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大新小说论

周大新小说论

举报
开通vip

周大新小说论 周大新小说论 梁 鸿 一 、村落意识与乡村情感 考察 世纪 年代左右出生的作家作 品 , 似乎无法避开 “ 乡村 —城市 ”这一处 于 复杂纠缠状态的名词范畴 。 年代出生的作家 , 大部分是从乡村走 出来 , 即使有的家在城市 , 也有过刻骨铭心的 插队经历 , 他们对乡村 、 土地 、 原野有着浸人 血液的情感和感受 , 无论写什么作品 , 他们的 脑海深处总有一个灰色大地的背景 , 他们在 这里寻找人生 、人性和人类的悲喜剧 。 我曾在 另外一篇文章里写道 , “ 相当一部分当代作家 似乎面临着一种...

周大新小说论
周大新小说论 梁 鸿 一 、村落意识与乡村情感 考察 世纪 年代左右出生的作家作 品 , 似乎无法避开 “ 乡村 —城市 ”这一处 于 复杂纠缠状态的名词范畴 。 年代出生的作家 , 大部分是从乡村走 出来 , 即使有的家在城市 , 也有过刻骨铭心的 插队经历 , 他们对乡村 、 土地 、 原野有着浸人 血液的情感和感受 , 无论写什么作品 , 他们的 脑海深处总有一个灰色大地的背景 , 他们在 这里寻找人生 、人性和人类的悲喜剧 。 我曾在 另外一篇文章里写道 , “ 相当一部分当代作家 似乎面临着一种困顿的境遇 在面对这样一 种乡村伦理和城市伦理的冲突时 , 他们犹豫 , 徘徊 , 摸不准城市 的脉搏 , 害怕做出判断 , 却 又总是不由自主地在文中形成判断 。 或者说 , 在描写乡村精神时 , 作家运用 的是直觉 , 是未 经理智篡改的 ‘直觉印象 ’ · · · · · 一当面对城市 时 , 这种 ‘ 直觉 ’的力量消失 了 , 直接的判断 、 明 白的是非感被容许凌驾于 印象和体验之 上 , 从而使作品失去 ‘ 沉甸甸 ’ 、 ‘湿滴流的感 觉 ’ 。 二十世纪中期出生的中国作家在这一点 上无法摆脱 ‘ 乡村生活 ’ 、 ‘ 原野大地 ’给予他 们的直觉体验 , 也无法将 自己真正融人到城 市伦理之中 , 这是无法超越时代的生命体验 的局限 。 他们对 ‘城市 ’这一不断扩张着的势 力处于一种失语状态 。 ”这种对城市的失语状 态和对乡村的直觉情感决定了他们创作的内 容倾向和情感倾向 , 使众多中年作家披上一 层意义暖昧的道德外衣 , 也使作品处于某种 紧张的对峙 、模糊的游移和双重矛盾之中 。 乡村伦理和城市伦理在作家意识中不对 等的模式和关系必然导致作品中乡村和城市 之间“ 紧张的对峙 ”关系 , 也必然会影响作家 对小说道德秩序的设置和人物的定位 。 应该 说 , 周大新的小说揭示 了八九十年代中国城 市和乡村之间的紧张关系 , 但是他更多地 以 乡村的 目光来观望城市 , 在城市背后 , 用周大 新的话说 , 有一个 “ 圆形盆地 ” , 一个抽象意义 的中国村落 , 具有完整的村落道德谱系 , 不是 理念上的传统伦理道德 , 而是与生存利益紧 密结合的产物 。 周大新正是站在这一 “ 村落 ” 之中无限深情地注视着他的在大地上忙碌的 亲人们 , 体味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爱恨情仇 , 因此 , 周大新描述的多是 “ 豫西南小盆地 ” —他的故乡南阳乡村底层人的生活 , 把笔 指向玩猴的艺人 、做馆材的 、卖字人家和许许 多多在乡间默默地生 、默默地死的人们 。 如果说政治意识形态 以一种强制性的力 量影响着乡村生活的话 , 一个村落千百年来 积淀 出来的人情 、文化形态 、思维方式则是全 面渗透性的 , 日常生活中的农民更多地受着 村落意识和村庄道德的制约 。 因此 , 乡村伦理 在面对经济改革 、 政治改革和价值观念大改 革的时代 , 呈现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 杂 、 暖昧的态势 。 在周大新的早期小说中 , 乡村伦理道德 以几种面 目出现 。 一方面 , 在面临经济改革和 发展时 , 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乡村伦理 道德受到挑战并且开始土崩瓦解 。 如村庄的 平均主义 、 宗族意识常常成为农民发展的主 要障碍 , 这种落后 的村落意识在改革初期骚 动的村镇里尤为明显 。 如《武家祠堂 》中所描 写 的商品精神对 乡村文化和道德 图谱 的冲 击 , 这里 , 传统道德观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主 导力量并且名正言顺 , 理直气壮 。 尚智因为技 术革新而使服装成本降低 , 因此 , 他决定薄利 多销 , 但是 , 这样一来影响到同样在镇上做服 装的烈士遗婿常二嫂的生意 , 激起了镇上人 们的义愤 , 不得已 , 尚智只好远走他乡 。 如果 说是普遍生意人之间的竞争倒不会产生这样 大的结果 , 这种 “ 同情弱小 ”的善 良之举和道 德观念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知不觉地限制着 正常的经济行为 , 压制着新生事物的生长 。 另 一方面 , 周大新更多地描述了在商业文化的 冲击下 , 农民在走人商品世界的过程中所表 现出来的狭隘的农民意识和不择一切的复仇 手段 。 《第二十幕 》中尚达志为保存家族的实 业 , 牺牲爱情 , 后来甚至于卖 自己的亲生女 儿 , 在这一过程中 , 显示 了乡村伦理道德对生 命的轻视 , 对个性 、情感的否定和践踏 中篇 小说《家族 》、《泉涸 》、《紫雾 》, 长篇小说《走出 盆地 》、《第二十幕 》等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 映了这种强烈的复仇意识以及 由此而产生的 乡村基本人际关系的变化 。 但是 , 无论作者揭示 的是怎样可怕的乡 村场景 , 我们仍能感受到灵魂深处 的乡村情 感 , 它就像一条地下河 , 静静地流淌 , 虽然无 声 , 但所过之处 , 却呈现出温润 、透明的光泽 。 相形之下 , 周大新笔下的城市境象则显得枯 燥 、丑陋 , 人物处于极大的精神焦虑和生存 困 境之中 。 正像我前面所说的 , 在周大新的小说 中显示 了乡村伦理和城市伦理的紧张对峙 , 《走 出盆地 》中主人公邹艾在城市的经历就始 终处于这两者的冲突之中 , 三卷本长篇小说 《第二十幕 》通过一个农村家族百年的经商史 展现了两者冲突的历史和 中国政治 、 文化 的 沉浮 。 其实 , 在他的早期小说中 , 就有这样的 倾向 , 一方面他承认农村必然走 向城市化 , 另 一方面却又忧心忡忡 , 因为他感觉城市化 的 背后是人性 的逐渐荒芜 , 离开 了乡村 、 大地 、 原野 , 人类也失去了基本禁忌 , 他害怕这样的 结果 。 因此 , 当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意象来考 察时 , 和他的“ 盆地小说 ”正相反 , 作者不再揭 示村落意识 、 乡村伦理的病疾 , 而是把它置于 城市文明之上 。 作者并没有否定城市物质文 明存在的合理性 , 但却对城市伦理的精神存 在进行整体性质疑 , 这在《 大厦 》中尤为明 显 。 在面对城市时 , 乡村伦理以绝对的优势压 倒城市伦理 , 它里面蕴含着人类的原型存在 和人性的最高象征 , 它是作者的最后希望 。 二 、窥视者的身份质疑 似乎没有哪个当代作家比周大新更关注 进人城市的农民的身份问题 , 农村人 、底层人 以何种方式获得 自己在城市的生存权是理解 他小说的重要线索 。 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 , 周大新的小说 人物在从农村走人城市的时候 , 总是带着一 股不成功决不罢休的决心 , 不管采取什么手 段都要达到 。 进人城市之后 , 他们竭力寻求城 市的认同 , 学 习 、模仿城市的规则 、 风 尚和伦 理秩序 , 但是由于摆脱不了农民身份和文化 差异 , 他们又总是和城市处于冲突和痛苦的 磨合之中 , 这决定了他们在城市的边缘存在 , 而乡村伦理和城市伦理的紧张对峙和冲突在 这群窥视者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 窥视者始终都是城市边缘人 。 在城市 , 他 们是弱者 , 因此他们畏缩怯懦 、 自卑敏感 、 胆 小怕事 但是 , 他们又怀着必胜的决心 , 因此 他们胆大凶狠 、锚蛛必较 、 泼辣好事 、不顾一 切 , 这是典型的弱者意识和弱者生存哲学 。 《汉家女 》中的汉家女 ,《走出盆地 》中的邹艾 , 《向上 的台阶 》中的怀宝 ,《第二十幕 》中的 尚 弯 ,《 大厦 》中的小保安等都是窥视者 。 走进 城市 , 既是他们为争取 自己更好的生存机会 的必然 , 但却加深了他们和世界之间的冲突 。 《 大厦 》中的小保安和地下 层的打工 者丰嫂 、余太久 、崔发的生活和大厦高层生活 俨然是两个不可相通的世界 , 作品通过小保 安的眼光把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 , 使我们看 到两者的差异和可怕的隔膜 。 “ 很难见到阳 光 ”是他们生存处境的最好 比喻 , 面对被放逐 的历史境况 , 生活在城市的农民按照 自己最 朴素的本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以对抗 城市施之的压力 。 他们也有欲望 、渴求 , 但是 在艰难的生存现实面前 , 只能以悲剧的形象 出现 , 崔发因为找一个江湖医生给女友流产 导致了女友生命危险 , 老梁因为贫穷不敢娶 老婆 , 可是他们能互相体谅 , 有难 同当 、有福 同乐 , 他们之间是一个辛酸 、温馨的世界 , 这 与高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 、 相互欺骗形 成尖锐的对 比 。 他们的物质虽然极端贫乏 , 但 他们却保持着最朴素的人间情怀 , 保持着人 性最基本的优美和祟高 , 正是他们保持着人 性的基本底线 。 而生活在高层的人却恰恰相 反 , 情感的枯竭 、对物质的无限贪求 、心灵 的 萎缩 以及在各种新观念掩盖下灵魂的卑鄙 , 生命在物质的丰盈下反而显得焦 虑异常 , 大厦每层形态各异的黑堆鸟像一个不祥的诅 咒 , 冷漠地注视着他们没有希望的生活 。 但是 , 窥视者只能是窥视者 , 任何想越位 的可能都会被毫不 留情地打消 。 小保安 以为 他获得了梅苑的爱情 , 以为梅苑认同他的情 感方式 , 于是 , 他开始像在农村一样 , 悄悄地 安排着婚礼 , 但是 , 梅苑的行为却无情地粉碎 了小保安的梦 。 但是 , 小保安的死并不仅仅意 味着一个善良 、 保守的农村人追求城市生活 理想的破灭 , 并不仅仅是他不能接受梅苑城 市生存规则和伦理规则 , 而是他无法忍受失 去尊严的生活 。 人可能还有一种最基本的对 尊严 、对爱的追求 , 保安所看到的恰恰是城市 人对这些追求的漠视和践踏 , 他所受不 了的 正是这一点 。 但是 , 不可否认的是 , 小保安对 事物 的判断充满着乡村伦理的道德本能 , 这 就造成了一定的局 限性 , 乡村和城市很容易 形成简单的两极对立 , 作品无法消除对城市 的 “ 隔 ” 的感觉 , 无法真正深人城市 的精神内 部 。 这也是周大新站在“ 窥视者 ”的立场上的 必然代价 。 可是也正是这样 , 他小说的根须更 深地扎人土地之中 , 而树叶则以更为坚韧的 生命形象挂满枝头 。 三 、善恶辩证法 周大新的所有作品都渗透着一种很单纯 的东西 , 即对善的追求和信任 。 这种对至善的 追求使他的作品非常透明 , 有一种庄严 , 庄严 之中又蕴含着温情和宽容 , 很有佛性 。 如果你 认识了周大新本人 , 你会很容易感受到他作 品中善的来源 , 他对善的认识正来 自于他生 活中对善的追求 。 他也毫不隐瞒自己的文学 观点 , “ 写作对我来说还有一个 目的 , 那就是 呼唤爱和善 , 我希望每个人的一生都能在爱 的浸润 中度过 , 我希望我们这个世界上能被 善意充满 , 我期望 自己的作品能对那些我看 不惯的丑的恶的东西起些作用 。 ’, ① 但是 , 当周大新在他所熟悉的乡村大地遭 巡时 , 他非常痛苦 , 他的灵魂在理智和情感 、善 与恶之间痛苦地抉择 , 他想象他的故乡原野是 一望无垠的碧绿和湛蓝 , 是纯净而美好的世 界 , 但是 , 看到的却是千疮百孔的人性之黑洞 。 这种情形使他经常陷人善恶的悖论之中 。 可 以看出 , 在《武家祠堂 》里 , 作者陷于道 德悖论之中 。 他清楚地知道尚智的行为是先 进 的 、合理的 、善的 , 而他又的确和村人一样 对常二嫂持非常强烈的同情心 , 他不知道该 怎样倾斜 自己 的道德天平 。 其实 , 问题还在 于 , 当村人 以 “ 同情弱小 ”为名义一这一 “ 弱 小 ”又是烈士遗婿 , 与国家 、 民族等词语联系 在一起一迫使尚智远走他乡时 , 有没有更为 复杂的 目的在后面 他们的行为动机真的就 那么高尚 、纯洁吗 他们真的是纯粹出于对常 二嫂的同情吗 难道在其中没有夹杂着对 尚 智才能的嫉妒吗 其实 , 村人也只是利用这个 机会把他赶出去 , 以一种 “ 掩耳盗铃 ”式的心 态继续 自己封闭 、贫穷的生活 , 这才是中国最 典型 的乡村道德文化的真实 , 是集体的 “ 恶 ” 的大胜利 , 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中“ 扶持孤寡 的高情厚义 ”和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 但 是 , 这一切又是在富丽堂皇 、无法辩驳的理 由 下进行的 , 它也的确帮助了常二嫂的生活 。 这 种暖昧难辨 、 相互纠缠的善恶的辩证存在表 现在周大新充满情感的表达中 。 其实 , 这正是周大新小说审美力量所在 。 雷达道 出汉家女形象的实质 , “ 我欣赏汉 家 女 , 如一小小宇宙 , 既恶又善 , 既浑身是刺又 柔情似水 , 既泼辣无比又温存无限 , 既洛守传 统又在非常关头打翻传统令人瞳 目 , 她的一 身集合着载不动的生力和情感 。 ” ②“ 既恶又 善 ” , 这才是汉家女独特的审美价值 。 在汉家 女身上 , 善与恶处于混沌状态 , 两者在她的灵 魂中是平等存在的 , 作者没有特意抑恶扬善 。 这是一个鲜活真实的生命 , 是人性的 自然存 在 , 善恶之间有内在的张力 , 并导致人物进行 自我选择 。 但是 , 周大新似乎又陷人因果报应的模 式中 善最终战胜恶 , 恶总是得到一定 的报 应 , 并且最后 “ 恶 ”的主人公都有所悔改 。 《家 族 》、《泉涸 》、《紫雾 》、《伏牛 》等小说都没有脱 离这一模式 。 在《紫雾 》中 , 一场大火之后 , 周 素在面对龚家跪拜谢恩之时 , 禁不住 良心 的 煎熬 , 跪倒在地 , 说出了 自己放火的真相 《小 诊所 》中的诊所主人本是为了致富无恶不作 的人 , 最后 , 却成 了救火 的英雄 , 这种安排在 无意中替一直不满诊所主人的医生岑子找到 了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和归宿 , 主人公最后 的 “ 善 ”举为 自己 赎了罪 。 而在《 大厦 》、《旧世纪的疯癫 》中 , 小保安和振翼则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完成了对 “ 善 ”的追求 。 在悲剧精神形成的时刻 , 作者把小说变为 传统的大团圆结尾 , 善恶的较量有了结果 , 悲 剧也最终变成了各得其所的喜剧 。 “ 悲剧 , 是中 国所有文化的底色 。 但在这个底色之上 , 中国 文化建立起了自己的乐感文化 。 ” ③“乐感文化 ” 正是指作家消除苦难 、消除人物内心与世界的 对抗性的文化倾向 , 这无形中削弱了小说的力 量 , 同时 , 也否定了“ 恶 ”的合法性存在 。 其实 , 当周大新 以一个写作者的身份去 反观他的大地时 , 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带着贫 穷的记忆和逃 出土地的愿望的年轻人了 , 他 带着回忆者特有的温情 、忧伤和美化的本能 , 此时他想的是理想 中的 、 已经知识分子化 了 的乡村伦理道德 , 而不是现实中的乡村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作者把 自己理想中的传统伦理的“ 善 ” 同现实中的乡村伦理道德的“ 恶 ”进行较量 , 并且 , 最后 , 总是“ 善 ” 占了上风 。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 , 作者常常把违 背乡村基本道德伦理与违背 自然伦理重合在 一块儿 , 他作品中的神话常常代表着 自然界 的伦理秩序和神秘的天命 , 它们关注着主人 公的言行 , 主人公违背乡村伦理的行为就会 遭到自然伦理的惩罚 。 在《伏牛 》中 , 当周照进 痛打妻子时 , 小牛 “ 云黄 ”突然发怒冲过去用 牛角刺照进以保护荞荞 , 这样一来 , 主人公的 行为在神话那里寻求到了解释 , 强化了乡村 伦理道德的合法性 , 当然 , 他这里强化的不是 具体的乡村伦理 , 而是这其中 “ 善 ” 的存在 的 合法性 , 这其实模糊 了乡村伦理道德整体的 复杂性和藏污纳垢的性质 , 而使其成为一种 简单的存在 。 这也反映了周大新思维深处的 矛盾 。 他总是愿意把 “善 ”想象成人的天性 、人 的 自然属性 , 而 “ 恶 ”则是第二位的 , 并且 因此 在字里行间不 自觉透露 出价值判断 , 实际上 , 正像他作品中所展示 的那样 , 善与恶从来都 是 以一种辩证方式存在 , 处于一种动态的转 换之中 。 四 、 “文如其人 ”的辨析 应该说 , 周大新在文坛上 口碑非常好 。 所 有作家 、朋友在提到周大新时 , 都情不 自禁地 赞扬周大新的善 良 、谦逊 , 称他是一位 “ 德艺 双馨的作家 ” , 如果说 “ 文如其人 ” 的话 , 周大 新是最优秀的代表 , 这反映在大新的为人上 。 “ 他性格平和 , 脾性温婉 , 与世无争 , 悟守 中 庸 , 重然诺 , 重友情 , 与这种人交往作为男人 安全 , 作为女人幸福 。 ” ④“ 你分明能从他身上 体会到一种女性的美 , 那就是善良 。 是一种女 性的善 良 , 温和 , 体贴人微 , 那 目光在关注着 你 , 那话语是温暖的 , 那双耳朵在倾听 。 ”伽无 论从 旧道德标准还是从新道德标准来衡量 , 他都是个真正的好人 。 当然 , 大新有时也有点 过于善 良了 。 ,, 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周大新的朋友才这样 说 , 当你认识周大新之后 , 你会发现他们说的 一点都不过分 。 他善良 , 甚至善良到了羞涩的 地步 , 对残酷 、丑恶 的东西本能 的害怕 他对 世界充满温情 , 希望所有人都聚集在 “ 爱 ”的 旗帜下 。 但是 , 当善 良被作为一种评价标准 , 当所 有人都不 自觉地把你的善 良和创作联系在一 块统一起来评价的时候 , 我却有一丝怀疑 , 这 里面是不是有某种不易觉察的误 区和危险 周大新这样剖析 自己 , “ 我喜欢穿素色衣服 , 因为它不起眼 , 不惹人注意 。 我最怕在公共场 合让许多人注意 自己 。 虽然我渴望成名 , 可又 不喜欢被人注视 。 在有许多熟人在场的情况 下我不喜欢拍照 。 我不愿在会议开始时再走 人会场 , 因为那会引得众人来看 自己 。 ’, ⑦ 这种拘谨的心态除了是因为一个长期从 事文字工作者面对外部世界本能 的 内向之 外 , 与他善良的性格有没有关系 它会不会影 响作家创作时的心理 会不会影响作家对事 物更深的探索 这又使我联想起另外一个问 题 “ 文如其人 ” 是否真的是一个作家的最佳 境界 一个作家的性格势必会影响 、渗透到作 品之中 , 这是不可避免的 。 但是 , 关键的是 , 作 者能否 、 如何避开 自己的价值判断而进人生 活深层的真实中去 从整体考察周大新的小说 , 我总觉得 , 生 活性格已经影响了周大新的创作心态 。 我们 可 以明显感觉到 , 当作者描写 “ 恶 ”的时候心 中的某种害怕 , 这种害怕既是作者的一种写 作姿态 , 也是作者在面对人类 “ 恶 ”的时候承 受力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不够 。 正是由于“ 过于 善良 ” , 他对 “ 恶 ”非常厌恶和惊叹 , 他不理解 人类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丑陋的事情 , 这种潜 在的情绪使他无法深人思考下去 。 思维在此 停住 了 , 作者在这种时候经常打一个巧妙的 擦边球 , 轻轻地滑过去 。 在一个巨大的混沌世 界面前 , 周大新不敢进去探究它的存在状态 , 而更多地用情绪 的激 昂来代替 了冷静的探 讨 , 然后 , 退 回到 “ 善 ”的世界里 。 《紫雾 》、《泉 涸 》、《旧世纪的疯癫 》这一些小说都有这样潜 在的模式 ,《 大厦 》也有点过分拘泥于小保 安的眼光和价值判断 , 从而使城市的存在显 得有些单一 、苍 白 。 面对 “ 恶 ”时 , 面对许多并不符合作家心 中理想的世界 、 理想的人性时 , 作家该怎么 办 是因为愤怒而谴责它一通 , 然后 , 掉头走 了 , 还是勇敢地面对虚无 , 承受痛苦 , 承担痛 苦 或者干脆 , 回过头来检视一下 自己所依据 的价值体系是否过于简单化了 也许 , 人性 、 人生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混沌状态 , 是无法用 善恶 、好坏来评价的 , 而善和温情并不是爱的 全部 。 实际上 , 许多时候 , 恰恰坏的因素充满 好的特质 , 它昭示着人类的另一极存在 。 但是 , 对于周大新来说 , 决不是他没有认 识到人类和社会复杂 、多元的存在本质 , 而是 当面对善恶 的时候 , 他的向善的天性使他不 由自主地把 自己 的情绪 、判断带进去 , 并且把 这种情结直接传达给读者 在善恶的临界点 , 作者总是不 由自主地把天平倾向于善 , 把本 来可以更为开放 、广阔 、多元的思维引向单一 的结构 。 其实 , 这一刻 , 恰恰是人性最具意味 、 最具包容性的时刻 , 生命在此刻处于一个十 字路 口 , 通 向四面八方 , 每一方 向都存在着 , 无论是善恶美丑 , 在小说家那里 , 它们应该是 平等的 。 其实 , 如何做到 “ 文 ” 、 “ 人 ”分开 , 如何摆 脱 日常生活经验的束缚而进人一种 自由的想 象状态 , 可能是每个作家所面临的问题 。 我在 这里想告诉周大新的是 要警惕 当人们把你 的为人放在你 的文章前面来谈论的时候 , 这 也是危险的时候 , 最起码 , 它意味着你的作品 已经形成某种模式 , 或者说 , 你的作人原则在 某种程度上可能已经妨碍了你的文学探索和 思想的维度 , 这将是一个极大的陷阱和误 区 。 要想进人一个 自由的想象世界 , 必须抛开心 中的先验的价值判断和道德立场 。 在这个世 界里 , 不但要抵抗和 日常生活中的 自己不统 一的存在 , 更要抵抗和 自己相统一的存在 , 在 这里 , 作家必须有强大的信念 , 建立新的规则 和境象 。 周大新的世界是复杂的 , 仅仅用一种判 断根本不足概括他小说的全部精神世界 。 周 大新曾经宣布过 自己的文学观念就是 “ 为了 人类的 日臻完美 ” , 他始终在为这一终极 目标 而努力 , “ 作家该用 自己 的笔对人类的完美状 态做出 自己 的描述 , 指出什么是完美的人 , 什 么是完美的人类社会 , 什么是完美的人类生 存状态 , 从而去吸引人们向那个完美 的境界 迈进 。 ’, ⑧他也的确在他的小说中做到了 。 昭示 善的力量 , 美的力量和人类对追求美好世界 的执着向往 , 这难道不正是一个小说家的主 要任务吗 尽管在 当代文坛上 , 周大新 已经有 自己 的空间和位置 , 但是他不断变化着 , 渴望获得 进一步发展 。 他对小说形式的探索表现 出一 个作家足够的敏感和领悟力 。 年代中期他 的长篇处女作《走 出盆地 》就已经显示 出他对 形式的独特把握 。 此后 , 他不断变化小说的形 式 , 三卷本长篇小说《第二十幕 》中作者用不 断变化 、 衍生出新的意义格子网来做为小说 的主要线索 ,《旧 世纪 的疯癫 》改用 书信体 , 《 大厦 》中又增添了许多图画 , 同时 , 在文本 结构上也试图有所突破 , 用一个人的眼光来 观看多层次的城市生活并形成强烈 的对 比 , 这都是有益的尝试 , 它们显示 了周大新对艺 术不懈追求和始终如一的激情 , 显示 了周大 新不竭的艺术灵感 。 注释 ①周大新 《答二 君 问》。 ②雷达 《周 大新小说 中的菩与恶 》, 《解放军文 艺 , 年 期 。 ③王 富仁 《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 与悲剧精神 》, 选 自 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奋迅 》 , 人 民文学出版 社 , 年 月版 , 第 页 。 ④王 必胜 《漫说周大新 》,《时代文学》, 年 期 。 ⑤行者 《大新真好 》, 同上 。 ⑥何镇邦 《我的朋友周大新 》, 同上 。 ⑦周大新 《癸酉年 自白 ,《村边水塘 , 文心 出版 社 , 年版 。 ⑧周大新 《为 了人类的 日臻完美 》,《村边水塘 》。
本文档为【周大新小说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901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1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2-18
浏览量:29