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此岸与彼岸之间_由_遐迩贯珍_看19世纪中叶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

此岸与彼岸之间_由_遐迩贯珍_看19世纪中叶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

举报
开通vip

此岸与彼岸之间_由_遐迩贯珍_看19世纪中叶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 2009 年11月 第 4 期 清史研究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v. 2009 No�4 � 学术专论 此岸与彼岸之间� � � � 由 �遐迩贯珍� 看 19世纪中叶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 李智君 [收稿日期] 2009- 04- 20 [作者简介] 李智君 ( 1968� ) , 男,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厦门 361005 [摘要] 19世纪中叶, 海洋是一个权力的 �公共地�, 沿海地区则是一个典型的 �边际地带�。此岸, 清 政府及其地方代表 �� � 士绅...

此岸与彼岸之间_由_遐迩贯珍_看19世纪中叶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
2009 年11月 第 4 期 清史研究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v. 2009 No�4 � 学术专论 此岸与彼岸之间� � � � 由 �遐迩贯珍� 看 19世纪中叶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 李智君 [收稿日期] 2009- 04- 20 [作者简介] 李智君 ( 1968� ) , 男,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厦门 361005 [摘要] 19世纪中叶, 海洋是一个权力的 �公共地�, 沿海地区则是一个典型的 �边际地带�。此岸, 清 政府及其地方代表 �� � 士绅, 在边际地带的控制力有大有小, 从而导致洋人和地方会党在通商口岸的势力 各不相同, 因此, 不同权力之间角逐所造成的民众移民海外的内推力也就有大有小。在公共地海洋上, 些 许的秩序来自口岸城市权力的辐射。辐射区之外, 移民的命运就由海盗、奸商、台风等来决定了。彼岸, 又是一个边际地带, 不同的是踏上彼岸的中国民众变成了客居者。作为公民, 国家这把伞, 不再为他们遮 风挡雨。对这样一个艰难历程, 发行于 1853年 8月至 1856年 5月的 �遐迩贯珍� 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本文 把 �遐迩贯珍� 的每月新闻信息 � �� �近日杂报�, 连缀成一个空间过程和历史事件, 即中国民众的海上生 活。中国民众海上生活之所以艰难, 原因在于, 首先从国家制度来看, 海外华人被清政府视为弃民, 自然 对其 �无可悯惜�。其次, 客居华人所采用的基层社会组织 � � � 会馆, 与西方市民法制社会之间产生了严重 的制度性冲突。再次, 客居的中国民众, 因性别比例失衡, 不仅自己无法在海外落地生根, 还引发了许多 社会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使华洋之间严重对立。长期存在的西方种族主义和中西宗教差异, 进一步激化了华洋之间的冲 突。这种隔阂与冲突, 最终导致中国民众没有在大洋彼岸获得相应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力。 [关键词] 通商口岸 � 海上生活 � 政治地理 [中图分类号] K25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 8587 ( 2009) - 04- 0072- 17 Between Two Shores: The Lives of Overseas Chinese as Depicted in Chinese Serial ( 1853 � 1856) During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ocean was an influent ial � commons, � but the coast was a typical �marginal zone. �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Qing,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its local representatives, the gentry, in the marginal zone lead to the difference in power between migrants and locals in the treaty port . The compet ition for power provided the impetus for migration. In the ocean � commons, � a limited order radiated outward from the port cities, but outside the limited zone of order, pirates, profiteers and typhoon determined the fate of migrants. Sett ing foot on foreign lands, Chinese people were strangers. They were once again in a marginal zone unprotected by the � umbrella� of citizenship. These arduous journey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Chinese Serial , which was published between August 1853 and May 1856. This article gleans a m�lange of monthly news across space and time from the Chinese Serial to reconstruct the lives of Chinese people in foreign countries. Socially, the difficult lives of Chinese immigrants were rooted in their perception as people mercilessly discard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Secondly, the basic social organ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the tong , was the root of harsh, regular clashes between overseas Chinese and Western legal 72 systems. Thirdly, the imbalance in sex rat io among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not only contributed to their rootlessness in alien lands, but also caused many social problems. Longstanding racism and relig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ers and Chinese also intensified the clash. These cultural and social gulfs and clashes left Chinese immigrants with no space or discursive power in foreign lands. � � 历史上 �人类之俊秀、物产之蕃庶、可置 列邦上等之伍、久已超迈侪伦� 的中国, 至 19 世纪中叶, 在西方传教士看来, 与列邦相 比已是 �降格以从�。�其致此之由, 总缘中国 迩年, 与列邦不通闻问。昔年列邦人于中土, 随意游骋, 近年阻其往来, 即偶有交接, 每受 中国人欺侮, 惟准五港通商而已。彼此不相 交, 我有所得, 不能指示见授, 尔有所闻, 无 从剖析相传�。故拯救颓势之道是中国 �准与 外国交道相通�。� 然而, 此时的中国, 却缺乏 有传播能力的媒体来承担这一重任。 中华不似泰西诸国, 恒无分送日报, 又无置邮递信, 更无迅速驰骤。平时透达 信息, 多由耳食传闻, 或由书筒寄递。素 有携带书函, 以资营生, 其日行至速, 亦 不逾一百二十里。故此土相距辽远之事, 颇难早得确耗, 除系要事, 关系官宪, 应 奏朝廷者。毕竟入于京抄, 众目共睹, 列 后所叙各情, 间亦得于此。但所叙仅撮其 时日及地方, 因其铺张各说, 原难凭信。 且其所载专指军兴之事, 亦未精详, 尤属 迂阔。故除时地之外, 足征不讹者, 无 几。� 1853 年 9 月在香港创刊的 �遐迩贯珍� ( Chinese Serial ) , 就想弥补这一缺憾。因此,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 Medhurst , Walter Henry 1796 � 1857) 在论及 �遐迩贯珍� 办刊的目的 时说: �纂辑贯珍一帙, 诚为善举。其内有列 邦之善端, 可以述之于中土, 而中国之美行, 亦可以达之于我邦。俾两家日臻于洽习, 中外 均得其裨也。�� 关于 �遐迩贯珍�, 日本关西大学的松浦 章、内田 市、沈国威, 复旦大学的周振鹤等 先生作过系统的研究。其中松浦章教授就有题 为 � �遐迩贯珍� 所描述的近代东亚世界� 论 文发表。该文章侧重于文献学的研究, 提纲性 地阐述了 �遐迩贯珍� 史料的重要性: � �遐迩 贯珍� 刊行之后, 第 1 期新闻揭以 �近日各 报� 为题, 第 2 期以后以 �近日杂报� 为题, 持续至停刊。本栏及时传递东亚及世界的各种 �新闻� 。�遐迩贯珍� 刊行时间不满三年, 但 在 �近日杂报� 栏中揭载了很多反应近代东亚 世界变化状况的重要消息。��可见, �遐迩贯 珍� 作为媒体, 交通中西的目的未必达到, 但 却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时期中国民众生活的许 多方面。 本文尝试运用 �遐迩贯珍� 的每月新闻信 息 � � � �近日杂报�, 叙述 19 世纪中叶, 在多 元政治格局下, 中国民众从中国东南沿海的此 岸到东南亚、大洋洲和美洲的彼岸之间飘荡的 海上生活, 清政府、西方势力和民间基层社会 组织等对身处此岸与彼岸之间的中国民众海上 生活的影响, 并探讨中国民众没有在大洋彼岸 获得生存空间和话语权力的制度原因。 一、此岸: 多元政治格局下 的动荡时世 � � 海上航行, 是由航行出发的此岸、航行到 达的彼岸以及漫长的海洋航线组成。1853 年 至 1856年间, �遐迩贯珍� 记述的此岸中国口 岸城市主要有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和上 海。这些中国沿海城市, 规模大小不一, 民生 状态各异。清政府、西方势力和民间基层社会 组织之间, 在这些城市中进行着程度不等的权 力角逐, 社会动荡不安。由动荡形成的强大推 力, 使许多中国民众在沿海各港口, 登上了由 此岸到达彼岸的航船。 1�上海: 中英吴淞之战后, 英军于 1841 年 6 月 19 日占领上海。施美夫 ( George Smith) 记述这场战争给上海人与英国人之间造成的影 响时说: 在最近灾难性的战争中, 上海受损甚 微。上海为英军攻占, 但毁坏的财产不 多, 伤亡有限。大多数损失是当地暴民恣 意抢劫所造成的。因此, 在那方面, 上海 73 人对英国人没有太多的憎恨或不满情绪。 最初, 人民偶尔会用鬼子这一丑化词来称 呼外国人。但中国当局迅即贴出公告, 禁 止使用该词, 若使用类似的攻击性词语将 受到惩处。� 其实中英吴淞一战, 只是英国人在上海顺 风顺水立足的一个开端。1848 年 3 月, 英国 人又借传教士麦都思在青浦被山东人殴打一 事, 即青浦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 大肆要挟, 获利甚多。�上 海当局对洋人忍让的惯性, 在小刀会占据上海 之时, 转变为主权丧失的事件: 上海邑处边 , 五方杂处, 而闽粤人 居多, 良莠不齐, 居恒逐利构怨, 树党相 仇杀。近则小刀会兴焉, 会中复判七党, 闽则曰建, 曰兴化, 粤则曰广, 曰潮, 曰 嘉应, 浙则曰宁波, 而土著则上海也。合 之数千人, 居无恒产, 出无执业, 攘夺抢 掳, 其资生之具, 莫能问所从来。� 开放上海口岸, 造成大量的水手和棉农织 户失业, 鸦片泛滥, 社会动荡, 地方会党乘机 起事。会党蜂起之时, 大多数在上海的英、美 侨民, 因商业利害和宗教信仰关系, 都祝愿叛 乱成功。正如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所言: �作为 旧国都的南京落入任何起义者之手, 对于全世 界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然而当人们 得知这些起义者是基督徒时 � � � 不仅仅是为了 夺取帝国, 而是对中国的异教主义发动圣战 � � � 他们便觉得激动不已。商人们开始盘算这 一胜利对于商业的影响; 传教士们则讨论起它 对于传播基督教信仰可能会产生的意义。� �因 此在上海的 英语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英语高中英语词汇下载高中英语词汇 下载英语衡水体下载小学英语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题 集团, � 上下其手, 暗中支持 小刀会: 上海来信云, 县城现未收复。官军于 城之西北, 设立三寨, 计有士旅八千名, 而城中人不知其数几何。第能操戈出阵者 总不逾千人而已。城中居民, 禁止 发, 犯者获而笞责之, 但留辫发以绾髻。其头 目居常红衣红帽, 坐厅事行刑, 则用明装 冠服。观此情景, 官军 怯既甚, 诚恐不 能奏功克复, 计或他时城中匮乏银钱, 无 以购物度活, 则弃空郭如遗, 斯为官军复 得耳。至薪米火食, 其来源饶裕, 因城外 设有市肆, 晨夕所需, 于女墙上缒篮以交 易, 不忧其缺也。� 洋人暗中襄助会党, 官府可以装作看不 见, 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因此 �上海有人 出一诉贴, 哀悯目下荼毒情形。并云外国人原 属耶稣教, 其道恒爱人如己, 举世睦好, 不能 无故两相残害, 岂合置备军机凶器, 潜货与敌 人, 致令资以攻杀, 益增干戈之惨, 而助残戮 之祸, 殊可嗟悼而痛惜也�。���相反对于外国人 资助政府军的行为, 则严加禁止: �上海前月 因有外国人卖火药等物, 与军营为用。英领事 官知之, 大以为不合, 出示严禁, 略言两军对 垒之际, 不宜偏有所资助, 自示之后, 有复蹈 故辙者, 严办毋贷。���� 英、美在支持小刀会的同时, 还乘乱打压 地方政府、攫取财富和权力。其一, 英、美乘 小刀会捣毁了上海海关之机, 控制了上海海 关。���其二, 英美借机保护商人, 建立自己的 军队, 与政府军对打。洋人以炮击事件为契 机, 成立了自己的职业军队 � � � 上海义勇队, 后演变为万国商团, 使租界地实质上变成洋人 的 �城邦�。其三, 华洋二分的城市聚落格局, 在战争期间转变为华洋杂居的新格局。��� 各方势力混战, 上海普通民众损失惨重: �其城门外滨河一带, 屋宇千五百余间, 今已 遭焚毁, 居民荼毒之苦, 惨不可言。既遭蹂 躏, 而官兵纪律荡然, 散游城厢乡落, 欺扰良 善, 攘夺资财, 淫其妇而杀其夫, 奸其女而戕 其族, 种种惨祸, 缕述难详, 时事艰难, 一至 此极。����本土贸易和洋货生意盛衰之势因之发 生了逆转: 上海洋货生意甚盛, 洋船约五十号停 泊海面, 中国经纪客商, 乘轿往来于番人 驻扎之处, 纷纭不绝, 体貌丰肥, 衣冠华 美, 日厌膏梁之味。而城中之人, 多有菜 色也。本土贸易, 多因兵戈扰乱, 迁往宁 波、镇海两城, 是以贸易艚船, 云泊彼 所。��� 战前上海县城约有 30 万人, 战后仅存二 三万人。当然绝大部分是逃难至宁波、镇海, 还有许多绕道香港去旧金山, 但死亡的也不 少。��� 可见, 开埠后上海是清政府和地方士绅阶 层力量极为薄弱的地方, 士绅阶层缺失, 是因 74 为他们在上海发财, 在苏州消费, 因为 �苏州 是古典文学、美食与时尚的大都会, 享有中国 牛津之美誉。苏州亦是产生影响的中心, 当地 哲学的光芒辐射到中国成千上万受过教育的民 众�。���政府力量薄弱, 是因为上海是边 地 区。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党入城, 洋人乘机攫取 财富和权力, 那么, 普通民众就只有亡命天涯 的份了。 2�福州: 如果说上海、厦门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边 际社会, 即边 , 福州则不然。福州作为省会 城市对外开放, 朝野内外是十分谨慎的, 因此 当西方列强提出开放福州口岸时, 道光帝就称 �福州地方万不可予�, ���原因是 �闽省各府均 产茶叶, 武夷山为最, 岁可出数千万金。福州 省会环山, 五虎天堑, 足资捍御。若听该夷往 来, 据险而权大利, 势将不可复遏�。���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 势力发展至华 南和华中地区, 福州对外贸易封闭的局面被打 破。美、英商人乘机介入茶叶贸易, 开辟了由 武夷山沿闽江顺流而下至福州的贸易航线, 福 州对外茶叶贸易由此盛旺异常: 福州地方安靖, 茶叶贸易, 盛旺异 常。各国商船, 多至彼交易, 且有预定来 岁之茶者。近得一信, 福州城内, 地方官 出示, 准身家殷实人, 设立公茶行一所, 承充总茶商。��� 福州地方, 年来外国船只, 前往贸易 者甚多, 生意情形极有腾茂起色。��� 尽管外商云集, 贸易发达, 但福州的社会 秩序, 依然被地方当局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 里: 十一月十三日, 福州来信云, 数月 来, 因地方多故, 致数家大银行, 关闭歇 业, 而小经纪挑贩贫民, 多受苦累, 盗贼 纷乘窃发, 兴花、廷平等处, 频遭滋扰。 该省制府若非念切 , 刻意整顿, 且能 办理勤敏, 令在必行者, 罔克有济��现 在地方已获安贴如故, 延平府亦复静谧, 刻下总宪印务, 已移交该省将军有凤兼 署。福州五虎门外洋面不靖, 海盗甚伙, 频为官兵捕办。��� 可见, 无论是平息金融风潮, ���还是捕办 闽江口的海盗, 福州地方政府的运作都显得相 当的迅捷有效。 由于贸易往来, 中英之间的仇恨和对立局 面也有缓和的迹象, 由 1854 年福州地方政府 救助和接待英国人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一些端 倪: 有英划艇, 由上海驶往福州, 至半 途, 被海盗掠劫, 船主搭客等, 皆脱身登 岸, 投访地方官衙门, 该处官宪, 饰备夫 轿, 赠馈盘费, 将英人等送至福州府, 殊 堪感谢。��� 七月廿一日, 英公使包, 于上海回棹 时, 暂泊福州。入城进节署会晤闽浙总督 王, 启门声炮, 礼仪极周, 总宪旋诣该处 英领事官署回拜。��� 要言之, 在清政府的国家力量和地方士绅 协力同心的口岸 � � � 福州, 西方势力很难立 足, 即便后来中西茶叶贸易茂盛, 但主权仍然 把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中。这个唯一没有经过战 火洗礼的口岸城市, 老百姓生活的稳定因此有 了保障, 所以从这里踏上海路的人比同在一省 的厦门要少很多。 3�厦门: 厦门是闽南人下南洋的离岸城 市之一。1846年, �厦门市的人口估计只有 15 万, 拥有的商船数目却是重要的省会城市福州 的三倍。人们大量的移民婆罗洲 ( 加里曼丹 岛) 、暹罗、新加坡、马六甲、巴达维亚、三 保垄以及爪哇的其它地方, 想要靠贸易发财, 然后衣锦还乡�。���移民海外寻求发展, 是明清 时期厦门人生活的常态。 1841 年 8 月 27 日, 英军侵入厦门后, �侵 占石寨及各衙署, 肆行拆烧, 抢掳资财, 奸淫 妇女, 焚毁庙宇�。���孙衣言 �哀厦门� 诗云: 红毛昨夜屠厦门, 传闻杀戮搜鸡豚。 恶风十日火不灭, 黑夷歌舞街市喧。 提督自言捕小盗, 远隔洲岛安能援? 风帆径去幸无事, 天阴鬼哭遗空村。��� �黑夷歌舞街市喧� 是英国的印度雇佣兵 恶劣行径的写照。施美夫游记云: �英军在城 里没有抢到什么东西, 因为厦门只不过是个附 近更重要城市的外港, 当地商人亦不闻有多少 财产。印度士兵干了许多过分的事。即使到现 在, 厦门的丈夫们、父亲们都会义愤填膺地诉 说对他们家庭所造的孽。印度士兵的行为给这 75 一事件蒙上了耻辱。���� 1853 年, 地方会党的出现, 加大了厦门 人出洋的规模。5 月 18 日, �福建厦门为天地 会人攻夺。其党本无大志, 只因挟官司私刑之 恨, 欲报复旧仇。据云与别股尚无往还, 惟已 遣人北诣江宁, 欲投其党, 是否允受, 未可预 决。但福州有驻防旗兵如许, 谅江宁城中人, 必乐闻此说也�。���光绪 �马巷厅志� 亦载: 咸丰三年, 乃有同安石兜社黄得美之 乱。初, 海澄县民江源与其弟发以无赖武 断乡曲, 源归自外洋, 购有洋小刀数百 柄, 遍赠同类, 结为小刀会。其膂力绝人 者倍其刀, 故名小刀会。黄得美有田在龙 溪浒茂洲, 常受强佃抗租之苦, 越境控 追, 官不为直, 乃约族叔黄位同入会以凌 佃, 繇是江党渐盛。海澄知县汪世清闻 之, 捕江源、江发置之法。黄得美愤甚, 乃与位谋作乱, 为源、发复仇。��� 这场复仇战不仅有会党与政府军之间的战 争, 同时会党内部也不平静。 �遐迩贯珍� 1853 年第 1 号载: �厦门现尚被天地会党据 守, 官兵于邻近聚集扎营, 其头目首次二人, 近因微嫌不睦, 各帅其党相斗, 互有杀伤。� 至1853 年 11 月 22日, 即农历 10 月11 日, 厦 门城被清军攻克: 厦门于本月初十日, 为官兵收复。城 中人先数日自顾势蹙难守, 其头目预将眷 属等, 载逃他方。是日黎明, 官兵用云梯 登城, 其党众遂弃城由南门奔窜, 至海 滨, 船艇皆无, 飞渡无术, 官兵随后追 蹑, 铳轰刀砍矛刺, 骸 载途, 有被戕倒 毙者, 有缚其一手一足, 掷于海者, 有赴 水逃生而沉溺者, 断头折足, 剐者醢者, 被剿残酷之状, 笔难罄书, 约千有二百余 人。时英国领事官, 目睹其惨, 心殊恻 然, 况其中非尽党徒旧侣, 多有城内被胁 充役贫民及良善安业者, 受此惨毒, 因协 同该处驻守水师官, 督兵救拔, 力劝官兵 无过于惨戮, 得脱生者四百余人, 中有受 创重剧者, 带回交官医调治。现在城中居 民欣忭, 重葺旧业, 铺户生理, 亦有开张 者矣。��� 战败后, 大多数会员逃往新加坡、印度尼 西亚、台湾和香港, 还有人在逃难途中葬身鱼 腹: 厦门有十二月二十日来信云, 地方静 谧, 惟海面盗匪滋多。前城中逃脱会匪头 目一名, 现查得已抵息力 ( 即新加坡) 。 彼时偷驶, 因船中人多, 伙食不敷, 沿途 抛弃数人于海, 始得抵其处。��� 风闻昨年占据厦门之叛党, 有一队往 台湾, 攻取一城, 劫掠财物甚多, 惟近日 多被官军擒杀者。另有一队共计五十八 人, 十月十一日, 于本港为差役连船并 获, 因有福建商人, 曾被他劫掠, 知所失 之物尚在其船, 故诣差馆委差捕之。十一 月初一日晚间, 役宪闻报, 有数百贼匪, 身藏军器, 聚集上湾, 即领差捕捉, 获得 五十一人, 闻说此贼亦属厦门余党, 欲即 攻九龙云。��� 由于清政府、英国人和地方会党在厦门的 交替控制, 使本来就已形成下南洋求生习惯的 厦门人更多了一份内推力。据戴一峰先生考 证, 1841 年至 1875 年间, 经厦门口岸出国人 数达 49�9 万人。��� 4�广州: �若天下之海关, 必推广东为第 一矣。天下之税饷, 每年共计三千三百万有余 两, 是以粤之税为十分之一矣。����就是这样一 个贸易发达的口岸城市, 鸦片战争后, 却成为 �对外国人怀着极为憎恶的感情����的城市。施 美夫对这种仇视的印象极为深刻: �我们遇到 的欧洲人, 没有一个在最近两年敢冒险出城。 例外的只有一个海军上尉, 他出城不久即遭遇 枪林弹雨, 也不得不逃命, 身上还伤痕累累。 仇洋的暴力行为, 长久以来得到鼓励, 当局现 在也许无力控制, 也许还是始作俑者。����丁韪 良回忆 1850 年到达广州时说: �当我们上岸 时, 有一大群人围着我们喊: �番鬼, 番鬼! 杀头, 杀头! � ��他们看上去就如食人生番 一般野蛮和凶狠。���� 1853 年 10月, 何六在广州府以东的东莞 起事: �东莞县铁岗地方, 有会党二千余人举 事, 地方被害极惨, 督抚宪现已派饬员弁, 分 路往剿。����在广州府以西, 三合会的 7 千名会 员, 在陈开的带领下, 于 1854 年 7 月 4 日占 领佛山。 �佛山地方, 有会匪聚众起事, 党羽 76 近万人, 据衙署、戕官拒捕, 勒富室铺户, 交 银打单, 阖镇骚然, 闭户歇业, 士民妇稚, 纷 纷迁徙。省中大吏派调员弁, 带兵勇前往剿 办, 开炮轰击, 亦有歼获。闻匪等乌合起事, 炮药未备, 然近日亦开炉铸造炮位, 筑建泥炮 台, 以御官军, 其附近一带乡村, 如西南芦包 均多不靖�。���1854 年农历 6 月 22 日, 会党兵 分三路围攻广州城。 会党所到之处, 为害甚巨, �省城之西面 一路, 屡遭佛山贼匪之害, 贼自据佛后, 苛敛 居民, 复火房铺, 数日不熄, 所毁民房铺店, 三分去一, 人民死者约有一千有余, 合镇罹其 残酷, 殊属残不忍言。夫佛镇为四方辐辏之 区, 货物丰盈之地, 一旦皆成灰烬, 焦土堪 怜, 君子仁人, 有不握腕而唏嘘者乎�。���有人 云, 距粤省不远地方, 有数处匪徒党众, 肆行 霸掠, 残暴不堪。��� 面对四起的会党, 一方面 �粤东省垣, 街 坊众户, 佥捐银九十万两, 为经费之用, 团练 丁壮, 保护地方�, ���士绅也积极参政议政。���另 一方面, �省垣各富室, 畏乱先徙, 多挈眷附 本港常行载运贸易之火轮船, 赴本港及澳门寄 寓。有一火船载至六百余人者, 多妇女幼稚, 亦有用中土快艇载人, 以缆系于火船以行者, 各船价水脚涌贵, 闻一中土客赁一火船载眷, 价至一千二百余元�。��� �有人云, 粤省会垣士 民眷属迁徙者, 有数家因欲回城, 值戎马梗 途, 进退维谷, 竟有数妇人自尽者, 是可悯 也�。��� �广东贼盗无时不有, 无地不有, 而莫甚 于今日�, ���会党四起, 使这个华南最富庶的城 市, 沦落为战场, 民众大量逃亡香港和澳门。 5�香港: 周边口岸城市的动荡, 导致大 量士绅入香港避祸。这些移民的到来, 给香港 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 还给香港输入了大量的 社会精英。关于香港人口状况, �遐迩贯珍�香 港纪略� 云: � 此土初归英国时, 居民稀少, 多属随趁捕鱼之人, 设铺种地, 鱼汛既过, 即 复随而他徙。总计彼时港中居民, 不逾二千, 今则不下三万二千矣。此外尚有诸多英吉利等 国人, 并天竺国等处人民, 俱不在此数。���� 1841年 5 月 15 日香港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该 岛有居民 4350 人, 此外还有 2000 渔民住在船 上, 800名主要是移民的商人住在市场, 还有 来自九龙的 300名劳工, 即当时香港中国人约 有 7500人。��� 1844年增至 1�9 万人, 至 1853 年 时约有 3�2人。最初移民香港的内地人员素质 并不高。 �中国的社会渣滓, 成群结队地涌入 这个不列颠殖民地, 或是梦想发财, 或是图谋 抢劫。虽然有几个颇为殷实的店铺老板开始来 这个殖民地定居, 但新来者中, 绝大多数是地 位低下, 人品卑劣。城里的中国人口主要是佣 工、苦力、石匠和打零工的泥水匠, 大约三分 之一的人住在船上��简而言之, 目前来香港 的不是流民就是劫匪, 吸引其它人的希望十分 渺茫。那些梦想发财之人或是图谋抢劫之徒, 一旦希望破灭, 便会毫不犹豫地徙迁他乡�。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一方面 �在广州, 具 有身份地位之人, 极其不愿意与香港有任何瓜 葛, 以免引起公愤。中国爱国人士心中的这种 偏见, 不能不谓之为自然, 因为香港是用刀剑 强行割走的。中国的统治者应当承担最大的公 愤, 而香港则成了他们骄傲的心目中一颗永久 的眼中钉。在公众的这种感情之下, 律法的威 慑和约束成了强有力的工具, 遏制有身份地位 的人移居外国殖民地。� 另一方面, �以为有钱 的中国人来香港, 必须把一大笔财产和许多家 庭成员留在大陆, 作为当局手中的抵押和人 质。这样, 他在香港居住期间, 仍然在清朝官 员的掌控之下, 跟在中国本土上居住没有多少 差别。处于这种实质性的威胁制度之下, 不难 看出, 我们没有任何希望可以吸引中上流阶层 的人来香港, 只是方便了清政府驱逐不想要的 人。� 因此香港早期移民 � 几乎都是文盲, 不 识字�。���而且来香港的中国人通常是未婚男 子, 或是把家眷留在大陆, 打完几个月的工 后, 带着积蓄回归故里。���男女性别比例严重 失衡, 犯罪率极高, �一度成为海盗、窃贼的 乐土�。��� 这种情况, 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 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近日来港者, 冠冕之彦, 接踵 日增�。��� � 粤稽道光戊申年, 唐人居于香港 者, 有二万二千四百九十六口, 至咸丰元年, 数已加至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三口, 讵料旧年约 增至五万五千人之多, 究其原故有二: 一因近 来粤东内地扰乱, 省垣震惊, 唐人以本港为乐 77 土, 故挈眷源源而来。一因本港官清法善, 到 处传扬, 唐人闻风, 悉来营业, 故近悦远来, 如鱼龙之趋大壑焉�。���因此, 理雅各 ( James Legge, 1814 � 1897) 称这次移民潮是 �香港发 展历程的一个转折点�。���据 �遐迩贯珍�香港 客岁户口册� 计算��� , 1854 年的香港人口男女 性别比为 2�67 比 1, 已经达到 19 世纪后期的 平均状况, 即 2�7 比 1, 足见这次移民潮对香 港社会影响之大。 不仅有钱人避难香港, 大量的中国民众也 以香港、澳门为离岸港口, 横穿大洋, 四出佣 工。 二、漂洋: 艰难地穿越海墙 19 世纪中叶, 中国民众出国佣工的目的 地, 已由南洋延伸至新大陆, 时人叹曰: �寰 瀛四境, 无处无中土人。� 有关中国民众在海 上与世界各国交通的状况, 以及在各地佣工的 种类, �遐迩贯珍� 载: 十一月十四日有花旗国船二只, 由金 山抵港, 载回中土人五百六十一名, 有携 带资财返里者, 有暂返乡井度岁, 仍图前 往金山者。另有别国船由彼抵港, 载有中 土多人, 从息力、葛剌巴、亚士低里亚三 地回者亦不少。其由息力、葛刺巴者, 系 自昔年以来, 贸迁生聚于斯, 实繁有徒, 而前赴加尔各得、孟买两地者亦有之。惟 金山及亚士低里亚均为产金之地, 离乡井 而越境至彼者, 乃出于近年。但事虽起于 近年, 而人数至盈万累亿之多。越境之 人, 将来日见其增, 因各处皆需营建工 作, 而人力尚缺。种田, 砌路, 筑室, 造 舟, 其费不赀, 皆已具备, 但乏人力操作 而已。现际各国驰驶往来之道, 皆臻便 捷, 拥工者恒如货物流转, 择利是趋, 自 兹不远。余思中土人, 多有迁赴花旗国南 境, 及西印度海岛, 种植棉花、甘蔗、加 非等物, 况现值南北亚美理驾地, 其居中 咽喉如茎处, 名巴拿马, 需铸造火轮车 路, 及开挑运河以通接太平洋、大西洋两 海, 免似从前往返纡回, 故兴此大工, 需 人尤多。亚士低里亚地, 因近时探出金 矿, 众民多诣采金, 致各牧场内工作稀 少, 新西兰之地俱然。想能坐致中土人, 趋而补助之也。毕竟寰瀛四境, 无处无中 土人。似此兆亿侪流, 越境与别邦人士往 来接洽, 不得不于中土情形风气, 稍有变 化, 自有变而至于美者, 可无他虞耳。��� 东南亚和南亚是中国民众下南洋的传统目 的地, 清中叶以后, �闽、广之民, 造舟涉海, 趋之如鹜, 或竟有买田娶妇, 留而不归者。如 吕宋、葛罗巴诸岛, 闽、广流寓殆不下数十万 人�。���美洲和大洋洲是中国民众新开辟的谋生 目的地。在这里华人主要以采金为业, 还有一 部分人在中美洲热带种植园种植棉花、甘蔗、 咖啡等经济作物, 或在巴拿马开凿运河。 由中国沿海到达美洲和大洋洲的航线, 都 属于远洋航线, 船舶在海上滞留的时间很长, 海难频发, 使中国民众的海上航行异常艰难, 如同穿越巨浪滔天的 �海墙�, 以至于有的旅 客在海上漂荡大半年, 竟然又回到起点: 前八九月, 有船一只名西鹌士者, 运 载搭客, 由黄埔扬帆, 前往旧金山加拉 宽, 不料其船自开行始, 至二百零十日之 久, 犹未能抵埠, 竟于十月十一日, 回此 港口。泊后一刻, 即往黄埔。闻搭客中遭 死之惨者数人, 历艰险者亦复不鲜。夫搭 客获生还之庆者, 犹得复得其水脚, 而数 月之间, 身在茫茫洋海, 惊受风波, 竟不 得到其意中之地, 其痛可胜道哉。��� 海上常见的事故有台风、疾病和海盗等。 ( 1) 台风 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全球热带气旋活动最频 繁的海域, 因此台风就成为过往船只不得不面 对的自然灾害: 五月二十三日, 有三枝桅货船, 名黎 地伊弗伦, 由港开行, 载有中土二百四十 一人。六月十七日, 驶抵台湾东北洋面, 猝遇风暴, 遂于该处之太平山岛搁礁。全 船覆没, 人货俱空, 仅余伙长一名。中土 人二十四名, 泅泊山岛得免。船经英水师 提宪, 闻信, 派火轮船至彼拯载其人至厦 门, 现已陆续回港矣。��� 十月十六日, 火船简顿牵花旗船迦士 里入此港口, 其船已经破坏, 此船亦由旧 78 金山回者, 船上搭客甚繁, 特回故土。九 月三十日, 忽遇狂风, 将船桅尽皆摧折, 其时浪盖船面, 继入舱里, 溺死十六人, 船主之器皿尽入水中, 而船主及水手, 犹 勉力行事于危苦之际, 故十四日半, 其船 驶行四千五百里许, 恰遇火船, 牵之入 港。��� 台风频发是天灾, 客船破损和超载是人 祸, 两相一旦耦合, 受害的是无辜的乘客。所 以香港经常表彰奖励那些患难相救者: 正月初间, 有洋船一只, 正在海外驶 行, 忽值飓风顿作, 将船击破, 以致举船 之人, 尽为鲸鲵, 良可慨也。幸也得水手 二人, 素善于游泳者奋力逃生, 随水飘 荡, 直至新宁山下。适山上有人采樵, 二 人见之, 乃登山乞救, 惟樵人未通其音, 乃以手指示迷津, 引至唐薄村。值有李泽 者, 乃仁人君子, 见此亡命之人, 遂发怜 悯之心, 给之衣服更换, 作饭食之。后共 一老人名杨绶者, 带二人至澳门, 于十三 日, 搭船回港, 二人既感得救之恩, 乃往 禀知总督。因此, 总督赏银一百员, 英商 数人, 亦赏银六十四员, 共一百六十四 员。��� 在这些自然灾害的救助记载中, 有一点值 得注意, 那就是来自中国本土的国家救援力量 严重缺失。 ( 2) 疾病 漂流之客在浪涌如山的海上航行, 能活着 到达彼岸, 并寄信回家报平安, 实属不易。有 搭客五人寄信回港, 信中说: 祖父、伯父、祖母、双亲大人、众位 兄弟知悉, 启者, 小孙曾姑自别, 不能膝 下奉孝, 任作漂流之客, 分离小孙手足, 失供淑水之常, 夙夜自思, 殊不孝矣。但 自三月初四日, 在港起程, 行至七月初六 日到埠, 名尖美加。彼地方水土, 此情亦 合。惟在船中间, 系难言, 浪涌如山, 亦 为闲事, 实不尽说, 托赖上天保佑, 一路 平安。小孙亦中 (终) 日祈祷, 乞上天保 佑家中老少平安, 小孙平生之愿也。到埠 之日, 有番官担保, 打定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 限五年为 止, 每月工银八元, 倘年期限满, 公司备 船送至香港为定, 孙也不敢逗留外国, 立 即回家, 书不尽言。 这样的书信, 无论格式或内容, 都因有职 业书信人执笔, 所以不大能看出船中的生活, 其实, 就是这五人所搭乘的名为叶信的船只, 航行期间, 传染病暴发, 死亡四十多人: 今年三月初四日, 未士士吉发船一只 名叶信, 载搭客三百一十一人, 离此港而 往西印度英国属埠尖美加。今按火船所带 新闻纸有云, 其船驶行一百零四日, 皆获 安康, 艰险历尽, 讵料将抵埠十四日内, 有搭客偶染一病, 中国之人恒有之, 惟西 边国之人皆不谙此症, 因此误亡者四十 人。是船一百一十八日方抵埠, 若开行早 在二月, 则得顺风相送, 不须一百日则 埠, 庶可免船上染病之虞, 而皆得安宁到 彼矣。��� 船舱拥挤, 航线漫长, 中途如有风浪阻 隔, 在海上漂荡的时间无疑要加长许多。所以 跨越太平洋到达东岸的美洲, 特别是金银矿极 为富饶的旧金山和秘鲁航线, 是传染病最容易 发生的航线: 上年五月内有秘鲁国船雇载中土佣工 人, 前赴南亚美理驾之加勒澳地方佣作。 驶至半途, 舟中人多患病, 死者二百馀 人, 船主亦在其内。��� 四月初二日, 有船名里伯达由港开 行, 共计八十日始抵金山。不料开行后, 染疟疾而死者, 有九十人之多, 迨抵埠 后, 亦日死八九人。此事实出意外, 然究 其故, 盖因该船开行, 得出水单时, 只报 有二百九十七人, 夫以四百九十吨之船, 载二百九十七人, 额固已足, 查其抵埠 日, 竟载至四百人之多。此皆租船者, 以 射利为怀, 故先将船抛泊近处, 再搭客百 余, 以至有此奇惨也。��� 在当时的卫生条件下, 几百号人挤在狭窄 的船舱内, 一旦引发急性传染病, 就很难控 制, 故船主个人的道德水准之高低, 就显得尤 为重要。然而那些漂流之客, 总会遇见一些丧 尽天良的船主。�遐迩贯珍�蛙为利船唐客受惨 录� 云: 九月初二日, 有洋船一只, 各曰蛙为 79 利在厦门近处山头扬帆, 载有唐人四百五 十名, 欲往南亚麦里加秘鲁国, 在彼雇 工。开行数日, 船主身故, 于是伙长摄 职, 驶至小吕宋岛, 欲登岸埋葬船主尸 首, 且欲另雇一伙长以充己职。九月望 日, 船至吕宋, 伙长殓尸方欲埋葬, 忽然 唐客与伙长不知何故, 互相角口, 伙长即 开放手枪, 击毙一客。水手齐起, 将众客 驱落船舱, 紧闭舱门。不料舱下四无窗 窍, 气息不通, 迨伙长上岸埋尸毕, 以船 上之事告人, 闻者大为惊愕, 急往开舱, 可惜死者已二百五十一人矣, 其余尚多染 病者。 面对这样的惨祸, 传教士也禁不住大发感 慨: 惨事如此, 世所罕有, 遐迩闻之, 莫 不切齿, 吕宋官员已拿到该船伙长及水手 辈, 欲处置其罪云。窃思洋船于唐山海 滨, 雇客运至远处, 不过惟利是图, 固属 可鄙, 而唐官置若罔闻, 亦失爱民之道。 若在本港有船搭客, 不拘何国之人, 有司 必先亲验其船, 察其坚固与否, 并山水食 物足用与否, 然后准其开行, 今唐官既有 父母斯民之责, 竟置其事于不理, 几何不 视民如草芥哉。夫贫民于故土乏食, 游食 远方, 不惜劳苦, 其安分固属可嘉, 但以 世上昧良者多, 若不为之提防, 则贫民必 入其圈套, 为民父母者不可不垂念及之 也。��� ( 3) 海盗 在中国水面上, 以海盗为副业的人要比以 海盗为职业的人多。海上的渔民和船民, 甚至 内河沿岸的农民, 当他们的收入无法维持日常 生活时, 便立刻投身于劫掠别人财产的海盗生 涯, 以此来弥补生活资源的不足; 当政府衰弱 和维持治安力量降低时, 这种水路的强盗就成 为有组织的海盗, 谋杀被抢劫者的事件也就随 着发生了。���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 �遐迩贯珍� 记载的 海盗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的广东水域和台湾海 峡的福建水域。 南海广东水域的海盗案, 共有 21 例。集 中分布于珠江口, 香港四周的伶仃洋、高栏 岛、万山群岛和平海半岛周围的海域。�遐迩 贯珍� 载: 月内本港附近洋面, 船只往来, 频遭 意外之变。九月二十日, 担杆头有拖船一 只被劫。二十三日平海洋面, 亦有拖船只 被掳。十月初一日, 龙船湾有渔船一只被 匪搜抢罄尽, 初二日有渡船被劫于急水 门, 并船亦牵驶而去。初三日有快艇被掠 于内零仃洋。初五日后门湾有渔船两只同 时被劫。咫尺内洋, 而出没层迭, 肆其凶 暴, 恬不畏法如此。��� 文中提到的担杆头、平海、龙船湾、急水 门、零仃洋和后门湾, 都是海盗频频出没的海 域。另外, 粤东海域也是海盗作案的高发区: �粤东洋面近有盗贼无数, 每有良民运货出口, 辄被劫掠, 财命两丧, 殊堪悼惜。���� 在海盗肆虐的近海, 中国师船打击海盗的 记载只有一例。 �遐迩贯珍� 1854 年第 7 号: �十一日有中国师船在九洲洋面, 捕获盗舟二 只。� 绝大多数海盗, 都是英、美师船出海巡 缉: �近日香港附近洋面, 海盗窃发, 四处劫 掠, 有两枝桅花旗师船出海缉捕, 复有英师船 一只, 出海巡缉。����从打击古兰 ( 高栏?) 海 盗一役中, 可以看出当时活跃于广东水域的海 盗的规模和装备状况: 十月初五日, 有知离国两枝半桅船一 只, 名加地拉者, 扬帆往金山开行数日, 不料为飓风所击, 于是船主寻觅泊船处 所, 以避风险, 遥见一市, 市名古兰, 遂 就而泊焉。斯时见有许多小舟同集, 泊 后, 忽有大船无数, 齐来劫之。悉取其 物, 并执船主, 船主哀求贼首带彼至澳 门, 俾得银以易其船。于是有贼匪二人, 与之偕行, 迨抵澳后, 船主诡称银两不 便, 复绐他同到香港, 为差役所获。至十 三晚, 人将是事一察, 尽得其情。因知有 佛廊西一女, 及唐搭客一人, 为贼所擒, 即发火船马利活娘娘带齐刀枪兵器, 往彼 处寻觅��遥见旁有大船一只, 及无数小 船, 货物沉重, 船人装饰齐整, 知是贼 船, 遂发大炮一口, 向大船桅上打去, 其 船亦发炮相拒, 贼人惧怯, 渐退至岸而 奔, 于是上其船寻觅, 幸得二人在彼, 遂 80 携之登火船, 尽焚贼船。是时又遥见大船 二只, 既使小舟追之, 贼弃船奔走, 登其 船, 见有无数生口火炮等物, 遂取之, 乃 焚其船, 厥后舟人登岸, 往村中寻回加地 拉船之货, 焚毁各处贼庄, 计是日所焚毁 者, 不下一百屋宇, 复见一村建于山顶, 上村之路甚窄, 仅二尺许, 便欲上山擒 贼, 贼见人上山, 即将乱石打下, 被伤者 甚众, 然舟人奋不顾身, 直抵贼巢, 贼势 瓦解, 遂尽获其所有而返。十八日, 晨 早, 复至一村, 近古兰者, 遥见其村甚为 雄壮, 知非四五百人不能取胜, 而船只有 七十人, 与战无益, 遂返。古兰近地之 村, 不能下者, 惟此而已, 近日提督已在 日本回港, 余料必发兵船往剿, 谅指日可 殄灭也。��� 九月二十一日, 有英御火船二只, 邮 船公局火船二只, 花旗火船一只, 并唐官 船一只, 同往古兰剿贼��至二十三日晨 早, 与贼相战, 贼人大败, 上岸而奔, 同 聚炮台, 终难固守, 遂杀死贼匪四十人, 活擒者数人, 交与唐官囚禁, 是役也, 焚 去二村, 及贼船四十七只, 花旗船亦被伤 一人, 贼势瓦解, 诸船皆即回港, 惟有烟 究打火船主, 犹顾穷寻余党, 后闻省中督 抚已准贼魁投降, 遂罢其役, 惜哉。��� 虽然在这次剿捕海盗的行动中, 有唐官船 一只参与了收尾之战, 但剿捕的主力还是英 美。 台湾海峡福建水域, 是仅次于广东洋面的 海盗高发区。�遐迩贯珍� 共记录了海盗抢劫 案5 例, 以厦门海域为集中作案区。闽南泉、 漳海盗集团的形成, 与福建水师的纵容脱不了 干系。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 云: �漳郡 城外有军工厂, 每月派道督造战船一只, 以为 驾驶巡缉之用。其实水师将船领去, 或赁与商 贾返货运米, 或赁与过台往来差使; 偶然出 洋, 亦不过寄碇海滨而已, 从无缉获洋盗多起 之事。水师与洋盗, 是一是二, 其父为洋盗, 其子为水师, 是所恒有。水师兵丁, 误差革 退, 即去而为洋盗; 营中招募水师兵丁, 洋盗 即来入伍, 诚以沙线海潮, 非熟悉情形者不能 充补。����正因为如此, 这一地区发生的海盗事 件, 主要是英国人出海缉拿: 福建洋面有盗匪, 经英国师船, 将其 拿获, 俱解地方官衙门讯治正法。��� 十月间有英商船一只, 由厦门驶赴福 州, 于二十三日在洋面被盗匪劫掠, 旋经 火轮师船闻报, 驰赴剿捕, 残毁四十余 船, 而师船尚有三板小艇一只, 水手五 名, 失落无踪。现在水师军门悬赏购访, 有知该水手等下落, 能报信, 或妥送就近 英官衙门者, 获回水手一名, 赏银一百 元。��� 要么就是其它过往船只搭救: �廿五日, 上海火轮船驶行将近台湾, 见有海盗六舟, 追 掳一中土大货船, 势将危殆, 火船驶近, 盗舟 四散窜逃, 其货船上人, 苦求火轮船主援助, 乃用长缆牵之驶行, 自寅至辰之久, 货船人极 感激, 其船乃潮州装贩米粮者。���� 对于清政府 �委之外国代除残暴� 的做 法, 时人即已提出质疑: 近日海上盗贼蜂起, 不可胜数, 此皆 因官府无制, 遂使群盗劫掠海岸。既已失 察于前, 复不剿捕于后, 得毋谓外国与中 国, 既通贸易, 而遂委之外国代除残暴也 耶, 诚可怪也。夫中国须当怀柔远人, 今 乃反其道而求之远人, 此似难解。��� 事实上, 清政府对海盗的放任行为, 不仅 仅把主权拱手相让, 也进一步加大了中国沿岸 航行的成本。即那些剿捕海盗的殖民者, 通过 护航、注册中国船只等手段, 成为事实上的 �洋海盗�, 变本加厉地劫掠中国民众的商业利 益。 三、彼岸: 居人屋檐下 �遐迩贯珍� 对域外的关注, 范围宽广 ( 参见表 1) , 但与中国本土联系紧密的国家并 不多, 成为华人移民目的地的国家就更少, 集 中分布于南洋、新旧金山和秘鲁等国。华人在 这些移民目的地生活的时间长短不同, 面临的 问题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即他们都是客 居者。 ( 1) 南洋 东南亚和南亚是中国人下南洋的目的地。 81 至19 世纪中期, 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华人已有 一定的规模, 华人与当地原住民之间的矛盾也 日渐突出。�遐迩贯珍� 载: 加拉巴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有一地 名万打拉度, 有中土人等起衅滋事, 不受 地方官约束, 旋为荷兰官兵驰往弹压, 旋 经平息, 逼令中土人等皆列跪门外, 抵首 认罪, 自言不敢仍前为非云。��� 在这样的报导中, 读不出土客之间谁是谁 非, 但由 �逼令中土人等皆列跪门外, 抵首认 罪� 来看, 屈服的还是华人, 原住民势力还是 强于客居者。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人移民南洋 的同时, 也把乡族械斗的传统带到移民地。而 械斗一旦发生, 就被当地原住民所利用, 乘机 转变为攻击华人、抢夺财产、焚毁店铺的 �排 华� 行为: 新加坡地有福、潮人在彼起弁闹事。 其构祸之初, 原为小事启争, 升斗之数不 满, 继而两家党与相嗾, 构成其祸, 刀械 大举。月之初十日, 街衢市肆, 骚然不 宁, 奸宄乘乱, 纷纷入人家抢搜财物。驻 防英官兵, 出而弹压, 稍微敛戢。晚间哗 然复起。十一日鼓众依旧扰乱, 十二日仍 然如故。英官弁恐夜间有匪徒乘机肆劫, 戕害延烧, 在在堪虞, 乃严饬弁兵, 彻夜 巡查防御, 以备不测, 闾阎始安, 未几旋 就安贴。然遭毙者已四百八十人, 伤者二 百二十二人, 获其监禁五百一十二人, 烧 毁房屋二百八十间, 残踏花园一百六十 间, 抢劫铺户五十三间, 此事亦非小故 也。��� 表 1� �遐迩贯珍� 对海外各地的关注度排序 地 � � 名 关注度 花旗�花旗国�美国�合众国�合郡国�华盛顿�旧金山�金山�三佛兰息士哥�三佛兰 锡士哥�三佛兰锡士歌 62+ 56 + 7+ 14 + 9+ 7+ 15+ 42 + 2+ 1+ 2 217 大英国�不列颠�英伦�英国�英邦�伦敦�苏格兰 6+ 9+ 15+ 81+ 2+ 24+ 5 142 日本�日本国�横滨�那霸�箱馆�下田 59+ 13+ 9+ 5+ 10+ 19 115 俄国�俄罗斯�西巴士多卜鲁�西巴士多卜鲁克�西巴士多卜城�西巴士多卜实 ( 塞 瓦斯托波尔) 46+ 30+ 7+ 1+ 17+ 1 102 佛郎西�佛廊西�佛兰西�佛郎西国�佛兰西国�佛国 14+ 4+ 16+ 11+ 7+ 22 74 天竺�印度�加尔各得�西印度�孟买 4+ 46+ 8+ 5+ 8 71 以大利�以大里�以大哩�以大理�以大理国�噫大哩�罗马�罗马城�罗马国 7+ 2+ 2+ 1+ 1+ 1+ 27+ 1+ 2 44 土耳其�土耳其国�拂林�拂林国 21+ 9+ 8+ 2 40 澳大利�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州�澳大利亚洲�新金山�墨儿奔�悉尼�悉泥 8+ 6+ 1+ 1+ 11+ 3+ 2+ 2 34 新加坡�新加波�新嘉坡�新嘉波�息力 2+ 9+ 7+ 1+ 7 26 小吕宋�小吕宋岛�吕宋 12+ 2+ 5 19 暹罗�暹罗国 ( 泰国) 16+ 3 19 秘鲁�秘鲁国�真查洲 5+ 7+ 5 17 西班牙P大吕宋 10+ 7 17 哥罗美P哥罗美地 7+ 9 16 葡萄牙P葡国P葡萄牙城P葡萄牙国 7+ 2+ 1+ 3 13 荷兰P荷兰国 6+ 6 12 葛剌巴P葛罗巴P葛剌巴地 (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6+ 3+ 1 10 资料来源: 据 5遐迩贯珍: 人名#地名索引6 沈国威先生的词频统计资料制作。 5遐迩贯珍#近日杂报6 在论及中、西移 民的差异时说: / 惟西邦人出行者, 与中土人 登程, 向不相同。西邦人俱挈眷而行, 中土人 多孑身遗家言迈, 于理既属不宜, 于事更
本文档为【此岸与彼岸之间_由_遐迩贯珍_看19世纪中叶中国民众的海上生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951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7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28
浏览量: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