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

举报
开通vip

过渡时期nullnullnull一、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 1、新中国的成立和民主制度的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背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全国领土已经基本解放 ②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949.9 ③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政权充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

过渡时期
nullnullnull一、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 1、新中国的成立和民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背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全国领土已经基本解放 ②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949.9 ③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政权充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为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了前提)。 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null(2)民主制度的建设:三大民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各级自治区、州、县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共同纲领》1949 政治协商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历史渊源: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背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全国领土已经基本解放 初步建立: 职能转变: 初步发展 null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阶段 初步发展恢复完善 阶段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 协商的政治制度(1949、1954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6年)文革结束后进入新阶段,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2年)挫折阶段 严重破坏阶段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文革时期遭到破坏,政协工作瘫痪null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常设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权-政府;审判权-法院;法律监督权-检察院) 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思想来源:卢梭?马克思? 背景: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一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法律依据: 创立标志: 1957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例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的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陷于停顿。 “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发展与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任免权选举权监督权null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联系与区别null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两者都是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代表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来行使国家权力,是公民与国家间的政治纽带。 2.区别 ①阶级本质不同:前者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后者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根本区别 ②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null③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资产阶级议会制则采用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null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null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null1.(2011·浙江文综·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null2.(2011·江苏单科·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null3.(2011·山东基能·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开幕。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会议开幕之日北平昼夜长短大致相等 C.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代表大会职权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null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第五十三条      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纲领》null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地方的财政。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组织本地方的公安部队。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1954年宪法null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第一: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不能独立 第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与一般地方不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同时行使自治权。 第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而不是民族自治。null作用 第一: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 第二:可以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自治权;得到国家在财政、物资、技术等方面的帮助) 第三: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 null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省级自治区null《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基本的政党制度 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null(1)国民经济的恢复2、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null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面临怎样的形势?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null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null 过渡时期总路线 背景: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帝国主义对我国封锁;苏联建设成就成为我国的榜样。 时间:1953年。 目的:把我国建成工业化国家。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三大改造。 (一化三改) 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null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熟的经验,当时只有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经营方式。 (2)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 (3)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巩固社会主义新生政权。nullnull“一五计划建设的意义 1、基本建设成就显著。经过以156项苏联援建项目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我国建立起一批为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基础工业,从而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项目许多是在内地兴办的,因而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3、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快,工业结构有所改善。(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比重从35.5%提高到45%,初步改变了重工业极为落后的状况) 4、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如汽车、飞机等工业部门建立,填补了我国重工业的许多空白。 null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的问题特别严重。1952年7月到1953年6月,国家收购的粮食比供应的商品粮少20亿公斤。1953年夏,因自然灾害,夏粮减产35亿公斤,收购计划难以完成,粮食形势更加紧张。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null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为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 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null三大改造:运用国家政权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对农业: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1953年,全国普遍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土地、耕畜、农具等折价归集体所有,按劳分配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 对手工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3、 建国初期的外交3、 建国初期的外交null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美苏两极对峙局面逐步形成,世界处于 “冷战”的阴影下国内: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新中国成立、经济残破,政局不稳null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实质:反对帝国主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null 同苏联在外交上保持一致,有利于新中国冲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为自己创建一个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结成同盟,使我们疏远了一些较为中立、 温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中国建立并不断发展广泛的国际联系、改善国际生存环境。也使我们的外交决策受到一定限制,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把意识形态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误认为只要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同质,国家间的一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反而忽视了“国家利益”这一国家关系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反而使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不能像一般国家那样正常、理智地处理国家利益问题。这就为今后相互关系的发展埋下了不确定因素。 ——李景治《试析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 这段材料对新中国哪项外交原则做了分析?材料对这项原则是怎样分析的?这个政策实践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null1、与“一边倒”的原则相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进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进步:包容性和开放性 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不同制度的国家,又适用于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和发展的原则,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2、这种进步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这种成熟的政策在国际外交中产生怎样的影响?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null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引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 讲话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讲话经济运行调度会讲话志愿服务队成立讲话校长高三动员讲话经济指标调度会讲话 你认为亚非国家和人民共同之处是什么?“异”又体现在哪里?null1.(2011·江苏单科·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null2.(2011·上海单科·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null3.(2011·海南单科·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null4.(2011·上海文综·31)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制定《共同纲领》 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起来。(填写编号) null4.(2011·上海文综·31)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制定《共同纲领》 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起来。(填写编号) null5、(2011·福建文综·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12分)null 1、“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 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 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3、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 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改变了人半殖民地地位),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null07四川39: (1)依据图片,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6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4)作用: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外交孤立政策;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助于新中国培养人才。 (5)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原因:新中国缺乏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影响。
本文档为【过渡时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325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13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3-03
浏览量: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