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备考_语文新题分类汇编:科学类文章阅读

2012备考_语文新题分类汇编:科学类文章阅读

举报
开通vip

2012备考_语文新题分类汇编:科学类文章阅读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科学类文章阅读(特指全国卷、四川卷、重庆卷、湖北卷等未使用新课标教材地区的试卷)(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语文O[2011·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

2012备考_语文新题分类汇编:科学类文章阅读
2012备考 语文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部编版八上语文文学常识部编八上语文文学常识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 新题分类汇编:科学类文章阅读(特指全国卷、四川卷、重庆卷、湖北卷等未使用新课标教材地区的试卷)(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语文O[2011·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文阅读中“筛选文中信息”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没有因果关系。 【点拨】 社科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试题必出题,也是体现语文基本能力的经典试题。关于文中重要词语(即重要概念)的理解,可能是概念的理解,这种题型较为简单,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本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如这一题A选项中的“可见”(因果关系)、B选项中的“因而”(因果关系)、D选项中的“所以”(因果关系);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6.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文阅读中“筛选文中信息”的相关内容。文中相关内容是“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非常完美”不等于“十分漂亮”,而是与具体物象几乎完全吻合。 【点拨】 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考点表述为“辨析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题目的各个选项就是对文章内容的筛选。A、B两项都谈中西方艺术的区别,这是文中非常重要的信息;C项是论述“意味”这个重要概念时所举的事例,D项则是文末对“意境”这一重要概念的再认识,再验证。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分清选项涉及文章内容的层次。就此题来说,四个选项涉及文章中两个大的方面内容的理解——东西方艺术的区别、意境和意味的理解。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7.C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C项中显然不能反过来推断“杜甫是‘妙’王维是‘工’”,因为按西方艺术家的观点,王维的诗并不“逼真”。 【点拨】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这一考点是在文章内容范围内进行的,其难度并不是很大,而有一部分同学对此考点有些不知所措,这是不必要的。从做题的过程来看,A、D两个选项一般都能排除,涉及的是文章两个大的方面内容的理解——东西方艺术的区别和“意境”的理解。C选项理解比较难,又涉及的是文章细节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但回到原文相应文字对照,就能发现,所谓“工”“妙”,明显是从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的,因为按西方艺术家的观点,王维的诗并不“逼真”。 注意到相应文段的“杜甫则太逼真了”,我们就会意识到选项C明显是要我们理解“工”“妙”二字的评价在西方艺术家眼里就是谁“工”谁“妙”?很显然恰恰相反。 语文O [2011·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比例尺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语文6.O 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语文6.O D 【解析】 判断D项中的“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的正误,应与原文相比较。原文是“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说明的是建筑物在光和色彩的作用下的艺术效果。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和原文相比照阅读,找出不同点,再进行分析判断。 语文7.O 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语文7.O A 【解析】 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这些是由建筑内部的木构使然。而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则是起到装饰的作用,它们不是因内部的木构而形成的。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首先要抓住主干,注意修饰限制的部分,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 语文8.O 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语文8.O D 【解析】 A项中“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过于绝对化,其中的“都是”“一个庭院”与原文意思不符合。原文的意思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既可以是一个庭院,还可以是“或若干相连的院落”。B项中原文“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和“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是因果关系而非并列关系。C项“无一不是同一结构”表述有误,原文是“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推断,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这种题目首先要锁定答题区间,如本题是针对最后一段设题,这就要求考生将目光集中在这一段,然后注意题干的表述与文意是否相同,特别是注意不同的说法以及关键的词句。 语文9.O 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 语文9.O 【解析】 文章第二、三段谈的是“斗拱”,就是“斗拱组合法”,第四段是下面几段的总领段,谈到了几种重要的“文法”,比较清楚,联系下文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即可。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的具有过渡作用的语句,如“这是一种‘文法’”,“建筑的‘文法’还包括”等,明确文章的思路与层次,再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概括。 【答案】 梁架做法(斗拱组合法)、瓦作做法、彩画作做法(青绿点金法)、院落组织法。(答出任意3个即可) 语文O[2011·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摄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语文5.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 语文5.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B项、D项在原文(第3段、第5段)中都可找到相关信息句,无论语句的表述形式是否有变化,都与原文表述的意思一致。唯有C项中“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不妥,因为倒数第3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这表明并没有充分考虑“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语文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语文6.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错误,分号前的句子是正确的,但分号后的表述原文没有提及。B项错误,相关信息在原文第3段,“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两相对照,便知选项“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和原文“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表述是不一致的。D项错误,相关信息在原文第5段,选项少了原文中的比较性。原文是将上新世同现在进行比较。相关句子是: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 语文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几百年。 语文7. B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可在原文第2段中找到推断依据,相关句子是“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许多”表明不是全部,所以此项推断正确。B项错误,可依据第2段中的如下语句进行推断:“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从中可推出该选项错误。选项中说“分析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表述不当。C项可在原文第2段中找到推断依据,相关句子是“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D项可在原文倒数第3段和最后一段中找到推断依据。 语文O [2011·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报业和出版业展览会上,德国一份堪称“革命性”的个性化报纸——“niiu”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量身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还能像传统报纸一样投递到户。 一切很简单:订户只需在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前登录“niiu”的网站,从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公司负责处理、印刷,连夜生成一份独一无二的16页彩版日报。这无疑就像素来只供应固定套餐的食堂开始提供菜式丰富的自助餐一样令人兴奋。翌日8时许,订户就可以一边翻阅自己“主编”的报纸,一边享用早餐了。 仅仅30天,“niiu”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niiu”作为一个跨越两种媒介形态的互动产物,既可被视为纸质媒体转型的有益尝试,也可被视为网络媒体的大胆试水。“niiu”的成功说明,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可以超越竞争与对抗,做到互补共赢。 “niiu”的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n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性”发行量。这种网上发行还促使传统媒体在提升新闻品质上更下功夫,增强竞争力。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分析“niiu”订户选择文章时的偏好,辅助调整报纸的内容定位。第二,这种新的形式开拓了纸媒的潜在阅读群,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并带动了“网际”印刷。“niiu”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学生,因为他们更愿意尝试和接受新生事物,这种新形式为重构报纸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广告商而言,个性化报纸使他们有可能实现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广告投放,使广告效益最大化。“niiu”还实现了网络媒体与印刷行业之间的新合作,推动“网际”印刷技术的发展。 利用新科技、新理念,赋予读者更大权利,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既旧又新的“niiu”给了我们一个网络时代报纸生存的全新答案。 5.下列有关“niiu”报纸的表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根据读者从网上选择的不同内容编成的报纸 B.根据读者不同阅读习惯而选择不同纸张形式的报纸 C.由订户自己主编内容、网站排版和印刷的报纸 D.利用了新科技、新理念,既旧又新的报纸 5.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第二段说“由专门的公司负责处理、印刷”,C项“和”后添加“公司”才正确。此项张冠李戴。此类试题可分三步走: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出它在原文中的对应信息;比较题干和选项,看选项是否答非所问;比较选项与对应句,看意思是否完全吻合。 6.下列对“niiu”模式可能产生的效果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它让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在竞争与对抗中实现了互动、互补和共赢。 B.它让内容合作伙伴可以依据其被选择内容的数量而获取额外收入,也提高了其报纸的发行量。ks5u.com C.它让传统媒体调整了内容定位,也吸引了广告商更有针对性、更为有效的广告投放。 D.它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开拓了纸质媒体的潜在阅读群。 6.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属于定向筛选。根据原文第四段“‘n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性’发行量”,B项范围失当,在“发行量”前添加“隐性”才正确。定向筛选解答的思路是:理解题意,明确筛选方向和标准;抓住关键词,锁定信息源;仔细比对,掘隐辨伪。此类试题的命题者往往通过以下方式设置“陷阱”:无中生有、答非所问、曲解原文、偷换概念、源流颠倒、以偏概全、范围失当、混淆已然和未然(或肯定否定、特称全称、或然必然等)。 7.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niiu”让报纸从固定套餐变成了菜式丰富的自助餐,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明个性。 B.“niiu”在短短的30天时间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订阅,远超预期,说明世界报业和出版业“革命”的成功。 C.“niiu”要求合作伙伴要有内容的保障和广泛的影响力,这将使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得到改变。 D.“niiu”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大胆试水,将会逐渐获得更多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订户的喜爱。 7.D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推断题的关键是看原文中是否暗含了推断的意思。A项无中生有,“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明个性”原文找不到依据。B项以偏概全,仅凭“远超预期”就断定“世界报业和出版业‘革命’的成功”,过于绝对化了。C项,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说的是“‘niiu’的合作伙伴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而不是“将使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得到改变”。推断是根据原文提供的显性信息,进行符合原材料事理、情理的推测。推断要了解必要的逻辑推理方法,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推断要防止绝对化、随意化、曲解原文等错误。 一、2011·安徽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每小题3分)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 王爱群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无为”方能大有为。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 天道忌盈。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盈”呢?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怎样才能常虚不盈呢?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伟业须从细小做起。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事物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4月7日) 1.下列对老子的“德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有大德的人,不必去追求有德,如果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的名声。 B.理政者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有求必应,其实也积了很多德。 C.用合理的规则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这样做不是德的表现。 D.能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就是理政者德的表现。 2.老子推崇“无为而治”,对老子所说的“无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顺应规律,事半功倍。 B.“无为”就是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如果离开了法则,就会事倍功半。 C.“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控制、监督,防止乱作为。 D.“无为”就是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须理政者参与,就能产生“民自富”的效果。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些人认为,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而作者认为从老子那里,我们可以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B.老子认为天道忌盈,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这启示我们要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C.盈的关键是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 D.细小之事变成伟业,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积累。对于理政者而言,只要从小处做起,就能成就大业。 1.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词语的能力。A.原文是“不刻意去追求”,而非“不必去追求”。B.“其实是偏私”,而非“积了很多德”。C.这样做是德的表现。 2. 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无为”并不是不须理政者参与;并且“‘无为’就是引导……创造性”属于“无为而治”的启示,而不属于对老子“无为”概念的理解。 3.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理解推断的能力。B.启示应源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C.应为“常虚不盈”的关键。D.“只要……就……”应改为“只有……才……”。 二、2011·银川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每小题3分) 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 教育对休闲的双重排斥,导致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学校与休闲在起源上的同义,绝不是巧合。从本质上看,教育是人这一特殊的物种享受休闲的特有方式。动物只有嬉戏,没有教育。人类除了有儿童自在的游戏玩耍之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休闲方式,那就是教育。通过这种特殊的休闲方式,人类创造的文化得以传递并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但现在的教育通过不休闲和不教育这两种方式排斥了休闲,变得只与工作有关,而与休闲毫不相关,那这教育还是教育吗? 从自然的角度看,学校和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生活,并在顺应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的生活。换句话说,在童年阶段,儿童生活的特性,就是这一阶段的人性内涵。学校和教育首先应该顺应儿童生活的这种特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如果学校和教育排斥了休闲,儿童一进入学校和教育场域,就好像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戛然而止,这种落差是不是也太大了?如果适应不好,就会被贴上终生都可能难以揭除的标签;如果能够适应,其本性的压抑与丧失该有多大!儿童要么不适应,要么得改变本性来适应,那这种教育不是异化的吗? 尼尔·波兹曼认为:“由于局限儿童于书本学习,由于他们受制于书本学习者的心理以及学校和家长的监督,印刷向儿童关闭了日常生活的世界。”儿童一进入排斥休闲的学校,其日常生活世界的大门就被关闭了。自在的、游戏的、独立于成人的生活方式在学校里没有空间,学校排斥儿童日常生活的这些特性,而倡导刻苦的、规律的、功利的“工作化”的成年人的生活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一概地反对刻苦的、规律的、功利的生活方式,而是反对将学校生活变成这种单一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能将儿童日常生活的一些特性,比如游戏性延展到学校生活中,使其成为一种整合的、互渗的生活呢?在两种生活之间竖起一道门墙,将儿童的特性关在门外,既异化了教育,也异化了儿童。 在教育对休闲的双重排斥下,儿童在人生的初级阶段就开始了繁重的“工作”——学习,使学生变成了“工作化的儿童”。身着校服的儿童与身着工作服和职业装的成年人没什么两样,都是早出晚归,都是行色匆匆。正常的参加工作时间是成年之后,起码要到18岁之后,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儿童只要达到入学年龄,似乎就开始“上班”了。要不然我们为什么常说“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学生的天职就是把功课搞好”呢?实际上探究是人的天性,人是天生爱学习的动物,处在人生初级阶段的儿童,无时无刻不在通过游戏等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排斥休闲的教育将学习“工作化”,一个明显的后果是剥夺了学习的快乐。符合儿童探究天性的学习,在排斥休闲的教育体制中变成了类似于成年人为养家糊口不得已为之的枯燥乏味的“工作”,真是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 1.下列对“双重异化”这一概念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教育不让儿童休闲,又不对儿童进行休闲教育。 B.学校教育不顺应儿童生活的特征,将学习变为乏味的“工作”。 C.儿童在异化了的教育环境中,本性被压抑与丧失,只有通过改变本性来适应“工作化”的学习生活。 D.教育不顺应儿童特征而将学习“工作化”,儿童改变本性丧失本性来适应“工作化”的学习。 2.对“学校和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生活,并在顺应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的生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和教育首先应该顺应儿童生活自在的、游戏玩耍的天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 B.如果学校教育完全排斥了儿童原本的生活,那么这样的提升和引领必然让孩子异化。 C.排斥儿童生活的学校和教育,无论学生适应与否,都会导致教育的异化或儿童的异化。 D.学校和教育应该完全顺应儿童的生活,并且要自始至终地让他们保持爱游戏玩耍的特点。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教育是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正是通过它,人类创造的文化才得以传递并不断创新。 B.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休闲方式,它反对刻苦的、规律的、功利的成年人的生活方式。 C.排斥休闲的学校教育,其特征是先顺应儿童生活的特性,然后才是引导和提升。 D.作者认为,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就应该开始“上班”,“学生的天职就是把功课搞好”,正说明了这一点。 1.D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理解的能力。A项是教育对休闲的双重排斥;B项只是教育的异化;C项只是儿童的异化。故选D项。 2.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D项,学校和教育不是应该“完全顺应”儿童生活,也不能“自始至终地让他们保持爱游戏玩耍的特点”,而是在顺应他们爱游戏玩耍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引领。故选D项。 3.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B项,反对的是“将学校生活变成这种单一的生活方式”;C项,排斥休闲的教育是不会顺应儿童生活的特性的;D项,作者反对这种观点,注意原文中的“讽刺意味”。故选A项。
本文档为【2012备考_语文新题分类汇编:科学类文章阅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518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1-25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