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章 文化的构成

第三章 文化的构成

举报
开通vip

第三章 文化的构成null第三章 文化的构成第三章 文化的构成第一节 关于文化构成的基本观点 一、三个层面说 1、庞朴、李宗桂等认文化应分为物质层、制度层、心理层三层,其中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宗教信念、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的,介乎两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null2、张立文认为,物质层是文化的表层结构,精神层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但从整体思维的视野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汉文化、宋文化、近代文化三个层次结构。 3、曹锡仁认为,主体论、方法论、价值论是构成文化结构的三大要素,中国古...

第三章   文化的构成
null第三章 文化的构成第三章 文化的构成第一节 关于文化构成的基本观点 一、三个层面说 1、庞朴、李宗桂等认文化应分为物质层、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层、心理层三层,其中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宗教信念、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的,介乎两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null2、张立文认为,物质层是文化的表层结构,精神层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但从整体思维的视野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汉文化、宋文化、近代文化三个层次结构。 3、曹锡仁认为,主体论、方法论、价值论是构成文化结构的三大要素,中国古代文化依此三要素构成一个整体 null二、四个层面说 1、余英时认为,文化的变迁可以分成很多层,首先是物质层次,其次是制度层次,在其次是风俗习惯层次,最后是思想与价值层次。 2、冯天瑜等人认为,文化有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其中心态文化层又包括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null三、五个层面说 1、王建武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结构是由世界模式、习惯心理、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价值尺度等五个方面构成。其中,世界模式和习惯心理是通过思维方式、价值尺度、情感方式表现出来,并同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相联系。null 2、杨宪邦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化结构由如下部分构成: (1)、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2)、由前项所决定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3)、在小生产自然经济和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等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宗法等级制度,(4)、稳定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文化心理结构,(5)、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伦理道德、科学理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null第二节 文化的结构分析 一、物态文化 1、生产系统 农业、手工业、商业 2、生活系统 衣、食、住、行 3、科技成果:四大发明、地动仪、兵马俑、都江堰等null 二、制度文化 一)社会经济制度: (1)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 夏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 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 两汉时期,土地原则上归国家所有,称作 “公田”,由皇帝借给农民耕种。 曹魏时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 西晋王朝在经济上实行了占田制, 北魏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唐代以后,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国家和皇室仍保有大量土地, 明代清丈土地,绘制《鱼鳞图册》,确定土地的私有权。null(2)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赋税的主要内容 ①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null 演变 ①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 ②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null ③西晋、北魏租调制,每户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绢、帛。 ④唐朝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⑤中唐两税法,780年实行。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凋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null ⑥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⑦明朝一条鞭法,1581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null⑧清摊丁入亩,171 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的地丁银。null (3)货币制度 (4)度量衡制度 (5)岁时历法制度 A、纪年方法: 太阳历 阴阳合历 岁星纪年 太岁纪年 干支纪年 皇帝纪年 null 在中国古代历法和古代史书中,年和岁有不同的意思。 “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 “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 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阴历年,一年12或13个月,354或384日。 岁相当于今天的阳历年,一年12个月,365或366日。null①阴阳合历系统置闰法。 置闰的方法,是逐步完善的。商周时期,只知道三年一闰,到战国时就已经知道十九年七闰了。 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每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不够1个太阳年。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11天多,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 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为闰月,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 null ②岁星纪年 是从岁星(木星)的运行周期演化而来的。岁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十二年(实际是11.86年),因此古人把岁星运行的轨道黄道附近划分为十二次,又叫黄道十二宫(木星的行宫),各取一个名称。自左至右十二次的名称是:null 星纪 玄枵 诹訾 降娄 大梁 实沈 鹑首 鹑火 鹑尾 寿星 大火 析木 木星每运行一次,大约相当于地球公转一周,以这些星次的名称来纪年,就是岁星纪年。 null ③太岁纪年 由于岁星并不是按十二辰的方向运行的,人们就设想有一个假岁星在十二辰的轨道上运行,每运行一辰就是一年,这个假岁星就叫“太岁”,就叫太岁纪年。 null 十二辰 摄提格(寅) 单 阏(卯) 执 徐(辰) 大荒落(巳) 敦 牂(午) 协 恰(未) 涒 滩(申) 作 噩(酉) 淹 茂(戌) 大渊献(亥) 困 敦(子) 赤奋若(丑) 1915年3月,熊希龄(秉三)具名邀请郑孝胥书写叶小松堂庆的寿文,郑 “删去秉三伪衔,改用‘太岁在旃蒙单阏如月’” 起首语。 null ④干支纪年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交错组合,成为六十个复合符号,六十花甲或六十甲子。null ⑤皇帝纪年 “年号纪年自汉武始” 汉代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自周朝建立到汉朝初叶,帝王是没有年号的,只称某王、某帝之某年,如周宣王九年、始皇帝三十年、汉惠帝五年等。 皇帝正式启用年号,始于汉武帝刘彻,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年号重袭》null 汉武帝登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40年,开始用年号纪年,定年号为“建元”。 自后,凡新皇帝登位,依例都要启用新的年号,称之为“改元”,《陔余丛考·年号重袭》称之为“千古不易之良法”。 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null 附录: 黄帝纪年,3种纪法 1、民国元年为黄帝纪元4610年,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在1905年采用了这种纪元,纪为4603年,此说影响最广泛。 2、民国元年为黄帝纪元4623年,此说见于《黄帝魂》,影响不及前说,最早于1903年采用,早于《民报》2年。 3、民国元年为黄帝纪元4403年,此说见于《江苏》等报刊,1903年采用。null B、二十四节气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等分,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null C、民俗节气  正月初一    春节,有元日、元旦、元正等30多种称呼  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二月十五    花朝日   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 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null 二)社会政治制度(上层建筑): (1)礼制 1、礼的起源 目前,人们倾向于以多源论的观点来看待礼的起源问题。 在现代学术界,较有影响的观点有这样几种: 其一,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这是最为流行的观点,王国维、刘师培、郭沫若等皆主此说。这种观点认为,最原始最狭义的礼是祭祀的礼节,冠礼、昏礼、丧礼等皆包括在祭礼之中。祭祀作为氏族部落最重要的集体活动,培养了全体成员的集体意识,使人们明了是非善恶等道德价值和长幼尊卑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问题,因此,祭祀与伦理道德一开始就是牢不可分的(何炳棣《原礼》)null 其二,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 原始时代,人们有一系列的传统习惯,作为全体氏族成员在生产、生活的各种领域内遵守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等到阶级和国家产生后,贵族们利用其中某些习惯加以改造和发展,逐渐形成各种礼仪,作为稳定阶级秩序和加强统治的一种制度和手段。(杨宽《古史新探》)杨向奎认为,不仅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当时社会生产和交换行为,有些也变成后来的礼。null 其三,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货物交换行为。 杨向奎认为,在原始社会中,“礼尚往来”中的礼品交换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即货物交易行为。“礼尚往来”的适当笺注为:“礼是商业性质的交往,互通有无,有赠有报,有往有来。”使“礼”脱离原始朴素内容的是周公和孔子。周公在原始的待人敬天的礼以及行礼中的仪容中充实了德的内容,即以德说礼、以德概括礼、以德代礼,使“礼”首次从原始的商业交换行为中变成一种脱离实物而纳入道德伦理范畴的礼。孔子对礼作了第二次加工改造,他把仁视为最高道德准则,视为人的本质,而把礼视为人的文饰,视为引导人生走向“仁”这一理想境界的桥梁,从而赋予礼以全新的涵义。null 第四、荀子的以礼制欲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篇》第十九)null 礼乐制度的实质: 一是“贵贱有等”;二是“长幼有序”;三是“朝廷有位”;四是“男女有别”;五是“贫富轻重皆有称”(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其基本精神是别尊卑、序贵贱,在区分等级差别的前提下纳天下于一统,以使建立在宗法政治基础上的大一统王朝长治久安。 关于周礼的人文功能,具体归纳为四点: 首先是政治功能,即对于天地鬼神的崇拜和祭祀,人们更多的是注意其人世的社会政治功能,而不是信仰其神界本身。 其次是道德功能,即道德教化在礼乐文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三是节制情感的功能,礼就是一套节制情感、品行行为的规范体系。 第四是消费资源的等级分配,亦可谓之社会功能。总之,西周的礼乐文化的整体功能指向是人间秩序,而不是超世间的赐福。 整个礼乐文化贯穿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四项基本原则(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null 礼教 礼教:古代社会为了巩固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而制定的礼法条规和道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礼教的本义,《礼记·曲礼》说,为了让人们懂得“自别于禽兽”,有圣人起来,“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它们的本义,不过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null清代学者淩廷堪:“上古圣王所以治民者,后世圣贤之所以教民者,一礼字而已”,上古圣王治理民众的方针,以及后世圣贤教育民众的方法,都可以最终归纳为一个“礼”字。圣王治世的目标,是建立大同世界,圣贤教民,是要让百姓懂得礼,遵守礼。“为礼以教人”就是制定礼来教人,礼使人自觉地区别于禽兽,走向文明,而圣人的历史功绩正是在于“为礼”和“教人”。 1919年11月1日,吴虞在《新青年》第6卷第6号上发表了《吃人与礼教》一文,他说:“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把吃人和礼教这两者直接画了等号。null 一般认为,礼教由三纲五伦六纪、五常之道、三从四德、七初八刑等条目组成。 三纲: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董仲舒《白虎通义·三纲六纪》)null六纪: 从三纲出发,它进一步提出三纲之纪,即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 三纲六纪与自然法则是相通的:“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具体而言:“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伸),归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转相生也。夫妇法人,取象六合阴阳,有施化端也。”(董仲舒《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五伦:又称五常,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宗法社会的五种伦常关系。“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null 五常之道: 董仲舒之学非常重视 “五常”之道,认为“五常”是帝王执事和国家政治追求的唯一目标。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他认为五常的修饰,不仅直接决定着生民百姓的命运、国家政治的兴衰,而且还与天地鬼神以及整个宇宙世界的生命存在都有着某种必然的关联。 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随子。”(《仪礼·丧服》)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null(2)法律 (3)官制 (4)兵制 null 1、西周、春秋以前兵农合一制。寓兵于农,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 2、战国时期全民皆兵制。战国后期,秦楚皆带甲百万,而其他五国军队人数也在30-50万之间。 3、征兵制。秦朝、西汉时期的主要兵制。秦朝、西汉全国军队规模都在百万以上,而要保持这么一支大规模的军队,主要靠的就是征兵制。null 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部分实行募兵制和谪发制。 谪发制。汉自武帝初年以前,用郡国兵之时多,武帝中年以后,亦多用谪发。此其原因,乃为免得扰动平民起见。其实用罪人为兵的谪发制并不是始于西汉,秦朝二世年间,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秦朝大将章邯亦将骊山徒免刑以击之。    募兵制。以募兵制完全取代征兵制,形式上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建武六年,罢郡国都尉官。七年,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自此各郡国遂无所谓兵备了;宋朝时实行的募兵制,主要是招募流民、无赖为主,一是扩大军队规模,二是为了社会稳定。null 4、府兵制。府兵之制起于周。籍民为兵,蠲其租调,而令刺史以农隙教练。分为百府,每府以一郎将主之,而分属于24 军。当时以一柱国主二大将,一将军统二开府,开府各领一军。其众合计不满5万。隋,唐皆沿其制,而分属于诸卫将军。唐制,诸府皆称折冲府。各置折冲都尉,而以左右果毅校尉副之。上府兵1200 人,中府千人,下府800 人。人民年20 服兵役,60 而免。全国634府,在关中的有261 府,以为强干弱枝之计。府兵之制:平时耕以自养。战时调集,命将统之。师还则将上所佩印,兵各还其府。 府兵制的特点:(一)无养兵之费,而有多兵之用。(二)兵皆有业之民,无无家可归之弊。(三)将帅又不能拥兵自重。null 5、团结兵制。在武后时期,地方上出现了团结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实行,后又扩展到关内道. 6、民兵制。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连带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五百家为一都保,设都保正副。家有两丁的,以其一为保丁。 null 7、军户制。元朝兵制以压制政策为主。其兵出于本部族的,谓之蒙古军。出于诸部族的,谓之探马赤军。 8、卫所制。明代的卫所制和元朝的军户制大体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袭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十二人为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什伍之长,历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数内,明朝则在其外。每一百户所,有总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为一百十二人。卫设都指挥使,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null 9、八旗绿营制。 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绿营为主。清朝驻防的旗兵,和汉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汉兵,谓之绿旗,亦称绿营。清代中叶以前的用兵,是外征以八旗为主,内乱以绿营为主的。八旗兵在关外时,战斗之力颇强,但是入关后腐败亦颇速。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不足用了。而到太平天国时期,绿营兵也已不堪使用。太平天国之后,清军主力以湘军、淮军为主。null 5、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 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 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世界各国的行政区 划的级次和名称是互不相同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区划主要是,在中央政府之下实行省、县两级制。null对比: 美国主要是州(Prefecture)、县(County)或市(City) 苏联主要是州(ОбласТъ)、区(PaЙОH) 法国主要是省(Province)、区或县(District); 英国的主要是郡(Shire)、县(County)。null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秦、汉州郡时期,唐、宋道(路)时期,元、明、清行省时期 一、传说中的州 《汉书·地理志序》所云:“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null 1.“十二州”说 《尚书·尧典》的“肇十有二州” 2、“九州”说 传说中大禹时代中原地区的行政区划,起于春秋、战国时代。在西汉以前,都认为“九 州” 系禹治水后划分的,但具体的说法各书所载互不相同,大致有四种说法: null (1)《尚书·禹贡》记载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2)《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无梁州; (3)《周礼·职方》有幽州、并州,无梁州、徐州; (4)《尔雅·释地》有幽州、并州、营州,无梁州、青州、徐州。 null 二、县 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据现有文献记载,最早设县的是西方大国秦。《史记·秦本纪》曰: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普遍置县,且从边远之地发展到内地。据《左传》记载,宣公十一年(前598年)楚子“伐陈,……县陈”;第二年楚伐郑(国),郑伯对楚子说,“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如果让郑国奉事君王,等同于楚国诸县),如顾炎武在《日知录·郡县条》所述:“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以为县矣。” null 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的县与以后的县并不完全相同:一是保留着分封制的残痕,如君主可以把县赐给臣子,县尹可以世袭等;二是县的规模相差悬殊,大的如秦楚灭了一国置一县,甚至灭了陈、蔡这样的中等国家以后也以一国置一县,小的如齐国的县,大致是一乡置一县。当然,那时最多的还是以一邑之地置一县。null 三、郡 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关于郡的记载,见于《国语·晋语》。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子挚讲,“君实有郡县”。战国时代,郡的设置增多。《史记·秦本纪》记载,惠文王十年(前328年)“魏纳上郡十五县”; 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可见,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null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吞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汉书·地理志》),因此采纳廷尉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汉书·地理志》),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是年即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把郡县行政区划制度推行到全国。 null 全祖望在《汉书地理志稽疑》中的考据,摘录秦郡如下:   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三十六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颖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南平百越后置设。 null 四、道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为省并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10道。这10道是: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由10道变15道,山南分置为东、西二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经玄宗改置,诸道的范围渐成定制。null 唐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贞观十三年(639年),10道统领府、州358,县1551;开元末年(740年),15道统领府、州328,县1573。此时,唐朝的疆域已超过汉武帝全盛时期。 唐代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成为三级制,主要是:道──府(州)──县。 后期:道──节度使──府(州)──县制,由于道已为虚设,实际上还是三级制。 null 五、宋朝的路 宋太宗因袭唐朝旧制,略事改革,分全国为13道:河南道、关西道、河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岭南道。但不久,在淳化四年(993年)把全国又合并为两京(东京,西京)10道;去陇右、山南东、山南西三道,并剑南东、西道为一;改岭南为广南道;增设两浙道。但次年即废,于是正式废去道制,改为路制。null 在至道三年(997年)始定天下为15路: 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西川路、峡西路。天禧四年(1020年)增至18路 熙宁七年(1074年)增至23路 元丰八年(1085年)颁行的《元丰九域志》,即依据23路的行政区划制编写的 京畿所在的开封府则不在23路之列。 null 六、省 自元代开始,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其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省” (简称 省),因此称为行省(省)制时期。该时期从13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历经元、明、清三代。 省名起源甚早,魏晋时期已有尚书省、中书省之称,然皆为中枢要署,不直辖地方。null 1、元省制 元英宗至治时(1321—1322年),全国划分为12个一级行政区:1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 中书省为中央机构中书省的直辖地区,又称都省、腹里,包括今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东以及河南和内蒙的部分地区。 11行中书省为岭北、辽阳、陕西、河南、江浙、江西、湖广、云南、四川、甘肃、征东。其中,征东行省即高丽国,行省负责人由高丽王兼,性质与内地行省不同,所以也有人认为只有10个行中书省。  null 元代在一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下,置路185,府33,州559,军4,安抚司15,县1127。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虽略同于宋,但元代的行政区划已与宋朝的有原则上的区别。null 2、明省制 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年)废元中书省,自宣德三年(1428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13布政使司。两京是京师(即北直隶)和南京(即南直隶);13布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因习惯上也称一个直隶区为一省,所以又有15省之说。 据统计,明在15省下有“府百四十,州百九十三,县千一百三十八”;另有“羁縻(即藩属)之府十九,州四十七,县六”。 null 3、清省制 清初全国区划为15省,后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两省,分江南为江苏、安徽两省,分陕西为陕西、甘肃两省,全国共为18省。 在东北地区设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和在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在新疆设伊犁5个将军辖区,在西藏、西宁设办事大臣辖区,以及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辖的内蒙古盟旗,连同内地18省,全国共为26个政区。null 清光绪十年(1884年)置新疆省, 十三年(1887年)建台湾省, 三十三年(1907年)改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为省,加上内地18省共为23省。 null 6)学校教育 7)人才选拔制度 ①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②战国,“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 ③汉代,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null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null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null 征 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null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 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 一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 二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null ④九品中正制    三国曹魏时期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 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null 左思《咏史•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 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 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null 科 举 制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建立进士科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废止科举制。共存在1300年。null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 常举每年举行,于进士科外,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因为考生投送履历表,叫做“投状”,所以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 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军谋越众科等百十余种。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制举出身当时并不被视为正途,而看成是“杂色”。 null 科举制的构成 明清时代科举的三级考试 明清时代的士子为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府县级,由州、县长官主考考试——童试,参试之人通称为儒生或童生。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null 童生考试合格后被称为“生员”,通称为“秀才”,生员有几种: 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 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 还有监生,包括捐监和荫监。 生员“入学”即有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管教。null 乡试,是直隶和各省举行的地方考试,又称乡闱,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于子、卯、午、酉年举行,该年称为大比之年。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者必须是“生员”,中式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戌年举行,考试也分三场,内容和程式与乡试基本一样。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null次妇望夫甚切,是岁大比,窃于除夜以镜听卜。有二人初起,相推为戏,云:“汝也凉凉去!”妇归,凶吉不可解,亦置之。闱后,兄弟皆归。时暑气犹盛,两妇在厨下炊饭饷耕,其热正苦。忽有报骑登门,报大郑捷,母入厨唤大妇曰:“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次妇忿恻,泣且炊。俄又有报二郑捷者,次妇力掷饼杖而起,曰:“侬也凉凉去!”此时中情所激,不觉出之于口;既而思之,始知镜听之验也。 异史氏曰:“贫穷则父母不子,有以也哉!庭帏之中,固非愤激之地;然二郑妇激发男儿,亦与怨望无赖者殊不同科。投杖而起,真千古之快事也!” null 《聊斋志异.镜听》(卷七) 益都郑氏兄弟,皆文学士。大郑早知名,父母尝过爱之,又因子并及其妇;二郑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欢,遂恶次妇,至不齿礼。冷暖相形,颇存芥蒂。次妇每谓二郑:“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遂摈弗与同宿。于是二郑感愤,勤心锐思,亦遂知名。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杀于兄。 null 殿试,是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故又称廷试,凡会试中式者皆可参加。殿试仅考时务策一道,时间以一日为限。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中式者名次分一、二、三甲,称为三鼎甲。第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发榜后,皇帝赐诸进士宴于礼部,称“恩荣宴”。null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 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nullnull北京贡院北京贡院北京贡院考棚北京贡院考棚北京贡院考棚北京贡院考棚北京贡院考棚北京贡院考棚江南贡院江南贡院nullnull 评价: 一)积极意义: 1、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null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null 2、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 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 张居正、汤显祖、海瑞、徐光启 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和、张謇null 明代状元杨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 论》”,十三岁诗名满京华,被诗坛领袖李东阳收为高足,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状元。null 3、科举制度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它的存在既依赖于专制王朝,又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历史。 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 它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来,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null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 科举制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居于中心的地位,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null 二、消极影响: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从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null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是一部记述唐代贡举制度及杂事的书,其中记述之详,一般史志所不及。 书载,有一次,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取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得很的说道: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null (唐)赵嘏《韵府》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芸台四部添新库,秘殿三年学老郎。null(北宋) 汪洙《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 …… null高明《琵琶记》(第九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null王子安 《聊斋志异》(卷九)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入闱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白:“报马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家人因其醉,诳而安之曰:“但请睡,已赏矣。”王乃眠。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场毕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家人又诳之如前。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null 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又久之,长班果复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王亦倾跌。 null 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子女皆笑。王醉亦稍解,忽如梦醒,始知前此之妄。然犹记长班帽落。寻至门后,得一缨帽如盏大,共疑之。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 null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怳,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null 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哑然失笑哉?顾得志之况味,不过须臾;词林诸公,不过经两三须臾耳,子安一朝而尽尝之,则狐之恩与荐师等。”null 三、行为文化 它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心态文化 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再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前者为大众心态,即大众的要求、愿望、情绪等,后者为统治阶级知识精英的思想,表现为国家政治法律原则、伦理道德规范等。
本文档为【第三章 文化的构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076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2-01-18
浏览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