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准记者培训教程》第三讲如何做好社会新闻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准记者培训教程》第三讲如何做好社会新闻

举报
开通vip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准记者培训教程》第三讲如何做好社会新闻null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准记者培训教程》 第二讲 如何操作社会新闻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准记者培训教程》 第二讲 如何操作社会新闻一、记者对社会新闻的敏锐性 二、记者的社会新闻采访的突破力 三、记者对社会新闻的策划与拓展 主讲人 刘茂华一、社会新闻的敏锐性 一、社会新闻的敏锐性 开头的调侃: 国外某明星抵达中国内地,迎候在机场的记者向他发问:“请问你对本地的三陪小姐有什么看法?” 这位明星是知道中...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准记者培训教程》第三讲如何做好社会新闻
null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准记者培训教程》 第二讲 如何操作社会新闻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准记者培训教程》 第二讲 如何操作社会新闻一、记者对社会新闻的敏锐性 二、记者的社会新闻采访的突破力 三、记者对社会新闻的策划与拓展 主讲人 刘茂华一、社会新闻的敏锐性 一、社会新闻的敏锐性 开头的调侃: 国外某明星抵达中国内地,迎候在机场的记者向他发问:“请问你对本地的三陪小姐有什么看法?” 这位明星是知道中国都明文禁止三陪小姐的,所以反问:“这里居然还有三陪小姐吗?”于是,记者第二天报道写到:千里迢迢,某明星今日飞抵本地。心急火燎,脱口便问三陪小姐!null 第二天又有记者采访该明星:“请问你对本地的三陪小姐有什么看法?” 这次该明星学乖了,回答说:“对不起,我对本地的三陪小姐不感兴趣。” 第二天,记者的报道是:见多识广,某明星夜间娱乐要求高。不屑一顾,本地三陪小姐遭冷遇! 第三天记者居然还是就此发问:“请问你对本地的三陪小姐有什么看法?“该明星回答得非常干脆:”我对三陪根本不感兴趣!“ 本以为这下可以天下太平了,没想到记者的报道更不像话:欲海无边,某明星三陪已难满足。得寸进尺,四陪五陪才能过瘾!null 当前很多记者就是这么来操作社会新闻,我本人虽然很反感这种做法,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操作社会新闻的时候,还真的需要用这样的眼光去看问题。 也就是说,从以上的笑话有可以得到启发:在不违背新闻原则的前提下,记者采写新闻要找最好看,读者最关注的点。null 有一点可以得到启发:在不违背新闻原则的前提下,记者采写新闻要找最好看,读者最关注的: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传达一种读者不知道或知道不完全的事情; 3.新闻不仅使人感兴趣,而且对人产生长时间的影响; 4.新闻是一道必须趁热吃的菜。对于读者是及时、有趣,并且重要的东西。最好的新闻,能给最大量的读者带来最大的乐趣,并且又有最重要的意义; 5.新闻事件本身还不是新闻。只有当它被公布于众时,才成为新闻; null 6.只要不伤风雅,不违反诽谤法,任何有人爱读的东西都是新闻; 7.新闻既是大众兴趣之所在,又是特殊兴趣之所在; 8.新闻是让读者觉得耳目一新的信息; 9.新闻可以是天地之间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 10. 新闻是今天与昨天的不同之点。 null从几组对立词语来看社会新闻: 1.看结果: 一个新闻事件,如果可以产生影响大量其他事或大批其他人的结果,便具较高的新闻价值。规模大小:比如,重阳节登山前,深圳梧桐山发生大火,整座山的火势延绵不断,导致登山提前中断。又比如,新年第一天,刚刚开通的深圳地铁首次遭遇节日人流的考验。null 2.看冲突: 大多数冲突,都具有新闻价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比如,两个球迷在球场打架,这点小小的冲突,或许不会引起记者的多大重视。但是,球迷因此还在球赛后顿时骚乱起来,堵塞交通,砸碎玻璃等等,明显是报纸上的一大新闻。 文明的冲突(多是观念上的冲突,如某些事情发生后引发争议):龙岗某派出所打出横幅:“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这是明显的地域歧视,之后引发了河南人的不满…… 粗暴的冲突(多是恶性事件):比如出租车司机对租金不满,大规模罢工;又比如,两个人,一方不小心踩了对方一脚,然后纠集了一帮人来打群架,刀砍血流成河。null 3.进步和灾难: 进步:新发明新科技。比如,深圳出现性爱床,增加生活质量。 灾难:一看字面就应该知道。财产损失惨重,或者有人员伤亡。 坏消息:报纸上有很多好消息,但“好消息”往往成不了新闻,一架飞机在机场正点降落算不了新闻,“某航空公司的客机在深圳机场脱离轨道”,那就是新闻,尽管这是个坏消息。 套用古人“国家不幸诗人幸”的诗句,我们必须承认:“城市不幸记者幸”。 一个城市,发生了重大灾难事故,整个城市陷入悲哀,但这个时候,却是记者必须最激动最兴奋的时候。比如美国911 、海啸。还比如,很多恶性案件,当地政府非常恼火,但记者兴奋啊,他有猛料做了。null 4.显赫与声望: 显赫与声望是新闻价值构成的重要因素。一个卖雪糕的小贩,与一个影视名人,如果同样都要举行婚礼,新闻界给予的注意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足球明星李纬峰踢车是新闻,普通人踢车踢到脚断依然不是新闻。声望越显赫,可能带来的新闻价值就越高。比如李湘的婚礼,会有很多记者来关注。 当然普通人的婚礼也不一定不会被关注,除非他特殊有趣。如其他人结婚用宝马接送新娘,但你却骑着十多辆三轮车在深南大道上接送新娘。null 2003年底,南方都市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当年还获得了好新闻奖——昨天下午4 点40分,深圳梅林一村69栋302 室李伟辉家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总理和李伟辉一家拉起了家常,谈到了非典对普通人的影响,喝了一次功夫茶,还听了一曲李家女儿的钢琴独奏… … 这就是显赫和声望。要是一个读者哪天给你打电话,说“我家来了位客人,你过来采访一下吧”,你会骂别人“脑子进水”。要是他接着说,“我家客人是温总理”,我看你一定会兴奋得跳起来。 null 5.时间性与接近性: 时间性越强,接近性越强,新闻价值也就越大。但是,在判断新闻的时候,时间性与接近性,往往居于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辅助地位。 比如,在判断两起车祸各自的新闻价值时,显然当天的事故比48小时以前的事故新闻价值大。但是,如果新近发生、距离也靠近的车祸事故,仅仅是刮损了一辆旧车的外观,那么,时间稍远及地点稍远却死伤了人的恶性事故,还是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null 又比如,深圳的报纸,如果北京发生了一起车祸死了8 个人不是新闻,但在深圳发生这样的车祸就是新闻。或者,在北京的这起车祸中死亡的8 个人有5 个是深圳人,那也是新闻。 如果一个小卖部被盗发生在三天后才了解到这个情况,那就不值得加以报道。但如果失窃的是深圳最有名的购物中心万象城,那么即使记者在3 天之后才打听到这个消息,也还是可以报的。 地域背景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背景对新闻价值的催化作用非常显著。所以建议记者多去城乡结合部、郊区等地挖掘新闻,要是在深圳,这种地方是最出新闻了。 null 6.新奇: 独特奇闻,巨大的命运反差,新颖的谋生方式,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些都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反之,平淡和司空见惯的东西,就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了。 一个人在走路时摔断腿不是新闻,不过,他从5 层楼掉下来只摔断了一条腿,那就是新闻。 还有就是怪事,最经典的一句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null 7.趣味性: 新闻的趣味性,人们会发现两种截然对立的趣味性:一种是健康的趣味,另一种是低级的趣味。我们更希望是健康的趣味,不过即使你发现了低级趣味,我们也会让记者从中发现健康的趣味。 比如,2001年3 月21日下午3 时,我接到一个线索,报料人急促地在电话里说:“你们快到世界之窗采访,这里有个年轻女子穿着暴露,没戴乳罩连乳房都可清清楚楚看到,好像还未穿内裤哩!”null 仅看这个报料表面,就是一个低级趣味的新闻。但我有我的判断,对方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如果对方是个精神病患者,不去采写也罢。但对方是个气质非常好,身材非常棒的美女,这就有意思了,她这样穿着招摇,肯定有她的意图。 果然,经过深入采访,我找的新闻点在“一年轻女子昨日身着超低胸露背透视装,和自称是作家的50岁老公在世界之窗游玩,因该女子未着胸罩,双乳若隐若现,引来众多游客驻脚观看,甚至遭到世界之窗工作人员以 ‘有损风化’为由,委婉拒绝两人继续游玩。该女子老公称,之所以让妻子着装如此招摇暴露,是为了看看旁观者的心态如何,并以此‘体验生活后写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这样,新闻就脱离了低级趣味。 null 8.特殊兴趣、另类: 有人专门以结婚离婚为业,有人同时遛四条狗,有人喜欢养蟑螂、骂人公司……形形色色的特殊兴趣,均有新闻价值。比如,我曾经采写过这样一则新闻,非典期间,一帅哥在深圳最繁华的华强北,卖自己的屁股专供女士打,每下 10 元,以给非典期间人们紧张的心情一丝娱乐。null 9. 人情味: 能给人带来感动的新闻,这类新闻充满爱心和温情。比如慈母割肾救儿等等。 新闻的社会背景 西方新闻界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类新闻——解释性新闻和复活式新闻,都是主要依靠收集积累的社会背景材料来写作。 新闻的社会背景,是使一篇平淡无奇的新闻稿件,突显其价值的主要方法之一。比如,某小区里一民房发生火灾,如果没有伤亡,新闻价值就不大,但如果你了解到,这个小区附近路段近期发生了 6起火灾,那么就有得做了。 null 又比如,你接到一个线索,只要给职业介绍所介绍一个人力资源,对方就给你奖励 50 元。这新闻确实不错,但如果你了解到,之所以有奖励,是因为珠三角的民工荒背景之下造成的,那就可以延展成不错的深度新闻了。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些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介绍,一些新闻将大为逊色。 null 重新凝聚新闻价值,重新发现新闻价值,重新选择新闻价值,重新提升新闻价值,其实对记者的新闻敏锐性是要求非常高的。 个案一:《新京报》有这么一个料——一男子跳地铁,却没有死。《新京报》的记者写的主题是《男子跳地铁疑有精神病》,记者的采访过于简单。而北京其他媒体报道的主题是“男子跳轨毫发无损”。 男子跳轨为什么没有受伤?因为列车来时,男子卧倒逃生——而这一点,《新京报》记者却没采访并提炼成新闻点。null 个案二:某市场刚刚召开完消防大会,并对商户检查完消防安全,便发生火灾。如果记者只采访了为什么发生火灾,有没有死伤就走了,却未进一步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写一起简单的火灾,有多少人关注?如果你把“消防大会刚开完就起火”作为新闻点,一定是头条新闻。 个案三:一辆运钞车翻车,这样的新闻当然可以发。但如果你发现了更重要的细节:经警在车祸发生后,人没起却先举枪保护车里的钞票,那就是新闻了。现场实践训练现场实践训练 请打开网页,看新浪网的“社会新闻”板块。注意逐条分析新闻,其新闻性在那里?如果让你来写,你应该怎么写? 同时注意,这里的社会新闻有很多存在问题,比如虚假新闻,同学们也要注意辨别。 这是做社会新闻的最基础要求。记者培训首先要学会写作这些细小的新闻,然后再考虑在此基础行挖掘深刻的新闻内涵,做大的新闻报道。二、记者采访社会新闻的突破力二、记者采访社会新闻的突破力 任何工作,只要经常做,过了一段较长时间后,便形成一个特定的模式。 惯例形成了,习惯也就形成了,工作者便会产生期望。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记者的成功,受考验的不是你平常的能力,而是你的应变能力。你可能在惯常的事情上表现出色,但在挑战和陌生的环境对你有特别要求的时候,你又怎么样?应对突发事件的采访,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环境和角色,需要我们的应变。null 如何说服对方采访 说服对方接受采访有些难度,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记者交谈。听到记者的采访要求时,对方常常会问:“你为什么要找我谈?” 说服对方接受采访的几大理由: 1.接受采访能让公众认识自己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的机会; 2.接受采访是一个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3.接受采访是表明自身立场或消除误会的机会;null 4. 接受采访能对别人产生影响或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 5.接受采访将是一次新奇的经历; 6.接受采访有机会把自己的语言变成铅字刊登出来,体味永恒的滋味; 7.接受采访是处于赞同新闻事业无私而高贵的动机,因为他可以教育公众。也就是老话说的多戴高帽的话啊,但对某些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null 遇到不接受采访的如何面对? 记者经常会遇到一些怀有敌意、不合作、逃避问题或粗鲁的人。当然,你不应该预先认为别人有这种态度,但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以便帮助你打开原来并不存在的传播通道。null 1.“无可奉告”型: “无可奉告”之下可能隐藏许多的意思。例如,它可能意味着“我很想说点什么,但如果我说了,我就会丢掉工作”。或者这句话也可能表示“我有很多不能告诉你的理由,但向你解释,还不如说声‘无可奉告’更省事”。 你听到的任何一句和“无可奉告”有关的回答,都要探究他的意思,知道了他代表了什么,你就有劝被采访者接受你采访的机会了。要是你说“别来‘无可奉告’这一套了,你欠公众一个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你这样说,是得不到什么结果的。相反,你可以说:“是不是有命令不准你说?”,或者你问“你是不是害怕假如你的话在报纸上被登出来会有麻烦?”null 2.“逃避”型: 逃避有很多形式,比如说话咬文嚼字、放烟雾弹、躲避问题等等词句。 其实,你要是能想象被采访者的观点,对你是有好处的。 对于明显的逃避行为,至少要圆滑地应付。比如可以适当地用这样的语句: “请问你能否更具体地解释一下刚刚你说到的事件的原因?”一个拐弯抹角的答案,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头脑一时进水的结果。不管怎么样,如果你马上便怒斥别人“请不要躲避问题”,你是肯定不能得到合作的。null 3.“恐吓”型: 如果有人试图恐吓阻拦你,不要害怕。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要保持自制和冷静。 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不明白我的问题有什么愚蠢的地方?你可以说得具体一点吗?”另一种反击方式是追问这种行为的原因:“你对我的问题感到很不高兴,是不是以为我想伤害你呢?” 你这时会发现跟你打交道的人也是一个能真正关心人的人,而不是一个流氓。null 4.“敌意”型: 一些人需要发泄他们的消极情绪。在脾气发过后,他们又常常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如果你能保持合理的容忍,他们会一反其敌对的行为,而变得更加开明和热心。 如果你怀疑有这种情况出现的话,你得把它说出来:“我觉得我说了点什么或者做了点什么让你不高兴了,对吧?你介意我们谈一谈吗?”null 5.棘手的问题: 记者不能因为羞怯而不敢问棘手的问题,但是可以采取一些预防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 首先,问问你自己这个问题是不是必须要问,它合乎情理吗?公正吗?如果别人拿这个问题来问你,你会不会拒绝回答?不要害怕承认自己问题的不足。 你觉得非问不可的问题,要敏锐地发问,并尽可能不要伤人。你可以用一种就事论事的态度来问可能使人尴尬的问题。null 6.其他技巧: 比如利用无意的优势,利用被采访者的弱点,隐藏身份和隐瞒身份、隐藏采访意图等等。 2003年 6月,50岁的湖北省枣阳市原市长尹冬桂,因涉嫌受贿而受审。 但同时她有另外一个称呼——“女张二江”,直指尹冬桂的“生活作风问题”,有消息说,她曾与 100多个男人有染。庭审时,尹冬桂哭诉,希望省纪委澄清她的生活作风问题,还她人生的清白,还她作为一个女人的人格尊严。null 尹冬桂到底有没有生活作风问题?从湖北媒体的报道来看,都是捕风捉影的传言,而且也没有谁正面采访过她。 报社派我去湖北枣阳调查“女张二江真相”。但怕了媒体的尹拒绝了。 怎么办?突然想起在采访她的弟弟时,得悉尹冬桂的女儿在广州读大学——办法有了。 我对尹的律师说,能不能给我带封信给尹冬桂?我写的信件内容,就是抓住了对方的脆弱点。大致内容是:“你女儿从其他媒体上看到自己的妈妈被人骂作 ‘女张二江’,非常难过。 她一直坚信,自己的妈妈的感情世界是清白的……“看完信,尹冬桂就说,让这位记者过来吧,我要跟他聊聊。后来就有了独家调查《“女张二江”谣言真相》的报道。null A 、北京大安山矿难: 文字记者冒充司机,在矿难现场被保安拦住。记者叼根烟,拍了拍保安的肩膀:“有些事情你不要问那么多。”保安以为是市里下来的什么大领导的司机,就不敢问了,放行。 摄影记者则冒充市委打前站的人员,多要了一套下矿井的工作服,独家下井拍摄了很多精彩图片。null B 、前几年,广东新闻界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东莞一塌楼现场,广东各媒体记者都云集,想采访到猛料。但现场封锁啊,怎么办?于是有报纸的记者冒充工作人员进去了。还有一家报纸的记者更猛了,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套治安员的制服,穿在身上,大摇大摆地进去了现场。“治安员”一看,居然还有其他媒体记者早他先于现场,必须要赶竞争对手走啊,不然就拼不到独家新闻。于是假冒的“治安员”对其他正牌的治安员:“这个人是记者,赶他出去。” 三、社会新闻的拓展与策划 三、社会新闻的拓展与策划nullnullnullnull陌生男子将女童从天桥上抛下后跳桥摔死(组图) 2006-09-03 昨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中山大道华景新城附近的一座人行天桥上发生一幕惨剧。一名男子莫名抱起一过路的3岁女孩,被女孩的妈妈发现后,竟然将小女孩从6米高的天桥摔下。更奇怪的是,见到天桥下围满过往路人,他自己也立即跳下天桥不治身亡。所幸的是,小女孩经及时抢救,暂时没有生命危险。据小女孩的父母透露,他们跟该男子素不相识,怀疑其是要拐卖女孩不成才出如此疯狂之举。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中。null后续报道: “小湘妹”在医院经过了52小时的抢救,最终没有再醒过来。null 媒体为何要事无巨细、不吝篇幅来报道还原一个杀人凶手的生命轨迹?意义何在?透过报道可以看到,媒体执着地来还原这些细节,除了为悲剧因何发生提供合理的解释外,也是要为大众“重新找回生活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试想,如果没有对郭云这个人的经历,也就是对悲剧发生的源头的追问,仅仅报道这么一个突发的新闻事件:一个走在天桥上的小女孩,忽然被一个陌生人扔下天桥去了,然后陌生人也跃下天桥摔死了。作为普通读者,读后是否会感到背脊发凉,觉得社会没有安全感?透过一系列的报道我们明白,郭云是一个双重悲剧的主角。他虽是一个罪不可赦的凶手,但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杀人魔头。  null  对于悲剧的发生,媒体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真相的机会,以及对事件的理性解读。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讲,这一系列的报道的本身,是在弘扬现实社会中正日益缺失的善,提醒人们善待自己,关爱他人。 《南方都市报》等报纸的经验 《南方都市报》等报纸的经验 突发新闻和事件性报道,要想全面、详尽,需要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有足够全面的了解,包括事件的性质、所发生的地点的显著程度、当事人物的社会层次、事件原因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事件对公众利益及对公共空间的影响等等。只有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才能判断新闻题材的大小,才能确定报道的方向和思路,才能确定人员和版面的投入,才能提升突发新闻或者事件性报道的真正的新闻价值。因此,如何报道,用多大篇幅报道等等,都需要合理的策划和全面的统筹。null案例一:广州江南大道塌陷报道 2005年 7月 21日,广州繁华闹市区江南大道一建筑工地深坑发生大面积下陷坍塌,导致周边一幢居民楼坍塌倾斜。广州社会新闻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派出三路记者赶赴现场,并安排多路记者在外围和后方展开配合采访,部门分管负责人统一协调,统筹指挥报道,并在当晚采访记者全部回到报社后,召集参与的记者编辑汇总采访情况,确定报道方向、稿件思路、版面安排,以及人员分工。7月22日南方都市报在 A1重点版推出 4个整版的报道,当天的报道在同城媒体中最全面最详尽、独家新闻点多,处于绝对领先优势。此后的一周时间里,广州社会新闻记者昼夜轮流守侯现场,跟进报道事故进展及善后处理,并推出五大质疑的深度调查报道,将2005年度广州最大的突发事件报道做到由浅入深、由动态到深度,新闻品质也得到保证提升。null 案例二:江西老汉千里背尸报道 2005年 1月 1日,广州火车东站惊现一棉被包裹的尸体,居然是一江西老汉从福建乘火车一路背过来准备回家。当时,广州各家媒体几乎都接到这一报料,并派出记者到现场采访。次日,同城所有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南方都市报当天以《千里裹尸还》为题,报道了这一现代都市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件。各家媒体在当天进行了动态报道之后,均没有再关注这一事件和事件的当事人。null 只有《南方都市报》通过这一看似荒唐的事件中,看出了深层次的根源,看到了乡土观念与都市文明的强烈冲撞,看到了一个身处社会低层的中老年农民朴素的甚至有些愚昧的传统观念和责任意识,看到了一群告别故土试图在繁华都市中讨生活的农民群体的缩影和他们的身后事。因此,南方都市报没有简单地停留在一次性的动态报道上,而是派出记者独家跟进,对这位背尸老人此后的行程、命运的变化等等,进行了全程报道,并从中挖掘这一事件折射出来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null 这就是后来由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的原形。一年以后,在电影《落叶归根》开机之际,南方都市报再次赶赴这位背尸老人的家乡,对其生活现状和命运变化进行了深度回访报道。 null 如果报道不是去捕捉社会热点,研究社会问题,仅仅停留在车祸、火灾、凶杀、暴力等最常见的事件报道上,只能使媒体显得格调低下,无助于提升新闻品质,也与我们倡导的主流大报的办报理念相去甚远。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新闻运作,要想提升新闻的品质,尤其是社会新闻的品质,就需要我们放眼社会、放眼时代,去关注公共空间,关注公共利益,抓住社会的主要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 当然,有些显性的社会问题是具有较强时效性的,短期内可能是媒体报道的热点,有些问题也可能通过媒体的报道短期内能够引起重视或得以解决,但有些社会问题可能是隐性的,也可能是积重难返的,需要媒体的长期关注。 null 案例三:广州火车站跨年度系列报道 广州火车站是全国流动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这里的治安问题不仅仅广州人关注,全国人民也关注。 南方都市报多年来保持了对广州火车站这一城市形象地区、市民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的重点关注,除火车站地区的动态新闻报道外,从1999年的流花地区宰客电话、2002年的火车站警匪勾结盗票、火车站地区黑车网络调查等等大型专题策划报道,始终在致力于推动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等问题的解决。并将火车站地区的问题作为部门的年度题材经营,安排记者长期走访。null 2005年 9月,针对广州火车站地区拉客诈骗猖獗的情况,广州社会新闻抓住时机,在一名前背包拉客仔向媒体揭露骗局之际,精心策划,深入暗访,9月 8日推出两个整版的独家暗访调查报道——“背包党”大起底《“找穷人下手,把他们榨干”》。从 9月 8日到 9月 22日的 15天时间里,共推出包括大型深度报道《火车站 22年之乱》在内的 22个整版的火车站问题专题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null 案例四:两广少年手拉手系列报道 2002年 5-6月份的两广少年手拉手大型系列报道,起源于记者的一个不经意的发现。按照南方都市报的新闻运作,记者每周一必须上报选题。当年 5月中旬,报纸上一条 100多字的“六一”期间将开展“各族少年手拉手”活动的消息,引起一位社会记者的注意,并表示想跟进采访。部门在研究之后,觉得这一活动提前介入的空间很大,而且可以策划成一个热点新闻,发动社会参与认领来自广西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 null 第二天,《南方都市报》新闻部迅速与主办单位取得联系并达成共识,报社参与“两广同饮珠江水,各族少年手拉手”活动的协办,独家全程追踪采访报道此次活动,并通过报纸公开招募 100个自愿接待家庭中的 10户。在经过精心的策划安排之后,报社派出一路记者奔赴广西各地,寻找踏访此次要到广州参加“手拉手交朋友”活动的几名贫困儿童的家,亲身感受他们学习和生活状况;一路记者在广州本地征集落实接待家庭。此活动得到了广州市民的热烈响应,征集活动异常火爆。这个“手拉手”的系列报道也吸引了众多的眼球。 从 5月 27日到 6月 3日的 8天时间里,记者采访见报文字达 10万字左右。null 案例六:打工妹遭飞车抢夺身亡系列报道 2006年 8月 14日深夜,湖南籍打工妹邓哲玉在广州员村附近遭遇飞车抢夺不幸身亡,南方都市报次日接到报料,当天,已经有同城媒体刊发一女子遭飞车抢夺而殒命的突发新闻,南方都市报记者经过深入扎实的采访,了解到遭遇不幸的打工妹邓哲玉仅仅是为了保护装有 23元钱的挎包而被摩托车拖倒致死。在对这位打工妹的身份进行必要的采访核实之后,南方都市报在 8月 16日以《为了 23元钱,亡了 23岁人》为题,对这位外来打工妹的不幸遭遇进行了报道,并在此后的几天里对她在广州的工作及生活经历、老家的家庭境况进行了详细的追踪报道,还原了一个外来打工者 23岁的生命历程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媒体工作者对生命本体的尊重。报道引起千千万万生活在广州的外来人员的强烈共鸣,连续几天的网站跟贴都在 4万条以上。null 要挖掘和拓展社会新闻的价值空间,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要丰富社会新闻的报道题材。除了关注突发的灾难、事故等新闻外,反映市民生活的鲜活的街区新闻、亲情题材新闻等,都是大有可为的。只有挖掘到丰富的社会新闻题材,才可能让更多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新闻,走上我们的版面。 null 其次,尤其要重视报道角度的选择。很多社会新闻为何会让人一读而过,留不下任何印象,读者也不知道它到底有何意义,原因就在于角度的选择上。拿上面分析的几个个案来看,如果没有角度,也就没有了延伸的报道。惠州车祸的新闻,如果忽视了这个事故发生的特定环境——斑马线,以及交通指示标志缺失,只把它作为一个重大的车祸来关注,也就没有了关于校园周边环境的搜索,以及交通黑点的调查。再比如“一个商场扶梯夹死6岁男童”的新闻,报道很容易就落入“纠纷”报道的窠臼,纠缠于死者家属与商场关于赔偿的纷争上,而把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淹没了:比如商场作为公共场所,其设施的安全性检讨;电梯扶手与栏杆之间的空隙设置是否合乎电梯设计,等等。类似的检讨,可以把这个悲剧个案的意义,提到一个更普遍关注的层面。 null 第三,要更多地呈现新闻的“有价值细节”。很多新闻因为没有更细致的采访,没有更多有价值的细节,新闻的信息被“窄化”,读者只能了解新闻的梗概,事件中的人物,仅仅是一个没有“血肉”只有身份的人,比如城管、民工、警察,等等,这样报道的结果,往往让读者对新闻的判断,难免陷入片面甚至走向反面。 null 案例: 2009年8月,北京中关村一个城管副队长在清理乱摆卖摊档时,被一个卖烧烤的青年男子刺死。这个新闻转载率很高。很显然,如果单纯报道这个新闻,读者的认识是很容易一边倒的,因为固有的观念比如对城管暴力执法的不好印象,或者对乱摆卖的厌恶等等,很容易左右读者的判断。null 《南方周末》9月4日的《城管副队长之死》报道,就做得比较客观,也堪称一个报道经典蓝本:以事件发生过程为线索,穿插讲述杀人者、即卖烧烤男子的经历——从退伍做保安,到最终选择卖烧烤,其家庭状况等都作了详尽的描述;另一方面,城管副队长的工作、为人、当日的执法情况,都有细致的呈现。事件中的两个关键人物,因为这些细节,在读者面前变得丰满起来,有血有肉,不再是“干瘪”的“走鬼”、城管这样的身份概念。他们之间发生的这场冲突,媒体通过呈现一系列有价值的细节,使读者能从阅读整个事件中引发思考,对事件也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谁“对”或者谁“错”。 null 须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呈现新闻“有价值细节”,不是细枝末节,更不是渲染血腥暴力。对无关宏旨的东西,必然得剔除。有很多这样失误的个案,为了追求轰动,或是出于猎奇的心理,把一些无价值的细节,无限制地放大了。null 也举一个例子。1999年9月广州发生了一桩罕见的“电线割头”案:一部急驰而过的摩托车上载着两人,不料公路上横着一根电线,两个人的头颅被齐齐割断,向前飞出数十米;而两人的身子,还在和车一起往前冲。探讨导致悲剧的责任,是这个新闻的应有之义。然而,有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对于事件的“不可思议”——“电线割头后头颅飞出,身子往前冲”的细节进行了拓展报道:邀请物理学教授和医学专家,从运动、人体生理等多方进行解释。这样的细节放在这个悲剧的新闻里,与导致悲剧的责任相较起来,无足轻重,显然不值得花这么大的力气和工夫。而且,在这种悲剧报道中来普及“惯性力学”知识,是否适宜呢?
本文档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准记者培训教程》第三讲如何做好社会新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313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80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2-02-18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