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九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九期

举报
开通vip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九期 2 第九期 2011 年 12 月 数字时代 阅读报告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编辑团队 I 编辑团队 禾玛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多年土著,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流,研究生在读。对媒介环 境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目前开始关注传播网络和云计算。【tracyjames@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九期
2 第九期 2011 年 12 月 数字时代 阅读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编辑团队 I 编辑团队 禾玛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多年土著,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流,研究生在读。对媒介环 境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目前开始关注传播网络和云计算。【tracyjames@126.com】 何威 @北京 ohmymedia.com 媒介与传播研究者,关心数字媒体、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北京师范 大学教师,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x@ohmymedia.com】 慧声 @上海 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好读书不求甚解,好武侠虚度年华。 【xiximi2003@hotmail.com】 胡凌 @香港 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目前的研究兴趣在电信法和互联网治理。 【hulingpku@gmail.com】 立早 @北京 www.lizaoo.com 北大传播学硕士,伪文艺女青年,个人的几个关键词:自由、怀疑、理解、存 在主义、相对主义、非主流。目前对媒介环境学、互联网政治、新媒体技术抱 有浓厚研究兴趣。【hopechoice@hotmail.com】 刘阳 @香港 t.qq.com/hammerlet 冷水江市第一中学毕业 【doninhamlets@gmail.com】 马金馨 @香港 majinxin.com 南华早报(SCMP)社交媒体编辑,关注公民媒体、信息可视化、群体心理学、 互联网政治。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政治学学士。 【majinxin.cn@gmail.com】 牟怡 @美国 Storrs 美国康乃狄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研究兴趣为新媒体应用及效应,以及研究方 法。 【mouyi@mouyi.net】 王成军 @香港 网名黠之大者。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博士候选人,浸染于儒墨,爱好 complexity science,以 SFI&NKS为旨归。研究方向为网络舆论,多主体建模。 【wangchj04@gmail.com】 任珏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博士候选人。媒介人类学者、书评人,学术兴趣聚 焦于 ICT4D、互联网与性 /性别、Civic Media、深度调查报道等领域。 【genderit@renjue.com】 魏武挥 @上海 weiwuhui.com 曾供职于多家网络公司,混迹互联网多年,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对一切数字 化的互动媒体都抱有浓厚的观察、研究和批判的兴趣。 【weiwuhui@gmail.com】 (按拼音排序)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编辑团队 II 王喆 @杭州 本科毕业于清华人文学院,后获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哲学硕士(M.Phil) 学位。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thethe.wang@gmail.com】 萧秋水 @深圳 www.xiaoqiushui.com 知识管理研究者,热爱企业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 互联网。《名博是怎样炼成的》、《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 30种实用技巧》 作者。【qsxiao99@gmail.com】 袁楚 @北京 网名树子,《互联网天地》编辑部主任,个人经历可用以下标签标示:长沙、 语音技术、伪文化人、美食、人文摄影、新媒体观察者、电子阅读抵制者。 【biz8341@gmail.com】 章戈浩 @澳门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 研究兴趣为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 【zhanggehao@yahoo.com】 张昕之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博士候选人,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新媒体文学硕 士。关注新媒体与公民参与、政治与社会运动等。 【xzzhang2@gmail.com】 周逵 @美国 网络 ID 五道口奥萨玛。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鲍德 里亚信徒,关注虚拟现实、GIS与Web2.0,社交媒体与社会动员等领域。 【izhoukui@hotmail.com】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编者的话 III 编者的话 不得不说的,本期杂志的延期推出,主要责任在我这个责编身上。虽然我刚刚给某本 杂志写了一篇主题为“拖延症”的分析文章,但我本人,无可救药地患上了拖延症——也 许,拜各种社会化网络所赐,从微博到人人,从豆瓣到知乎。 貌似我们的编辑团队也传染了这种后现代社会的毛病,故而本期杂志的内容比往期少 很多。不过想来,中国人即将面临着中西混杂的各种节日(圣诞、元旦、提早到来的春节), 这期杂志内容的减少,或许有助于减轻读者们的负担。阿 Q般地想到这里,我也就释然了。 乔姆斯基是美国非常有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以尖锐地批判美国政府和大企业而著称。 出身语言学的他,对媒介控制也颇有研究,一个名闻遐迩的论断就是“五大过滤器”。本刊 编辑王成军提供了一篇关于乔姆斯基著作的书评,但立场公允,并非一味赞颂乔氏。而我 则就公共知识分子的话题引申到“公共知道分子”,从波斯纳的《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 入手,老实交待一句,对今天中国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们,是颇带嘲弄意味的。 周弛的“缅怀《书店的灯光》”,看标题就知道是对数字技术对今天书店摧枯拉朽的打 击的一种哀叹。不过正如周氏所言,这本书他却是在亚马逊网上书店买的——吊诡的事实。 与周弛一般同是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的研究生的李策,用很男性化的笔调向我们介绍 了《互联网政治学》这本极厚的书——其实,她是一个很婉约的女孩子。而秋叶,与上次 一样,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这样一本书《迷恋-如何让你和你的品牌粉丝暴增》。我与秋叶心 有戚戚,在我看来,很多营销书,和“组织的成功学”是一码子事。 胡凌在比较了《代码》和《架构的生态系》之后,写下了后者的一则书评。按照胡氏 的说法,这本书有着浓重的“功能主义”色彩。我一向认为互联网就是社会,而不是什么 与现实社会对立或置外的一个“虚拟社会”。网络对社会起什么样功能,本书倒是不妨一读。 章玉萍就《电话的社会影响》中的两章写下了她的读后感,很凑巧,这本书一看名字也是 “功能主义”色彩浓重的书。微博上曾有人问过我有没有电视的社会影响之类的书。有, 不过名字叫《消失的地域》,梅罗维茨作品。 最后依然是立早同学锲而不舍的翻译莱斯格的大作《Remix》。照这个进度下去,我看 是可以成为一本译作的。虽然此书以 CC 方式授权,但莱斯格另外一本同为 CC 授权的《代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编者的话 IV 码 2》,在中国,就颇为“诡异”地出卖钱的中译本了,哈哈 奉献给读者诸君的,就是这样一期《数字时代阅读报告》。不厚,希望能帮助到打发节 假日可能会有的“无聊”时间——事实上,我认为,这个可能性还很大,不是么? 本期责编:魏武挥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目录 V 目录 编辑团队.............................................................................I 编者的话...........................................................................III 目录...................................................................................V 书评..................................................................................1 知道分子的盛行 读《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文:魏武挥................................................................................ 1 媒介控制:呓语抑或现实? 读 Media Control:Th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of Propaganda /文:黠之大者 ... 5 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挂起一盏灯 缅怀《书店的灯光》/文:禾玛 ........................................................................................................... 8 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 读《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文:李策..................................................... 11 无法让人迷恋的一本书 读《迷恋-如何让你和你的品牌粉丝暴增》/文:秋叶 .............................................................. 16 互联网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读《架构的生态系——资讯环境被如何设计至今?》/文:胡凌 ......................................... 19 所有孤独都是因为电话? 读《电话的社会影响》/文:立早 .................................................................................................... 22 编译.................................................................................26 《再混合的:对比的文化》 /译:立早 ...................................... 26 版权声明............................................................................35 关于我们............................................................................3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1 书评 知道分子的盛行 ——读《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 魏武挥* 在哈耶克的语境里,其实“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差不多。在《知识分子与 社会至上主义》一文中,他把知识分子称为“贩卖观念的二手商人”:随时可以对广泛的问 题说点什么、写点什么,而他又能够获得习惯于在那些等着他发言的人们之先熟知新观念。 他这样写道:“所有这些人可能都精通传播观念的技巧,但对于他们所传播的东西的实质内 容,通常只有业余水平。”——请注意,哈耶克清醒地认识到了这样一点:他们对传播技巧 的掌握远胜于他们对他们正在传播的内容的掌握。去世于 1992 年的哈耶克,并没有看到数 字时代的兴盛。他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也并非主流的看法。他所谓的“贩卖观念的 二手商人”,倒颇有些今天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意思。而对于这个人群的批判和质疑,最 有力的,大概就是波斯纳和他的《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了。 究竟什么是公共知识分子,可谓众说纷纭。国内南方人物周刊在 2004 年评选过一个公 共知识分子名单,按照这个名单的配文,该媒体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他们是具有学术背 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他们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他们是具有批判精神 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波斯纳在本书中的看法,没有那么多褒义性的“价值判断”,但就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 作者:[美] 理查德·A. 波斯纳 译者:徐昕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年 12 月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2 事实判断而言,其实大致差不多:“知识分子就公共问题面向社会公众写作,或者其写作对 象至少比仅仅是学术人员或专业读者更为广泛”。不过,波斯纳也不无挖苦地写道:由于公 共知识分子传播的是观点,而不是新闻,因此,他倾向于提出极端的主张,否则难以获得 社会公众的注意。 在波斯纳看来,“公共知识分子市场已经变成任由学术专家支配了,这些专家不时冒险 翻过专业领域的墙头,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战场——一个尚未学术化的战场——挥剑搏击”。 而通常这种越过是失败的:“他们常常非常真诚、自信地说出一些蠢话,做出种种一再落空 的预言”。 曾几何时,公共知识分子是一顶知识分子圈中的桂冠,是知识分子获得社会最广泛认 同的标志。但很明显,公共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正在迅速的贬值——至少不是社会最广泛 认同了。在中国,“公知”这个词兴起于本世纪初,不到十年,这个词已经不那么神圣,真 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波斯纳把这个“衰落”部分归因为知识的专门化。“专门化在拓展知识深度的同时,也 导致了思想的狭隘。知识的任务被打碎了,细化成越来越小的构成部分,知识工人就如同 工厂工人一样,通过集中、重复地运用狭窄范围所限定的任务,而实现精通和熟练”。术业 有专攻但不知其它的学者,是很难承担起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职责的,但是, 公众和媒体需要的角色,于是乎,贬值在所难免。 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以及法官,波斯纳当然不会轻言“衰落”二字,他收集了美国 60 年代以来 546位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们的作品以及媒介对他们的提及(一般都是印刷媒介), 并进行细致的研究。不过,他忽略了一个部分,那就是“网络”。如果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 网络的话,那么,大概就不是“衰落”二字而是该用“堕落”二字了。 我姑且把很多人称之为“知道分子”吧,他们借用互联网,可以很轻易地获得一些“名 人警句”,并通过 UGC 媒体(用户产生内容,比如 BBS、博客、微博),再次很轻易地发布。 比如说,时下对民国时代的一些美好描述。 我个人几乎看过所有谢泳先生的书,这位专门研究民国知识分子(比如储安平)的学 者的确打开了我的一个视野。但如果就这些出发,就觉得民国时代四处洋溢着美好,那可 就错大发了。很不幸,微博上荡漾着这种气氛,似乎一谈及民国,那就是好的。我甚是怀 疑那些传播着民国段子的人,有没有至少象我这样,还算通读了一些书,我更是怀疑传播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3 这些民国段子的人,有没有仔细考证过一些细节,毕竟这些段子里不无历史的谬误。 有必要说一说微博这个玩意儿了。事实上,波斯纳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媒介提供 的其实不是信息产品,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大众文化式的符号产品。“很多时候(他们) 并不想而且也没有能力理解那些复杂的社会、政治和国际问题,进而自己得出一个比较可 信可靠的答案。他们需要的是把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甚至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能满 足自己直觉和情绪的判断”。微博,显然是迄今为止最能满足这一点的媒介产品。 我从来不认为 140 个字能真正说清什么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关于北京打的难(我 自己就深受其苦),环球时报胡锡进认为提高出租价格可以缓解,微博女皇姚晨则认为是降 低份子钱是个办法。后者的言论引发包括韩寒父亲在内的赞同。但我个人好奇的是,上海 出租份子钱应该不会比北京低,为啥就不像北京那般打的难呢?我归因为北京实在太堵, 导致出租效率不高。一台车一天拉十次活和一天拉二十次活,自然后者所在城市打的更容 易一些:它能满足 20 次需求。但我不是城市规划专家,北京是不是规划得那么差,一来我 说不出个一二,二来,也绝不是 140 个字能说明白的。即便是北京一台出租一天能拉几个 活,也得经过仔细考证不是。 这年头要在微博上扮演一个学富五车经常说点格言的人实在太容易了:百度一下即可。 而在微博上,对社会事件不发表点自己的看法,也是无法满足众多粉丝们期待的。网络时 代信息传播的几近于“同步性”,使得发表看法者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真正理解那些事件(光 是了解都是不够的),微博 140 个字的载体又不允许 TA 来个长篇大论。于是,有论者所说 的“传播的是价值观而不是事实”,诚如斯言。 每一起足够吸引眼球的社会事件,都有着它即便谈不上深刻但也可以说是复杂的背景。 社会事件需要公众的关注,但不是仅仅喊上几句口号式的格言。而且,社会事件更需要足 够深度的解读,但这一点,某种意义上很难。中国整体的舆论生态在这里就变得诡异起来: 能够支持长篇大论的媒体们做不到,短小但远谈不上精干的微博却在那里充斥着情绪言论。 但正如波斯纳所言,一个合格的公共知识分子在探讨社会事件时,最要不得的,就是自己 的情绪。浙大的吴飞教授最近做了一个题为“微博改变中国?”的讲座,加上了一个问号 以示可探讨。但在我看来,即便承认会改变,究竟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都存疑。且不 论那些口号的大而化之,单是那种对持异见者便要公布他们的私人电话号码乃至咬牙切齿 地定点摘除,,实在让人齿冷。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4 客观上讲,微博的确是一个“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但要上升到哈贝马斯笔下的 那种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指望微博自身,批量生产出一堆“公共知识分子”来 “改 变中国”,痴人说梦罢了。而波斯纳的“现代公共知识分子,更可能是协同偏见,而非驱散 偏见”,可以让我们冷静再冷静,警惕那些操纵“正义”、“人权”、“信仰”、“启蒙”、“爱心” 诸如此类的大词制造者,这些大词在今天,就象 “革命”、“斗争”、“阶级”在过去那个年 代那般本就立于不败之地。 附上几本推荐的相关书籍: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5 媒介控制:呓语抑或现实? ——读Media Control: Th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of Propaganda 黠之大者*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 1991 年开始出版第一版的《媒介控制》(Media Control: Th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of Propaganda )一书,讨论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的历史、旁观者民主(spectator democracy)、公关、被策划的观点(engineering opinion)、替代现实的再现(representation as reality)、异议文化、游行的敌人、选择性认知。之后讨论海湾战争,和想象中的传媒业— —来自火星的记者。全书围绕媒介的作用展开,总共才 101 页,十分短小。 乔氏的讨论问题比之经典的传播研究迟滞了至少 70 年,但讨论的视角更为广阔。例如 乔氏讨论民主之理解,于细节处见思想的宏伟。乔氏将民主的理解非为两类:一类是参与 的权力;一类是信息控制的权力。并认为信息控制是一个更为主导但被忽略的方面。这种 思路是很有见地的。乔氏对于政治的叙述更多批判意识。例如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权阶级 (specialized class)的存在,他欣赏李普曼对于大众的悲观思想(大众是惊恐的羊群;特权 阶级必须安抚羊群以保护自己免于羊群的践踏)。这些羊群式的普罗大众,就是观察者。当 这些羊群式的大众成为政治的参与者的时候,特权阶层必须考虑如何同化这些大众——通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Media Control: Th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of Propaganda 作者:Noam Chomsky 出版社:Seven Stories Press 出版日期:April,199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6 过被制造的合意(the manufacture of consent),使得社会被整合,大众被分心,最终使得羊 群式的大众成为政治参与的观察者(spectators of action)。而制造合意的方法莫过于宣传。 乔氏说宣传之于民主,恰若棒子之于专政。 对于公关的讨论开始引入媒体作用,比如使个体原子化。这是最初的传播学研究的“巨 大效果论”时期的滥觞。而实际却可能远非如此,虽然城市化开始使得人和人关系疏离。 但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的细胞之中,生活在参考群体(reference group)之中。乔氏认为世界 进入一个商业化驱动的社会(business-run society)。将个体组织起来的力量是不存在的 (unions are virtually nonexistent)。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媒体所有权的控制问题。商业开始通 过公关操纵政治,以至于政党也只是商业利益的代言人,进而大众不愿意选举因为它看起 来无意义(Most of the population doesn’t even bother voting because it looks meaningless)。 有能力策划合意的人(the people who are able to engineer consent)是占有资源和权力的。 民众被认为从未被很好的安抚,屡有反抗,但媒介致力于改变之成为病态的居民,使之无 力也无心反抗。例如,乔氏举例在海湾战争中华盛顿邮报鼓吹好战的精神(martial value)。 之于关于作为显示的再现的讨论,大多是在回溯柏拉图问题——洞穴中被束缚的囚徒如何 认识世界。但这些多很难有一致性的结论,因为媒体这样写了,读者未必这么认为。尤其 是在媒体公信力下降的社会。 乔氏之天才在于其视野之广阔。乔姆斯基反观历史,指出美国以非法占领和伤害人权 作为参战理由。很多人也如是解读,这是宣传系统制造合意的力量。然而这种逻辑并没有 被完全地应用于美国的行为。例如,1969 年南非非法占领纳米比亚之时,美国政府并未作 出任何反应,反而是二十年的冷外交。而在这二十年里,一百五十万非洲人被杀。再比如 对于萨达姆-侯赛因的反对在美国的报纸上从来都有,在海湾战争之前就有,但是直到海湾 战争时,美国人才认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似乎存在一个门槛(threshold),美国人对一些媒 体上的问题视若无睹,直到美国的宣传工具开始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羊群式的 美国人似乎真的没有认识能力(也许乔氏真得是唯一的例外)。以色列自从 1978 年就吞并 了叙利亚戈兰高地和东耶路撒冷时,萨达姆宣称无法容忍以色列的吞并行为。伊拉克参战, 继而美国参战,海湾战争爆发。乔氏认为萨达姆和布什总统的口号是一致的。然而美国人 却毫不认同相同的口号。 本书的局限很多,一个主要的方面是信手拈来,诸多不严谨之处。全书流于论辩、讲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7 演式的思想铺陈,逻辑过于天马行空,缺乏现实的支撑。反观之现实,顿时觉得乔氏更像 一个来自火星的记者,并没有去了解现实的受众。看似弱不禁风的羊群(herd),多大程度 上被媒体的所指引?整体而言,这本书并未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因为乔氏的研究根本是与 传统的研究是脱节的。书中主要的叙述手法仍然趋于评论性质,缺少严格的证据(evidence)。 值得注意的是,1991 年正是传播学发展由“有限效果论”、“一般效果论”再次进入“强大 效果论”的时刻。回到一战和二战时的经典传播学研究,拉斯韦尔等人主要讨论宣传的作 用(见《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认为媒介的作用是“巨大效果”。但经历了严格 的实证研究的洗礼,发现媒介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局限的。因此经历了著名的传播 学存在还是消亡的争论。但是伴随着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媒体的作用开始被重新认识。 但此时已非毫无限制的。经典的文献总结为“媒体也许并不能有效地控制人们如何想,但 可以决定人们想什么”。在此之后的传播学理论也开始另辟蹊径,在媒介如何影响人们的认 知框架(priming)和思维角度(framing)的角度展开,而非简单的媒介效果在行为层面的 作用。但乔氏似乎也在另外的角度开始接近事实的真相。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8 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挂起一盏灯 1 ————缅怀《书店的灯光》 禾玛*2 如果说,在上海要找一处真正可以在人群中独处 3 便是在一个安祥的午后翻开了刘易斯·布兹比的《书店的灯光》。购买这本书原是有 着很功利的诉求,和另一本很值得推荐的小册子《书店》 ,在繁华中宁静的处所,陕西南路地铁 站下的季风书苑大抵能算上一处。曾几何时,那里成了我每去淮海路的必经之地,或在匆 匆小驻片刻,或在一旁的咖啡吧里坐上一下午。书店外繁忙的地铁来来往往,地面上方无 数潮男潮女的步伐敲打在我的头顶,却只留下一声久长的叹息——我还是找到了心灵的归 宿。 从小就喜欢在没事的时候去书店逛逛,怀揣着一种静静的兴奋,带着希冀,能从布满 书的魔箱里找到另一片天地。小时候家附近的新华书店是下课放学后常去的“游乐园”, 那时还不得不站在玻璃柜台和书架的后面,踮着自己脚尖,找寻中意的书籍;之后书店便 开架销售,再到后来书城的概念应运而生,只是不管书店如何变迁,总能在散发着诱人书 香的书架之间找到心底的一份安宁——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在书店的书架下捧着自己心爱 的书籍静静读上一下午了? 4 1 《书店的灯光》封底文字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3 伊利亚斯·卡内提曾以此形容咖啡馆,《书店的灯光》作者刘易斯·布兹比则将之用来描述书店。 4 [英]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 的小说。 一并购入,只是为了撰写一篇关 书店的灯光 作者:[美] 刘易斯·布兹比 译者:陈体仁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 年 8 月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9 于温媒介的文章。然而,这本书却将我拖入一片散发着金黄色光芒的温馨空间之中。它就 像一座路碑,让我们站在两个时代的交际之际,回头审视过去的那些温暖的记忆,也尽可 能地让数字变得不再冰冷。 刘易斯·布兹比无疑有着很多爱书人一样的心路历程,从孩提时代他就爱上了这种在 人群中独处的享受,他指出书籍和之后的大众媒介有着很大的不同:“书将我们与他人联 系在一起,但这种联系建立于独处之中:一个读者独处一隅聆听一个作者的心声。”他回 顾书的历史,缅怀书的文化。这种缅怀在现今的数字时代又呈现出更为深远的意义来。 读书不仅仅只是为了书中的内容,或者说,书的内容其实并不只是那些印在纸上的文 字。我没有办法比较阅读纸质书籍和电子 pdf 书籍的读者对同样一本书是否存在不同的理 解。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在线阅读过许多的网络文学,只是留在记忆深处的却依然是纸质 小说——你无法想象对着电脑屏幕,上下拖拽着鼠标,还能体会《白夜行》里那种刻骨铭 心的痛;你也无法想象能够在自己的 iPad上透视麦克卢汉的洞见,“媒介即讯息”,你怎 么能奢望通过另一种媒介来感悟一种媒介的美呢?你又怎么能在电子书里夹上一朵野花, 听着书页翻过的沙沙声呢?也许一种温情,一种在人群中独处的感觉,就如同黄昏的小巷 里悬挂着的那盏灯,微微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他又进一步将这种极具浪漫与小资情结的“人群中独处”扩展到书店——这是一个切 切实实的真实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然而每个人都能在书店里找到一 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或许便能在擦身而过的年长者手中看到一部自己期许了许久的小说, 又或是在那个穿着长风衣和红色高跟鞋的女郎眼中窥见同样的阅读兴趣,邂逅一段美丽的 爱情。 这确实是一种书店独有的温暖,纵然在线书店如亚马逊的崛起瓜分传统书店的份额, 却无法取代华灯初上之时,书店门口挂起的那一盏灯。我不得不坦诚,我现今绝大多数的 书都是通过诸如亚马逊一类的网上书店购买。无疑长尾的福祉使我在享受低价的同时还能 找到很多在传统书店里难觅一宗的好书。我没有办法像刘易斯那样使用网上书店查询信息, 然后再往砖瓦盖起的书店订购。目前网上书店提供的服务可谓尽善尽美,除了低廉的价格 和快捷的物流服务,你甚至可以和已经购买这些书的读者交流互动,或是通过在线试读的 方式翻阅上几章。你还有什么可以去抱怨的呢?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10 亚马逊将购书的过程简化为一种商业服务,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赋予其高效廉价的 特点。然而,书店不只是买书的地方。如果想一边抿着拿铁一边看书,只有去传统书店方 可享受。而且正如刘易斯指出的那样:“因特网虽大,但我看不到全景;因特网速虽快, 但我不能遭遇惊喜。因特网是无限的,而书店是有限的,尽管这个小天地范围有限,效率 也低,我却能避开国际性全球商业的强势,十分惊讶地发现我一直在寻求的那本书。”书 店是一个充满惊喜与温馨的温情空间。正如门口的那一盏黄色灯光。 在之前的《数字时代阅读报告》中,我曾经写过一篇温媒介的文章,主要谈到的是热 媒介和热信息通过冷技术逆转为新的温媒介,即试图指出书的未来便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 呈现出更为多元的形式来。书店一直是书的延伸,那么未来的书店又将会逆转成什么的形 式呢?我并不排斥亚马逊,也深深沉醉于亚马逊的便利之中,然而,无论如何,亚马逊从 来没有像传统书店那样带给过我久违的温馨与记忆。我找不到儿时逛书店的那种快乐与惊 喜,我也没有办法对之产生亲近的感情。那似乎只是生意而已,事实上,如果,只是如果 有遭一日亚马逊关门大吉了,我也不会像以前发现企鹅书店关门那样惋惜上一阵。对于网 上书店,我没有归宿感。 而如果要将书店这一行业传承下去,势必会有一种新的数字书店,在赛博空间那苍白 的“0”与“1”之间挂起一盏灯。我将这种新的形式称为温情数字书店。毫无疑问,热的 传统书店和冷的诸如亚马逊一样的网上书店将借助数字技术和文化内涵相结合,形成一种 温暖的新态势。尽管我尚且不能描绘出具体的景象,但是我可以指出,人们将借助新的技 术重建“在人群中独处”的情境,或许我们还能在虚拟的书架间留恋忘返之时,闻到缓缓 飘来的书香。这并不只是空想,也不是毫无价值,因为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时刻指 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我或许可以想象没有报纸的一天,但是如果没有书,也许我将寸步 难行。 我手捧《书店的灯光》,期待着书店的逆转与复兴。 很讽刺的是,《书店的灯光》却是我在亚马逊上购买的。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11 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 李策 1 * 《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internet politics:states,citize ns,and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这本由安德鲁·查得威克所著并由牛津大 学出版社于 2006年出版的新书,探讨了当前极为热门的一种现象:互联网技术下的政治问 题,全书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丰富、理论援引充实,读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互 联网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复杂互动,尤以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体现为典型。作者强调自己用“互 联网政治学” 做书名,而不是“新媒体政治学”,因为作者认为未来越来越多的信息将依 赖互联网。通读此书后,觉得他用“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做副标题,而不是直接用 “互联网技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既想突出互联网的技术性,又担心技术性简单化 了互联网的概念。书中研究的政治学话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现象 本身所折射和反应的政治学;二是互联网在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应用。 安德鲁•查德威克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主要考察对象,在书中对互联网政治进行 了一番概述。《互联网政治学》考察了政党和选举、社会运动、电子民主、电子政务、电 子竞选的实际状况,并运用政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来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 影响。同时,他还在考察政治现象的同时分析了包括数字鸿沟问题、互联网管理监察问题, 互联网隐私和安全问题,以及网络对媒体业的影响等传播界的热点课题。全书采用的主要 *作者为本刊撰稿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研一学生。 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 作者:安德鲁·查德威克 译者:任孟山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年 4 月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12 是对比的方法,援引了众多美国和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例子,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当然, 也是局限。 《互联网政治学》主要分为“背景”“框架”“问题与争论”三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有三章,向我们全景式的展现了互联网政治学的一系列背景知识,并且概述了本 书提到的一些概念和主题。重点阐述了技术与政治关系的两个主题,即技术决定论和社会 决定论。作者在本部分的最后一章考察了数字鸿沟问题,是为铺垫。第二部分分四章,主 题是互联网对核心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影响,分别是电子民主、电子动员、电子竞选与电子政务。 这一部分作者用了很多的实例分析现实中的互联网政治活动的开展情况,是纪实也是最有 力的证明。第三部分也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全球信息社会机制、国际社会进行 治理的尝试、互联网引发或者重新建构的监视隐私与安全的改变、互联网对媒体业和娱乐 业的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加以分析。 本书可以说是本有关互联网政治的概述大全,从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历史到互联网政治 实践到国际互联网管理的方方面面。就如笔者所指出的一样,像本“概述”,因为作者介 入了各个问题,基本都是从理论起源到发展过程简略但详尽的探究,但是,这些分析不是 很充分,得出的的结论很多是似是而非。当然,瑕不掩瑜,仅有的一些缺陷并不能掩盖作 者一些发人深省的真知灼见。 在论述互联网民主性的过程中,作者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史开始追溯,这也很好理 解,因为对任何一个学科来说,不知道其过去,则很难知其将来。但是作者从互联网技术 的起源追溯集中还是民主问题,却可说是另辟蹊径,即从技术发展的背景为切入点来来讨 论互联网的政治属性。显然,得出明确的结论现在看来还是有些困难,但毋庸置疑,他的 这种方法还是颇具启发性。 “计算机的使用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互联网的出现是源于国家介入”,“阿帕网 的出现不仅有军事主义的持续影响,而且技术领先精神和各种类型的精英主义始终与它相 伴。该组织持续不断地研发出令人惊叹的网络公开技术,要知道,他们工作时所处的年代 正是国家监视达到历史高峰的时期”。通过作者对技术发展过程的描述,还原了具体的背 景和发展细节,也使我们明白,单纯从技术上看,互联网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还是集中化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13 对于互联网技术带来了电子政务的普及这一现象,一般都认为从等级化走向扁平化是 电子政务的一个成果,起着积极正面的作用。作者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不 相同,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技术费用则是用来支付薪水的钱的两三倍之多,自动化意味着 用昂贵的硬件代替廉价的公务员。”且不说事实是否真的如此,但这是个新颖的提法,意 味着作者看到了技术和人之间的竞争,技术对人的挤压排斥以及人力资源所处的劣势。从 这里看,作者还是紧紧围绕着技术的角度来看技术对政治的影响的。作者也在评估电子民 主时引用他人话语批评道“只是鼓励新技术,而不是解决社区现实问题”。 我们通常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提供了更多接触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渠道, 个人使用信息的自由度也大幅提高。但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在 互联网媒体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市场集中的状况,特别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入口与 操作系统方面,这种集中甚至比传统媒体严重。”潜台词就是信息的来源更加集中了,这 对于能塑造“意见气候”的媒体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毕竟,把互联网看成多元而开放的 新媒体是普遍接受的看法。作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市场机制对互联网政治的影响。 在大家对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平等化大唱赞歌时,这是个不可无视的洞见。 在论述电子民主的过程中,作者对黑客的政治性认识也很有见地,他认为,黑客是活 跃的政治参与者。黑客本身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动力,他们在政治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发挥的 作用也应该加以肯定。 总体而言,这本书是有关网络政治学的综合版图书。他把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和政治实 践都进行了分析归类,并进行了追本朔源的分析,遗憾的是没有深入的探讨;言论面面俱 到,但无意深入,感觉如隔靴搔痒,点到即止,缺少酣畅淋漓的剖析。 其次,关于对互联网技术的追根溯源也值得商榷。作者想从技术决定论来分析互联网 的民主性,考证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军用到民用,从精英到大众的过程,试图说明这种 技术在出现时就带有先天的精英性质和国家权力特点,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互联网的特有 现象,无论哪种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基本都是从军方到民用,从精英到大众的普及过程, 所以用这种发展历史来佐证技术决定性就显得有些牵强了。 最后,就是书中的中国与实际的中国之间的差距。当然,这不是作者的本意。作者所 采用的多是美国和英国发达国家案例,在应用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制度 还有很大差异的发展中国家时,很多结论就不是那么适用了。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14 例如书中所提到的电子竞选,在中国的适用性就比较差。我们的领导选拔机制,决定 了与书中所描述的电子竞选大相径庭。笔者承认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一定的言论空间,但这 个限度显然是严格受到了当下的社会背景环境限制的。 电子政务,倒是目前我国政府在大力推进的项目,是政府和民众互动的新途径。主席 现身“强国论坛”、总理上网与网民对话、政府网上办公、官员纷纷开博等等,使更具创 造力与合作精神的政府官员直面更广泛的公民群体。但我们也看到政府独具特色的新闻发 言人制度对电子政务的消解作用,你有专门的采访机构,政府有专门的信息发布机构。总 而言之,信息不能通畅自由流动,缺乏接触信息的自由权限,始终制约着电子政务的真正 推行。 历史上所有强权政治都是在自觉不自觉以媒体引导舆论,以舆论控制民心。显然,早 期传播学里的“注射论”、“魔弹论”,就是对早期大众传媒强效果恐惧下的成果。在印 刷时代和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时代,国家容易控制大众传媒,造成沉默的螺旋,而在网络 时代,匿名发表、监管困难等特性使社会对舆论的控制力在与日俱增,国家的控制能力相 应缩小。互联网至少已经部分改变了媒体“意见气候”,改变了社会公众对意见气候的感 受,改变了国家政治的舆论形成,这直接导致了大家对政治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当然, 指望互联网能短时期就建成一个政治“乌托邦”是不现实的,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 社会发展环境自身的影响,要超越环境中的各种限制更是需要更多时间和努力。 当西方国家担忧互联网市场的过度集中导致信息来源单一时,我们还在“党和政府喉 舌”的政治窠臼下寻找着言论的突破口。网络显然是在传媒中最具有自由基因的媒体,但 其作用受到了环境发展的极大制约。我们从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 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公开言论自由的过程。我们进展并不神速,甚至有些畏首畏尾,远 没有经济发展的那么大气磅礴,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车轮已经启动,其惯性必然要推 进言论的进步,而互联网的作用非同一般。虽然我们的政治民主程度还比较落后,但显然, 我们直接拥有了最新的技术,节约了更新换代的时间成本,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有一定 的优势。 同时,当我们还在探讨国内互联网对社会和政治的促进作用时,我们还不得不警惕着 国际上媒介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因为世界范围内对于互联网国际管理权力的博弈一 直都没有停止。这场长期而艰巨的互联网战争,要准备着在国内国际两个战场上战斗。国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九期 2011年 12月 书评 15 家利益、公民权益、社会发展,这些名词似乎都是是政治学才需要讨论的问题,但对于作 为社会“守望者“和“灯塔”而言的新闻人来说,不应该也不能置身事外。该书作者在最 后总结说“互联网政治学是个高速发展的领域,在现阶段得出任何绝对结论都是不正确的”, 换到中国的环境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绝对的结论,那就是中国的互联网政治进步是 绝对的。 国家与社会,一直是我们所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自从“东风出来满眼春”的改革开放 后,经济发展世界瞩目,民主政治虽也有在进步,但作为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言论 自由却步履维艰。一段时间内,不敢高声语,噤若寒蝉,知情权都是“被”设计好。在进 入新世纪后,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孙志刚事件、最牛钉子户、烈女邓凤娇、躲猫猫、俯卧 撑还有其他令我们措手不及的信息炸弹,在社会上一一呈现。这些进步都是新闻人用自己 的脚步走出来的,用自己的笔杆子呐喊出来的。至此,互联网或许已经在复杂的社会现况 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纵观这些改变,宣传导向过渡到信息公开,我们绝对是进 步。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与西方的相对差距并没有大幅度缩小。要求政治开明和民主进步 一日千里、飞跃发展难度不小,但渐进稳步的
本文档为【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九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321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19
浏览量: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