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

举报
开通vip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 第 1 页 共 1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Specification for mix proportion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
第 1 页 共 1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Specification for mix proportion design of ordinary concrete JGJ 55-2000 J 64-2000 2 0 0 1 北 京 第 2 页 共 2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JGJ 55-2000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实施日期:2001 年 4 月 1 日 条 文 说 明 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 2001 北 京 第 3 页 共 3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前 言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经建设部 2000 年 12 月 28 日以 建标[2000]302号文批准 业已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 施工 科研 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 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 本规程修订组按章 节 条的顺序编制了条文说明 供国内 使用者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 请将意见函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普 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修订组 第 4 页 共 4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目 次 1 总 则 ........................................................................................................... 5 2 术语 符号 ...................................................................................................... 6 2.1 术 语 ................................................................................................. 6 3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 7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 .................................................................... 8 5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 9 6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 调整与确定 ...............................................................10 6.1 试 配 ................................................................................................10 6.2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10 7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1 7.1 抗渗混凝土 ..........................................................................................11 7.2 抗冻混凝土 ..........................................................................................11 7.3 高强混凝土 ..........................................................................................12 7.4 泵送混凝土 ..........................................................................................13 7.5 大体积混凝土.......................................................................................13 第 5 页 共 5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1 总 则 1.0.3 本条提出了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和要求 配合比设计必须要经过计算 试配和 调整三个阶段 以根据所使用的原材料实际品质 科学地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第 6 页 共 6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2 术语 符号 2.1 术 语 本节给出了各种混凝土的定义 它们是: 2.1.1 普通混凝土的干密度范围是与国际上的 CEB-FIP 模式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混凝土结构)相一 致的 凡用普通砂 石制作的混凝土 其干密度均不会超出 2000 2800kg/m3这一范 围 根据我国砂 石情况统计分析 规定的 2000 2800kg/m3的范围在我国是合适的 2.1.6 抗渗混凝土的定义给出了需作抗渗试验的最小抗渗等级 P6以下的抗渗要求 对普通混凝土来说比较容易满足 作为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当 从 P6开始 2.1.7 抗冻混凝土的定义给出了需作抗冻试验的最小抗冻等级 F50 以下的抗冻要 求 一般混凝土很容易满足 在配合比设计方面不用增加特殊的要求或步骤 2.1.8 高强混凝土的等级规定是参照 CEB-FIP模式规范的规定和目前我国混凝土技 术发展水平订定的 在 CEB-FIP 模式规范中明确定义高强混凝土为 具有特征强度 高于 50MPa 的混凝土 这个定义用的标准试件为 150mm 300mm 圆柱体 如果 换算成以边长 150mm的立方体试件为基准 它相当于特征强度高于 60MPa的混凝土 本规程将 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定为高强混凝土 2.1.9 泵送混凝土的定义规定了泵送时的最小坍落度不低于 100mm 是参考新修订 的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而修改的 2.1.10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增加了 实体最小尺寸 的 部位 概念 使某些开孔 的或变截面结构能比较确切地予以判别 并增加了在最小尺寸达不到 1m 但预计会 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而导致裂缝的结构也应按大体积混凝土考 虑 第 7 页 共 7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3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3.0.1 为了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在工程中使用时 其强度标准值具有不小于 95%的强 度保证率 配合比设计时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比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值为高 本条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定义以及其他规范 标准的规定提出了配制强度的取值及计 算方法 3.0.2 本条是指配制强度计算公式中的 大于 符号的使用条件 3.0.3 本条是与 3.0.1条相辅的 它提出了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所必需的强度标准差 的确定原则 第 8 页 共 8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 4.0.1 JGJ55-81 中就给出了混凝土用水量选用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经近二十年的应用 证明基本上 符合实际 本次修订增加了粗骨料最大粒径为 31.5mm的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4.0.3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应用日益普遍 因此 其掺量也 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选定的一个重要参数 但因外加剂的型号 品种甚多 性能各异 掺合料的品种逐渐增加 有的正在制定标准 无法在本规程中统一规定 本条仅作原则规定 具体掺量按有关产品标准或专门的应用规程中的规定确定 4.0.4 JGJ55-81 规定没有反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耐久性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这 一问题的认识日益提高 国外各标准中也均把耐久性问题列为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性 能指标 已经认为不是对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才要考虑耐久性 而应对所有混凝土均 应予以考虑 因此 本条规定所有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都应当按该混凝土使用时 所处的环境条件 考虑其满足耐久性要求所必要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值 表 4.0.4是采用了欧洲混凝土协会(CEB)和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FIP)1990年模 式规范中的规定 它分类细致 科学 控制指标合理 在 CEB-FIP 模式规范中 对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分为 5类 9级 并就每级环境对混凝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大水 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限值) 本规程仅规定了其中的 3 类 4 级 即(1)干燥环境 (2) 潮湿环境(分 2 级)和(3)有冻害和除冰剂的潮湿环境 另外的 2 类 5 级 即(4)海水环 境(分 2级) (5)侵蚀性化学环境(分 3级) 因已超出普通混凝土的范畴 应在各有关 专业标准中予以规定 4.0.5 引气剂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性和抗渗性) 但其掺量必须适量 掺用 量过小 混凝土中形成的封闭微孔过少 起不到改善耐久性的作用 掺用量过大 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对耐久性也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本条规定的最大及最小含 气量与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的规定是一致的 第 9 页 共 9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5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5.0.1 混凝土配合比可以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给出 也可以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 准给出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采用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的配合比 根据这一情 况 本规程也以干燥状态的骨料为基准进行配合比计算 并规定骨料干燥状态的具 体指标 5.0.3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 C60级时 灰水比与混凝土强度的线性关系较差 分散性较大 因此 鲍罗米公式仅适合 C60 级以下的混凝土 fce为水泥的 28d 实际 强度 编制 JGJ55-81 时 考虑到有时难以取得水泥的实际强度 给出了水泥的强度 等级值富余系数 rc 并在当时具体情况下建议在无统计资料时 rc可取等于 1.13 现 普遍反映 目前的水泥质量水平差异甚大 而且不是一个 1.13 所能概括 因此 本 规程保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rc fce=rc fce g 但不给出具体推荐数值 要求 各地可按水泥的品种 产地 牌号统计得出 考虑到目前使用 3d强度或快测强度公 式推定 28d强度的情况较多 因此 本规程增加了根据已有的 3d强度或快测强度推 定 28d强度关系式推定 fce值 但要注意留足强度富余 5.0.4 由于我国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全面采用国际标准 与原方法测定同一个样 本水泥得出的强度不同 这就影响到求混凝土水灰比的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 a(A)和 b(B) 为此 在全国六个大区 华东 华北 东北 西北 西南和华南组织 了三十一个试验单位进行大量试验 共用 84 个品牌水泥进行了 1184 次水泥强度和 3768 次混凝土强度试验 对其 28d 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求出在使用水泥新 标准条件下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 a和 b 可供全国参考使用 参加混凝土及水泥试验工作的除参编单位外 还有北京一建商品混凝土公司 北京二建搅拌站 北京六建中心试验室 北京六建商品混凝土公司 中建一局三公 司试验室 北京住总水泥公司试验室 北京住总三公司试验室 河北省第四建筑总 公司 石家庄建设集团公司 山东省建科院 深圳华泰企业公司 杭州华威混凝土 有限公司 浙江省建筑构配件公司 沈阳市三建 辽宁省二建和济南四建集团公司 试验室等单位 此外 吴兴祖 王庚林 姚德正 于大忠和赵德光等五位同志在标 准编制过程中均给予许多支持和指导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第 10 页 共 10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6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 调整与确定 6.1 试 配 6.1.4 本条规定了试配时采用三个配合比的确定原则 考虑到在该三个配合比中的 水灰比变化范围内 其坍落度可能会有变化 此时仅用变动砂率可能调不过来 所 以允许适当增 减用水量予以调整 6.1.6 本条规定了以标养 28d 强度作为调整确定设计配合比的依据 但又考虑到施 工生产中 水泥进厂(场)后等待混凝土 28d强度试验结果时间较长 目前多数单位以 快速试验或较早龄期(3d 或 7d)试压强度 和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动态控制的规律 调 整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所以本条增加 需要时可同时制作一组或几组试件 供快速 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 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 但此时应考虑快测 推定带来的误差 留足强度富余 6.2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6.2.1 本条中的计算法是指用三个(或多个)灰水比与其对应的强度 按线性比例关 系求出与按本规程 3.0.1条确定的配制强度 fcu 0对应的灰水比 或选定三个(或多个) 强度中的一个所对应的灰水比 该强度值应等于或稍大于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 0 第 11 页 共 11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7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1 抗渗混凝土 7.1.1 本条对配制抗渗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作了一些特殊的规定 它们是: 取消了水泥强度等级的限制 因为采用水泥新标准后 水泥最低强度等级为 32.5 级 约相当于原 425号水泥 再规定就没有意义了 骨料含泥及泥块对混凝土抗渗都特别不利 其含量应予以限制 正确使用防水剂 膨胀剂和引气剂都对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有好处 减水剂 在保持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前提下 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对其抗渗性也有 好处 所以推荐使用这些外加剂 矿物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 故抗渗混凝土都宜 掺用矿物掺合料 7.1.2 本条对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作了一些特殊的规定 它们是: 水泥用量及砂率不宜过小 以避免缺浆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 本次修订将砂 率提高到 45% 抗渗混凝土的灰砂比以前一直规定为 1:2.0 1:2.5 但近年来由于混凝土强度等 级不断提高 合理灰砂比的范围有所变化 尤其对水泥用量较大的高强混凝土 灰 砂比有时会达到 1:1.0 而且这类混凝土抗渗性能很好 因此 本次修订取消对灰砂 比的限制 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先按常规计算满足强度要求所必需的水灰比 再用 表 7.1.2检验是否满足抗渗要求 其原则是试配用的三个水灰比都要小于表中规定的 限制 以便于以后配合比的确定 7.1.4 抗渗混凝土试配时应进行抗渗试验 但试配时采用了三个(或多个)水灰比的 配合比 如果都作抗渗试验则显然工作量太大 因此本条规定用水灰比最大的配合 比作抗渗试验 如果该配合比能获通过 则其他的配合比就可以认为都能达到要求 如有经验 亦可采用基准配合比的混凝土作抗渗试验 抗渗混凝土试配时所取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即具有必要的富 余以保证所确定的配合比在验收时有足够的保证率 7.2 抗冻混凝土 7.2.1 本条对配制抗冻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作了一些特殊的规定 它们是: 第 12 页 共 12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水泥推荐使用混合材掺量少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而火山灰质硅酸 盐水泥的需水量大 对抗冻性不利 不宜使用 骨料中含有的泥及泥块均对混凝土抗冻性不利 对其含量应予以限制 经常有因骨料坚固性不好而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情况(尤其是使用一些风化比较 严重的骨料) 因此对抗冻要求较高的混凝土 其骨料应作坚固性检验 7.2.2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先按常规计算出满足强度要求所必需的水灰比 再用表 7.2.2检验是否满足抗冻要求 其原则是试配用的三个水灰比都要小于表中规 定的限制 以便于以后配合比的确定 7.2.3 抗冻混凝土试配时应进行抗冻试验 原 JGJ/T55-96规定试验所用试件是采用 水灰比最大的混凝土制作 本次修订取消了对此的限制 主要考虑混凝土的抗冻融 性较容易满足要求 若有经验 可用基准配合比混凝土的试件作抗冻试验 7.3 高强混凝土 7.3.1 本条对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作了一些特殊的规定 它们是: 取消了原 JGJ/T55-96 对水泥活性的限制 通过优选优质外加剂和掺合料 应用 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可以配制出高强混凝土 粗骨料和其他非均质原材料一样 颗粒形状相同的情况下 颗粒强度与粒径成 反比 即加工的粒径越小 内部缺陷越少 在混凝土中受力越均匀 颗粒强度越高 粒形越接近圆形 受力状态亦越好 高强混凝土的强度逐渐趋近或超过粗骨料强度 粗骨料粒径应随混凝土的强度提高而减少 针片状含量也应减少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低于 2.6时 配制混凝土的需水量会增加 粗细骨料中的含泥 量 泥块含量同样会加大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 加大混凝土干缩 降低混凝土耐久 性和强度 所以 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限值降低 高效减水剂是高强混凝土的特征组分 活性矿物掺合料的使用 可调整水泥颗 粒级配 起到增密 增塑 减水效果和火山灰效应 改善骨料界面效应 提高混凝 土性能 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在保持胶结材料不超过限值时必须提高减水剂的 减水率 7.3.2 鲍罗米公式(即 5.0.3-1式)在 C60及以上等级的混凝土强度 其线性关系较差 离散性也较大 因为这种高强混凝土一般都要采取一些增密措施 其强度变化规律 已经与鲍罗米公式相差较远 它们的水灰比只能按现有试验资料确定 然后通过试 配予以调整 高强混凝土因水泥用量较多 其砂率可由试验确定 7.3.3 高强混凝土试配时所用三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差值不能保持一般的 0.05 否则 第 13 页 共 13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其低水灰比值将会到达不可操作区 而高水灰比值则进入了非高强区 均失去了对 高强混凝土的代表性 因此 规定这一差值可缩小 但缩小差值后有时三个强度的 线性关系不易得到反映 此时就只能按试验结果凭经验确定设计配合比 7.3.4 一些对普通强度等级混凝土影响不大的因素 对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往往 比较显著 因此最后还应经过一定数量的重复试验验证 以确保它的稳定性 7.4 泵送混凝土 7.4.1 本条对配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作了一些特殊的规定 它们是: 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因为它需水量大 易泌水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与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一致 粉煤灰的掺入能减少混凝土对管壁的摩阻力 改善其可泵性 这在不少工程中 已经证实 但掺用的粉煤灰应符合 I 级的要求 质量差的粉煤灰掺入后会使混凝 土用水量增加 对强度和耐久性都不利 7.4.2 在确定试配用坍落度时一定还要考虑坍落度的经时损失 本条规定了具体的 修正方法 7.4.3 本条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的一些要求 它们是: 水灰比不能太大 否则浆体的粘度太小 制成的混凝土容易离析 水泥用量(含矿物掺合料)不宜过小 否则含浆量不足 即使在同样坍落度情况下 混凝土显得干涩 不利于泵送 混凝土含气量过大 在泵送时这些空气在混凝土中形成无数细小的可压缩体 吸收泵压达到高峰阶段的能量 降低泵送效率 严重时会引起堵泵 本条规定对泵送混凝土含气量的限值是 4% 但规定的程度为 不宜 因为在 此限值时对泵送效果虽有影响 但一般情况下还不会引起堵泵 并且目前不少因耐 久性要求需要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也需要采用泵送施工 故用 不宜 比较合适 7.5 大体积混凝土 7.5.1 从配合比设计的角度来说 对大体积混凝土主要采取四条措施: 1 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 采用能降低早期水化热的混凝土外加剂 3 采用掺合料 4 采用一切措施增加骨料和掺合料用量 降低水泥用量 前三项在本条中予以规定 后一项反映在 7.5.2条中 7.5.3 大体积混凝土除 7.5.1及 7.5.2的规定外 配合比设计的其他方法 步骤均无 第 14 页 共 14页 @ w w w .sin o a e c.co m 普 通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 资 料 编 号 JG J 5 5 -2 0 0 0 J 6 4 -2 0 0 0 @ 特殊要求
本文档为【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911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2-02-28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