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SO14000讲义PPT

ISO14000讲义PPT

举报
开通vip

ISO14000讲义PPTnull 第一章 ISO14000基础 第二章 ISO14000术语 第三章 ISO14000标准 条款 第四章 审核方法简介 第五章 内审员要求 第一章 ISO14000基础 第二章 ISO14000术语 第三章 ISO14000标准 条款 第四章 审核方法简介 第五章 内审员要求第一章ISO14000基础知识第一章ISO14000基础知识 1·1 当前的环境问题 人口健康 资源再生 粮食问题 水资源问题 能源和气候 生物多样性破坏与保护问题 相关数据: 2000万/年...

ISO14000讲义PPT
null 第一章 ISO14000基础 第二章 ISO14000术语 第三章 ISO14000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条款 第四章 审核方法简介 第五章 内审员要求 第一章 ISO14000基础 第二章 ISO14000术语 第三章 ISO14000标准 条款 第四章 审核方法简介 第五章 内审员要求第一章ISO14000基础知识第一章ISO14000基础知识 1·1 当前的环境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人口健康 资源再生 粮食问题 水资源问题 能源和气候 生物多样性破坏与保护问题 相关数据: 2000万/年的新生儿中有1.7%为缺陷的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6.0% 水资源的污染和枯竭11.1% 森林的消失10.4% 大气污染和气候变迁6.9% 人口膨胀45.6%null1·2 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1983年组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委员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及一系列行动计划null1·3 ISO标准的由来 全球环境恶化带来的压力 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大量环境公约的相继出台 ISO于1991年建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SAGE) 1993年成立TC207技术委员会,并于1993年6月1日召开了首次全体会议 各国环境标准的增加推动了ISO14000系列标准的发展 1996年10月正式颁布了五项基准 2004年5月重新修订null1·4 ISO14000标准指导思想 标准不增加贸易壁垒,无论环境好坏 标准可用于内、外部审核 标准必须回避对改善环境无帮助的任何行政干预 1·5 ISO14000标准的特点 自愿原则 广泛适用性 兼容性 全过程预防 持续改进原则null1·6 推行ISO14000对企业意义 提高守法意识 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帮助企业提高环境管理能力 树立企业形象和提升市场信誉、知名度 冲破壁垒,扩大产品市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改善企业和居民、社区和其他相关方的关系 产生环境效益,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第二章 ISO14000术语第二章 ISO14000术语 2·1 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2·2 环境 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环境管理体系 全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null2·4 环境方针 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陈述,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 2·5 污染预防 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2·6 持续改进 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全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改进整体环境绩效。null2·7 环境目标 一个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2·8 环境指标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是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绩效要求,它们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2·9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 2·10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null2·11 环境绩效 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 2·12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2·13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第三章 ISO标准条款第三章 ISO标准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2005-05-01发布 2005-05-15实施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null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那些环境因素。但本标准本身关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通过下列方式证实对本标准的符合: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寻求外部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 本标准旨在使其所有要求都能够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运行场所和条件等因素。null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保留本章是为使用本版中的章条号和前一版(GB/T24001—1996)保持一致。 3术语和定义(见第二章)null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null4·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保: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可为公众所获取。null4·3策划 4·3·1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null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 “合适法规、合适条款、最新条款”null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其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包括: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null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null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持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或潜在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他们在实现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null4·4·3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应。 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则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null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null4·4·5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规定: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审批;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须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null4·4·6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政策、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以确保其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null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应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null4·5检查 4·5·1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绩效、运用的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或验证,并予以妥善维护,且应保存相关的记录。null4·5·2合规性评价 4·5·2·1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这可以和4.5.2.1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程序,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null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以避免再度发生; 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 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符。 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null4·5·4记录控制 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对环境管理体系及本标准要求的符合,以及所实现的结果。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null4·5·5内部审核 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是否符合组织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是否得到了恰当的实施和保持。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相关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往的审核结果。 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 ——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null4·6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修改需求。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 组织的环境绩效;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 改进建议。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作出,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的决策和行动。第四章 审核方法简介第四章 审核方法简介 4·1审核程序 文件审核; 现场审核:分为一阶段和二阶段两次完成; 制定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目的、范围、准则、日程安排、陪同人员、行程、首次会议、末次会议; 成立审核组; 首次会议;第四章 审核方法简介第四章 审核方法简介 现场检查; 审核发现; 审核结论; 与审核方交流; 末次会议。 注1:一阶段现场审核主要是审核体系的符合性,仅限于对标准中决策层,不涉及操作层,属不完整性审核,即为不完全要素审核;二阶段现场审核是对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是全部门、全要素的。两个阶段相隔时间一般为一个月。 注2:一阶段审核主要是提出体系与标准中条款有欠妥的观察项,不开书不符合项报告;二阶段主要是运行过程,不仅要对一阶段的观察项重点验证,而且全面审核,对不符合项开出书面报告。null4·2审核方法 查:检查文件、记录、现场; 看:现场实操; 问:与部门负责人或现场人员交流。 4·3审核分类 初审(包括一、二阶段)、临督审核、复评。null4·4不合格分类 一般不合格:在体系运作过程中未完全控制好个别条款而产生的。(一定存在) 严重不合格:在体系运作中出现体系不符合标准要求、同一条款在企业的各部门都未能受控、违反法律法规操作、受到重大投诉、产品有重大质量问题而产生的。 观察项:在体系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审核员无法依据标准判定时,一阶段一般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但应列出清单交企业整改,作为二阶段审核的验证依据。null4·5审核结论 与不合格有直接关系。 没有严重不合格时,无论有多少个一般不合格或观察项均为现场通过; 有一个严重不合格时,可以给受审核方三个月时间整改,经验证有效后再做出结论; 有一个以上不合格时现场审核为不通过,即使是未完成审核工作,也要结束审核工作;六个月后重新申请方可进行审核。第五章 内审员要求第五章 内审员要求 职业道德:公正、诚实、真诚、正直和严谨; 开放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观点云审核; 善于交往: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对形势、环境和各项活动有相当的意识和理解; 头脑灵活、知识面广; 果断、自信、不受外界干扰。
本文档为【ISO14000讲义PPT】,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713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94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2-03-06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