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

论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

举报
开通vip

论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 2001 年第 6 期 外 国 语 总第 136 期 No.6, November 2001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36 57 文章编号:1004-5139(2001)06-0057-08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论翻译中语篇解构与 重构的思维模式...

论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
2001 年第 6 期 外 国 语 总第 136 期 No.6, November 2001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36 57 文章编号:1004-5139(2001)06-0057-08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论翻译中语篇解构与 重构的思维模式* 王 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摘 要:本文应用 van Dijk 的话语宏观结构理论和 Rádo的翻译逻辑素思想建立了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 的思维模式。该模式的基本思想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逐步在大脑中形成原作的宏观结构并且识别出被称 之为逻辑素的原作的各种语言与非语言的特征和译文要求的特点,然后在宏观结构的指导下,以逻辑素为 思考单位,将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转换为译文。该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话语宏观结构;逻辑素;语篇解构;语篇重构 On the Thinking Model of Discours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ranslation Wang Ju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ets up a thinking model of discourse deconstruction and discourse reconstruction for translation by combining van Dijk’s discourse macrostructure theory and the concept of logeme in translation put forward by Rádo.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e translator gradually establishes the macrostructure of the SL text and identifies various kinds of lingual and non-lingual features of the SL text and the expected features of the TL text named logeme in his or her brai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n guided by the macrostructure obtained from the SL text, the translator will produce the TL text with logeme as his or her thinking unit in translating. This model is expected to be valuable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Key words: Discourse Macrostructure; logeme; discourse deconstruction; discourse reconstruction 一、关于翻译过程的研究 近年来,海内外学者意识到目前翻译理论 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弊端(Gutt, 2000), 提倡从整体上、宏观上将翻译理论研究系统化 (郭建中 2000:序 3),从而加速翻译学科的 建设。要从整体上、宏观上研究翻译就不能忽 视对翻译过程(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时双语转换 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许多 年来我们对双语转换的结果(译文)的研究投 58 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对双语转换这一行为的复 杂过程研究得不够深入,难怪有些学者抱怨忽 视翻译过程的研究是造成译论研究不够健全 的一个重要原因(吴义诚,1997:2)。 虽然“翻译从一语言转换成另一语言的心 理机制至今还是个谜”(郭建中,2000:66), 但是国内外有些学者对该课题还是做过一些 有意义的探索,英国学者 Roger T. Bell和德国 学者Wolfgang Lörscher就是他们中的两位。 英国学者 Roger T. Bell在 90年代初对该 课题做过研究。在他所建立的翻译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图中, 他指出在翻译的解码过程中译者要通过句法、 词汇、语义、语用等分析来获得原文的语义 (semantic representation)和文体(style)等内 容,然后在翻译的构码过程中再经过语用、语 义、词汇、句法等合成来生成译文(Bell,1991: 59)。该模式的优点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 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描述翻译的思维过程,但缺 点是图型复杂、缺少可操作性,没有很好的实 用价值。孙艺风博士认为 Bell讲的翻译的第二 个步骤就是把原文的语义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合成为译入语 文本,但是他没有讲清楚合成的具体步骤(孙 艺风,2000:61)。笔者认为虽然 Bell 试图从 认知思维的视角描述翻译的过程,但是由于他 主要依赖语言学理论,所以他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翻译流程 图并没有动态地描述双语转换时译者的思维 过程。Malmkjaer 指出建立在语言学理论基础 上的翻译理论往往不能明确描述翻译的本质, 因为它们没有涉及两种语言之间转换时发生 的现象,即翻译时的思维过程(蒋素华,1998: 55)。 德国学者Wolfgang Lörscher在 90年代初 采用心理语言学的方法对翻译过程进行了研 究。他通过“有声思维”的方法收集翻译过程 中思维活动的数据,发现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往 往按步骤解决。一般来说,受试者不可能找到 最合适的译语。他们会在记忆里搜寻,激活记 忆里的信息网,产生临时答案,然后试图优化 已有译语(蒋素华,1998:55-57)。 每当谈到翻译过程的研究时,很多学者都 主张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剖析双语转换时的 心理机制,前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 夫还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头脑中进行的神经生 理过程应当成为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和生理 学的研究对象(吴义诚,1997:3)。其实,只 靠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也是无法解开双语转换 心理机制这个谜的。Wolfgang Lörscher的研究 成果只能说明翻译时译者首先根据背景知识 获得原文的语义内容,然后又在原文语义内容 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生成译文,但是 它无法解释和描述翻译时译者对原文信息进 行删除、增补、重写时的思维策略。 要想真实描述翻译的思维过程,我们必须 对翻译活动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传统翻 译理论对“直译”、“意译”的讨论意味着人们 习惯上将翻译视为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 一味地坚持用心理语言学的方法研究翻译过 程的学者也把翻译看作是一项单纯的语言转 换活动。其实,翻译不仅仅是一项语言转换活 动,它还是一项社会活动。德国功能派学者威 密尔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 的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Nord,1997:11)。 如果承认翻译是一项“目的性”的行为活 动,那么我们在描述翻译的语篇解构与重构过 程时必须要描述译者翻译时做出取舍选择的 思维策略。Schäffner指出特定社会或历史时期 盛行的翻译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也会影响和决定译者对翻译 策略的选择(Schäffner, 1999: 6),因此Wolfgang Lörscher 仅仅通过有声思维来研究翻译过程也 存在着弊端,完全依赖心理语言学的方法不能 描述翻译的思维过程。 西方著名哲学家 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 “应该把翻译看作部分语言、部分非语言的心 理规则的应用”(郭建中,2000:117)。笔者拟 根据他的哲学思想用 van Dijk 和 Rádo 的学 术观点建立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 式。该模式可以弥补 Bell和Wolfgang Lörscher 59 关于翻译过程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在提出该 模式之前,我们先分别介绍一下 van Dijk提出 的话语宏观结构理论和 Rádo 提出的关于翻译 是一项逻辑活动的学术思想。 二、基础理论 2.1 van Dijk 的话语宏观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 van Dijk, T. A.是荷兰著名语篇学家,在他 与 Kintsch Walter 合 著 的 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一书中,他提出了话 语宏观结构理论。该理论的创建宗旨是帮助读 者找到话语(语篇)的理论对策,提高阅读水 平。van Dijk 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通 过一些删除、概括、缩写等宏观规则,逐步将 一个语篇缩减成为一个由低层到高层如本文 后面所提供的模式中所示的宏观结构图。该图 中每一层宏观结构都如同原文一样,完整、连 贯地再现了语篇的基本内容。每一层相对高的 宏观结构都是对每一层相对低的宏观结构的 进一步概括、总结。图中 P(proposition)表示 句子所表达的基本命题,M(macroproposition) 表示从句子群中所得到的宏观命题。在构筑宏 观结构的过程中读者一方面不断删除、概括低 层的基本句意,一方面又在高 层重新组织,布局全文。因此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在大 脑中获得语篇从微观到宏观 紧密衔接的整体语义结构。 ( van Dijk, 1983: 52-53; 189-196) 2.2 Rádo的逻辑素思想 Rádo 在“Outline of a Systematic Translatology”一 文中明确指出翻译研究不应 该仅仅局限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因为翻译既 包括对语法、语义、文体的研究,又包括对翻 译操作过程的研究。他主张翻译不应该被看作 一项单纯的语言活动,而应该被看作是一项逻 辑活动,一项译者对原文进行判断、选择的逻 辑活动。翻译的单位(翻译的思考单位)是逻 辑素(logeme)。所谓逻辑素,就是指译者对原 文特征的识别,这些逻辑素可以小到音素 (phoneme)、义素(morpheme),大到作品的 题材、人物的个性等。逻辑素可以分为语言和 非语言逻辑素(lingual logeme vs. non-lingual logeme)。 在双语转换时,译者应该用 logeme 进行 思考,设法将原作中的 logeme在译作中再现。 通常,译者不可能将原作中所有的 logeme都在 译文中表达出来,他应该根据其重要性进行排 列和取舍,必要时对那些无法在译文中表达的 logeme应采取补偿的方法将其在译文中再现。 Rádo深有感触地说:“学者可以将一个语篇分 析为音素、义素、语言单位或其它语言成份来 进行讨论,这是他的任务。可是对于译者来讲, 语篇则以整体而存在,他的任务是摆脱对细节 的纠缠而对全文进行综合思考”(Rádo,1979)。 三、翻译中语篇解构与语篇重构的思维模式 3.1 模式 根据 van Dijk创建的话语宏观结构理论和 Rádo 提出的翻译的逻辑素思想以及相关的其 它理论和翻译过程中涉及的种种因素,笔者提 出了以上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 图。 图中用线条表示的原文的话语宏观结构 采用 van Dijk书中的图形表示法,(van Dijk, 60 1983:191)图中的圆点是笔者用图形对 Rádo 逻辑素思想的表达。圆点不仅表示 Rádo 所讲 的从原文中获得的逻辑素(包括语言与非语言 逻辑素),还表示译者根据译文要求和特点决 定的译文逻辑素(包括语言与非语言逻辑素)。 以译文为中心的逻辑素思想是笔者根据德国 功能派学者威密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的观 点对 Rádo 逻辑素思想的补充与发展。图中译 者栏目中的内容指影响译者构建话语宏观结 构和选择逻辑素的因素。 3.2 用 van Dijk 和 Rádo的理论构建翻译思维 模式的必要性 3.2.1 用 van Dijk 的理论构建翻译思维模式 的必要性 人们把翻译过程简单描述为:原文→原文 的思想→译文(劳陇,1996)。有的外国学者 将翻译比作拆了房子然后再用原材料把它盖 起来,打破了花瓶再用碎片粘起来(郭建中, 2000:28,185)。我国学者丰子恺说“翻译如 同把原文嚼碎了,吞下去,消化了,然后再吐 出来”(陈福康,1996:353)。总之,这些比 喻都强调了翻译过程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特 征。Bell的翻译流程图也通过分析和综合两个 步骤描述了翻译的解码与重构码的基本特征。 在一个描述翻译过程的简单图形中他概述了 译者翻译时储存、记忆信息的过程。他指出语 篇的解构与重构分两个步骤:一,通过分析原 文的语言形式获得它的语义表现(Semantic Representation);二,通过综合将语义表现转 换成译入语的文字表现形式。(Bell,1991:21) Wolfgang Lörscher所说的“临时答案”实际上 就是译者用口述的方法说出了大脑中储存的 译入语的“语义表现”,译者对“临时答案” 的优化过程也就是译者根据原文“语义表现” 生成译文的过程。由此可见要想构建翻译中语 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必须首先找到一种 方法来描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获得原文 的“语义表现”然后又根据它生成译文。 通过多年的研究,笔者发现将 van Dijk的 话语宏观结构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有助于描 述语义意义上的语篇解构与语篇重构。翻译时 译者如果采用 van Dijk讲的一系列话语宏观规 则对原文逐层地进行删除和概括,他就会迅 速、准确地在大脑中获得原文不同层面的语义 表现。宏观结构图中的最底层由从语篇句子层 中获得的基本命题(proposition)组成,阅读 时读者通常在大脑中潜意识地删除、概括原文 的内容从而获得语篇句子层的基本命题。著名 翻译家杨绛在总结她的翻译经验时说她采用 了先概括、缩减基本句意,然后再润色加工生 成译文的方法进行翻译(孔庆茂,1997)。 实际上在读和听的过程中,人们对所接受 信息的删除和概括就是他们储存、记忆信息的 过程,Ericsson & Simon 认为人类认知本身就 是信息加工,而信息加工过程可以看成是受到 注意的信息或想法构成的认知状态流程(吴一 安,2001:128),因此每层宏观结构都可以被 看作是受到注意的信息或想法构成的认知状 态流程,每一层都是原文的语义表现。通过实 验研究 van Dijk自己也发现,读者在大脑中构 筑宏观结构的过程正好反映了他们理解、分 析、缩减、储存信息的过程,他指出平时阅读 时看到的字、词、句只能在大脑中短期记忆, 而人们大脑中储存的长期记忆则是类似于经 过删除、概括、缩减的宏观结构(王军,1999: 128)。与 Ericsson & Simon 的观点相比,van Dijk还指出大脑认知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多次 加工,也就是说当读者从语篇句子中获得基本 命题后,还可以继续对句子的基本命题进行缩 减、概括、获得语篇的第一层宏观结构,然后 以同样的方法读者还可以获得语篇更高层的 宏观结构(van Dijk,1983:191)。 话语宏观结构理论不仅对语篇理解提供 对策,而且对语篇生成也能起指导作用。van Dijk指出“宏观结构对语篇的生成也能起一种 组织引导的作用,通过反宏观规则(antimacro rules)可以由话语宏观结构获得语篇(Wang Jun,1991:15-16)。所谓的反宏观规则就是指 61 扩充、增补信息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逐层增 补信息我们可以由高层宏观结构扩展为低层 宏观结构直至退回到原文,当然这种对语篇的 删除和扩展主要指从语义上,因为话语宏观结 构仅仅是语篇的语义结构,也就是语篇不同层 面的语义表现。van Dijk之所以强调宏观结构 对语篇生成起一种宏观控制和引导的作用,是 因为语篇的宏观结构与语篇作者写作时的创 作思路非常相似。通常人们视阅读为写作的逆 向思维活动,而 van Dijk的话语宏观结构理论 又描述了读者阅读时如何获取、接受和储存语 篇信息的过程,实际上读者构筑话语宏观结构 的过程也就是他获取语篇作者创作思路的过 程。当然在语篇没有生成之前,作者头脑中的 写作思路不可能象宏观结构这么清晰、完整。 但是宏观结构与创作思路的一个共同点就是 它们都反映语篇局部、整体语义衔接的基本特 征。因此它们才能对语篇的产生起宏观控制和 引导的作用。语篇高层的宏观结构类似于作者 写作前对语篇的整体布局,语篇低层的宏观结 构则类似于作者写作时生成语篇的具体思路。 写作时作者就是根据大脑中类似于宏观结构 这样的创作思路而产生语篇的。 在翻译表达阶段,如果译者头脑中有了原 文的宏观结构,将有益于他摆脱原语文字结构 和原语思维的影响,通顺流畅地用译入语撰写 译文。因为宏观结构在译者脑海中清晰、突出 地再现了原文局部与整体的语义衔接关系,它 可以指导译文语篇的生成。相反,在翻译的表 达阶段如果译者头脑中没有原作的宏观结构, 他往往会受原语的束缚,倾向于字词对译,结 果译文呈现逻辑混乱、文字晦涩的现象。初学 者的译文常常出现这种问题。 因为 van Dijk的话语宏观结构理论从语义 上精辟地论述了语篇理解与生成的对策与策 略,所以我们可以将它应用于翻译中语篇解构 与重构思维模式的构建。 3.2.2 用 Rádo 的逻辑素思想构建翻译思维 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翻译理论研究多方位、深层 次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翻译这项 跨文化交际活动所涉及的诸多因素。习惯上翻 译,尤其是文学翻译被视为一项模仿活动(孙 艺风,2000:65)。翻译解码时译者不仅要获 取原著的语义信息,还须把握附带的相关因 素,例如,原文的语言形式、语音特征、修辞 特点、文体风格等形式内容。通常翻译时译者 会在译文中尽量模仿、复制原文的语言形式特 征,可是有时我们也会发现有些译作并没有模 仿、复制原文的语言形式特征。例如,萧乾、 文洁若翻译《尤利西斯》时考虑到中国读者的 接受情况,他们故意将原文晦涩难懂的语言译 成了通俗易懂的中文(张美芳,2001)。总之, 由于两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双语语 言符号系统的差异,翻译时译者经常会删除、 增补信息,并做文字的变更。 由此可见,翻译活动绝不是一项字、词对 等的纯语言转换活动,翻译过程也不仅仅是对 原作模仿、复制的过程。在构建语篇解构与重 构的思维模式时我们如何才能既承认翻译的 模仿特征又表明翻译并非完全是模仿活动 呢?要想描述在语篇的解构过程中译者如何 获取原文的非语义内容,在语篇的重构过程中 译者又怎样生成译文,我们很有必要讨论一下 翻译的单位。 许多年来人们习惯上将“字”、“词”、 “句”乃至近年来提出的“篇章”视为翻译的 单位,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看法有碍于我们研 究翻译的思维过程。它往往会使初学者误认为 翻译是一项以原语为中心的双语转换活动。事 实上,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字”、“词”、 “句”、“篇章”应该被称为翻译时译者的操作 单位而不是翻译时译者的思考单位。所谓翻译 的操作单位笔者认为它应该指译者阅读原文 和生成译文时所使用的语言单位,而翻译的思 考单位则指的是译者进行双语转换时使用的 单位。如果翻译的单位指译者进行双语转换时 使用的思考单位,我们就很容易向初学者描述 62 翻译过程中译者走过的心理路程。如果翻译的 单位指翻译时译者使用的操作单位——“字”、 “词”、“句”、“篇章”,我们对翻译过程的描 述则只能停留在永无休止的“直译”与“意译” 之争的陷阱之中。 我们之所以不能称翻译的单位为“字”、 “词”、“句”、“篇章”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实际上对翻译 性质的评定将直接影响我们对翻译单位的确 认。近年来世界翻译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就是 人们越来越敢于公开承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 发挥的主观作用并注重以译文为中心的研究 (Theo Hermans,1995)(王宏志,1999)。事 实上,今天世界翻译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已证 明了 Rádo 许多年前对翻译性质的评定是正确 的。既然翻译是一项逻辑活动,翻译的单位就 应该是逻辑素而不是“字”、“词”、“句”。虽 然 Rádo 在他的论文中没有将翻译中的各种逻 辑素一一列出(事实上任何人都不能做到), 但是他所提出的逻辑素的概念为翻译的思考 单位找到了一种数学表达式。将 van Dijk 和 Rádo的学术思想相结合,我们就可以向初学者 直观、清晰地展示双语转换时译者的心理机制 和思考策略。 近年来有些翻译工作者主张用信息论和 符号学的理论研究翻译,他们认为翻译时译者 要从原文中获取多元信息(王斌,2000)。用 逻辑素做翻译的单位可以帮助我们描述译者 储存记忆原文多元信息的思维方法,与 van Dijk的话语宏观结构一样,逻辑素也为我们提 供了一种语篇解码、构码的方式,两者不同的 是前者描述语义信息的接收与处理,后者描述 文体、文化等各种综合信息的接收与处理。另 外,Rádo所讲的对原文语言逻辑素的筛选和补 偿以及根据非语言逻辑素决定译文信息的删 除与增补等翻译方法都以动态思维的方式描 述了语篇重构的思维特征,因此将 Rádo 提出 的翻译的逻辑素思想应用于语篇解构与重构 的翻译思维模式的构建必然会有益于初学者 了解翻译的真实过程。 四、模式的运作 4.1 语篇的解构 根据本文提出的“模式”,语篇解构分为 两个步骤:一,译者通过在大脑中构筑原文的 宏观结构记住原文的语义内容。二,通过分析 原文的语言与非语言逻辑素储存、记忆原文语 言形式、语言风格、文化背景、写作时间等各 种信息。构筑宏观结构层次的多少由原文的难 度来决定。如果原文文字晦涩难懂,译者就应 该主动构筑高层宏观结构。前面我们论述了获 得原文“语义表现”即“语义内容”是语篇解 构的基本目的,可是由于双语文化背景等因素 的差异,有些初学者或者有经验的译者的作品 偶尔都会有误译。翻译时,如果译者有意识地 在大脑中构筑原文高层的宏观结构,则可以避 免许多误译。因为如果在阅读中出现误解,高 层宏观结构会显得非常不衔接,因篇幅的关系 我们在此就不举例了,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参见 “论戴伊克话语宏观结构理论在翻译中的应 用”(王军,2001)。相反,如果原文文字浅显 流畅,译者只需构建低层宏观结构。 原文的逻辑素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种。语 言逻辑素指原文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语言特 征,例如:原文善于使用四字格就可以看作是 原文的语言逻辑素。语言逻辑素通常分为语音 逻辑素、词汇逻辑素、句子逻辑素、语篇逻辑 素。刘宓庆教授在分析文体结构时,将文体特 征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种形式符号 (刘宓庆,1999:221-231)。他讲的形式标记 与本模式中提到的语言逻辑素非常相似。他说 海明威的小说 The killers的结尾具有典型的海 明威风格,最明显的风格标记是大量使用直接 引语,句子简短,用词简单(刘宓庆,1999: 226)。我们可以把刘宓庆教授提到的这些原文 的风格标记看作是原文的语言逻辑素。 原文的非语言逻辑素指原文的整体风貌、 独特个性、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态度、作品 63 的写作时间、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刘宓庆教授所 讲的作品的情思格调、内在素质、作者的精神 气质等原文的非形式标记符号(刘宓庆,1999: 231-233)。在语篇的解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记 住原文的语义内容,而且还要记住原文语言和 非语言的各种特征。 4.2 语篇的重构 语篇重构的方法是译者在原文宏观结构 的指导下,以逻辑素为双语转换的思考单位, 参考原文生成译文。因为在具体分析、传译和 重构信息时,译者常需以传译为中心环节,在 分析与重构信息这两个步骤间进行摆动,根据 重新组织信息的需要来进一步分析原语信息。 因此,翻译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双向的和可逆的 活动(张泽乾,1988)。 Rádo 之所以称翻译的单位为逻辑素是因 为他认为翻译是一项逻辑活动,翻译时译者并 非将从原文中识别出的所有逻辑素都转换成 译入语,而是根据它们的重要性做出取舍的决 定。例如翻译诗歌、幽默作品时,有时为了达 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译者会主动保留原文的形 式特征而放弃其语义内容的翻译。既然翻译是 一项译者做出取舍决定的逻辑活动,我们这里 说的逻辑素就不仅包括前面讲到的以原文为 中心的语言和非语言逻辑素,而且还应该包括 以译入语为中心的语言和非语言逻辑素。译者 根据翻译的目的、译入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因素决定译入语的逻辑素,然后再在原文和译 文的逻辑素之间做出取舍的决定。例如前面提 到的《尤利西斯》的翻译就是一个在原文语言 逻辑素和译文语言逻辑素之间做取舍的例子。 译入语的非语言逻辑素也会影响译文。专 门从事译介学研究的谢天振教授用伽达默尔 关于翻译的历史性观点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 政治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他指出 50 年代我国 出版的《红与黑》的中文译本中就出现了诸如 “社会的蟊贼”、“卑鄙的荣耀”、“杀人不眨 眼的刽子手”之类具有强烈批评色彩的字眼, 可是同一段原文,在八九十年代出版的《红与 黑》的中文译本中就找不到这些具有强烈批评 色彩的字眼了。谢天振教授认为,造成两个译 本差异的原因除了译者对原文理解的主观性 之外,就是中国五六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不同 的政治气候。(谢天振,2000:79)我们可以 将翻译作品时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时间、 译者的翻译目的等因素都视为译文的非语言 逻辑素,它们对译者选词造句、删除增补信息 都有直接的影响。 由于翻译是一项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 架设交际桥梁的活动,在翻译的语篇解构和重 构过程中,译者都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作 用。翻译时,译者的双语文化背景知识、专业 知识、双语语言能力、翻译目的、审美观点等 因素对语篇的解构与重构都会产生影响,为了 节省篇幅我们就不举例示范了。 五.意义 早在十多年前,我国翻译界有识之士董史 良先生就指出“翻译的内在规律仍在于人脑的 思维,深入研究翻译中的思维活动将是译学研 究的突破口”(吴义诚,1997:2)。本文所讨 论的“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之 所以能较真实地描述翻译工作者进行双语转 换时的心理过程,是因为无论是 van Dijk 的话 语宏观结构理论还是 Rádo 的翻译逻辑素思想 都从大脑思维的视角描述了翻译中解码与编 码的信息储存与记忆的过程。它不仅揭示了翻 译过程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基本特征,还提供 了语篇解构与重构的具体操作方法。与 Bell (1991)等其他学者提出的翻译过程的思维模 式相比,本模式具有简洁、清晰、可操作性强 等特征。毫无疑问,这一对翻译过程全新的诠 释将有利于我们今后科学、系统地研究翻译理 论,重新思考翻译的本质和标准,澄清翻译理 论界现存的一些模糊观念,加快和推动翻译学 科的建设。 可以预见,它在翻译教学尤其是对翻译新 手的培养中将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传统翻译 64 教学侧重翻译技巧的传授,忽视了翻译过程的 讲解,结果使人们产生了翻译理论无法指导翻 译实践的错误认识。在翻译教学中,如果应用 本文提供的翻译思维模式向初学者讲解翻译 的思考筞略和操作步骤,就可能让他们较快地 领悟到翻译的本质并灵活应用老师在课堂上 讲授的各种翻译变通技巧。除了用于翻译教 学,本研究还可以用于翻译评估、翻译测试、 翻译教材的编写,它将有助于改变目前翻译界 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相脱离的状况。 参考文献: [1] 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New York: Longman, 1991. [2] 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Manchester & London: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 [3] Hermans, Theo. Translation as institution [A]. Mary, Snell-Hornby. Translation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3-19. [4]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5] Rádo, György Outline of a Systematic Translatology [J]. Babel, 1979. [6] Schäffner, Christina. The concept of norm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 Schäffner, Christina. Translation and Norms [C]. Philadelphia PA.USA: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9. [7] van Dijk, T.A & Kintsch. Walter. 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New York, 1983. [8] Wang Jun. On the Application of Van Dijk’s Macrostructure Theory to Translation [D]. 1991. 14-16. [9]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53. [10] 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 武汉: 湖北教 育出版社, 2000. [11] 蒋素华. 关于翻译过程的研究[J]. 外语教学与 研究, 1998, (3). [12] 孔庆茂. 钱钟书与杨绛[M]. 海口: 海南国际新 闻出版中心, 1997. 278. [13] 劳陇. 丢掉幻想 联系实际 — —揭破“翻译(科) 学”的谜梦[J]. 中国翻译, 1996, (2): 38。 [14] 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 1999. [15] 孙艺风. 文学翻译的过程[A]. 翻译的理论建构 与文化透视[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5. [16] 王斌. 从信息论和符号学看翻译对等[J]. 上海 科技翻译, 2000, (2): 5. [17] 王宏志. 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 究[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1999. [18] 王军. 论戴伊克话语宏观结构理论在翻译中的 应用[A]. 吴友富. 外语与文化研究[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62-572. [19] 吴一安. 题型与听力测试的有效性[J]. 外语教 学与研究, 2001, (2): 134. [20] 吴义诚.翻译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中国翻译, 1997, (2). [15] 谢天振. 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 与翻译研究[A].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 [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9. [21] 张美芳. 意图与语篇制作策略[J]. 外国语, 2001, (2): 38. [22] 张泽乾. 翻译过程的理性探索[J]. 外语研究, 1988, (4): 20. *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冯庆华教授与罗进德先生的 指导和帮助,谨此致谢。 收稿日期:2001-02-16 作者简介:王军(1956-),女,讲师,上海外国语 大学 99 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的思 维过程,翻译教学,文学翻译评论。
本文档为【论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073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1-29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