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镀膜玻璃及光盘工艺

镀膜玻璃及光盘工艺

举报
开通vip

镀膜玻璃及光盘工艺镀膜玻璃 Reflective glass 镀膜玻璃也称反射玻璃. 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 镀膜玻璃按产品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导电膜玻璃等。热反射玻璃一般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或多层诸如铬、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因此,也称为阳光控制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和玻璃幕墙;低辐射玻璃是在玻...

镀膜玻璃及光盘工艺
镀膜玻璃 Reflective glass 镀膜玻璃也称反射玻璃. 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 镀膜玻璃按产品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导电膜玻璃等。热反射玻璃一般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或多层诸如铬、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因此,也称为阳光控制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和玻璃幕墙;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由多层银、铜或锡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系,产品对可见光有较高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很高的反射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主要用于建筑和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由于膜层强度较差,一般都制成中空玻璃使用;导电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敷氧化铟锡等导电薄膜,可用于玻璃的加热、除霜、除雾以及用作液晶显示屏等; 镀膜玻璃的生产方法很多,主要有真空磁控溅射法、真空蒸发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等。磁控溅射镀膜玻璃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可以设计制造多层复杂膜系,可在白色的玻璃基片上镀出多种颜色,膜层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较好,是目前生产和使用最多的产品之一。真空蒸发镀膜玻璃的品种和质量与磁控溅射镀膜玻璃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已逐步被真空溅射法取代。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通入反应气体在灼热的玻璃表面分解,均匀地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镀膜玻璃。该方法的特点是设备投入少、易调控,产品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可进行热加工,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生产方法之一。溶胶—凝胶法生产镀膜玻璃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简单,稳定性也好,不足之处是产品光透射比太高,装饰性较差。 镀膜玻璃中应用最多的是热反射玻璃和低辐射玻璃。基本上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两种生产方法。国际上比较著名的真空磁控溅射法设备生产厂家有美国的BOC公司和德国的莱宝公司,化学气相沉积法的著名生产厂家有英国的皮尔金顿公司等。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已经出现数百家镀膜玻璃生产厂家,在行业中影响较大的真空磁控溅射法生产厂家有中国南玻集团公司和上海阳光镀膜玻璃公司等,化学气相沉积法生产厂家有山东蓝星玻璃公司和长江浮法玻璃公司等。 光盘生产过程? 光盘的组成和制造过程如下: 1.基板 材料是聚碳酸酯(PC), 如果你把光盘比较光滑的一面(激光头面向的一面)面向你自己,那最表面的一面就是基板。 2.记录层(染料层) 目前市场上存在三大类有机染料:花菁(Cyanine)、酞菁 (Phthalocyanine) 及偶氮 (AZO) 。 3.反射层 其材料为纯度为99.99%的纯银金属或者是铝。 4.保护层 材料为光固化丙烯酸类物质。 5.印刷层 印刷盘片的客户标识、容量等相关资讯的地方,这就是光盘的背面。 制造过程, 先是制造出基板, 然后是在基板上涂抹有机染料,从而形成记录层, 之后再在记录层上,通过真空溅镀的方式,把银粉加在记录层上,从而形成反射层, 然后再在反射层上加保护层、印刷层,最终完成光盘的制造。 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来了,基板是PC,需要在基板上旋涂有机染料,那么请问,什么溶剂可以溶解有机染料但是又不会溶解PC呢?这样才能把溶解的有机染料涂覆在PC上,而又不破坏PC基板啊! 光盘压制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本流程所述工艺过程无特殊过程,均属一般过程。 本流程中所指光盘为120mm只读光盘,其品种包括: CD-DA 激光唱盘 V-CD 激光视 CD-ROM 只读数据光盘[包括CD-ROM(XA)] 光盘生产的工艺流程(分8步) 光盘的生产是通过以下流程实现的: 1.母盘制作: 母盘制作也叫预制主片,由于CD-R系统的出现,这一过程实际上可以简化为将CD-ROM节目的程序和数据刻录成CD-R盘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数据预制:将客户提供的vcd视频节目进行数据的压缩处理,利用预制作软件,在硬盘上按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vcd格式文件,如果是数据文件则按CD-ROM ISO9660格式模拟生成映像文件。该映像文件模拟真实的CD-R盘的文件和目录结构。 (2)刻录:将已经生成好的CD-ROM映像文件,利用刻录软件刻录到CD-R盘片上去。 值得注意的是,CD-R的刻录过程中不允许中断,一但发生中断,盘片就有可能报废。 一般CD-R软件支持多种CD格式。 (3)制母盘: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将经过处理后的写在CD-R盘上的数据,记录在玻璃盘上的过程。因为任何CD-ROM盘的质量最高只能达到生产该盘所用的主片的质量,所以制主片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在制主片过程中所制出的pit(如图),是所有制造形成物中最微小的,每一个只有烟雾的颗粒大小,这就意味着最微小的杂质也会损坏大量数据。所以制造母盘及CD-ROM的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条件就是空气中微粒数量要得到严格控制,以保证洁净的工作环境。 (4)电铸:电铸的最终目的是产生用于复制CD的金属模子。在制作玻璃主片的这一过程中,由于有一层银膜而导电的主片,浸浴在含有镍离子的电解质溶液里。通过一个电路使其通电后,带有光盘映像的玻璃主片上的曝光区域不断吸引镍离子。镍层不断加厚,并与曝光后的感光树脂表面上腐蚀出的凹点和台面(凹点之间的部分)的轮廓一致。 最终结果是形成一个厚且坚固的镍片,其金属表面上留下了与光盘完全相反的印膜。这一片原始的金属片被称为金属主片或是"父片"(Father)。 之所以称其为"父片",是因为它将被用于生成另外两个金属片,分别称为"母片"(Mother)和"模片"(Stamper)。通过其后的电铸过程,母片和模片的数量不断增加。母片是由父片而来的,而模片又是由母片而来的,每一片是另外一片的相反呈像。 模片是金属主片的完全复制品,也是这一生产阶段的最终产品。通过金属模片将进行塑料CD复制品的大规模生产。 简单的说就是依据客户提供的源盘,经过刻录、蒸镀、电铸、抛光、冲孔等工序,制作成一块金属镍盘,经检测合格后,完成母盘的制作。 1.2原材料(PC)的干燥: 原材料的干燥是由专用塑料烘干设备完成的,其工作流程及原理为: 干燥的热空气在穿过原料层时,将原料中的水分带走,并排到大气中,使原料得到干燥。 2.注射成型: 生产CD-ROM成品的第一步,是将数据从模片上转移到塑料基片上。一个高精度的注塑模具将光学等级的塑料所制成的融化树脂注入模具空腔。模具的一面是模片。这一过程只需要几秒钟,其产品是一个其中一面印有点的轮廓清晰的塑料盘。其后塑料盘载有数据的一面要镀上一层极薄纯铝,这是为了形成一个读出盘上数据所必须的反光表面。典型的给盘镀金属的方法是溅镀(Sputtering)。在溅镀过程中,每一张盘都被喷射上铝原子,以产生均匀的镀层。注射成型是由精密注塑成型机和专用模具完成的,其工作流程及原理为: 干燥好的PC料粒在注射机的加热筒中熔化成流体,并在螺杆的作用下进入装有母盘的模具腔体中,再经过冷却,成为基片。 3.真空镀膜: 生产出的盘在铝表面再加上一层坚固的漆膜。这一层漆保护铝膜不会被划伤,不会氧化,并可作为标签印刷的工作表面。真空镀膜是由专用真空镀膜机完成的,其工作流程及原理为:基片通过镀膜机的机械手的搬运,进入到镀膜机的真空腔体里,经过高压电离的氩离子在强电场及强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高速运动,轰击靶材表面,激发出的金属离子附着在基片表面,形成一层反射膜。 4.涂保护胶及U.V固化: 涂保护胶及UV固化是由滴胶站、旋开站和硬化站完成的,其工作流程及原理为: 镀好反射膜的光盘由机械手搬运到滴胶站进行滴胶,并由旋涂站进行高速旋涂,再由UV固化站固化UV保护胶,完成此工序。 5.在线AID检测: 在线外观检测是由自动检测设备完成的,其工作流程及原理为:由机械手从固化站将烘干的光盘搬运到检测台上,经过检测设备内部的一台高速相机对盘片进行快速扫描,识别信息面上的缺陷,并依据设定的标准判定盘片合格与否,然后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别放在不同的堆料架上。 6.线外质量抽检: 经过外观检测的光盘还要进行内部质量抽检。抽检工作是由专用光盘检测设备完成的。CD-DA、V-CD由检验人员进行视听;CD-ROM光盘由检验人员用CDD软件检测,检测合格的盘片才可转入下一工序。 7.盘面印刷: 通过高速丝网印制或是胶版印刷,可以将图片印在盘的漆层上。图片的翻印可以达到八种颜色,不过这还要看复制商的标签印刷的能力。丝网印刷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它是将图片转换为一张有孔的网,墨通过网附着在盘上。这一过程与蜡纸印刷相似。 胶版印刷使用墨滚及印刷台转换图片。这一方法在传统商业印刷中使用广泛,现在也用于光盘商标的印刷。胶版印刷进行图片翻版时可以取得更高质量的分辨率,它优于丝网印刷的地方是可以印刷增强的四色图片及其他的复杂图形。 印刷工序是由全自动印刷设备完成的,其工作原理为:上料机械手将光盘放在印刷转盘上,由转盘带着盘片作360度运动,并由UV烘干灯分别将每次印刷的油墨烘干再由下料机械手将烘干好的光盘片抓取并放到下料台上,完成此工序。 8.检验包装: 光盘在包装前还要进行外观的检测。检测工作是由包装工人以感观的方式,按照光盘检测标准完成的。经过检验合格的盘片才可进行包装。光盘或是自动或手工进行包装。塑料盒子仍然是CD-ROM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包装方法。这是由于塑料盒坚固耐用,并且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很普及。 其他被普遍使用的包装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可能需要手工操作)包括: (1)轻型包装; (2)透明塑料套; (3)有益环保的纸板质地的盒子。 注: 经过这几个环节,CD-ROM的复制生产就完成了。但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每一环节对质量都应有严格的控制,以确保符合工业生产规格。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光盘的误差在可以接受的差异范围之内,即被控制在所有CD-ROM驱动器允许的范围之内。 补充::::涂附感光树脂的玻璃基片进行曝光在玻璃基片上的感光树脂是用一个旋转涂膜系统按照螺旋轨道以1~8微米(比头发细460倍)的厚度涂上去的 来源: http://www.zcwdisc.com.cn/information.htm 现在常见的是以下三种:绿盘(花菁素),蓝盘(笨二甲蓝),金盘(酞菁素) 1) 花菁类染料 花菁(cyanine),由日本的Taiyo Yuden公司研究并最早以此材料生产出CD-R盘片,橘皮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在制定时便以此为依据制定。大多数的CD-R刻录机是参考花菁的特性而设计和测试, 而现今CD-R 光碟片的工厂也大多使用花菁染料。这类染料的分子内部含有由甲川基(CH)n组成的共轭链,n可为奇数或偶数。共轭链两端或链中间连有杂环、芳环化合物、环烯化合物等与共轭链组成一个大的共轭体系,分子内部的氢可被一定数目的各类取代基取代。这类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在红外区和近红外区。它的最大吸收波长与甲川基链的长短有关,每增加两个甲川基,花菁染料的吸收峰大约向长波方向移 100nm。花菁染料的克分子消光系数很大,即使很小的能量(约0.5nJ/bit)也可烧蚀出明显的小坑,可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因而这类染料被大量应用于写一次型光盘记录。这类染料,特别是直链类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光照下,很易被单线态氧所氧化。为增加其稳定性,亚甲基染料中可引入拉电子基团或者环体结构。四方酸衍生物是花菁染料中一种比较新的化合物,它作为光记录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花菁染料的光氧化反应可以通过添加金属蛰合物 (Chelate)来淬灭单线态氧而提高花菁染料的稳定性。加入淬灭剂后光氧化反应速率常量下降很多,因此在CD-R光盘制作中必须添加淬灭剂。要制备花菁染料薄膜,首先要将花菁染料和淬灭剂与聚乙烯醇(PVA)溶入二丙酮醇中,当溶解完毕后经过过滤,用旋涂法在PC塑料盘基上制成薄膜。从花菁染料在溶液中和在PVA薄膜中的光吸收光谱曲线,可以看出在薄膜中光吸收峰变宽并向长波移动。花菁薄膜在激光记录波长(780nm)的折射率(n)为 2.4,吸收系数(k)为0.7cm-1。 2)酞菁染料 酞菁染料(Phthalocyanine)是由Mitsui Toatsu(三井) 化学公司首先发明了此类染料并和Kodak(柯达)公司联合研制了此类CD-R盘片。优点是抗光性很好,可延长存放数据的时间。酞菁染料的化学分子式如图4所示。酞菁分子结构是由16个原子组成的高化学稳定性的共轭体系,学名为四氯杂苯并。其中,金属离子(M)和取代基(X)可以被替换,从而改变酞菁染料的光学和光谱性质。这类化合物被证明是写一次型光盘中很有前途的记录材料,它的广谱性好,对紫外、可见及近红外都很灵敏,从化学稳定性和光吸收强度来看是一个很好的光吸收剂,它的主要缺点是溶解性很差。但可通过在周边引入大的基团如叔丁基、长链的醇酯及聚酯增加其溶解度。其中双轴向、边周、边周及轴向同时取代的萘硅酞菁尤其引人注目,不但合成成本低,且性能优越。多家外国公司的商品化光盘采用了酞菁类染料作为记录介质。专利上报道的可用于写一次型光盘的酞菁染料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酞菁,但主要以有取代基的金属酞菁为主。由于酞菁染料的分子结构与其和高聚物一起形成记录层后的读写性能的关系不是很明确,酞菁染料的成功选择很大程度上要K尝试法。酞菁染料的选择一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溶解性。染料在用于旋涂的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应大于2%。 2. 吸收波长。有机溶剂中酞菁的最大吸收波长应在680nm~730nm之间,成膜后由于红移使吸收峰变为730nm左右。未取代酞菁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使得提纯和旋转涂膜变得困难,另外空心酞菁的吸收波长也偏低,不适于作为目前的写一次型光盘记录介质,需要对分子作以下两个方面的改性: 其一,使其带上空间位阻较大的侧链以改变其溶解性。一般的取代基有链状的烷基、烷氧基、羧基等,溶解度随其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一般碳原子数应大于3; 其二,通过改变分子结构使其吸收波长发生变化。主要的方法是引入给电子取代基或改变其中心配位金属原子,我们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位原子来使其吸收波长满足要求。酞菁染料要比花菁染料的光和化学稳定性要高,但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难于用旋涂法制备薄膜。通过在金属酞菁分子结构中引入烷基侧链得到 Pr4VOPc,酞菁染料在四氯乙烷中的溶解度可达30mg/ml,可以制备Pr4VOPc/PMMA薄膜。由Pr4VOPc在氯仿溶液(2×105M) 中和PMMA薄膜中的吸收光谱,可见在薄膜中的吸收峰展宽了许多。钒氧酞菁(VOPc)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相(I,II,III),相II为热力学稳定相,可以从非晶相I加热得到相II,但加热温度要到200°C以上。由相II组成的薄膜的最大吸收峰在近红外区域(λmax=800nm),用有机溶剂蒸气处理可以使VOPc的相I转变至相II,吸收峰由684nm红移至820nm。以上的研究己表明,Pr4VOPc染料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度比VOPc的大,但由于四个丙基的空间阻碍作用大,发生相变较难。实验表明,Pr4VOPc掺杂聚合物薄膜(Pr4VOPc/PMMA=1)在四氢呋喃(THF)蒸气中(室温)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796nm处的吸收增加。酞菁染料薄膜可以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这种薄膜也具有很好的记录特性。 3)偶氮染料 偶氮(Azo-metal Complex)为有机染料,它由Verbatim(万胜)和MITSUBISHI(三菱化工)研制。噻唑杂环的偶氮染料的光吸收峰值K近长波区域 (>600nm)。下图表示一种的偶氮染料[4氯-5(丙二氰叉基)甲基噻唑-4'N,N-二乙基胺基偶氮染料]的结构式。该染料熔化温度为 160℃,分解温度为290℃,能溶合于硝酸纤维素(NC)中。染料在二氯甲烷中的吸收光谱中,吸收峰值位置为640nm,它与红光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 (630~650nm)是相匹配的。用He-Ne激光器作光源,初步的动态读写性能显示当写入功率达14mW时,载噪比大于45dB(测试条件为:转速 444r/min,载波频率500Hz,激光脉冲宽度80ns)。 4)醌类染料 醌类染料(quinone)主要有萘醌染料和蒽醌染料及其它们的衍生物。 萘醌 蒽醌醌分子是一个强的电子受体,通过在分子内引入适当的给体和强的受体,将使它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性质,吸收从可见区移到红外区,克分子消光系数增大,对商用半导体激光器的辐射有较强的吸收。这类染料中研究得比较多的是1,4-萘醌型和9,10-蒽醌型染料,这类化合物不易溶解也不带电荷,一般以真空镀膜的方法来制备光盘的记录层,生产成本高。但其优点是不用溶剂,因而盘基不受任何侵蚀,整个光盘的性质可得到改善。 5)其它类型的染料金属络合物(如双硫酚类、靛苯胺金属络合物、偶氮苯金属络合物等)、苯亚胺染料、噻唑啉染料、二酮类染料、聚芳环类染料也可广泛地作为写一次型光盘记录介质。由于染料的分子结构和其功能(特别是热性能)之间的关系尚未研究透彻,染料的选择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实验,目前选择染料的首要准则是看其吸收波长。波长为780nm左右的半导体激光器的出现曾经刺激了大批新型的红外吸收染料的合成,如二硫酚金属、萘酞菁等。用于光盘介质的染料分子一般具有共轭体系染料的基本结构特征,即骨架决定了它们的主要吸收带的范围,如2、3碳花菁染料及其衍生物、萘醌染料、一些蒽醌染料、酞菁染料、一些金属络合物染料对光的最大吸收波长都是在可见区。新染料的开发可以利用半经验的分子轨道计算方法计算,主要有EHMO、PPP、CNDO、MNDO等,其中PPP法被认为是计算染料分子吸收波长的最佳方法。此外将有机一次记录材料应用于高性能CD-R和DVD-R光盘,必须要解决高的反射率(~70%)和长寿命的问题。光盘的多层膜具有高的反射率。目前应用反射率高的金膜作反射层,并且利用染料在吸收带尾部的反常色散(Krams-Kronig Relation),希望染料有高的反射率n和低的吸收系数k。花菁染料是符合上述要求的,但酞菁染料的折射率偏低。因此,有人尝试在有机介质中掺入金属颗粒形成复合材料ORMets从而获得高的反射率n值和低的吸收系数k值。当有机一次记录材料要作为长期文档存储介质时,光盘寿命是一个关键。实验表明,花菁染料比酞菁染料的热和光的稳定性差。 来源:http://dvd.intozgc.com/129/129430.html Azo-metal Complex 600nm)。下图表示一种的偶氮染料[4氯-5(丙二氰叉基)甲基噻唑-4'N,N- 二乙基胺基偶氮染料]的结构式。该染料熔化温度为160℃。分解温度为290℃。能溶合于硝酸纤维素(NC)中。染料在二氯甲烷中的吸收光谱中。吸收峰值位置为640nm。它与红光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630~650nm)是相匹配的。用He-Ne激光器作光源。初步的动态读写性能显示当写入功率达 14mW时。载噪比大于45dB(测试条件为:转速444r/min。载波频率500Hz。激光脉冲宽度80ns)。 CD-R CD-R(CD-RECORDABLE)的盘片由4层物质构成。第一层--盘基也就是一张塑料片。之后依次可分为感光层、反射层和保护层。在这四层中最重要的就是感光层。根据使用有机染料(Phthalocyanine,Cyanine,Azo-metal Complex)的不同。感光层的颜色可以分为金、绿、蓝三种。而在金盘中又可以分为白金、黄金两种。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几种彩盘。有红的、绿的、黑的、黄的。五彩斑斓的煞是好看。按照盘片的直径可以分为120MM和80MM两种。80MM的盘片可以刻下21MIN/190MB左右的东西。120MM的盘片就是我们常见的。容量有74MIN/650MB、74MIN/680MB、80MIN/700MB等几种。这其中74MIN/650MB的最常见。也是我们最常用的。 CD-RW CD-RW(CD-REWRITABLE)这种盘片与CD-R的最大差别就是在于它可以反复擦写数据达1000次左右。而CD-R只能写一次。相对于CD -R来说能够反复擦写的CD-RW盘片在结构上也要复杂于CD-R。CD-RW盘片由6部分组成。分别是盘基、下绝缘层、记录层、上绝缘层、反射层、保护层。与CD-R相比多出了两个绝缘层。而且感光层变成了记录层。但是由于层数的增多。造成了透光率的下降。所以在CD-RW盘片一些老的光驱上根本读不出来。目前。CD-RW的盘片只有74MIN/650MB的容量。 Phthalocyanine 酞菁染料。酞菁染料(Phthalocyanine)是由Mitsui Toatsu(三井)化学公司首先发明了此类染料并和Kodak(柯达)公司联合研制了此类CD-R盘片。优点是抗光性很好。可延长存放数据的时间。酞菁染料的化学分子式如图4所示。酞菁分子结构是由16个原子组成的高化学稳定性的共轭体系。学名为四氯杂苯并。其中。金属离子(M)和取代基(X)可以被替换。从而改变酞菁染料的光学和光谱性质。这类化合物被证明是写一次型光盘中很有前途的记录材料。它的广谱性好。对紫外、可见及近红外都很灵敏。从化学稳定性和光吸收强度来看是一个很好的光吸收剂。它的主要缺点是溶解性很差。但可通过在周边引入大的基团如叔丁基、长链的醇酯及聚酯增加其溶解度。其中双轴向、边周、边周及轴向同时取代的萘硅酞菁尤其引人注目。不但合成成本低。且性能优越。多家外国公司的商品化光盘采用了酞菁类染料作为记录介质。专利上报道的可用于写一次型光盘的酞菁染料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酞菁。但主要以有取代基的金属酞菁为主。由于酞菁染料的分子结构与其和高聚物一起形成记录层后的读写性能的关系不是很明确。酞菁染料的成功选择很大程度上要靠尝试法。酞菁染料的选择一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溶解性。染料在用于旋涂的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应大于2%。2.吸收波长。有机溶剂中酞菁的最大吸收波长应在680nm~730nm之间。成膜后由于红移使吸收峰变为730nm左右。未取代酞菁一般不溶于有机溶剂。使得提纯和旋转涂膜变得困难。另外空心酞菁的吸收波长也偏低。不适于作为目前的写一次型光盘记录介质。需要对分子作以下两个方面的改性:其一。使其带上空间位阻较大的侧链以改变其溶解性。一般的取代基有链状的烷基、烷氧基、羧基等。溶解度随其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一般碳原子数应大于3;其二。通过改变分子结构使其吸收波长发生变化。主要的方法是引入给电子取代基或改变其中心配位金属原子。我们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位原子来使其吸收波长满足要求。酞菁染料要比花菁染料的光和化学稳定性要高。但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难于用旋涂法制备薄膜。通过在金属酞菁分子结构中引入烷基侧链得到 Pr4VOPc。酞菁染料在四氯乙烷中的溶解度可达30mg/ml。可以制备Pr4VOPc/PMMA薄膜。由Pr4VOPc在氯仿溶液(2×105M) 中和PMMA薄膜中的吸收光谱。可见在薄膜中的吸收峰展宽了许多。钒氧酞菁(VOPc)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相(I。II。III)。相II为热力学稳定相。可以从非晶相I加热得到相II。但加热温度要到200°C以上。由相II组成的薄膜的最大吸收峰在近红外区域(λmax=800nm)。用有机溶剂蒸气处理可以使VOPc的相I转变至相II。吸收峰由684nm红移至820nm。以上的研究己表明。Pr4VOPc染料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度比VOPc的大。但由于四个丙基的空间阻碍作用大。发生相变较难。实验表明。Pr4VOPc掺杂聚合物薄膜(Pr4VOPc/PMMA=1)在四氢呋喃(THF)蒸气中(室温)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796nm处的吸收增加。酞菁染料薄膜可以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这种薄膜也具有很好的记录特性。 cyanine 花菁染料。由日本的Taiyo Yuden公司研究并最早以此材料生产出CD-R盘片。橘皮书在制定时便以此为依据制定。大多数的CD-R刻录机是参考花菁的特性而设计和测试,而现今 CD-R 光碟片的工厂也大多使用花菁染料。这类染料的分子内部含有由甲川基(CH)n组成的共轭链。n可为奇数或偶数。共轭链两端或链中间连有杂环、芳环化合物、环烯化合物等与共轭链组成一个大的共轭体系。分子内部的氢可被一定数目的各类取代基取代。这类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在红外区和近红外区。它的最大吸收波长与甲川基链的长短有关。每增加两个甲川基。花菁染料的吸收峰大约向长波方向移 100nm。花菁染料的克分子消光系数很大。即使很小的能量(约0.5nJ/bit)也可烧蚀出明显的小坑。可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因而这类染料被大量应用于写一次型光盘记录。这类染料。特别是直链类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光照下。很易被单线态氧所氧化。为增加其稳定性。亚甲基染料中可引入拉电子基团或者环体结构。四方酸衍生物是花菁染料中一种比较新的化合物。它作为光记录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花菁染料的光氧化反应可以通过添加金属蛰合物 (Chelate)来淬灭单线态氧而提高花菁染料的稳定性。加入淬灭剂后光氧化反应速率常量下降很多。因此在CD-R光盘制作中必须添加淬灭剂。要制备花菁染料薄膜。首先要将花菁染料和淬灭剂与聚乙烯醇(PVA)溶入二丙酮醇中。当溶解完毕后经过过滤。用旋涂法在PC塑料盘基上制成薄膜。从花菁染料在溶液中和在PVA薄膜中的光吸收光谱曲线。可以看出在薄膜中光吸收峰变宽并向长波移动。花菁薄膜在激光记录波长(780nm)的折射率(n)为 2.4。吸收系数(k)为0.7cm-1。 quinone 醌类染料。醌类染料(quinone)主要有萘醌染料和蒽醌染料及其它们的衍生物。萘醌、蒽醌:醌分子是一个强的电子受体。通过在分子内引入适当的给体和强的受体。将使它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的性质。吸收从可见区移到红外区。克分子消光系数增大。对商用半导体激光器的辐射有较强的吸收。这类染料中研究得比较多的是1,4-萘醌型和9,10-蒽醌型染料。这类化合物不易溶解也不带电荷。一般以真空镀膜的方法来制备光盘的记录层。生产成本高。但其优点是不用溶剂。因而盘基不受任何侵蚀。整个光盘的性质可得到改善。 来源::http://www.babylon.com/definition/CDR/Chinese%20(S) 参考资料:http://www.jougeo.com/Html/cdrom/2006-11/13/151729364.html 光盘是谁发明的?那个人是怎么想到的? 提起数字光盘(CD)的发明者,人们会马上想到两家公司的名字:荷兰菲利浦和日本索尼。因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CD问世起,铺天盖地而来的宣传让这两个公司的名字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但是,近日有消息说,CD是美国一位物理学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明的。而且这位科学家没有从销售CD的巨额利润中得到一分钱。这种新说法无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难道世上真有这等事? 现在,有很多资料,如创建于2001年1月15日,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参与者进行数千次编辑和创建新条目的网络自由百科全书———WIKIPEDIA———维基百科上就记载着,菲利浦和索尼两家公司拥有CD发明权。有关条目中这样写道:菲利浦和索尼在1980年共同研制了数字光盘(CD),过了两年在西德郎根哈根开始大规模生产。尔后,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加入这个阵营,于1987年把CD变成了CD-ROM,从而引起了世界性的计算机革命。 俄罗斯一家网站前不久讲述了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31年,一个男孩在美国华盛顿州中西部的布雷默顿城呱呱落地,他就是6岁发明航模(遥控船)的詹姆斯·拉塞尔。1953年,拉塞尔在俄勒冈州里德学院(ReedCollege)(在全美最辛苦的十所大学中排名第六)毕业,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作为一名物理学爱好者,他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实验室找到了一份工作,并成为第一批从事彩色显示屏与输入键盘应用与开发的研究者之一。在那里,他参与了一系列实验计划,设计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束焊接设备。 1965年,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在里奇伦德建立。拉塞尔成为该实验室的高级科研人员。从那时起他似乎悟出了自己今后应该潜心研究的方向———如何保存音质。他是古典音乐的痴迷者。像那个时代的许多音乐爱好者一样,他常因老塑料唱片音质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不断变坏而感到万分沮丧。为此,他发誓要完善它,他甚至想用仙人掌上的尖刺来代替老式播放针。 在一个星期六的白天,拉塞尔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利用数字录制与恢复系统,彻底改变声音录放方法。因为这样在声音录放过程中各个元器件不会产生物理接触,也就不会造成任何物理损坏而影响音质。结果,一个带有技术革命色彩的想法在拉塞尔脑海中诞生了。那时,拉塞尔已经对以磁带和计算机穿孔卡片为载体的数字录制形式有所了解。他认为,最好的“记忆”应该靠光束来进行。这时他满脑子是“0和1”、“黑暗与光线”。他想,倘若能让代码足够紧密地排列在一起,那么利用它们不仅可以保存音符而且可以保存大百科全书。 尽管在研究所里拉塞尔没有马上实现自己的想法,但他完成了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方案,为他实现自己的想法奠定了基础。大约经过两年的时间,拉塞尔发明了第一个光—数字录制与恢复系统。就这样,第一个数字光盘(CD)问世了。拉塞尔于1970年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 1970年,发明家继续完善了自己的发明,他想让它适用于任何数据形式的存储。正如许多决定自己时代的新发明一样,CD的问世并没有马上引起投资者的兴趣。但到了1971年,风险投资商人埃里·杰考布斯创建了光学唱片公司,并力邀拉塞尔加盟了他的公司。该公司打算开发可视光盘(VCD)。因为当时有个想法:以小巧玲珑的塑料载体录制电视节目,通过邮政系统发送,以使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欣赏喜爱的电视转播节目。 1974年,在芝加哥举办的展览会上,该公司展示了具有录放功能的光学—数字电视机。这是第一个能够把彩色图像转换为数字的装置,但是投资者对此无动于衷,整个世界也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 又过了一年,1975年夏天,荷兰菲利浦公司代表访问了拉塞尔的实验室,对拉塞尔的研究没有给予太高的评价。根据拉塞尔回忆,当时这些代表们对他说:“这(指拉塞尔发明)对于保存资料非常好,但我们不能用它来解决音像问题。” 应该说,在访问拉塞尔的实验室之前的几年里,荷兰菲利浦公司已经在为模拟光学随身看(可视随身器)生产自己的光碟。荷兰人确信,模拟是唯一的可能方案。“因为菲利浦为研制光碟投入了6000万美元,任何人都不能对菲利浦说,他们错了。”拉塞尔这样评价说。 可是,就在菲利浦公司代表参观了发明家实验室两个月之后,菲利浦悄无声息地生产出了同拉塞尔的发明一模一样的光盘。从那以后,除了菲利浦外,日本的索尼和其他公司都疯狂地使用了拉塞尔的技术发明,却半字不提拉塞尔的名字。这使人不得不怀疑,拉塞尔的思想给了别人启发。 拉塞尔并不想垄断光盘工艺,把它据为己有。他甚至很平和地说:“很难说,别人生产的东西是不是靠我的发明。要知道,在两个或者更多的处于不同地方的人可能会同时产生同样的想法,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完全可能,我们工作是平行进行的……” 1992年,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和其他的光盘生产者一纸诉状把光学唱片公司告上法庭。最后,光学唱片公司支付了3000万美元破坏专利权费用,法院最终把CD工艺的专营权判给了光学唱片公司。可是,发明人拉塞尔分文未得,因为他的20项光盘专利均属于他的雇主———光学唱片公司。 不过,这个遭遇并没有让发明家止步不前。他仍在进行数据保存光学系统的研究工作。他在思考着硬盘存储能力的新的竞争者,光学随机存储器(ORAM)。在这个系统中没有旋转的光盘,甚至没有一个运动的部分,数据完全由光来读取。 1991年拉塞尔和合作伙伴保罗·奈建立了Ioptics公司,专门研究ORAM。尽管得到了微软数百万美元的投资,但似乎时机尚未成熟,该系统迄今还没有找到市场。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申请了50多项专利的发明家仍然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仍然在从事着他所痴迷的研究。最近在全球报道中唯一令人想到拉塞尔的存在,并让他感到风光的事件是,时年53岁的他因对科学技术的杰出贡献,2000年荣获了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的VollumAward奖。 参考资料:http://www.stdaily.com 半导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试想过你的生活缺少了数字是什么概念吗?那将是一个混乱的世界,无论是你的手机号码、你的身份证号码、还是你家的门牌号,这些全部都是用数字表达的!电子游戏、电子邮件、数码音乐、数码照片、多媒体光盘、网络会议、远程教学、网上购物、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几乎一切的东西都可以用0和1来表示。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有了更大的想象和施展的空间,我们的生活就在这简单的“0”“1”之间变得丰富起来、灵活起来、愉悦起来,音像制品、手机、摄像机、数码相机、MP3、袖珍播放机、DVD播放机、PDA、多媒体、多功能游戏机、ISDN等新潮电子产品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数字化被我们随身携带着,从而拥有了更加多变的视听新感受,音乐和感觉在数字化生活中静静流淌…… 数字生活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它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后,隐藏着新材料的巨大功勋,新材料是数字生活的“幕后英雄”。 计算机是数字生活中的重要设备,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RAM),它们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建造起来的,而这些集成电路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Si片是第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中采用的Si片必须要有大的直径、高的晶体完整性、高的几何精度和高的洁净度。为了使集成电路具有高效率、低能耗、高速度的性能,相继发展了GaAs、InP等第二代半导体单晶材料。SiC、GaN、ZnSe、金刚石等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SiGe/Si、SOI(Silicon On Insulator)等新型硅基材料、超晶格量子阱材料可制作高温(300~500°C)、高频、高功率、抗辐射以及蓝绿光、紫外光的发光器件和探测器件,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原有硅集成电路的性能,是未来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人机交换,常常需要将各种形式的信息,如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和活动图像显示出来。静止信息的显示手段最常用的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扫描仪等,一般称为信息的输出和输入设备。为提高分辨率以及输入和输出的速度,需要发展高灵敏度和稳定的感光材料,例如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上的感光鼓材料,目前使用的是无机的硒合金和有机的酞菁染料。显示活动图像信息的主要部件是阴极射线管(CRT),广泛地应用在计算机终端显示器和平面电视上,CRT目前采用的电致发光材料,大都使用稀土掺杂(Tb3+、Sn3+、Eu3+等)和过渡元素掺杂(Mn2+)的硫化物(ZnS、CdS等)和氧化物(Y2O3、YAlO3)等无机材料。 为了减小CRT庞大的体积,信息显示的趋势是高分辨率、大显示容量、平板化、薄型化和大型化,为此主要采用了液晶显示技术(LCD)、场致发射显示技术(FED)、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和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LED)等平板显示技术,广泛应用在高清晰度电视(HDTV)、电视电话、计算机(台式或可移动式)显示器、汽车用及个人数字化终端显示等应用目标上,CRT不再是一支独秀,而是形成与各种平板显示器百花争艳的局面。 在液晶显示技术中采用的液晶材料早已在手表、计算器、笔记本电脑、摄像机中得到应用,液晶材料较早使用的是苯基环己烷类、环己基环己烷类、吡啶类等向列相和手征相材料,后来发展了铁电型(FE)液晶,响应时间在微秒级,但铁电液晶的稳定性差,只能用分支法(side-chain)来改进。目前趋向开发反铁电液晶,因为它们的稳定性较高。 液晶显示材料在大屏幕显示中有一定的困难,目前作为大屏幕显示的主要候选对象为等离子体显示器(PDP)和发光二极管(LED)。PDP所用的荧光粉为掺稀土的钡铝氧化物。用类金刚石材料作冷阴极和稀土离子掺杂的氧化物作发光材料,推动场发射显示(FED)的发展。制作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材料主要为发红、橙、黄色的GaAs基和GaP基外延材料、发蓝光的GaN基和ZnSe基外延材料等。 由于因特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要处理、传输和存储超高信息容量达太(兆兆)数字位(Tb,1012bits),超高速信息流每秒达太位(Tb/s),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了太位信息时代。现代的信息存储方式多种多样,以计算机系统存储为例,存储方式分为随机内存储、在线外存储、离线外存储和脱机存储。随机内存储器要求集成度高、数据存取速度快,因此一直以大规模集成的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半导体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为主,256兆位的随机动态存储器的晶体管超过2亿个。外存储大都采用磁记录方式,磁存储介质的主要形式为磁带、磁泡、软磁盘和硬磁盘。磁存储密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磁介质材料的改进,相继采用了磁性氧化物(如g-Fe2O3、CrO2、金属磁粉等)、铁氧体系、超细磁性氧化物粉末、化学电镀钴镍合金或真空溅射蒸镀Co基合金连续磁性薄膜介质等材料,磁存储的信息存储量从而有了很大的提高。固体(闪)存储器(flash memory)是不挥发可擦写的存储器,是基于半导体二极管的集成电路,比较紧凑和坚固,可以在内存与外存间插入使用。记录磁头铁芯材料一般用饱和磁感大的软磁材料,如80Ni-20Fe、Co-Zr-Nb、Fe-Ta-C、45Ni-55Fe、Fe-Ni-N、Fe-Si、Fe-Si-Ni、67Co-10Ni-23Fe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巨磁阻(GMR)材料,在一定的磁场下电阻急剧减小,一般减小幅度比通常磁性金属与合金的磁电阻数值约高10余倍。GMR一般由自由层/导电层/钉扎层/反强磁性层构成,其中自由层可为Ni-Fe、Ni-Fe/Co、Co-Fe等强磁体材料,在其两端安置有Co-Cr-Pt等永磁体薄膜,导电层为数nm的铜薄膜,钉扎层为数nm的软磁Co合金,磁化固定层用5~40nm的Ni-O、Ni-Mn、Mn-In、Fe-Cr-Pt、Cr-Mn-Pt、Fe-Mn等反强磁体,并加Ru/Co层的积层自由结构。采用GMR效应的读出磁头,将磁盘记录密度一下子提高了近二十倍,因此巨磁阻效应的研究对发展磁存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声视领域内激光唱片和激光唱机的兴起,得益于光存储技术的巨大发展,光盘存贮是通过调制激光束以光点的形式把信息编码记录在光学圆盘镀膜介质中。与磁存储技术相比,光盘存储技术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储寿命长;非接触式读/写和擦,光头不会磨损或划伤盘面,因此光盘系统可靠,可以自由更换;经多次读写载噪比(CNR)不降低。光盘存储技术经过CD(Compact Disk)、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发展到将来的高密度DVD(HD-DVD)、超高密度DVD(SHD-DVD)过程中,存储介质材料是关键,一次写入的光盘材料以烧蚀型(Tc合金薄膜,Se-Tc非晶薄膜等)和相变型(Te-Ge-Sb非晶薄膜、AgInTeSb系薄膜、掺杂的ZnO薄膜、推拉型偶氮染料、亚酞菁染料)为主,可擦重写光盘材料以磁光型(GdCo、TeFe非晶薄膜、BiMnSiAl薄膜、稀土掺杂的石榴石系YIG、Co-Pt多层薄膜)为主。光盘存储的密度取决于激光管的波长,DVD盘使用的InGaAlP红色激光管(波长650nm)时,直径12cm的盘每面存储为4.7千兆字节(GB),而使用ZnSe(波长515nm)可达12GB,将来采用GaN激光管(波长410nm),存储密度可达18GB。要读写光盘里的信息,必须采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所用的激光二极管采用化合物半导体GaAs、GaN等材料。 激光器除了在光盘存储应用之外,在光通信中的作用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有了低阈值、低功耗、长寿命及快响应的半导体激光器,使光纤通信成为现实。光通讯就是由电信号通过半导体激光器变为光信号,而后通过光导纤维作长距离传输,最后再由光信号变为电信号为人接收。光纤所传输的光信号是由激光器发出的,常用的为半导体激光器,所用材料为GaAs、GaAlAs、GaInAsP、InGaAlP、GaSb等。在接受端所用的光探测器也为半导体材料。缺少光导纤维,光通信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低损耗的光学纤维是光纤通信的关键材料,目前所用的光学纤维传感材料主要有低损耗石英玻璃、氟化物玻璃和Ga2S3为基础的硫化物玻璃和塑料光纤等,1公斤石英为主的光纤可代替成吨的铜铝电缆。光纤通信的出现是信息传输的一场革命,信息容量大、重量轻、占用空间小、抗电磁干扰、串话少、保密性强,是光纤通信的优点。光纤通信的高速发展为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有线传播外,信息的传播还采用无线的方式。在无线传播中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是移动电话。移动电话的用户愈多,所使用的频率愈高,现在正向千兆周的频率过渡,电话机的微波发射与接收亦是靠半导体晶体管来实现,其中部分Si晶体管正在被GaAs晶体管所取代。在手机中广泛采用的高频声表面波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及体声波BAW(Bulk Surface Acoustic Wave)器件中的压电材料为a-SiO2、LiNbO3、LiTaO3、Li2B4O7、KNbO3、La3Ga5SiO14等压电晶体及ZnO/Al2O3和SiO2/ZnO/DLC/Si等高声速薄膜材料,采用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则集中在BaO-TiO2体系、BaO-Ln2O3-TiO2(Ln=La,Pr,Nd,Sm,Eu,Gd)体系、复合钙钛矿A(B1/3B¢2/3)O3体系(A=Ba,Sr;B=Mg,Zn,Co,Ni,Mn;B¢=Nb,Ta)和铅基复合钙钛矿体系等材料上。 随着智能化仪器仪表对高精度热敏器件需求的日益扩大,以及手持电话、掌上电脑PDA、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信息及通信设备的迅速普及,进一步带动了温度传感器和热敏电阻的大量需求,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是由Co、Mn、Ni、Cu、Fe、Al等金属氧化物混合烧结而成,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型下降,阻值-温度系数一般在百分之几,这一卓越的灵敏度使其能够探测极小的温度变化。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一般都是由BaTiO3材料添加少量的稀土元素经高温烧结的敏感陶瓷制成的,这种材料在温度上升到居里温度点时,其阻值会以指数形式陡然增加,通常阻值-温度变化率在20~40%之间。前者大量使用在镍镉、镍氢及锂电池的快速充电、液晶显示器(LCD)图像对比度调节、蜂窝式电话和移动通信系统中大量采用使用的温度补偿型晶体振荡器等中,来进行温度补偿,以保证器件性能稳定;此外还在计算机中的微电机、照相机镜头聚焦电机、打印机的打印头、软盘的伺服控制器和袖珍播放机的驱动器等中,发现它的身影。后者可以用于过流保护、发热器、彩电和监视器的消磁、袖珍压缩机电机的启动延迟、防止笔记本电脑常效应管(FET)的热击穿等。 为了保证信息运行的通畅,还有许多材料在默默地作着贡献,例如,用于制作绿色电池的材料有:镍氢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用MH合金和Ni(OH)2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用LiCoO2、LiMn2O4和MCMB碳材料等电极材料;移动电话、PC机以及诸如数码相机、MD播放机/录音机、DVD设备和游戏机等数字音/视频设备等中钽电容器所用材料;现代永磁材料Fe14Nd2B在制造永磁电极、磁性轴承、耳机及微波装置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印刷电路板(PCB)及超薄高、低介电损耗的新型覆铜板(CCL)用材料;环氧模塑料、氧化铝和氮化铝陶瓷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芯片的封装材料;集成电路用关键结构与工艺辅助材料(高纯试剂、特种气体、塑封料、引线框架材料等),不一而足,这些在浩瀚的材料世界里星光灿烂的新材料,正在数字生活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将迎来深亚微米(0.1mm)硅微电子技术时代,小于0.1mm的线条就属于纳米范畴,它的线宽就已与电子的德布罗意数相近,电子在器件内部的输运散射也将呈现量子化特性,因而器件的设计将面临一系列来自器件工作原理和工艺技术的棘手问题,导致常说的硅微电子技术的“极限”。由于光子的速度比电子速度快得多,光的频率比无线电的频率高得多,为提高传输速度和载波密度,信息的载体由电子到光子是必然趋势。目前已经发展了许多种激光晶体和光电子材料,如Nd:YAG、Nd:YLF、Ho:YAG、Er:YAG、Ho:Cr:Tm:YAG、Er:YAG、Ho:Cr:Tm:YLF、Ti:Al2O3、YVO4、Nd:YVO4、Ti:Al2O3、KDP、KTP、BBO、BGO、LBO、LiNbO3、K(Ta,Nb)O3、Fe:KnBO3、BaTiO3、LAP等,所有这些材料将为以光通信、光存储、光电显示为主的光电子技术产业作出贡献。随着信息材料由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向光子材料发展,将会出现单电子存储器、纳米芯片、量子计算机、全光数字计算机、超导电脑、化学电脑、生物电脑和神经电脑等纳米电脑,将会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数字生活。 本世纪以来,以数字化通信(Digital Communication)、数字化交换(Digital Switching)、数字化处理(Digital Processing)技术为主的数字化生活(Digital Life)正在向我们招手,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清晨,MP3音箱播放出悦耳的晨曲,催我们按时起床;上班途中,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进行新一天的工作安排;上班以后,通过互联网召开网络会议、开展远程教学和实时办公;在下班之前,我们远程启动家里的空调和湿度调节器,保证家中室温适宜;下班途中,打开手机,悠然自在观看精彩的影视节目;进家门前,我们接收网上订购的货物;回到家中,和有线电视台进行互动,观看和下载喜欢的影视节目和歌曲,制作多媒体,也可进入社区互联网,上网浏览新闻了解天气……这一切看上去是不是很奇妙?似乎遥不可及。其实它正在和将要发生在我们身边,随着新一代家用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如此美好数字生活将成为现实。当享受数字生活的同时,饮水思源,请不要忘记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绚丽多彩的新材料世界! 参考资料:http://www.sic.ac.cn/kpz2005/zhuanjia/01.htm
本文档为【镀膜玻璃及光盘工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489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6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2-01-09
浏览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