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加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_之幽默成因分析

_加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_之幽默成因分析

举报
开通vip

_加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_之幽默成因分析 借鉴与比较 作家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10 No.6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美国 文学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在马克·吐温之前的美国名作 家,如库柏、霍桑、麦尔维尔,由于受欧洲文学的影响,都用 书面体写作。而马克·吐温的作品可以说是真正的美国小 说。福克纳曾这样评论说: “我认为马克·吐温是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美国作家,我 们都是他的传人”。 马克·吐温继承了美国西部幽默小说传统,运用口语体 和方言进行写作,开始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时代。他的作品 充满了独具特色的方言和幽默,...

_加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_之幽默成因分析
借鉴与比较 作家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10 No.6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美国 文学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在马克·吐温之前的美国名作 家,如库柏、霍桑、麦尔维尔,由于受欧洲文学的影响,都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面体写作。而马克·吐温的作品可以说是真正的美国小 说。福克纳曾这样评论说: “我认为马克·吐温是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美国作家,我 们都是他的传人”。 马克·吐温继承了美国西部幽默小说传统,运用口语体 和方言进行写作,开始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时代。他的作品 充满了独具特色的方言和幽默,再现了美国边疆的独特风 格,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并完善了这一艺术形式。即 使是在其早期的喜剧逗乐性幽默作品《加拉维拉县驰名的 跳蛙》中(下文简称《跳蛙》),作者也使得悲剧因素和喜剧成 分相交加、政治讽刺和幽默相结合,使小说的幽默艺术新颖 独到、堪称典范,具有不朽的魅力。《跳蛙》发表于 1865年, 是马克·吐温的第一个短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美国西部 幽默故事。当时美国的西部幽默故事中充斥着描写外行如 何哄骗高手、弱者“欺骗”强者而得胜的故事。《跳蛙》的主要 人物斯迈里是一个嗜赌如命的人,凡事都要与别人打赌, “随便提起哪个碴,他都没有不能打赌的”,小说叙述语调平 淡,内容带有泥土气而又有些夸张,主要以幽默对象的滑稽 可笑构成幽默源。从小说的表面来看,作者并没有企图告诉 人们什么“真理”,只是把生活中有趣的人,有趣的事写下 来,让人开心、逗人乐。但是,通过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作 品的幽默的“冰山之美”远胜于表面。本文旨在从三方面分 析解构马克·吐温著名短篇小说《跳蛙》幽默效果的主要成 因:突转的反复运用、多层幽默的叠加、严肃主题与荒诞描 写的结合。 一“突转”的反复运用 “突转”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戏剧 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创作技法。“突转”就是指剧情在其发展 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转折,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情势向相反 的方向转变”,包括“由顺境至逆境,或由逆境至顺境”(古 渐,1999)。作为一种创作技法,“突转”不仅适用于戏剧创 作,而且对小说创作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幽默小说中。在 《跳蛙》中,作者对“突转”手法的熟练运用是作品成功的重 要因素之一。 在《跳蛙》中,作者着重讲述了三则关于斯迈里的幽默 故事:赌马,斗狗,跳蛙比赛。虽说这三则小故事自成一体, 但作者都无一例外地安排了“突转”情节,造就了一个个始 料不及的“不谐调”情景,从而激起读者一阵接一阵的会心 大笑。在赌马比赛中,斯迈里的那匹母马有“哮喘病、肺痨病 等”,“跑起来四肢乱甩,还不停地打喷嚏”,“人们都瞧不起 它,在比赛中愿意让它个二三百码的赛程”。可是,就是在比 赛中,情况却发生了“突转”,这匹母马每次都能以极其微弱 的优势击败对手。“突转”的巧妙地运用营造出了一个充 满幽默情趣的意境。在斗狗比赛中,斯迈里的那条叫安德 鲁·杰克逊的小公狗被作者浓墨渲染成根本不中用的小可 怜,在阅读文本后,读者自然认为让它斗架简直是“匪夷所 思”,把钱押在它身上的人非傻即疯。然而,正是这条看上去 弱不禁风的小狗,却每次都能让那些将大把钞票押在对方 狗身上的人们输得精光,这一结果是作者设置的第一层“突 转”。原来,小狗安德鲁·杰克逊取胜靠的是完全出人意料的 绝招:被咬得不行的时候抓住机会“突然咬住对方的后腿关 节,死死咬住不放,嚼都不嚼一下,不管要咬多久,哪怕是一 年,直到对方认输为止”。之后,作者设置了第二层“突转”: 依靠这一绝招,几乎逢赌必胜的小狗最终遇到了一个特殊 的对手,“一只被圆盘锯锯掉后腿的狗”。当小狗安德鲁·杰 克逊正准备发招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对手没有后腿,它愣住 了,绝望了,不知所措,从而输掉了战斗,最终瘫成了一小 堆,气绝身亡了。“跳蛙比赛”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作者对这 一部分的处理也最为精彩。首先他用夸张的文笔对斯迈里 给跳蛙的“教育”和跳蛙的跳跃天赋进行了铺垫,着重突出 斯迈里“教育”跳蛙的那股执着劲和跳蛙的超凡跳跃翻腾能 力。可是,这只受过特殊教育的跳蛙竟败给了一只刚从田间 捉来的普通青蛙,让主人斯迈里输给了“陌生人”40美元。 最后,作者也适时地揭晓了谜底,原来“陌生人”在斯迈里离 开的间隙将铅粉塞进了跳蛙的肚中,善赌的斯迈里居然被 陌生人愚弄,等他缓过神来,“陌生人”早已逃之夭夭。这一 次次奇妙的“突转”成就了作品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构思,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们的联想,引领着读者在情理和荒唐 之间来回穿梭思考,越想情趣越浓、愈品愈觉幽默风趣。 二 多层幽默叠加 在《跳蛙》中,马克·吐温通过叙事视点的转换将原本 简单的故事变得错综复杂,从而使得多层的幽默元素有了 和谐的扩展空间。他使用了与诸如《十日谈》、《坎特伯雷故 事集》等经典作品相同的多层次复合式叙事结构。根据小 说的人物关系,将故事分成了三个层面:叙事者“我”的层 面、故事人物维勒的层面、维勒所讲的故事人物斯迈里的 层面。这三个层面如楼梯般节节攀升,每一个故事层面都 有自己的幽默,它们既独立又互相联系,最终将幽默的气 氛延伸至故事的高潮“跳蛙比赛”。这种多层的叙事手法使 冯正斌 摘要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美国文学尤其是幽默文学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马 克·吐温的成名作《加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充满了幽默的元素。本文作者从突转的反复运用、多层幽默的叠加、 严肃主题与荒诞描写的结合等三个方面对该作品的幽默成因进行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关键词:《加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突转 幽默 讽刺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加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之幽默成因分析 073 作家杂志 Writer Magazine 2010 No.6 借鉴与比较 得故事的幽默有了无限的衍生,读者在强烈的节奏感中、 跌宕起伏的叙事中感受到是深远悠长的风趣韵味。在“我” 的层面上,故事的幽默在于我被朋友愚弄。我受朋友之托 拜访维勒,朋友明知维勒对一位姓斯迈里的赌徒“神经过 敏”,还故意让我拜访维勒并向其了解一位“虚拟的”斯迈 里先生。我因此而落入“圈套”,无端地“遭遇”了第三层叙 事中的幽默故事,“我”和斯迈里的交流以一种违背常理的 逻辑得以持续。在故事人物维勒的层面上,幽默主要源于 三种反差关系:其一,维勒的讲述态度与“我”的意图完全 是牛头不对马嘴,“我”与维勒谈论的斯迈里绝非一人,也 没有丝毫联系,然而故事的讲述却得以长时间的持续;其 二,讲述者的态度与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故事内容妙 趣横生,而讲述者却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其三,故事内容 的谐趣天成与听者浑然不觉其幽默的对照。在故事人物斯 迈里的层面上,诙谐高潮之韵在于“跳蛙比赛”,但是,作者 又选择了斯迈里赌马、斗狗的两则经典趣闻作为推出高潮 前的铺垫,三个故事貌似相互独立,实则环环相扣,它们共 同揭示了赌徒的命运。故事在这三个层面上将幽默的元素 进行了多维度的衍生和多层面的叠加,从而使得《跳蛙》的 幽默更彰显魅力。我们可以说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是《跳 蛙》经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严肃主题与荒诞描写结合 唯物主义美学认为,一切喜剧性的源泉都是客观现实 生活的矛盾。鲁迅先生称幽默是一种“社会性的笑”,即“有 情滑稽”,能使人在笑中同时引起联想和推断,领悟其中的 含义(周杰,1997)。也就是说,幽默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不 同于一般的滑稽逗笑。马克·吐温对幽默有很深的见解,他 曾在《自传》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幽默: “幽默只是一种香味,一种装饰……我总是在布道,我 并不是为幽默而写下布道的讲稿的,无论幽默有没有申请 要来,布道的讲稿我总是要写的。这里所说的“布道”便是对 现实的讽刺和抨击。” 可见,马克·吐温不是为幽默而幽默,而是把幽默当作 艺术手段来揭露、讽刺现实社会的黑暗以及资产阶级的种 种丑态。他众多的短篇小说都体现了这一特色,这一点在他 早期的喜剧逗乐性幽默作品《跳蛙》中也不例外。在《跳蛙》 中,马克·吐温采用虚中写实的手法,用看似荒诞不经的故 事,写出了严肃的“生活真实”。 首先,作者通过幽默的故事氛围向读者揭示了那个时 代人们总体的价值理念:热衷商业投机。斯迈里疯狂迷恋赌 博其实就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马克·吐温使用大量 令人捧腹的描写讽刺、抨击这种价值观的荒唐可笑,斯迈里 的失败也预示着这种价值观最终将要幻灭的命运。除此之 外,作者还极力向读者展现了东西部的文化冲突,在冲突的 基础上讽刺了教育的无用性。来自西部的维勒代表着缺乏 良好教育的体力劳动阶层,而叙事者“我”代表着东部的知 识阶层。体力劳动者的话题和表达方式常使知识阶层感到 不解和不屑一顾,但事实上,他们的故事表达着一些不言自 明的内涵。与许多作家一样,马克·吐温在崇尚通过体力参 与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鄙视讥讽不切实际的知识和理 性。这一点在《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也十分明显,哈克之 所以保持着优良的品行和善良的人性与他成功逃离所谓的 正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跳蛙》中,维勒讲述那只“常胜” 跳蛙时曾幽默地说,“它所需的就是教育,它几乎无所不能 ……”,这种幽默的表述与最终比赛的结局形成了巨大的反 差:受过“教育”的跳蛙被一只来自田间的青蛙击败。作者给 这只小东西赋予了人的特点,从中不难看出作者以物喻人 的深刻用意。最后,作者的深刻用意还可从其他的角度进行 解读,例如,维勒一本正经地用细水长流的语调从头到尾地 讲他的故事,而“我”出于礼貌,无奈听下去,直到有机会离 开时,便找个借口离去。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现象司 空见惯,但马克·吐温却把它勾勒成一幅幅荒诞滑稽的漫 画,这些漫画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相 互沟通,人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所以,通过细读文本,我 们可以体会到小说故事幽默荒诞的外衣下隐藏着深刻而严 肃的主题,这也正是《跳蛙》幽默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 之一。 四 结语 尽管《跳蛙》是马克·吐温早期的作品,但多数评论家都 认为它是美国文学中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幽默作品,整个故 事自里向外笑料不断,处处体现作家高超的幽默技巧。在作 品艺术魅力的吸引下,笔者尝试着从突转的反复运用、多层 幽默的叠加、严肃主题与荒诞描写的结合三个方面对此作 品进行了幽默解构,文章分析的过程也是对故事幽默的理 解从表面向深层迈进的过程,分析的同时也伴随着发自内 心的会心的笑,而这种笑也从最初的捧腹大笑逐渐转变为 深刻的反思的笑。笔者深知自己对作品幽默内涵的理解也 许极为片面,但也这足以使作品“笑”果永驻。 参考文献: [1] 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年版。 [2]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 社,2003年版。 [3] 董小燕:《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2007年第 30期。 [4] 范川凤:《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艺术》,《逻辑与语 言学习》,1994年第 3期。 [5] 古渐:《“发现”与“突转”》,《外国文学评论》,1999 年第 3期。 [6] 胡范铸:《幽默语言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年版。 [7]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 版。 [8] 李志斌:《马克·吐温小说幽默艺术的文化根源、理 论基础与表现形式》,《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 5期。 [9] 李之林、胡洪庆:《世界幽默艺术博览》,上海文化出 版社,1997年版。 [10]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问题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8年版。 [11] 陶洁:《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版。 [12] 汪小英:《哈克贝里·芬与汤姆·索亚形象鉴赏》, 《安徽文学》,2008年第 7期。 [13] 王静存:《马克·吐温小说的“美国式幽默”探析》, 《时代文学》,2008年第 4期。 [14] 吴富恒、王誉公:《美国作家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15] 周杰:《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辽 宁大学学报》,1997年第 4期。 作者简介:冯正斌,男,1978—,陕西勉县人,硕士,讲 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文艺理论,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 学外国语学院。 074
本文档为【_加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_之幽默成因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661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26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