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脉诊1

中医脉诊1

举报
开通vip

中医脉诊1卷五 古经解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阴阳应象论)阳生阴长,春夏之令也,阳杀阴藏,秋冬之令也,阴阳互为消长。春主阳,阳盛则阴生,故至夏至则六阳极而一阴生矣,至秋则阳气渐退,此即所谓阳杀也。杀者,衰也,谓阳渐衰也。至冬则阳气皆退藏于阴,虽藏于阴,而一阳即来复于冬至之日。故人之肾中,亦一阳潜长,而四大五脏,尚非阳王之时也。此当以扶阳为要,不得以阴寒凉剂而害其阳之根也。冬至为一阳生,至春初则三阳渐进,故用药亦当开导生路,以遂其生长之机,亦以扶阳为要。至夏则阳盛于外矣,又当接其真阳,而不使脱其根蒂。故五苓之用桂者,得此意也。...

中医脉诊1
卷五 古经解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阴阳应象论)阳生阴长,春夏之令也,阳杀阴藏,秋冬之令也,阴阳互为消长。春主阳,阳盛则阴生,故至夏至则六阳极而一阴生矣,至秋则阳气渐退,此即所谓阳杀也。杀者,衰也,谓阳渐衰也。至冬则阳气皆退藏于阴,虽藏于阴,而一阳即来复于冬至之日。故人之肾中,亦一阳潜长,而四大五脏,尚非阳王之时也。此当以扶阳为要,不得以阴寒凉剂而害其阳之根也。冬至为一阳生,至春初则三阳渐进,故用药亦当开导生路,以遂其生长之机,亦以扶阳为要。至夏则阳盛于外矣,又当接其真阳,而不使脱其根蒂。故五苓之用桂者,得此意也。至秋则阳渐归阴,亦当开导其归路,而勿使隔绝于外。如香苏饮、正气散之类,得此意也。至冬仍归于潜所,而外皆阴气,斯时当顾内以统外,勿使失其根蒂,则有生有长,有杀有藏,而阴阳无隔绝偏害之虞矣。倘不知生,则不知扶其初;不知长,则不能补其缺;不知杀,则无以引其归;不知藏,则无以安其根。此盖无非以阳为本,而四时皆当相顾也。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同上)寒者,阴也,寒则坚凝,故阴为地,地至浊者也;热者,阳也,热则流通,故阳为天,天至清者也。是言阴浊而阳清,天清而地浊也。(张东扶曰∶清字不得作好字眼解。盖清浊既生于寒热,在人则皆能为病也。)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同上)精者,阴也;气者,阳也。精化为气,阳根于阴也。味者,阴也,阴盛则阳衰,耽味太过,则气反滞而不行,故味足以伤气。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同上)土本生金,金为肺,土为脾。凡干燥之土不能生物,泥泞之土亦不能生物。故脾土湿则不能生肺金,湿即是水气,水气既入,当秋日肺正旺时,尚未能为害,至冬金衰而水旺,则湿得趁其时令为害而咳生矣。盖肺金最清,不能容邪,伤湿则金寒而咳也。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同上)遇春夏之令,阳气升而欲舒,被发缓形者使阳升而气舒也。故凡春夏之病,不得过用寒凉收涩之剂。春日伤风寒,宜用广皮、苏叶舒发中焦,而石膏不得用于春者,皆此意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四气调神论)阳为天,阴为地。清阳之气,天之气也,其在人身,清阳之气,则流行于五脏六腑之空窍而无所滞凝。其所以流行于诸窍而无所滞凝者,盖因五脏,各藏其清元真一之气,而无侵凌僭越之患也。若五脏之气不固,则颠倒横溢,少火而为壮火,清阳而为浊阴。凡流行出入诸窍者,俱属阴邪,如肺气本应下输诸脏,今则上逆而为害;脾气本应上输于肺,今则下陷而为邪;肝能疏土,今则反郁而伤脾;水能生木,今反泛滥而浮木。一身上下流行诸空窍,无非浊阴凝结,而清阳之气不行矣。如天本阳,而能藏其真元清一之气,故苍苍在上,惟开窍于日月,而光明普照也。若一天尽如日月之明,则日月之光,悉皆隐没,宇宙之间,不复有流行之清气,清气不行,则邪浊之气得充塞于空虚之际而为害。人身之有病,何以异是?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 (同上)苍天之气清净,故能阳升阴降,天地和谐,天健运而地顺行,此时天气下而地气腾,天地交而成泰矣,何灾患之有?若天不健,则地不顺,天地间隔,阴阳不和,阳不和于阴,则阳独亢,阴不和于阳,则阴独凝,非复苍天清净流行之气,而光明之境变为晦冥之境矣。故人身真火不行,则阳气闭塞,而一身上下,无非阴火横行,所谓地气冒明也。地气者,阴气也;冒明者,阴气昏冒光明之阳分也。 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生气通天论)夏令行,则阳气尽浮于外而内虚矣。肾者,阳所藏之地也,阳气既浮于外,则内虚而肾气亦虚,斯时更伤劳欲,则外实内虚,上实下虚,不厥何待?煎者,上与外;厥者,内与下也。 煎于上与外,便厥于内与下。治法当以纳气归肾为要。(辟,病也。辟积,谓病之积也。煎者,心体烦热,有若煎熬。厥者,气逆而厥也。) 经脉横解,肠 为痔 (同上)经脉主气,络脉主血。肺主气,大肠肺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也。经脉横解,则气行不速;气行不速,则肺不主令。饮食之在胃者,至大肠而不能奉肺降下之令,则大肠之气滞矣。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结,血结气滞于大肠,乃痔之所由生也。 二阳之病发心脾 (阴阳别论)二阳,阳明胃也。胃者,脾之夫也。胃病,则脾岂能独安?脾气行则心有所奉而血生。 故心生血,脾统血,心、脾二经皆生血之原也。血者,阴也,阴生于阳,胃阳既病而无生发之气,则阴血所生之原病矣,焉能不及于心脾哉? 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同上)真脉之脏脉,即本脏之真脉,无胃气者也。死日有除成数算者,有除生数算者,有除生成之数算者。盖阴遇阴,阳遇阳,而逢受克则死也。如肝悬绝,肝之成数八,肺之成数九,八九十七,除十七而加一,至十八日则死矣。盖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阴也。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虽阳而为成数则阴矣,故俱以成数算。心悬绝,地二生火,生数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与二,八也,除八而加一,故九日死也。肺悬绝,金之生数四,火之成数七,四与七,十一也,除十一而加一,十二日死矣。肾悬绝,水之生数一,土之生数五,一与五、六也,除六而加一,七日死。惟有脾悬绝四日死,人不易晓,盖土旺于四季而位于中,故脾悬绝,只逢克便死。天三生木,木数三,除三而加一,故四日死也。 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 (脉要精微反四时者,脉气反四时也,如下文春夏之脉瘦,秋冬之脉浮也。有余,精气并也,并于上则下虚,并于下则上虚,故有余为精。不足,正不足也,故不足为消。应太过,并于上,上太过,并于下,下太过,有太过即有不足,故曰应太过,不足为精。正气消,则邪气旺,邪之旺由正之消也,故曰应不足,有余为消。 太阳所谓肿腰 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 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 (脉解篇)太阳,三阳也。一阳从冬至而升,至正月寅则三阳生矣。三阳肿腰 痛者,太阳不得遂其生发之性,至正月寅,阳未尽发而郁于下,故痛也。所以曰阴气盛,阳气未得自次者,未得其位次也。病虚为跛,盖如阳气,遇冻初解,虽动而未升,亦郁于下也。跛者,太阳膀胱之脉,起于足小趾至阴之地,阳抑于至阴,故为偏跛。跛,足不能行也。(按∶本详解六经诸病,此特太阳一经中之二耳,盖略举一隅以为例也。) 人肝目应之,九九窍,三百六十五,人一以观动静,天二以候五色,七星应以之候发,母泽五音一以候宫、商、角、征、羽,六律有余不足应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余,九野一节俞应之以候闭节。三人变,一分人候齿泄多血少,十分角之变,五分以候缓急,六分不足,三分寒关节,第九分四时,人寒温燥湿,四时一应之,以候四反,一四方各作解。 (针解篇王冰曰∶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简烂文,义理残缺,莫可寻究。) 人肝开窍于目,凡九九八十一窍,六六三百六十五节,凡所以动而运者,皆肝之气,木之性也。故一以观动静,在人为天一之所生,在天为水之所生,升而为火。盖肝主动,火亦主动也,所以候五色。七星为十二月转运之星,亦主动,故在天为火,而其动处应于七星也,以候发者,发在头而居火之分,故在上者为应也。母泽缺三句(三句字疑,)水为木母,水旺则木盛而发泽,五色在天,五声在人,宫、商、角、征、羽,变而为六律,其中有余不足,则于音别之,故曰有余不足,应之也。五色在天,人多见于面;五声在地,人多见于胸喉,故下言地二也,地二以候高下有余。九野在人,五脏六腑也,一节俞应之。俞,背也,俞为脏腑之门户,此又有地通乎天。盖腹为阴,为地;背为阳,为天也,故曰应之以候关节。(“关”字是慎斋所改,原文是“闭”字。) 此二也。三则在人多变动,一分以候齿,泄多则血少,十分角之变,盖角属木,木为肝,肝主动,动则变,故曰十分角变。可见凡病从肝而发者十之九也。五分以候缓急者,肝为将军之官,易急而难缓,急则病发骤而猛,缓则虽发而易制也。六分不足三分,因寒在关节也。第九分四时者,在天为四时,在人为寒、温、燥、湿。人之寒、温、燥、湿,即天之四时也。一应之以候相反,如天之冬而暑,暑而寒,反则病,顺则安,然四方高下,九野远近不同,又当因地而推天时人事之不同,不可一例解也。 故用药解病,一宜参之天时,又宜察之地宜,则无不解矣。(王胥山曰∶针解篇中所云“人肝目应之,九”下一百余字,经文蠹缺,难以尽通,故古人于此节皆无注释,盖遵缺疑之义也。慎斋则以古圣微言,有同至宝,不可竟等于史传之缺文,置而不论。故因其可通者而发明之,以见珍惜之至意。夫前贤于残编蠹简,犹视同金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玉格,一字不肯舍弃如此。今之习业者,于《灵》、《素》古经,竟有终身未曾省视,而犹自矜其艺术之精良。吁!其所谓精 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金匮真言论)冬时阳藏于内,内者,阴也,能藏于阴,则无病矣。倘至冬而阳不藏,则阴为阳气所抑,能无病乎?故曰冬病在阴。夏时阳发于外,外者,阳也,倘至夏而阳不能发,则阳为阴气所抑,能无病乎?故曰夏病在阳。春时阳虽欲发而气尚微,倘因七情、劳役、外感所侵,则阳亦抑于阴分而阴病矣,故曰春病在阴。秋时阳气当渐降,苟至时而不能降,是阳气弱也,弱则病由此而生矣,故曰秋病在阳。 脏不藏精 肺不藏者肾必伤,肾不藏者肝不发,肝不藏者心不荣,心不藏者脾必害,脾不藏者肺必灾。总之,母不藏者则子不发,子不发则病仍及于母。故心及肝,肝及肾,肾及肺,肺及脾,脾及心,子母相关,病之标本于斯而定,然亦言其大义如此。若其间或感、或不感,或感之轻重浅深,则又因其人之素禀,此乃因时气而识其将来之病症也。至于当时则又不然,如火不藏则肺病,金不藏则肝病,木不藏则脾病,土不藏则肾病,水不藏则心病,此因当时之过旺而及于妻者也。夫妇俱病,则其中补泻之义可推,如辰戌年,初之气为相火,是火不藏也,当时之肺病,将来之脾病可知。即此一端,可以例其余矣。 十全大补汤?八珍汤 二方皆阴阳并用之方也,然其间有轻重之别,在乎分量之多寡以别之。如损处重在阳,则血药多用,气药次之;重在阴,则气药多用,血药次之。血为阴,气为阳,盈虚消息之理,后至者成功也。伊芳尹十全大补汤,用四君以补气,加木香不使上焦气滞也;用四物以补血,加沉香不使下焦气滞也。盖上古气血俱浓,故用二香,补而兼之以行。若叔季之人,气血俱虚,故东垣以黄芪代木香,兼益上焦之气,以肉桂代沉香,温暖阴血,血得温而生,气得温而长。经云∶虚者十补勿一泄。此类是矣。 归脾汤 归脾,味味皆滞,故用木香以疏肝,肝疏得归身、枣仁,肝血润矣。肝血能润,则脾血能藏,脾既能藏,而后能为胃行其津液,使周身皆利也。盖参、 、术、草之补脾,当归之补肝,茯神、枣仁、远志之补心,各守一经,性皆滞碍,得木香之疏通,破上焦之滞,醒动脾气,而后脾能淫气于心,心始生血,散精于肝,肝始藏血,心肝既足,而后脾得以统血,血足则火不郁,三焦通达而无捍格之患矣。今之用归脾而去木香者,能不为之慨叹哉! 补中益气汤 补中者,补中气也。参、 、术、草所以补脾,五行相制则生化,广皮以疏肝气,归身以养肝血,清气升则阴阳皆长,故用柴胡、升麻以升提清气,清气既升则阳生,阳生而阴自长矣 四君子汤 四君子阳中之阴,肺、脾二经药也。人参补气治里虚;白术行中焦之湿;茯苓泻膀胱隐伏之火,止泻补脾;甘草健脾和中,退虚火,解诸毒,得黄芪则补肺,得当归则补血,得山药则补脾阴,得炮姜则温中,得丁香则温胃,得陈曲则去胃中陈腐之气,得木香、砂仁则醒脾气,加地黄之沉寒则治丹田火起,加白芍则补脾阴,泻土中之木,治木乘土位。 四物汤 四物汤治血之有余,不治血之不足。盖血之有余者,溢而不归经,则用川芎上行巅顶,下至九泉以行血,当归引血归经,二味走而不守;用白芍之酸以敛之,地黄直达丹田,二味守而不走,使血安于其位也。若血不足而但用四物,则孤阴不长,难以奏功,故必以四君为主,令阳生阴长可也。 温肺汤 温肺汤,所以令金浮而水升也。细辛、五味、肉桂皆所以温肾,肾水温暖则气上行,所谓云从地起也。气即水中之金,是金浮也。上行之气,熏蒸于肺而为津液,津液属水,是水升也,所谓水从天降也。又温肺汤有木沉而火降之妙,温肺则金旺,金旺则能平木,木有所畏,收敛下行,是谓木沉。木者,火之母也,木浮则火亦在上,木沉则火自降,火降在下,而肾 保元汤 黄芪,有汗,用蜜炙,胃虚,米泔水浸炒,表恶寒,酒拌炒,嘈杂,人乳拌制。表虚多,葛根,久病热不退去表药,只用保元。血虚加当归,脾虚加白术,渴加麦冬、五味,虚烦不眠加枣仁,小水不利加牛膝、白茯苓,心神不安加茯神、远志、枣仁,退火重用参、 ,虚而火动少加黄柏,小便不通或赤加香附,腰痛加杜仲,恶寒加肉桂,恶心加炮姜,自汗虚寒加附子,腹胀恐成中满加附子、炮姜、肉桂、吴茱萸、青皮、枳壳之类,脉虚浮有湿加羌活、防风、茯苓。人无气不生,而气又多患其不足。凡去病之药,病去即止,不可多服,多服能泄真气。保元汤能补血中之气,故曰保元,言以此保血中之元气也。人禀天地之气以生,负阴抱阳,阳不可令陷于阴分,当使胃有春夏发生之气,不可使有秋冬肃杀之气。故宜大升、大降,使清阳发腠理,浊阴归五脏,如天之包乎地外,而周行不息。假如天之元气不足,而常陷于浊阴,则地亦无生生之意矣。故天气升则地气长,而后 和合,霖雨时降,滋生万物,万物各得其所也。人生全赖此一腔之气,而气又以血为根据,胃乃生血之原,若元气不足,陷于阴分,则血不生长,化而为火,变异无常,渐趋死路,而曾莫知其故,亦可悯矣。 夫人身上体属阳,下体属阴,上阳不生,则阴气绝矣。上古圣人,与天地合德,深悟生生不息之机,故其用药大升、大降,以法天之阳气上升,地之阴气不绝,阴阳二气升降互施,则气血散布于四肢,何病之有?倘阳不升,则血凝滞,诸病生焉。医者,当体圣人生发之心,不可使气血有偏。圣人妙法亦不过能体升、降、浮、沉之法耳! 卷五 古今名方录要 保元汤 人参 黄芪甘草(炙)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异功散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陈皮 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陈皮 半夏 益黄散 人参 黄芪白芍 甘草(生) 陈皮 川连 参苓白术散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山药 薏苡仁 扁豆 莲肉 桔梗 砂仁 共为末。 理中汤丸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炮姜 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补中益气汤 人参 黄芪白术 甘草(炙) 归身 广皮 柴胡 升麻 生姜 大枣 归脾汤 人参 黄芪白术 甘草 归身 茯神 枣仁 远志 木香 龙眼 参附汤 人参 附子 参术汤 人参 黄芪苍术 炙甘草 归身 陈皮 青皮 神曲 柴胡 升麻 黄柏 养胃汤 人参 苍术 甘草(生) 半夏 橘红 藿香 白茯苓 草果 浓朴 乌梅 生姜 温肺汤 细辛 五味子 肉桂 炮姜 甘草(炙) 白茯苓 白芍 半夏 四逆汤 川附子 炮姜 甘草(炙) 四苓散 白术 白茯苓 猪苓 泽泻 加肉桂名五苓散。 平胃散 苍术 陈皮 甘草 浓朴 胃苓汤 苍术 陈皮 甘草 浓朴 白术 白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二陈汤 半夏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姜汁 温胆汤 半夏 枳实 陈皮 甘草 竹茹 生姜 半夏茯苓汤 半夏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砂仁 竹茹汤 半夏 甘草 干葛 竹茹 生姜 大枣 正气汤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藿香 白芷 紫苏 桔梗 浓朴 大腹皮 生姜 枳术丸 白术(一两) 枳实(一两) 蒸饭捣为丸。 和中散 炮姜(四两) 肉桂(二两) 吴茱萸(二两) 共为末。 小青龙汤 麻黄芪桂枝 细辛 炮姜 半夏 甘草 白芍 五味子 四圣丸散 白术(四两) 陈皮(五钱) 川连(五钱) 以神曲糊丸。 四仙汤 熟地黄芪白芍 归身 甘草 大枣 归汤 黄芪归身 生脉散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芎归汤 川芎 归身 白芍 百合 荆芥 四物汤 川芎 归身 白芍 生地黄 六味丸、汤 生地黄芪丹皮 山茱萸 白茯苓 泽泻 山药六味加五味子,名都气丸;六味加肉桂,名七味汤、丸;六味加肉桂、附子,名八味汤,丸;六味加人参、附子,名肾气汤、丸;六味加五味子、麦门冬,名凉八味汤、丸;六味加肉桂、附子、磁石、五味子,名十味汤、丸。 黄芪建中汤 黄芪白芍 甘草 川桂枝 生姜 大枣 饴糖 去黄芪名小建中汤。 芎归芍药汤 川芎 归身 白芍 白茯苓 白术 泽泻 六黄汤 生地黄芪熟地黄芪黄芪黄柏 黄芩 黄连 归身 当归地黄汤 归身 生地黄芪川芎 白芍 本 防风 白芷 细辛 导赤散 生地黄芪木通 甘草 赤茯苓 竹叶 大补阴丸 熟地黄芪黄柏 知母 白芍 龟板 陈皮 牛膝 锁阳 当归 虎骨 煮羊肉为丸。冬 安神丸 辰砂(五钱) 川黄连(六钱) 甘草(五分) 生地黄(一钱五分) 归身(一钱五分) 捣饭 安胎饮 川芎 归身 白芍 熟地黄芪甘草 白茯苓 黄芪白术 半夏 地榆 阿胶 生姜 黄芩芍药汤 白芍 黄芩 甘草 生姜 大枣 八珍汤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甘草 川芎 归身 芍药 生地黄芪加黄芪、肉桂,名十全大补 虎潜丸 虎骨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归身 川乌头 生地黄芪白芍 黄芪杞子 人参 杜仲 牛膝 炼蜜为丸。 清心莲子饮 黄芩 麦门冬 地骨皮 车前子 甘草 石莲子 白茯苓 黄芪柴胡 人参 漏芦散 漏芦 归身 牛膝 桂心 地龙 防风 羌活 白芷 甜瓜子 没药 虎骨 龟板 小续命汤 人参 麻黄芪黄芩 白芍 防己 川芎 杏仁 甘草 肉桂 附子 防风 戊己丸 川连 吴茱萸 白芍 神曲糊为丸。 四神丸 肉果(二两) 补骨脂(四两) 五味子(二两) 吴茱萸(一两) 姜汁煮枣肉,拌捣为丸。 烧针丸 朱砂(一两) 枯矾(五钱) 共为末,枣肉和丸,如圆眼大。临用用针插定,入灯火烧存 香连丸 木香 川连 饭捣为丸。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升阳散火汤 防风 甘草 升麻 葛根 独活 白芍 姜活 人参 柴胡 麻黄汤 麻黄芪桂枝 甘草 杏仁 独活寄生汤 独活 桑寄生 川芎 细辛 防风 续断 杜仲 牛膝 秦艽 白茯苓 白芍 桂心 消毒饮 荆芥 甘草 防风 牛蒡子 升麻葛根汤 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 生姜 火郁汤 升麻 葛根 柴胡 防风 芍药 甘草 葱白 逍遥散 柴胡 白芍 归身 广皮 甘草 黑山栀 丹皮 白术 白茯苓 姜汁 茯苓补心汤 前胡(三分) 紫苏(二分) 桔梗(二分) 葛根(二分) 白茯苓(二钱) 半夏(六分) 广皮(五分) 甘草(三分) 川芎(三分) 白芍(二钱) 归身(六分) 生地黄(六分) 人参(四分) 枳壳(四分) 生姜(二分) 大枣(二枚) 人参败毒散 赤茯苓 甘草 前胡 桔梗 枳壳 人参 柴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薄荷 生姜 大 三黄丸 黄连 黄芩 黄柏 白虎汤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 益元散 滑石 甘草 辰砂 共为末。 小承气汤 大黄 浓朴 枳实 大承气汤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 调胃承气汤 大黄 芒硝 甘草 桃仁承气汤 大黄 芒硝 甘草 桃仁 大陷胸汤 大黄 芒硝 甘遂 大柴胡汤 柴胡 半夏 白茯苓 大黄 枳实 黄芩 甘草 生姜 大枣 凉膈散 大黄 朴硝 甘草 连翘 山栀(生) 黄芩 薄荷 竹叶 五积散 白芷 桔梗 归身 陈皮 川芎 甘草 白茯苓 枳壳 半夏 麻黄芪肉桂 浓朴 朴 卷五 附∶新方数则 和中丸 广皮(四两) 白术(三两) 肉桂(三钱) 薏苡仁(二两) 川椒(三钱) 泽泻(一两) 白茯苓(二两) 砂仁(二两) 车前子(一两) 炮姜(五钱) 水法为丸。 沉香丸 白术(二两) 归身(二两) 白蒺藜(八两) 白茯苓(二两) 砂仁(二两) 香附(四两)白芍(三两) 广皮(一两) 甘草(二两) 乌药(四两) 水泛为丸。 镇心丸 人参(二钱) 黑豆(五钱) 青黛(一钱) 茯神(二钱) 甘草(二钱) 山药(二钱) 僵蚕(四钱) 辰砂(一两) 冰片(一分) 蜜炼为丸,辰砂为衣。 起脾丸 人参(一两) 黄芪(一两) 山药(二两) 甘草(二钱) 益智(二钱) 蜜炼为丸。 平惊丸 炮姜(二钱) 肉桂(三钱) 白芍(一两) 茯神(一两) 远志(三钱) 甘草(四钱) 铁衣(一两) 蜜炼为丸。 补肝丸 海螵蛸(四钱) 杞子(四两) 归身(一两) 杜仲(四两) 香附(二两,醋炒) 水法为丸 真阴丹 用初经红铅,先以水浸三宿,以土丸之。入火炮之,久则色白,用文武火炼三日夜,复以水浸之,夜露三宿,再以火炼则紫色现,日中晒之,又火炼三昼夜,则黄色如珠。凡炼此丹,白则秽尽,黄则毒尽,所谓九还成丹,乃天地之真元,阴中之至阳也。凡阴阳脱者,服 寒热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录《素问?阴阳应象论》中语。) 诸有过者切之,(有过,即有病也。) 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则予谓病之重者,莫大于此,如刀削肌肉,危甚不能久矣。(“诸有过者切之”至“无汗而身寒”止,皆《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语也。其“阴阳不足”二句,乃慎斋所补。以此证甚危险,不可以经中未言而忽之也。故既补之,而又详言以申之。) 经云∶邪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又云∶阳虚生外寒,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又云∶阳盛生外热,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又云∶邪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又云∶阴虚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又云∶阴盛生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涩,血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多寒气,黑色者多血少气。(录《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语,“青白者多寒气”,原文是“青白者少热气”,其语胜此,似不必易。)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际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之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录《浮络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录《素问?皮部论》中语。) 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 人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气口盛则胀满,寒中热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录《灵枢?禁服篇》中语。) 岐伯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盛者从之。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如?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和气,可使必己。(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语。) 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假如小寒之气,温以和之;大寒之气,热以取之;甚寒之气,则下夺之;夺之不已,则逆折之;折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则汗发之;发之不尽,则逆制之;制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自“微者调之”以下二十八字,亦至真要大论中语,“假如小寒”以下八十八字,乃启元子注也。) 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此热证也。阳盛生外热,阴虚生内热,下之者寒药清之也,寒凉之性下行也。 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此寒证也。阳盛生内寒,阳虚生外寒,汗之者热药温之也,非正发汗也。用药以助生浮、升长之气,所以扶其阳也。 帝曰∶论言治热以寒,治寒以热,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术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岐伯曰∶诸病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盖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 帝曰∶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旺气,是以反也。帝曰∶不治旺气而然者,其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以上亦是至真要大论中语,以下则启元子注也。) 入肝为温,入肺为清,入心为热,入肾为寒,入脾为至阴,而四时兼之,皆为增其味而益其气,故久服黄连、苦参而反热者,此类是也。故曰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不已,则脏气偏胜;脏气有偏胜,则有偏绝;脏气有偏绝,则有暴夭。故曰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问∶寒病服热药而寒不退,热病服寒热而热不退,何也?答曰∶热不得寒,是无水也;寒不得热,是无火也。寒之不寒,责其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经云∶滋其化源,化源已绝,药之假,焉能滋其真水火也。(至真要大论。) 帝曰∶脉从而病反者,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启元子注言∶)病热而脉数,按之不鼓动,乃阴盛格阳所致,非热也。此一节言证属阳,脉亦从证,虽属热而反病寒也,诸阳皆然,谓诸阳概数而不鼓,太阳标本不同之脉也。(又至真要大论云∶)帝曰∶诸阴之反,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盛而甚也。(启元子注言∶)形证皆寒,按之而脉鼓击于指下盛者,此为热甚拒阴所致,病非寒也。此一节言证属寒,脉亦从证,虽似寒而反病热也。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顺逆,正行无间,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病寒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自“百病之起”至此亦是至真要大论中语,)六气之病,标本相反者,惟太阳少阴之病为最。盖太阳标热本寒,少阴标寒本热,启元子释诸阳脉至而从为病热,脉数者,太阳之标也。按之不鼓,为阴盛格阳者,寒水之本,与标相反也。诸阴脉至而从为脉证,似寒者,少阴之标也。按之鼓盛,为热盛拒阴者,君火之本,与标相反也。是故不知相反者,逆标气之阴阳而正治,则顺本气之寒热而病如故,外则似顺,中气乃逆,故方若顺,乃实则逆也。知相反者,顺标气之阴阳而反治,则逆本气之寒热而愈,故外虽用逆,中乃顺也,此似逆而实正顺也。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顺逆,正行无间也。若脉从病反,言证似阳者,脉亦从证似阳,而其病反是寒也。证似阴者,脉亦从证似阴,而其病反是热也。故皆反其脉证施治。(下文详言脉证相反者之治法,当舍证从脉。然其中又有脉证相合,而病之真情实相反者,又宜反其证脉以施治。以总明病机千变万化,学人之不可不细审而详察也。) 如身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阴证似阳也。身热者,里寒故也;烦躁,阴盛故也;面赤,戴阳,下虚故也。若医者不知脉,误为实热,反用寒凉,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者,宜以热药治之。故仲景以少阴证面赤者,四逆汤加葱白治之,以逆气象阳也。若寒凉之药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则升走,阴躁之极,往往欲坐井中,医犹不悟,此是阴证,仍认为热,复以寒药投之,其死也何疑?或因呕吐,或因嗽而发躁,蒸蒸身热,如坐甑中,欲去衣近寒处,或饮食寒水则便振寒如故,上气短促,胸中满闷欲死,甚则口开目瞪,声闻于外,而泪涕痰涎大作,其发躁须臾而已。六脉沉细而涩,按之而虚,是大寒之证。以辛甘甘温之剂饮之则愈。《活人书》∶手足逆冷,大便闭,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阳证似阴也。轻者白虎汤,重者承气汤。伤寒失下,血气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热,故厥亦深,速以大承气汤下之,汗出即愈。盖热厥与阴厥不同,热厥者微,厥即发热,阴厥不发热,四肢逆冷,恶寒,脉沉细,大小便滑泄。 上二节,言证似阳而脉病属阴,证似阴而脉病属阳,故反其证而治之。盖证似阳而脉病属阴,证似阴而脉病属阳者,世尚能辨。若脉证俱似阴而病属阳,脉证俱似阳而病属阴者,举世莫辨矣。许学士云∶熙宁邹守迪,因其犹子病伤寒,见其烦渴而汗多,以凉药治之,遂成阴毒,数日卒。迪悼痛之,遂作“阴毒形证诀”三篇。盖伤世之意深矣!太阳膀胱之经,乃热因寒用,且膀胱本寒,其经太阳也。太阳为标,有阳之名,无阳之实,谓其将变阴也。其脉紧而数,按之不鼓而空虚,是外见虚阳而内有真寒也。故仲景用姜、附久久煎之,不温服而冷服,亦是治寒也。姜、附气味俱阳,加之久久熟煎,取重阳之热,泻纯阴之寒,是治本也。不温服而冷服,此以假寒治太阳标之假阳,故为真假相对之治法。用药处治者,当知其脉之空虚,则是内伏阴寒之气,外显热证,大渴引饮,目赤口干,面红身热,四肢热如火者,此浮阳将绝于外,而内则为寒所拒也。手少阴之心经,乃寒因热用,少阴之经真阴,其心根本是真火也。故曰∶少阴经标阴本热,是内则以阳为本,外则真阴为标也,其脉沉细,按之洪大紧甚而盛者,心火在内,则紧甚洪大,真阴为标,则脉沉细,盖寒水之体也。故仲景以大承气汤煎成热服之,以除标寒,用大黄、芒硝辛苦咸寒之气味,以泻本热,其用药可以为万世之法矣!盖治热以寒,温而行之也。 经云∶治热以寒,温而行之,其义有三∶大热在身,用人参、黄芪、甘草退之。此三味者皆甘温之品,虽表里皆热,躁发于内,扪之肌热于外,能和之,汗自出而愈矣。此甘温能治大热之理,一也;热极生风,乃左迁入地,补母以实其子,使天道右迁顺行,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况大热在外,其寒必伏于内,温能退寒以助地气,地气者,在人乃胃中之生气,使其生气旺,三也。经云∶治寒以热,凉而行之。仲景治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汤加猪胆汁主之。此治寒以热,用胆汁凉而行之也。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其义有三∶北方人为大寒所伤,其足胫胀,乃寒胜则浮,理之常也,若以火灸汤浴,必有脱皮见骨之害,须先以新汲水浴之,实时完复矣。其有大寒冻其面或耳,若见火汤,必脱皮成疮,须先以凉水浴之,少时即温手熨烙,必能完复,此凉而行之,能除大寒,一也。大寒之气,必令母实,乃地道左迁入肺,逆行于天,以凉药投之,使天道右迁而顺行,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况大寒在外,则大热伏于九地,人身之内,乃三焦、包络,天真之气所居之根蒂也,热伏于中,原气必伤,人身原气乃胃也,以凉药和之,使原气充足而不伤,三也。经曰∶恶寒战栗者,皆属于热。又曰∶战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恶寒者,虽当炎月,若遇风雨重绵在身,仍觉凛凛战栗,如丧神守,恶寒之至也。《原病式》曰∶病证热而反觉身寒,此为病热,实非寒也。或曰∶往往见服热药而愈者,何也?病热之人,其气炎上,郁为痰饮,抑遏清道,阴气不升,病热犹甚,积痰得热亦为暂退,热势助邪,其病益深。或曰∶寒势如此,谁敢以寒药投之?投之是杀之也。予曰∶古人遇战栗之证,有以大承气汤下燥屎而愈者,则恶寒战栗,明系热证,但有虚实之分耳。 经曰∶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发热,实非是热,当作阴虚治之,而用补阴之法可也。 或曰∶伤寒发热,俱系邪气何耶?予曰∶伤寒热邪,自外而入;阴虚发热,自内而出也。火郁之热,当看热在何经,轻者可降,重者随其性而升之。 实火可降,小便降火甚速,补阴则火亦自降,用炒黄柏、生地黄之属。 虚火可补,参、术之类,甘以缓之也。凡气有余便是火,急甚者缓之,生甘草缓之之药火盛不可骤用寒凉,必兼温以散之。左金丸治火,川连六两,佐以吴茱萸一两。 阴虚火动者,不治。 验案 丹溪治色白妇人恶寒,用八珍汤去川芎,加炒黄柏,治之反剧,知其病热深而无反佐之过也。仍用前药炒熟,与之而愈。治热以寒,借火之力,温而行之也。 一人寒热,盗汗,倦怠,食少,六脉俱弦,尺大于寸,心部更虚。曰∶此肝之脾胃虚也,胃气不能到肝,则肝木挟邪上克脾土,故肝强而脉弦,弦者减也,减者中和之气少也,此虚在脾,脾当扶也。然扶脾不制木,无益也。而木中又有虚实之分,凡阴之长生,即阳之死位;阳之长生,即阴之死位。胆为甲木,长生在亥,则肝为乙木而死于亥。故其虚在木之阴,而实在木之阳,则知气有余而血不足矣。心主血,故心脉虚,血不足则阳陷,故尺脉大,法当理脾、和血、平肝,而寒热自止矣。 辨内外伤 伤风鼻气出粗,合口不开,肺气通于天也。伤食口无味,涎不纳,鼻息气匀,脾气通于地也。外伤一身尽热,知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先无形也。内伤手足不和,两胁俱热,知先少阳也,从内而之外者,先有形也。内外俱伤,人迎、气口俱盛,或举按皆实大,表发热而恶寒,腹不和而口无津液,此内外两伤。凡诊必扪手心、手背,手心热是内伤,手背热是外伤。外伤寒热往来,积邪在半表半里;内伤寒热,系气血两虚。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一云脾虚则热,胃虚则寒。脾胃者,气血之原也。 内伤 外感、内伤,病之关键,于此昧焉,何足言医?夫外感张仲景言之详矣,内伤李东垣言之详矣,至于内伤夹外感,未有言之者也。矧外感风寒则身热,鼻塞声重,左手脉洪盛,有余之证,当发不当补。内伤喜怒、饥饱劳碌,则身微热,口苦,右手脉洪盛,乃不足之证,当补不当发。至于内伤夹外感之证,又当补发兼施,辨之不可不详,施治不可不当也。如内伤夹外感者,于补中益气汤中,春加川芎、防风、荆芥、柴胡、紫苏;夏加干葛、石膏、薄荷、甘草、升麻、柴胡之类;秋加苍术、防风、荆芥之类;冬加麻黄、桂枝、炮姜、附子之类。 两手脉俱洪盛,而身热、鼻塞、口苦俱见者是也。如内伤夹热、夹郁而发者,则于补中益气汤内加火郁汤之类。其人平素心胸瞀闷、手足发热、小便赤,脉沉数、洪数,身热者是也。 如内伤夹痰者,则于补中益气汤内加半夏、竹沥、姜汁之类。其人肥白、喘满、吐痰,脉沉滑、洪滑者是也。夫外感、内伤不同,发表、补中有异,岂可妄施治法哉!东垣论饮食劳倦为不足之证,治用补中益气汤。王履道又论不足之中,当分别饮食伤为有余,劳倦伤为不足。若人伤饮食而留积不化,以致宿积郁热发于外,此为有余之证,用枳术丸等方消导;若人伤饥失饱,致损脾胃,非有积滞,则当用补药。盖脾胃全赖饮食滋养,今因饥饱不时,失其所养,则脾胃虚矣!脾主四肢,劳力辛苦伤其四肢,则根本病矣。或专因劳力过度,或因饮食失调之后,加之劳力,或劳力过度之后,继之饮食不调,皆是内伤元气不足之证,而宜用补药也。但须于此四者之间,审察明白,略为加减,无有不效矣。 脉左手沉细虚,右手浮大数,或豁大无力,口不知谷味,得之劳心嗜欲、七情纵酒、饮食饮饱过度,此内伤也。初虽未觉,久则成患,以致身痛、头疼、潮热恶寒,证类伤寒,实非伤寒。倘用麻黄等剂,大发其汗,热不肯退,再以寒药泻火,以致清气下陷,浊气转升,因而食下胸满,又大下之,中气更不足,以致大汗亡阳,下多亡阴,阴气耗散,伤而又伤,所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而死者,非医杀之耶?内伤寒热,间作不齐,发热而微,汗至颈、至脐而还,口不知谷味,日日如此,或兼泄泻,用补中益气汤加附子一法。服诸伤寒药不愈,有如疟状,汗而又热,热而又汗,头痛发热,或自语烦躁,不思饮食,遍身骨痛,用补中益气汤加羌活一法。头痛甚加川芎、蔓荆子一法。或无汗热不退,或咳嗽痰中带血,咸宜补中正方,多服能除阴虚潮热,不宜用人参、黄凡内伤发斑,因胃气虚,虚火游行于外,宜大补而降之;亦有夹痰热者,宜微汗以散之。切不可下,如下之恐变危证。 内伤病退,燥渴未解者,有余热在肺也,可用沙参、茯苓、甘草,加少许姜汁冷服,虚者可用人参。 左脉沉细虚,右脉浮大数,服补中益气汤不愈,余热不退,泄泻烦躁,保元汤加白术、陈皮、姜、枣煎服,正气足而邪气自退。身热喜近衣者,加附子六七分。余热不尽,口干不渴,用归汤加甘草七分,若用白虎汤则死。 内伤用补中益气汤不愈,三两月潮热不退,腹满暧气,不思饮食,保元汤加炮姜七分,肉桂、吴茱萸、炙甘草、陈皮各五分,白术、附子各一钱,水煎服。病后余热,虚烦不眠,归脾汤。恍惚加菖蒲三分,口干极烦躁加麦冬五分。似疟寒热,一日一次,来日身胀要打者,属脾阴不足,六君子汤加白芍七分,归身七钱,姜、枣煎服。(泄泻者,不宜用归、芍。) 柴胡五分,(自汗者去之。) 黄芪酒炒七分,如食嗳加神曲,肺吐清痰去黄芪,加五味五分,恶心加炮姜、肉桂五分,骨蒸有热加知母,久病咳嗽作虚治。日久大便结燥,饮食不进,虽十日不解,无他虑也,宜十全大补汤加姜、枣。 内伤虚损,调理十全汤去川芎、地黄,减归身;寒加附子,百帖无妨。调理莫过参苓白术散,如腹痛加木香,便燥加归身一钱,嘈杂加陈皮、川连,胁痛加酒炒白芍,饱闷加砂仁。 内伤病证,日久不愈,浑身热甚,大便燥结,脉洪大有力,六味汤加肉桂,如小水不利内伤用补中益气汤,三、五帖而汗不至足者难治,或五、六帖后遍身疼痛者亦难治。内伤发热、头痛六日后,或泄泻、自汗至颈而还,亦不可治,又最可畏者,身痛、硬胀。 内伤身无大热,头不甚痛,胸膈饱闷,大便不通,庸医下之而仍闭,闭而又下,下而不愈,阴已将亡。或遍身疼痛不能转动而腹胀,内中必有积血,虽精神清爽,饮食可进,亦不能治内伤气虚作胀,用补中益气汤加和中散。脉有力者,为难治。 内伤证,口不知味,用寒固不可多,热药亦不可久,但宜温补,以邪从虚至也。病愈后,参苓白术散、八珍散调理。一月后痰火不退者,不必理痰,宜求治脾胃,方保无虞。身热不必理热,保元汤、生脉饮,补中益气汤加桂、附,甘温除大热,先圣之言也。不但内伤,凡病皆宜理脾胃,此第一义也。 凡起病为脾胃十之八、九,脾病四肢不能为用,倦怠无力,口不知味,四肢热如火,或身无大热,冷汗自出,四君子、保元汤加附子;或溏泄,呕吐,自汗,脉微细无力,四君子加姜、附,二陈加煨姜,急理其脾。虽有杂证多端,亦不及虑矣。虚损潮热,升阳散火汤,后用大补。或日日潮热,或一寒一热,宜益气汤,重用黄芪、甘草,此甘温除大热之法也。脉细数极,其病将危,五服不愈,治亦难矣。若中有脾胃现证,或寒或热,只从脾胃上医治,诸内伤作外感医,虽不死亦变劳弱,此生死关头也。杂证寒热间作而不齐,伤寒寒热齐作而不间力未至也。内伤其病多端,或发热,头痛,畏寒;或一日一次发热,热尽而汗,来日又同;或胁痛,泄泻,变证无常,俱宜补中正方。或服表药而无汗,宜补中加羌活,防风。 外感有汗便愈,不比内伤也。若寒热间作,一日一次,状如疟疾,腹中不和,口不知谷味,是内伤不足之证。若发热,热尽而汗出,恶寒,寒尽而热,汗出如冰,汗尽而热,热尽而汗,证无休息,头痛之极,二便不利,又无内胀,此是干涸不治。或腹中不和,懊 不识,发热无汗而不头痛,服补中汤五六帖不愈,谨防变劳,虽不死,亦必三五月方好。 内伤寒热,汗间作,一怕头极痛,二怕二便闭而短涩,三怕绝谷泻痢,虽非伤寒两感,亦是气血两虚,所以防其不治。 内伤虚损,宜保元汤加归、芎,发热畏寒加附、桂,甘温除大热,理必然也。泻者去当归,烦躁口干是津不到咽而干,非渴也,血虚故耳,切忌用白虎汤,宜保元汤加归身、灯草、竹叶、麦冬等味,不眠加枣仁三钱。倘病明系虚证,热极而汗,汗解后又热,汗出如水,阳随汗出,发泄在外而不归,保元加浮麦、牡蛎,或棉子仁炒焦煎服。心神不安,夜服安神丸又不愈,当用何法?须知下虚不能奉上,虚阳上并不能下达,保元加木瓜,使阳气内复,更用附子,吴茱萸贴足心,引之下行,小便不利加牛膝,大便不利加麻仁,里实六味汤加车前子。若泄泻、脉大,补中汤、保元汤加白术、附子;或有咳嗽,不必治也,或脉细数无力,泻利,气促,保元加木瓜,呕吐加陈皮、贝母、煨姜。自伤寒外,慎不可过用攻邪之药,恐元气不能胜,所以治宜缓也。 内伤证大便闭者,补中加苏梗、杏仁,小便不利加牛膝,汗多加白芍,有汗减升麻、加白芍,口干加葛根、五味。病久热不退,气短促者,保元加桂、附,烦躁加归、芍、麦冬、五味。若脉大,一热一寒,日日不退,六味汤加麦冬、桂枝。大便闭结,内无大粪,不思登圊,切不可下,不求食,不腹饱,七八日便闭,亦常事耳。大便去而不去,气虚也,了而不了,血虚也。总宜益气汤,以白术、当归消息盈虚之。 凡内伤证,若服竹叶石膏汤,须防失血,过二十一日必反;服黄柏等药,须防呕吐、泻内伤益气汤证,上焦两胁有病,俱是风热郁火,必加疏风散火之药,不宜姜、桂。惟下焦、中焦有病,姜、桂可以重用。 病证多端,但属内伤,有似十二经皆病者,俱宜从脾胃上调理,以脾胃乃诸经之本也。 内伤证,表热已解而湿热留于上焦者,于调理药内加茯苓、半夏清痰理湿;湿热留于中焦者,加木香、砂仁导湿实脾。 似伤风,乃内伤不足之证,饮食劳役所伤,亦恶风自汗,若在温暖处则不恶矣,与伤风自汗颇同。如居露地中,遇大风不恶,惟窗隙小风反恶之,风不尽恶,与伤风不同。内伤鼻流清涕,头痛,自汗,间有气少不足以息,语则气短怯弱,妨食,或食不可下,或不欲食,腹中不和,口不知谷味,小便黄赤,大便常难,或涩或结,或色黄如糜,或溏白色,心下痞,胸中闭塞如刀刺痛,有时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相火上行,乱于胸中,热伤元气,气粗息喘,四肢不收,无气以动,懒倦嗜卧,外感俱无此证,故易为辨也,宜用补中益气汤。盖饮食劳倦,则心火乘其土位,肺先受害,不能管摄一身,营卫无润泽之资,故本方黄芪最重,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伤,重用黄芪以益皮毛,不令自汗,上喘气短,损其元气,故用人参以补之。因心火乘脾,故用甘草以泻之,所谓急者缓之也。白术除胃中热,胃中清气下陷,用升、柴以提之。气乱于胸中,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阴火伤其生血之气,致营血亏而火炽,血中伏火,日夜煎熬,心与包络血减火盛,心乱而烦,用当归以和之,稍加黄柏以救肾水,且以泻阴中伏火也。如烦不止,加生地黄以补肾。水旺而火自平,如寒热,六腑之阴虚于外也;二便自利,五脏之阳虚于内也。 凡人素有病,若劳碌动作,反觉精神强健,此乃阴火沸腾,扶助于内,不知乃元气之不足也。故一静养,则阴火退而阳复,反觉神倦气弱矣。然而阳复内伤有向愈之机,阳复而愈,诸病皆然也。 内伤病久,必转病,而后阳气活动。脉弦者,转疟方愈;脉缓者,转痢方愈;肺气不足伤风咳嗽方愈。盖转疟是少阳阳气通也,转痢是阳明阳气通也,转伤风咳嗽是太阳阳气通也内伤胸满而喘,是阳气下陷,阴火上升,热伤元气,脾气不足也。若作有余之火,用桑皮等药泻之,是益虚其肺气矣。 凡似伤风咳嗽之证,乃因肺虚不能外卫皮毛所致者,宜用温肺汤以固肺为主。若用寒凉,则肺气益虚,不能生肾,肾水枯则相火旺,相火旺则骨髓蒸干,劳瘵所由作也。劳瘵不作泻者,阴血骨髓皆枯也;善食者,胃中火盛杀谷也。 内伤发热,是虚阳上浮,下寒而上热,内寒而外热,其热是假也。盖肝、脾、肾三阴在下,三阴中有三阳,若阳气虚,阴气胜,则三阳上逆,三阴独滞于下,太阴无阳明之阳,少阴无太阳之阳,厥阴无少阳之阳,阳浮于上,身热所由发也。(王胥山曰∶太阴,脾也;阳明,胃也;脾与胃相因为表里也。少阴,肾也;太阳,膀胱也;肾与膀胱相因为表里也。厥阴,肝也;少阳,胆也;肝、胆相因为表里也。有阴不可无阳,有阳不可无阴,一阴一阳,其相配乃所以相济,此天地之至理也。) 故用炮姜回阳明于脾,肉桂回少阳于肝,细辛回太阳于肾,三阳下降,则火归原而热自止,故曰温肺汤,乃退热之圣药也。 内伤之证,中气虚也。中气者,当脐中空处,两胁中间也。脾气在中气之内,与中气相为根据倚,非即中气也。中气以空为贵,其所以能空者,由脾能运转,阳气上升而后中能空也。若脾气下陷,填塞其中,则脏腑之根蒂以伤,气血往来之道路以窒,病自此起矣。脾之所以能升者,由胃气升发,脾有所禀也。故脾气散精,上输于心,心输于肺,肺输于皮毛,轻清者入于经络为营, 悍者入于皮肤为卫。故凡饮食入胃,全赖脾气运之,其精气上行于肺,化为津液,肺复降下,四布入心、入脾、入肝为血,入肾为精;其浊者入于脐下之幽门、转于小肠,达于大肠,会于阑门,糟粕出于广肠。津液沁于膀胱,所以清升浊降,生生不息,即寿且康也。倘或饮食伤胃,脾无所禀,或劳役伤脾,不能转运,脾胃之气既滞于中,则金无所借以滋养,而不能生水,水无所借以相生,而不能制火,命门之火必过旺矣。命门之火与心包络,一脉相通。命门火旺,心火亦旺。胸膈之间无非阴火之炽,火乘土位则金失其职,火从而克之,故气高而喘者,阴气填塞于肺,肺气为之不利也。身热而烦者,火盛血干,心神无所安养,故躁而烦热也,是心肺之气病而着见于外者如此。故或似伤风,或似伤寒,皆阳气不足之所致也。若认作外感汗之,则肺气益虚,下之则阳气下陷,轻者多重,重者多死。故东垣《内外伤辨》曰∶外伤者是为有余,有余者宜泻之;内伤者是为不足,不足者宜补之,此补中益气汤所由设也。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以补气血,用陈皮以理气滞,用柴胡、升麻以升清气,清气升,浊气自降,元气周流,营运不息,观之天地位而万物育 验案 一人内伤,身中困倦,食后恶心,此证全由脾阴不足。脾阴不足,则胃阳不升,而肝邪来侮扶金之药,则肾不治而自安,火不降而自平。盖金浮则水升,木沉则火降也。 一人身热,头患昏晕,言语恍惚,此上热也;泄泻,自汗,脐中痛,此下寒也。上实下虚,宜温宜汗,五苓散加炮姜、吴茱萸少许,水煎热服,一剂而愈。 一人十三岁,吃面饼后即洗浴遇惊,以致发热似伤寒。二、三日后右胁痛,下午潮热、口渴,用归脾汤加栀子饮之。盖受惊则气散,血不归络,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夫心以生血也,如心气散,则血不生而火炽,胁痛,潮热,口渴,血虚火炽。归脾汤益心气、养心血,所以 外感 伤风脉浮缓,憎寒身热,烦躁不安,鼻流清涕,欲语未竟而嗽,自汗恶风,宜桂枝汤。 伤风乃有余之证,头痛,鼻流清涕,常有传入里方罢,声哑,鼻塞不通,能食腹和,筋骨疼痛,不能摇动,头重着枕非扶不起。 寒 治伤寒,其要只在扶阳。病之所在,皆阳之所不至也,不知扶阳之义,无论汗、吐、下不能外,引而内之;春阳初发,引而发之;秋阳欲入,引而入之。阳之所至,阴寒自息。如物受阴寒之气而伤萎,一遇太阳则复其原矣,此为治伤寒之要法,不惟寒证为然,而风淫、暑热亦多类此,不过阴盛扶阳,阳盛扶阴。扶阳者,扶原阳也;扶阴者,扶真阴也。真阴所以配真阳,真阳亦人之原阳也。后之论阴阳者,以火为阳,而不知真阳非火;以水为阴,而不知真阴非水。盖一言水火,即系后天有形,必有过不及之弊,乃是先天一阳真气耳。纯得之则为仙,纯失之则为鬼,一有不到即为病。故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元阳也。经云∶苍天之气清静,苍者无他杂色也,纯乎阳者也;其余则为青、黄、赤、白、黑,分属五行而为后天矣。至于苍天之气,则为纯阳之本,扶之可以有生无死,此伤寒所以必顾真阳也。 伤寒过二、三、七日不愈者,因气不足也。扶原为主,从脾胃调理,庶不枉人性命。 热?暑?燥 伤寒热病之由,火先动于火未动之时,水乃亏于水正旺之日。治法以救阴为主,宜清润也。 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汗。 暑病有二∶曰中,曰伤。中暑者,动而得之,因天时亢热,致伤肺气,非形体受病也。 人参白虎汤主之。伤暑者,当暑之时,为房屋阴寒所迫,周身阳气不得发越,静而得之,非阴证也。(王胥山曰∶此证是先已微受暑气于内,外又为阴凉之气所抑而成,即欲所谓寒包暑也。有谓此是直中于寒,与暑证有何干涉者,其说未免有误。) 调中益气汤加附子饮之,退后以清暑益气汤调之。中暑,脉沉洪大,大渴引饮,身热心烦。伤暑,脉沉实,身形拘急,肢节疼痛,心烦,肌热无汗。初病微恶寒,可表之。 中热、中 者,暑证也,行人劳碌得之。恶热,肌肤大热,大渴引饮,汗泄无气以动,热伤肺气,白虎汤加生脉散主之。 燥热之病有似热证,胃气不行,内无津液而干涸、求汤饮以自救,非渴也,乃口干,舌虽干而舌根多润,欲饮而饮汤不多,脉豁大无力。燥甚者,亦郑声而不谵语,此血枯之证也。宜黄芪当归汤主之,服白虎汤、五苓散则死矣。 验案 一人年十七,初秋病身热如火,至六日郑语不止,寻衣撮空,昏不识人,泻利日三、四十次,目开不眠。用甘草四钱,归身三钱,麦冬五钱饮之,目稍合,脉之豁大者稍敛,重用生地黄、白芍、归身、麦冬、五味子、甘草,然后神清泻止,调理而愈。此真象白虎汤之燥病也。其泄泻者,肾燥也。故以生地黄涩之。 湿 中湿,浑身强直,四肢多倦怠不举,法宜疏利小便,切不可轻易下之。 雨中露天,湿衣湿地,皆能受湿为病,在肝、脾二经,大便泄,小便赤,脉微而缓,五 求汗 有初病而自汗出,其后热甚而反不得汗出者,此阳气发泄,而阴气不足故也。(张东扶曰∶阳气发泄,故初病即有汗;阴血不足,故热盛反无汗。) 宜用芎归汤一、二帖后,再加苏梗一、二分,则汗出而愈矣。 又有寒热交作,汗出热退,少顷又寒,此阴阳不和,宜小柴胡汤加川芎、当归、白芍。 盖余邪未尽,则阴阳不和。用人参、甘草、半夏以和阳;川芎、当归、白芍以和阴;柴胡、茯苓以彻半表半里之热也。 有六脉空大而迟缓,里气已虚,身微恶寒,而表邪未尽,用白术一钱,附子三分,加桑又有夏秋之交,身热恶寒而脉豁大,宜 归汤加桑叶。 求吐 或寒气,或寒饮,食留滞在胸膈之间,用理中汤和之,托住正气,自然得吐。 有食在胃中,用平胃散、二陈汤,升其胃气,自能吐矣。 膈上有痰,满闷壅滞,宜吐,炒盐调滚开水吐之。 绞肠痧,用盐调滚开水探吐之。 夹食停痰,木曲而不直,平胃、二陈消导自吐。 痰涎壅塞,
本文档为【中医脉诊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771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4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29
浏览量: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