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方案

举报
开通vip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方案第8代液晶薄膜晶体管显示器件(TFT-LCD)项目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公司 目 录 31.编制依据 31.1施工图纸 31.2主要规范及标准 42.工程概况 53.施工部署 53.1工期计划 73.2底板砼浇筑时组织机构 83.3施工区段划分 103.4交通组织 134.施工准备 134.1现场准备 134.2技术准备 134.3材料准备 144.4劳动力准备 144.5机械设备准备 165.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65.1底板钢筋工程 ...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方案
第8代液晶薄膜晶体管显示器件(TFT-LCD)项目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公司 目 录 31.编制依据 31.1施工图纸 31.2主要规范及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42.工程概况 53.施工部署 53.1工期计划 73.2底板砼浇筑时组织机构 83.3施工区段划分 103.4交通组织 134.施工准备 134.1现场准备 134.2技术准备 134.3材料准备 144.4劳动力准备 144.5机械设备准备 165.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65.1底板钢筋工程 205.2底板模板工程 275.3底板混凝土工程 385.4钢结构柱脚安装 396. 筏板平整度控制措施 396.1底板混凝土表面压光施工方法 406.2筏板平整度控制措施 426.3混凝土表面裂缝控制 426.4成品保护 427.混凝土供应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458.质量保证措施 458.1施工质量控制点 458.2质量保证措施 469.安全保证措施 469.1加强安全教育 469.2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47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附件:测温点平面布置图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1号建筑(阵列厂房)结构设计图纸 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2号建筑(阵列厂房)结构设计图纸 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3号建筑(阵列厂房)结构设计图纸 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5号建筑(阵列厂房)结构设计图纸 1.2主要规范及标准 类别 名 称 编号 国标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79号 国标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设部建标[2000]85号文 国标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国标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1-2002 国标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国标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国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国标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国标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国标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04G101-1 行业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行业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行业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行业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建筑施工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第四版 《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2.工程概况 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总建筑面积713885.8m2,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C1、C2、C5、C6地块,由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其中,1#建筑(阵列厂房)由核心区、支持区和办公区3个部分组成,南北长339.60m,东西宽189.65m,建筑面积264580m2。 2#建筑(成盒及彩膜厂房)东西向长301m,南北向宽177m,建筑面积213762平方米。2#厂房从功能上分为生产区、支持区和办公区。 3#建筑(模块厂房)建筑面积为151530㎡,单层建筑面积为36367㎡,建筑高度为36.3米; 5号建筑综合动力站的地下室采用混凝土桩+筏板基础,底板顶标高为-8.75m,筏板厚度为650mm。基坑开挖最大深度为9.75m。无地下室部分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独立承台,基坑开挖最大深度为3.0m。开挖总面积约17000m2。 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桩基上为承台+筏板、局部桩上为筏板。基础周圈设置300宽地梁。根据结构特点,设计将整个底板用后浇带划分为40块,各块大小、厚度不一。其中,核心区大面筏板厚度为600mm厚,局部筏板厚度为1500mm厚;东侧的支持区筏板厚度为400mm厚,西侧的办公区筏板厚度为300mm厚。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15、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P6。承台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0mm厚,筏板混凝土保护层下部为100mm厚,上部为25mm厚。 基础中,承台主要受力钢筋为HRB400直径20、22、25、28;筏板主要受力钢筋为HRB400直径16、20、25、28、32;地梁主要受力钢筋为HRB400直径为22。 根据施工图纸,生产区和支持区的承台具有数量多、形状不统一、平面布置不规则的特点,且基础上设有标高不一的管沟和基坑,给大规模施工带来不便。因此,施工过程中,应仔细核对图纸,做好施工技术准备,避免返工。 3.施工部署 3.1工期计划 本工程底板施工计划从2010年1月20日起至2010年3月5日完。主要施工节点如下: 1号建筑基础施工进度计划表 2号建筑基础施工进度计划表 3号建筑基础施工进度计划表 5号建筑基础施工进度计划表 3.2底板砼浇筑时组织机构 底板砼浇筑时,施工作业面积大、施工人员多、机械设备多,因此在浇筑前必须建立一个健全高效的底板砼施工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领导班子,负责基础底板施工期间的各项协调、管理工作,做到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奖罚分明。必须设立前后台联络体系,前台负责现场混凝土浇筑,后台负责搅拌站车辆的调度,通过前后台及时的联络,做到合理调配,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需要准备足够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并将建立路线巡查机制,落实专人负责。 施工现场设置专人负责交通指挥和协调,保证场内秩序正常。混凝土搅拌车到达现场后,必须听从现场的指挥和调度,确保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及时进出、按序停靠、卸料返回,搅拌站应安排相关负责人参加浇筑前的专项交底。 另外,浇筑期间在搅拌站设立专人进行跟踪监督服务,对搅拌站的原材质量(骨料含料量)、配料计量、外加剂使用情况、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搅拌质量等进行全过程监督,使搅拌站能保证本工程底板的混凝土连续供应。 3.3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使用功能及后浇带布置,将阵列厂房基础划分为I区、II区、III区及IV区共4个施工区,每个施工区分为5个施工段,每个段分两块底板施工,共计40块底板。施工区之间平行施工,区内流水施工。如下图所示: 阵列厂房基础底板分区分段图 阵列厂房各区均从3段开始施工,从中间向两边施工,以IV区施工为例: IV-3-1→IV-2-1→IV-2-2→IV-3-2→IV-4-2→IV-4-1→IV-5-1→IV-5-2→IV-1-1→IV-1-2 2号建筑(成盒及彩膜厂房)的基础底板根据结构设计留置的后浇带划分为54个流水段。考虑到单体工程较大,将施工生产划分为A、B、C三个施工区,每个施工区之间平行施工,施工区内自流水。如下图所示: 2号建筑基础底板分区分段图 A区的施工顺序为从13轴开始从东向西施工,B区从27轴开始从东向西施工,C区从27轴开始从西向东施工。每个区域内安排两个作业队,从L轴分别向北、向南施工。 3号建筑(模块厂房)施工分为4个区,4个区平行组织施工,施工总体规划由东向西进行。 5号建筑(综合动力站)分为地上承台和地下室结构两部分平行施工,靠近基坑部位的承台等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施工。 3.4交通组织 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每天的平均砼浇筑量高达3000多方,按照10方/车计算,混凝土浇筑时每天进出的砼车就达到了300车次,对交通组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交通组织分场内交通组织和场外交通组织两个方面。场外交通主要依靠经海一路、科创十街和经海三路。经海一路和科创十街为城市主干道,过往车流量大,经海三路为项目施工专用道路。为了防止大量车辆进入现场,造成场内交通堵塞,根据场外道路状况,规划所有砼车在经海三路等候,车前设置标牌,标明砼浇筑厂房名称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场外每个等候点及场内每个地泵旁设砼浇筑调度一名,场外等候车辆通过对讲机与场内联系,根据场内指令决定进场时间。阵列厂房底板混凝土浇筑时,砼车主要利用2#、6#大门。 阵列厂房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每个区在建筑东西两侧各布置两台地泵,砼车从6号大门进入,西侧2号大门驶出,场内设置砼车等候区。考虑前期底板施工时,阵列厂房周边环形道路还不能形成,在阵列厂房北端设置车辆回转场地,车辆在回转场地调头后,驶出现场。后期底板施工时,考虑开通1#大门,车辆从1#大门进入后,从2#大门直接驶出。 由于目前的场地限制,2#厂房底板混凝土施工计划在每个施工区布置3台地泵,用于浇筑汽车泵无法覆盖的区域,结构四周47m汽车泵可覆盖的区域优先考虑使用汽车泵,汽车泵可支设在2#厂房的四周,其中在西侧、北侧支设汽车泵时,应提前与1#、3#厂房进行协调,避免同时施工造成道路堵塞。A区的地泵1台布置在西北侧,其余2台布置在南侧,B、C区由于场地限制,3台地泵全部设置在南侧。混凝土浇筑用的运输车从4#门进入,2#、3#门出场。 3号建筑(模块厂房)基础施工时,车辆从6号门驶入,从5号大门驶出。 5号建筑(综合动力站)基础施工时,车辆从6号门驶入,从2号大门驶出。 车辆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在场内形成单循环交通流向,可有效防止场内车辆堵塞。交通流线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泵车交通流线图 4.施工准备 4.1现场准备 底板施工前必须完成现场临时建设,现场具备道路交通和垂直运输条件。完成钢筋加工场、木工加工房等临时设施的搭设。平面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2技术准备 4.2.1及时组织现场有关人员认真审图,了解设计意图,会同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举行图纸会审,解决好施工中设计未明确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特别是本工程槽底标高比较复杂,施工前应对槽底标高掌握清楚。基础底板工程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向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2.2根据图纸进行施工预算,计算出底板施工阶段所需主材及辅助材料的用量,以便于材料部门组织货源及安排材料进场。 4.2.3根据图纸及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与搅拌站签订技术补充协议,针对底板C30P6抗渗混凝土以及冬季施工对混凝土的特殊要求提出技术指标要求。 4.2.4提前做好钢筋原材、钢筋连接、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渗强度等各项试验工作的计划。 4.3材料准备 4.3.1商品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按照技术指标要求及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混凝土试配工作,并按配合比要求进行备料工作。砼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对预拌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 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等)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来适当地调整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当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坍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随时调整混凝土罐车的频率。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抽测,坍落度控制在140mm~160mm,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如遇不符合要求的,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2)对混凝土初凝时间的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环境温度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提出具体的初凝时间要求,商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保证在6~8小时。 (3)为确保预拌混凝土供应及时,现场混凝土工程连续施工,项目部指定专人到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协调。 4.3.2保温材料 根据热工计算,底板保温需要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阻燃草帘被,并且要做好冬施期间的测温和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物资部和技术部要提前做好保温材料和测温器件的准备工作。 4.4劳动力准备 由于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且必须连续浇捣,日夜施工,因此须充分考虑劳动力的投入。劳动力按昼夜两班考虑。 底板施工劳动力投入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1号建筑 2号建筑 3号 建筑 5号建筑 1 钢筋工 750 600 180 150 2 木 工 180 150 140 120 3 砼 工 180 120 100 30 4 壮 工 240 200 180 160 5 架子工 60 60 39 25 6 机操工 56 47 45 29 7 交通协管员 16 10 8 3 4.5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用各种机械按计划要求进场,并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使用时运转正常;各类小型手工用具购置齐全;测温仪器提前购置并做好调试工作。 1号建筑布置12台HBT80C混凝土输送泵;2号建筑布置9台HBT80C混凝土输送泵,3号建筑布置9台HBT80C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浇筑,5号建筑布置3台HBT80C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浇筑,为防止机械故障等原因,每个主厂房再布置1台备用泵。并配备多台汽车泵辅助地泵进行混凝土浇筑。 底板施工期投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1 塔吊 STT553 14台 2 塔吊 ST7030 6台 3 塔吊 Q6018 1台 4 塔吊 QTZ6021 1台 5 砼输送泵 HBT80C 25台 6 布料机 BLG-12 25台 7 抹光机 MG136 36台 8 汽车泵 47m 6台 9 汽车泵 37m 6台 10 振捣棒 ZN30 50台 11 振捣棒 ZN50 100台 12 磨光机 E-4-5H 12台 13 钢筋切断机 GQ40 20台 14 钢筋切断机 GQ50 32台 15 钢筋弯曲机 GW40 32台 16 钢筋调直机 GT4/14 32台 17 钢筋套丝机 CW-3 38台 18 钢筋套丝机 HGS-40 40台 5.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5.1底板钢筋工程 5.1.1钢筋原材 所用原材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原材进场后按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进行拉伸及弯曲试验。 钢筋验收合格后,须按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批挂牌堆放,不得混淆,尤其不得与未检验钢筋混堆。复试不合格的钢筋严禁用在工程上,钢筋堆放时,钢筋下面砌砖台(尺寸为:0.36×0.24×6000mm),钢筋离地面不宜少于20cm,以防钢筋产生锈蚀和积水污染钢筋。 5.1.2 钢筋制作 (1)钢筋加工前应由钢筋翻样员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图集要求进行钢筋翻样工作。 (2)钢筋翻样时应考虑钢筋接头的错开位置,以及钢筋原材的定尺长度,尽量合理地布置钢筋的接头位置,使其既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又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 (3)钢筋加工应严格按图纸和钢筋翻样单进行加工制作,加工前应由专人对翻样单进行复核,确保钢筋翻样单准确无误。 (4)钢筋半成品加工完成后,要分部位、分层、分施工段、分类别堆放,同一部位、同一构件、同一类别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挂牌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使用部位、下料尺寸、直径。所有钢筋半成品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按使用部位投入使用。 (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允许偏差在±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部位允许偏差在±20mm。 (6)钢筋的现场代换必须经过计算,并提前与设计院、业主、监理沟通,经过经业主的现场代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代换。 5.1.3 钢筋绑扎 在钢筋绑扎之前,工长要对劳务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和关键部位交底。测量员根据图纸,在垫层上放出轴线、柱位置,用红油漆作明显标志。 (1)施工顺序。 弹出底板、承台及柱插筋钢筋位置线→绑扎地沟集水坑及电梯基坑钢筋→ 放置承台钢筋保护层垫块→底板下层受力(或长向)钢筋→底板下层短向钢筋→混凝土垫块固定→绑扎成网→柱子定位筋→马凳钢筋→底板上层短向钢筋→底板上层受力(或长向)钢筋→ 安装柱插筋并临时固定 → 上铁附加筋及多柱承台上表面钢筋绑扎 → 调整、固定柱插筋 → 预埋件安装 → 钢筋隐检 → 与模板施工人员办理交接检。 另外需特别注意防雷接地的预埋穿插。 (2)钢筋接头位置。底板及地梁钢筋采用I级机械连接接头,接头位置可不用考虑,相邻钢筋接头错开35d且不小于500mm。 (3)底板下皮钢筋保护层为100mm,采用预制细石砼垫块,垫块间距1.5m,成梅花型布置,上皮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基础地梁下皮钢筋保护层100mm,上皮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底板下铁保护层采用成品钢筋马凳,马凳间距不大于1.2米。 (4)筏板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采用“工字型”马凳,马凳采用钢筋现场加工制作。马凳按照底板高度不同分为情况分别进行制作,马凳高度=底板厚度(承台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上层网片钢筋直径-底板下层网片内侧钢筋直径。筏板厚度≤600mm的,采用20@1500mm马凳;筏板或承台的厚度>600mm的,采用28@1000mm马凳。马凳沿底板横向“一字型”通长设置。 “工字型”钢筋马凳 (5)柱插筋要定位准确,插筋伸出混凝土上表面高度为大于1/3柱净高,接头错开35d。 柱子插筋的定位:除柱子下部插筋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外,在筏板上表面,利用柱子在板上的第一个箍筋作为锁口限位筋,与板上层钢筋绑扎牢固,柱子上部另加设梯子筋二道,保证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位移。底板内柱子箍筋设置不得少于两道(且间距≤500mm),柱子插筋固定大样详见下图: 柱子插筋大样图 5.1.4 钢筋连接 本工程基础底板钢筋直径≥16mm的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d<16mm时,采用搭接连接,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受力较小处,且相互错开,当采用搭接接头时,在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内,受拉区接头总数≤25%,受压区接头总数≤50%。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受拉区接头总数≤50%,受压区不限制。 滚轧直螺纹连接的施工顺序为:钢筋端头加工→钢筋端头车丝→钢筋半成品验收和就位→套连接套筒→采用管钳扳手拧紧套筒→自检→验收。 施工时应注意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钢筋端面应平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钢筋下料不得用电焊、气割等加热方法切断,钢筋丝头加工完毕后,应立即带上保护帽,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丝头。 钢筋丝头螺纹应饱满,螺纹大径低于螺纹中径的不完整扣,累计长度不超过三个螺纹周长。钢筋连接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纹,表面及内螺纹不得有严重的锈蚀。 钢筋加工完毕后,按规格将钢筋半成品就位,套好连接套筒,用管钳扳手拧紧,使两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套筒两端外露完整有效扣不得超过2扣。要求班组逐个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工序。 施工完毕后按照有关规范及规程要求进行取样试验。 钢筋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试报告。进口钢筋还应做化学试验及可焊性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要求。钢筋表面应清洁无裂纹、老锈和油污。预埋的钢板不得有裂纹锈蚀、变形。 5.1.5钢筋连接的试件取样试验和试验合格判定 在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为一个验收批,每一批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当同一批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时,该验收批定为合格,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应取六个试件进行复检,如六个试件均合格,则该检验批依然判定为合格,但复检中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验收批判定为不合格。 5.1.6钢筋验收 加强钢筋绑扎过程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劳务队伍每施工完一个工序都要进行自检,质量检查人员应在绑扎过程中随时检查,提出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一次验收通过。验收前应准备好相关报验资料。 5.1.7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1)底板钢筋中的避雷网焊接要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隐蔽验收。 (2)在底板钢筋绑扎前应绘制钢筋排放图,标明底板钢筋排放先后顺序。钢筋绑扎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3)钢筋绑扎和连接头位置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并做好隐蔽验收。 (4)底板下皮钢筋保护层为100mm,采用预制细石砼垫块,垫块间距1.5m,成梅花型布置,上皮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 (5)混凝土浇注时泵管架子要独立搭设,不得与底板钢筋附着。 (7)柱子主筋的预插,与底板上、下层钢筋绑扎牢固,以固定柱插筋,防止浇筑混凝土柱子插筋发生位置偏差。 5.2底板模板工程 底板施工时模板工程的主要有承台模板、导墙模板、后浇带模板、集水坑及电梯井模板等 5.2.1集水坑模板施工 根据图纸要求集水坑尺寸,采用15mm双层覆膜木模板及50×100mm的木枋制作成定型木模,并按照图纸集水坑编号对定型木模进行统一编号。施工时采用塔吊整体吊装就位。 在距集水坑边500mm处,每边每隔500mm预埋18长650mm的短钢筋,与马凳钢筋焊牢,模板上面采用Φ48钢管与短钢筋焊接,并且在集水坑模板上堆放一定重量的荷载,使集水坑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上浮,。 另外为防止集水坑模板上浮和集水坑底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起拱,在底模50×100mm的木枋上加设100×100mm的木方作为加强肋,并用4根18的钢筋与筏基底板下层钢筋拉结(下部18弯钩勾住底板下层筋,上部与加强肋穿孔丝接锚固); EMBED AutoCAD.Drawing.16 集水坑模板支设图 在集水坑木模的四周及底部,均设置定位钢筋及斜向拉筋,保证集水坑木模在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移位。 在集水坑底模中间位置开一200mm×200mm的小洞,以便于浇筑混凝土时能够跑出空气,保证集水坑底模下部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等到混凝土浇筑到一定高度后再堵好封严.集水坑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浇注,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先浇筑集水坑混凝土,并且保证其分层混凝土浇筑的良好接槎,即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接槎良好。 5.2.2后浇带模板施工 后浇带两侧采用快易收口网作为侧模,背后采用20钢筋作成梯子形后背支撑,间距1000mm,沿后浇带间距200mm用绑扎丝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 底板后浇带处理示意 因采用快易收口网作为后浇带侧模,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需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动棒距快易收口网的距离。 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对后浇带部位进行清洁,同时为防止垃圾、杂物及施工用水进入后浇带,在后浇带上覆盖多层板,并与后浇带钢筋网采用不小于12号的镀锌铁丝绑缚固定。 结构后浇带在本层混凝土浇筑完60天后开始自下而上逐层浇筑。在后浇带浇筑之前,用压力水冲洗干净,清除钢筋浮锈,调整钢筋,充分湿润后,再进行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施工。 后浇带在日平均温度低于15℃时采用提高一个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约0.05%)进行灌实,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时间为28天。 后浇带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混凝土泵输送。振捣采用分层式,振动器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方法为交错式,振实至表面无沉落,表面浮浆呈水平无气泡上冒为止,同时设专人旁站,杜绝过振或漏振。 5.2.3底板不同标高处模板施工 5.2.4基础承台、地梁模板均采用木模板。 木模板采用15mm厚,次龙骨为50×100木枋,间距300mm;主龙骨采用φ48钢管,间距1000mm。 承台四周采用双排封闭钢管架顶撑,立杆间距1m,并加设2米间距斜撑; 承台上口再用钢管纵对拉,间距2m,在柱子插筋周边根据柱子截面大小加设井字钢管架对柱子插筋进行定位固定;当承台边大于6米时在对拉钢管交叉部位设一立杆固定, 所有钢管交叉部位均用扣件固定。 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5.2.5地下室导墙支模 地下室导墙模板采用木模板,上部导墙300mm高支设吊模,模板加固采用钢管加固,坑内用同标号混凝土垫块作为吊模支撑。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5.2.6地梁支模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地梁,模板背楞采用50×100木枋,间距250,地梁上、下口用φ14@600对拉螺杆加固,两侧再用钢管斜撑加固,如下图: 截面高度小于800mm的地梁,模板背楞采用50×100木枋,间距250,直接用钢管进行加固,两侧再用钢管斜撑加固,具体做法如下图: 5.2.7模板安装质量控制 (1)模板进场后,表面刷脱模剂来保证模板的质量,表面刷脱模剂应均匀。 (2)在安装模板时,首先要弹好线,模板随线走。便于接缝,按设计支撑和紧固,安装好模板后,要吊线检查模板的垂直度。 (3)在混凝土施工前在模板上弹线及在上皮附加钢筋上焊有标志杆以控制混凝土的高度,在拆模后派专人清理模板和对模板进行修复。清理修复后的模板要保证堆放平整,避免整体变形。 (4)模板拼装的平整度,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2米范围内的偏差小于5mm,两板表面高低差控制在2mm以内。 (5)模板与钢筋之间的垫块要放置牢固,用扎丝把垫块与钢筋绑在一起。 (6)模板之间的缝隙用海绵条材料塞堵,防止漏浆。 (7)模板的支撑要牢固,不允许直接支于软土上。 (8)止水钢板的固定要牢固,注意浇筑混凝土时用人工上料,以免混凝土冲击止水钢板,振捣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底板后浇带接槎处的密实性。 5.3底板混凝土工程 5.3.1砼主要技术要求 (1)底板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浇筑的方式,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基础底板,C30P6;后浇带,C35P6。商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保证在6~8小时,坍落度控制在140mm~160mm。所用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混凝土搅拌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温控制在60℃左右,水温最高不超过80℃,搅拌混凝土时应掺加防冻剂。砼在运输过程中,罐车罐体必须包裹保温套。对出厂混凝土进行出机温度控制在15℃以上,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5-12℃。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搅拌站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存在泌水、离析、分层现象。 (2)材料选择与保证方案 混凝土采用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及其它辅助材料。 最大氯离子含量:1.0% 最大碱含量3.0kg/m3。 水泥:采用国内大厂出品的散装水泥,强度等级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子:采用级配良好的天然砂,要求为Ⅱ区中砂,不得使用细砂。 石子:粒径为5~25的连续级配碎石或卵石。 外加剂:外加剂选用-15度防冻型减水剂。 掺合料:采用I级粉煤灰、矿粉。 辅助材料:采用UEA。 混凝土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标准要求。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为避免泌水现象的产生,以及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水灰比应尽量减少,水灰比不大于0.5,胶凝材料总量适当高于同等级的普通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密实性。另外,掺加一定量的膨胀剂,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微膨胀,用于补偿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混凝土除满足抗压强度、抗渗等级等常规指标外,还应考虑满足耐久性指标要求和在冻融环境中服役的混凝土的含气量。冬施配比设计一定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 商品混凝土厂家应根据底板的设计强度、质量要求及现场施工环境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前报总包审核确定。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不得出现离析、假凝等情况。 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5,掺合料(I级粉煤灰、矿粉)用量不大于30%,掺加相应的外加剂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后浇带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应按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水中14天限制膨胀率大于0.035%来确定。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最大绝对温升<40℃,并应采取措施避免浇筑时表面出现过多泌水。 商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保证在6~8小时,坍落度控制在140mm~160mm。对出厂混凝土进行出机温度控制在15℃以上,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5-12℃。 同时要求各供应站保证水泥的一致性,中途不得更换厂家,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一致性,所有原材料调整为相同厂家的材料。要求搅拌站与原材料供应商签署协议,保证本工程所需原材料的供应及质量稳定。 5.3.2混凝土的浇筑布置 (1)现场布置 以1#建筑和2#建筑为例进行说明: 混凝土浇筑采取HBT80柴油泵加12米半径的布料杆输送为主,汽车泵辅助的方式。每个区每次底板浇筑保证3-4台地泵同时工作,为此1号建筑底板浇筑时拟布置12 台柴油泵,以满足三个区混凝土同时浇筑混凝土的要求。2#厂房每个施工区拟设置三台HBT80柴油泵用于底板混凝土浇筑。在汽车泵可以覆盖的范围内优先选用汽车泵。布设混凝土泵管时,在混凝土泵管外包裹两侧阻燃草帘,减少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的温度损失。 混凝土浇筑以布料机浇筑为主,先进行承台混凝土浇筑,在按照退行的方式浇筑筏板混凝土,应保证混凝土连续,不得出现冷缝。 阵列厂房最大一次浇筑量1650 m3,最小一次浇筑量1100 m3。 1#建筑混凝土输送泵平面布置及泵管布置图 2#建筑混凝土输送泵平面布置及泵管布置图 (2)对混凝土输送的要求 ①输送泵的选择 选用HBT80混凝土输送泵,砼最大输出压力为9.5Mpa,最大理论输出量80立方米/小时,最大输送水平距离80m。 ②输送泵布置要求 输送泵布置场地应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并且集水坑和排水系统要畅通,供水、供电均很方便。 ③配管 泵管采用直径为150mm的A型无缝钢管,弯管为45、90°;6m软管装在输送管的最前端作为浇筑砼的工具。 ④布管要求 混凝土泵管的布置,宜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头和软管。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施工安全,便于清洗、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 水平、向上或向下布管时,都应固定牢固,特别是在弯管部位。泵管固定不应与模板支架发生任何关系。 ⑤砼泵管的验算 砼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验算: Lmax=Pmax/ΔPh 输送管的水平换算长度 序号 名称 数量 转变水平距离(m) 1 弯管(90°,R=1m) 4 36 2 软管 1 20 3 水平管 120 120 4 合计 176 ΔPh=2/R0*[K1+K2(1+t2/t1)V2]*a2 K1=(3.00-0.01S1)*10² K2=(4.00-0.01S1)*10² Lmax---砼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m) Pmax---砼泵的最大出口压力(Pa),取9.5 Pa ΔPh---砼再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Pa/m R0---砼输送管的半径,取75mm K1---粘着系数(Pa) K2---速度系数(Pa/m/s) S1---砼坍落度,取160mm t2/t1---砼泵分配阀切换时间与活塞推压砼时间之比,取0.3 V2---砼拌和物再输送管的平均流速(m/s),取0.5m/s a2---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取0.9 K1=(3.00-0.01S1)*10²=(3.00-0.01*160)*100=140 K2=(4.00-0.01S1)*10²=(4.00-0.01*160)*100=240 ΔPh=2/R0*[K1+K2(1+t2/t1)V2]*a2 =2/(75*10)*[140+240(1+0.3)*0.5]*0.9 =7.1*10(Pa/m) Lmax=Pmax/ΔPh =9.5/7.1*0.001=1338m 故116m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进行计算: T=Q/(n×N) 式中: T:浇筑时间 Q:砼总方量 N:每小时浇筑量(计算中取35m3/h) n:输送泵台数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得III区(2-1段)的浇筑时间T=1651/(4×35)=11.79h。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采用公式n=qm(60l/v+t)/60Q进行计算,式中符号意义如下: qm — 泵车计划排量(m3/h),qm=35m3 Q —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取10m3; l — 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往返距离,取40km; v — 搅拌运输车车速,按平均取为40km/h; t — 客观原因造成的停车时间,取60min; 则每台混凝土输送泵需配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为: n= 35×(60×40/40+60)/(60×10)=7台,共需4×7=28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考虑车辆故障及交通等问题,III区(2-1段)底板浇筑时配备35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5.3.3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1)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先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保护层、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进行检查,保证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渍已清理干净,缝隙和孔洞已堵严。做好模板检查,钢筋评定和隐蔽验收资料,符合要求方可浇筑混凝土。 (2)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采用踏步式的斜面分层浇筑,循环推进,每层浇筑厚度通过标尺杆控制在200mm左右。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上一层混凝土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不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产生冷缝,并采取二次振捣法,以保持良好接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振捣时采取对称振捣的方式,振捣过程中严禁碰触钢筋网和模板。 (3)承台、集水坑、电梯井坑砼浇注因承台、集水坑、电梯井坑比底板深,为了减少深坑混凝土下沉对筏板平整度的影响,浇砼时,先浇筑承台、集水坑、电梯井坑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到底板下皮标高,在承台、集水坑、电梯井坑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浇注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避免底板与电梯井坑或集水坑之间形成冷缝。 (4)底板标高控制标高控制钢筋采用 25附加短钢筋,为了保证标高控制点的稳定,将短钢筋与底板钢筋马凳焊牢,然后用激光超平仪将标高抄于短钢筋上,同时将标高抄于所有格构柱及主柱的钢筋上,用红油漆标明。 (5)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每个泵配5个以上振捣棒,在砼下灰口配1-2个振捣棒,在砼流淌端头配1-2个振捣棒,在中间配置1-2个振捣棒,在两侧各配3个振捣棒负责两侧较宽区域的振捣。振捣手要认真负责,仔细振捣,防止过振或漏振。 (6)泌水处理:大流动性砼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必然会有游离水析出并顺砼坡面下流至坑底。为此,利用底板上设计的集水坑,通过垫层找坡使泌水流至集水坑内,并用小型潜水泵将过滤出的泌水排出坑外。当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 (7)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砼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须在砼初凝前用刮尺抹面和木抹子打平,可使上部骨料均匀沉降,以提高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变形,控制砼表面龟裂,也可减少砼表面水分蒸发、闭合收水裂缝,促进砼养护。在终凝前再采用混凝土整平机进行平整收光。 5.3.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及温度监测 根据结构施工图纸,基础中有厚度大于1.0m的承台和筏板,为大体积混凝土,应按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施工。 (1)混凝土养护措施 本工程采用蓄热养护法进行养护。在混凝土浇筑、找平、平整、收光后,在混凝土上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覆盖两层50mm厚阻燃草帘进行养护。 (2)测温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完毕,派专人负责测试记录。测温点布置与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点统一考虑。具体平面布置见附件。 1)现浇混凝土测温采用电子测温仪,电子测温仪感应头与测温元导线连接,待数值变化稳定后读数。将所测温度记在记录表上。 2)混凝土养护期间,测温员应按方案要求认真进行测温工作,填写项目齐全,不得弄虚作假。若发现混凝土温度过高或过低,应及时告知技术部门采取措施。 3)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不应大于0.3℃,绝缘电阻应大于500MΩ。 4)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 5)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应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 6)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应加以保护;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 (3)测温点要求 1)测温点应分布在底板的不同部位,所有测温点应进行编号。 2)测温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 3)对于厚度大于1.0m的筏板和承台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应在混凝土底部、中部、上部设置3个测温点,混凝土浇筑体底面测温点在距筏板底上50mm处设置,外表温度在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设置。中部测温点在底部和表面两测温点的垂直线中点处设置。 4)对于厚度大于1.0m的筏板和承台基础,可直接在结构构件的中心处设置测温点。 (4)温控指标 一般情况下,宜不大于下列数值: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在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检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5.3.5冬期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 本工程底板拟采用两层50mm厚阻燃草帘为保温材料。热工复核计算如下 (1)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温度按下式计算: T = ηe-θVt - (e -Vt + Tm,a (式2.1) (2)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按下式计算: Tm=((e -Vt -ηe-θVt/θ+η/θ-()/Vt+ Tm,a (式2.2) (3)上式中各参数算式如下: θ=ω·K·M/V·C·ρ (式2.2.1) ( = V·Q·m/(V·C·ρ-ω·K·M) (式2.2.2) η=T3 - Tm,a + ( (式2.2.3) T ——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温度(℃); Tm ——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 t ——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时间(h); Tm,a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气温(℃); ρ ——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3); m ——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 C —— 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K); Q —— 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kJ/kg); V —— 水泥水化速度系数(h-1); ω—— 透风系数; M —— 结构表面系数(m-1),为混凝土结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K —— 结构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kJ/m2·h·K), K=3.6/(0.04+∑di/Ki); (4)各参数的数值如下表所列: 参数名称 单位 数值 参数名称 单位 数值 Tm,a ℃ -10 ρ Kg/m3 2400 m kg/m3 332 C kJ/kg·K 1 Q kJ/kg 330 V h-1 0.013 ω 1.6 Ki草帘 0.14 计算结构表面系数M,底板平均板厚取1.0m,平面面积63155m2, 结构表面系数为:M=(63155*2+107.3*0.5)/63155=2。 本工程采用50mm厚阻燃草帘为保温材料,则总传热系数为, K = 3.6/(0.04+0.05/0.14)= 9.065 W/m·K ⑴θ=ω·K·M/(V·C·ρ)=1.6×9.065×2/(0.013×1×2400)=0.930; ⑵( = V·Q·m/(V·C·ρ-ω·K·M) =0.013×330×332/(0.013×1×2400-1.6×9.065×2)=649.76; ⑶η=T3 - Tm,a + ( =6.896-(-10)+649.76=666.656; (5)根据式2.1,逐日计算混凝土的养护温度,计算结果见下表。 t e V Tm,a θ ( η T(℃) 24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13.14 48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15.00 72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14.33 96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12.32 120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9.71 144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6.95 168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4.29 192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1.87 216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0.26 240h 2.72 0.013 -10℃ 0.930 649.76 666.656 -2.08 由上表的计算可知,在混凝土浇筑后第9天时混凝土,养护温度达到-0.26℃,则按照式2.2计算得前9天的平均温度T9=8.59℃。 (6)结果分析,根据计算混凝土冷却时间为9天,冷却期间平均养护温度为8.59℃。根据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的C30混凝土的成熟度趋势方程f=36.684e-(1170.687/5195.520)= 23.427N/mm2,满足冬施的要求。 5.3.6混凝土的试验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取样与试块留置按以下要求进行: (1)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不少于2组。 (3)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②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多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③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4)由于底板在冬季施工,所以在常温砼试块的基础上增加三组冬期施工同条件试块:抗冻临界强度试块一组,同条件转常温试块一组,一组备用。 (5)在底板混凝土施工期间,为了保证混凝土坍落度满足申请要求,对进入现场的混凝土随机进行坍落度检测。随机抽取应根据车辆进场顺序确定,比如:见5就抽取,即对第5辆、第15辆、第25辆等进行抽取。混凝土坍落度检测结果要登记台帐。 (6)在砼施工时,对试块的取样实行监理见证制,经监理见证的取样样品必须达同类所有样品的100%。 5.4钢结构柱脚安装 本工程钢柱截面形式全部为工字型。柱脚节点形式为埋入式,钢柱底端直接插入混凝土承台。为便于与钢筋连接,十字形柱底端四面翼缘分别设置有四根外伸H型钢,截面H300×300×14×20,长度600mm。承台顶部标高位置十字形柱四面翼缘分别设置有四根外伸T型钢,截面为250(宽)×200(高)×14×20,长度170mm。 型钢柱埋入式柱脚节点形式为: 型钢柱埋入式柱脚做法 截面A-A 型钢柱埋入式柱脚安装方法详见“第8代薄膜晶体管显示器件(TFT-LCD)项目一节柱安装方案” 6. 筏板平整度控制措施 6.1底板混凝土表面压光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底板或楼板表面平整度,要求支持区偏差不大于4mm/2m、核心区偏差不大于2mm/2m,厂房混凝土筏板、楼板表面平整度控制要求高。 首先浇筑筏板以下部分的承台混凝土,振捣密实后,间隔1~2小时,待承台下部混凝土初步沉实后,再整体浇筑筏板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混凝土必须按本方案的要求振捣密实,然后根据标高控制点拉线,用3m长的铝合金刮杠刮平表面,并在凹陷处补混凝土,使表面平整。 去除泌水:筏板混凝土浇筑、刮平完成后,应使用橡胶管至少两次去除多余泌水。将泌出的水份赶到地沟等低洼处,然后抽排。 第一遍抹压:在混凝土表面刮平后进行,随即用木抹子用力搓平。 第二遍抹压:用机械抹压一遍,直到出浆为止。 第三遍抹压:当面层混凝土开始凝结,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进行机械第二遍抹压。把凹坑、砂眼填实抹平,不得漏压。 第四遍抹压:当人踩上去稍有脚印,铁抹子抹压无抹痕时,进行机械第三遍压光,此遍要反复进行,把所有纹路压平压光,达到面层表面密实光洁。压光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机械压光时,应根据面层硬化程度,调整抹光机刀片角度,至少进行三遍收光作业,边角处用铁抹子压光。在进行第四遍抹压作业阶段应穿着软底鞋进入,防止将面层破坏。 6.2筏板平整度控制措施 1. 根据设计要求,底板混凝土上表面要求抹平压光,参照设计要求,现场平整度控制偏差不大于2mm/2m,5mm/100m。 2. 人员素质及数量:由于底板各分段的面积较大,且处于冬期施工环境恶劣,因此施工时应保证足够的施工人员,特别是抹面、收光的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底板混凝土上表面要求压光,表面平整度偏差为2mm/2m,此数值比国标要求的偏差要严格的多,因此必须保证人员的素质,以保证工程质量。本工程核心区底板和楼板表面收光选择北京奥之光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专业建筑地坪收光队伍进行施工。操作工人为经专门培训的熟练技术工人,有类似的施工经验,施工前由工长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 3. 标高控制点加密:在所有的框架柱、格构柱的四个竖向角筋上设置标高控制点。由于柱距较大,不满足标高控制的要求,在柱与柱之间不大于2m增设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钢筋采用25附加短钢筋,为了保证标高控制点的稳定,将短钢筋与底板钢筋马凳焊牢,然后用激光超平仪将标高抄于短钢筋上,标高控制点用红色油漆标注。施工队的测量人员应对控制点进行100%的复测,项目部测量人员
本文档为【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695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MB
软件:Word
页数:47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2-02-14
浏览量: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