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01讲 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

第001讲 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

举报
开通vip

第001讲 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null第一讲 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第一讲 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韦民Contentswww.themegallery.com引论:从心理到国际关系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国际关系的心理视角:必要性与可能性国际关系与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国际关系与心理研究的局限性与难点二三四五Contents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一六学习方法与教学安排一、引论:从心理到国际关系一、引论:从心理到国际关系“何为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

第001讲 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
null第一讲 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第一讲 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韦民Contentswww.themegallery.com引论:从心理到国际关系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国际关系的心理视角:必要性与可能性国际关系与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国际关系与心理研究的局限性与难点二三四五Contents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一六学习方法与教学安排一、引论:从心理到国际关系一、引论:从心理到国际关系“何为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庄子·在宥》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庄子·至乐》   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吕氏春秋》 YOUR SITE HERE历史变迁的实质历史变迁的实质内在过程的历史功能:对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的不断变迁,既是人类不断取得物质进步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基础。 心理过程进化与历史变迁的交互作用:人类历史演变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是物质环境、社会行为的外部性表现,但究其实质,乃是人类心理过程不断进化的历史。没有心理机制的演变,就没有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进步。YOUR SITE HERE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意识过程是个持续研究的主题:人对自身的探索虽然从来没有中断,但是人对自身的了解却并不深刻,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即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依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人的心理过程的规律恐怕是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YOUR SITE HERE人类意识过程探索的意义人类意识过程探索的意义其一,一切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实质上都是人的问题,都是人的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心理过程的问题。 其二,一切社会科学的逻辑起点恐怕都与对人性的判断密不可分:对人的不同解读,必然就有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三,对人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任何一个个体的生活和发展而言,显然具有积极作用。理解心理活动的普遍性规律,我们就有可能较为深刻地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熟知与我们互动的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内在动因,从而提高我们的人际关系技能。YOUR SITE HERE何为心理学?何为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一般而言,心理学理论试图揭示大脑、心理、行为和环境的功能及其互动机制。 大多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假定是决定论(determinism)。YOUR SITE HERE无处不在的心理学**无处不在的心理学心理学与经济(行为经济学) 心理学与社会(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与政治(政治心理学) 心理学与文化(文化心理学)心理学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心理学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对外政策决策过程; 国际舆论、国家形象; 社会转型与社会运动; 民族主义(民族认同与民族建构)、种族歧视、种族屠杀; 恐怖主义; 国际冲突; 国际合作、国际谈判等。 YOUR SITE HERE心理学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意义心理学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意义范畴:国际关系主要关注的是国家间关系,其关键变量是国际社会、国际体系、国际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国家行为。我们这里的国际关系的范畴不仅如此,还包括国际政治范畴。 交叉:质而言之,国际关系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行为主体依然是由个体或群体组成,国际行为依然是由人际间、群际间的互动关系构成,因此,正如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发展一样,国际关系也有借助心理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YOUR SITE HERE心理学方法在国际问题与现象探究中应用的尝试:一个辅助性分析视角心理学方法在国际问题与现象探究中应用的尝试:一个辅助性分析视角(1)为什么我们许多人对远在北欧的挪威积极参与世界和平事务(如调停斯里兰卡内部冲突和巴以冲突等)感到难以理解?(心理定势) (2)为什么二战时期法西斯国家的人民会忠心耿耿地追随那些毫无人性的政府和独裁者?为什么红卫兵如此执著投入?(服从权威、群体心理、社会情境) (3)为什么美国在越战期间逐次增兵、最终深陷泥潭?(认知失调、行为陷阱) (4)为什么当代中国发生了全方位巨变,但发达的西方社会却还是不断给予负面评价?为什么我们不断宣称和平发展,却总是有人炒作中国威胁论?(知觉定势、偏见)YOUR SITE HEREnull(5)为什么一提到非洲和非洲人,许多人便有原始、落后、愚昧、艾滋、懒惰、无序等消极性评价?(社会成见、社会偏见) (6)为什么大规模群众聚会是不少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偏好的政治手段?(群体心理) (7)为什么政治领导人、专业权威、明星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服从权威、心理投射、指示性权力、社会暗示) (8)科技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伪科学、邪教、谣言、阴谋论还会大有市场?(归因需求及其多元性、探秘心理、心理平衡) (9)为什么在国际合作中,组织规模越大,效率越低?(社会懈怠、责任分散)YOUR SITE HEREnull(10)为什么明明为了自身利益而战,却要打着安全、解放、民主、自由这些漂亮的旗号?(超我、自我与本我,社会归因) (11)为什么人类接受平时杀人有罪、战时杀人有功的信念?(内团体与外团体、制造敌人效应) (12)为什么同样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威逼之下,近代东亚国家(如中、日)却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与结局?(国民性、信息处理器) (13)为什么恃强凌弱总是令人气愤?为什么新加坡会抗议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相似性效应、社会类比)YOUR SITE HEREnull(14)为什么失去时,我们才发现它的珍贵?为什么我们对领土的增加并不兴奋,而为了可能失去一寸领土却要不惜一战?(禀赋效应、所有权效应、损失厌恶) (15)为什么有人说民主国家更为和谐与稳定?(挫折攻击论、本能攻击论、攻击转移论) (16)为什么许多人对漂亮或帅的人的发展前景持积极评价?为什么我们许多人会迷信发达国家的品牌?为什么对友好国家持肯定态度,而认为敌意国家必然无理取闹?(晕轮效应) (17)为什么某些地方的恐怖分子能够义无反顾地做出“舍生取义”的“壮举”?(情感、信仰的力量)YOUR SITE HERE国际问题的三种分析途径国际问题的三种分析途径其一是历史分析方法,即通过挖掘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使我们对某件事情有整体上的理解,通过历史类比法来获取历史的启示,试图找到事情发展的方向。 其二是政治经济分析方法,即厘清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原因,从而理解事件演变的宏观框架,提出制度性解决方案。 其三是国际关系理论方法,即侧重于国际环境对国家和人的行为的影响,它隐含的意思是不同的国际背景下,人和国家会有相应的行为。YOUR SITE HERE三种主流研究视角的欠缺三种主流研究视角的欠缺宏观视角整体意识强而主体意识弱:这三种主流研究视角均属于宏观理论方法,其理论价值是具有整体意识,对国际现象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有充分说明。但是,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或基本假设,即整体决定个体、全局决定单元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缺陷,那就是忽略了行为主体本身的动力机制及其意义,因而对事件的归因欠缺深层解读,对主体间的行为差异性缺乏说明。 微观视角的必要补充作用:宏观的和微观的研究方法的结合乃是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途径之一。国际关系中导入心理学方法正是这样的尝试。YOUR SITE HERE二、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二、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所谓《国际关系心理学》的提法,并不是指一门逻辑严密的系统性学科体系,而是试图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即心理学理论这个分析工具,为国际关系问题研究提供一个微观的、深层次的视角,发挥交叉学科之优势,在强调国际关系既有理论价值的基础上,由外而内,增加一个分析国际问题的视角。YOUR SITE HERE研究目的研究目的试图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来描述、解释或预测国际关系、国际政治领域中的若干特定问题和现象。探讨个人与群体(组织、国家)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动机、态度、情绪、情感、意志、性格、思维、判断、决策、行为等)在国际关系实践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引入心理学探索国际问题是一种研究方法,是对现行国际关系理论的辅助与补充。 国际关系中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属于国际关系理论的微观层面,它侧重于国际语境下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YOUR SITE HERE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跨文化和国际背景下个人与群体(组织、国家)的心理过程。 YOUR SITE HERE基本问题基本问题(1)国际环境与行为体心理过程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国内、国际背景下的个体、群体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有何异同。 (2)人类心理过程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塑造国际体系的国际行为(如国际冲突、国际战争、国际竞争、国际合作等)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4)政治人格对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究竟具有多大的影响。YOUR SITE HEREnull(5)一般而言,国家间关系往往取决于国彼此之间是如何认知的,认知心理是如何影响国家间的相互认知及其对外行为的。 (6)决策过程中有哪些影响国际关系的心理现象?如何避免决策错误? (7)群体心理是怎样影响国家的政治进程的,又是怎样影响国家间关系的? (8)情感对人的行为有何意义,它对社会和国家行为而言又有何政治意义?YOUR SITE HEREnull(9)在全球化时代,媒介成为影响国际舆论和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那么个体和社会是如何受到传播心理影响的,传播心理在国家政策、国家形象建构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10)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心理过程的比较研究,他们有哪些跨文化的共同心理过程,有哪些心理过程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对其认知和行为又将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YOUR SITE HERE三、国际关系的心理视角:必要性与可能性三、国际关系的心理视角:必要性与可能性理论是“旨在解释和理解事物而进行的思维过程”。它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假定组成,帮助人们认识外部世界,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因,寻找事物演进的规律。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它是通过抽象、推测和思辨后再现的现实。YOUR SITE HERE判断一个理论优劣的三个标准判断一个理论优劣的三个标准(1)与现实的一致性(反应客观现实的程度); (2)一般性或普遍性(理论的适用范围); (3)可操作性(有无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YOUR SITE HERE(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视角(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视角1. 现实主义(保守主义意识形态) 2. 理性主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3. 全球主义(激进主义意识形态)YOUR SITE HERE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流派**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流派(二)国际关系理论的特征及其争论**(二)国际关系理论的特征及其争论1.同质的、非人格化的理性人概念:国际关系理论的假定是,人是理性的,会在无政府的国际状态下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会趋利避害,尽可能在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作为理性人的国家在同样的国际背景下,会做出相同的理性反应。但国际关系本质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不理性的,或者说非理性因素对人的理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理性假定的局限:在同样的外在背景之下,个人或国家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要追寻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必须探究人或国家的内部运作规律,以及其认知和决策的心理过程。 “不了解问题的根源,或者说不了解产生问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任何问题都不会得到解决。”null**3.整体主义的缺陷: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际关系是国际行为体之间互动并建构的结果。但它基本上是整体主义的建构,国家是其层次分析的主要单元。其理论依据源自哲学、政治学关于人、人类组织的观点。该理论基本上还是描述性的实践科学。缺陷是很难把握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很难解释国际关系现象演进的根本原因。因此,“国际关系领域必须把微观和宏观的研究方法适当地结合起来。”4.科学主义的有限性:中世纪以来,科学主义一直是主宰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准则,但是,科学主义对人类思维过程、精神领域的探索依然不能揭示。人和人类精神活动还是一个未知的秘密。不能因为科学方法不能解释的东西就刻意回避会予以指责。只有加强对人的心理过程的研究,才能说明人的社会活动的动力与源泉。null**5.物质视角的偏重:国际关系从来都是物质主义的,即便建构主义的观念概念也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但是,物质条件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仅仅强调物质视角。缺乏人的意识过程,外部环境就没有演进的内在根源。主客观的交互性要求我们关注行为主体。6.普遍性与特殊性:当前的国际关系(心理学)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或者说是西方的心理过程建构了其国际关系理论框架),其普遍性受到质疑。因此,寻找人类、国家、地区之间的独特性是必要的,心理过程就是其中的主要方面。(三)心理学应用的可能性(三)心理学应用的可能性1. 社会科学理论一般都隐含着心理学基础; 2. 心理学是国际关系理论演绎的重要源泉; 3. 心理学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4. 心理学是解释国际行为根源的重要工具。YOUR SITE HERE(四)心理学应用的必要性(四)心理学应用的必要性1. 归因的要求:有助于说明国际关系中的“为什么”的问题。社会科学的主体首先是“人”的意识,它是说明人及其行为的根本出发点。 2. 促进相互认识与理解:有助于人与人、国家之间的客观认识和相互理解,避免国际行为上的无知、偏见、误解、误读、误判。 3. 推动科学正确决策:有助于理解其他国家的决策动机、过程,减少认知错误和陷入决策陷阱,进而提高自身决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4. 丰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索一些国际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化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YOUR SITE HERE四、国际关系与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四、国际关系与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在日常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会运用一些心理学的概念或理论,如战略意图、相互认知、归因、国民性格、集体狂热等。 国际政治中的心理学运用一般集中在:人性、政治人格、认知和群体心理过程方面。YOUR SITE HERE1. 国际关系与人性的推论1. 国际关系与人性的推论人性是社会科学演绎的出发点。 人和群体既是理性的、同时也是感性的行为体。理性和感性不可分割,对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实质上是理性不断发展的历史,与此同时,情感也是推动历史车轮的巨大力量。 在国际关系中,人类是不是理性人这个问题,以及国家关系的变迁是人类理性选择的,还是情感驱动,抑或二者综合作用的产物这个问题,依然争论不休。YOUR SITE HERE中国古代哲人的人性观**中国古代哲人的人性观(1)孟子的性善论: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告子的人性不确定论:同时代的告子则坚持人性“无善无不善”,他说:“性,无善无不善;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 (3)荀子的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嚷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4)汉代扬雄的善恶混杂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也与?” (5)韩愈的人性三品说:人性具有上(善)、中、下(恶)三个品格,构成要素是“仁义礼智信”。2. 政治人格与国际关系2. 政治人格与国际关系主要观点: (1)领袖心理与社会心理是密切相连、相互建构的。 (2)个人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关系。 (3)政治人格是解释国家政策及其对外行为的变量。 政治人格研究的两大争议: (1)复杂的人格体系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 (2)仅仅关注领袖的政治人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是否不够全面。YOUR SITE HERE3. 国际关系与认知心理3. 国际关系与认知心理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国际政治应用得较为充分的心理学。 认知心理讨论的是人或群体是如何知觉、记忆、判断、思维和决策的。 主要观点: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是由其如何看待外部事物(认知)决定的,而认知是受各不相同的认知因素和动机因素影响的,因此,国家间的相互认知是国际关系的主要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决策和行为。YOUR SITE HERE4. 群体心理与国际关系4. 群体心理与国际关系跨文化社会心理比较研究。如国民性研究(民族心理)。 民族主义与心理学:民族认同心理 社会变迁进程中的社会心理(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和《革命心理学》):群体的形成、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国际冲突与战争心理学:冲突的进化机制。 社会偏见、歧视与群际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与国际合作。 女权主义与心理学。YOUR SITE HERE要素分析、案例分析、微观分析要素分析、案例分析、微观分析特点之一:微观分析。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的研究不是对国际现象与问题的宏观描述,而是对国际关系的微观层次的说明。 特点之二:要素分析。它们着眼于某个心理要素(如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决策、情感)在国际关系问题之中的具体运用。 特点之三:案例分析。对某些重要个体、社会或国家、或国际现象的综合心理分析,以案例分析较为多见(如希特勒、日本的国民性、恐怖主义现象、权威主义人格等)。YOUR SITE HERE五、国际关系与心理研究的局限性与难点五、国际关系与心理研究的局限性与难点心理如何影响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如何影响人和国家的心理?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赋予国际关系什么意义?这是国际关系心理学试图回答的问题。国际关系心理学能否建立起自身的学科体系?YOUR SITE HERE1.局限性首先源自心理学研究本身存在的争议。1.局限性首先源自心理学研究本身存在的争议。其一,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必须分离、而又无法分离的研究状况。 其二,对心理学科学性的质疑与它所研究的对象的高度复杂性相关。 其三,对心理学科学性的质疑与它的研究方法的缺失相关。 其四,语言的局限性使得准确描述心理现象存在巨大困难。 其五,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YOUR SITE HERE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相互建构**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相互建构国家、国际组织种族、民族家庭个体2.心理学不能单独全面、深入阐释国际关系问题,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分析工具。2.心理学不能单独全面、深入阐释国际关系问题,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分析工具。理论框架的三个要素:国际情境(在无政府状态下由互动的国际行为体建构的国际社会背景,它由国际体系、国际制度、国际观念共同构成)、行为体的心理过程(个体或群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性格、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活动的内在过程)和国际行为(国际行为体表现出来的国际合作、协调、竞争、冲突等外部行为)。 逻辑关系:国际行为体的心理过程决定着其国际行为。YOUR SITE HERE国际关系:国际环境、行为体心理过程及其行为**国际关系:国际环境、行为体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行为体的心理过程国际行为国际环境国际行为体的心理过程决定国际行为:推论国际行为体的心理过程决定国际行为:推论a. 国际情境与国际行为体的心理过程相互建构,国际情境是国际行为体心理过程综合作用的外在产物,是心理过程活动的基本背景。 b. 心理过程往往反映了国际现实,在相对稳定的国际情境中动态演变,是国际行为的内在原因并决定着国际行为。 c. 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是一套复杂的信息输入-信息输出过程,受国际语境、历史、性格的影响,也受各种认知、动机因素的影响。 d. 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同的国家属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相应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方式。YOUR SITE HERE心理学难以单独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分析变量心理学难以单独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分析变量A. 如前所述,心理学本身存在的难题同样也是国际关系心理学存在的疑问。 B. 任何国际关系理论不仅要对微观的研究层次进行说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试图对国际关系理论赖以形成的研究层次国家、国际社会进行解释说明,国际关系心理学的成立也要在国际行为体的心理过程与国家行为之间做出强有力的逻辑推演。从研究现状看,心理学并没有在这个方面做出贡献。它的着力点是在个体、社会这些微观层次之上。 C. 心理过程之所以很难与国家行为挂起钩来,其主要原因在于,心理过程是个庞大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心理构成要素涉及到历史、现在与未来,理性与情感,内部活动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等,即便对于个体,我们也很难做出普遍性的描述、解释与预测,更不用说针对更大范围的社会、国家和国际社会了。 D. 不存在有效的研究方法。不存在没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或者说,如果一个理论没有广泛适用的范围,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理论意义。 E. 最后,理论验证的困惑。理论验证如何进行?没有反复验证的话,怎能保证理论的有效性?YOUR SITE HERE3. 关于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的几个看法 3. 关于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的几个看法 A. 国际关系心理学是借助心理学分析国际问题的课程,迄今,它很难形成一门学科体系。 B. 它主要是对国际关系的微观层次进行深层分析的研究方法。 C. 案例分析、要素分析是基本切入点。 D. 国际情境、人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国际行为之间虽然难以建立起简约的逻辑关系,但是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分析意义。YOUR SITE HERE心理过程与国际行为**心理过程与国际行为国际环境行为体的独特性认知模式行为模式六、学习方法与教学安排六、学习方法与教学安排在具体研究中,注意的问题: 1.在研究中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的有机结合是难点。要力求避免 “两张皮”现象出现。 2. 注意理论与具体研究的适用性。 3. 思考: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4. 研究方法:内省、比较、问卷、访问、文献、实验等。YOUR SITE HERE教学方式教学方式1. 课堂讲授。 2. 课堂报告与课堂讨论。 3. 课外社会调查(问卷、访谈)。 4. 视频。YOUR SITE HERE考核方式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60%)【提交一篇5000字以上的论文或报告,题目自拟】。 2. 期中考试(30%)【待定】。 3. 考勤与表现(10%)。YOUR SITE HERE Thank You! Thank You!
本文档为【第001讲 国际关系心理学导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09634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74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02-18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