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江流域傩戏面具及其文化蕴涵

乌江流域傩戏面具及其文化蕴涵

举报
开通vip

乌江流域傩戏面具及其文化蕴涵 艺术研究 乌江流域傩戏面具及其文化蕴涵 余继平 在乌江流域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种以佩戴面具、驱邪逐疫 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人们称之为“傩文化”,它是我国 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造型丰富多样的傩面具是 傩文化的载体,是乌江流域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由傩仪发展起来的傩文化,在其发生、变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中 与地理生态环境、宗教(巫术)、神话、民俗、语言以及戏剧、音乐、 舞蹈、美术等诸多领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 文化从系和各具地方特色的多民族的傩文化圈。 ...

乌江流域傩戏面具及其文化蕴涵
艺术研究 乌江流域傩戏面具及其文化蕴涵 余继平 在乌江流域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种以佩戴面具、驱邪逐疫 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人们称之为“傩文化”,它是我国 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造型丰富多样的傩面具是 傩文化的载体,是乌江流域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由傩仪发展起来的傩文化,在其发生、变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中 与地理生态环境、宗教(巫术)、神话、民俗、语言以及戏剧、音乐、 舞蹈、美术等诸多领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 文化从系和各具地方特色的多民族的傩文化圈。 一、傩的衍变 傩是古代逐鬼驱疫的一种巫术仪式,是原始宗教的巫文化 现象。傩是傩文化的萌生点。它缘自远古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和 图腾崇拜意识,是巫术和图腾文化的继续和发展。曲六乙先生在 《傩韵》序言中写到:“傩,大约起源于旧石器中晚期的驱逐术,在 人神不分、人兽不分、神鬼不分‘三不分’的蒙昧时期,在‘万物有 灵论’的思想支配下,原始人主观上企望获得超自然的威力,以 抵御猛兽的袭击和气候的恶劣,法术和巫术便应运而升。在狩猎 的生产实践中,原始人逐渐将法术、巫术与驱逐术融合起来,用 于消除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包括驱逐瘟疫,这就是傩的萌生。” 有记载可证傩源于巫,《说文》对巫的解释是:“以舞降神者也。” “惊殴疫疠之鬼”,“行有节也。从人,难省声。”“难”为傩字,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 驱鬼逐疫。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中记载“巫之事神,必用歌 舞。”,据《周礼。夏官。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 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时难”即“司傩”),以索室 驱疫⋯⋯殴方良(魍魎)。”这段文字详细记载了方相氏率领百隶 主持傩祭,他蒙着熊皮(面具),穿红黑二色衣裳,手执戈盾,挨家 搜索,驱逐鬼疫,这是周代的巫舞,方相氏便就是巫的化身。 傩作为古代非常盛行的一种岁时巫术仪式,在商周逐渐形 成固定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周代盛极一时,并将驱傩纳入“礼”的范畴,每年 定期举行盛大的傩祭。傩祭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寺院傩、军傩, 后经演变,形成傩戏。汉代的傩仪已成为宫廷和民间的常设礼 仪,关于傩的记载逐渐增多,如:《后汉书.礼仪志》:“先腊一日 大傩,谓之逐疫。”,《续汉书.礼仪志》:“大傩讫,设桃梗郁垒”。 记载了汉代不但规定了宫廷傩实施的次数、时间,同时也扩展了 傩仪的规模,并明确了参与傩仪子弟的身份、人数、年龄,以及方 相氏、十二神兽和童子服饰。这一时期的傩仪将歌词(咒语)、音 乐和舞蹈结合起来,明显的走向歌舞戏的倾向。唐宋时期,由于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观念产生多元化,原来以“歌舞为职,以 乐神人”的巫风在宫廷的傩祭中逐进消失了,原来祭祀鬼神的巫 术手段逐进转变为娱人的艺术形式。唐代的傩在这时却完全成 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歌舞,已成为一种欢庆同乐的年节活动。到了 宋朝,芳相、十二兽侲子角色逐渐从傩中消失或被其他形式代 替,出现了戏曲的雏形,显现了傩戏的端倪。《东京梦华录》卷七 《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中,记载了“扑旗子”、“蛮牌”、“扳 落”等节目,在《东京梦华录》所记载的傩仪中“哑杂剧”,运用民 间流传的钟馗捉鬼的故事,演化出傩戏的雏形。直至清末傩仪规 模不断扩大,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日趋繁多,形式日益完整。 傩戏是在傩祭仪式活动中逐渐衍变出来的戏剧样式。傩戏 具有宗教的实用性功能和审美的娱乐功能的双重性。后来,前者 逐渐淡化,后者在傩戏的发展中不断强化。 二、乌江流域傩戏生长环境 傩本是中原的产物,也曾盛极一时。自宋代以后,中原地区 规模宏大的傩仪逐渐消失,傩的习俗也只是残留在迎神赛会闹 “社火”、守岁等年节庆祝活动中。但是却在乌江流域这偏远的地 区,傩舞、傩戏却仍然非常盛行。因疆域的开拓,被流官氏族带入 摘 要:傩戏曾在我国古代风靡一时,由此制作出样式各异的傩戏面具艺术,每一面面具都透 视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经济发达,文化的提高,傩戏却在无声消逝,这不符常 规的现象,引起了一批人的警觉。在乌江流域地区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还保 留着这一艺术。在安顺地区还有民间艺人制作这古朴的面具,随时代需要,面具造型也 与时俱进,面目翻新;在天龙屯堡还保留着傩戏表演,依稀感受古戏曲的魅力;德江县较 完整保存古老傩戏面具,为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以及戏剧、美术、宗教等学科提 供了重要素材,具有不可估计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研究傩戏面具艺术就是研究傩 戏文化,就是重视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抢救。 关键词:乌江流域 傩戏 傩祭 傩戏面具 文化内涵 A R T R E A S E R C H 论 坛 9 艺术研究 了乌江流域这个蛮夷之地。根据有关史料记载,田宗显、田恭曾 在唐宋时期的中原带着十大姓到乌江流域征蛮辟黔。而后,明洪 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镇南”时,把军傩由安徽和江西籍的 屯军带入普定、安顺、平坝、清镇一带。如今,安顺地戏是完整地 保存着军傩形态的傩戏。 傩戏是傩文化的载体,乌江流域民族民间傩戏主要有两个 系列三个层次。两个系列:一是以汉、苗、土家、彝、仡佬等民族地 区为主的民间傩系列。二是以地戏为主的军傩系列。三个层次: 以威宁彝族傩戏“撮泰吉”为代表的低级层次,从傩祭向傩戏艺 术初步过渡,是傩戏的雏形;二是黔北、黔东北汉、苗、土家、侗、 仡佬等民族地区为主的“冲傩戏”、“傩堂(坛)戏”、“面具戏”、“喜 傩神”,虽与傩祭有密不可分,但是戏剧的因素却不断增长完善, 已向单一的傩戏艺术过渡属于中间层次;三是以安顺地戏为主 的军傩戏,是傩戏发展的高级层次。 乌江流域古称“蛮夷之地”,居住着土家、苗、彝、仡佬等众多 民族,它以巨岭恶瘴作自然堡垒,在历史上较少受到各种外来干 扰,使这古老的傩文化在这地处荆楚、巴蜀文化交汇地带遗存下 来。傩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其原因在于傩的本质是驱逐疫 鬼,它能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相融合,比如在乌江流域的 土家族聚居区演化为一种适应性很强的还愿仪式。乌江流域少 数民族地区,处于自给自足经济状态,属于典型的自然农业地 区,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信巫信神现象尤为突出,希望巫师、 “先生”(土老师)能请来神祗,保佑五谷丰收和人畜兴旺;加上乌 江流域少数民族的多种信仰,土家族、苗族除了信奉祖宗,还信 奉对自己有利的神人。傩,也是一种多神信仰,除傩公傩婆,还有 道教的玉帝、三清官主、财神菩萨、重义关羽、雷神雨仙等,信仰 一致性,使傩很容易被这里的人们接纳。另外,由于乌江流域交 通闭塞,文化生活落后,看傩戏也算是最大的娱乐活动。傩成为 本地域的一种重要民俗现象,成为大众的一种文化心态保存下 来。 三、乌江流域傩面具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傩仪或傩舞、傩戏,演出时都必须头戴面具。傩面具是界定 傩戏艺术的主要特征,没有傩面具的戏也就不成其为傩戏。傩面 具在傩戏表演者眼里,它不是戏剧家所讲的道具和美术工艺品, 而是神的象征和载体,是沟通人、鬼、神世界之间的工具,是人、 鬼、神的灵魂。只有戴上面具,演出歌舞和戏剧才使人感到神秘 莫测。用他们的话说:“不戴脸子(面具)就是人,戴起脸壳就是 神”,傩面具能使普通人变成“神仙”,掌握超自然的法术和神奇 威力。在乌江流域有成千上万个傩戏班子,珍藏无数传统傩戏面 具。以傩堂戏面具为例,在德江县目前保存有641面古旧傩堂戏 面具,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尚有287面古旧傩堂戏面具。民间 手工艺术家们,以敏锐的眼光,高超的技艺,丰富的手段、准确的 造型语言、大胆的想象力,把这些大不盈尺之物赋予了灵魂,使 它们迸发出震慑心灵的威力,显现出巨大的张力。 乌江流域“摄泰吉”面具古朴原始,地戏面具造型粗犷,着色 大胆,傩堂戏面具简略概括,整体感强,典雅而古朴。 “撮泰吉”是一种古老的戏,戏中积淀着许多原始的成分,如 模仿史前人类的装扮、走路、说话、交媾、劳作等戏剧内容。“撮泰 吉”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 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简称 “变人戏”。“撮泰吉”面具一般用杜娟、漆树之类的高山硬杂木 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先把圆木锯成 33厘米左右长,一剖为二, 用斧头砍成毛坯,然后凭借制作者大胆的想像力,粗略地刻凿出 五官即成。面具偏重于写意,不雕琢,通施深褐色,饰以白色条 纹,对比强烈,突出单纯、懑憨、怪诞、稚拙、古朴的风格。从这些 面具里浸透出一种原始的积淀:前额突起,鼻子直长,没有眼珠 和牙齿,只有在眼睛、嘴相应部位挖三个孔,其余均为圆面形。面 具相貌雕刻不分男女,靠胡须及用不同形状的白色纹饰线条(或 横或竖,或细或粗,有发射状的有波浪形的线条)来分角色的性 别和老少。 地戏是明代屯兵制度的产物,村寨平地作为演出舞台,故称 “地戏”,民间也称“跳神”。它主要分布在乌江流域的贵阳、比节、 六盘水、黔南、黔西南等地。地戏演出的内容都与征战制敌的故 事为主题,所演的剧目都取材于古代话本小说、历史演义或民间 传说,如《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说唐传》、《杨家将》、《薛仁贵 征东》等等,有比较典型的“军傩”特色,因此,也称为“军傩”。男 女武将的面具头盔上有多种装饰,其造型粗犷,着色夸张大胆, 色彩有强烈的感情成分,面部的花纹图案多为动植物的直接描 绘或变化,在稚拙中显现民间艺术的本色。地戏面具注重色彩的 鲜明华丽和装饰意趣,脸部造型,注意类型化的特点,讲究头盔 上的精雕细琢,常以面具头盔的精粗、纹饰布局的巧拙、用色的 明暗而论艺人技艺的优劣、造诣的高低。地戏面具种类繁富,角 色众多,一堂地戏面具少则数十面,多则一百面以上。按照不同 的造型,地戏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别。 第一类为武将。武将在地戏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将军不但 有正派将军和反派将军之分,而且有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和女 将之别。武将面具共同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头盔和耳翅的制作。头 盔一般以龙、凤作为装饰,男将多为龙盔,女将多为凤盔;有的盔 上还饰有大鹏、白虎、鬼头、蝙蝠、喜鹊、鲤鱼、莲花等星宿和花 鸟。耳翅多以龙、凤和各种吉祥花草作为装饰图案。在雕刻技法 上,浅浮雕与镂空雕相结合,刻工精细而不琐碎。在色彩上,以贴 金、刷银(白)的亮色为主,辅以红、蓝、黄、绿、黑等色,有的还镶 嵌着若干圆形玻璃小镜,显得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充分体现了 农民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面部周刻与头盔缛精细的风格不 同,要求简洁明快,轮廓分明,见棱见角,造型偏重写实而又有所 夸涨。各类武将的区别主要在面部表情和眼睛神态上,例如女将 端庄娴静,凤眼微闭;少将英武洒脱,豹眼圆睁;反派将军满脸横 肉,怒目而视,等等。面部着色多使用对比强烈的原色,一般以一 种颜色为底子,然后在上面勾画眉、眼和各种图案纹饰。正派和 反派人物的着色设有固定模式,几乎每一种颜色都可以用来开 脸。各种颜色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一般说来,红脸多为英俊年少 的将军,如岳云、罗成;青脸多为凶恶骁勇的将军,如盖苏文、苏 宝童;绿脸多为力大勇猛的将军,如熊海宽、孟怀元;粉花脸多为 奸邪阴毒的文将,如曹操、秦桧,等等。 第二类为道人。道人是地戏中出现较多的形象,他们大多为 反派营垒中的军师,或前来助战的仙人,不戴头盔而戴道冠是其 H C R E S A E R T R A 论 坛 10 艺术研究 显著特征。道人面具没有固定的模式,创作起来比较自由,民间 艺人抓住各个道人的外形特征,随类赋形,随类赋彩,突出其精 神气质,给人以深刻印象。 第三类为丑角。地戏中最常见的丑角为歪老二,又叫“老歪” 或“歪嘴老苗”,相传他是当年傅友德征讨云贵时在少数民族中 寻找的向导和内线,在戏中是一个插科打诨的活跃人物。造型为 歪嘴皱鼻,龇牙扯眼,髻上斜插一把木梳,有的还长有几绺胡须。 面部一般涂为红色或蓝色,鼻尖或人中绘有小块白斑,更增添了 几分滑稽色彩。地戏中的丑角还有小顶子、笑嘻、嘻、夹舌巴、鸦 片壳壳、眼镜先生等。 第四类为动物。地戏中的动物面具甚多,常见的有龙、虎、 狮、牛、马、猪、犬、猴、麒麟、松鼠等。这些动物多是经过修炼得道 成精的灵物,民间艺人刻画它们时,大都能抓住其特征,如虎的 威猛,马的神骏,猴的淘气,猪的憨厚,无不形神俱佳,各臻其妙。 第五类为世俗人物,地戏中的世俗人物面具有土地、和尚、 丫环、老母、小童、差官等。这些面具造型写实,面相温和,具有浓 厚的世俗色彩和人情趣味,与武将、道人、丑角和动物面具的神 奇、诡谲大异其趣。 地戏面具是乌江流域傩戏面具中数量最多、角色最多、雕刻 及彩绘最为复杂的一种面具。但总体来说,地戏面具雕刻以浅浮 雕和镂空雕相结合,简练明快,精细而又不繁琐。造型以写实为 主,兼有夸张。面部雕刻简洁明快,轮廓分明,个性特征突出。面 具色彩用上贴金、刷银的亮色,以及红、黄、蓝、黑、绿,几乎没有 一种颜色不可用来上色,有的面具还要嵌上圆形玻璃镜,使面具 绚丽多姿、华丽堂皇,很有气派。面具雕刻,刀法明快,线条粗犷 有力,轮廓分明,华丽的造型,夸张而又对比强烈的色彩,给人以 艺术欣赏的乐趣,面具体现出率直自由、质朴清新的风格。在安 顺一带的地戏面具也常常根据时代需要,常常翻新,创作出不少 紧随时代的优秀作品。 傩堂戏又称为“傩愿戏”、“冲傩”等,它是广为民间流传的民 间信仰戏。乌江流域主要流传在德江、思南、沿河、松桃、印江、石 阡、务川、道真、遵义等县的土家族、汉、苗、仡佬族村寨中。傩堂 戏是多元文化混合的结晶,既有民间传统的祖宗神灵与巫教的 崇拜,又杂糅道教、儒教、佛教的一些信仰,神谱显得庞杂、紊乱。 傩堂戏把民间祭祀祖先、祈求生育、祈求家宅平安、消灾驱邪、祈 福纳吉等民俗事象纳入傩坛的活动之中,成为与民间生产生活 息息相关的娱神、娱人的信仰活动,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民间剧 种。 傩堂戏面具一般由傩坛中的雕法师制作,材料多选用柳木 或白杨木,白杨木质轻而不易开裂,容易下刀。柳木在民间是辟 邪之物,民间艺人用它制作面具,显然含有一定的宗教意识。与 “撮泰吉”面具相较,傩堂戏面具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艺术上也 比较精细。雕刻时一般有范本参照,手艺高超的艺人能毫不走样 地将其摹刻出来;也有一些艺人不拘泥于范本,能任意驰骋想 象,自由地即兴发挥,即使是同一角色,不同傩坛的面具在造型 上往往各呈异彩。乌江流域的傩堂戏虽然流传于不同的民族和 地域,但大部分角色在造型上都有固定的模式,例如仙锋小姐发 冠上刻着一只凤鸟,开山莽将头上长着一对尖角,地盘和尚没有 下巴,秦童歪嘴暴牙扯眼睛⋯⋯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例如 沿河土家族自治具客田乡的仙锋小姐面具,发冠上便没有凤鸟, 岑巩县大有乡侗族的开山莽将面具,头上便没有双角,这种同中 有异的现象,对研究傩堂戏面具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突出角色性格和加强演出效果,民间艺人把一些面具 (例如土地、山王等)的眼睛下腭制成活动的,用绳子和竹棍将面 具的主体部分连接在一起,称为“活口面具”,又叫“动眼断腭面 具”。表演时以舌尖操纵绳子,眼睛和下腭便会上下开合,逗引观 众发笑。还有一些面具(例如二郎、孽龙等),用10厘米左右长的 野猪獠牙镶嵌在嘴部,以增添其威猛之势。山王面具两耳各刻有 一个抱耳神,以表示他是盘古王的三化身;撵路狗、地盘和尚没 有嘴巴和下颌,以逗引观众发笑。这些虽是比较特殊的例子,但 表明民间艺人制作面具时,的确是精心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很费了一番苦心。 这些艺人们的聪明才智,及其在工艺方面的成就,全体现在神秘 古朴的面具制作中。 傩堂戏面具重视色彩的调配,着色分淡彩和重彩两类。淡彩 先在面具上涂一层赭石或土黄为底色,然后用桐油均匀地刷上 几遍,只是在眼睛、眉毛等部位用黑色渲染勾勒,并在帽子上描 绘出各种图案,图案有龙凤、云纹、兰草、牡丹、菊花、福寿等等。 重彩用红、蓝、绿、黄、黑、赭等各色油漆在面具上勾画涂抹,一些 细致的地方,如盔甲或帽子上的花纹,则用笔精心地加以描绘。 总的说来,傩堂戏面具的色彩浑厚、凝重、大方、和谐,注意整体 效果。有的面具经过岁月的长期侵蚀,油彩已经剥落,显得古色 斑斓,酷似陶器或青铜器,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和美感。 面具作为傩戏艺术的表征,必然形象地凝聚着傩文化所体 现的宗教意识,民俗意识和审美意识。傩面具作为传统文化的载 体,历经数千年的锤炼,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大的群众基 础,它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心血,是乌江流域各民族的瑰宝 之一。从傩面具来审视这一传统文化现象,它对研究乌江流域各 民族的历史、宗教、民族、民俗、文学、戏剧、舞蹈、绘画、雕刻等具 有多层次、多方位的重要意义,对发展乌江流域各地区的旅游文 化也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德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傩韵[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2]顾朴光.中国面具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3]安顺地戏[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4]贵州省艺术研究室,贵州傩戏面具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5]安正康,蒋志伊,于信之.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 本文是: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中期成果,编号: 05JWSK161。 作者单位:涪陵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A R T R E A S E R C H 论 坛 11
本文档为【乌江流域傩戏面具及其文化蕴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721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19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