。 老子对人类耍弄小聪明 (“智 ”) 极为反感 : “是以圣人之治 ,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 (第三章 ) , 并主张 : “古之善为道者 , 非以明民 , 将以愚 民。民之难治 , 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者 , 国之贼 ; 不以智治国 , 国之福。知此两者 , 亦稽式。常知 稽式 , 是谓玄德。玄德深矣 , 远矣 , 与物反矣 , 然则乃至大顺 ” (第六十五章 )。古代明君治理国家 皆顺其自然 , 故 “治大国 , 若烹小鲜 ”。而国家之所以难以治理 , 是由于国君过于聪明 (绝不等于智 慧 ) , 管理太烦琐 , 法律太严酷 , 百姓无可适从 , 稍不留神就会犯法。所以 , 以绞尽脑汁对付人民的 治国方法 , 给国家带来的是祸害 ; 自然无为 (顺应民心、民意 ) 的治国方针 , 则是百姓的福分。体 道得道的国君 , 深知无为而治的玄妙。其管理模式越顺应自然 , 就越顺乎民意 , 就越能达至无为而无 所不治的效果。所以老子将顺乎自然的大德称之为 “玄德 ”。 真正的智者所拥有的品格 , 是对万物存在的认可与顺应 : “上善若水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 人之所恶 , 故几于道。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政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夫唯不争 , 故 无尤 ” (第八章 )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 以其善下之 , 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 , 必以言 下之 , 欲先民 , 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 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不以其 无争与 ? 故天下莫能与争 ” (第六十六章 )。老子以水和海为例来喻意智者所拥有的大家风范和精神 气象 , 认为拥有容纳百川的宽阔胸襟 , 处处以敬畏之心尊道贵德 , 才能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 急、救人之穷 , 从而与大道同心 , 与天地同德。 人类发展史表明 : 每当历史的脚步将要迈入新的征程之时 , “在途中 ”的人们往往会对曾经走过 的 “路 ”进行反思、检省 , 以便能够重新确定行进的目标和方向。我们今天研究 《道德经 》, 就是要 发掘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和智慧遗产 , 为了明天和未来。 参考文献 《道藏》影印本 , 1988年 , 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古籍 : 《道德经》, 《新书》, 《老子注》。 史怀泽 , 1992年 : 《敬畏生命》,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詹克明 , 1997年 : 《裸猿》,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单位 :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 责任编辑 : 华  敏 ·26· 《哲学研究 》2010年第 4期
本文档为【敬畏与智慧_道德经_的启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2628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11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