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

举报
开通vip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 2005- 01- 17 作者简介:周明初( 1964- ) ,男,浙江海宁人,文学博士,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程若旦( 1981- ) ,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中文系, 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 周明初, � 程若旦 (浙江大学 中文系,浙江 杭州 � 310028) 摘要:元末明初的吴中文学近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的著述不断出现。本文从综合性研究、文学思想 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等宏观方面, 以及作家作品、诗社研究等微观方面入手,对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的此类论...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 2005- 01- 17 作者简介:周明初( 1964- ) ,男,浙江海宁人,文学博士,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程若旦( 1981- ) ,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中文系, 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 周明初, � 程若旦 (浙江大学 中文系,浙江 杭州 � 310028) 摘要:元末明初的吴中文学近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的著述不断出现。本文从综合性研究、文学思想 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等宏观方面, 以及作家作品、诗社研究等微观方面入手,对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的此类论述进 行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元末明初; 吴中文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 I206. 2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000�579( 2005) 02�0037�06 Summary of the Study on Literature of Wuzhong Distric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Ming Dynasty ZHOU Min�chu, � CHENG Ruo�dan ( Department of Chinese, Zhejiang University,Ho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 Literature of Wuzhong distric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Yuan andMing dynasty has bee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ractive within academic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As a result , relative research works appeared continuously . The paper begins wit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literature thought research, social and culture re� search, poets� research, poems� research, organizations� research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the category, the paper also gives som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done since 1980� s. Key words: intersection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Ming Dynasty; literature of Wuzhong district; sum� mary � � 明代文学的研究热点在晚明文学方面 ,然而黄宗羲�明 文案序�中评论说: �有明之文 ,莫盛于国初,再盛于嘉靖, 三 盛于崇祯。�[ 1] ( P1) 明初文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就地域而 言,胡应麟�诗薮�云: �国初越诗派 刘伯温、吴诗派 高季 迪、闽诗派 林子羽、岭南诗派 孙 仲衍、江右诗派 刘崧 子高,五家才力, 咸雄踞一方,先驱当代。�[ 2] (续编卷 1)有明 一代,差不多半数的文人出自江浙两省。在明初诗歌的短暂 复兴中,吴地文人的成就尤为突出, 命运也最为坎坷。基于 这两个原因,元末明初吴中派诗歌的研究价值得以显现。 一 如何把握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与相应的文学 � � � 这是宏观处理吴中文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上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和专著,分别从不同的 角度对元末明初吴中文学进行了剖析。 (一) 综合性研究 元末明初的吴中诗派虽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有一 席之地,但一直以来, 能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专著数量 很少。其中, 有代表性的是王忠阁的�元末吴中诗派论 考�[ 3] (后简称�论考�)。该书作者着眼于元末政治、经济、 社会心理的大背景, 分析了元末朱、陆合流的理学思想向心 性方面倾斜的特点, 并指出这种思想对元末宽松、自由的社 第 38 卷第 2期 2005 年 3 月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 38 No. 2 � Mar. 2005 会心理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正是吴中诗派产生的根源 之一。同时, �论考�还着重考察了吴中诗派的传承与影响。 作者认为吴中诗派是承接了至元、大德间吴澄等诗人 �辞由 己出�的诗歌主张, 随后又对明、清乃至近代文学产生深远的 影响, 它不仅开启了明代文学, 而且是中国近世文学中个性 解放思想的滥觞。但本书仅就元末吴中文学进行了考察, 对 其在明初的流变未加继续研究。 除此之外,陈建华的�中国江浙地区十四到十七世纪的 社会意识与文学�[ 4] 以江浙地域特色为纲。他提到元末吴 地的三大特点,一是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政治压迫和经济掠 夺政策,导致士人隐逸成风。二是该地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就 是文化发达地区,文学上要求尊重个性。三是沿海一带, 商 业经济极为繁荣,奠定了文学兴盛的物质基础。随后, 作者 又着重就最后一点进行展开分析,讨论了元末江浙地区士商 关系的历史性转折。商业因素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这使吴 中诗人的道德成分淡化,对物欲的要求增长。其反映到整个 地区文化氛围上则是世俗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大大突出。 在涉及到明初吴中文学的转变时,作者更擅长以文学之 特点印证政治、社会风尚之特点。本书第二编第一章 �明初 江浙文学的消沉�分别从吴中诗人悲剧命运、心态与诗风的 转变中透视了当时吴地的萧条,显示了朱元璋对苏松常地区 的打压政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代中期由于经济状 况的好转与统治政策的松弛,吴中地区文学出现再度兴盛的 现象。通过此类历史的比较,读者对元末明初吴中文学外部 原因和内部变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陈书录的�明代诗文的演变�[ 5]在论述中体现了�史�的 演进过程。作者在�轨迹篇�中根据历史进行分期,第一章和 第二章的标题分别为� �草昧之际崇儒绅� � � � 明初各派汇合 成崇儒复雅的主流�和�儒雅品位的沉降与审美意识的回升 � � � 从台阁体到茶陵派、吴中派演变的轨迹�。其中第二章 的第四节详细阐述了由杨维桢向李贽、袁宏道等过渡的吴中 派。以明代诗文的审美特点为纲, 作者认为: 明初吴中文学 受洪武朝�理明气昌�文风之影响,诗歌特点逐渐由杨维桢的 尊情尚俗、奇崛瑰丽演化为高启的�振元末纤 缛丽而返之 于古�, 而其总体特点则可以归结到明代初年崇唐抑宋、崇儒 复雅的文学大风气中,这与一个新王朝刚刚建立时所拥有的 朴实、雅正的社会特点密不可分。而明代中后叶文网渐松, 审美意识回升,吴中文人的个性又逐步凸现出来。 同时,作者还注重同一时期各个流派之间的比较。他以 � �各抒心得� ,彼唱此和的合奏曲�来概括元末明初的各派文 学。就美学特征而言,他认为吴中诗派的核心是高启的�一 变元风,首开大雅�,但在走向雅正的过程中又提倡个性的张 扬。宋濂等人则力主�文道合一�, 顺应时势, 体现了崇儒宗 经的文学思想。而江右派、岭南派、闽派等都以宗唐为显著 特征,同中有异, 且与吴中派和浙东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传 承关系。 (二)文学思想研究 吴中派富有特色的文学思想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 一。相关的论文一般采用�吴�、�越�比较的方法来阐述观 点。这些论文中较早的如王学太的�以地域分野的明初诗歌 派别论�[ 6]。作者认为,刘基的�二鬼�诗是越派诗人精神面 貌的写照,而高启的�青丘子歌�诗中�充满了对精神自由的 渴望与追求�, 是吴派的代表。�越派作者以儒者自命, 耻与 文人同列;而吴派作者则直接称他们只是诗人, 而不是什么 其他。�辛一江的�论元末明初越与吴派的文学思想�[ 7]则对 这两个明初主要文学流派的差异进行了更深入的发掘。作 者从代表人物的哲学、文学思想传承入手, 得出�吴派�作家 �强调诗发乎性情 ��把诗当作个人表情达意的工具, 而不 视为圣人载道之体; 都注重诗歌的形式技巧�的结论, 作者对 �越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认为他们继承了元后期浙东学派 的文道观,从而主导了明初的文学思潮。与�越派�的积极入 世相比, �吴派作家的文学思想既表现了文学家们对文学本 体的关注,又反映出身处乱世的知识分子逃避现实,独善其 身,以保护心灵一方净土的生活态度�。 也有不少文章通过对元末明初文学大背景的考察来更 好地揭示吴中文学流派的内涵。刘海燕的�试论明初诗坛的 崇唐抑宋倾向�[ 8]提出明初诗人推崇盛唐是明初崇儒复雅 文学潮流中的重要部分。她分析了吴中派诗人的遭际和相 应思想,认为�吴中文人多是由元明的诗人, 他们沿袭了元人 在诗歌复古中的宗唐倾向。��吴中文人在元末明初特定 的政治氛围中以展示个性、消遣自娱、寄托忧思为主要目的, 将拟古创作推向高潮�。同时,作者认为吴中派的宗唐还只 停留在形式模仿的阶段。 饶龙隼的�明初诗文的走向�[ 9]则注重从政治和文学结 合的角度来考察某一地域文学流派。明初文风纤侬, 文人倾 轧,这与开国气象格格不入。吴中文学流派因为承袭元末旧 习,文风绮弱哀怨、纤细清浅, 因而成了新政府重点压制的目 标。文章最后推而广之, 得出结论: �地域文学与庙堂文学 (此处指称由中央提倡并为朝野普遍接受的能够代表一个时 代文学主潮的文学)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可以是对立的,表 现为中央权力意志对某些地域文学的打击掩抑; 也可以是协 调一致的,表现为中央权力意志对某个地域文学的扶持提倡 以及地域文学对中央权力意志的迎合认同。� (三) 社会文化研究 某一地域的文化性格并不是与生俱来, 而是在该地文化 事件生灭起伏的过程中逐渐磨合形成的。地域文化也不是 38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年 单一的,它包含了层层的历史累加。元末明初吴中文学作为 吴中地区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一方面,当时已有的地域生 态对其必有影响,另一方面, 它对吴地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也 有重大意义。后一点可能更容易被忽略。 严迪昌关于�吴中文化世族�的系列论文就从这个角度 对它进行了探讨。在�文化世族与吴中文苑�[ 10]一文中, 作 者认为�地域文化在数千年历史行程中发展推进, 主要附丽 于人文地理的变更�, 而文化世族正是这种人文地理变更的 主要载体之一。他结合吴中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分析了吴 中文化世族的特点和成因,同时作者十分推崇顾氏在开创文 化新局面中的作用: � (顾瑛)开出了吴中近古时期那种清新 出俗,隐于艺事, 优游雅集,任情自放的�玉山风�。到明初经 �吴四杰� 高启等人皆未善终的政治威慑之后, 此风陡盛。 ���自娱� 是吴中文化心态的相当突出的一个模式。� 而在另外一篇论文�� 市隐�心态与吴中明清文化氏 族�[ 11]中,作者又将他的研究深入了一步,对明代前中期吴 地士人的心理历程予以考察。他以高启、王宾、韩奕等人为 个案,说明: �经明太祖朱元璋对三吴文人的残酷杀戮和大批 罪徙�濠上� , 吴文化�场� 遭到严重破坏, 人文态势发生了巨 大更变。正是在这样一种存灭续绝之际,人文心态激变起新 的历史走向, 进而为求生存和发展则形成了特定时空间的 �市隐�文化心态。�随后,作者又描述这种独特心态通过吴中 文化氏族得以传承和发展: �历经明初及明中期,在本地域相 对稳定后的社会环境中,这种文化心态通过重新振起和外来 定居的旧有和新兴的文化氏族的衍传, 得到了长足发展, 进 而普遍构成为以太湖流域为幅员,以苏州府属为核心的吴地 人文性格。� 徐永明的�元末明初南方两个文学群体成员的交往及其 差异�[ 12]独辟蹊径,考察了婺中作家群和吴中作家群间的交 往,以及他们彼此间存在的差异和差异形成的历史原因, 从 更深层次上把握了当时的文人心态和文学现象。两个作家 群之间交往密切,但不论在生活方式、政治上还是创作上, 都 存在很大差异。作者认为这种差异正是吴中作家群被明王 朝弃用的原因之一,而由于和吴中派关系紧密,婺中文学家 最后也没能逃出被清洗的厄运。 还有的研究论文从创作者的心路历程着手,如王晓骊的 �沧桑感和避世心交织出的心灵悲吟 � � � 元末明初词人心态 研究�[ 13] ,作者以高启等人的词作为代表,说明元末明初的 词作中沉淀着这一时期文人(主要是吴中文人)夹杂着痛与 愁、惊与惧的特殊心态。一方面, 面对朝代更迭,词人们内心 蕴涵的是世事难料、盛衰无常的感慨。另一方面, 所谓的隐 居生活并没有使他们获得平和自由的心境,忧虑和惊恐仍然 萦绕在他们心头,挥之不去, 如影随形,体现了独特的时代社 会心理特征。 二 在研究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的著述中, 除了以宏观把握文 化现象外,由微观角度进行考察的也不少, 大量的文章把诗 人、诗社, 以及作品当作研究对象, 以一斑窥全豹。 (一) 作家和诗社研究 1. 作家 到目前为止, 高启和杨维桢无疑是被研究得最多、也几 乎是仅有的被单独研究的两位吴中派诗人, 他们因各自杰出 的创作成就而成为这一文学流派中的佼佼者。在当代有关 高启的研究论文中, 钱伯诚写于 1985 年的�高启论�[ 14]是较 早的作品。钱的论文短小朴实却不失精炼, 他对高启生活创 作中一些重要细节都没有漏过。如生平方面, 高启一生主要 活动于苏州、吴越和金陵;交游方面, 张士诚政权中的参政饶 介和参军蔡彦文同他有密切的关系; 创作方面, 高启开创了 明代诗歌拟古派的先声, 除此之外, 他还修撰了�元史��历 志�和�列女传�, 并写有大量题画诗。同时, 作者还敢于对史 书上的说法进行挑战 ,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文章说: � �明 史�高启传�只说: �明初,吴下多诗人� ,却不提为什么那么多 的诗人跑到吴下来的原因, 说�明初� 也不对,确切点应说�元 末� , 入明之后这批诗人就星散了。� 他的这些看法为后来的 同类研究开辟了很好的思路。 另外,高启曲折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内心世界也成为经 久不衰的探讨热点之一。这些文章基本上是通过回顾高启 的人生历程来探究其思想性格, 进而对社会时代作出反思, 研究者们注意将高启的典型意义加以推广。何春根的�高启 渐趋消沉的心路略述�[ 15]说: �高启由对明王朝的期望转向 失望,心理消沉的迹象更趋明显。他在惊悸的情绪中似乎看 透人世,实则精神几近恍惚的边缘。纵观其一生, 由于外界 各种因素的影响, 高启外向的人生态度逐渐内敛。这种转变 在整个吴中文人身上具有较大普遍性, 而高启表现得尤为突 出。� 李晓刚的�高启的悲剧人生与思想性格�[ 16]则寻求了 高启与杨维桢的某些共性, 得出结论: �高启诗中的悲哀与孤 独虽然与杨维祯诗的飞扬跋扈有别, 但都是陆象山重视个 人、肯定自我的哲学思想影响文学的产物。他的悲哀是时代 的悲哀。� 也有的作者不落窠臼, 提出新颖观点。如邢丽凤的��无 用�的悲哀: 高启论�[ 17]从老庄哲学角度探讨高启思想, 认为 诗人将�无用�奉为精神哲学, �无用得以闲�、�无小用而有大 用�、�无用得以避祸�。但依然无法摆脱封建士大夫在�兼 济�与�独善�之间进退两难的文化悖论。最终以悲剧命运宣 告了强权时代自由理想的幻灭。 39第 2期 周明初等 �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 刘君若的�高启死因考辩�[ 18]则抛弃 �辞官得罪�的旧 说。认为高启的死要归结于党争, 他是明初文官与武将、淮 西集团与浙东集团争权夺利的政治大背景下的牺牲品。这 种看法也令人耳目一新。 与高启相比,有关杨维桢的此类研究论文要少一些。主 要有黄仁生的�杨维桢的文学观�[ 19]、�杨维桢的哲学观�[ 20] 和张伟的�杨维桢生平事迹及学术成就考�[ 21] ,前二者分别 系统论述了杨维桢的文学主张和哲学观点。杨维桢在文学 上以复古为旗帜,以�情性�为本原, 以自然为至境。同时他 在中国哲学史上是陆学向王阳明心学嬗变和转递的环节之 一。后者则对杨维桢的生平事迹及学术成就作了比较全面 的探讨,指出杨维桢是一位关心民生、崇尚节气的学者; 同时 在经学、史学、文学诸领域均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而诗文方面 的成果尤其令人瞩目,在元明文坛有巨大的影响。 令人不解的是,关于杨维桢和高启这两位吴中派中心人 物的交往,史书上却缺少记载。关于这一点, 傅 强�高启与 杨维桢无交往原因探析�[ 22]把原因归结于二人在诗学主张 和生活态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 � � � 杨维桢在诗歌理论上�宗 汉魏盛唐�, 创作中却�尚险怪靡丽�; 高启则�兼师众家�, 崇 尚自然之美。同时杨维桢不愿仕进 ,留连山水; 青年的高启 却热衷于建功立业。应该说,在高杨二人的关系问题上, 研 究尚浅, 很多地方还是空白, 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究的一个 方向。 2.诗社 相对于明代中期文学社团的组织严密,元末明初的吴中 诗社虽然繁多,但显得比较松散,这就为研究带来一定的难 度。一段时间以来,以高启等人为首的北郭诗社、杨维桢的 铁雅诗派等较受重视。 关于北郭诗社,郭绍虞的�照隅室古典论文集�[ 23] 上编 �明代的文人集团�中曾做过初步的介绍。他罗列了�明史� 王行传�、陈田�明史纪事�、陈衍�石遗室诗话�关于�北郭十 子�成员的说法并考察其出处 ,然后又就三种记载的差异做 出自己的解释。尤其是他发现北郭诗社成员�本多流寓�, 因 而成员的不断变更也就不足为奇。郭英德的�明代文人结社 说略�[ 24]把北郭诗社归于 �纯粹之诗社�, 和郭绍虞一样, 他 也提到了�有的诗社虽以地域称, 但其成员却多仕宦流寓者, 而且往往聚散不定�。 以上两篇文章并非专就北郭诗社进行研究,因而论述相 对简单。而欧阳光、史洪权的�北郭诗社考论�[ 25] 则以更加 详实的材料对诗社的来龙去脉进行了阐释。文章首先辨清 了�北郭十友�和�十才子�之间的区别。然后,作者又在这种 差异的基础上具体界定了北郭诗社的分期与成员。根据周 砥和高启结交的时间, 可以确定诗社成立的大致时间, 从而 框定在这一时期内活动的文人。诗社在元明之交的战火中 经历了短暂的沉寂, 于洪武四年左右再次复兴。这一次, 诗 社成员出现了不小的变化。文章得出结论, 正是由于北郭诗 社在两次活动高潮中存在一个消歇期, 才导致后人对诗社之 成员众说纷纭, 形成误解。 黄仁生的�论铁雅诗派的形成�[ 26] 和�铁雅诗派成员 考�[ 27]则就以杨维桢为首的铁雅诗派的形成和成员情况进 行了考证。共理得铁雅派作家 91 人, 后一篇文章对其中的 30人给予了初步描述。这些针对诗社的考证性论文为进一 步研究吴中文学流派的内部结构及流变开辟了道路。 (二)作品研究 对文学流派的研究离不开对作品的研究。在这方面,相 关的专题性文章一直层出不穷。主要是赏析代表性人物的 代表作品。其中,诗歌自然是谈论最多的,此外, 词、散文、小 说、序跋等也都开始成为人们的研究课题。 以流派为赏析对象的有陈建华的�明初政治与吴中诗歌 的感伤情调�[ 28] ,作者注重将元末明初吴中文学与其所处历 史时期的外部环境相联系, 提出明初吴中诗歌体现了痛苦与 压抑的共同心理特征, 而这种特征是当时的政治环境造就 的。陈建华的论文对于明初政治的�历史进步性�给予了理 性的分析,事实求是地揭露了其中那些十分落后、残酷的东 西。 汪渊之的�高启诗与�吴中四才子�诗之比较 � � � � � � 兼 论明初至明中叶吴中诗风的演变�[ 29]则在代表性作品比较 的基础上对风格演变问题进行了梳理。高启的诗歌明净、刚 健、清新。和高启同时的杨基、徐贲、张羽等人的诗也或多或 少呈现出了这种特色。而�吴中四才子�由于有了独立的经 济地位,也就有了独立的人格,同时又受各种社会新思潮的 影响,表现在诗歌上便有了自由、灵动、率真的特色,但有时 又太过浅俗,甚而流露出颓唐之气。作者认为吴中诗歌发展 到明中期,由于诗人、社会、民俗等原因,诗境转向狭小, 诗风 日益平弱,也没有出现在全国范围有大影响的诗人。 其他有关诗歌的研究论文主要有赵海岭、刘君若的�高 启的�自适�诗论和他的诗歌创作�[ 30]、房锐的�高启吴越纪 游诗简论�[ 31]、司马周的��月明归梦遂成谜� � � � 高启笔下 的诗梦意象及发生原因�[ 32]、纪映云的�论高启梅花诗的精 神意蕴�[ 33]、乔光辉的�试论杨维桢诗歌的�曲化��[ 34]、张琼 的�也说杨维桢的咏史诗�[ 35]、王素美的�论杨维桢的诗�[ 36] 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高启、杨维桢的创作成就。 在研究者眼中,不同的诗歌题材都是诗人的自我心象写照。 诗人们通过不同的诗歌意象和创作手法抒写了各种不同的 情志、心迹。多样化的研究论文有利于我们从各个断面关照 元末明初吴中诗人的精神世界, 进而更好到把握这个流派的 40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年 艺术特点。 近来,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学体裁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 视野。比如有关词的研究。孙家政的�论刘基与高启的词创 作�[ 37]、张春山、张淑婷的�论高启的词�[ 38]、王晓骊�论元末 明初隐逸词的时代特征�[ 39]都积极为明初词坛正名。吴中 派的高启、倪瓒、杨基、王行等作为词坛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 词作以直寄性情、尚实写真见美,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 特征。这种自觉抒写主体的情性襟抱,也是与吴中派的文学 创作思想一脉相承的。 再如张春山、张晓凯的�论高启的散文�[ 40]、乔光辉的 �杨维桢的小说批评浅探�[ 41]、陆林的�杨维桢戏剧序跋新 论�[ 42]关注了高启、杨维桢除了诗歌创作外的其他成就, 这 对丰富吴中文学的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野都起到了较好的 作用。 三 经过近 20年来的研究,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的大致轮廓 与特征已呈现在人们眼前,人们对吴中文学的价值有了充分 认识。它跨越元明两代, 不仅是对元代诗歌风尚的总结, 更 是明代诗歌发展的逻辑起点。到目前为止,在这块领域中, 研究者重点解决的是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对这个文学流 派兴盛与衰败过程的描述, 及其中原因的探讨。吴中文学 �一盛于唐末, 再盛于元季�。元末吴下文人荟萃, 盛极一时, 这种繁荣一直延续到明代初年。然而在建文朝之后,吴中文 学就渐渐趋于平寂。大多数研究者都注意到了朝代更替对 文学流派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吴中地区在朝代更迭中所处 的特殊地位。就现在的研究成果来看,考察的重点集中在不 同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心态和策略上。元末吴中地区归张士 诚统治,张士诚虽出身盐贩, 但喜好结交名士,附庸风雅。他 重用了饶介、蔡彦军等儒臣, 进而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集中到 吴下,奠定了吴中文学繁盛的基础。然而入明之后, 朱元璋 采取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统治手法。许多研究著述中都 详细列举了明太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苏松常地区 采取的严苛政令,例如徙濠、加赋等等,吴中文人不得善终的 命运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吴中文学的暂时衰亡。这种衰亡与 其归结于政治影响力, 不如归结于朱元璋本人的狭隘心理。 一些研究者进一步分析了朱元璋的心理,认为他是因为张士 诚的割据而仇视吴中地区,而吴中文人放荡不羁的个性又与 他崇经尊孔的统治纲领相违背, 这才造成了吴中文学的悲 剧。这些研究思路对读者还是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其次是对吴中文学主要美学特征的探讨,关于这方面的 研究成果已有很多。元末明初吴中文学延续了吴地的文化 传统,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是富丽华美, 张扬个性。杨维桢是 吴中文人华丽文风的代表, 关于他的研究专论颇多,就不再 赘述。但吴中文学的美学特征也并非完全单一, 因朝代不 同,诗人不同, 文风也在发生变化, 这些都被研究者所注意 到。例如高启常常被拿来与杨维桢作比较, 以说明前者崇尚 汉魏盛唐,改变了铁雅诗派一味纤 的路线,使诗歌的雅正 成分逐渐增多。即使在吴中文学的代表人物�吴中四杰�内 部,各人的诗歌风格也有所不同, 如杨基更多程度上继承了 元代的文风,曾因写下铁笛歌而被杨维桢呼为�小友�。这种 部分与整体的有机统一是把握吴中文学美学特征时需要注 意的。 再次是对地域文化因素的探讨。现有的研究著述重视 吴地文化对该文学流派的影响, 并总结出了几个重要因素。 如三吴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 气候温润, 水网密布, 物产丰 富;吴中地区有沿革已久的文化传统,世代耕读, 崇尚礼教; 元末明初吴地对外贸易加强、商品经济发达,商人阶层活跃。 同时如前文所言,一些研究者也注意到了吴中文学流派在构 建重组地域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如文人诗画雅集的兴盛, 个 性的张扬,士人心态的变化 ,隐逸心理的加强等等。从地域 文化的角度关注吴中文学使这一研究有了更广阔的思路,也 容易产生更多成果。 尽管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许多可喜的成果问世, 但提 升的空间还很大。阅读现有的研究专著, 发现虽然它们篇幅 浩繁,但所论述的问题大致相同, 各家所得出的结论也大致 相同。比如在消沉原因上, 许多作者总是重复明太祖对吴中 文学的打压政策,或者吴中文人非死即贬的悲剧命运; 在地 域文化上又总是谈到吴中地区经济发达, 有优良的文化传统 等等,比较有新意的看法不多见。其实吴中文学虽然主要存 在于以苏州为中心的吴中地区, 但它具备多元化的特征, 成 员的来源和身份多元化、艺术风格多元化, 甚至心态也是多 元化,这是以往研究者不太注意到的。在对文学流派内部的 研究上,现有研究著作大多把目光集中于少数几个主要诗 人,比如杨维桢、顾瑛、高启等, 对吴中派的认识主要由他们 身上获得。而吴中派的成员应该远不止这些, 有些具备考察 价值的诗人被忽视了, 这对全面认识文学流派造成妨碍。另 外,现有的研究著作多从文学理论层面对这一流派进行考 察,而做基础性考证的论著不多见。然而吴中文学和吴中派 内有待辨清的细节问题还有很多, 最简单的如: 到底怎样定 义吴中派,吴中派的成员、主要结社活动有哪些等等。这些 问题的解决将为进一步研究元末明初吴中文学奠定良好的 基础。 参考文献: [ 1]黄宗羲.南雷文定前集[ A] . 丛书集成初编[ Z] . 上海:商务 41第 2期 周明初等 � 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 印书馆, 1936. [ 2]胡应麟. 诗薮 [ A] .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Z] . 济南: 齐鲁书 社, 1997. [ 3]王忠阁.元末吴中诗派论考[ M ] .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 1998. [ 4]陈建华.中国江浙地区十四到十七世纪的社会意识与文 学[M ] .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2. [ 5]陈书录. 明代诗文的演变 [ M] .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 6]王学太. 以地域分野的明初诗歌派别论[ J] . 文学遗产, 1989, ( 5) . [ 7]辛一江. 论元末明初越与吴派的文学思想 [ J] . 昆明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 3) . [ 8]刘海燕. 试论明初诗坛的崇唐抑宋倾向[ J] . 文学遗产, 2001, ( 2) . [ 9]饶龙隼.明初诗文的走向[ 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 2001, ( 2) . [ 10]严迪昌.文化世族与吴中文苑[ J] .文史知识, 1990, ( 11) . [ 11]严迪昌. � 市隐�心态与吴中明清文化氏族[ J] .苏州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1) . [ 12]徐永明.无末明初南方两个文学群成员的交往及其差异 [ J] .文学遗产, 2004, ( 2) . [ 13]王晓骊.沧桑感和避世心交结出的心灵悲吟 � � � 元末明 初词人心态研究[ J] .中国韵文学刊, 2002, ( 2) . [ 14]钱伯诚.高启论[ A] .问思集[ C]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 15]何春根.高启渐趋消沉的心路略述[ J] . 萍乡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 2003, ( 1) . [ 16]李晓则.高启的悲剧人生与思想性格 [ J] . 重庆师院学报 (哲社版) , 1998, ( 4) . [ 17]邢丽凤. � 无用�的悲哀: 高启论[ J] .山东社会科学, 2002, ( 5) . [ 18]刘君若. 高启死因考辩 [ J] .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 2003, ( 6) . [ 19]黄仁生.杨维桢的文学观[ J] .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 4) . [ 20]黄仁生.杨维桢的哲学观[ J] .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 4) . [ 21]张 � 伟.杨维桢生平事迹及学术成就考[ J] . 浙江学刊, 2001, ( 1) . [ 22]傅 强.高启与杨维桢无交往原因探析[ J] . 苏州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4) . [ 23]郭绍虞. 照隅室古典论文集[ C]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 24]郭英德. 明代文人结社说略 [ J]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2, ( 4) . [ 25]欧阳光, 史洪权.北郭诗社考论[ J] . 文学遗产, 2004, ( 1) . [ 26]黄仁生. 论铁雅诗派的形成[ J] .文学遗产 , 1998, ( 5) . [ 27]黄仁生. 铁雅诗派成员考[ J] .中国文学研究, 1998, ( 2) . [ 28]陈建华. 明初政治与吴中诗歌的感伤情调[ J]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9, ( 1) . [ 29]汪渊之. 高启诗与� 吴中四才子�诗之比较 � � � 兼论明初 至明中叶吴中诗风的演变 [ J]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 1999, ( 3) . [ 30]赵海岭, 刘君若. 高启的� 自适� 诗论和他诗歌的创作 [ J] . 肇庆学院学报, 2001, ( 3) . [ 31]房锐. 高启吴越纪游诗简论 [ J] .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1, ( 3) . [ 32]司马周. � 月明归梦遂成谜� � � � 高启笔下的诗梦意象及 发生原因[ J]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 4) . [ 33]纪映云. 论高启梅花诗的精神意蕴[ J] . 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3, ( 4) . [ 34]乔光辉.试论杨维桢诗歌的� 曲化� [ J] . 怀化师专学报, 1999, ( 6) . [ 35]张 � 琼.也说杨维桢的咏史诗 [ J] . 蒙古社会科学(汉文 版) , 2002, ( 5) . [ 36]王素美. 论杨维桢的诗 [ J] .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 报, 2004, ( 1) . [ 37]孙家政.论刘基与高启的词创作[ J] . 南京师大学报(社 会科学版) , 1998, ( 2) . [ 38]张春山,张淑婷. 论高启的词[ J] .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 2001, ( 1) . [ 39]王晓骊.论元末明初隐逸词的时代特征[ J] . 晋阳学刊, 2003, ( 6) . [ 40]张春山,张晓凯. 论高启的散文 [ J] .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2000, ( 4) . [ 41]乔光辉. 杨维桢的小说批评浅探 [ J] . 明清小说研究, 1998, ( 1) . [ 42]陆林.杨维桢戏剧序跋新论[ J] .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 , 2000, ( 5) . (责任编辑: 言 � 之) 4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年
本文档为【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研究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7246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12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