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火力发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火力发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举报
开通vip

火力发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ICS 27.100 备案号:13555-2004 EIL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 /T 414一 2004 代替DL 414一 1991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orm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2004-03-09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 DL/T414一 2004 目 次 前言 ········。·······...

火力发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ICS 27.100 备案号:13555-2004 EIL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 /T 414一 2004 代替DL 414一 1991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Norm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2004-03-09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 DL/T414一 2004 目 次 前言 ········。··················。·············。···········································································⋯⋯1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状态 ······································································································⋯⋯ 1 3.2 工频电场与磁场········································。。······················································⋯⋯ 1 3.3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 2 4 排水水质和排放量监测······························································⋯⋯’‘”’‘·⋯‘’‘”””””“”‘2 4.1 监测目的 ······································································································⋯⋯ 2 4.2 监测对象 ·····························································。········································⋯⋯ 2 4.3 采样原则 ···········。·····························································。····························⋯⋯ 2 4.4 采样点设置 ············································································。······················⋯⋯ 2 4.5采样时间与采样周期 ············································································。·············⋯⋯ 2 4.6 采样方法 ······································································································⋯⋯ 3 4.7水样的保存与运输·····························································································⋯⋯ 4 4.8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5 4.9废水排放流量测量·····························································································⋯⋯ 6 5 锅炉烟气排放监测·····························。···············。·············。················。···············。···⋯⋯ 6 5.1监测目的 ·············。···································································。····················⋯⋯ 6 5.2监测项目 ······································································································⋯⋯ 6 5.3监测方法 ······································································································⋯⋯ 6 5.4直接采样监测方法············································································。················⋯⋯ 6 5.5 烟气辅助参数的监测 ···············。················。·················································。。······⋯⋯ 9 5.6烟气排放的连续监测··························································································⋯⋯ 9 5.7 数据处理 ·······························。··································································。···⋯⋯ 9 5.8 有关烟气参数和计算 ····················································。····································⋯⋯’11 6 工频电场与磁场的监测................................................................................................12 6.1监测目的 ·...........................................................................................................12 6.2 监测项目 ·...........................................................................................................12 6.3 监测周期 ·······················。···············。······························································⋯⋯12 6.4 测点设置 ······································································································⋯⋯ 12 6.5 测量方法 ······································································································⋯⋯12 6.6测量仪器 ······································································································⋯⋯12 6.7 结果表示与数据处理 ··························································································⋯⋯13 7 噪声监测························。·······························。··············································。····⋯⋯13 7.1监测目的 ·...........................................................................................................13 7.2 监测项目 ·...........................................................................................................13 7.3 监测周期 ····················································································。·················⋯⋯ 13 DL/T414一 2004 7.4 测量仪器 ······································································································⋯⋯ 13 7.5声级计工作特性································································································⋯⋯13 7.6气象条件 ········································。·····························································⋯⋯13 7.7测量时间 ······································································································⋯⋯13 7.8传声器的设置···································································································⋯⋯13 7.9 测量方法 ···············。······················································································⋯⋯ 13 7.10 结果表示与数据处理··························································································⋯⋯13 8监测质量保证及数据处理······································································⋯⋯’··⋯””’“’“’13 8.1实验室基础工作································································································⋯⋯13 8.2实验室内分析质量控制 ·............................................................................................15 8.3实验室间分析质量控制 ···················································································⋯⋯’⋯16 8.4 数据处理与统计··························································································。·····⋯⋯19 DL/T414一 2004 oli 言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力环保规定也不断进行相应的修订。原电力工业部 于19%年颁发了《火电行业环境监测 管理规定 工会经费管理规定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设计变更管理规定工程设计变更管理规定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电计 【1996] 280号)(以下简称 《规定》),对原 《火 电厂环境监测 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pdf信访条例下载信访条例下载问刑条例下载新准则、条例下载 》((87)水电计字第 299号)中有关火电厂环境监测的部分条款作了修改。为适应 这些变化,对电力行业标准DL414-1991《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相应的修订。 本标准对 《规定》的要求进行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删除不属于企业污染源监测内容的环境 空气质量监测部分;增加火电厂电场与磁场监测的内容;噪声监测修改为厂界噪声监测等。同时,对 《规定》中提出的个别监测项目也作了一些修改,如电场与磁场的监测区由厂区范围修改为厂界电场 与磁场强度的监测。 本标准的实施,将统一全国火电厂的环境监测技术,使火电厂环境监测与国家环境监测的要求一 致,提高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适应电力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原国家电力公司环境监测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轩、陶申鑫、曹逸、朱法华、曹锋。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1991年12月4日,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L/T414 一 200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电厂环境监测项目、采样技术、分析方法及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火电厂的环境监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 12349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T 12720 工频电场测量 GB 12998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 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3931 电除尘器 性能测试方法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CHT3008.1-5 城市排水流量测量堰槽测量标准 HJ/T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蔡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46 定电解电位法二氧化硫测定技术条件 HJ/T47 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 HJ/T48 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 HJ/T75 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JJG 20 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JJG 98 非自行天平试行检定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标准状态 standard state 烟气在温度为 273K、压力为 101325Pa时的状态,简称“标态”。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大气污染物 排放浓度均指标准状态下干烟气的数值。 3.2 工频电场与磁场 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and magnetic field 特指频率为50Hz发输电设备产生的准均匀电场和磁场,包括单相交流电场、磁场和三相交流电场、 磁场。 DL/T414一 2004 3.3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regular noise, irregular noise 在测量时间内,声级起伏不大于3dB C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否则称为非稳态噪声。 4 排水水质和排放量监测 4.1 监测目的 对火电厂外排废水实施常规监测,以反映火电厂废水排放现状,为环境管理、排水治理提供依据。 4.2 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为下列条类外排水: a)电厂废水总排放口排水; b)灰场 (灰池)排水; c)工业废水; d)厂区生活污水; e)其他可能对受纳水体产生污染的排水; f)经过各类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外排水。 4.3 采样原则 废水水质采样应具有代表性。采样前应了解各系统排水的排放规律和排水中污染物在时间、空间 和数量上的变化情况。监测时应测定采样时排放口处排水的流量;临时性排水采样时,同时记录该次 排水总量。 4.4 采样点设置 废水集中对外排放的电厂,采样点设在总排放厂界外出口处:废水分多路对外排放的电厂,采样 点设在各路废水对外排放出口处:各废水处理系统集中对外排放或分别排放的废水采样点的设置一般 应在厂区对外环境排放出口处,见表10 表1 排水监测采样点 编号 排水种类 采 样 点 1 电厂综合排放废水 电厂废水总排放口厂界外出口处 2 灰场 (灰池)排水 灰场 (灰池)的澄清灰水外排口出口处 3 工业废水. 电厂工业废水外排口出口处 4 厂区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外排口厂界外出口处 5 其他废水 其他废水外排口出口处 6 各类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外排水 对应处理装置的外排口出口处 a 火电厂厂区工业废水不包括灰渣水和厂区生活污水 可根据本厂的工艺及水系统特点和实际需要,对上述采样点做部分调整。确定自选采样点时应注 意采样点的地点、部位、采样时间以及采样方法,保证所采样品的代表性。监测报告中应注明自选采 样点的位置。 采集管 (渠)道出口处的水样时,一般宜在水流中部采样。当排水管 (渠)道的水较深时 (如大 于1.0m),可由表层水面起向下至1/4深度处采样。监测水中含油量时,应按4.6的规定进行。 4.5 采样时间与采样周期 4.5.1 采样时间 每次监测采集2个样品,分别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各采取1个。 临时性排水在排放过程中采样1次。 DL/T414 一 2004 4.5.2 采样周期 各类排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周期见表2。监测时可根据本厂的排水情况和有关要求,适当缩短采样周 期。 表2 排水监测采样周期 监测项目 排 水 种 类. 灰场 (灰池)排水 厂区工业废水 厂区生活污水 各类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外排水“ 其他排水” pH值 1次/旬 1次尹旬 悬浮物 1次询 1次2旬 1 7x/月 COD 1次/旬 1次尹旬 1 7x/月 石油类 >2 7x/月 氟化物 1次/月 1脚 月 总砷 1次/月 1 7x/月 硫化物 1次/月 挥发酚 1次滓 1次了年 氨氮 BODS 1次2季 动植物油 1 7x/月 水温 1脚 月 排水量 1次/月 1脚 月 1次月 a 监测项目可根据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增减: b 监测项目根据排水的性质决定 4.6 采样方法 4.6.1 采样容器 采用聚乙烯或硬质玻璃容器。 对盛放测金属污染物水样的容器,先用不含该类金属成分的洗涤剂清洗,再用自来水冲冼,并尽 可能减少容器内壁的残留水分,然后用酸浸泡处理后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对内壁清洁的容器,可直 接用自来水洗刷干净后再用酸浸泡处理。凡须做酸浸泡处理的容器,在酸浸泡前应少用或不用洗涤剂 清洗。 对盛放待测有机物水样的容器,应用铬酸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依次洗净。 对盛放其他监测项目水样的容器与盛放金属污染物水样容器的处理方法相同,但所有洗涤剂中不 得含有待测成分。 玻璃容器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HN03. 50%的HCl或王水浸泡,聚乙烯塑料容器用体积分数为 50%的HN03和50%的HCl浸泡。测定金属污染物时,可靠的浸泡条件是70℃下浸泡24h,条件不具 备时也可常温浸泡并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对盛放其他监测项目水样的容器,浸泡条件为常温浸泡8h. 容器处理后贴上标签备用。 各采样点的采样容器应专用。 4.6.2 现场采样 水质采样技术按GBfr 12998的规定执行。 现场采样可用手工采样或自动采样,并作好记录。采样时用待采水样荡洗盛样容器内壁 3次,再 按要求体积采集水样,并在标签上注明采样时间、地点及样品类别 (监测项目)、采样人姓名和采样 DL/T414一 2004 时的天气情况等。对需保存一段时间再分析的水样,在采样后立即按各项目测试方法的要求加入保护 试剂。如需要在采样前加入保护试剂,则不能再用待采水样荡洗盛样容器。 采样结束前仔细检查采样记录和水样,如发现有漏采或不符合规定者,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4.6.3 采样最 各监测项目的最小采样量见表3a 表3 水质监测采样体积与样品保存方法 监测项目 保 存 条 件 允许保存时间 采样体积MIL 推荐盛样容器 pH值 现场测定 P, G 悬浮物 采样后尽快测定,或4℃冷藏 24h 200 .400 COD 采样后尽快测定,或加硫酸至pH 1-2 7d 100 石油类和动 植物油 加盐酸至pH<2, 20C-5℃冷藏 24h 500^ 5000 G 氟化物 4℃冷藏 28d 300 P 总砷 采样后加硫酸至pH<2,或加碱调节pH< 12 1个月 300 500 硫化物 在现场用氢氧化钠调至中性后,每升水样加3mL imol/L的醋酸锌和 6mL lmol/L的氢氧化钠至 pH=10- 12,或4℃闭光冷藏 24h 500 G 挥发酚 采样后尽快分析,或加磷酸至pH=4,每升水样 加lg硫酸铜,50C - 10℃冷藏 一} 1000 BG 氨氮 加硫酸至pH<2, 20C-5℃冷藏 尽快 500 P (A),G (A) BODS 尽快测定(不超过2h),或20C -5℃冷藏 1000 G 水温 现场测定 注:P-聚乙烯塑料桶 (瓶):G一玻璃瓶;P (A)、G (A)一用体积分数50%的硝酸洗涤后的聚乙烯塑料桶 (瓶)、 玻璃瓶:BG-硼硅玻璃 4. 6. 4 水质采样注意事项 除BOD5. pH值和悬浮物等测试项目外,一般宜将上、下午采集的样品混合作为该次监测的分析 样品。当各采样点上、下午排水流量不变或变化很小时,两个样品可做等容混合,否则根据流量的不 同按比例混合:pH值应在现场测定:BOD5和悬浮物的监测应在采样后尽快分析;BOD5, pH和悬浮 物等项目,取上、下午测定值的平均值。 用于检测油、悬浮物等项目的水样应在不同深度采集,按比例混合后作为一个排水样品,采样体 积视待测物含量而定。 监测BOD5、硫化物、挥发酚等项目,应分别单独采样。用于检测BOD5项目的采样瓶应具锥型磨 口玻璃塞,容器标签上注明监测项目。 对作BOD5分析的水样,采样时应使水样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保存。 4.7 水样的保存与运输 4.7.1 墓本要求 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如下: a)减缓或抑制水样的生物变化; b)减缓水样的化学变化 (络合、氧化还原、聚合等); c)减缓水样的物理变化 (光照、温度变化、静置或振动,暴露或密封等产生的挥发、沉淀、容器 内壁吸附等)。 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在监测工作中应尽可能缩短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时间。水样最好是现场 DL/T414一 2004 分析或采样后尽快分析,无条件现场分析但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分析时,可优先考虑冷藏保存法。 在通常情况下,4℃下冷藏的水样,可至少保存 24h。只有确信不会引入干扰或造成样品污染时,才考 虑添加化学试剂 (保护试剂)。各排放口水样的保存方法依测定项目而定。分析前,水样应放置在避 光和低温处。 样品保存所需添加的化学试剂,应使用优级纯 (保证试剂)或高纯试剂,尤其在采集微量金属污 染物监测项目的水样时,更需注意保护试剂的纯度。 测定项目为溶解态物质的样品,必须在过滤后酸化保存。 4.7.2 保存方法 水样的保存和管理按GB/T12999的规定进行。各监测项目的水样保存方法 (推荐)见表30 水样运输前,将样品容器的内、外盖盖紧,固定在包装箱内,以防止运输途中破损。除了防震、 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温外,还要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容器和沾污瓶口,使水样变质。运输时应有押运人 员,水样交化验室时,交接双方必须清点水样瓶数,并检查样品瓶有无破损和沾污,在交运单上签字, 注明日期和时间。 4.8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4.8.1 监测项目 各类排水的监测项目确定原则如下: a)各监测单位可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对监测项目做适当的调整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b)连续 3年未检出 (即低于相应分析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的项目,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并报上 级主管部门备案; c)各类排水监测项目见表20 4.8.2 分析方法 表2规定的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见表4. 分析方法选用顺序为: a)国家标准水质分析方法 (环境水样); b)行业级标准方法; c)其他参考方法。 可选用专用仪器(如测汞仪、测油仪、COD快速测定仪、BOD5测定仪等)或采用在线连续监测 仪器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应注意所用仪器及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指标,至少应与 表4中给定方法的相应值相当,监测报告中应注明分析方法。 表4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 监测项目 方法名称 适用范围 测试方法 pH值 玻璃电极法 工业废水 GBfr 6920 悬浮物 重量法 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 GBIT 11901 COD 重铬酸盐法 COD大于30mg/L的水样 GB厅 11914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1)红外分光光度法 ·地面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GB/T 16488 SD 164(2)重量法 氟的无机化合物 (1)离子选择电极法 ·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 GBfr 7484 (2)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GBfr 7483 (3)茜素磺酸错目视比色法 饮用水、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 GB/1' 7482 总砷 (1)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 光度法 水和废水 GBfr 7485 (2)硼氢化钾4肖酸银分光光度法 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 GB/T11900 DL/T414一 2004 表4(续) 监测项目 方法名称 适用范围 测试方法 硫化物 (1)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 地下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GB/T16489 (2)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废水 SD164 (3)碘量法 地下水和废水 HJ/T60 SD164 挥发酚 蒸馏后今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饮用水、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 GB/T 7490 氨氮 (1)钠氏试剂比色法 工业废水 GB/T 7478 (2)蒸馏滴定法 GB/T 7479 BODS 稀释与接种法 含量范围:2mg/L-6000mg/L GB/T 7488 水温 温度计法 地表水 GB/T 13195 4.9 废水排放流量测量 4.9.1 流量测最一般要求 流量测量一般要求如下: a)采用明渠式测流槽、测流堰,须修建一段满足CJ/T3008.1 -5要求的渠道; b)采用管道方式测流量时按所选用的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实施。 4.9.2 流最测量周期 各排水口的废水排放量应定期测量,见表2。对废水排放量变化较大的排放口,应加大测量频率, 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9.3 流量测皿装1技术指标 封闭管道排水流量可用管道式电磁流量计、管道式超声波流量计等测量;明渠排水可用各种明渠 式流量计测量。 测量装装置精度为士0.1%满量程。 以上两类流量测量装置须有计量部门的计量检定,符合国家计量标准。 5 锅炉烟气排放监测 5.1 监测目的 监测火电厂锅炉烟道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为环境质量管理和总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5.2 监测项目 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烟气含氧量及温度、湿度、压力、流速、烟气量 (标准干烟气)等辅助参数。 5.3 监测方法 根据 GB 13223的要求,火电厂锅炉排放烟道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烟气各辅助参数,按 HJM 5的 规定采用烟气连续监测装置进行监测。 未安装烟气连续监测装置的火电厂按 GB/T16157的规定采用直接采样法或便携式烟气监测仪进行 监测。测量时执行HJ/T47和HJ/T48的规定。 5.4 直接采样监测方法 5.4.1 监测周期 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每年测定 1次。除尘器大修前后应测定除尘器的除 尘效率,同时测量各项烟气辅助参数。 6 DL/T414一 2004 5.4.2测定条件 测定条件为: a)燃烧煤种和锅炉运行工况稳定,锅炉负荷大于75%额定值; b)测试期间锅炉不进行吹灰、打渣,不投油助燃,系统不启停,不调整送引风机挡板; c)测试前作好原始资料收集、试验大纲编写、仪器校验和安全措施等各项准备工作。 5.4.3 采样部位、采样孔和采样点 5.4.3.1 采样部位 采样部位、采样孔和采样点的设置按GB[T16157的规定执行。当条件不能满足时,按以下方式进行。 烟尘采样部位选择应符合 HJ/T48的规定,选在较长直段烟道上,与弯头或变截面处的距离不得小 于烟道当量直径的1.5倍。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l (A+B),式中A. B为边长。测量光束一 般需通过烟道中心线。水平管道截面应考虑烟尘重力沉降因素。 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其监测孔前直管段长度必须大于监测孔后的直管段长度,在烟道弯头和变截 面处加装导流板,并适当增加采样点数。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采样部位应符合HJ/T47的规定,选在脱硫、脱硝装置或系统进入烟囱的烟 道上,或烟囱的合适位置。与烟尘采样部位的距离不小于0.5m. 在新机组的设计和安装施工中,应按上述技术要求设置采样孔。 5.4.3.2 烟尘采样点 5.4.3.2.1 圆形断面烟道上的采样点 圆形断面烟道上的采样点如下: a)按照GB/T16157规定的圆形烟道等面积圆环采样位置设置,由表5确定圆环数m和测点数, 测点距烟道内管壁的距离系数见表 6,测点距烟道内管壁的距离等于烟道直径乘以表 6中的距 离系数。 b)采样孔设在与圆形断面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线上,开四个或相邻的两个孔。采样孔尽可能选在 烟道两侧。 c)烟道直径大于4000mm时,可按表5外推。 采样点距烟道中心的距离按式 (1)计算,即 ;=R 2n-12m (1) 式中: Yn— 采样点距烟道中心的距离,m; R— 烟道半径,m; n— 由烟道中心算起的测点序号; m— 确定的环数,由表5查得。 表5 等面积环数和测点数 烟道直径D rnr以 等面积圆环数 爪 测量直径条数 测点总数 D}<600 1 6004000 6 2 12^ -24 DL/T414一 2004 表6 测点距烟道内管壁的距离系数 测点数 环 数 1 2 3 4 5 6 1 0.146 0.067 0.044 0.033 0.026 0.021 2 0.854 0.250 0.146 0.105 0.082 0.067 3 0.750 0.296 0.194 0.146 0.105 4 0.933 0.704 0.323 0.226 0.183 5 0.854 0.677 0.342 0.255 6 0.956 0.806 0.658 0.359 7 0.895 0.774 0.641 8 0.967 0.854 0.745 9 0.918 0.817 10 0.974 0.875 11 0.933 12 0.979 5.4.3.2.2 矩形断面烟道上的采样点 矩形断面烟道上的采样点如下: a)将矩形断面烟道用经纬线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矩形,各小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为采样点; b)沿烟道断面边长均匀分布的采样点数由表7确定; c)烟道断面边长大于4m时,采样点可按表7外推。 其他形状烟道上的采样点可参照上述原则布置。 表7 矩形断面沿边长均匀分布的测点数 矩形烟道断面边长 m m <500 501- 1000 1001-2000 2001^ -3000 3001-4000 测点排数 2 3 4 5 6 5.4.3.3 二氧化硫、氮氟化物采样点 采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样品时,采样管伸入烟道的深度至少达1/3烟道直径。烟道有漏风时,采 样点与漏风的距离至少为烟道当量直径的1.5倍,达不到此要求应消除漏风。 5.4.4 烟尘排放浓度及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测定 5.4.4.1烟尘排放浓度的测定方法 烟尘排放浓度的测定方法见表80 表8 烟尘排放浓度的测定方法 被测物 测量方法 应用标准 烟尘 重量法 GB/1'16157 光学法 浊度法 “ H口门刀5 散射法. a采用便携式烟尘浓度测试仪,如激光浊度仪,红外光散射测尘仪等 5.4.4.2 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测定方法 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测定采用同步测量除尘器前后的烟尘浓度的方法,计算得到除尘器除尘效率。 烟尘排放浓度的测定方法见表8,电除尘器效率的测定方法执行GB/T13931的规定。 DL/T414 一 2004 5.4.5 5.4.5 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的测定 分析方法 气态污染物的分析方法见表90 表9 气态污染物测量分析方法 被测物 分析方法 应用标准 适用范围 二氧化硫 碘量法 直接采样方 法甲醛一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5262 定电位电解法 HJ/T46 紫外荧光法 HJ/T75 仪器监测法 非分散红外法 氮氧化物 NO 或 NO, 盐酸蔡乙二胺比色法 HJ/T43 直接采样方法 定电位电解法 HJ/T45 非分散红外法 H口月刀5 仪器监测法 化学发光法 5.4.5.2 氮氧化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在烟气中测定氮氧化物浓度,无论测定的是NO或是N02,都应统一折算到NO:来表示,标准状 态下,干烟气NO折算到NO:的系数是1.53,即N02=1.53NO o 5.5 烟气辅助参数的监测 烟气辅助参数的监测方法执行HJ/T75的规定。 5.6 烟气排放的连续监测 烟气排放的连续监测方法执行HJ/T75的规定。 5.7 数据处理 5.7.1 烟尘排放量的计算 5.7.1.1 烟道断面烟尘排放量的计算 根据在累积采样时间内由除尘器出口烟道断面上所采集烟尘的净重可计算烟道断面烟尘排放量, 按式 (2)计算,即 __人mi、,。 Yi一-二尸-入uu J ti (2) 式中: qi— 第i除尘设备出口烟道测量断面烟尘排放量,kg/h; A;— 第i除尘设备出口烟道测量断面面积,扩; f— 采样嘴有效断面面积,m2; mi— 第i除尘设备出口烟道所集烟尘质量,kg; ti— 第i烟道断面采样累积时间,min. 5.7.2 锅炉烟尘排放量的计算 锅炉烟尘排放量为相应各台除尘器出口烟道断面烟尘量的总和,按式 (3)计算,即 (3) 式中 4— 锅炉烟尘排放量,kg/h; DL/T414一 2004 n— 除尘器出口烟道数。 5.7.3 烟尘排放浓度的计算 实际条件下湿烟气含尘浓度按式 (4)计算, (4) 式中: c$— 实际条件下湿烟气含尘浓度,mg/m3; qs— 实际湿烟气量,mYh o 标准状况下的干烟气含尘浓度按式 (5)计算, CB= 式中: qns一 标准状况下的干烟气量,m'/h. (5) 标准状况下的干烟气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条件下,不含水汽或扣除烟气中的水分 含量的干排烟气。 5.7.4 除尘效率的计算 除尘效率按式 ((6)计算,即 刀二鱼q2 x100% q, (6) 式中: 刀— 除尘器除尘效率,%; q,— 除尘器入口断面测得的烟尘量,kg/h; q2— 除尘器出口断面测得的烟尘量,kg/h. 5.7.5 气态污染物排放最的计算 二氧化硫排放量按式 (7)计算,即 gso2 =q'CSO2 式中: gso2— 二氧化硫排放量,kg/h; qns— 标准状况下干烟气量,m3/h; CSO2— 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mg/m3 0 氮氧化物排放量按式 (8)计算,即 qNO, -gnscNO, 式中: q Nox— 氮氧化物排放量,kg/h; CNOx— 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mg/m3 - 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也可按式 (9)计算,即 c'=bX+a 式中: c'—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中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浓度,mg/m3; (当气态污染物CEMS符合相对准确度要求时,c'=X) X - -CEMS显示的物理量; b— 回归方程斜率: (7) (8) (9) DL/T414 一 2004 a— 回归方程截距,mg/m3 0 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按式 (10)计算,即 - , c = c a' x- a (10) 式中: c— 折算成过量空气系数为a时的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mg&; c’— 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浓度,mg/m3; a'— 在测点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 a— 有关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按式 (11)计算,即 21 a = — 21一X- ,J2 (11) 式中: X a2— 排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数,%。 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率按式 (12)计算,即 q =c'q,, x10-6 式中: q— 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率,kg/h; qos—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量,m3/ho 5.8 有关烟气参数和计算 5.8.1 排气流速的计算 烟气流速按式 (13)和式 (14)计算,即 (12) 、·。F2PdpKd -pp (13) 二_Pat+Pea+⋯+Pa? VPep= (14) 式中: Ws— 被测烟道断面烟气平均流速,m/s; Kd— 皮托管标定系数; Pdp— 测量烟道断面平均动压值,Pa; P— 修正后的烟气密度,kg/m3; Pall Pd2l⋯,Pdn— 各测点动压值,Pa; n— 测量断面测点总数。 2 烟气流量的计算 烟气流量换算出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流量。 实测烟气流量按式(15)计算,即 q. =3600wgA 式中: qs— 实测条件下湿烟气流量,mYh; A— 烟道断面积,MI. 标准状况下烟气流量按式 (16)计算,即 (15) DL/T414一 2004 。( X. "、 qas = 3600w, AlPo’一哺{ (16) 式中: qns Po XH20 — 标准状况下干烟气流量,m3 /h; — 实际状况下湿烟气密度,kg /M3; — 标准状况下烟气密度,kg/m3; — 湿烟气中水汽体积百分数,%。 标准状况下,燃煤锅炉的湿烟气密度取1.30kg/m3,干烟气密度取1.34kg/m3。实际状况下,湿烟气 密度按式 (17)修正。燃油炉的干、湿烟气密度可根据烟气中主要成分含量计算,即 273 p=Po-二尸. L Pawn+P3 1.013x1J (17) 式中: T— 各测点烟气平均温度,K; Pamb— 当地大气压力,Pa; Pa— 烟气静压平均值,Pa. 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流量qn:也可按式(18) 273 换算,即 qns =q3 x 273+ts x Pa"*+PS 1.013x105 x(1一XHZ0 (18) 式中: qns—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流量,mYh; Ps— 排气静压,Pa; is— 排气温度,℃。 6 工频电场与磁场的监测 6.1 监测目的 了解火力发电厂工频电场与磁场的水平,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6.2 监测项目 测量厂界工频电场与磁场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 6.3 监测周期 厂界工频电场与磁场每年测量两次,测量时间分别为当年的冬季和夏季。 6.4 测点设兰 测点设置如下: a)在电厂总平面图上,沿着厂界或厂围墙 50m-100m选取 1个测点,其中至少有两个测点是主 要发电设备、变电设备或其他大型电器设备最近距离处。测量点设在电厂厂界外 (无围墙)1.0m 处,离地面1.5m。或电厂围墙以外,测点离围墙的距离为围墙高度的2倍,离地面1.5m. b)在电厂出线走廊下,以出线走廊下中心为起点,沿垂直于出线走廊的方向每隔2m设置10个以 上监测点。 c)在厂界外环境敏感点应设置监测点。 d)测量位置避开外界其他电器设备、建筑物、树木及金属构件等物体。测量时测量人员应离测量 装置2m以上。 6.5 测f方法 测量方法执行GB/T12720的规定。 6.6 测.仪器 12 DL/T414一 2004 测量仪器性能符合GB/T12720的规定,仪器应定期请有资质的部门检定。 6.7 结果表示与数据处理 测量结果用厂界工频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图表示,即在电厂总平面图厂界各测量点的右下方标出 该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工频电场强度的磁场强度数据计算与处理按国家标准GB/T12720执 行。 7 噪声监测 7.1 监测目的 掌握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为火电厂噪声控制提供依据。 7.2 监测项目 厂界环境A计权等效连续噪声(Lpeg )。 7.3 监测周期 每年监测两次,应在接近厂年75%发电负荷时和夏季监测。 7.4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为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在测量前后,对传声器、声级计进行整机校准。声级计和 声级校准器应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校准。 7.5 声级计工作特性 频率计权特性:+A;;时间计权特性:“慢”。 7.6 气象条件 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4级 (5.5m/s)的气象条件下测量。为避免风器声的干扰,测量时应加风 罩。 7.7 测量时间 测量时间分为昼间06:00 22:00和夜间22:00 06:00。昼间测量时间一般选在08:00-12:00 和14:00.18:00;夜间测量时间一般选在22:00^ 05:000 7.8 传声器的设里 在电厂总平面图上,沿着厂界或厂围墙50m-100m选取1个测点,测量点设在电厂厂界外或电厂 围墙以外 lm-2m处,距地面 1.2m,其中至少有两个测点设在距电厂主要噪声设施最近的距
本文档为【火力发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9603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07
浏览量: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