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蛋白质折叠与构象病

浅谈蛋白质折叠与构象病

举报
开通vip

浅谈蛋白质折叠与构象病 侯萌 基础 01 级 90105114 浅谈蛋白质折叠与构象病 (侯萌 北京大学医学部,100083,北京) 摘要:蛋白质折叠是蛋白质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蛋白质折叠问题也被列 为“21 世纪的生物物理学”的重要课题,是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生物 学问题。本文介绍了蛋白质折叠的概念,简单阐述了蛋白质折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在 蛋白质体外、体内折叠技术中,着重论述了分子伴侣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机制。之后又介...

浅谈蛋白质折叠与构象病
侯萌 基础 01 级 90105114 浅谈蛋白质折叠与构象病 (侯萌 北京大学医学部,100083,北京) 摘要:蛋白质折叠是蛋白质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蛋白质折叠问题也被列 为“21 世纪的生物物理学”的重要课题,是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生物 学问题。本文介绍了蛋白质折叠的概念,简单阐述了蛋白质折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控制,在 蛋白质体外、体内折叠技术中,着重论述了分子伴侣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之后又介绍 了现今很热门的蛋白质折叠病和“第二遗传密码”,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今后蛋白质折叠的研 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展望。 关键词:蛋白质折叠 分子伴侣 第二遗传密码 1.引言 您知道蛋白质折叠吗? 这是一个很新的词。新到什么程度?您可以上网到著名的不列 颠百科全书网站检索一下 protein folding(蛋白质折叠),还没有相应的解释。寄托家园 您知道“蛋白质折叠病”吗? 疯牛病、老年性痴呆症、囊性纤维病变、家族性高胆固醇 症、家族性淀粉样蛋白症、某些肿瘤、白内障等等都是“折叠病”。就是相关蛋白质的三维空 间结构异常。这种三维空间结构异常是由于致病蛋白质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感染正常蛋白质 而造成的。请注意,致病蛋白质分子与正常蛋白质分子的构成完全相同,只是空间结构不同。 � z-d 您知道蛋白质折叠有多复杂吗? 美国“科学美国人”曾经载文称,用当今最快的计算机 模拟计算蛋白质折叠,要花一百年!而当今最快的计算机已经达到每秒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 次浮点运算的高速了。 研究蛋白质的折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基本 上是由 20 种氨基酸以肽键连接成肽链。肽链在空间卷曲折叠成为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包 括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二个主要层次。有的蛋白质由多条肽链组成,每条肽链称为亚基,亚 基之间又有特定的空间关系,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所以蛋白质分子有非常特定的复杂的 空间结构。 蛋白质担负着复杂的生化反应, 同时在生物合成以后,蛋白质本身也经历着繁杂的生 理过程。蛋白质自翻译以后, 还需进行一系列的翻译后过程,包括跨膜转运、修饰加工、 折叠复性、生化反应、生物降解等. 这些过程似乎都伴随着蛋白质的结构转换, 不但受蛋 白质肽链自身的热力学稳定性所控制,而且还受动力学过程控制. 这不仅是蛋白质拓扑学因 素的需要, 而且也是某些蛋白质生理功能调节所必需的。近年来,由于某些蛋白质结构转 换和错误折叠所引起的“构象病”的发现,成了刺激蛋白质构象转换与生物功能关系研究热 潮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 8 页 第 1 页 1 侯萌 基础 01 级 90105114 2.蛋白质折叠概述 根据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 DNA 到 RNA(转录)、RNA 到蛋 白质多肽链(翻译)、再由多肽链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折叠)进行的。目前对前两 个过程已有相当深入和清晰的了解,但对后者尚不十分清楚。可以说蛋白质折叠是生物学中 心法则中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生物学问题。 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基本上是由 20 种氨基酸以肽键连接成肽链。肽键连接成肽 链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同蛋白质其肽链的长度不同,肽链中不同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 顺序也各不相同。肽链在空间卷曲折叠成为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包括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 二个主要层次。有的蛋白质由多条肽链组成,每条肽链称为亚基,亚基之间又有特定的空间 关系,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所以蛋白质分子有非常特定的复杂的空间结构。每一种蛋白 质分子都有自己特有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由这种氨基酸排列顺序决定它的特定的空 间结构,这就是荣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的 Anfinsen 原理。蛋白质分子只有处于它自己特定的 三维空间结构情况下,才能获得它特定的生物活性。 对于蛋白质折叠的研究指出,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之间肯定存在某种确定的关系,这是 否也像核苷酸通过“三联密码”决定氨基酸顺序那样有一套密码呢?有人把这设想的一级结 构决定空间结构的密码叫作“第二遗传密码”。如果说“三联密码”已经被破译而实际上已 经成为明码,那么破译“第二遗传密码”正是“蛋白质结构预测”从理论上最直接地去解决 蛋白质的折叠问题,这是蛋白质研究最后几个尚未揭示的奥秘之一。 现已经观察出 mRNA 的二级结构单元数与其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与β- 折叠)单元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二者的总符合率为 97.3%,相关系数达 0.99;其次, mRNA 二级结构中 5 ˊ端至 3 ˊ端的每一发夹或复合发夹与 PDB 数据库所提供的蛋白质 N 端至 C 端的每一个α-螺旋或β-折叠之间存在几乎是一一对应的现象。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mRNA 的三维结构和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中确实存在某种相关 性,而这种相关性是否就是 mRNA 空间结构中蕴含的空间密码子呢?是否还有别的“第二 遗传密码”呢?这还有待于生物学实验的直接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 蛋白质折叠问题被列为“21 世纪的生物物理学”的重要课题。从一级序列预测蛋白质 分子的三级结构并进一步预测其功能,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研究蛋白质折叠,尤其是折叠 早期过程,即新生肽段的折叠过程是全面的最终阐明中心法则的一个根本问题,在这一领域 中,近年来的新发现对新生肽段能够自发进行折叠的传统概念做了根本的修正。这其中,X 射线晶体衍射和各种波谱技术以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十三届国际 生物物理大会上,Nobel 奖获得者 Ernst 在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中强调指出,NMR 用于研究蛋白质的一个主 要优点在于它能极为详细的研究蛋白质分子的动力学,即动态的结构或结构的运动与蛋白质 分子功能的关系。目前的 NMR 技术已经能够在秒到皮秒的时间域上观察蛋白质结构的运动 过程,其中包括主链和侧链的运动,以及在各种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蛋白质的折叠和去折叠 过程。蛋白质大分子的结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也不仅仅只是解出某个具体的结构,而是更加关注结构的涨 落和运动。例如,运输小分子的酶和蛋白质通常存在着两种构象,结合配体的和未结合配体 的。一种构象内的结构涨落是构象转变所必需的前奏,因此需要把光谱学,波谱学和 X 射 线结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结构涨落的平衡,构象改变和改变过程中形成的多种中间态,又如, 为了了解蛋白质是如何折叠的,就必须知道折叠时几个基本过程的时间尺度和机制,包括二 级结构(螺旋和折叠)的形成,卷曲,长程相互作用以及未折叠肽段的全面崩溃。多种技术 用于研究次过程,如快速核磁共振,快速光谱技术(荧光,远紫外和近紫外圆二色)。 蛋白质折叠研究的理论意义: 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由蛋白质完成的,而蛋白质链只有折叠成天然结构才有活性, 总 8 页 第 2 页 2 侯萌 基础 01 级 90105114 生命从蛋白质折叠开始! 蛋白质折叠研究的应用意义: 蛋白质工程的医药保健产品市场每年数十亿美圆,已知二十多种疾病与蛋白质的错误折 叠有关(老年痴呆症、疯牛病等),蛋白质折叠还是蛋白质组研究的瓶颈之一。 3.蛋白质折叠热力学研究 由 Anfinsen 等根据对 RNase 复性研究的经典实验提出的“热力学假说”认为一级结构 决定三级结构。他们认为天然蛋白质多肽链所采取的构象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热力学上最稳 定的结果,采取天然构象的多肽链和它所处的一定环境条件(如溶液组分、PH、温度、离 子强度等)下整个系统的总自由能(Gibbs free energy)最低,所以处于变性状态的多肽链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自发折叠成天然构象。 “热力学假说”提出后,得到了许多实验证 据的证明,因此得到广泛支持。 但随着对蛋白质折叠研究的广泛开展,人们发现许多蛋白质在体外的变性复性过程并非 完全可逆,有的变性多肽链的复性效率很低,而且多肽链在体外的复性速度大大低于在体内 的折叠速度。多肽链在折叠过程中实际上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作用,显然受到动力学上的控 制。 4.蛋白质折叠的动力学研究 Bakei,D.等认为,对某些蛋白质而言,天然构象也许并非是多肽链自由能最低状态或 唯一的低能量状态,多肽链采取的某些非天然构象也很稳定。若某一多肽链具有两种低能量 状态:一种是天然构象,一种是非天然构象,而且处于这两种低能量状态的多肽链相互转变 由于要克服较高的能垒(energy barrier)而难以实现。那么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就会有两种途 径相互竞争。一种是正确折叠形成天然构象的途径(on—pathway),另一种是错误折叠成稳 定的非天然构象的途径(offpathway)。蛋白质多肽链之所以能正确折叠是由于一些因素在蛋 白质折叠的动力学过程中起着控制作用,促进多肽链走入正确折叠途径。 总的来说,对蛋白质折叠的动力学控制的研究是建立在热力学假说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 和发展,对不同的蛋白质而言,它们的折叠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点。 蛋白质的折叠是遵循“热力学假说”的,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转变,但在这个过程中会受 到动力学上的控制,热力学控制与动力学控制在蛋白质多肽链的折叠反应中是统一的,不同 的蛋白质的折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二者所起作用大小可能有所不同。对一些小分子单结构 域的蛋白来说,折叠过程相对简单一些,在热力学控制下能较容易的进行可逆的变性、复性。 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蛋白质特别是折叠过程中涉及到二硫键重排.脯氨酰顺反异构化等限 速步骤的多肽链的折叠反应来说,虽然从总体上讲是受热力学控制.但在折叠途径上,动力 学控制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5.错误折叠与“构象病” (Protein misfolding and Diseases) 人们对由于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分子中仅仅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化就引起疾病的情况 总 8 页 第 3 页 3 侯萌 基础 01 级 90105114 已有所了解,即所谓“分子病”,如地中海镰刀状红血球贫血症就是因为血红蛋白分子中第 六位的谷氨酸突变成了颉氨酸。现在则发现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只是其结构 或者说构象有所改变也能引起疾病,那就是所谓“构象病”,或称“折叠病”。 大家都知道的疯牛病,它是由一种称为 Prion(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only)的蛋白质 的感染引起的,这种蛋白质也可以感染人而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在正常机体中,Prion 是正 常神经活动所需要的蛋白质,而致病 Prion 与正常 Prion 的一级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空间结 构不同。于是我们不禁会问:一级结构完全相同的蛋白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空间结构,这与 Anfinsen 原理是否矛盾?显然这里有蛋白质的能量和稳定性问题。 从来认为蛋白结构的变化来自于序列的变化,而序列的变化来自于基因的变化,生命信 息从核酸传递到蛋白。而致病 Prion 的信息已被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鲁辛纳证明不是来自基因 的变化,致病蛋白 Prion 导致正常蛋白 Prion 转变为致病的折叠状态是通过蛋白分子间的作 用而感染!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和机制是什么?仅仅改变了折叠状态的分子又如何导致严重 的疾病?这些问题都不能用传统的概念给予满意的解释,因此在科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有 关研究的强度和竞争性也随之大大增强。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 15-20 种蛋白能发生病理性的聚合,形成淀粉样沉淀。大量试验证 明由朊病毒引起的神经退性变疾病是由于正常蛋白的错误折叠形成的致病蛋白-朊病毒蛋白 (prion orotein PrP)在脑组织中累积而引起的,包括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羊瘙痒病、 人克雅氏病、震颤病和吉斯综合症等。PrP 由 17 种氨基酸,246 个分子组成,有两种形式; 细胞型PrPc和异常型PrPsc。正常细胞中PrPc的序列以α螺旋结构为主, β折叠仅占11.9% 若 PrPc 中的α螺旋发生结构转换成β折叠, 则变成为异常型的 PrPsc, 其结构中β折叠占 43%。 PrPsc 蛋白聚集沉积,引起病状并有传染性。 PrP C PrP Sc α_Helix 42 30 β_Sheet 3 43 由于蛋白质折叠异常而造成分子聚集甚至沉淀或不能正常转运到位所引起的疾病还有 老年性痴呆症、囊性纤维病变、家族性高胆固醇症、家族性淀粉样蛋白症、某些肿瘤、白内 障等等。随着蛋白质折叠研究的深入,人们会发现更多疾病的真正病因和更针对性的治疗方 法,设计更有效的药物。现在发现有些小分子可以穿越细胞作为配体与突变蛋白结合,从而 使原已失去作战能力的突变蛋白逃逸“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而“带伤作战”。这种小分子被称 为“药物分子伴侣”,有希望成为治疗“折叠病”的新药。 总 8 页 第 4 页 4 侯萌 基础 01 级 90105114 Protein Disease ABri Familial British dementia a-Synuclein PD Aβ Peptide Alzheimer’s disease (AD) Gelsolin Finnish-type familial amyloidosis Huntingtin Huntington’s disease IAPP Type II diabetes Immunoglobulin VL domain Light-chain amyloidosis Lysozyme Hereditary systemic amyloidosis Medin Aortic medial amyloid SAA Secondary systemic amyloidosis Tau AD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6.蛋白质折叠与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除了共价的肽键和二硫键,还靠大量极其复杂的弱次级键共 同作用。因此新生肽段在一边合成一边折叠过程中有可能暂时形成在最终成熟蛋白中不存在 不该有的结构,他们常常是一些疏水表面,它们之间很可能发生本不应该有的错误的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非功能的分子,甚至造成分子的聚集和沉淀。按照自组装学说,每一步折叠都是 正确的,充分的,必要的。实际上折叠过程是一个正确途径和错误途径相互竞争的过程,为 了提高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效率的,应该有帮助正确途径的竞争机制,分子伴侣就是这样通过 进化应运而生的。它们的功能是识别新生肽段折叠过程中暂时暴露的错误结构的,与之结合, 生成复和物,从而防止这些表面之间过早的相互作用,阻止不正确的非功能的折叠途径,抑 制不可逆聚合物产生,这样必然促进折叠向正确方向进行。 6.1 分子伴侣的概念 1997 年英国的 R.J.Ellis 对“分子伴侣”的定义为一大类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的蛋白,它 们具有的共同功能是帮助其他含蛋白的结构在体内进行非共价的组装或卸装,但不是这些结 构在发挥其正常的生物功能时的永久组成成分。 6.2 分子伴侣作用机制 分子伴侣本身不包括控制正确折叠所需要的构象信息,而只是阻止非天然态多肽链内部 的或相互间的非正确相互作用,因而它们能提高折叠反应的产率而不一定能提高其速率。 分子伴侣能识别非天然构象,而不去理会天然的构象。由于在天然分子中,疏水残基多 半位于分子的内部而形成疏水核,去折叠后就可能暴露出来,或者在新生肽段的折叠过程中, 会暂时形成疏水表面,因此认为分子伴侣最有可能是与疏水表面相结合。分子伴侣作用的第 二步是与靶蛋白形成复合物。非常盛行的一种模型认为分子伴侣常常以多聚体形式而形成中 心空洞的结构,推测靶蛋白可以在与周围环境隔离的中间空腔内不受干扰的进一步折叠。 分子伴侣的作用机制实际上就是它如何与靶蛋白识别,结合,又解离的机制。有的分子 伴侣具高度专一性,如一些分子内分子伴侣,还有细菌 Pseudomonas cepacia 的酯酶,有它 自己的“私有分子伴侣”。它是由基因 limA 编码的,与酯酶的基因 LipA 只隔 3 个碱基,可 能是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分裂造成的。而一般的分子伴侣识别特异性不高,它是怎样识别 需要它帮助的对象的呢?现在只能说分子伴侣识别非天然构象,而不去理会天然的构象。由 于在天然分子中,疏水残基多半位于分子的内部而形成疏水核,去折叠后就可能暴露出来, 或者在新生肽段的折叠过程中,会暂时形成在天然构象中本应该存在于分子内部的疏水表 面,因此认为分子伴侣最有可能是与疏水表面相结合,如硫氰酸酶(Rhodanese)分子α-helix 总 8 页 第 5 页 5 侯萌 基础 01 级 90105114 的疏水侧面。但是只有β-sheet 结构的蛋白质才可为分子伴侣识别。 最近关于识别机制有较大的进展。Bip 是内质网管腔内的分子伴侣,用一种 affinity panning 的方法检查 Bip 与有随机序列的十二肽结合的特异性,结果发现, Hy-(W/X)-Hy-X-Hy-X-Hy motif 与 Bip j 结合最强,Hy 最多的是 Trp、Leu、Phe,即较大的 疏水残基。一般来说,2-4 个疏水残基就足够进行结合。还有一种较普遍的说法是分子伴侣 识别所谓熔球体结构(moltenglobule)。另一方面,分子伴侣本身与肽结合部位的结构分析 最近也有些进展。譬如,PapD 的晶体结构表明,多肽结合在它的 β-sheet 区。GroEL 中, 约 40kD 的 153-531 结构域是核苷酸的结合区。 分子伴侣作用的第二步是与靶蛋白形成复合物。非常盛行的一种模型认为分子伴侣常常以多 聚`体形式而形成中心空洞的结构,用电子显微镜已经观察到由二圈层圆面包圈形组成的十 四体 GroEL 分子和一个一层圆面包圈的七体 GroES 分子协同作用形成中空的非对称笼状结 构(cage model),推测靶蛋白可以在与周围环境隔离的中间空腔内不受干扰的进一步折叠。 但是不久前一个日本实验室发现 GroEL 的一个亚基,甚至其 N 端去除 78 个氨基酸残基的 50kD 片段,已经不能再组装成十四体结构,都有确定的分子伴侣功能。由此,我想:也许环 状分子伴侣并非每个部位都是有效的结合部位,也就是说,该二层圆面包圈组成的十四体 GroEL 分子只有一个或若干个部位能够与疏水残基或所谓的熔球体结构结合,而其余部位起 识别作用,就像一个探测器一样,整个十四体 GroEL 分子以圈层或笼状结构”包裹”在多 肽链的主链上,以旋进方式再多肽链的链体上运动,一旦环状多聚体的某一识别部位发现疏 水结构或所谓的熔球体结构等新生肽链折叠过程中暂时暴露的错误结构,经信号转导,多聚 体的结合部位便与之结合,生成复合物,抑制不正确的折叠。以上完全是我个人的猜想,是 基于上述两个试验现象的矛盾而试图作一番解释。至于为什么假设以旋进方式在多肽链上运 动,我并没有相应的根据,只是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作了一番狂妄的假想,另 外,我觉得也许可以用 X 射线衍射来探测一下分子伴侣 GroEL 和 GroES 组成的笼状结构, 看看它的 a×b×c 是否足以容纳多肽链的某一段,或者它的内部和外部的疏水性质和其他一 些物化性质如何,也许可以找到支持或驳斥上述假设的证据。 6.3 分子伴侣的分类 ① 伴侣素家庭(Charperonin,Cpn) Cpn 家族具有独特的双层 7—9 元环状结构的寡聚蛋白,它们以依赖 ATP 方式促进体内 正常和应急条件下蛋白质折叠。它又可以分为:GroEl(Hsp60)家族和 Tric 家族。GroEl 的 Cpn 由双层 7 个亚基形成圆环组成,每个亚基分子量约为 60ku。它们在体内与一种辅助因子, 如 E.coli 中的 GroEs,协同作用帮助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一般是应急反应诱导的。Tric 型 的 Cpn 是由双层 8 或 9 元组成,亚基分子量约为 55k。该种 Cpn 没有类似的辅助因子。 ② 热休克蛋白 70 家族(Hsp70 family) HSP70 家族是进化史上最保守的蛋白质之一,在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是研究最 多的家族。它的家族成员包括四个:grp78、mtp70、hsc70 及 hsp70。HSP70 同疏水的肽类 有高亲和力,并且随着 ATP 的水解而增高。HSP70 与多肽之间的可逆作用在蛋白质的折叠、 转运、错误折叠多肽的降解及其调控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HSP70 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主要由一个 N 端高度保守的 44ku 的三磷酸腺疳酶 (ATPase)功能域(ATPbinding domain);另一部分由一个分子质量为 25ku 的 C 端区域组 成。 HSP70 广泛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内质网、线粒体和叶绿素等细胞的各个部分,它作 为分子伴侣参与所有细胞内蛋白质的从头合成和定位、蛋白质的成熟和错误折叠蛋白质的降 解及调节过程,因而能够严重地影响生长在正常条件和胁迫条件下生存的细胞功能和代谢过 程。 总 8 页 第 6 页 6 侯萌 基础 01 级 90105114 ③ 热休克蛋白 90 家族(HSP90 family) 热休克蛋白家族,分子量在 90ku 左右。HSP90 可以与脑浆中的类固醇激素受体结合, 封闭受体的 DNA 结合域,阻碍其对基因转录调控区的激活作用,使之保持在天然的非活性状 态。但 HSP90 的结合也使受体保持着对激素配体的高亲和力。HSP 还与 Ras 信号途径中许多 信号分子的折叠与组装密切相关,主要是 HSP90 的结合与解离、介导了这与分子在与非活性 与活性之间的转化。 ④ 其它种类的分子伴侣 包括核质数、T 受体结合蛋白(TRAP)、大肠杆菌 SecB 和触发因子(trigger factor) 及 PapD、噬菌体编码的支架蛋白(scaffolding proteins)等。 7..结束语 综上所述,蛋白质折叠是一个既复杂而又深奥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生命科学中的最基 本问题之一。它的研究不仅能推动生命科学的巨大发展,而且还能为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方 面提供巨大的帮助。蛋白质折叠技术涉及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生物分离技术、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学及现 代分析技术等领域,它的发展为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工学科领域提供了多学科交叉推动技 术创新的机遇。因此,阐明细胞内天然蛋白质的折叠过程和相应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和实际价值。 但是蛋白质折叠过程是一个在细胞内发生的动态的过程,这给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虽 然现在一些先进的研究技术不断的涌现,并应用于蛋白质折叠的研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 果,但是我们对蛋白质折叠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蛋白质的折叠过 程是在细胞精细、动态、复杂的环境中进行折叠,这就提示了存在其它的因子参与的过程,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致力于如何在细胞内进行研究,以及新的影响因子的发现将是对蛋白 质折叠研究的新的增长点。 3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新研究方法和手段涌现出来并应用于这方面研究,有更多的 科学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只有这样,蛋白质折叠的奥秘的阐明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 取得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宝健 主编,面向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前沿, 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93~104 [2] 郝柏林 刘寄星 主编,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29~58 [3] 王大成.蛋白质工程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唐兵.蛋白质的折叠.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7,19(3):51~54 [5] 黄星,卢滇楠,闫明,刘铮.蛋白质体外折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化工进展.2002,21 (12):875~879 [6] 贾孟文,罗辽复,刘次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mRNA的二级结构的相关性研究.内蒙古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1) [7] 陈德权,张国高,贺涵贞.蛋白质折叠与装配研究新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 册.1995,17(4):145~49 [8] 王志珍.蛋白质折叠和分子伴侣.生物学通报.2004,39(5):1~6 总 8 页 第 7 页 7 侯萌 基础 01 级 90105114 [9] 杨云慧,唐家乾,冯启云.分子伴侣的研究进展.云南师范大学学学报.2003,23(2) [10] 李晓鲁,彭毅志.热激蛋白70与热激反应[J].生命的化学,2002,22(2):145~147 [11] 胡红雨, 鲁子贤(Hu H Y, Lu Z X). 二级结构形成: 蛋白质折叠起始的框架模型. 生 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4, 21(6): 508~512 [12] Anfinsen C B.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folding of the protein chains. Science, 1973, 181(4096): 223~227 [13] Baker,D& Agarel D.A. (1994) Biochem, 33, 7505 [14] Gething MJ et a1.Nature,1992;355:33 [15] Hart F U.Molecular chaperones in cellular protein folding [J]. Nature,1996, 381(6583):571~580 [16] Flaherty K M,Deluca—Flasherty C,McKay D B.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ATPase fragment of a 70k heat shock cognate protein[J].Nature,1990, 346(6285):623~628 [17] Zhu X,Zhao X,Burkard G W F,et al,Structure analysis of substrate bind by the molecule chaperone Dank[J].Science,1996,272(5286): 15874~15878 [18] Patricia L. Clark. Protein folding in the cell: reshaping the folding funnel.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2004 [19] Searle M S, Williams D H, Packman L C. A short linear peptide derived from the N-terminal sequence of ubiquitin folds into a water-stable non-native β -hairpin. Nat Struct Biol, 1995, 2(11): 999~1006 [20] Wilson I A, Haft D H, Getzoff E D, et al. Identical short peptide sequence in unrelated protein can have different conformatio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5, 82(16): 5255~5259 [21] Hu H Y, Lu Z X, Du Y C. Solution conformation of T18 peptide derived from Trichosanthin by NMR studies and comparison of T14, TDK and T18 peptides. Chin J Biochem Biophys, 1996, 28(4): 231~239 [22] Hu H Y, Lu Z X, Du Y C. Solution conformation of N-terminal fragments of Trichosanthin small domain (TCS182-200): circular dichroic studies. J Pept Res, 1997, 49(2): 113~119 [23] Minor D L, Kim P S. Context-dependent secondary structure formation of a designed protein sequence. Nature, 1996, 380(6576): 730~734 [24] Gasset M, Baldwin M A, Prusiner S B, et al. Predicted α-helical regions of the prion protein when synthesized as peptides form amyloi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2, 89(22): 10940~10944 [25] Dalal S, Balasubramanian S, Regan L. Protein alchemy: changing β-sheet into α-helix. Natl Struct Biol, 1997, 4(7): 548~552 总 8 页 第 8 页 8 浅谈蛋白质折叠与构象病 1.引言 2.蛋白质折叠概述 3.蛋白质折叠热力学研究 4.蛋白质折叠的动力学研究 5.错误折叠与“构象病” (Protein misfolding and Diseases) 6.蛋白质折叠与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7..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本文档为【浅谈蛋白质折叠与构象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044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9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1-15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