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考研任汝芬四套题_

2012考研任汝芬四套题_

举报
开通vip

2012考研任汝芬四套题_ 2012 考研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主讲老师:任汝芬 分析题答题套路(分析大题之永远三步走): ①是什么? 联系原理,照抄方法 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原理要求我们… ②怎么讲? 联系材料,解释说明;批驳错误观点(如果有)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 ③怎么干? 提出行动,建议措施 调动三个积极性:人+科技+自然条件 分析题可能之科目(34-38 题:10×5=50 分) 马原;毛中特;近现代史;思修法基;世经与形势政策 分析题可能之形式...

2012考研任汝芬四套题_
2012 考研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主讲老师:任汝芬 分析题答题套路(分析大题之永远三步走): ①是什么? 联系原理,照抄方法 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原理要求我们… ②怎么讲? 联系材料,解释说明;批驳错误观点(如果有)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 ③怎么干? 提出行动,建议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调动三个积极性:人+科技+自然条件 分析题可能之科目(34-38 题:10×5=50 分) 马原;毛中特;近现代史;思修法基;世经与形势政策 分析题可能之形式 马原(哲学);中特+马原(政经);毛概+近现代史;思修法基;世经+时事 分析题:马原(哲学) 1、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2、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对立统一定律★★ 一、是什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①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相互吸收利己的因素; 2)双方可向各自对立面转化(需一定条件) 3)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 造成量变,实现质变。 二、怎么讲?永远之第二步: ①贯穿始终的“一分为二”:A+B 一方面,我们在干 A 的时候,要注意 B; 另一方面,我们在干 B 的时候,要注意 A。 ②批判割裂的“形而上学”: 如果我们只注重 A,忽视了 B,我们就会⋯ 如果我们只注重 B,忽视了 A,我们就会⋯ 三、怎么干:矛盾分析法 ⑴“两点论”: 全面、兼顾 16 个字: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再 16 个字: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⑵“重点论”: ①干工作,多选一:抓关键--抓主要矛盾 ②对人或事,做判断、评价:看主流--看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部分例题 1】 分析题:马原(哲学)(2008. 分析题 34 ) 材料一: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 ⋯⋯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 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材料二: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 50 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 慨地说:“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 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 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材料三: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当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脑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 当手术结束是,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人说的 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材料四:著名医学家袁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术后没几天, 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袁法祖的老师轻轻说了 句,“她是 4 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袁法祖至今念念不忘,他知道这句话包含 了多少情感,懂得了医生的责任有多重大: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矛盾部分例题 2】 分析题:马原(哲学)(1999 文. 材料题) 35.1997 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 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一: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 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 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 材料二: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 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 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 季更旺。 材料三: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 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 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 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鹏程万里。 材料四: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 特点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 来的 5 家分公司裂变为 28 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 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①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对立统一规律) ②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 1 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三个方面)无效供给就是供给中超过需求的那部分,而有效供 给就是供给中满足需求的那部分,两者具备即对立又统一的规律,两者对立是指在同一性中两 者有着不同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均不能代替对方;但两者也具备的同一性,存在着相互 统一的规律,两者共同构成了供给,都是供给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次,根据矛盾同一性原理,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在一定条件也是可以实现向对方转变 的,另一方面,产品遇到供不应求的方面,原先供过于求是,超过需求的无效供给就会自动转 换为有效供给,通过产品交换,由生产者转换到消费者手中,如果生产厂家不注意营销的调研, 分类,以及产品的翻新和研发,那么就会使原本供不应求的产品变得供过于求,那么有效 供给也会变成无效供给 ③通过材料 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一方面,产商在生产根据消费市场的新变化,研究适销对路的产品,改进了产品的款式 和使用的质量,为实现扭转局面提高效益奠定了基础;在营销上,产商根据不同地区营销的需 求和特点,分门别类的制定专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实现了产品效益的最大化,这是矛盾斗争 性的体现,在兼顾双方的同时,着力研究各方的差异和特点,对症下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 【矛盾部分例题 3】 分析题:马原(哲学)(2007. 38. 选做题} 选做题 II: 材料一: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 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 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 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 流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材料二: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 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 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 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 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摘自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发 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A:外国文明 B 本国文明 (1)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 (1)我们在发扬本国文明或文化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吸收他国文明和长处;我们在吸收他国文 明的长处和优点时,还应该以自身本国的基本情况为主,应该兼容并蓄。如果我们在处理国与国的文化 和文明,只注重发展本国文明的优秀之处,而忽视其它文明的特点,那样我国文明就丧失了向其它民族 和国家的宝贵机会。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求同求异,异中求同。 (2)(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话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一、是什么? 1、感性认识 vs 理性认识 ①区别:认识的初级阶段 vs 高级阶段(具体、生动 vs 概括、抽象) ②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ⅰ. 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 ⅱ. 科学的加工制作,上升为理性认识:16 字箴言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④实现从理~到感~的飞跃:检验认识 二、怎么讲?(说出材料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 三、怎么干? 1. 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 2. 矛盾普遍性 vs 特殊性—理论+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s 从实际出发(唯物论要求我们),理论+实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 理论基础:唯物论+普遍 vs 特殊:这样出题-“量体裁衣”vs“按图索骥”) 写法: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发;将我们理论和实践不断的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理论, 检验理论,做到理论和认识的与时俱进 【感性理性部分例题 1】2007. 分析题 34.材料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 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 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 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 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 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适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 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 平等待人的人。 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 共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 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 知道他是文学家。。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主要错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中错误了,ⅰ. 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ⅱ. 科学的加 工制作,上升为理性认识。但是原理全要写。联系材料 (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根据唯物辩证法中,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原理中,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将我们理论和实践不断的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理论,检验 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理论和认识的与时俱进 【感性理性部分例题 2】 材料一: 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尔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万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 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 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 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 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 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材料二: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 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原理可以回答在第一问和第二问中,都可以) 这是因为九方皋这个人在相马时一切从相马的实际出发,筛选掉了次要信息,抓住了相马中的关 键性要素,没有去关注其他次要发面,从而取得了相马的工作成功 (冲刺班:九方皋在相马的过程中,即拥有正确的理论认识,也注重在实践中收集大量丰富的感 性材料;同时在马所具备诸多要素中,他对马判断时,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马的体力和 速度,同时他放弃了矛盾的次要的方面,实行了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因而找寻千里马成功) ②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个事情讲的是马哲中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原理+伯乐之子失败在于两点。其一,中没有在相马一 切从实际出发;其二,对“相马经”过分迷信,没有在相马的实践过程中与理论不断结合,从而使 与实际脱节,最终导致相马活动的失败 冲刺班:而伯乐之子在相马的时候,他照抄照搬父亲伯乐相马经中的理论,没有注重和实践相结 合,未能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使实践和理论脱节,所以未能找到千里马,使相马失败 ③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因为科学的思维方法来自于实践工作中正确的总结,根据人类认识事物的辩证过程,总结出来 的认识,都要继续指导新的实践,所以在新的实践活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意义更强。所以在今 后的实践活动中,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我们应该坚持一切从事出发,同时根据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原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我们理论和实践不断的相结 合,在实践中总结理论,检验理论,做到理论和认识的与时俱进 ★★认识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一、是什么? 理性因素 vs 非理性因素 预测题目: 两种人、两种工作的结合 ①定义:情感、意志(冲动、欲望、想像、直觉、灵感) ②作用: 理性因素:指导、解释、预见 非理性因素:动力、作用、诱发 ③两者关系: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认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④怎么干: 创新! 科学的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力 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 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认识中理性非理性部分例题 1】 分析题:马原(哲学) 2004. 分析题 34. 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 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 7 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 2 +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 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 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 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 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 2+5=10000 吗?”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①既然在数学领域 2+5=7 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 2+5=10000 也是可能的? 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认识中理性非理性部分例题 2】 预测题目: 两种人、两种工作的结合 分析题:马原(哲学) 预测题【材料】 ★ 我国航天之父、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的航空航天科技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为 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他的夫人蒋英女士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音 乐教育家,培养了很多著名的歌唱家。钱学森谈到他的夫人蒋英:“我们结婚 44 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 尽管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我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 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 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他们夫妇还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 《对发展音乐事业的一些意见》,这篇文章中谈到怎样吸收西洋音乐的长处,和怎样继承我国民族音乐遗 产的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请指出该材料涉及的认识论中的哲学原理并分析其内涵。 (2)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何启示。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真理的特征: ⑴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内容+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⑵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客观性 相对性:有待深化 ⑶二者联系: ①任何真理都是两者的统一(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②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 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机械僵化怀疑科学、诡辩论 ▲我们应该怎么办? 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同 【真理的绝对相对部分例题 1】 分析题:马原(哲学) 2006. 分析题【材料】 34.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 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 10 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 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 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 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 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 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 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 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 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 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 分) 【真理的绝对相对部分例题 2】 分析题:马原(哲学) 2001 文理. 分析题(课后练习) 34.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已 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 3 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 3 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 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 3 种夸克,因为 3 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 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 年到 1974 年间, 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 表示,以前说只有 3 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 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我的 qq 2270293229
本文档为【2012考研任汝芬四套题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630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5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22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