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和强柱弱梁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和强柱弱梁

举报
开通vip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和强柱弱梁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和强柱弱梁 时至今日,网上还在讨论“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取值问题”,有某些人,甚至是软件编制人员也错误的认为,梁的刚度放大可以随着设计者的控制而变化,针对这种错误论点,我不断在论坛上批驳,有点像祥林嫂了,真不知道何日才能正气战胜歪风?算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说说吧,准备过一段时间整理一下写成论文。如有人引述,希望注明出处,算给本人论文留点素材,谢谢! 经验丰富的设计者或审图人不一定都理解结构的原理和概念,甚至规范条文也未必能完全体现事物的本质规律!  先说几种错误观点: 1.“只有计算位移时,才考...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和强柱弱梁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和强柱弱梁 时至今日,网上还在讨论“中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取值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有某些人,甚至是软件编制人员也错误的认为,梁的刚度放大可以随着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者的控制而变化,针对这种错误论点,我不断在论坛上批驳,有点像祥林嫂了,真不知道何日才能正气战胜歪风?算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说说吧,准备过一段时间整理一下写成论文。如有人引述,希望注明出处,算给本人论文留点素材,谢谢! 经验丰富的设计者或审图人不一定都理解结构的原理和概念,甚至规范条文也未必能完全体现事物的本质规律!  先说几种错误观点: 1.“只有计算位移时,才考虑梁刚度放大系数,计算内力时不考虑,是因为梁的刚度放大后,其内力增大,配筋增大,从而使其承载力得到提高……有可能由强柱弱梁转换为强梁弱柱(计算位移等指标时刚度放大取2,配筋等计算时取1)”这是“承载力问题转移到内力分析阶段解决”! 2.“因为梁的刚度放大后,其分配内力增大,配筋增大...",内力不会因为一个系数的变化而变化,设计截面决定受力,所谓内力变化仅是建立的力学模型上的变化,不是实际内力的变化。即使仅在力学上,梁的刚度放大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会减小。地震力不会因为你设个1.0的系数而变小的,它和结构形式和截面有关,不和你设系数多少有关。是先有力,才有配筋。 3.“受压时考虑楼板对梁的刚度放大,受拉时不考虑”。内力计算时考虑刚度放大,是和截面有关,T型截面刚度无论是受压还是受拉,基本上就是n倍矩形截面刚度。 4.“我们计算的内力是T型梁的内力,而我们进行梁的配筋时,用T型梁的内力计算矩形梁的配筋,使矩形梁的配筋增大,然而实际破坏模型中再一次考虑了楼板翼缘的参与;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剧柱铰的形成”,并没有重复考虑翼缘作用,翼缘和楼板配筋不是一个概念,考虑翼缘刚度作用是结构分析阶段,考虑板筋是承载力分析阶段;按这种思路,梁截面和梁配筋也是重复考虑了! 从本质说,“梁的刚度放大”和“强柱弱梁”没有关系,和梁柱的刚度也没关系。强柱弱梁是强度要求,刚度放大是客观事实。要保证强柱弱梁,承载能力是关键,刚度或线刚度没有意义。 1.在弹性阶段,板及板中钢筋参与结构整体受力是事实,“梁的刚度放大”的目的是为了在整体计算中体现楼板参与而做的一种简化——就如在计算无梁楼盖是采用条板法分析是一个意思,是种由多维分析向三维或二维分析在力学上的简化措施。 2.强柱弱梁是抗震的一项基本要求,一种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先局部,保整体”顺序破坏的概念。强柱弱梁是我们设计的“目的”,而不是“手段和过程"! 3.就目前一般的弹性设计来看,“梁的刚度放大”是必须的,和强柱弱梁没有交叉点,因为刚度客观存在,也是内力分析前、刚度矩阵形成的前提,强柱弱梁是我们的目的,前提不影响结果(目的)。而这个前提是不能随设计者意志力为转移。 4.加大柱的断面和配筋(柱的客观刚度)并不能决定强柱弱梁的形成,强柱弱梁是靠梁柱实际的承载能力比来实现的!理论上,无论刚度比多大的梁柱,通过调整梁柱配筋和断面都可以实现强柱弱梁。当然,傻瓜才去这样做!但事实上,无论从哪期规范看,它没阐述清楚这个基本概念。 5.轴压比不是越小越好,保证合理的轴压比,一定程度上对柱的抗剪及抗弯有利。 对“柱铰机制”形成的理解: 放大梁的刚度,梁所分配的弯矩增大(这实际应为T型截面的梁+板共同承受),但配筋时只配在梁上,不考虑板的作用,梁的实际承载力大大提高;(抗震中的强柱弱梁概念就此被部分破坏,塑性铰发生在梁上可能趋势减小,柱先于梁被破坏的趋势增强) 梁超强(或强梁弱柱)的原因不是梁刚度的放大,而是楼板钢筋的参与。梁刚度放大是在内力分析阶段讨论的问题,是种客观存在(楼板不配筋也存在),而楼板钢筋参与负弯矩分配是承载力的节点分析阶段讨论的问题。 内力分析后应用于配筋的应该是:M柱≥η(M梁+M板), 承载力阶段“梁”配筋时采用(M梁+M板)、板筋照配, 造成实际“广义梁端”承载力为(M梁+M板+M板2), 形成 M柱<η(M梁+M板+M板2),“柱铰机制”形成。 内力分析阶段的梁刚度不放大,柱配筋的承载力ηM梁1与梁刚度放大下的柱配筋的承载力ηM梁2比较是偏大的, 但依然不能保证:ηM梁1≥η(M梁2+M板) 即柱实际承载力≯理论强柱弱梁下柱承载力:弯矩放大*(放大梁刚度后梁端配筋+楼板参与钢筋)。、 “强度计算时梁的刚度不放大”的误导源于部分软件设置和部分编制人的错误理解,“强梁弱柱”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一点,理论模型建立的问题如果转移到工程配筋里去解决是根本性的“本末倒置”。可笑的是部分软件编制人还勾结规范修改组人员,在规范宣讲和软件培训中错误传播这种论调,可悲! 搞规范的如果有点正事,去仔细考虑一下该如何考虑楼板配筋的参与作用,而不是一味加大柱配筋和断面,就像“福建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第六条一样”,有点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福建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暂行技术规定。(其实也不是完全合理,但去想总比拍脑袋强。针对结构设计,这里应该对梁配筋用减法,柱承载力是广义梁端承载力的η倍) 其实基本原理都懂,但没人静下心来认真搞搞实验,大部分专家都喜欢坐在椅子上分析或者和忙着参考国外规范对比。为了和人家结果统一和保险,在柱承载能力上乘个越来越大的放大系数,通过机器上的推覆一分析,呵呵,这个可以了,就这么定吧!可怜的“构件设计规范”终于能体现一部分结构体系的内容了,但做的还远远不够。或者说,智慧的参与少于计算机的参与,理论竟然大于实践!  针对“强柱弱梁”两个方法来解决: 1.如抗规一样,采取梁端弯矩放大系数法,和过去规范一脉相承,比较容易被接受,也易被掌握。但缺点是没法针对具体工程量化,比如大跨梁、厚板、短梁,其系数如果都相同是及其不合理的。 2.强度比关系法,概念上更清晰,而且我们的一级9度验算也是这样执行的。取得梁超配筋增加的承载力与柱配筋关系式,根据梁的实际承载力(含板)来调整柱的计算配筋(承载力)。应该考虑翼缘影响再算弹性M,这里的翼缘影响不是指钢筋,截面和是否板配筋没关系,板钢筋是翼缘受力的承受者和起骨架作用。  理想梁端负弯矩力学模型和配筋是: 一、内力分析中根据具体截面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截面影响系数(即所谓刚度放大),得出M值。(宜考虑至柱边) 二、根据M配筋,配筋应减去影响翼缘中的板钢筋。 三、柱端配筋强度大于广义梁端强度,以保证梁铰先于柱铰出现。至于是否设一个大于1的η系数,就看试验数据支持或者制定规范的老先生们的保守程度了。
本文档为【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和强柱弱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537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1-12-30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