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昌大学 马原 期末考试 试卷

南昌大学 马原 期末考试 试卷

举报
开通vip

南昌大学 马原 期末考试 试卷“南昌大学2004年下期末考试试卷(马哲)”的内容: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22 分)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  A.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次要和主要的关系 2.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的特点    B.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点 3.社会有机体直接形成于( )  A.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中  B.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  C.阶级斗争的结果    C.人们之间政治上.道义上...

南昌大学 马原 期末考试 试卷
“南昌大学2004年下期末考试试卷(马哲)”的内容: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22 分)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  A.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次要和主要的关系 2.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的特点    B.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点 3.社会有机体直接形成于( )  A.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中  B.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  C.阶级斗争的结果    C.人们之间政治上.道义上的结合 4.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在( )  A.它自身的历史的继承性    B.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5.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A.纯粹是偶然的  B.是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  C.纯粹是必然的  D.有的是偶然的,是的必然的 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7.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形式的同一性 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 分工协作关系 9.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发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 ) A.世界观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的统一  B.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11.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  A.人们的主观努力  B.社会实践  C.科学活动  D.思想斗争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的范畴的有( )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2.社会历史是人们创造的,这意味着( ) A.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B.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历史是英雄们创造的     D.人们能够创造和改变社会规律 E.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历史事件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3.唯心主义认识论( ) A.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的   C.把认识看成是先于实践经验的  D.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E.把认识看成是人头脑中固有的  4.判别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要看它( ) A.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B.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否具有远大的前途    D.是否是新产生 E.是否尽善尽美是否比旧事物强大 5.劳动是( ) A.一种物质实践     B.专属于人类社会的范畴 C.社会关系的产生基础  D.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E.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6.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统一是( ) A.哲学与科学的统一     B.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C.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E.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7.真理具有( ) A.具体性  B.全面性  C.过程性  D.客观性 E.普遍性 8.矛盾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9.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主要表现是( )。 A、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排除异己 B、一切通过国家的行政命令 C、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实现其服务职能 D、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   E、 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10.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 )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自由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11.人的价值( ) A.指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人的实践活动所给予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B.主要是指人的自我价值 C.是作为客体的人同作为主体的人的一种价值关系 D.它的实现主要靠个体在创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E.是作为客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所具有的意义 12.经济基础在社会关系中属于(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物质关系 D.经济关系 E.生产关系 13.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 ) A.是生产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 B.是区分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 C.决定生产关系的其它环节和方面 D.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E.决定人的本质 14.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要是与 A.社会实践水平相联系  B.阶级斗争形式相联系 C.科学技术水平相联系  D.哲学发展水平相联系 E.政治上层建筑的合理性相联系 三、 辨析题(每题5分,共25分) 1、 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3.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4、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 5.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四、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分析题(共25分) 得分 评阅人 1、  以下为关于哲学方面的材料(13分)   材料1   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中国古代认为人“生而知之”,近代西方又有“天赋观念”说。   材料2   康德认为,在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自在之物”,它引起人的感觉,但“自在之物”只能提供认识的材料,认识的结果是由主体所具有的先验认识形式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成的。因此,人们所认识的只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所形成的表象。   材料3   休谟认为人所知道的只能是自己的感觉,所谓通过认识而发现的客观规律性或因果必然性,不过是人在多次重复感觉以后形成的习惯性联想,至于这种因果必然性是否真实地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我们是无法证明的。   材料4   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射说、蜡块说与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都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体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   材料5   列宁提出,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列宁还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3、4、与5,分别指出其哲学倾向。   (2)分析材料1、2、3与4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3)材料5所表达的哲学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自我完善和发展。(1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bccb 6bdbdc 11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e 3bcde 4abc 5abcde 6ce 7abcde 8abd 9ace 10bde 11acde 12cde 13abc 14 acd 三辨析题 1、略 2、略 3、判断1分。 这种看法注意到了外间环境对个人成长有重要作用,但夸大了这种作用,并使之绝对化,从而否认了人的能动性(1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面通过内因起作用。(2分) 这说明近朱者可能赤也可能不赤,近墨者可能黑也可能不黑,关键在于内因。(1分) 4、判断1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形态,其功能首先在于反思。哲学的反思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人和世界的认识关系或观念关系的研究;二是对人和世界的实践关系的研究。2分   哲学不仅具有反思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功能。正确的哲学不仅能科学地说明世界、反思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是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2分 5、判断1分。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并不否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例如,黑格尔就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不过他把规律说成绝对观念所固有的。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上。(2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二者的其他对立和分歧都是由这一根本对立派生和发展而来的。可见,上述命题是不正确的。(2分) 四、材料题 (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1分 材料2.3属于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或不可知论),1分 材料4属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1分 材料5均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分 (2)材料1中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缺陷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 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2分 材料2.3中的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的根本缺陷在于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2分 材料4中的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简单地看作是主体被动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2分 (3)材料5中揭示出的是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观的能动反映。(3分) 2、答案要点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道路。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结合中国实际{略}。
本文档为【南昌大学 马原 期末考试 试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203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1-12-23
浏览量: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