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备 注 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 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 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页: 1.小数的意义。 2.比较小数的大小。 3.小数加减法。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备 注 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 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 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页: 1.小数的意义。 2.比较小数的大小。 3.小数加减法。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划分 共计11课时 小数的意义 1课时 测量活动(单位换算) 2课时 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1课时 购物小票(小数加减法(一)) 1课时 量体重(小数加减法(二)) 1课时 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 练习二 2课时 第一课时 小数的意义 备 注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指导学生观察和阅读教材第2页的相关信息。 (2)教师指出:7.9、7.98、1.41、39.4、38.2、8.5,这些我们不熟悉的数叫做小数。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意义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2、讲授新课,探究小数的意义 (1)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一整数方格纸看成“1”的话,它的十分之一和一百分之一怎么表示呢?(出示教材第3页“认一认”)。 (2)请学生回顾以前学习的有关分数的知识: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 ;…… (3)教师指出: 、 、 也可用小数0.1、0.01、0.001表示。 (4)提问: 和 怎么用小数表示呢?请用笔描出。 (5)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可用0.3表示, 可用0.23表示,同理 可用0.420表示。 (6)教师指出:分析小数的意义要从小数的数位出发。(出示数位顺序表) (7)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小数读写的相关知识。 3、课堂练习(小黑板出示) 4、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强调数位顺序表的重要意义。 5、布置课后作业。 教材第6页“练一练”。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测量活动 备 注 教学内容:用小数表示数量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 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或质量等。 教学步骤: 一、测量前的准备 (1)分组。 (2)认识测量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复习米、分米、厘米的相关知识。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 分米=0.1分米= 米=0.01米 (4)分发测量记录表 说明填表要求及注意事项。 2、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活动。 (1)测量的对象可以自由选择。 (2)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测量时测量工具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对齐;读数时要从零刻度开始读起;注意区分不同测量工具的测量精度。 (3)测量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进行单位换算。 (4)请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测量情况。 (5)师生共同分析、总结测量过程中的收获及不足。 3、课堂练习:在括号中填写适当的小数。 4分米=( )米 52厘米=( )米 45克=( )千克 5元6角2分=( )元 1米5分米=( )米 4千克450克=( )千克 4、课堂小结 5、课后作业:教材第8页“试一试”、“练一练”。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比大小 备 注 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及排列顺序。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介绍日常生活中切合主题的节目视频。 (2)提问:视频中主持人说:“去掉一个最高分9.65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20分”。怎么知道9.65分是最高分,9.20分是最低分呢? (3)引导学生将问题一般化:如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指出本节课的主题。 板书课题: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类比探讨,讲授新课 (1)请学生回顾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将下面各题比较大小: 94○54 771○1021 143○153 202○220 (2)学生独立完成,并总结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①当整数的位数相同时,从高位比起;②位数不同时,位数越多,数越大。 (3)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道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吗? 出示尝试题: 比较下列各数量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7.9和5.2元 6.79米和6.85米 (4)引导学生通过尝试题的解答,总结比较法则:比较两个小数时,先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5)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再出示尝试题:教材第9页中相关问题。 (6)师生共同订正。 三、课堂练习。 (1)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7.9○8.2 0.62○0.619 1.374○1.3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小数大小比较的法则。 五、布置课后作业 教材第10页第1、2、3、5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购物小票 备 注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在超市买东西时,买完东西后都会有一张购物小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张购物小票中蕴含的相关信息。(出示购物小票)。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购物小票,并说说票面上数字的意义。 3.提问: 上述购物小票上涉及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你能将其中蕴含的式子写出来吗? 4.提问: 小数的加减运算遵循怎样的运算法则呢? 引导学生用涂格子的方法来试一试。(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涂一涂。) 5.教师强调指出: 如果数字很大时,用涂格子的方法就麻烦了,有没有计算小数加减的一般方法呢? 6.请学生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并交流。 7.鼓励学生积极 发言 中层任职表态发言幼儿园年会园长发言稿在政协会议上的发言在区委务虚会上的发言内部审计座谈会发言稿 ,肯定学生的表现,整理学生汇报结果:(1)用计算器;(2)仿照整数的加减运算,用竖式计算。 8.请学生回顾整数加减运算的竖式算法,然后类比到小数的竖式运算中。 学生尝试: 再次尝试: 4.8 1.3 35.8 3.11 - 2.8 + 2.5 - 13.3 +2.22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运算法则: 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时只需注意小数点要对齐,其它就与整数加减一样了。 二、课堂练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52+2.13 4.87-3.21 8.7-5.2 13.53-10.02 23.18+6.21 3.5+4.3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教材15页第3、4、5题。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量体重 备 注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步骤: 一、前提测评 指名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独立完成下面各题。 2.38+1.21= 3.52+4.47= 5.08+3.71= 二、新授知识 (1)出示尝试题。 淘气的体重量是45.2千克,丁丁的体重量是33.4千克,笑笑的体重量是38千克,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丁丁和笑笑共重多少千克? (2)学生尝试解答(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4)教师小结 这是一道退位减法和一道进位加法的计算题。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明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计算就与整数一样。 (5)学生再次尝试 用竖式进行计算:10.2-8.75 15.4+2.97 (6)教师强调: 因为小数的未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为了计算方便,在进行小数的加减竖式运算时,需要根据情况添上“0”或者去掉“0”。 三、课堂达标测评 教材第16页“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教材第17页第2、4题。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歌手大赛 备 注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题,第9页“想想做做”1、2、3、4题。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⒉ 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⒊ 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计算。  70÷9 69÷20 520÷60  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用整十数除怎样试商。 二、教学新课 ⒈引入新课。 ⒉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 ⑵探索“272÷34”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272÷34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34看作30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学生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师巡视指导。 ③交流算法。 提问:用9乘34得306,272比306小,怎么办? 提问:为什么要改商8,指名回答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④学生独立完成竖式 学生完成竖式计算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 ⑶师归纳概括 三、巩固练习 ⒈“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准确的商,并让学生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⒉“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中两小题的计算过程,找出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⒊“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调商过程。 ⒋“想想做做”第4题。 ⑴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第一课时 图形分类 备 注 教学内容: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建立等于“旧”图形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主动地掌握图形分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图形分类的具体方法。 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指出下面各是什么图形,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 2.举出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认知目标:本节课主要学习图形分类的三种方法。 二、探知导学 1.说说教材中的图列是什么图形。 2.图形分类:教师指出将图形分成两类:总结学生的回答,并予以肯定和指导。(立体和平面图形) 3.将所示的平面图形分类。 提示: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来分类。 4.按照边的条数将它们分类。 5.引申——将四边形分成两类。 可以将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一类,平行四边形自己是一类。 6.实践活动:看一看,说一说,主要展示三角形、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三角形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三、尝试练习 教材第一题、第二题。 四、点讲小结:三角形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五、巩固练习 1.长方体有( )个面,正方体有( )个面。 2.用手摸一摸,圆柱上下两个面,它们的大小( )。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三角形分类 备 注 教学内容:三角形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三角形分类活动,认识并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钝角三角形。 2.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识别各自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由角的分类引出三角形的分类 ①指下面各是什么角? ②说出什么叫直角、锐角、钝角? ③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直角、锐角、钝角各一个。 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线段和角,如果把两边改成线段,把角的两端连起来出现什么图形。 认知目标: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和认识三角形按“角”分,按“边”分方法。 二、探知导学 1.三角形按角的情况分类。 ①观察教材中的三角形。 ②从“角的度数”方面入手,分成三类。 ③总结分类原则及定义 ④三种三角形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按边的情况分类 (1)给出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2)特点: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 (3)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顶角平分线与底边上的高重合。 ②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三条边相等。 三、尝试训练: 四、点讲小结: 进一步巩固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按角分或按边分。 五、巩固训练 练一练第1题、第2题。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复述三角形的特点。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 备 注 内容:三角形内角和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自行总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方法: 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使他们获得主观的感受。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复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2.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请学生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度数,学生说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教师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认知目标: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及运用。 二、探知导学: 教师指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内角、内角和的概念。 2.测量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并算出它们的和。 ①学生观察教材27页第一幅图。 ②学生动手量一量三角形的每个角的度数,并计算出内角和。 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结论,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就是180°。 3、拼一拼——用拼的方法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4、折一折——用“折”的方法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尝试训练 1、教材28页第1、2题。 2、在三角形中,∠1=78°,∠2=44°,求∠3的度数。 四、点讲小结 通过计算“拼”、“折”三种方法都得出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 五、巩固训练 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70°,求它的顶角的度数是多少? 2、等边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任意三角形内角和都等180°)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三角形边的关系 备 注 教学内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已知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复习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2、复习三角形的定义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认知目标: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以及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二、探知导学 1.动手实验,能否用下面的小棒摆成三角形。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同样用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可以摆成,有的却摆不成呢?什么样的小木棒能摆成三角形? 2.得出结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即:a+b>c a+c>b b+c>a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推论:a-b<c a-c<b b-c<a 三、尝试训练 教材31页第1题。 四、点讲小结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五、巩固训练 1.教材31页第2、3题。 2.下列长度,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 (1)3cm 4cm 8cm (2)5cm 6cm 11cm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四边形分类 备 注 教学内容:四边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难点: 平行四边形与其它四边形异同。 突破重难点措施: 教师善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复习平行 2、复习四边形 3、让学生动手画四边形。 二、探知导学 1.四边形分类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形。 (2)指导学生按照这个规律把教材上的四边形分类。 A类:两组都平行;B类一组平行另一组不平行;C类两组都不平行。 2.总组分类标准:A类是平行四边形;B类是梯形。 3.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1)相同点:(学生先观察后,提问学生回答理由)他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2)不同点:学生观察图形后,说说不同点。 结论:①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三、尝试训练 教材中巩固练习,填一填。 四、点讲小结:强调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 五、巩固训练 1、教材第三题:让学生动手拼一拼。 2、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六、课堂小结 请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师生共同交流。 课后反思: 第六课 图案欣赏 备 注 教学内容:图形欣赏、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2.利用对称、平移、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难点: 设计图案。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商标图案,之后组织学生发言,说他们各自表示什么,说说他们由什么组成。 二、探知导学 1.组织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发现的图形,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都有什么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六幅图案是怎么样形成。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形成过程。 三、尝试练习 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图案,试着画出来。 四、点讲小结 观察旋转、对称一定要加强动手的过程,在动手过程中思考。 五、巩固训练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的主要知识。 2.请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师生共同交流。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数图形中的学问 备 注 教学目标: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归纳有序数的基本方法。 突破措施: 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观察图形共有多少条线段。 (2)有两种答案让学生判断,有3条,有6条。 (3)教师带领学生数,指出本节课主要内容——如何有序地数图形。 认知目标:掌握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二、探知导学 教师出示教材上的图形,共有几个角。 组织学生讨论,请学生回答,同时说说数的方法。 师生小结:(1)按照大小来数。 (2)固定一边,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三、尝试练习:教材“练一练”。 四、点讲小结:回顾本节知识。 五、巩固练习 (1)请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师生共同交流。 (2)下图中,共有 个在三角形,有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梯形。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忆,有序数的方法。 七、板书设计 数图形中的学问 基本方法 按照大小来数 固定一边,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作业设计 1、下图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2、一共有几个长方形?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课时安排 小数乘法的意义 1课时 有趣的小数点(一)(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1课时 有趣的小数点(二)(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1课时 世界人口 2课时 人口与环保 练习三 3课时 第一课时 小数乘法的意义 备 注 教学内容:P40~4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填空 0.2元=( )角 4角=( )元 1.2元=( )角 2.计算 3.8+3.54 3.05-2.9 85-34.7 9.5+4.85-6.36 二、导入新课 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乘法。 三、教学新课 1.出示尝试题。 今早,小明到文具店里买了3支铅笔,每枝铅笔0.3元,小明要付多少钱?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要是不能解决,先自学课本38页的内容) 2.生自学课本。 3.尝试尝试题。 4.小组讨论:如何计算0.3×3= 5.教师讲解 一枝铅笔0.3元,3枝铅笔就是3个0.3元,用什么法计算? ①谁来说说0.3元是几角?3个3角就是9角,9角也就是0.9元。 ②0.3×3根据乘法的意义,还可以用加法来表示,谁能来把它表示出来?(指名板演) 师:按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得数就可以了。 ③引导学生涂模型图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0.3 0.3 0.3 指名学生涂,然后数数一共涂了几格,也就是零点几。 四、练习:口算 0.2×3= 0.3×4= 0.4×2= 0.1×9= 0.5×3= 五、课堂作业: 教材P39试一试1、2,练一练1、2。 六、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与同学说一说。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小数点搬家 备 注 教学内容:P40~4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法。 教学重点: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5×14= 5×1.4= 0.5×1.4= 0.3×2= 0.2×4= 8×125= 8×1.25= 0.8×125= 0.6+0.2= 3-0.3=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小数的知识。今天,有一个小客人想走进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想知道他是谁吗? 板书:小数点搬家。 三、进行新课 1.出示尝试题 124→12.4→1.24 我搬家的时候,小数有什么变化吗? 2.自学课本40页。 3.指名尝试。 4.小组讨论。 5.汇报结果,教师讲解。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师:山羊餐店的价钱牌上标着4.00也就是4元,为什么没有顾客呢?小数点可着急了,我得搬搬家,结果就搬成了0.4元,快餐店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便宜了多少,该如何用算式表示?4.00→0.4小数点向哪边移动了?如果4.00→0.04呢? 指名说出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师:如果小数点向右搬家,客人还会那么多吗?为什么? 观察后小组讨论。 师引导: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完成P40试一试。 四、试探练习 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2.85 2850 28.5 0.0285 0.00285 五、课堂作业:P41 2、3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街心广场 备 注 教学内容:P42~4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关系。 2.能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点移动,原数扩大或缩小的规律,解决小数乘以小数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2.7×10= 2.7×100= 2.7×1000= 25.6÷10= 25.6÷100= 25.6÷1000= 二、导入新课 今天阳光灿烂,大象、猴子和老鼠高兴的到森林建设局办理新房登记手续,可是却碰上了难题,在建设局里它们要填上自己的住房面积。 在计算房屋面积时,大象和猴子很快就找出答案。 可是老鼠却犯难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谁能帮助老鼠找出答案呢?(引入新课) 三、教学新课 1、生自学课本P42的内容 2、尝试:0.4×0.2=?(小组合作讨论) 3、教师讲解 师总结学生的汇报: 还可以利用单位间的换算。 4、利用你喜欢的方式尝试解题 你发现了什么?如果还没发现继续做下面的题(教材P43填一填)。 5、教师引导生说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四、课堂作业:P43 1、2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包装 备 注 教学内容:p44~45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意识。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习小数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并初步进行估算。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0.3×4 6×0.3 0.38×10 0.67×100 2.3×4= 12×3= 45×3= 二、导入新课 1.指名用竖式板演:27×3= 2.你能用竖式计算:2.7×0.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三、教学新课 1.教师讲解 笑笑要过生日了,同学们都在准备生日礼物呢!可是在准备的过程中遇到了麻烦,你能帮他们解决吗? (1)观察图,从这个图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指名找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包装这个礼品盒要彩带1.5米,需要多少元?(指名列式1.5×0.85) 3.自学课本P44内容。 4.小组讨论并尝试。 5.生汇报,师订正。 指名板演,并订正。 四、试探练习 4.8×0.25 0.32×0.8 9.8×0.5 4.8×1.2 0.32×1.2 9.8×1.3 (请部分学生板演,师注意纠正学习错误) 五、课堂作业 1.直接写得数 0.6×0.7 0.9×0.1 0.8×5 1.1×0.4 2.列竖式计算 2.5×3.4= 0.48×2.7= 1.36×0.8= 六、课堂小结:谁能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做。 2.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备 注 教学内容:p44~4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意识,并能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末尾有0的数的乘法的计算。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2.73 0.24 13.6 2.86 × 0.5 ×0.03 ×0.8 × 0.8 1365 72 1088 2288 2.列竖式计算 3.06×0.9 2.73×0.8 4.53×0.3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你知道哪些动物?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动物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1.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钟大约爬行2.1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上的2.15倍。 2.读了这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3.生提问,教师板书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教学新课 1.学生尝试解决①个问题。(教师巡回辅导) 2.指名板演。 ③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生观察) 小数乘法看作整数相乘,一般要把看成整数后数位少的放在下面,且小数点不用对齐,只要小数末位对齐,计算过程和整数完全相同,最后根据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点上小数点。 4.尝试问题②2.1×60该如何书写竖式,末尾的0怎么办?生尝试并进行小组讨论。 5.汇报结果并板演 四、试探练习 用竖式计算。 0.12×50 2.6×0.5 1.2×60 2.13×4 五、课堂作业 教材47页2、3题 六、课堂小结:利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你是怎么计算的?(生各抒已见,教师小结) 1、可以按整数乘法来计算。 2、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手拉手 备 注 教学内容:P48-4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2、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步骤: 一、基础训练 1.简便运算(指名板演) 25×19×4 128×3+72×3 (20+8)×125 说一说你是用了哪些定律使计算简便的。 二、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运用乘法分配律使128×3+72×3 12.8×3+7.2×3,你还能简算吗?试一试。 三、教学新课 1.生尝试,师巡视。 2.汇报尝试结果(指名板演) 四、尝试练习 分配律适用于小数,那其它的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吗?验证一下。 2.5×1.9×0.4 1.83+3.79+0.17 2.5×0.5-1.5×0.5 生尝试,教师巡回辅导,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五、课堂作业 1.2.6+1.4×3 2.5×0.6-0.6×0.5 (8+0.8)×1.25 2.5×2.8×4 =25.2 =26.7776 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反思: 整理与复习(一) 备 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前面三个单元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及掌握。 2.通过整理与复习,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及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个单元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复习一下第一单元的知识。 二、整理。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第一单元的内容。 2.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全面、系统。(每组派一名代表板演) 3.师生共同评比。 第一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表、小数的读写法及它们表示的意义、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的加减法。师:刚才各组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对刚才的知识掌握得怎样?进行一个小测试,有信心吗? 4.练习 (1)教材P53第1题。 集体订正,然后提问:每一小格用分数表示几。 (2)找规律填数。 ①1.5,11.5,21.5, , 。 ②19.8,18.6,17.4, , 。 ③1.2,2.4,4.8, , 。 说出每小题有什么规律? (3)观察填数。教材P53 第4题 ①学生口答;②想一想,两个自然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为什么?(同桌互说) (4)谁是解决问题的小专家。 完成P54第5题。 三、课堂小结:通过复习,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备 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整理和复习二、三两个单元的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整理。 1.学生整理。 2.汇报板演。 二、练习 1.听算比赛。 教材P53第3题。 集体订正,提问:积的小数位数与什么有关?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计算比赛。 教材P54第6题。 先判断各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估一估积大约是多少?最后进行计算。 观察:每一道题的积与它们的乘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答) 3.简便运算 师: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整数中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是否适用?(指名答) 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8+2.04×9.5 10.1×9.9 4.5×3.6+5.5×3.6 13.8×4.2-6.6×0.75 2.7×0.4-0.7×0.4 指名板演,并说出运用什么定律。 4、完成P54第7题。 指名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计算的。 5、完成P55数学探索题。 让学生观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6、解决问题,教材P55第9题。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节日礼物 备 注 教学内容:P56-57 教学目标: 1.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性得到不同的形状。 2.观察画面,从高低不同的观察位置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性得到不同的形状。 难点:从高低不同的观察位置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全体活动 ★教师在黑板上摆一个瓶子、水杯、积木。分别请三位同学站在三个不同的 方向观察,然后说出所看到的物体。 ★生仔细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同样的物体,为什么三个同学所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呢? ★生回答后,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观察教材第56页图片,分析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不同。 ①组织观察。(桌子上都有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 文字,把题意弄明白,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再独立辨认。 (2)学生回答问题。 参考资料: ◆ 第一幅图——④ 只有站在桌子上,小狗才能看到全部的礼物,而且是俯视。 ◆ 第二幅图——① 图上礼物只有露出最少的一部分,所以小狗站在地上。 ◆第三幅图——③ 从图中可以看出,观察的视线和桌子的边缘成水平线,判断小狗是站在凳子上。 ◆第四幅图——② 这图和第二幅图很相似,说明小狗还是站在地上,但不同的是露出的礼物多了一部分,可以判断出小狗的视线高了一些,说明小狗的前脚抬起来了。 2、组织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类似经历。 三、练习 1、教材“说一说”。 资料:第一幅图是在A 点看到的,第二幅图是在B 点看到的。 教师总结:越靠近物体,看到的物体越大。 2、指导画不同角度的平面图。 图C 图A 图B 图D 3、指导第57页的“说一说”和“试一试”。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天安门广场 备 注 教学内容:P58-60 教学目标: 1.观察画面中的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的相对位置,判断这些画面的拍摄位置,判断观察对象在画中观察者视觉中的范围。 2.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养成互相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画面中的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的相对位置,判断这些画面的拍摄位置,判断观察对象在画中观察者视觉中的范围。、 难点:从不的角度辨认照片的拍摄位置。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一幅风景图画,让学生说说相关的诗词、歌曲等,体会变换角度 观察景物的不同结果。 ①学生观察图片,提示回忆有关诗词、歌曲等。 ②让学生解释歌曲、诗词的意思,说说各自的感受。 教师指出:“诗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极富美感和艺术性。”让学生有意识的自觉学习和欣赏。 ③结合诗词、歌曲,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景物是否相同。 2、 尽量出示一些实物模型,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叙述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如何变化的。 适时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 “天安门广场” 二、学习新课 1.天安门广场各个角度观察的结果。 ⑴出示问题:(天安门广场的相关知识。)(参见资料) ⑵学生观察教材第58页第一幅图片。 ⑶尝试着找到标的四个位置,让学生自己想象分站在四个位置会观察到什么样的景物? ⑷再让学生观察教材第58页下面的四幅图,思考各是在哪个位置拍摄的? ⑸小组学习,汇报交流。(说理由) 第一幅图,在4号位置拍摄的。 第二幅图,在3号位置拍摄的。 第二幅图,在2号位置拍摄的。 2、师生共同总结 三、尝试练习 “试一试”(教材第59页)第1题 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懂从空中看到的画面,理解图中各个观察点与宁宁家的相对位置,再通过比较、推理、想象来判断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画面。 四、二次尝试练习,“试一试”(教材第59页)第2题: 本题根据全景画面中建筑物的特点以及照片拍摄的路线,推理拍摄照片的先后顺序。( 参考答案:B、C 、D、 A)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 课时安排 精打细算 1课时 参观博物馆 1课时 打电话 2课时 人民币兑换 1课时 动物乐园 1课时 电视广告 2课时 练习四 2课时 第一课时 精打细算 备 注 教学内容:小数除数以整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0.8×0.5 4×2.5 13—6.25 100×0.315 0.13×3 二、探知导学 1.导入学习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我们买东西的时候,要学会精打细算。认定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合作学习,尝试训练 (1)分组讨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相互交流,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讲解,并板书。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15 15个十分之一 15 0 (3)计算:12.9÷6(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3.自学课本 4.讨论归纳 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小数点,然后再继续除。 三、尝试训练 7.42÷7 8.2÷5 15.9÷15 四、巩固训练(小黑板) 1.用竖式计算 29.4÷7 36.9÷18 25.68÷12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在计算被除数是小数的时候,应该如何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参观博物馆 备 注 教学内容:整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个位不够商1,就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再在0的右面点上小数点。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不要忘了点小数点和商0。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2.4 3 5.8 91 7.02 二、探知导学 1.导入学习 出示:笑笑、淘气、小龙、小凡一起到博物馆去参观,车票、门票费一共花了26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生读题) 问:要求每人花了多少元,要知道些什么?怎么列式呢?(生说算式,师板书) 2.合作学习,尝试训练 (1)分组讨论计算方法(选派代表板演) (2)相互交流(选派代表板演) 3.讨论归纳 计算这种题时,个位上的数除完还有余数,要先在商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在余数后面添上0再除。 三、尝试练习 出示:买16只玩具小狗一共花了12元,每只玩具狗多少元?(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师根据生做的情况进行点讲并小结。 整数不够除以整数,就要在商的个位写0占位,点上小数点,然后在被除数后面添0继续除。 五、再次尝试练习 32÷5 4÷25 七、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八、作业布置 教材P63页1、3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备 注 教学内容:除数是小数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道理。 2.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重点: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过程。 突破重难点措施: 1.创设“打长途电话”的情境,获取信息。 2.让学生探索,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1.口算。(卡片) 8.1÷3 4.84÷4 3÷5 0.75÷15 0.25÷5 0.045÷9 二、探知导学 1.导入学习 出示:小华和小红一起去给在外面工作的妈妈打电话,打国内长途电话每分钟要0.7元,打国际长途电话每分钟要7.2元,小华打国际长途电话共花了45元,小红打国内长途电话共花了8.54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呢?(生读题) (1)用估算的方法估一估,各打了多少分钟?(生答) (2)师根据生答的小结: 估算只能是一个大概的结果,我们要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还得通过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尝试训练 (1)尝试计算8.54÷0.7 分组讨论计算方法。 (2)相互交流,指名板演 3.自学课本(生看后,让生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4.讨论归纳 出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除数的小数点向( )移动几位,( )的小数点也向( )移动几位。 三、尝试练习 计算:45÷7.2 0.768÷1.6 37.1÷0.53 四、点讲小结 除数比1大,商比被除数小,除数比1小,商比被除数大,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五、巩固训练 1.用竖式计算 2.56÷3.2 375÷0.75 4.725÷1.8(验算) 2.根据17.5÷0.7=25,要想商是2.5,你有哪些办法?(拓展练习)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学习你知道些什么? 七、作业设计 课本P65页2、4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人民币兑换 备 注 教学内容: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教学目标: 1.了解人民币和其他外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渗透国情教育。 2.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 3.熟练使用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人民币的其他外币兑换。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会根据汇率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 突破重难点方法: 通过让学生计算、探究找出求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2.479÷0.67 二、导入 先出示:中国银行2005年9月某一天的国际货币汇率表。(生阅读) 问:从这个表里,你知道了什么? 认定目标:这个汇率表就是帮助我们进行货币兑换的。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汇率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探知学习 1.导入学习 (1)小黑板出示问题一: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故事书6.7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2.合作学习,尝试训练 (1)分组讨论列式,用计算器计算。 (2)交流,师板书。 3.引导观察 问: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多少?这题应怎么做? 四、尝试练习 出示问题二: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 五、点讲小结 一般情况下,计算钱币的结果我们都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百分位。 六
本文档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053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2KB
软件:Word
页数:55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1-11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