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日本的婚姻状况研究

日本的婚姻状况研究

举报
开通vip

日本的婚姻状况研究论文标题:日本的婚姻状况研究 论文作者 王化波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人口学刊,论文单位 长春,点击次数 765,论文页数 41~46页2000年2000月论文网 http://www.lw23.com/paper_81554611/   从历史变动趋势看,日本的婚姻状况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日本同中国、韩国等其它亚洲国家一样,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人们对婚姻一般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日本的战后重建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欧洲、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大量地渗入日本,日本人的婚姻观念,尤其是...

日本的婚姻状况研究
论文标题:日本的婚姻状况研究 论文作者 王化波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人口学刊,论文单位 长春,点击次数 765,论文页数 41~46页2000年2000月论文网 http://www.lw23.com/paper_81554611/   从历史变动趋势看,日本的婚姻状况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日本同中国、韩国等其它亚洲国家一样,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人们对婚姻一般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日本的战后重建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欧洲、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大量地渗入日本,日本人的婚姻观念,尤其是大都市里的年青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利用大量的数据,从未婚人口、初婚人口、再婚人口、丧偶人口、离婚人口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日本婚姻状况的发展变化,并分性别进行比较研究。       一、未婚人口   日本男性人口的未婚率一直稳定在30%左右。从纵向来看,1920年以来,同一年龄段的人口群的未婚率基本呈上升趋势;从横向来看,不论在哪一年,未婚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每年各相邻年龄段降低的幅度有所不同。   女性人口未婚率在20%左右。1920年至1995年,相同年龄段妇女未婚率基本呈上升趋势,而从横向断面来看,不论哪一年,妇女的未婚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降低。   分性别比较,在15岁以上的人口中,男性人口的未婚率均高于女性人口。1920、1930两年,未婚率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而1950年以后相差8个百分点左右。据调查,近40年来, 日本男性未婚者的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25—35 岁年龄段, 而日本女性未婚者的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20—30岁年龄段。在高年龄段男性未婚率的增加幅度均高于女性。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 15岁以上人口未婚率(%)  年代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50 1955 1960 1965  男性 29.3 30.0 32.3 33.2 35.0 34.3 35.3 34.8 34.5  女性 18.7 19.1 21.2 22.6 24.9 25.7 27.1 26.9 27.1 年代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男性 32.4 29.1 28.5 29.6 31.2 32.1   960   1970  1980   1990  总数   21.33  11.61  17.03  21.04  14.69  11.93  19岁以下  2.96   1.75   0.46   1.28   1.26   1.50  20—24  50.77  32.45  29.96  41.96  35.04  26.79  25—29  79.61  48.79  80.35  100.63  72.08  68.00  30—34  25.56  10.40  19.07  24.31  26.43  33.26  35—39   8.64   1.76   2.91   3.50   4.13   8.25  40—44   4.22   0.52   0.63   0.88   0.80   2.04  45—49   2.42   0.28   0.22   0.32   0.21   0.50  50—54   1.52   0.18   0.10   0.14   0.08   0.16  55—59   1.12   0.11   0.07   0.06   0.04   0.06  60—64   0.73   0.07   0.05   0.04   0.02   0.03  65—69   0.43   0.04   0.03   0.03   0.01   0.01  70岁以上  0.22   0.03   0.02   0.02   0.01   0.00  年代   1996  总数   12.49  19岁以下  2.06  20—24  27.53  25—29  63.54  30—34  34.19  35—39  11.07  40—44   3.11  45—49   0.93  50—54   0.27  55—59   0.09  60—64   0.04  65—69   0.02  70岁以上  0.00         表4 女性年龄别初婚率(‰)   年代    193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总数    22.83  11.10  16.45  20.22  14.05  女性 24.9 21.5 20.9 21.7 23.4 24.0       资料来源:《人口的动向·日本与世界》, 厚生统计协会发行,1998年   未婚状况与职业有关。据统计,男性未婚比例以生产、运输业最高,为30.2%;女性未婚率以事务、技术、管理业最高,为9.5%。 这种比例排序与男女的梯形婚姻有关。一般来说,女性希望与比自己优越的男性结婚,事务、技术、管理业的女性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收入等,他们所希望的男性配偶数量较少,因而出现了找配偶难的局面。另一方面,从事这类职业的女性常常是事业型的妇女。按照以往日本的习惯,妇女在结婚以后,基本都要辞掉工作回家照顾丈夫和孩子。因此,很多人为了事业不得不放弃了婚姻或者实行晚婚。   在未婚者中,有一部分人是终生未婚者。把50岁未婚的人作为终生未婚者,可以得出终生未婚率。1970年以前, 男性终生未婚率一直在2%以下徘徊,1975年以后,男性终生未婚率开始上升。女性1960年以前的终生未婚率在2%以下,1965年后超过2%,并基本上逐年上升。有趣的是,从1920年到1950年这30年间,男性终生未婚率大于女性,从1955—1985年这30年间,女性终生未婚率大于男性。1990年后男性又超过女性,1995年男性超过女性已达3.84个百分点。从50年代到80年代男女终生未婚率的异常变化与二战时期日本男子的大量死亡有着密切的关系。      表2 终生未婚率(%)  年代 1920 1925 1930 1935 1940 1950 1955 1960 1965  男性 2.17 1.72 1.68 1.65 1.75 1.46 1.18 1.26 1.50  女性 1.80 1.61 1.48 1.44 1.47 1.35 1.46 1.87 2.52  年代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男性 1.70 2.12 2.60 3.89 5.57 8.92  女性 3.33 4.32 4.45 4.32 4.33 5.08         表3 男性年龄别初婚率(‰)  年代   1930   1950   111.49   19岁以下  32.55  11.87   6.40   7.50   5.20  4.59   20—24   94.88  50.71  79.82  100.43  85.35 54.40   25—29   28.61  15.05  38.89  45.92  53.64 68.66   30—34   9.42   2.74   6.40   6.31   7.74 12.73   35—39   4.30   0.84   1.72   2.30   1.84  2.55   40—44   2.46   0.36   0.53   1.14   0.66  0.72   45—49   1.54   0.18   0.21   0.49   0.39  0.31   50—54   0.97   0.11   0.11   0.15   0.23  0.14   55—59   0.53   0.06   0.05   0.06   0.10  0.09   60—64   0.24   0.04   0.02   0.02   0.3  0.04   65—69   0.11   0.02   0.02   0.01   0.01  0.01   70岁以上  0.03   0.01   0.01   0.01   0.00  0.00   年代    1996   总数    12.02   19岁以下  4.67   20—24   47.83   25—29   68.64   30—34   18.96   35—39   4.14   40—44   0.89   45—49   0.32   50—54   0.16   55—59   0.08   60—64   0.04   65—69   0.02   70岁以上  0.00          二、初婚人口   从表3看,1930年以来日本男性20—34岁年龄段的初婚率较高。 不论哪一年,25—29岁年龄段初婚率最高。1930—1980年,初婚率占第二位的是20—24岁年龄段,第三位的是30—34岁年龄段,而1990年以后向反方向发展,即占第二位的是30—34岁年龄段,第三位的是20—24岁年龄段。另外,15—19年龄段的初婚率一直稳定在2‰左右, 以后不断上升,到1996年上升到11.07‰。因此, 日本男性的初婚年龄段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1980年以前,日本女性的初婚率以20—24岁年龄段为最高,1990年以后以25—29岁年龄段为最高。纵向来看,各年龄段的初婚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例如,19岁以下和20—24岁的初婚率基本逐年下降,25—29岁、30—34岁的年龄段的初婚率基本逐年上升。和日本男性相比较,日本女性的初婚率较高,而年龄相对较小。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初婚年龄的变化。1950年以后,日本男、女两性的初婚年龄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上升的发展过程,但总的来看是呈上升趋势的。从1950年到1995年,男性初婚年龄由26.21 岁升至30.57岁,升高了4.36岁;女性初婚年龄由1950年的23.60岁升至1995年的27.63岁,升高了4.03岁。从表中看出, 男性的初婚年龄始终大于女性。据统计,1940年以前,日本男性的初婚年龄均比女性年龄大4 岁以上,以后逐渐下降。1995年,男女初婚年龄差降到了2.94岁。       表5 初婚年龄(岁)  年代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男性 26.21  27.04  27.44  27.42  24.47  27.65  28.67  女性 23.60  24.68  24.96  24.82  24.65  24.48  25.11  年代  1985  1990  1995  男性 29.57  30.35  30.57  女性 25.84  26.87  27.63          三、再婚人口   由表6可见,男子再婚率最高的是30—34岁年龄段, 排在第二位的是35—39岁年龄段。和初婚一样,再婚现象也不断向高年龄段转化。   1980年以前,女性再婚率最高的是25—29年龄段。1990年以后为30—34岁年龄段。和男性相比,女性再婚率较高的年龄段相对年轻。总的来说,男性再婚率均高于女性。再婚现象只能发生在丧偶者和离婚者之中,但不是所有的丧偶者和再婚者都发生再婚现象,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人再婚,而且再婚者多集中在青、壮年人口群中。男、女两性相比较,男性离婚、丧偶的再婚比例远远高于女性人口,不论哪一年,均相差25个百分点以上。这种情况和日本的女性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女性地位很低。结婚以后,日本女性多数辞掉工作,回到家里扶持丈夫,照顾孩子,家务劳动几乎全部落到她们身上。离婚和丧偶的妇女深知在家庭中的地位,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愿再结婚,以逃避繁重的家庭生活。另外,女性再婚率较低也许和儒家文化的影响有关。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6 男性年龄别再婚率(‰)   年代    193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总数    3.36  1.87  1.47  1.47  1.39  1.47   19岁以下  0.02  0.02  0.00  0.00  0.00  0.00   20—24   0.86  0.97  0.28  0.32  0.29  0.38   25—29   4.79  3.61  2.22  2.43  2.07  2.11   30—34   6.86  4.50  3.41  3.31  3.34  3.65   35—39   6.78  3.71  2.85  2.57  2.66  3.31   40—44   5.74  2.69  2.12  1.89  1.63  2.47   45—49   4.51  1.95  1.70  1.60  1.20  1.79   50—54   3.23  1.37  1.39  1.32  0.96  1.24   55—59   2.53  0.95  1.02  1.09  0.84  0.86   60—64   2.00  0.75  0.70  0.74  0.56  0.54   65—69   1.44  0.44  0.54  0.52  0.41  0.32   70岁以上  0.78  0.22  0.31  0.25  0.22  0.17   年代    1996   总数    1.61   19岁以下  0.01   20—24   0.46   25—29   2.35   30—34   4.37   35—39   3.86   40—44 2.55   45—49   1.95   50—54   1.50   55—59   1.05   60—64   0.68   65—69   0.40   70岁以上  0.19          表7 女性年龄别再婚率(‰)   年代    193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总数    1.99  1.35  0.78  0.92  1.11  1.19   19岁以下  0.17  0.11  0.02  0.02  0.02  0.03   20—24   2.19  1.74  0.76  0.88  0.86  0.85   25—29   4.34  3.90  1.95  2.56  3.30  3.25   30—34   3.98  3.32  1.75  1.98  2.83  3.70   35—39   3.05  1.53  1.23  1.29  1.17  2.48   40—44   2.38  0.77  0.73  0.86  1.02  1.63   45—49   1.87  0.49  0.49  0.62  0.68  1.22   50—54   1.37  0.35  0.31  0.38  0.44  0.72   55—59   0.96  0.24  0.17  0.22  0.24  0.36   60—64   0.53  0.12  0.11  0.11  0.12  0.17   65—69   0.27  0.08  0.07  0.06  0.06  0.08   70岁以上  0.08  0.03  0.02  0.02  0.02  0.02   年代    1996   总数    1.31   19岁以下  0.03   20—24   0.95   25—29   3.40   30—34   4.34   35—39   2.49   40—44   1.74   45—49   1.42   50—54   0.96   55—59   0.56   60—64   0.27   65—69   0.13   70岁以上  0.03 PRE>         表8 男性年龄别离婚率(‰)  年代   193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总数   2.50  2.01  1.17  1.47  2.07  2.14  19岁以下 0.10  0.09  0.01  0.03  0.03  0.06  20—24  2.14  2.47  0.79  1.12  1.21  1.67  25—29  5.59  5.51  2.88  3.63  3.84  4.36  30—34  5.04  4.11  2.53  3.22  4.63  4.97  35—39  3.86  2.81  1.76  2.18  3.75  4.08  40—44  2.83  1.95  1.19  1.40  2.59  3.30  45—49  2.14  1.30  0.81  0.93  1.82  2.53  50—54  1.52  0.90  0.59  0.58  1.06  1.59  55—59  1.20  0.62  0.45  0.47  0.65  0.93  60岁以上 0.66  0.31  0.28  0.27  0.26  0.30  年代   1996  总数   2.37  19岁以下 0.12  20—24  2.43  25—29  5.96  30—34  6.89  35—39  5.33  40—44  4.17  45—49  3.31  50—54  2.41  55—59  1.42  60岁以上 0.42             表9 女性年龄别离婚率(‰)  年代   193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总数   2.52  1.85  1.09  1.38  1.95  2.03  19岁以下 1.04  0.62  0.15  0.19  0.20  0.27  20—24  5.41  4.47  2.22  2.59  2.74  3.16  25—29  5.44  4.33  2.76  3.71  5.17  6.02  30—34  3.97  2.70  1.88 2.47  4.29  4.85  35—39  2.75  1.68  1.26  1.62  3.12  3.65  40—44  1.94  1.10  0.76  1.02  2.05  2.80  45—49  1.41  0.66  0.43  0.59  1.25  1.91  50—54  0.87  0.39  0.28  0.36  0.68  1.04  55—59  0.57  0.24  0.17  0.21  0.34  0.53  60岁以上 0.17  0.06  0.07  0.07  0.08  0.12  年代   1996  总数   2.28  19岁以下 0.37  20—24  4.26  25—29  7.81  30—34  7.00  35—39  4.78  40—44  3.56  45—49  2.66  50—54  1.65  55—59  0.83  60岁以上 0.18          四、离婚人口   1930年到1960年,日本正处于对外扩张和战后重建时期,在这一动荡时期,很多家庭处于不稳定状态,离婚率也在高水平上波动,并呈下降趋势。男性离婚率由1930年的2.50‰下降到1960年的1.09‰。1960年以后,日本受欧美文化影响日益深刻,在大都市,尤其在年轻人中间,传统的家庭观念日益淡化,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一样,离婚率不断上升。从1960年到1996年,男性离婚率上升了1.20个千分点;女性离婚率上升了1.19个千分点。   分年龄看,在1970年以前,男性25—29岁离婚率最高,1980年以后,30—34岁的离婚水平达到最高。女性的年龄别离婚状况和男性略有差异。除1950年外,女性人口年龄别离婚率均为25—29岁年龄段最高。   总之,离婚现象集中在青壮年时代。这一时期往往夫妻刚结婚不久,感情等方面因素需要互相磨合。如果双方的性格、志趣等不能很好的协调,他们就可能在这一阶段离婚,而能够继续在一起生活的夫妻就有了一种相对稳定性。这种情况从表中可以清楚地判明。在所有离婚者中,同居期间为0—4年的离婚者比例最高,其次为5—9年。随着同居期间的延长,这一比例基本越来越小。90年代后,同居20年以上的离婚者逐渐增加,199 7年达15.7%。这种现象也许是由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加大而引起的。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另一方面结婚20年以上的人子女基本已经成家或自立,他们已经没有太多的负担,这时,夫妻感情等问题上升为主要问题。一些夫妻原来就有隔阂,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最后可能走上离婚之路。       表10 同居期间别离婚比较(%)        1930   1947   1950   1960   1970  1980  总数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4年   53.8   61.0   49.0   53.9   51.6   37.1  5—9年   26.4   23.3   24.0   22.1   24.3   27.5  10—14年  10.2   8.5   13.6   14.0   12.4   17.2  15—19年  5.2   3.8   6.9   5.5   6.1   9.9  20年以上  4.3   3.1   5.7   4.4   5.3   7.7  不详    0.1   0.3   0.9   0.1   0.3   0.5        1990   1995  1997  总数   100.0  100.0  100.0  0—4年   37.9   38.5   38.8  5—9年   21.0   20.7   20.9  10—14年  14.0   12.7   12.1  15—19年  12.6   9.6   9.2  20年以上  13.8   16.0   15.7  不详    0.7   2.4   3.3      6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与其他各国的文化交往和人员往来也日渐频繁,国际联姻日渐增多,因而离婚者中双方不全是日本人的情况也占有一定的比例。1990年这一比例最高,为1.00%,1996年最低,为0.39%。       五、丧偶人口   在男性15岁以上的人口中,丧偶人口所占比例1920年为6.0%, 以后基本呈下降趋势,1994年降到2.4%。 这主要是由于医学的发展和妇女保健工作的加强,使妇女死亡率大大降低。女性丧偶人口的变化趋势与男性基本相同,即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显然,女性丧偶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例如,1920年,女性比男性高9.8个百分点,1995 年,女性比男性高10.2个百分点。为什么女性丧偶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呢?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引起。(1)一般来说,在成年以后,男性人口死亡率高于女性。(2)在发生战争等非常情况时, 男性死亡率更高。这时可能导致女性丧偶比例的突然增长。 例如, 战后不久的1950年,日本女性丧偶者占16.1%,是最高的一年。(3 )男性的预期寿命低于女性,而夫妻相比较,丈夫的年龄往往又高于妻子。由于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日本的老年丧偶者几乎都是妇女。       表11 15岁以上人口丧偶率(%)  年代  1920  1930  1950  1960  1970  1975  1980  男性   6.0   5.4   4.5  3.5   2.7   2.6   2.4  女性  15.8  15.5  16.1  14.2  12.8  12.7   12.4  年代  1985  1990  1995  男性   2.   2.4   2.5  女性  12.7  12.3  12.7      以上我们对日本的各种婚姻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日本婚姻状况的发展变化既有各个国家的共同特征,又有本国的特点。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战争年代男子的大量死亡造成了性比例严重失调,当然也对婚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男性的初婚年龄大于女性、离婚者大多是青壮年等,反映了各国的共同特征;男女再婚率的差别较大、女性丧偶比例远远高于男性等,反映了日本婚姻的固有特点。
本文档为【日本的婚姻状况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67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29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