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教师形象

1、教师形象

举报
开通vip

1、教师形象 礼仪熏陶力 “教师礼仪”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可见“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 “师表”是榜样,表率的意思。所谓“为人师表”就是教师在人品学问方面要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不仅影响教师的形象,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养等都有着直接地感染作用...

1、教师形象
礼仪熏陶力 “教师礼仪”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可见“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 “师表”是榜样,表率的意思。所谓“为人师表”就是教师在人品学问方面要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不仅影响教师的形象,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养等都有着直接地感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在着装言行举止礼节礼貌等方面加强修养,做到“美其言,慎其行”,做好示范作用。比如平时我们总是教导学生要尊敬师长,也习惯于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好。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如果在路上遇到了,我们不妨先向他们问好,这样既消除了学生紧张心理,又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且他们会觉得老师更可亲可敬了。 教师对学生的“身教”甚于“言传”。平时我们总是教导学生要尊重他人,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但是,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的教师,他是把“尊重”渗透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面对学生犯的错误他不是大声斥责,而是耐心地教导,懂得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帮我们做了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事,也懂得真诚地他们说声“谢谢”。只有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被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尊重他人。这样,教师的言传身教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主题一 教师形象 【研修导航】 主题的导入(所有蓝色字体部分不需要写,只是提示。) 有人说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礼仪的修养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中传播人类文明的效果。 基本概念的界定 教师形象简单来说就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教师形象作为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和内在素质的外化与表征,可以解构为师表形象、师道形象和师职形象三个主要方面。 教师形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教师形象提升力是…… 本主题研修的目的 …… 【案例导入】 由一个经典案例,导入本主题的学习。建议案例主题明确,富有启发性,篇幅最好简短一些。   等待的美丽 宽容的魅力 汤美萍 提起教师,人们自然会想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想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职业形象,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崇高和悲壮。众所周知,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教师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曾经遇到过一个好教师,那么,他即使坏,也一定有限;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不曾遇到过一个好教师,那么对于社会,他的存在就可能是危险的。相信在座的很多老师小时候都曾写过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吧,依稀记得那时的我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有着同一个理想:当一名教师。那时候,教师是一个模糊的职业,却是最受青睐的,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多么的威风,一言一行都成为同学们无法抗拒的“圣旨”,而今我们都知道这个理想其实只是我们纯粹地崇拜自己的老师。    如今,当自己站在讲台上,才知道要维持教师形象并不是一件易事,仔细地想想,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都说等待是一种美丽。作为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就要学会等待,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掌握,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 其实,从我们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说,我们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正是这藐视徒劳的努力,最终使得我们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成功愉悦。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教育是最能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领域。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但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效。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心,多一分亲切。 曾有一位老师这样说:她庆幸自己是老师,为此她每天都在感谢上苍,原因是医生只能在某一神奇的时刻引领新生命来到这世界,但老师却天天看着学生有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矛盾产生,激励他们,帮助他们跨越成长过程中一道又一道的门槛,从而不断地感受生命再生的喜悦。这份喜悦,这份生命中的奇迹创造于老师一句简单的话或是一个微小的举动,而这一切又都源自于老师内心的爱。如果说等待中有爱,那么宽容中更能感受到这份师爱的存在。 因此教师还要学会宽容。所谓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就是让自己的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和珍视个性,尽可能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地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每个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这是人一生面对的难题。任何孩子都会犯错,当无数的“错”开始不断在一个孩子身上累积时,他可能已成了别人眼中的“坏”孩子了。但在我看来,不要轻易把一个犯了错的孩子简单等同于坏孩子。“错”是一种迹象,是一种信号,它表明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遇上了麻烦,他正需要你的关心和帮助,这就好比你发现孩子额头正流淌着血,他受伤了,他需要包扎,需要尽快止血。然而让人费解的是,当这种迹象这种信号出现的时候,也就是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不一定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有时恰恰相反,他会遭受疾风骤雨般的数落,甚至是人格的侮辱,多少次这样的经历后,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这无疑对他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不利的。当孩子错了,老师为何不能帮帮他呢?他们要的其实不多,慈爱、宽容……新世纪的教师不该是扼杀孩子心灵的刽子手,而应是创造生命再生的宽容博爱之人。 不知哪位名人说过:教师的事业是绿叶的事业。既然我们已经成了那片绿叶,那就让我们为永恒的绿叶,为心中的理想去努力,努力到皱纹爬满脸庞。最后我想以一首诗结束今天的演讲。 我很高兴,我的爱好就是我的工作 我很幸福,我的成功就是学生的收获 我很爱笑,笑看嫩芽开出花儿朵朵 我很执着,祈愿教学时刻保持鲜活 在茫茫的教育星河中 我虽算不上最亮的一颗 但—— 我愿以萤火之光,终身为孩子们闪烁! 以崭新的形象面对学生孙建峰 信息化社会已经来临,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学生难教,现在的教师难当。这是我们在现代教育中遇到的“两难”问题。如何在教学中化解这一难题。素质教育中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确立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其自身的价值,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并且提供表现自我,创造成功的机会。创设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和谐完善发展的环境,让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尽可能的释放。从而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我认为将来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成长 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他们应一视同仁。教师要以尊重的观念来教育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付出,让学生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以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他们的身边,一句亲切的问候,可以消除老师与同学之间的隔阂。学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有感情的,老师要通过自己爱的奉献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爱,通过感情的交流,增强亲切感。对于体质弱小,性格内向及单亲家庭的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爱,除了关心询问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把内心话说出来,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中。教师要主动给学生创设参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要用微笑赢得学生的微笑;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为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经常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二、关注个性发展、维护学生自尊 传统的教育实践,教师往往把精力集中在课堂上,用一些精彩的语言,工整的板书,关注课堂的气氛,关注一部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恰恰放弃一些需要关注的另一部分学生,忽失了学生的感受与需求。使这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慢慢形成一种自卑心理,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再后,出现厌学、逃学现象。而创新式教育的学生观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促进学生顺其个性而生动活泼的发展。它是建立在科学根据上的一种教育理念。教师眼里的学习困难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缺点和不足,是由于教师习惯用一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去衡量。如衡量学生的发展,只有分数做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只用上课是否乖乖地听课,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是否聪明,只用反应速度快慢作为衡量标准。而事实上,衡量不能单单只有学习成绩一个标准,还有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以及学生的价值观等。对一些孩子来说,坐下来静静地听老师上课讲课是比较适宜的方式;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也许通过争论或者讨论来学习更有效;一些学生希望动手操作,动手实验获取知识;还有一些孩子希望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学习。至于衡量学生是否聪明,单凭脑子反应的快慢更是不科学的。由于人天生就有气质的不同。有的人反应速度快,忘却的速度也快,而有的人反应速度慢,但是掌握以后,遗忘的速度也慢。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那么他可能是一个发散性思维比较好的学生;有的学生写作业很拖沓,那么他可能是一个仔细周全的人;有的学生非常懒惰,那么他可能是个非常放松的学生等等。如果把学生不可忍受的缺点换一种角度去看,就会变成一种积极的品质,教师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多好的期望,而教师的期望是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科学运用“无错原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不要怕学生暴露问题,要解放学生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答案,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在尊重学生多个答案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推敲出尽可能完美的答案。三、充分赏识学生、经常鼓励学生 每个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受到赏识和肯定。哪怕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都会让学生激动好长时间,甚至会改变整个面貌。其实,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巨大的,做老师的就要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不停地为他们鼓掌、加油。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即然是学生,是受教育者,就难免有缺点和问题。而教师面对问题学生时,更应该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学生的心灵中去,帮助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原因、找准症结、制订措施、并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耐心,作好“问题学生”出现反复、反弹的心理准备,再次帮助他改正缺点。要知道,改正缺点,养成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是要经过反复多次之后才能改正的。如果选择消极角色,受损害的不仅是学生的心灵,教师自己也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更大的损害。当一个教师真正爱学生时,他的注意力将不再放在学生错误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自己所喜欢和欣赏的行为上,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发生了。在我们真诚地赞赏学生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当我们充分相信学生时,学生才会相信自己,对学生不要总是说:“你能做好吗?”而一句“你下次一定能做好”,变批判为赞赏,会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四、提高自身素质、追求教育创新 一个教师的精神风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现代教师即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敢于拼搏的精神;即要有稳定的性格,又要有优良的品格;时刻要以健康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生活中的苦与乐、得与失。“学生难教”教师不应回避,而应知难而上,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在信息社会里,对于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创新与开拓,教师将越来越多地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成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血液里不断补充高质量的新鲜血液,而不至于造血功能不足而夭折。 称职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不称职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教师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不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不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追求的是:让今天比昨天教得更好!学生应该追求的是:让今天比昨天更会学习!能使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是最好的教师,能使自己超过教师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最好的教育不一定适合你所教的学生,适合你所教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个教师都是一个雕塑家,他的一举一动在雕塑着自己,也在雕塑着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是知识量的不同造成的,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所以,高明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只要真心对自己的学生感兴趣,真诚对待自己的学生,你就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而当你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时,你的教学教育工作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时期教师形象        张莺敏 什么是新时期教师的形象?我认为就是当代教师对成为一名好教师的追求过程、一个优秀教师人格魅力的自然体现。 新时期教师的形象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立体美是成为一个好教师的第一要素。   在课堂中,教师能给人一种立体美,那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它使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教师面对学生讲课与演员面对观众表演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个是以演技打动人们的心弦,一个是以语言启迪人们的思维;一个是在舞台上,一个是在讲台上。他们都肩负着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任。  学生需要立体美的老师。 立体美的教师不仅给学生内在的气质美、性格美,也要给学生外在的发型美、服饰美、形体美;学生从老师那儿得到的不仅是丰富深奥的知识,而且也要从老师那儿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这种集各种美于一身的特点,就是现代教师与传统教师的不同。 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 师爱,不仅仅要求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从而使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十年树人,百年树人,爱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我们表达师爱,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其次是了解和关心学生;第三是严格要求学生;最后要为人师表,作风民主。教师树立自身美好的形象最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宽容不仅是教师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宽容,是教师良好形象的又一种内涵,又一个可贵的素质。 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学生宽容,一是学生不是敌人;二是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成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他们;三是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也是体现师生关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宽容的方法是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时间上是不操之过急,让学生有一段认识和转变的过程;对教育结果允许反复螺旋式的上升。 教师应该乐观、积极向上,具有奉献、开拓精神,并且需保持一颗平常心。正如特级教师霍懋征所说的那样:“教师无论遇到怎样不愉快的事,只要你一走进教室,就要让学生感到你是可爱的,不管你走得有多累,头发被风吹成什么样子,在进教室之前都要收拾得干干净净。” 我们作教师的要有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明天会更好,孩子们需要我们.你瞧,孩子们仰起小脸,天真无邪的眸子充满了求知的渴望;孩子们高高举起小手,彬彬有礼在对你说“老师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离得开园丁的辛勤浇灌吗?教师的责任重着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诗人屈原道出了不少教师的心声!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自然少不了多元化的教师."我认为一个称职的人师,在日常教育行为中,要扮演以下5种角色:一是历史文化传播者;二是人际关系艺术家;三是学生心理保健医;四是毕生事业引路人;五是人类灵魂塑造师。"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人格高尚,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富有爱心,博学多才,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有个性、有风度、有气质, 好学,上进。 案例5-1 路漫漫而上下求索 ——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成长叙述 有不懈追求——立志 孙双金的不断成长是与他有不懈追求分不开的。他的追求贯穿于其求学与工作的不同阶段,并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孙双金早期的目标追寻中,榜样人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著作及其教育思想影响了孙双金整个的人生价值观。他在一次访谈中与我讲道:“我后来在思想上的转变,把教师当成我一项终身的事业,是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苏霍姆林斯基讲做老师要看几类书:本专业的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伟大人物的传记。因此,我看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看名人的传记。从名人的传记里,我汲取了很多的东西。每个名人都有不懈的追求,有个伟大的目标在召唤着他。当他自己回首往事的时候,不觉得自己碌碌无为。要给社会、给人生、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这是我从中获得的启示。”通过这样的学习,他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位小学老师起点是很低的,因此,更加激发他不断努力学习。他找到了做教师的乐趣。 孙双金坚定做老师的信念还受到国内一批教育家和名师的影响,如陶行知、叶圣陶、斯霞和魏书生等。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孙双金对做教师的价值意义的思考及在工作初期帮助他形成做一名好教师的认识标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孙双金追求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为想做特级教师,不是一般的特级教师,而是著名的特级教师。即他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乃至于自己的教学体系,鲜明的教学风格,领教学改革之宗旗,始终走在一个国家教学改革的前沿,是国家级学科领域的改革领头羊。讲课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在广大一线教师当中享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在教育报刊杂志上要经常见到他的文章。享誉广泛,影响深远。他的这个目标,从现在他所取得成就与影响来看,基本上都如其所愿的实现了。 孙双金在实现了先前的理想之后,现在又开始朝下一个新目标迈进。他想在语文教学上形成自己的流派,办一所自己理想中的学校;继续到全国各地去讲课,跟大家交流切磋。孙双金总是不停息地往前追赶着,他的生命价值就是在不断追求、不断奋斗的过程中实现的。正如美国作家肖伯纳所说:“生活中真正的喜悦,源于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 静心读名著——学习 孙双金的学习过程充满着艰辛与汗水,同时也伴随着收获与喜悦。他的成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孙双金早期的家庭环境没有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因家在农村,父母知识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他们没有时间看书,也没有看书的习惯,家里也就没有藏书。他一有空就跑到大姐夫家去借小人书来看,另外,当时他家还有一台旧的收音机,收音机里经常播放历史故事评书选段,他总是抱着收音机从头听到尾,有时连饭也忘了吃,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后来他养成了每天晚上都要听完一段广播之后才能入睡的习惯。上了师范之后,孙双金才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他虽然从小理科成绩比文科好,但一直对语文情有独钟。在读丹阳师范时,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他充分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向学校图书馆借了很多的中外名家名著,如饥似渴地一本一本把它们啃完。有时为了赶进度,晚上一直看书到深夜。他很少出去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利用到读书上,不但在学校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也躲在家里看书。他就靠这种拼命读书的干劲赢得了师范老师和同学的青睐,也为自己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付出的汗水已得到回报:他以优异的成绩和完美的表现直接分配到就当时来说较好的丹师附小任教。 在工作初期,孙双金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令他兴奋的教学工作中去,但仍然不忘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他把大量的学习时间安排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每逢在这样的时间段里,校园里就会出现他默默读书的身影。他不但博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水准,同时还大量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有关方面的书籍和伟大人物的传记。学习就像他的工作一样,同样强调精雕细刻。他每读一本书的时候,都要求把书中的内容融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把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灵感和启示记录下来,供日后在实践工作中备用。他不但向书本学习理论,更向身边的人学习一切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在学校邀请上海一批名师来讲学时,他更是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向名师请教,仔细观察他们上示范课的言行举止,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他从这批名师当中学到的不仅是教学艺术,更主要的是他从中看到了自己未来做教师的前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双金的身份开始由纯粹教师身份向校长兼教师身份转变。从1999年他担任丹阳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以来,行政事务和外出讲学占据了他大部分的学习时间。现在他只能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来学习。他跟我描述了他现在的学习情况,“我一有空,就想捧一本书、一本杂志看看,睡觉之前看一看、休息之时看一看、工作之余看一看。我觉得日积月累的话,一天能看半小时,十天、一个月、一年呢,那能看多少啊。关键是每天要挤出一定时间来看书。现在,我的办公室里摆着很多书,这方便我随时拿出来翻翻。”他当校长之后,看书的领域拓宽了很多,不仅看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学的书,还看了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军事学等各类书籍,这使得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建立了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同时也使他能够站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下审视教育的问题。孙双金以自己的学习体悟,通过他学校管理者的身份,转达一个终身学习者的理想追求。高尔基曾说过:“每一本书就像阶梯一小级,每攀登一小级,我就愈脱离动物走向人——走到更美好的生活的理想,到达对于这种生活的渴望。”孙双金也是如此。 潜心搞学问——研究 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研究,是提高其个体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既包括教师吸收一切相关的人类文明成果并把这些文明成果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又包括教师利用这些已获得的经验进行有目的的创造或创新。孙双金在不断地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同时加深了对教学科研本质的认识。在一次访谈中,他跟我谈起了参与教学科研的体会:“我觉得小学教师不要把科研看作是高不可攀的,神秘的。什么是科研?科研为什么?科研为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最终落脚点在于发展教师、发展学生。科研不要走进象牙塔的死胡同里。但是搞课题研究,这对促进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帮助很大。” 孙双金参加工作不久,碰巧参与了一项小学生作文素描教学实验。带了一个实验班。在这个实验班里,他坚持进行了三年的语文作文素描教学实践。他每次上作文素描课时,课前要设计好各种作文情景,课堂上要指导学生们把它们表演出来,然后要求学生们用语言和文字把他们看到的情景表述出来,课后要进行批阅、分析、比较和总结。这样做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基本上都要忙到很晚,但他从没有怨言过,放弃过,一直坚持到最后,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他所教的四年级学生作文水平已超过五年级的学生作文水平。有一次,他的一位教高中的同学到他这里来,看到他所教的五年级学生作文,惊叹不已,这批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已达到高中学生水平了。通过这次持续三年的作文素描教学研究实验,孙双金不但让学生们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而且使自己在进一步的教师成长中获得了宝贵经验。 孙双金在教学研究的路途中继续前进着。1996年至今,丹师附小开展了“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孙双金担任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他与学校一批年轻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这项课题研究中,从课题的申报、课题的设计、课题的组织到课题成果的总结,无不渗透了孙双金辛勤的汗水。孙双金在科研方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志。他一直倡导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实际上他已经做到了。他不但使自己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实现了做研究型教师的梦想,而且还引领着一大批丹师附小的教师们朝着做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 拉出去展风采——实践 作为一个教师整个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度过的。只有课堂才是教师焕发生命光彩的地方。孙双金全部的生命亮点都在课堂上,在他的公开教学上。他自己说是公开教学把他从丹师附小这个小舞台,一步一步地带到了全国的大舞台上,让他享受到了莫大的满足与自豪,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至今为止,各类教学公开课上过很多,每次上完课的感受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感觉自己在不断地进步。 孙双金上师范时,就上过公开教学课。1980年下半年教学实习时,试教了三年级《雨中》一课,这算是他第一次走上讲台。工作之后不到三个月,他就正式登上公开教学的舞台。他在后来写的一篇文章中清晰地记录下第一次上公开课的情景: 记得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执教的课文是《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教学之前,朱立人校长要求我在全体教师面前进行空试教。那情景今天想起来都叫人紧张,台下坐满四十几位教师,像四十几位严格的评委。我一人站在讲台上,讲一环节,下面校长和教师评论一个环节。有时刚讲了一句话就被校长打断了:“不行,这句话不妥当,要重新修改一下”。没有学生空试教本来就很困难,现在又有几十位领导、教师坐在下面评论,当时真叫我浑身紧张,一节课下来,汗水已湿透了内衣。今天我之所以能在各级比赛中夺魁,还真的要感谢当年的领导和老师呢。 正是经过这样公开教学的千锤百炼,孙双金才从初次上公开课的情景中找回自己往日付出汗水的价值意义。后来不断地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公开课比赛,他就有很多机会向名师学习了。有一次,他记得与斯霞老师在一起,斯霞老师对他讲过一句话:“一位教师上好一堂课比较容易,但上好每堂课更不容易。只有每堂课都上好了,那才对学生的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他听了之后,触动比较大。这进一步激发了他进行教学反思:我是不是每堂课都上好了?我的课是不是只上给别人看的,有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以后该如何做?他经过反思之后,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他严格要求自己,把平时的每堂课都当成公开课来对待。课前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所以他平时备课总比其他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为了考证一句话的出处要翻阅学校图书馆里很多的参考资料,一次他上杜甫《春望》一诗的课,就整整查阅了十二本图书资料。他就是这样凭着这股认真劲一直坚持了下来。他后来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先是临摹、训练,然后再出格,最后才是挥洒自如。 这么多年来,他上过的公开教学课不计其数,不仅参与过镇江地区语文赛课和江苏省青年语文教师评优课比赛,而且参加过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语文阅读教学大赛。在他所参加过的各类级别公开教学比赛中,对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八九年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语文阅读教学大赛,面对强劲的对手,面对激烈的竞争,他沉着、冷静,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材把握、教材处理和教学语言上的优势,终于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为江苏省赢得了荣誉。 孙双金总是那么幸运,但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他是在平时苦练教学基本功的前提下获得这一全国性殊荣的。自从这次全国比赛获奖之后,他就从丹师附小课堂教学的小舞台走向全国各地讲学的大舞台,各地纷纷邀请他去上课讲学。经历了这十多年外出讲课,他总结出三点收获:(1)扩大了自己的视野;(2)有机会可以与各地名师交流;(3)要推陈出新逼着自己不断学习。如今,孙双金虽然当了校长后没在学校带课,但他仍坚持每学期带头在学校里为全体教师上公开课。孙双金在教学实践中永不知疲倦地走出一条令人耀眼的光辉之路,这条路引领了很多人走向成功。 【专题研修】 一 提升教学素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下是专题的导入。可以是叙述、引用、问题、讨论、要求等等,以顺利导入到与专题紧密相关的案例、活动等。 “小女孩坚定地告诉他,这是我们老师讲的,他就让我们这么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再也没有人具有问题意识,去研究身边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可能将永远成为疑团或者以讹传讹。“床前明月光”的“床”将永远被认为是“睡床”。更为让人担心的是,担负着文明薪火传递的教师,却少有人去怀疑、去释疑。反过来想,如果我们的教师有着丰厚的专业底蕴,或者有着怀疑一切的精神,或者对于教学中的问题有着锲而不舍地探究意识……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在不断的发展、充实与完善,也就不会出现“大家都将‘床’解释成‘睡床’”的错误,许许多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也就不会出现,我们也能够更踏踏实实地站在三尺讲台。所以,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教师素养对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想想我们身边的教师,但凡在教学上有自己的特色、有一定成就者,不管其为普通教师,或是具有一定声誉的名师,在自己的教学素养的修炼上,无不注入了大量心血;也正是因为有了素养的厚积,才有了课堂中眩目的薄发。而对于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用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的话说,就是“做个有魅力的人”。比如以下案例: 案例5-2 退休教师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李白著名的诗句妇孺皆知,但是你能说出这里的“床”指的是什么吗?想必十人中有八九位会解释成“睡床”。我市有位年近六旬的退休教师程实,却对此解释产生了怀疑,经过一番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床乃井床,即井台上的围栏”。这一考证结果不但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一幅《<静夜思>诗意图》。昨日,退休教师程实向记者讲述了他考证的过程。   女孩读诗促使程实考证诗意   “这首再简单不过的诗流传了这么多年,大家早已对它非常熟悉,而且,诗意基本也被理解为诗人躺在床上,看见床前的月光,以为是秋霜。要不是一次无意中听到一位小女孩讲诗意给我听,我还不会对它在意。”1946年出生,现任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的程实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小女儿正在念这首诗,程实就让女孩讲一讲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她用稚嫩的声音说,‘诗人睡觉醒来,发现月光照在地上,像落下一层霜……’”当程实提出,“这么解释一定正确吗”时,小女孩坚定地告诉他,这是我们老师讲的,他就让我们这么说。   程实原本就喜欢刨根问底,一听女孩这么说,马上想到思考了很久的问题,月光即使能洒在床前,但霜是不能落到室内的,所以,不能写出“疑是地上霜”。这样比喻完全不恰当。程实马上询问了几位小学语文教师,发现大家都将“床”解释成睡床。   李白所言的“床”应为井床   “至于考证的结果,说起来十分简单,就是将‘床前明月光’一句的‘床’理解为井床,而井床是井台上的围栏。”程实笑着告诉记者。如果李白写这首诗时真的是从床上醒来,他不会将室内的月光疑为秋霜。   昨日,程实拿出《辞海》给记者翻看“床”一词的注释。其中,就有一项释义为“井上围栏”。“诗人背井离乡,在冷落的深秋时分,一个人站在井台上,望着天上明月,看到围栏处洒落的月光,勾起思乡之情。显然,这样的解释更为妥当。”   程实的论文《新议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字》发表后,揭开了文坛多年的错解,即《静夜思》中的“床”不是“睡床”而是“井床”。论文不但取得了版权,而且被广泛转载,并被译成日、英文在国外流传。 案例之后可以是读一读(推荐一些与专题联系紧密的阅读资料)、想一想(提出一些问题供学员思考、交流)、做一做(组织一些互动的活动、游戏等让学员进行情景体验)等。 读一读: 做个有魅力的人 课堂教学中设计的精妙、指导的精巧、用词的精辟、教师语言的风趣幽默,语气上的抑扬顿挫,灵活的教学机智等让一节课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地把人吸引住。一个有吸引力的教师何尝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一个充满魅力的人呢!爱琢磨的我总是想着镜中这个先前有点缅腆的男子,除开课堂本身的设计之外,在自己的个人表现力方面究竟怎样展现出一些魅力呢?语言是最直接的名片。记得那时在读师范的时候,学校老师就让我们苦练普通话和书法,课前五分钟即兴讲话,锻炼人前从容说话的胆量与口才。又组织同学们参加演讲比赛。音乐课上老师耐心教我们发声方法,找到共鸣腔,练习优美地不费力地发声。我记得我还是班里的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委员,每周三组织同学们声情并茂地唱歌。回想起来,原来老师是用心良苦,如此种种细节,为的是让我们能拥有一个教师最扎实的基本功。我的男中音大概就是在那时训练出来的。我的一手好的粉笔字也得到较大的长进。工作实践中发现,教师的语言功夫的确是相当重要的。相声、小品演员的语言常常强烈地刺激我欢笑的细胞,话剧演员的语言又常常把我带入故事的情境,他们良好的语言表现能力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在反复模仿练习中找到了一种优美而文雅的与人、与学生交谈的技巧。渐渐把准确贴切、生动活泼、极富幽默感的语言用在课堂上,让设计与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课堂上教师的部分做到极富吸引力,如诗如画般地呈现在课堂上,感染学生。事实上,技巧还需内涵支撑的。生活里,我觉得自己是个亦静亦动的人,性情上也是个乐观、向上、有着积极心态的人。我广泛涉猎各个层面,听音乐,打球,玩游戏,读书等,宽广的视野与活动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说,丰富我生活的同时,也极好地滋养了我的心灵。常听人说,我的教学语言是轻松的、诙谐幽默的。我知道,这跟人的心态,性情有关。也有人直白,你是个有魅力的人。我想说的是,就像琢磨我的课堂一样,为了完美课堂,我在长期地修炼我的心,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那是我努力的方向。 二 提升教师素养是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在课改中,各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蕴含着新的理念。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一些新的内容增加进来,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学识修养;另外,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以胜任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 案例5-3 三角形的内角和还可能不是180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发现无论哪种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是—— 生:180度。 师:那么,会不会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出现两个直角呢? 生:不会。你想啊,直角是90度,两个直角就是180度,如果三角形真有两个直角的话,那么它的内角和显然就超过180度了。 师:听起来很有道理,要不,我们画一个试试? 生:行! 生:没问题。 见学生个个摩拳擦掌,教师信手拿起三角板,画出了一个含有两个直角的图形(如右图)。 生:(嘀咕)这哪是一个三角形呀! 生:再怎么画,上面的两条边也不可能合拢的呀。 生:要算,那也只能算是一个开口的三角形!(生笑) 师:真不能合拢?要不,我们再延长试试? 教师认真地建议着。 生:不用试了。这两条边相互平行,怎么可能相交? 生:你就是画到天边,它们也不会合到一起的。谁让它们互相平行呢?(生笑) “可以结束讨论了。”我心中暗自说道。可教师偏不—— 师:那倒未必。我觉得不需要画到天边,它们早就相交了! 生:怎么可能呢? 学生一脸疑惑地看着教师。 师:假设我们的黑板就是地面。那么,这条边一直往北画(指着左边的那条边),最后会画到哪儿? 很快,一片争议后,答案落在了“北极点”上。 师:那另一条边呢? 生:咦,好像也是北极点! 生:奇怪,真的相交了! 师:怎么样,还没到天边,就相交了吧! 教室里一下就炸开了锅。 生:这是怎么回事呀? 生:平行线怎么会相交呢? 生:难道,三角形的内角和还可能不是180度? 生:不对呀,这样一来,三角形不成弯的了吗! 师:说得好!的确,我们最近一直探讨的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它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说,这个三角形必须是在一个绝对的平面内。但是,如果不在一个平面内,就像这位同学所提到的,如果我们探讨的是一个像地球一个的球面,那么,这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迟疑地)大于180度。 师:别奇怪,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光有大于180度的,还有—— 生:小于180度的? 师:对!其实呀,我们小学阶段探讨的平面几何方面的知识,都是在“欧氏几何”的范围内,而在“非欧几何”的研究范围内,三角形的内角和就不是180度。当然,更多相关的知识,同学们等到了中学,甚至大学,会慢慢学到的。 尽管教师只是点到为止,但课堂上这轻轻的一“甩”,留给学生的何止是惊讶、兴奋,或者憧憬?坦率地讲,关于非欧几何方面的知识,我也曾经关注过。关于“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文章,我也有所涉猎。但让我没有想到的,这位教师竟然在如此不经意间,让“非欧几何”这一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抽象的内容,却如此直观、形象地走进了小学课堂,走进了孩子们的数学世界。 尽管,我们可以找到无数个理由和这位教师去磋商,比如“和一个四年级孩子去探讨球面几何、非欧几何是否为过”,比如“才建立起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会不会被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大于或小于180度这一新的结论所干扰、影响?”等等,然而,看着下课后的孩子们依然围绕在老师身旁,和他饶有兴致地交流着对非欧几何的“看法”,望着学生们写满脸上的兴奋与遐想,我知道,一切的顾虑都是不必要的,也是幼稚的。课堂是什么?它不应该只是数学知识的授受之所,也不仅仅是数学方法与经验的交流之地。好的课堂应该是一扇窗户,打开这扇窗,孩子们可以洞察这门学科的更多奥秘,获得对这门学科更多的憧憬与向往。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老师的这随意的一“甩”,岂非神来之笔? 下课后,我决定和执教老师好好聊聊这一片段。尤其是,备课时,他究竟为何会有此出人意料的设计,其意图在哪儿,又有怎样的顾虑等。然而,“访谈”的结果再次出乎我的意料—— “纯粹让学生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抽象地判定这一问题,并不利于学生几何直觉与空间想像力的培养。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才临时决定通过画一画,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的。至于怎么想到要和学生去探讨非欧几何方面的问题,说实话,我备课时并没有想到。或许是学生‘就是画到天边,它们也不会合在一起的’的话激发了我的灵感吧,那一刻,我想,反正都已到这儿了,何不索性跟他们聊聊非欧几何吧。没想到的是,学生居然挺感兴趣,课后还缠着要我再给他们讲一讲。呵呵……” 原来如此!在慨叹于他神来之笔的同时,我不得不再一次重申自己的观点:好课,决然不是教师“为了如此而如此”的刻意雕琢,而是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思想和内涵的自由流淌。只是,这种流淌看似随意,实则源自教师坚实的教学内力与专业素养。而这些,才是好课真正的源头活水! 【讨论】 要不是教师的教学素养过硬,能想想大学里面才学习的非欧几何在小学四年级就被教师和学生演绎的恰到好处吗?在这里,临时决定通过画一画,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需要教师有灵活处理教学生成、机智应对教学突发事件的智慧;利用含有两个直角的图形,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到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需要教师有灵活处理教材、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备课时并没有想到,却因为学生的随口一语激发灵感,索性跟他们聊聊非欧几何,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正是有了过硬的教学素养做支撑,面对教学中远超课本之外的问题,教师仍然能够游刃有余。正因为如此,作者由衷发出“看似随意,实则源自教师坚实的教学内力与专业素养”的感叹。 做一做: 将另一个“我”放在自己面前,拿出一个本儿来,打开其中一页,在中间画一条线,在线的左边罗列出自己已经具备的教学素养,在线的右边罗列出自己还缺失哪些教学素养。 三 发现缺失的教学素养 认真阅读以下的课堂教学现象,思考以下问题: 1.从以上课堂现象,你发现了这些教师缺失了哪些教学素养? 2.你认为教师的这些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 3.这些行为应该如何改变? 案例5-4 课堂教学现象一瞥 镜头一:一篇妇孺皆知的课文《狐狸和乌鸦》,由于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得很出色。下课前十分钟,老师带着启发的语气问学生:“狐狸想吃乌鸦嘴里叼着的一块肉,它就故意用好听的话来奉承乌鸦,结果乌鸦一高兴,把嘴一张,‘哇’的一声,肉就掉下来了。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狐狸吃到乌鸦嘴里的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一两分钟后,同学们纷纷发言。 同学甲:“狐狸借一把锯子来,把乌鸦落脚的树锯断,让乌鸦掉下来……” 教师评:“很有意思!但乌鸦会飞走,结果狐狸还是不能得到肉!” 学生乙:“狐狸借一把枪来,一枪把乌鸦射下来。” 教师评:“很有创意!竟然想到用先进的武器。这样,狐狸不光可以吃乌鸦嘴里的肉,还有乌鸦的肉吃了。” 学生丙:“狐狸弄一个打火机来,把树点着,把乌鸦烧死在树上,肉就掉下来了。”教师评:“用火攻,好计策!这次乌鸦不把肉吐掉都不行了。” 镜头二: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课堂引入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角字。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角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三角板的角,有的说墙角,还有的说牛角、羊角。老师点评道:“同学们说得真有意思!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指着黑板上的字)。”学生们小声议论:今天可能是学元角分的角。不对,可能学藏羚羊的角。 镜头三: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内容是牛津英语3A Unit 11关于自我介绍的语言项目。在完成了 “I’m…/ I’m from … /My …is/are…”等句型的学习之后,这位教师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选聘学校广播站英语栏目主持人。要求参加面试的同学能够流利的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兴趣盎然。第一位自告奋勇的小选手憋足了劲,一边做手势,一边绘声绘色地介绍起来:“I’m Chinese boy , I’m from ——”。“stop” 小选手刚起劲,就被教师打断。“A Chinese boy”教师认真的纠正。小选手停止了手势,继续介绍:“I’m ten and I’m tall ”(小选手不慎将ten读成了/ t∂ n /。教师再次示意选手停下,转身在黑板上板书ten 并用红粉笔在字母e下划线并标出音标/ e /, 郑重的讲解发音,帮小选手纠正读音。再一次,小选手战战兢兢的坚持着:“My hair is short .My eye are small。” “怎么回事,说过多少次了,复数名词后面要加s,怎么就记不住呢?”教师不耐烦的呵斥。这位小选手低下了头,一脸的羞愧。其他的学生也早已悄悄地放下了高举的手,课堂上一片寂静。 镜头四:一位思品老师在上《劝阻违规行为》一课,设计了小品:一个小学生在路上乱丢香蕉皮,一个老人不小心踏在香蕉皮上跌倒了,另外一个学生劝阻了那个违规的学生,让他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违规行为的错误。可是出现的场面是是丢香蕉皮的学生嘻嘻哈哈,摔倒的老人没有任何痛苦状,劝阻的学生也是扭扭捏捏不知说什么好。“观众们”哈哈大笑,老师也站在一旁笑…… 镜头五:一位教师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为了活跃气氛,问学生:“你们最崇拜谁?”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有的说崇拜影星赵薇,有的说崇拜棋圣聂卫平……学生交流结束后,老师反问学生:“你们猜,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学生们异口同声说:“老师崇拜董存瑞。”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在多媒体教室坐着的近百名听课教师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做一做: 1.和同伴讨论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有哪些行为反映出教师缺失的教学素养? 2.反思自己的课堂有哪些不恰当的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措施。 (一)不可缺失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重大冲击,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教师进入到职业专业化的新时期,我们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完善自身的教学素养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可是从实践层面看却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自以为在创新、在实践,但事实是不是还在重复那些沿袭的理论思想和教学行为呢?各种流行的理论、方法、概念满天飞,课堂面目为什么似曾相识,甚至千篇一律?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为什么对学生刁钻的问题不知所措,对突变的课堂束手无策?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说了很多年,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创造和灵性依旧得不到释放? 这些日益复杂的问题和我们的教学素养有关吗?我们到底缺失了哪些教学素养?我想,还是到教学实践中去寻找吧。我们只有走进平时的教学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去关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去反思追问我们的教学行为,才能发现我们的哪些教学素养是万万不可缺失的;由此,一点一点,在长期的实践、感悟、思考中,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底蕴,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教学艺术也就逐渐养成了品格和高度,我们的教学素养就随之提升。 我们一起来阅读下面的案例,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教师行为造成怎样的教育偏差?哪些教学修养是我们万万不可缺失的。虽然我们不敢说“窥一斑以见全貌”,但是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教师的教学素养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案例5-5 不久前,在一所学校里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学生,无论怎么也弄不懂,植物是怎样吸收营养、怎样呼吸的,怎样从幼芽里发育出叶子,怎样从花里结出果子的。生物教师经常提问他和刺激他:“难道你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弄不明白吗?你究竟能干点什么呢?”在这个男孩子的心里,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最基本的知识对他来说也变得复杂了,因为缺乏自信心像一堵墙一样挡住了他通向认识的道路。有一次上课时,生物教师说:“再过几天,幼芽就要长出来了,我们全班都到长着栗树的林荫道去观察。在那里,要是阿辽沙还说不出别人都明白的东西,那时候事情就毫无希望了。” 生物教师很喜欢自己栽种的东西,他从种子培育出栗树的幼苗,再把这些小栗树排成一条林荫道。当全班学生来到栗树林荫道的时候,教师惊呆了:树上的幼芽全被剥掉了……学生们也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而在阿辽沙的眼光里,一刹那之间露出幸灾乐祸的火花。 这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是内心的痛苦、屈辱,精神力量的突然燃烧和爆发。他认为老师的话里有恶意,以怨抱怨,用这种奇怪、荒唐、毫无意义的事来表示抗议。 我们要记住,每个儿童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的人。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我们老师万万不可缺失对儿童的爱护和尊重,在心里要像儿童对待我们一样,把无限的信任和尊重同样给予他们。我们的微笑、我们的赞许、我们殷切的话语、我们关注的眼神,无不对学生传递着一种无声的信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们和书本一样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让我们奏响蕴含爱心,富有人情的美妙的和谐教育之曲! 做一做: 1.同伴讨论:如果你是这位生物老师,会怎么对待这位儿童? 2.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和最不喜欢的教师的主要特点。 (二)不可缺失对教材的挖掘能力 案例5-6 接连听了两节数学课,讲的都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节“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这部分内容挺少,只有两个问题,是最简单的方程题,如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像
本文档为【1、教师形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616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6KB
软件:Word
页数:43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2-01
浏览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