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即時通訊對青少年影響因素之探討

即時通訊對青少年影響因素之探討

举报
开通vip

即時通訊對青少年影響因素之探討 即時通訊對青少年影響因素之探討 指導老師:郭淑惠、劉博華、許峻溢 參賽學生:謝佩螢、許足子 光華女中 資料處理科 摘要 網際網路的發展,縮短人們的距離,更因資訊設備日新月異,使人們溝通的媒介也由文 字傳輸進展成多媒體時代。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上網的年齡層逐漸降低,青少年利用即時 通訊(Instant Messenging,簡稱IM)軟體進行人際互動,而IM不僅是溝通媒介,更是一個創 新的網路平台。研究發現:一、青少年會因年齡層的差異而使用不同的IM軟體。二、青少年 使用IM與好友互動的頻繁...

即時通訊對青少年影響因素之探討
即時通訊對青少年影響因素之探討 指導老師:郭淑惠、劉博華、許峻溢 參賽學生:謝佩螢、許足子 光華女中 資料處理科 摘要 網際網路的發展,縮短人們的距離,更因資訊設備日新月異,使人們溝通的媒介也由文 字傳輸進展成多媒體時代。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上網的年齡層逐漸降低,青少年利用即時 通訊(Instant Messenging,簡稱IM)軟體進行人際互動,而IM不僅是溝通媒介,更是一個創 新的網路平台。研究發現:一、青少年會因年齡層的差異而使用不同的IM軟體。二、青少年 使用IM與好友互動的頻繁遠高於親人、師長,顯見同儕影響力之大。三、IM帶給青少年無距 離之課業討論助益及人際互動擴展。 關鍵字:即時通訊、電腦中介傳播、人際關係、人際互動 1.緒論 1.1 研究背景 早期網路不是那麼發達,由美國的軍方機構在1969年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簡稱為ARPA),建立實驗性質的電腦網路,稱為ARPAnet,其目的是讓軍方的研究人員與 大學網路連接起來,分享不同的資源或利用e-mail相互交流。隨著時代的演變,許多機構的網 路也開始與ARPAnet銜接,在1987年正式稱為Internet,只要有電腦便可連接許多平台,可快 速得知不同的資訊或即時訊息,這樣的方便性吸引不少人的好奇,使用者也逐漸增多。 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並且進入多媒體時代,當今網際網路上最熱門的即時通訊(Instant Messenging,以下簡稱 IM)已融入大部分青少年的生活,使青少年能透過即時通訊與同儕之 間互動,即使不用面對面也可經由即時通訊與他人互動。 最早的 IM 軟體是 1996 年,由四個不到三十歲的以色列工程師所研發出的 I Seek You(中 文意思是”我找你”,簡稱為 ICQ),這套軟體在六個月內已有 85 萬用戶註冊使用,深受大眾 的喜愛,而國內的即時通訊市場直到 1999 年才開始引發熱潮,由雅虎搶下這塊大餅,推出了 最早的 Yahoo pager,也就是現代的 Yahoo! Messenger。 IM 軟體的主要功能在於傳送即時訊息,也可以傳送檔案、收發電子郵件、寄發手機簡訊、 聊天室、視訊或線上遊戲……等,發展至今,最新版的即時通訊新增了許多功能,不僅能用 簡單的文字來表達,也可以利用裡面的嗆聲娃娃、表情符號讓彼此的互動更生動活潑。 1.2研究動機 現在網路的發達,上網的年齡層逐漸降低,台灣網路資訊中心於2009年1月份發表的「台 灣地區12歲以上民眾歷次上網行為調查趨勢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全台12歲以上的上網率為70.95%(財團 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9),由以上的數據可看出國內的網際網路使用頻繁,包含Email、 即時通訊、網路遊戲、BBS及聊天室……等,而網路的發展讓許多的網路軟體更加普遍,即 時通訊也成為當今熱門的應用程式之ㄧ。創市際在2006年3月,「IM普及率破九成 附加功能 玩行銷」對即時通訊軟體各年齡層使用率的調查,對象為台灣地區15-39歲的網友,結果顯示, 有92.7%的網友表示近一個月有使用即時通訊軟體,而使用率較高的年齡層為15-19歲佔 99%,其次為20-25歲佔97.7%(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6),由年齡層和百分比所佔 的比例可看出IM對青少年的重要性。 隨著網路的普及、功能的創新和各家即時通訊廠商的激烈競爭下,更有IM業者推出新的 功能,如:網路電話,經由麥克風和喇叭,透過電腦和網路撥打網路電話給對方,成為另一 種新的溝通方式。因此網路電話的出現對於一般市話也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由以上的內容 可看出IM不同於以往的電腦中介傳播,它不僅是溝通媒介,更是一種創新的網路通訊平台。 IM業者指出目前的IM軟體眾多,如即時通、MSN、Skype等,未來IM也將走向市場區隔 化,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將產品區分,再以區隔的特色做更進一步的組合,用特色取勝來 留住使用者,以不同的生活型態活動、興趣、意見的概念來區隔IM使用者族群(楊淑婷, 2005)。因此本研究想瞭解青少年課業及人際互動的發展與網路活動相關的情形,提供家長、 老師及相關單位參考。 1.3 研究目的 IM 對於生活上有很大的便利性,可透過 IM 進行不同方式的訊息傳送,也可提供青少年 人際關係如同儕、親密朋友、親子、師生間的互動。青少年使用即時通大多是以聊天為主, 也因為 IM 不用面對面的談話,可以避免青少年與異性朋友在面對面互動時的尷尬,或是在 外的住宿生可透過即時通訊與家人保持聯繫,因此想探討青少年在使用 IM 與他人進行互動 的頻率,以及青少年使用 IM 對課業開展的幫助和人際關係的維持。 青少年大多處於就學階段,討論是常有的狀況,若是能透過 IM 的文字傳輸或是語音傳 輸與同學線上討論,不僅解決了地域的限制更可省下討論的電話費,若遇到數學問題還可以 到 IM 的塗鴉板寫出運算式,因此研究者想了解 IM 對於課業開展的助益情形。 在青少年階段容易被同儕所影響,朋友似乎是不可或缺的,而朋友之間的相處偶爾會有 些不愉快,也因此而影響人際關係,這時 IM 就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媒介,為了避免尷尬不用 面對面的交談,可藉由 IM 化解紛爭,更能透過 IM 與適當的對象聊心事,說出心裡的不愉快 或分享開心的事,因此研究者想探討 IM 對青少年的人際關係維持的影響因素。 1.4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如下: 問題一:青少年使用 IM 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 問題二:IM 對青少年課業開展之影響 問題三:IM 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維持之影響 2.文獻探討 2.1 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簡稱為 CMC) 網路(Internet)起源於 1960 年代中期,一開始的設計是提供電腦與電腦之間的連結,而 非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是隨著 Email 的發展以及 1990 年代 WWW 的產生,開啟網路 人際溝通的新頁,在網路上即可透過媒介即時傳送訊息,帶給人們無限地便利性。 傳播在早期是指訊息的傳遞,而現代則定義為一種輸送、接收訊息的過程,其主要是把 訊息編碼後,經過傳輸及解碼的程序,送達到接收者之處。「電腦中介傳播」是透過電腦進行 人際互動的一種方式(洪筱華,2002),藉由網路透過中介傳播交換資訊,為主要的傳播方式, 包含了電子郵件、電子佈告欄、電子視訊會議、聊天室以及近幾年流行的即時通訊等。 圖 1 電腦中介傳播 (本研究整理) CMC 具有互動性、非同步性、不受時空的限制,例如:電腦媒體比電視較有吸引力的地 方在於電腦媒體具有互動性,能夠提供使用者更有效的資訊(王怡雰,2004),還具有不受 時空的限制,將地理位置分散的使用者透過網路連結在一起,而 IM 就是電腦中介傳播的其 中一種形式。 2.2 人際關係 2.2.1 青少年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指人與人之間藉由彼此的思想、感情、認知互相吸引或排斥的互動關係,從 青少年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個時期是他們努力追求自我認同的親密關係,需要探索自己、自 我認同,正是追求愛與歸屬感的階段(陳嬿竹,2002)。青少年由同儕間的支持從中獲得肯定, 而與家庭關係逐漸疏離,父母想法對他們不具有太大的影響力,因此藉由同儕之間的互動得 到認同,由人際交往找尋自我。 拜網路發達之賜,許多青少年開始透過網路來拓展人際關係,因網路具有跨越地域、匿 名性的特色,使青少年可以透過網路擴大自己的交友圈,並且在網路上自然地談論自己、表 達內心不能抒發的心情,網路不僅能擴大交友圈,更能增強人際關係,利用網路的便利及即 時聯繫的功能,與現實中的朋友持續往來,對人際關係具有強化的作用。 2.2.2 網路人際關係 網路具有擴展性,藉由電腦中介傳播延伸人際關係,使人際關係不侷限在固定範圍內, 由網路擴大人際交流,增加我們與他人熟識的管道(黃厚銘,2000)。網路具有匿名性,因為 網路可隱藏自己真實身份,在網路世界裡可自我捏造不同的身份、性別、年齡等,由網路創 造新的人際關係。 在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會受地域、時間與環境所限制,由現實轉變為網路世界可不受 地理位置的限制,也具有匿名及面對面等特性,使他人能夠自我開放,因此網路人際關係不 完全與真實人際關係相符。 2.2.3 人際關係失落說 在 Walther 所提出的「社會資訊處理理論」中,認為人們能在 CMC 中發展近距離的情感 關係,例如:BBS、E-mail、討論社群,人們會對互動的對象有預期的盼望,也盼望長久的交 換訊息,當人們持續的互動,人們會累積與他人互動的訊息以及對他人的認知,因此,親密、 情感、信任、同質性就在持續的互動中逐漸地增強。 「人際關係失落說」是來自與傳統溝通模式(面對面溝通)的比較。CMC 在其中被認為 缺乏了傳統溝通的理論,不是 CMC 不能傳遞訊息,而是它需要長時間,每日使用 IM 的時間 甲方電腦 (訊息輸入) 編碼 電子視訊會議 乙方電腦 (訊息輸出) 解碼 網 際 網 路 電子佈告欄 電子郵件 即時通訊 越長,在使用者的感受方面,就越親密。與「人際關係失落說」呼應的理論有 Short、Williams 提出的「社會臨場感理論」,所謂的社會臨場感所指的是一個人藉由傳播媒介去感知他人的一 種心理效果。 2.3 即時通訊 2.3.1 即時通訊的定義 即時通訊是能夠即時通知訊息的一種軟體,允許兩人以上透過網路傳送文字訊息、檔案 或是語音、視訊的交流,塑造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和交友環境,使人們可以在網路上進行 互動,是一種打破傳統交往模式,跨越地域及時間的互動空間,由此可見,即時通訊軟體正 逐漸地改變人們的溝通形式(李書藝,2004)。 在台灣使用IM的年齡層已逐漸降低,在2005年2月創市際對「你今天IM了咩大調查」, 了解網友使用IM從事的活動,由1336份問卷中發現98.4%的網友目前都有使用IM軟體,有 83.6%是為了方便閒聊,其次67.8%是聯繫親朋好友,且有85.9%的使用者使用期間長達兩年 以上(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5),顯示出IM在大部分的網友中是不可或缺的。 隨著網路的發展,IM逐漸地創新,功能也越來越多樣化,吸引了許多不同的愛好者使用, 例如可以依自己的喜好切換面板的顏色或是大頭貼、訊息字體及顏色等,都變得個人化,因 此有些人會在電腦裡安裝2種以上的IM軟體,嘗試不同IM軟體的特色。 2.3.2 即時通訊種類 表 1 即時通訊彙整表 (本研究整理) 種類 相 關 內 容 ICQ ICQ(I Seek You),軟體名稱的意思是「我找你」,為最早出現的 即時通訊軟體,由四個以色列的工程師研發出來的,上網後可以很迅 速的找到有使用 ICQ 的朋友。在 1997 刮起流行風暴,受到使用者喜 愛,使 ICQ 成為即時通訊的龍頭老大。 Yahoo!Messenger 1996 年 6 月 Yahoo! Messenger 開通,由雅虎公司所開發的免費 即時通訊軟體,較早期的版名稱為 Yahoo! Pager。2007 年雅虎推出新 版郵件服務,將即時通與信箱結合,可用信箱使用即時通。2010 年 1 月,增加各國的語言支援。 MSN Messenger (Microsoft Service Network Messenger,簡稱 MSN Messenger), 1999 年的 7 月 22 日 MSN 引入訊息的服務,五個月後推出了 24 種語 言版本,至今已有 26 種版本。在 2001 年的 3 月,由 Media Metrix 公 司統計出 MSN Messenger 在全球已有兩千九百多萬個用戶,成為用 戶使用最多的免費即時通訊服務。 Skype Skype 創辦人是由 Niklas Zennstrom & Janus Friis 所研發,是全球 第一個分散式的電信網路系統,Skype 主要是點對點的傳輸技術,以 聲音、視訊通話為最主要的溝通方式。 Google Talk Google Talk 是由 Google 公司於 2005 年 8 月推出的即時通訊軟 體,最早是由 Apple-X 所提出,具有網路通透性,意思是使用者可將 同一網路上其它機器所執行的應用程式結果同時輸出在自己所在機 器的螢幕上,但是不具有多人交談的功能。 2.3.3 即時通訊的功能 一、溝通功能 透過即時通訊軟體中的功能與兩個以上的人進行聊天,包括語音電話、行動即時通、視 訊會議、多人會議等,(圖 2)為 Skype 版本溝通功能的例子。 圖 2 溝通功能-語音功能、視訊通話 (圖片來源:Skype 網站,2010) 二、個人化設定 依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設計,包括個人照片分享、嗆聲娃娃、表情符號、動畫快遞、造 型精靈、大頭貼、色彩(面版、文字、訊窗)等。(圖 3)為 Yahoo!奇摩即時通 10.0 版本以 及(圖 4)MSN Messenger 2009 版本之個人化設定功能的例子。 圖 3 個人化設定-嗆聲娃娃 (圖片來源:Yahoo!奇摩即時通網站,2010) 圖 4 個人化設定-聊天情境 (圖片來源:MSN Messenger 網站,2010) 三、娛樂功能 包括互動遊戲、塗鴉板等,例如:塗鴉板可以與對方畫圖或是討論課業時,可畫上解法、 算式,(圖 5)為 Yahoo!奇摩即時通 10.0 版本以及(圖 6)MSN Messenger 2009 版本娛樂功 能的例子。 圖 5 娛樂功能-塗鴉板 (圖片來源:Yahoo!奇摩即時通網站,2010) 圖 6 娛樂功能-互動遊戲 (圖片來源:MSN Messenger 網站,2010) 四、附加價值功能 除了溝通、個人化設定、娛樂、保護隱私功能之外,還可以與其他人分享東西,例如: 分享頻道、好友動向、相片分享、狀態連結、檔案傳送等,(圖 7、圖 8、圖 9)為 Yahoo!奇 摩即時通 10.0 版本之附加價值功能的例子。 圖 7 附加價值功能-分享頻道 圖 8 附加價值功能-好友動向 圖 9 附加價值功能-分享圖片 (圖片來源:Yahoo!奇摩即時通網站,2010) 3.研究方法及設計 3.1 研究流程 圖 10 研究流程圖 3.2 研究範圍 本專題研究於中華民國98年10月至中華民國99年4月進行,以台南縣/市及高雄縣的青少 年為研究對象,研究範圍為13-24歲,針對青少年使用即時通訊的影響進行研究,共發出150 份問卷,總計回收150份問卷,經由整理後,實得有效問卷140份,無效問卷為10份,其中國 中男生有效問卷為21份、女生有效問卷為24份;高中男生有效問卷為25份、女生有效問卷為 24份;大學男生有效問卷為22份、女生有效問卷為24份,最後使用電子試算表進行分析比較。 結論與建議 文獻探討 (收集、整理相關資料) 計畫與準備 1. 決定主題和討論方向 2. 選定研究對象 設計問卷 研究即時通訊對青少年的影響層面 問卷施測 針對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 分析與統計 統計問卷分析結果 3.3 問卷設計 本研究是針對青少年對即時通訊軟體的使用特性,探討即時通訊對青少年的影響因素, 問卷設計參考自(王欣螢,2007)、(楊淑婷,2006)修訂後使用,問卷共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份是使用即時通訊功能中,青少年以何種方式與他人互動使用的頻率。 第二部份是針對青少年與好友、親人、師長以及網友的互動方式及互動頻率。 第三部份是針對青少年求學階段,即時通訊對課業開展的影響。 第四部份是針對人際關係的維持,探討青少年透過即時通訊對於人際關係的助益。 3.4 問卷分析 一、青少年經常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分析 研究發現(圖 11),在三種(Yahoo!Messenger、MSN Messenger、Skype)軟體中「Yahoo! Messenger」佔了 61.8%,成為青少年經常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研究者認為,因為 Yahoo! 的知名度較高,使 Yahoo!Messenger 成為青少年較常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 由(圖 12)發現 83.0%的國中生和 69.6%的高中生較常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為「Yahoo! Messenger」, 46.8%的大學生較常使用「MSN Messenger」、而 40.3%的大學生則使用「Yahoo! Messenger」。由創市際研究「即時通訊不只是好玩而已」的調查顯示,較多網友使用的 IM 軟 體為「MSN Messenger」,其次為「Yahoo!Messenger」(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5)。這與 我們的研究結果比較下,有部份相同,但也有些許差異,在創市際研究中顯示,網友使用最 多為「MSN Messenger」其次是「Yahoo!Messenger」,然而本研究結果國、高中學生卻以 「Yahoo!Messenger」佔多數,大學生以「MSN Messenger」略佔多數,因此研究者發現即時 通訊軟體的使用似乎會因年齡層的差異而受影響。 圖 11 青少年經常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分析圖 圖 12 各年齡層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比例分析圖 二、青少年每天平均使用即時通訊時間 研究顯示(圖 13)青少年每天平均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以 41.4%的「3 小時內」居高, 其次則為「30 分鐘內」。而(圖 14)顯示,國、高中生每天平均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大多為 「3 小時內」,大學生則以 32.6%的「十二小時以上」佔為居多,其次為 28.3%的「3 小時內」。 研究者認為,大學生因學風自由,年齡已達到能自我約束的階段,因此父母管教較為寬鬆, 上網時間不受父母親限制,故可能造成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較多。 圖 13 青少年每天平均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分析圖 圖 14 各年齡層每天平均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分析圖 三、青少年持續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分析 研究顯示(表 2、圖 15),青少年持續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以 30.7%的「3-5 年」居多, 其次則為 28.6%的「5-7 年」。超過 52%的青少年使用 IM 達 5 年以上。研究者認為,即時通 訊已深深襲捲青少年的心,它已成為青少年朋友不可缺少的夥伴,然而它對青少年是助益還 是危險,的確令人深省! 表 2 青少年持續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分析表 青少年持續使用即 時通訊的時間分析 1 年以下 4.3% 1-3 年 12.1% 3-5 年 30.7% 5-7 年 28.6% 7 年以上 24.3% 圖 15 青少年持續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分析圖 四、青少年使用即時通訊功能之頻率 研究顯示(圖 16),高達 72.1%的青少年頻繁使用文字傳輸功能、50.0%的青少年頻繁使 用表情符號、嗆聲娃娃功能。而(圖 17)則顯示青少年使用 IM 的各項功能中,較常使用的 功能以 19%的「文字傳輸」居多,次要則為 16%的「表情符號、嗆聲娃娃」。研究者認為, 即時通訊最早是以文字傳輸為主要功能,然而因文字傳輸過於單調,引發業者創新內建功能 (如:表情符號、嗆聲娃娃),讓互動能夠生動活潑,如今使表情符號、嗆聲娃娃也大受青少 年朋友的喜愛。 由創世際研究「IM 普及率破九成 附加功能玩行銷」調查顯示,Yahoo!Messenger 用戶 中,有 71.6%表示曾使用「聊天情境、嗆聲娃娃」(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6)。正好與我 們的研究相符合,表示情境式的互動,對青少年具相當程度的吸引力。 圖 16 青少年使用即時通訊功能之使用頻率分析圖 圖 17 青少年使用即時通訊功能之 頻率分析圖 五、青少年與他人進行互動方式的頻率 研究顯示(圖 18),青少年使用即時通訊與他人互動方式中,38.1%「聊天」方式佔為最 高,其次是「分享照片、音訊」佔 27.4%、「討論課業」佔 23.1%。研究顯示(圖 19),青少 年與好友進行互動方式的頻率皆相當頻繁,相反地,青少年與親人或師長互動頻率卻不高, 青少年與師長互動方式的頻率中,以 27.5%的「討論課業」佔為居高。(本研究在問卷設計時, 未考慮到與家人討論課業,因此與親人互動中會缺少課業互動部分,為本研究未考慮周全之 處)。 研究者認為,青少年這階段因容易受同儕意見影響,所以與好友進行互動會遠遠高於和 親人或是師長互動,然而研究顯示青少年也會利用即時通訊與師長討論課業,是個積極的求 學態度,有助於課業上的幫助。本研究同時看到一個潛藏危機,青少年與網友互動的頻率高 於親人與師長,是一個值得正視之問題。 圖 18 青少年與他人進行互動方式頻率分析圖 圖 19 青少年使用功能與他人互動的頻率分析圖 六、即時通訊對青少年課業開展的幫助 研究發現(圖 20),大部份青少年認為透過即時通訊能夠即時地為他們解答課業疑惑, 而(圖 21)顯示,大部份青少年會利用即時通訊的即時特性,積極討論課業。研究者認為, 即時通訊具有即時傳送訊息、無距離限制的特性,使青少年能夠透過網路與他人進行課業討 論,促進青少年積極的求學態度,對課業產生助益。 圖 20 即時通訊能解答青少年課業上疑惑分析圖 圖 21 青少年會利用即時通訊積極討論課業分析圖 七、即時通訊對青少年人際距離維持 研究顯示(圖 22),40.8%的青少年對於即時通訊可以維持人際關係的看法是認同的,但 還是有 5.1%的青少年不認同這樣的看法。而(圖 23)顯示,37.1%青少年認同可藉由即時通 訊化解與朋友的誤會,這對於人際關係有相當大的幫助。 研究者認為,即時通訊的無地域及時間限制,對青少年與他人互動的人際關係具有幫助, IM 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橋樑,可藉由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朋友誤會時,不用面對面的 溝通,避免彼此的尷尬或引發衝突。 圖 22 即時通訊能維持青少年人際關係分析圖 圖 23 即時通訊能幫助青少年解開誤會分析圖 4.結論 4.1 研究結論 一、青少年使用 IM 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 根據本研究有效樣本的描述性統計發現,青少年持續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大都有三年以 上,且每天平均使用即時通訊的時間,國、高中生在 30 分鐘至 3 小時左右,三分之一的大學 生甚至使用 IM 達 12 小時以上,表示 IM 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已成為最主要的通訊媒介,經常 透過即時通訊軟體傳達訊息的頻率相當高,故即時通訊已成為青少年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溝 通管道。然而依據本研究顯示,不同年齡層的青少年在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時存在差異性,建 議 IM 業者可以針對青少年的特性,創新適性化的即時通訊軟體。 在互動的對象中,研究者發現青少年無論在聊天、分享照片及音訊、討論課業或是視訊 的互動上,都是與好友較頻繁,顯而易見的青少年受同儕之間的影響力遠遠大於親人、師長。 然而值得正視的問題是青少年與無法面對面接觸的網友互動高於親人、師長,其中隱含的危 機,也暴露了網際網路便利性帶來的後遺症。 二、IM 對青少年課業開展之影響 青少年利用課餘時間,討論課業有距離上的限制,拜網際網路即時通訊軟體之賜,大多 數的青少年會利用 IM 軟體在線上即時討論課業,解答疑惑。故善加利用 IM 軟體對青少年朋 友的學習是有助益的。 三、IM 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維持之影響 大部份青少年認為透過即時通訊可與好友在無距離限制的網路上持續良好的互動關係, 甚至與朋友有誤會時,青少年也可以透過 IM 避免尷尬的和朋友解開誤會,更可以利用 IM 擴 大交友圈、擴展人際關係。故即時通訊對青少年而言,也是一種良好的溝通管道。 許多家長認為使用 IM 會讓青少年過度沉迷網路,因此對 IM 的看法都是負面的,但研究 發現,IM 對青少年的課業及人際關係也有助益,此研究成果可給家長、師長不同的省思。親 子、師生間只要有良好的溝通及有限制的青少年自我約束,相信 IM 的益處,同樣可獲得家 長、師長的認同。 4.2 未來研究建議 4.2.1 針對網友進行深入研究探討 在網路的人際互動中,無法與網友面對面接觸,也無法從網路上分辨真假,網路虛擬世 界真真假假,可隱藏個人的身分、性別、年齡,人人可在網路世界創造虛擬的自己。本研究 發現青少年與網友互動的頻率明顯比家人、師長互動頻率高,網友可能對青少年具潛移默化 的影響,故建議未來可對此相關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4.2.2 擴大即時通訊軟體探討層面 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擴大研究層面,例如:對即時通訊軟體整體滿意度進行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論文資料 楊淑婷(2005)。 生活型態與即時通訊之使用。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洪筱華(2002)。從電腦中介傳播角度談組織傳播與顧客關係管理之相關性研究 ---以台 灣全區行動通訊業者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王怡雰(2004)。電腦溝通媒介與任務型態對媒介認知之影響。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碩士 班。 黃厚銘(2001)。使用網際網路而產生的線上與線下行為之探討。 李書藝(2004)。以網路即時通為媒介之焦點解決取向網路即時諮商研究 王欣螢(2007)。網路即時通訊對話視窗之滿意度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 葉修毓(2007)。即時通訊使用行為影響因素之初探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 郭正瑩(2008)。男女大學生網路自我揭露、網路社會支持與寂寞成之差異研究-以即 時通訊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 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姿吟(2005)。交友網站社群經營模式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系。 郭吉峰(2007)。青少年網路沉迷、社團參與及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國立水里高級 商工職業學校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休閒與遊憩管理組。 陳淑萍(2001)。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 系。 蕭甯勻(2007)。猜一猜,你的網友在不在?即時通訊軟體登入狀態之分析。佛光大學 傳播學研究所。 網路資料 網際網路的演進(2005)。取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1605063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9)。台灣地區12歲以上民眾歷次上網行為調查趨勢分 析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6)。IM普及率破九成 附加功能玩行銷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5)。即時通訊不只是好玩而已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2_23_05.html ICQ的起源(2006)。取自網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111708035 Yahoo!Messenger的起源(2009)。取自網址: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van-698/article/view?aid=54 MSN Messenger的起源(2006)。取自網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31806959 Skype的起源(2005)。取自網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1504886 Google Talk的起源。取自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Google_Talk
本文档为【即時通訊對青少年影響因素之探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1572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4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2-01-14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