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复习笔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复习笔记

举报
开通vip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复习笔记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职能与对象 一、会计的概念(理解) (一)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理解:1.经济管理工作; 2.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3.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就是站在谁的角度进行账务处理。例如:甲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乙公司。那么甲公司会计要做销售业务,乙公司会计做采购业务,即使甲乙两公司用的是同一会计代理记账,也是应该分别对甲公司和乙公司做销售和采购的业务。 4.反...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复习笔记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职能与对象 一、会计的概念(理解) (一)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理解:1.经济管理工作; 2.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3.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就是站在谁的角度进行账务处理。例如:甲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乙公司。那么甲公司会计要做销售业务,乙公司会计做采购业务,即使甲乙两公司用的是同一会计代理记账,也是应该分别对甲公司和乙公司做销售和采购的业务。 4.反映和监督,即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反映,二者一致; 5.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货币计量。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例如:一辆夏利和一辆奔驰相比,哪个贵?大多数人马上会说到是奔驰,但是如果夏利是08年新款新车,而奔驰是小孩儿玩具车。如果直接以金额表述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了,即表述为夏利不超过10万,而奔驰在100万以上,此时就是统一为货币计量了;但是货币也不是惟一的计量单位,例如:春兰空调公司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假如只以价值量体现,那被盗一两台根本不会轻易发现;假如既以价值量体现,同时又以数量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2000台,如果被盗则很容易发现。故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 (二)分类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情况等有关信息,而且侧重于过去的信息; 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    ↓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而且侧重于未来的信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一)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注:大纲和核算定义都把四环节叙述成了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但准则及教材后面的讲解中重视的还是计量,而不是计算。比如经常提到确认、计量和报告,及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 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理解) (1)确认(能不能记账或用不用记账) 例如,公司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不用做会计处理 公司新购入一批原料——应该记账。 (2)计量(记多少) 例如,上面提到的新购原料 ,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有117000元的支票存根与其对应——原材料记账金额为100000元。 (3)记录(怎么记) 例如,上面的业务,经确认后确定原料要以100000元记录,根据借贷记账法,应该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都记录原材料增加100000元。 (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 【例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B.审查组织的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要求 C.将已经记录的经济活动内容进行计算和汇总 D.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 [答案]B 2.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 记账→算账→报账。 例如:北京2002年单选题 【例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三项工作的是( ) A.记账 B.算账 C.报账 D.查账 [答案]D 3.会计核算职能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真实性审查,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 合法性审查,即经济业务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审查,即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如是否超支等。 会计监督也分为事前监督(未来)、事中监督(正在发生)和事后监督(已发生)。 (三)核算和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三、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以工业企业为例,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一)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 (二)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1.供应过程:它是生产的准备过程。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发生材料价款、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2.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加工产品时,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等,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 3.销售过程: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比如打广告等)、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三)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比如,企业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这项业务就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因为已经不是奴隶社会了。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核算的3个环节 )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例3•多选题】下列事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前提的有( )。 A.历史成本计价 B.会计主体假设 C.持续经营假设 D.会计分期假设 E.货币计量假设 [答案]BCDE [解析]历史成本计价是计量属性。 一、会计主体 1.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可以是具备法人资格的:XX有限公司(包括子公司)、XX股份有限公司——一般是强制要求会计核算的;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公司、集团、分厂、车间、事业部、办事处等——一般是根据内部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 一般来说,法人(或称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例4•判断题】一个会计主体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 ) [答案]× 2.意义 (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注:所有者,即股东可能是XXX(自然人股);也可能是XX有限公司(法人股)等。 例如,审计查出某公司的凭证中有小孩儿入托费,公司理由是培养苗子。当然这是属于老板(企业所有者)自己的家庭支出,不能算作公司的经营活动。 (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例如,甲销售给乙一批材料,甲做销售处理,而乙做采购处理。 总之,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个活动和成果相关。 【例5•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 3.作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否则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 例如,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计量,并按期(假设按5年)提折旧;否则,固定资产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要把未提取的折旧在清算前全部分摊。 例如:某一房地产经纪公司06年3月以银行存款50万购入一辆轿车。 解析: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50万最终会形成企业的费用,但不能一次性地全部作为06年3月或4月或06年的费用,因为该轿车预计使用寿命估计有好几年。假设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则应按5年平均分摊计入费用。购买时的50万为该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到08年3月由于市场不景气,该企业决定进入清算程序,则该固定资产就不能再以50万核算,要将其进行处置,取得处置价款,扣除了各种处置费用后的净值,即为该固定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同时,也不能再按剩下的3年平均提折旧,而是要把未提取的折旧在清算前全部分摊。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季度、月度、半年度。这里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以后期间的差别,从而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例6•单选题】由于( )的存在,才产生了本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C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 在某些情况下,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结合会计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并非唯一计量单位)。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时用的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对外提供报表时,应该折合成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一般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日常核算,但在向国内报送财务报告时,也要折算成人民币。(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信息使用者额需求) 四项基本假设,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例7•判断题】会计主体假设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与会计分期假设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假设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 [答案]√ 第三节 会计基础 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例8•单选题】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采用( )确认收入和费用。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答案]B 二、概念 1.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即在该期间产生了收款的权利,则在该期间确认收入增加;在该期间产生了付款的责任、义务,则在该期间确认费用增加,而不管款项是否收付。 2.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例如,企业在2007年10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我们看看在两种确认基础下,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有什么差别: 经济业务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1.10月10日销售同时收款 10月,即销即收 10月 2.10月10日收款,合同约定12月10日交付商品 12月,预收账款 10月 3.10月10日销售,12月10日收款 10月,应收账款 12月 4.10月10日购入办公用品一批且付款 10月,即付即费 10月 5.10月10日预付明年全年房租 明年各月,待摊费用 10月 6.10月10日预提当月房租(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约定全年房租于年底一次付清) 10月,预提费用 12月 第四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对会计核算对象(资金运动)的具体化。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以下三项: 1.资产 (1)概念: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具有三个特征: 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注: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现作为知识面扩充,将来职称或注会要求掌握) 资产预期能否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如果某一资产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例如,3月8日销售货物,价款30万元,对方没给钱。那我们就确认应收账款增加30万元。到年底出报告时需要对这30万元债权进行检查。假如发现最多能收回20万元,也就是有10万元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大,此时要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即这10万元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要将其从债权中减掉。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是指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通常判断资产属于谁,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对其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够实际控制,也应当确认为企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例如购货意愿或者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不能确认为资产。 (3)分类 按其流动性,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5种。 (4)确认条件 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还必须是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并且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 (1)概念: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切记,非现实义务) (2)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它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 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也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 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或借款意向书,不形成企业的负债。 (3)分类 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4)确认条件 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 (1)概念: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净资产。 (2)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只有清偿了所有的债务后,才可以把剩余的资产分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3)企业资金来源:一个是债权人,一个是所有者。 (4)分类 按其构成不同,分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利得、损失有的计入所有者权益,并入资产负债表;有的计入营业外收支,并入利润表。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1)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①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材料(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收入;餐饮企业的餐饮收入,均为收入。而企业收取的合同违约金、罚款(营业外收入)等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不能算收入,即营业外收入不是收入。例如,法人不是人。 ②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如股东增资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但不能算收入;如前言讲的,上货花费1000元,全卖得2500元,赚1500元,2500元是经济利益总流入,即收入。 ③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增加会导致利润增加(不能考虑费用),形成利润不再分配就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收入增加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费用 (1)概念: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如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工资、办公费、房租、广告费等,均为费用。但自然灾害等事故造成的损失,不能算费用(营业外支出)。 【例9•判断题】费用是企业在全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答案]× ②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是算利润的依据之一,而形成利润之后才有可能向所有者分配者利润,即发生费用是在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之前的事情。即使二者均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不是一回事。 ③费用会导致所有权益的减少。 费用增加会导致利润减少(不能考虑收入),即会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利润 (1)概念: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收入、费用都是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损失均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 【例10•单选题】以下( )不属于利得: A.企业接受政府补助取得的资产 B.处理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C.销售原材料获取的的收益 D.流动资产价值变动 [答案]C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5种。 (一)历史成本(过去发生的金额)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二)重置成本(现在重新取得需支付的金额)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将来可以流入的差额)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可变现净值=估计的(正常销售售价-至完工的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四)现值(折现后的金额,即若干时期后的某一金额可算作现在的多少)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中级或注会中财管的基本知识) 例如,2008年11月1日存入银行10万元,1年期利率为3.87%。1年后,即2009年10月31日账户本利和为103870元。简单说,10万元即为103870元的一年期现值。 (五)公允价值(大家公认的公平金额)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例11•判断题】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 [答案]×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例12•单选题】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 A.现值 B.重置成本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答案]C 三、企业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不算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最终都是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和从债权人借入的资金以及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效益,即分别来源和归属于所有者或投资人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负债(即债权人权益)。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资金占用),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式的渠道(资金来源)。 资产与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或(称会计平衡公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可归纳为以下4种(教材为9种,即细分,理解) (1)某个要素内部一增一减; (2)等式左右同增; (3)等式左右同减; (4)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二)收入-费用=利润 此处所指收入、费用均为广义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营业外收入),费用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营业外支出),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即考虑利得和损失,才等于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即两张基础报表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表 2008年3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 产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货币资金 13 10 负债合计 0 0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10 10 未分配利润 3 0 资产合计 13 10 权益合计 13 10 利润表 2008年3月 单位:万元 项 目 本月数 本年累计数 收 入 4 7 费 用 2 4 利 润 2 3   财务状况表现企业一定日期资产的来源与占用情况,反映一定日期的资产的存量情况。经营成果则表现企业一定期间 净资产增加(或减少)情况,反映一定期间的增量(或减量),即变量。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要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实现利润,将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发生亏损,将使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例13•单选题】针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等式,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将会计六项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B.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C.揭示了资产负债表要素和利润表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D.揭示了收益质量的高低 [答案]D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周转、资金的退出三个阶段。经济业务事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基本同会计要素顺序)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1.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 2.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存货、固定资产等)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债务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四)资本的增减(所有者权益)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费用)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指的是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的费用。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利润)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例1•多选题】 以下哪些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资本、基金的增减 D.财务成果的分配和处理 [答案]ABCD 【例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的是( )。 A.用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B.制定下年度财务费用开支计划 C.将现金存入银行 D.赊销货物 [答案]B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具体包括6方面的内容: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填制会计凭证(第六章)、登记会计账簿(第七章)、进行成本计算(独立学科,第五章有所体现)、财产清查(第九章)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十章)。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真实性,前面监督提到过) 计划的或者将要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交易不得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虚假的经济业务更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第十一章)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我国境内企事业单位)。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使用中文是前提)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1.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2.意义: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 1.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教材会3次提到总分类与明细分类:科目、账户、账簿)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有明细科目,如库存现金。 2.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 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类。 对于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 共同类科目是指可能具有资产的性质,也可能具有负债的性质的科目,其性质取决于科目核算的结果:当核算结果出现借方余额,就叫资产类科目;如果核算结果出现贷方余额,则作为负债类科目。 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 指南 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星度指南下载审查指南PDF 》就是按照上述分类进行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般工商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如下:(以√标记的为后边分录用到的) 会计科目参照表 顺序号 名称 顺序号 名称   一、资产类   三、共同类   库存现金√   四、所有者类   银行存款√   实收资本√   其他货币资金   资本公积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盈余公积√   应收账款√   本年利润√   预付账款   利润分配√   其他应收款√       材料采购√   五、成本类   在途物资   生产成本√   原材料√   制造费用√   库存商品√   劳务成本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六、损益类   在建工程   主营业务收入√   工程物资   其他业务收入√   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累积摊销   投资收益√   待处理财产损溢√   营业外收入√   二、负债类   主营业务成本√   短期借款√   营业税金及附加√   应付票据√   其他业务成本√   应付账款√   销售费用√   预收账款√   管理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   财务费用√   应交税费√   营业外支出√   应付股利√       长期借款   所得税费用√ 一般来说,含“应收”等字科目的为资产类,含“应付”或“应交”等字的科目为负债类。 下面列举一些会计科目的使用原则: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二、企业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二、企业增加银行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减少银行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收票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预付账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二、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其他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 材料采购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在“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商品的加工成本,在“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第二节 账 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是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同时它又具备自己一定的格式,即结构。 二、账户的分类: 账户的分类只比会计科目的分类多了第三种,前两种基本一致。 1.根据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总分类账户又叫(总账账户),或(一级账户),简称(总账),它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 在总分类账户中,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它可以提供概括的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资料的综合,总账以下都统称为明细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又称(明细账户),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 对于明细账的核算,除了用货币计量以外,必要时还需要用实物计量、或者用劳动量单位来计量。明细账是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指标,它是对总账账户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 (3)总账和所属明细账核算的内容相同,都是核算和反映同一事物,只不过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总账统驭和控制明细账,明细账户从属于总账,是总账的从属账户。 2.根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同科目)。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账户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 资产负债表账户是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利润表账户是为利润表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1.账户的作用 账户作用有三方面: (1)是用来分门别类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 (2)是提供日常会计核算的资料和数据; (3)是为编制报表提供依据。 2.账户的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在借贷记账法下,其左方一律称为“借方”,其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账户的基本结构应同时具备以下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在会计实务中,账户是根据以上的基本内容来设置登记账簿的(即第七章第三节中的各种账簿格式)。为了说明上的方便,上述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简化为T字账(丁字账),丁字型账户的基本结构如下: 3.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通过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均为本期间的发生额合计数。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它说明的是某一时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余额是一个静态指标,它说明的是资产或权益在某一时日 增减变动的结果。本期的期末余额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减少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期末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是记在账户左方还是右方、账户的余额反映在左方还是右方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 4.账户方向 (1)“借方”和“贷方”记账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借贷并不具有相同的含义。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不同性质的账户,“借”和“贷”的含义各不相同。以工业企业为例,各类性质账户的“借”、“贷”含义可以概括如表3-4所示。 表3-4 会计账户 借方 贷方 资产的增加 资产的减少 负债的减少 负债的增加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费用、成本的增加 费用、成本的减少 收入、利润的减少 收入、利润的增加 总结:各类账户结构特点 ①资产、 成本、 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资产中特例:如“累计折旧”等抵减性质账户正好与资产类特征相反: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一般有余额,且余额方向一般在增加方; 收入、成本、费用类:期末转销后一般无余额。成本、费用类如有余额也应在借方。 其中:ⅰ)期间费用:一般无余额。因为期末要转入“本年利润”,转销后无余额; ⅱ)“制造费用”:一般无余额。因为期末要转入“生产成本”,转销后无余额; ⅲ)“生产成本”:可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完工产品成本。 (2)运用借贷记账法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时,凡是记入账户借方的账项称为借项;凡是记入账户贷方的账项称为贷项,每一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在一定期间内所登记的金额的合计额称为本期发生额,账户借方的金额合计称为借方本期发生额,账户贷方的金额合计称为贷方本期发生额。每个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 总结: 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 ⅰ)时点数; ⅱ)一般有余额; ⅲ)考虑要素增减变动及余额; ⅳ)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依据。 ②成本类——按产品或服务对象归集其费用。 ③损益类: ⅰ)时期数; ⅱ)一般无余额; ⅲ)归集一定期间的发生额; ⅳ)为编制利润表提供依据。 各账户的基本结构如表3-5、3-6、3-7、3-8所示。 表3-5 资产类账户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 ××× 本期减少数 ××× 本期发生额 ×××(增加合计) 本期发生额 ×××(减少合计) 期末余额×××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表3-6负债类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二者基本一致)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数 ××× 本期增加数 ××× 本期发生额 ×××(减少合计) 本期发生额 ×××(增加合计)   期末余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表3-7成本、费用类账户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 ××× 本期减少额 ××× 本期发生额 ×××(增加合计) 本期发生额 ×××(减少合计) 期末余额××× 费用、成本类账户期末如有余额,可参照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计算。 表3-8  收入类账户 借方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数 ××× 本期增加数 ××× 本期发生额 ×××(减少合计) 本期发生额 ×××(增加合计) 期末余额××× 收入类账户期末有余额,可参照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都是体现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因此,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账户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样:按会计科目提供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相应地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等;会计科目和账户按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分类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2.区别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账务报表所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已不加严格区别,往往是互相通用。 第四章 复式记账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 所谓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按照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 单式记账法记账手续比较简单,但是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是否正确和完整,因而是一种不够科学的记账方法。 这种记账方法只适用于经济业务很简单或很单一的经济个体和家庭。 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克服了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0元购买一批材料的业务,业务发生后,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记录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另一方面在“原材料”账户记录材料增加10000元,这样登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其记录结果如图4-1。 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1.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既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账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我国过去曾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在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借贷二字已失去了原有的含义,而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用来标明记账方向。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是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 (一)资产类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即当资产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减少额) 【例1】某企业的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500000元,本期购入200000元,本期发出400000元,则原材料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如下: 原材料账户期末余额=500000+200000-400000=300000(元) (二)权益类账户结构 权益类账户包括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即当权益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账户的借方,其余额一般出现在账户的贷方。 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减少额) 【例2】某企业应交税费的期初余额为35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36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8000元。则应交税费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应交税费账户期末余额=35000+36000-28000=43000(元) (三)收入类账户结构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似,也就是说,对于收入类账户,金额增加时记入账户的贷方,金额减少时记入账户的借方,在期末应予以结转,将全部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通过“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出本期利润。因此,收入类账户一般期末无余额。 (四)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 费用是企业为了取得收入所发生的,在计算利润时将其从收入总额中扣除掉;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同,与收入类账户相反,即借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减少额。期末转销后一般无余额,如果有余额,则期末余额在借方。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以图4-7概括如下: (五)账户结构总结 1.对每一个账户来说,期初余额只可能在账户的一方:借方或贷方,反映资产或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期初余额。 2.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方向相同,说明账户的性质未变;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反,则说明账户的性质已发生改变。例如:“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期初尚未收回的账款。如果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仍在借方,则反映期末尚未收回的账款,仍为资产性质的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出现在贷方,说明本期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预收账款,变成负债性质的账户了。类似的情况在很多账户都存在,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反映往来账款的账户以及“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双重性账户,都应根据它们期末余额的方向来确定其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反之,如果余额在贷方,就是负债类账户。 3.对于收入、费用类账户,由于这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在期末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果,所以一般无期初和期末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
本文档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复习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7197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71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2-01-11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